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采羲作品:史铁生文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39:41
《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 朗诵:司南
',1)">   史铁生文集
作者简介
我与地坛
务虚笔记
秋天的怀念
有关庙的回忆
答自己问
理想的当代文学批评
写作四谈
姻缘
死国幻记
病隙碎笔
兄弟
爱情的命运 
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午餐半小时
没有太阳的角落
“傻人”的希望
绿色的梦
绵绵的秋雨
秋天的怀念 
树林里的上帝 
神童 
黑黑 
小小说四篇
人间 
巷口老树下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白色的纸帆
夏天的玫瑰
老人 
在一个冬天的晚上
白云 
奶奶的星星 
足球
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山顶上的传说
来到人间
命若琴弦
插队的故事
毒药
我之舞
车神 
礼拜日   原罪---宿命   一种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   草帽 
小说三篇(一) 
小说三篇(二)
小说三篇(三)
合欢树 
随想与反省 《礼拜日》代后记 
“忘了”与“别忘了”
我的梦想
文革记愧
康复本义断想 
“安乐死”断想 
答自己问
自言自语
《瀚海》序 
读洪峰小说有感 
《姚平诗集》序 
《周忠陵小说集》序 
她是一片绿叶
钟声
第一人称
中篇1或短篇4
《务虚笔记》备忘   别人
好运设计
我二十一岁那年
对话四则
散文三篇
随笔十三
相逢何必曾相识
黄土地情歌 
游戏---平等---墓地
减灾四想
三月留念
“嘎巴儿死”和“杂种”
电脑,好东西!
给盲童朋友 
笔墨良心 
没有生活
也说散文热 
随笔三则
爱情问题
故乡的胡同
神位 官位 心位 
记忆迷宫
一封关于音乐的信
一封信
《何立伟漫画集》跋
一封家书 
归去来
印象与理解——写好人李雪健
悼路遥
《韩春旭散文集》序 
谢幕
新的角度与心的角度——谈周忠陵小说   短评三篇
获“庄重文文学奖”时的发言
告别郿英
纪念我的老师王玉田 
作者后记
史铁生:一个尊灵魂的人
谢有顺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作家史铁生因脑溢血在北京去世。之后一些天,对他的思念和缅怀,一直在网络、报纸和各地自发举办的烛光追思会中蔓延。我从未见过一个当代作家,生前能在读者当中获得如此纯粹的声誉,死后又能在民众当中引发如此浩大的伤怀之情。
我知道这个不幸消息的时候,一个人在沙发上默想了很久,我说不出来是难过还是不舍。我随后编写好了一个短信,准备发给史铁生的夫人陈希米女士,但犹豫许久,还是放弃了,我想,她一定在忙乱着,而且史铁生似乎也不需要这些。他这样一个通达、智慧的人,早已了悟生死,对于死亡这“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何时来,是以什么方式来,其实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充分向我们展示出了他的灿烂人格——无论他敏锐、深邃的文字,还是他宁静、宽厚的为人,都在述说一个人如何才能有尊严地活着,并如何把自己带到一个高度。
这个高度,是史铁生用文字建构起来的,也是他那种有精神体量的生存所抵达的地方。他给我说过,他喜欢读思想和哲学著作,这决定他的写作,既关注现世,也关注永恒,无论小说,还是散文,他总是持续地在思索人的存在如何才能获得意义的确认。他害怕自己走失,他正视自己的迷茫,并不断地向时间发问,也不掩饰自己渴望获得终极意义上的救援——事实上,唯一能帮助他的只是他自己的思索。他的思索,不像其他一些思想者那样干枯,而是保留了一个作家的感性,甚至他还模仿宗教语体,在作品中用了许多比喻,从而使他的文字散发着浓郁的人间气息。所以,我这几天重读他的著作,感觉他并未离去,他所深思的那些问题,和每一个人都如此切近,且从未过时。我想,只要语言的交流在继续,肉身的隔绝就并不重要,正如我第一次见他是在十年前,这十年来,我们只是偶尔联系、见面,更多的时候,我是在他的文字中与他交谈,但我对他从未有任何的陌生感。所谓的超越性,这也是其中一种吧。
肉身的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并不避讳这点。甚至,死亡对他而言,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我见过他做透析时的辛苦,写作的艰难就更是可以想象了。他的生命,似乎是不完整的,时间仿佛也是切碎的——他所能享受的,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块。所以,他说自己职业在生病,业余是写作。他活着,照常人看来,就是磨难。疾病、残缺,坐着轮椅频繁往返于医院,身体在快速恶化,死亡的邀约已经发出多次,奇怪的是,我每次见到他,他总是温和的笑着。他的眼神里,传递的从来不是虚无、抱怨,而是相信——相信生命,也相信生命展开的过程。
许多人活着是关心结果,而史铁生看重的是过程。他认为,对付绝境的唯一办法就是重视过程。“一个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夺剥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你可以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这个过程似乎已经结束,但当我看到许多人在烛光追思会中举着史铁生的照片时,我强烈地觉得,肉身的寂灭,不过是一个影儿,灵魂的存在如此真实,它确定是在以别的方式延续着。
过程在到处继续,在人间、在天堂、在地狱——史铁生说这话的时候,是在人间,如今他不过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吧;他去了天堂,但我们仍然能在文字中听到他的低语、沉吟。
我把他的书从书架里找出来。其中有一本《灵魂的事》,是我应约帮他挑选篇目并拟定书名的。灵魂的事,对于别的作家而言,或许是一种虚妄,但对史铁生,就不过是他自身的经验而已。因着长年困守于轮椅,空间的延展极度受限,他只能向内心进发,向时间索要生命的意义。“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写作是为了找路,救赎之路,通往内心之路,但在前行的路上,他又不是只重虚无和玄思,直奔彼岸,而是时刻意识到还有一个沉重的肉身——看见此岸的残缺、肉身的苦难,正视人的有限性,才能默想无限和永远。史铁生有一首诗,题目就叫《永在》: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坦然赴死,你能够/坦然送我离开,此前/死与你我毫不相干。/……/此后,死不过是一次迁徙/永恒复返,现在被/未来替换,是度过中的/音符,或永在的一个回旋。
核心的问题,就是:在。如何在?何为永在?经过《我与地坛》的自我省思,《务虚笔记》的深沉思辨,到《病隙碎笔》,它把史铁生的存在之思推向了一个高峰。这本书曾经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它的厚重、深刻、警觉,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通透观察,我和评委们都曾为之深深折服。它有力地证明,史铁生不仅是一个文学家,也是一个思想家,更是一个有大质量心灵的人。我当时为他写的授奖辞是: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确实,他是当代少有的能把灵魂的力量展示出来的作家。他的写作,是有重量的,有方向的。比起当下许多作家的肤浅和轻佻,你会感觉史铁生和他们完全不在一个世界,甚至不像是同一个人类。《病隙碎笔》作为单篇随笔,在刊物上陆续发表时,当时并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这些思想的碎片,指向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疑难,也是作家对自我的一次透彻认知,但真正对他的心语有响应者,寥寥可数。所以,他一直在倾听,在追问,内心的忧思却从未释然过。史铁生说,“作家应该贡献自己的迷途”,看得出,他的内心还有矛盾,文字中也一直背负着重担,他不愿轻易地和现世和解,而是通过一种对有限性、残缺性的省思,为人的存在如何朝向无限和不朽发出了坚定的吁求。
他是一个有自己的写作母题的作家。在他的眼中,书写那些“主要的真实”,才是唯一值得用力的,是任何别的俗世安慰所不能代替的。他为了企及这个写作目标,甚至有意采取了一种带有先锋色彩的叙事探索,而并不在意读者的阅读习惯,尤其是他的两部长篇小说,思力深厚,那种无处不在的超验之问,充满心灵的冒险,也充满诗意。他的语式和时下流行的文学也是不同的,他是在自我追问,也是在寻找一条切近精神本体的道路,进而确证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及其救赎方式。我非常着迷于他所创造的文学世界,但我也知道,他的方式往往是孤寂的,是一般人所难以理解的。上一届茅盾文学奖终评时,很多人都感叹《我的丁一之旅》读不懂——他们只关注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而从未想过为史铁生式的精神冥思留一个空间。现在,这个奖将永远错过史铁生了!
我忽然想起,2003年非典时期,史铁生来广州领奖,戴着几层口罩,行动不便,身体受苦,甚至在广州的几天时间,他还曾去医院做了一次透析,可他仍然客气地面对每个来访的人,安详而宁静。他上台领奖时,那么多双手不约而同地抬起他的轮椅,场面极为感人,那些在台下注视他的眼神,也都饱含钦佩和痛惜。他这样一个时刻面临死亡威胁的人,却用自己的文字,见证了自己坚韧的生、有幸福感的活着。
在今天这个庸常、实利、娱乐化的时代,我们或许能记住一个作家的文字,但很难在文字中遇见一个作家的人格,更难辨识出这种人格的光辉。史铁生是少数的例外。
他是中国当代最关注内心的磨难、进而到达了一种深渊境遇的作家。他的作品,几乎每篇都带着他的生命体验,也贯注着他的诘问和迷思;通过写作,他拥有了获救之舌,并成功地为自己的心灵创造了一个居所。他是一个真正有灵魂、也是尊灵魂的大作家,他的去世,为中国当代文学写下了悲伤而令人心痛的一页!
《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 朗诵:司南
',2)">
史铁生:一个尊灵魂的人
谢有顺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作家史铁生因脑溢血在北京去世。之后一些天,对他的思念和缅怀,一直在网络、报纸和各地自发举办的烛光追思会中蔓延。我从未见过一个当代作家,生前能在读者当中获得如此纯粹的声誉,死后又能在民众当中引发如此浩大的伤怀之情。
我知道这个不幸消息的时候,一个人在沙发上默想了很久,我说不出来是难过还是不舍。我随后编写好了一个短信,准备发给史铁生的夫人陈希米女士,但犹豫许久,还是放弃了,我想,她一定在忙乱着,而且史铁生似乎也不需要这些。他这样一个通达、智慧的人,早已了悟生死,对于死亡这“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何时来,是以什么方式来,其实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充分向我们展示出了他的灿烂人格——无论他敏锐、深邃的文字,还是他宁静、宽厚的为人,都在述说一个人如何才能有尊严地活着,并如何把自己带到一个高度。
这个高度,是史铁生用文字建构起来的,也是他那种有精神体量的生存所抵达的地方。他给我说过,他喜欢读思想和哲学著作,这决定他的写作,既关注现世,也关注永恒,无论小说,还是散文,他总是持续地在思索人的存在如何才能获得意义的确认。他害怕自己走失,他正视自己的迷茫,并不断地向时间发问,也不掩饰自己渴望获得终极意义上的救援——事实上,唯一能帮助他的只是他自己的思索。他的思索,不像其他一些思想者那样干枯,而是保留了一个作家的感性,甚至他还模仿宗教语体,在作品中用了许多比喻,从而使他的文字散发着浓郁的人间气息。所以,我这几天重读他的著作,感觉他并未离去,他所深思的那些问题,和每一个人都如此切近,且从未过时。我想,只要语言的交流在继续,肉身的隔绝就并不重要,正如我第一次见他是在十年前,这十年来,我们只是偶尔联系、见面,更多的时候,我是在他的文字中与他交谈,但我对他从未有任何的陌生感。所谓的超越性,这也是其中一种吧。
肉身的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并不避讳这点。甚至,死亡对他而言,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我见过他做透析时的辛苦,写作的艰难就更是可以想象了。他的生命,似乎是不完整的,时间仿佛也是切碎的——他所能享受的,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块。所以,他说自己职业在生病,业余是写作。他活着,照常人看来,就是磨难。疾病、残缺,坐着轮椅频繁往返于医院,身体在快速恶化,死亡的邀约已经发出多次,奇怪的是,我每次见到他,他总是温和的笑着。他的眼神里,传递的从来不是虚无、抱怨,而是相信——相信生命,也相信生命展开的过程。
许多人活着是关心结果,而史铁生看重的是过程。他认为,对付绝境的唯一办法就是重视过程。“一个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夺剥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你可以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这个过程似乎已经结束,但当我看到许多人在烛光追思会中举着史铁生的照片时,我强烈地觉得,肉身的寂灭,不过是一个影儿,灵魂的存在如此真实,它确定是在以别的方式延续着。
过程在到处继续,在人间、在天堂、在地狱——史铁生说这话的时候,是在人间,如今他不过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吧;他去了天堂,但我们仍然能在文字中听到他的低语、沉吟。
我把他的书从书架里找出来。其中有一本《灵魂的事》,是我应约帮他挑选篇目并拟定书名的。灵魂的事,对于别的作家而言,或许是一种虚妄,但对史铁生,就不过是他自身的经验而已。因着长年困守于轮椅,空间的延展极度受限,他只能向内心进发,向时间索要生命的意义。“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写作是为了找路,救赎之路,通往内心之路,但在前行的路上,他又不是只重虚无和玄思,直奔彼岸,而是时刻意识到还有一个沉重的肉身——看见此岸的残缺、肉身的苦难,正视人的有限性,才能默想无限和永远。史铁生有一首诗,题目就叫《永在》: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坦然赴死,你能够/坦然送我离开,此前/死与你我毫不相干。/……/此后,死不过是一次迁徙/永恒复返,现在被/未来替换,是度过中的/音符,或永在的一个回旋。
核心的问题,就是:在。如何在?何为永在?经过《我与地坛》的自我省思,《务虚笔记》的深沉思辨,到《病隙碎笔》,它把史铁生的存在之思推向了一个高峰。这本书曾经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它的厚重、深刻、警觉,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通透观察,我和评委们都曾为之深深折服。它有力地证明,史铁生不仅是一个文学家,也是一个思想家,更是一个有大质量心灵的人。我当时为他写的授奖辞是: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确实,他是当代少有的能把灵魂的力量展示出来的作家。他的写作,是有重量的,有方向的。比起当下许多作家的肤浅和轻佻,你会感觉史铁生和他们完全不在一个世界,甚至不像是同一个人类。《病隙碎笔》作为单篇随笔,在刊物上陆续发表时,当时并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这些思想的碎片,指向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疑难,也是作家对自我的一次透彻认知,但真正对他的心语有响应者,寥寥可数。所以,他一直在倾听,在追问,内心的忧思却从未释然过。史铁生说,“作家应该贡献自己的迷途”,看得出,他的内心还有矛盾,文字中也一直背负着重担,他不愿轻易地和现世和解,而是通过一种对有限性、残缺性的省思,为人的存在如何朝向无限和不朽发出了坚定的吁求。
他是一个有自己的写作母题的作家。在他的眼中,书写那些“主要的真实”,才是唯一值得用力的,是任何别的俗世安慰所不能代替的。他为了企及这个写作目标,甚至有意采取了一种带有先锋色彩的叙事探索,而并不在意读者的阅读习惯,尤其是他的两部长篇小说,思力深厚,那种无处不在的超验之问,充满心灵的冒险,也充满诗意。他的语式和时下流行的文学也是不同的,他是在自我追问,也是在寻找一条切近精神本体的道路,进而确证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及其救赎方式。我非常着迷于他所创造的文学世界,但我也知道,他的方式往往是孤寂的,是一般人所难以理解的。上一届茅盾文学奖终评时,很多人都感叹《我的丁一之旅》读不懂——他们只关注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而从未想过为史铁生式的精神冥思留一个空间。现在,这个奖将永远错过史铁生了!
我忽然想起,2003年非典时期,史铁生来广州领奖,戴着几层口罩,行动不便,身体受苦,甚至在广州的几天时间,他还曾去医院做了一次透析,可他仍然客气地面对每个来访的人,安详而宁静。他上台领奖时,那么多双手不约而同地抬起他的轮椅,场面极为感人,那些在台下注视他的眼神,也都饱含钦佩和痛惜。他这样一个时刻面临死亡威胁的人,却用自己的文字,见证了自己坚韧的生、有幸福感的活着。
在今天这个庸常、实利、娱乐化的时代,我们或许能记住一个作家的文字,但很难在文字中遇见一个作家的人格,更难辨识出这种人格的光辉。史铁生是少数的例外。
他是中国当代最关注内心的磨难、进而到达了一种深渊境遇的作家。他的作品,几乎每篇都带着他的生命体验,也贯注着他的诘问和迷思;通过写作,他拥有了获救之舌,并成功地为自己的心灵创造了一个居所。他是一个真正有灵魂、也是尊灵魂的大作家,他的去世,为中国当代文学写下了悲伤而令人心痛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