95七秀治疗没有群加码:太极杂说 10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9:22:30
太极杂说103


太极网罗

     虚领顶劲,用意不用力找不到感觉,主要是上下争力没有找好,桩功没有过关,练功时,一会找到感觉,一会又没感觉,是正常的,只有不断训练,不断反复,才能走到随意。先多站无极桩,用意脚踩头顶,反复做作上下起式,可以有意识多着意去做,但正式拳架训练时不要执着,再在无意中找感觉。


l         武学与科学不同,武学是知识与体验合一的科学,即前辈所讲的知行合一。即使所有的内容、秘诀都告诉您,您没练到也不懂,好像懂了,也似事而非。而不知不觉练到一定火候,程度,有人也需要师傅点化,或自悟得到。即迷者师渡,悟者自渡。过去老师教徒弟,在没练到时,师傅常常不讲诀窍,只教教规则就让你一边练去,就是怕告诉了,反而似是而非,影响练功。当练到一定程度了,师傅一点,豁然开朗,即所说的有练功三年不如师傅一点,其实没有三年苦工,师傅十点也没用。就像有人吃包子,吃了3个没饱,吃第四个饱了,就想,早知如此,就吃第4个包子不就行了吗。目前信息发达,所有的内容,秘诀通过图书等媒体,可以让您一天将知识全学到,但似是而非,反而练不到,因为只吃了第四个包子。即前人功夫好,今人理论高,只有知识了,却没有体验,更影响踏踏实实的实践,还往往对前人的理论产生怀疑,总觉得没有得到秘诀,绝技失传了。另告诉您一个验证初步得到棚劲整劲检验方法,如果您通过不断站桩、练功,练到抱起双手,放松站立,手指尖轻加意念微微抖动,全身有象凉粉似地颤动,则初步有感觉了也容易找到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了,全身容易协调了,许多练拳的感觉和原来难题就好像迎刃而解了。当然这只是初步感觉。


l         练功初期不易看太多书,知道太多容易影响练功,造成理解混乱。当然,现在社会及人的本性,使人不看、不问,或老师不说也难,但一定注意把握住:武学是知识与体验合一的科学。此外,如对理解差的,只会下笨功夫的则要详说细说,反复讲解。即应因人而异。


l         陈微明先生是太极拳前辈,他的论述是有道理的,但这有一个不同层次的问题。黏手听劲是太极拳的一个特色,但我想如果执于黏手,则实战时可能手忙脚乱,被人引诱、戏耍,而且人在瞬时的下意识反应是只能作出最直接、最简单的反应的。而如果敌我双方因某些因素不能黏手,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听劲、不能与之相敌、就是外家拳了。举个例,当敌将出而又未出手,自己还未能接手时,此时对他的“听劲”就应是靠一些如判断力等归于“神”的东西,当然这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所以我想作为训练,既要练接手、接触的黏,也要练断手、分开时的用神意去判断、去听劲的“黏”,这样用时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能接手、需要接手时就接手,不能接手、不需要接手时就不接手,以神意随之、听之,这样也才能破“执着”,进退自如。而要达到这种状态,是以“功”为基础,这个“功”是包含力、身、手、步的协调、八面支撑、随遇平衡、精神状态的兴奋等因素,非仅仅是传说、小说中的“内功”。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作推测,才可能做到内家拳的要求:出手见血,伸手即仆。


l         我认为黏手听劲不仅是太极拳的“一个特色”,而是实施太极技击的主要特色,主要手段,你只有黏上了,才能实施“化引拿发”。但这并不是说就要“执于”黏手,太极拳是技击,就有技击的共同点,我在前面讲过,当敌向你攻击时,普遍的共同的应对(化解)之法无非三种:散躲开,挌挡开,接住。在此基础上同时反击,太极技击当然也不例外,在你黏不上、黏不住时,你何必执着于黏?事实上,就是太极大师在对敌时,能黏住敌人的机会,恐怕也不超过10%,所以说,太极光练推手是不行的,一定要练散手,而且一定要与其它拳交流练习,这就包括了实战中的种种不能黏手的情况。在没有黏上时,太极技击确实与其它拳没有多大差异,如果真的差异很大,不知能否提出来,到底是什么差异?


l         不知大家有没有机会看过美国的超级格斗比赛,不分重量级别,不分门派,禁律只有几个,如不准攻击裆部,不准刺眼等几个可以立即致死以及严重伤害的招法,胜负可以由赛者自认输、赛者的经理(助手)认输、裁判判等。练巴西柔术的格雷西取得连续三届冠军的好成绩。本人有机会观看了这些比赛中格雷西的10余次格斗录象。格雷西的取胜,最后几乎都是以他锁住(CHOK)别人的形式出现。他的格斗实际上是很有点太极的味道的,以静治动,别人的任何手脚出来,只要他能黏上,即刻施展“锁”法,十有八中,别人惧怕而不敢进攻而采取防守时,他就主动进攻,或把别人打得抱头鼠窜,或者别人出手反击而被他拿住进而锁住。他的这种技击与太极的黏住再打理是相通的。


l         陈微明论太极散手(曾昭然“太极拳全书”)

    太极拳七十余式,均是散手。即有散手,何必又习推手之法?盖太极拳散手之变化,均由推手变化而来。能听劲,则散手方能用之而适当。若不黏住敌人,不知听劲,则用散手亦犹外家拳之格打,未必着着适当也。太极拳论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着即是散手),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观此可见着熟是第一层功夫,懂劲是第二层功夫。着熟不难,懂劲最难。譬如敌人打一拳来,若不先黏住,则不能听人之劲;不能听人之劲,则不能或左或右,或高或低,或进或退,而施用散手。即黏之后,若敌人手往上起,则亦随之而起,即可以左手击其胸部;若敌人之手往下落,则随之下落,以左手击其面部(还有若干情况,这里省略)。。。。此略言其大概也。总之,太极拳之散手,与他种拳之散手不同。太极拳之散手,是由黏住听劲而出。他种拳之散手,是离开而各施其手脚,远则彼此不相及,近则互相抱扭,仍有力者胜焉。杨澄甫先生有云‘太极拳散手,随机应变,无一定法。若会听劲,则闻一知百;若不会听劲,虽多法,亦用不好’。孙武子日‘知己知彼,后人发先人至’。太极拳听劲,全是知彼功夫。能黏住敌人,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彼不会听劲,一动即跌出矣。若太极拳听劲功夫尚不能到,不能黏住敌人,则不必与人动手可也。”

    问:“若遇他派拳家,手脚极快,一时不能黏住人,将奈何?”

答:“他派拳术,均系离开见长。然离开过远亦不能打上吾身,必以手脚能相及之处。彼近吾身,则吾可黏之矣。黏住之后,则可听彼之劲,急动则急应,缓动则缓随。若遇此时,不可胆小,即进身黏之。黏住则无危险;不黏则彼可得势矣。”


l         我认为从盘架子入手的教法,就如同以前私塾先生让小孩子死记硬背尚书,周易,而不使明其意,由于孩子模仿力强,理解力差,这种方法对孩子是合适的,陈家,杨家的后人,因为是家传武学,从小习练,可能都是从架子入手的,但一般人都是成年后才习练,成年人的特点与孩子相反,是模仿力差,而理解力强,此时还从架子入手必定事倍功半,此时的教法,应该是象高明的老师,给学生教古奥的文章,先进行准确的解释,使学生明其主旨,则必能事半而功倍,为推动太极拳的普及和发展,教学的方法不可不察,不应使学拳之人由于学不得法,久不能窥太极拳之堂奥,以致望而生畏,半途而废。我的方法是三管齐下:站无极桩,划圈,学习经典理论。由站桩,求得全体松沉,松沉后,划圈必能迅速得缠丝劲,在站桩和划圈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此时应通过看书和请教老师解决,问题每解决一个,我们就进步一分,就如同打电子游戏闯关,每消灭一个敌人,就前进一步。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我们的学习兴趣怎么会减小?


l         我认为太极拳的创造过程可能是:张三丰在修炼内气的过程中,从飞鸟走兽河山川河流中得到启发,而创造出十三式,辅助其内劲的运行,功力达到更高层次后,又有有形复归无形,如果是这样,难道不能对我们的学习有所启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