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雪漫左耳小说完整版:“民和模式”创新高原现代农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22:57:08

“民和模式”创新高原现代农业

《 农民日报 》( 2012年02月20日   02 版)

    本报记者 王泽农 郜晋亮

    近年来,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把发展设施农业和推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农畜联动、草畜结合”工程,着力打造全省最大的旱作节水农业基地、优质果品基地、高原特色冷水养殖基地和农区畜牧业强县,闯出了一条生态、循环、高效的高原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省委书记强卫将此高度概括为“民和模式”。

    民和县地处青海省东部,63.5万亩的耕地面积中,一半以上位于浅脑山地区的干旱地,在这种环境中,民和人硬生生创出了“全国产粮大县”,种出一个活生生的“民和模式”。这是一个奇迹,一个靠科技创造的奇迹。

    创新:始于高原旱作农业的革命

    在民和县的发展进程中,201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11年全县推广种植的32万亩全膜玉米和马铃薯,在经受50年一遇旱情的情况下仍实现了丰产增收,粮油产量居青海省第一,成为国务院表彰的全国200个粮食生产大县之一。

    2009年粮食总产达到1.3亿公斤,2010年上升至1.8亿公斤,2011年突破2.1亿公斤,从2007年开始粮食生产实现5连增,这一连串数字对于全国其他产粮大县来说,并没有什么稀奇。但是你要知道,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耕地面积,民和在青海都排不到前几位。2008年之前,全县粮食总产量也一直在7000万公斤上下徘徊,个别好年景到过1亿公斤。这个来之不易的成绩,靠的是科技。

    “我们用7公斤的地膜就解决了1亩地的粮食生产问题,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日前,民和县农业和科技局副局长马成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08年,民和县初尝科技甜头。作为“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推广试点,当年种下马铃薯和玉米4650亩。结果玉米平均亩产超过700公斤,无论是产量还是收入,都是以往正常年景的6倍以上。马铃薯平均亩产超过3000公斤,亩均增收也超过650元。

    民和县委书记赵雄曾就此表态:“我们终于找到了干旱山区的一条出路。从此以后,推广这项技术就是民和的头等大事!”到2011年,民和县完成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推广面积32万亩,占青海省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面积的37%,成为最大的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示范区。

    民和县县长沙德林感慨地说:“这种技术改变了旱作农业收入小而分散、低而不稳、靠天吃饭的局面,对我们而言,是一场革命性突破。”

    循环:实现环保生态,延伸产业、增加产值

    “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让民和县粮食生产步入新阶段的同时,也悄悄地为民和打开了另一扇大门。至此,民和农业开始了一条崭新的循环之路。

    首先是以农户为主的内部小循环。利用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做文章,农牧结合,大力实施沼气建设工程,建立了“畜-沼-果”、“畜-沼-粮”等多种循环模式。其次是以联动为方式的产业中循环。民和县依托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以改造旱区农业、发展养殖业,循环利用、联动发展的思路,提出了打造农区畜牧强县的目标。另外就是以园区为载体的区域大循环。整个县域范围作为循环农业的试验场和责任田,依托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民和县建立了生态养殖示范园、农副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示范园和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示范基地。  

    李二堡镇副镇长范承东向记者介绍:“去年我们52%的耕地实施了全膜种植,净增生产效益12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78元,同时在全膜覆盖技术的链式效应下,全镇已建成1个标准化养猪场、2处肉牛育肥基地,带动规模养殖户298户,玉米青贮秸秆能力3000余吨。”

    民和县农业和科技局局长陈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1年民和县推广全膜玉米32万亩,仅此一项产饲料90万吨,可满足90万只羊一年的粗饲料。目前,民和县草食畜饲养量已达90万头(只、匹),比上年增加18.3万头(只、匹),仅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950元。

    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又极大地解决了农户的有机肥需求,实现了“玉米—秸秆—养殖—肥料—玉米”的有效循环,循环农业的探索发展,实现了“以农带牧、以牧促农”的联动效果。

    转导乡前坪村村民马正蛟前年种植全膜玉米40亩,凭借丰富的秸秆饲料又发展起了肉牛育肥。一年纯收入达10万元。2011年他又通过土地流转,种植全膜玉米300余亩。现在的目标就是再扩大肉牛育肥规模,向产业化迈进。

    发展:高原生态品牌崭露头角

    “我们要立足民和独特的高原气候、充足的光照条件等优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的思路,主打高原生态绿色品牌,强力推进以优质设施果品为主导的现代设施农业,早日把民和打造成全省的‘果盘子’。”赵雄说。

    长期以来,民和传统的种养模式小而全、多而杂,“看什么有什么,要什么没什么”成为民和农业现状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打造自己的农业品牌,民和县努力避开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强势,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

    2010年,1.39万亩的总堡乡万亩设施果品基地开工建设。民和县与北京平谷区、安徽巢湖市在果品引进、蔬菜生产、水产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等农业生产及产业化方面开展互助合作,引进和推广红提葡萄、人参果等名特优良种78种,促使设施农业产业由注重规模发展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

    “好品种来了,要是没人懂得怎么种,还是没用。”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马文全说,“我们专门组织了大批农技人员对当地农民群众进行培训,全面承包温棚的育苗、定植、土壤培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收获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服务工作。”

    目前,民和县已建成标准温室5200栋(深冬式1300栋),完成投资6900万元,建成以种植红提葡萄、冬桃、枇杷等为主的优质设施果品温室500栋。基地建成后,将年产果品8745吨,蔬菜9011吨,可实现经济收入1亿元以上。

    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提高。特别是打造以优质果品为主的高原特色品牌成为民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民和人参果、天露雪桃、湟乳乳制品等特色品牌初具竞争力。

    “这些品牌,在民和就像是冉冉升起的朝阳,这是民和现代农业的未来,也是民和农业大发展的希望。”沙德林说。

    资金:多条渠道注水,一个池子蓄水

    据统计,2008年以来,民和县用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达到3.95亿元,其中争取中央和省地资金2.56亿元,县财政投入1728万元,企业和农户投入1.22亿元。

    数据背后承载了民和县农业投资方式的大转变。

    民和县探索出的“多条渠道注水,一个池子蓄水”式的农业投资方式,实现了从以往“撒胡椒面”式的各自分散到“集沙成塔”式的高度集合,大大促进了民和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投入新格局,激活和带动了全社会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构建起了“民和模式”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保障的“蓄水池”。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实施“打造河湟特色现代农业百里长廊”战略,要求农牧、财政、水利、交通、扶贫等相关部门从项目、资金、技术多方位给予大力支持。民和县作为战略发展获益者之一,获得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针对农业生产环节特别是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良种良法推广等关键环节,民和县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统一规划、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把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土地整理、环境整治等项目整合起来,把财政、发改、农业、扶贫、国土、水利、交通、畜牧、林业、电力、金融等多个部门资金整合起来,同时吸引金融、社会以及民间资本投入到现代农业建设,围绕一到两个产业链集中投入,做到规划一片建成一片、投资一项见效一项。

    “资金保障是促进高原生态循环高效农业的基础条件。在当前农业投入有限的状况下,我们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投资方式,整合农业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赵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