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光之城贝拉的爸爸:梅花香自苦寒来,才华高自勤奋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05:36:08

 

马克思创立了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革命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类的最高智慧,成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巨匠。他这种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才能是从哪里来的呢?请看——

 

梅花香自苦寒来,才华高自勤奋出

 

刘大胜

 

(原载《江西日报》1995年10月5日第六版)

 

恩格斯在马克思的悼词中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做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马克思这些伟大的发现奠定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创立了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革命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深深地铭刻着马克思对人类进步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他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类的最高智慧,成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巨匠。他知识渊博,才华出众,思想敏锐,高瞻远瞩。马克思这种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才能是从哪里来的呢?是由于马克思有一种特殊的“天才”吗?不是。是马克思在实践中勤奋学习的结果。

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是这样说,而且这样做——为寻求真理而有着满腔热情和不可遏止的求知欲望。

马克思在学校求学期间就是一个异常用功的学生。由于他的学习成绩优异,毕业论文优秀,大学毕业时就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在大学期间,马克思对哲学发生了极大兴趣,于是除必修课外,还选修和自修了一些课程,大量地阅读哲学著作,常常因用功过度而病倒。在病中,还抓紧时间研读黑格尔的哲学著作。他在第一、二学期所获得的大量知识,按当时学校里点点滴滴灌输的方法,就是20个学期也学不完。当时那些有名的学者们就承认20岁的大学生马克思已经具有卓越的才智和渊博的知识了。在以后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写作《资本论》的时候,马克思那种求知热情和发奋精神,更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为了写作《资本论》,马克思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里曾经工作了25年之久。由于他在学习时,精神高度集中,专心致志,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下用脚来回擦地,长此以往,竟在水泥地面上擦出了两条浅浅的沟,大家称之为马克思的“脚迹”。有时白天受干扰,他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抓紧工作。为了完成某一个问题的研究或写作,常常通宵达旦。当他的夫人燕妮责备他的时候,他总是笑着说:“这是我的习惯和脾气。”《资本论》第一卷最后抄稿交付印刷后,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中,马克思有一段感人肺腑的话:“我为什么不给你回信呢?因为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为了它,我已经牺牲了我的健康、幸福和家庭。我希望,这样解释就够了。”

二、“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在马克思的一生中,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虚怀若谷、永不自满的学习态度。

在马克思主编《莱茵报》期间(1842年至1843年),社会上发生了许多激烈争论的问题,如莱茵省议会关于所谓林木盗窃和地产问题的争论,莱茵省总督关于摩塞尔地区农民状况问题同《莱茵报》之间的论战,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税问题的辩论等等。这些都是关于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马克思是学法律专业的,他深感自己缺乏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知识,第一次遇到了要对所谓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的难题,于是他下决心钻研政治经济学。《莱茵报》和另一家报纸就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问题展开讨论时,双方发表了一些肤浅之见。马克思在争论中坦率地承认,由于自己以往的研究有限,还不容许他对这些问题妄加评判。正是怀着这种渴望追求真理的心情,当《莱茵报》被查封的时候,马克思就抓紧了这个时机,从社会舞台退回到书房,潜心钻研。不仅在重大理论问题上,就是在其它科学方面,马克思只要发现自己的知识不足,立即像小学生一样孜孜以求。不仅如此,他还十分重视同志和朋友之间的互相探讨,虚心听取别人的发言,尊重人家的不同看法,有时为了深入探讨某一个问题,他和朋友们从傍晚一直争论到清晨。马克思还经常通过书信来往与朋友讨论各种问题。有时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提出来,把写作大纲写给对方,征询意见。有时是交流学习体会或征集资料。马克思遗留下来的极为宝贵的大量书信,生动地记载了他不知疲倦的探索真理的感人情景。恩格斯是马克思在科学道路上的亲密战友,他们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了40年。在科学研究方面,他们互相帮助,共同探讨,真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像《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不朽著作,都是他们共同劳动的结晶。马克思在单独研究问题时,总是虚心地向恩格斯请教。知识渊博的恩格斯也总是经过认真研究之后给予详细的回答。所以,马克思非常尊重恩格斯的意见,善于把恩格斯的看法吸收到自己的著作中去。1867年8月24日,《资本论》第一卷付印后,马克思立即把清样寄给了恩格斯,并在信上写道:“请把你的要求、批评、问题等等都写在清样上。这对我非常重要,因为我预期迟早会推出第二版的。”同时,马克思为编写《资本论》第二卷,以极为迫切的心情,向恩格斯请教了这么一个问题:“你作为一个工厂主一定会知道,在必须以实物的形式去补偿固定资本以前,你们是怎样处理那些为补偿固定资本而流回的货币的。你一定要回答我这个问题(不谈理论,纯粹谈实际)。”因此,一个工厂主看了《资本论》以后,说马克思曾经是个工厂主。

三、“我们在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而斗争,可是我们自己的工作时间却往往2倍于此……”马克思十分珍惜时间,有一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

在专心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和写作《资本论》这部巨著的那些年代里,马克思每天都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里紧张地工作。有一天早晨,在这个阅览室里,一个读者借了一本书,找个位置想坐下来抄写。这时候,值班的管理员走过来说:“先生,这里是马克思博士的座位,请您不要坐在这里,他马上就会来的。”这位读者怔了一下,问道:“马克思博士?就是《共产党宣言》的作者,那位工人领袖吗?”管理员回答说,就是那位马克思,这里给他摆着英国政府所编的关于工厂工作的年报,他每天都在这里研究这些年报。这位读者又问:“他每天来吗?你确信他今天会来吗?”管理员回答说:“请您放心。几年来,马克思博士每天到这儿都是足足工作10小时。在这大阅览室里我所见到的科学研究者中,他是最勤劳和最准时的工作者。我在这里工作已经20年了,我很清楚我的读者们!”这位好奇的读者,敬佩地注视着放在马克思座位上的那一大堆年报,默默地走开了。在阅览室里研究了七八年之后,马克思在给魏德迈的一封信中说,他每天尽管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门类多得要命的资料,还得花许多时间才能研究完。在这封信里,马克思用自己的实际体会,讽刺地批判了那些不学无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说:“民主派的‘头脑简单的人们’靠‘从天上’掉下来的灵感,当然不需要下这样功夫。这些幸运儿为什么要用钻研经济和历史资料来折磨自己呢?”马克思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增进自己的知识,孜孜不倦,顽强学习。在紧张的研究之余,他往往用看小说、读诗歌或研究数学作为休息。这与其说是休息,倒不如说是另一种工作方式。他在散步时也要带上笔记本,不时地在上面记录一些东西,或者与别人边散步边讨论一些问题。

马克思为无产阶级寻求真理,满腔热情,持之以恒,勤奋探索,献出了毕生精力。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马克思在科学事业上那种勤奋学习的决心和毅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我们应该以马克思总结的一句名言告诫自己:“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