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美人老桩怎么养:扫黄打非全揭秘:副教授为何成换妻论坛版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5:38:44

摘自:元坤著《中国二十年重案追踪》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阅读提示: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尧海被一位网友拉进了一个名为“换妻游戏”的群里。由于他也常常浏览一些外国的网站,因此,开始对“换妻游戏”这个名词越来越熟悉,他并没有觉得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反而觉得这是一种先进的生活方式。虽然他没有伴侣,但是这个客观条件却挡不住他研究“换妻”的热情。

“换妻”游戏是什么?是单纯的交换一个生活环境,还是因为觉得婚姻单调而交换性伴侣的游戏?在盛行的“换妻”游戏中,我们思考,这到底是解放“性权利”,还是对道德和法律的挑衅?

李银河,因其大胆的关于“性权利”的言论而走红于网络和生活中。2010年3月3日,这位社会学家的一篇博文再次吸引了众多国人的关注,再次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次,她在博文中表示,目前我国刑法中的“聚众淫乱罪”已经严重过时,建议取消。

那么,“聚众淫乱罪”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我国刑法的解释,聚众淫乱罪是指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聚集男女多人集体进行淫乱的行为。凡年满l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构成本罪的当事人。

在对是否该取消“聚众淫乱罪”这一罪名进行全民大讨论时,包括南京某大学副教授马尧海在内的22名被告人因支持取消聚众淫乱罪,而被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起诉。

负责此案的检察官称,从搜集到的证据来看,2007年夏到2009年8月间,这22名被告人通过网络结识之后,在南京市秦淮区、鼓楼区等处,先后召集多人共进行了35次淫乱活动。

“'同好游戏’任重而道远,你们说这是淫乱根本就不对。我们宣传的都是健康的性知识,这本是值得提倡的……”这句把无数人雷得外焦里嫩的话,出自南京某大学的一位副教授马尧海之口。

平日里,他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授,他的几个学生曾经先后在全国举行的计算机类大赛中获奖。就是这样一个常人认为的好老师,在论坛中,却变成了“换妻游戏”的倡导和组织者,在他组建的QQ群里被称作老师。

马尧海,出生于1957年,197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86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之后,留在了哈尔滨建筑大学任教。1994年11月,他从原哈尔滨建筑大学调入了现任的南京某大学执教。

据马尧海称,他之所以参与这种活动,与他的自身经历、家庭变故和在这些年来接触到的人群有着很大的关系。从一个普通的教授变成一个罪犯,也是一个慢慢演变的过程。

在哈尔滨工作的那段时间,原本与他恩爱无比的妻子为了前途出国了。随着妻子的出国,两人的感情也慢慢变淡,和许多人一样,两人也没有逃离离婚的结局。当时,两人有一个儿子,儿子也跟随母亲到了国外。生在南方、长在南方的他,那时才体会到什么叫做孤独,在别人都在享受着和睦的家庭幸福的时候,他只有一个人。他想回家乡,但是由于工作的原因,他一直都不能回家。终于,在1994年,他被调到了南京某大学继续任教,直到案发。在南京,马尧海找到了一位愿意与他共同生活的女子,两人结婚之后育有一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两人在结婚两年之后离婚,儿子判由前妻抚养。曾经一度以为将会很幸福地和新妻子白头偕老的马尧海怎么也不会想到最后两人会离婚,并且他不但失去了妻子、儿子、房子,同时,身上还背了一大笔的债务,这件事对他的打击非常大。离婚后,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他只能和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搬到了学校分配的公寓里。

他的家庭已经支离破碎,更让他不能接受的是,他的家人患有家族遗传性精神病。早年,他的二哥和姐姐相继患上精神病,更加使他感到精神上雪上加霜的是,那之后不久,他最疼爱的外甥女也出现了精神异样,跳入了钱塘江。因此,他很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一天也会得精神病。

在受了这一连串的打击之后,马尧海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于是在工作之余,他开始在网上消磨时间。在网上,他开始慢慢接触和认识了一些人,也开始接触到了性理论方面的知识。在上网的时候,他还发现一些夫妻交友、介绍性知识的网站。他本就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也容易接受一些新颖的观点。“换妻”、“同好”等词语进入了他的世界,让他觉得眼前一亮,并深深吸引了他。于是,他开始经常性的泡这类型的论坛,甚至开始专心地“研究”起了这些网站上的性知识。凭借着研究的热情,他很快在网友中有了一定的地位,成为了相关知识的权威,并且还在多家担任论坛的版主。对于这些活动,马尧海美其名曰“性知识普及”。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尧海被一位网友拉进了一个名为“换妻游戏”的群里。由于他也常常浏览一些外国的网站,因此,开始对“换妻游戏”这个名词越来越熟悉,他并没有觉得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反而觉得这是一种先进的生活方式。虽然他没有伴侣,但是这个客观条件却挡不住他研究“换妻”的热情。

2006年,一部叫做《换妻》的长篇小说在天涯小说风靡,让“换妻”这个话题迅速地开始在国内网络中传播开了,燃烧起了一些喜欢寻求刺激的人的热情。

《换妻》这部小说主要讲了三个中产阶级家庭的故事。三个家庭的夫妇对夫妻生活的不满,让他们萌生了换妻的念头。小说讲述了三个家庭换妻的过程以及后果,换妻之后的家庭,陷入了重重矛盾之中。作者发表这部小说的用意是要警告那些有着这些念头的人,“换妻”这个词听起来非常刺激,听着就来劲,但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正的换妻行为带来的并不是快乐,很有可能是挥之不去的噩梦。但是,这部小说发表之后,换来的不是人们冷静的思考,而是人们对中产阶级“空虚与奢靡的生活”的向往和窥视欲望,以及对道德伦理底线的热烈讨论。

那么,“换妻游戏”是什么,难道真的如同网上的人们吹嘘的那样,是一种改善婚姻状况的偏方吗?还是很多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太过平淡,从而追求生活刺激的游戏?或者是当代人对现有婚姻道德的挑战?

据介绍,换妻俱乐部在欧美已经流行了很久了。在美国,大约有1000万人沉迷于这种游戏。玩家从上世纪在美国地位较低的嬉皮夫妇,过渡到了现如今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精神生活却极度空虚的中产阶级。这种生活方式由于十分的“刺激”,不久之后便风靡全球。韩国电影中,这种游戏叫做“蝴蝶俱乐部”。加入这种游戏的人大多为商人、经纪人、行政经理等中产阶层,聚会大多定在花费高昂的高级会所或者事先约定的酒店。在中国内地,这种俱乐部之所以没有盛行,是因为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这种思想、做法很难被人们认可、接受,但是由于国与国之间更加的密切,出国人数的不断增加,很多人在国外便接受了这种思想和生活方式。再回到国内时,这些“海归”白领阶层开始一起做这种游戏。渐渐地,与他们在一个圈子中的有着同样“爱好”的人们也参与了进来,最后发展到社会各个阶层的“爱好”换妻游戏的人员,但是他们聚会的地点主要由聚会发起人随意确定,不像国外那样讲究。

当时媒体对“换妻”这件事也做了相关的报道,在国内有一名退职女警,退职后,变得清闲的她便建立了一个“夫妻交友”的网站,并在网上公开了自己的交换经历。当时,这件事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作为这方面“研究人员”的李银河也就夫妻交换游戏发表了观点,她认为,这些游戏毕竟是少部分人在相互自愿、不妨害社会和他人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属于个人的权利,他人甚至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没有权力去干涉。

马尧海正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但是一段时间后,马尧海放弃了拉他“进门”的群。因为他觉得在群里有很多人的观点存在分歧,尤其是在费用支付这方面。群里的这些人在组织活动时,费用一般由男方支付,女方免费,这个不成文的规定让马尧海觉得没有办法认同,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项虽然算不上高雅但是绝对不低俗的游戏,在他眼里,只有那些组织卖淫嫖娼的犯罪分子才会用“钱”这种俗物来玷污这种美好的游戏。“不要谈钱,谈钱就俗了。”这是他对需要支付费用这一点的看法。

于是,马尧海退出了这个群,开始“自立门户”。除了有“不收费”这个承诺以外,马尧海还提出了所谓不谈政治、不能低俗等游戏原则,并在群里发表声明:“我们禁止在论坛和换妻群里发一些很黄很下流的图片,我们也不要谈论政治。我们只谈论健康的知识,目的就是让夫妻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换妻并不是聚众淫乱,而是宣传健康的知识,这个声明也为他获得了新群中不少网友的支持。在这个群里,群主不会组织成员聚会,群里也不允许发色情图片。

加入马尧海创建的群的人越来越多,在马尧海的精心组织下,这个群开始举行“集体”活动。由于马尧海的家中只有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症并且已经几乎全聋的老母亲,所以,他家成为最佳活动地点。在他们“活动”时,并不担心会有外人来打扰,这使得很多网友在选择活动地点时,都倾向于选择他家。每次活动之前,马尧海都要通过电话或者在群里发布消息,联系参与活动的人,在协商好时间和地点之后,就会有三到五个网友如约前往,换妻活动就在马尧海的卧室进行。虽然自己没有女伴可供“交换”,但是作为组织者的他,经常会通过一些花言巧语让别人与他交换;有时,如果实在没有人与他“交换”妻子,他就在一旁默默的观看这群人的“游戏”。

他常常说:“我是一个有原则的人,我不会强求别人的。”虽然嘴上是这么说的,但是马尧海还是会劝说那些还在犹豫的人。他说:“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婚姻就像一碗白开水,不喝也得喝;而交换游戏则像是一碗美酒,想不想喝全靠你自己选择。”在马尧海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很多还在犹豫的人加入了这个群,人员最多时,群成员人数多达190人。

在开始的时候,群里人比较少,这个群当时“很纯洁”,马尧海和他的会员们在群里只是单纯的讨论性知识和夫妻生活之间的问题而已,但是随着群成员人数的增加,聊天的话题也开始变得杂乱,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讨论夫妻交换的话题。原本,马尧海还是坚持自己的“不聚会”原则,但是久而久之,他禁不住成员们的“忽悠”,开始加入其中,慢慢地堕落了;之后,他甚至开始组织这类型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