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妇之战BD在线观看:隐士的处世方略:非常人非常道(全文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7:21:18

  

  序一散谈历史中的隐士之一

  一直以来,中国历史上的隐士,都是中国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虽然他们处在地理认识受限的年代,但他们的精神和思想已经超越了时空的局限,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人们。他们所拥有的超然于世的智慧,孕育了人们精神生活之根,并承载起中国文化最古老的价值观。

  在中国古代,有隐逸情怀的人士不少,但是真正的隐士却不多。所谓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其实,隐于红尘之外的隐士,不一定就是真正的隐士。真正的隐士要耐得住寂寞,能混迹于红尘之中,而不为红尘俗事所动;真正的隐逸情怀则是一种心灵的宁静,是一种生活的调剂,更是一种人生的追求!

  隐士与历史文化

  当下,有人说中国古代的隐士,就是西方文化论中自由主义者的“不同意”主张,他们不反对当时的一些不敢苟同的政治思想,按照自己的意愿超然独立,这是典型的民主政治的自由精神。看起来,这个比方似乎有些道理,但细细推敲便会发现,它还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在中国的隐士知识分子当中,走隐士路线的人并没有完全脱离政治,更不是从不忧国忧民,正是因为他们十分担忧,而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所以只好以隐士的名义来抒发情怀。

  在中国的历史中,几乎每个隐士和现实的政治社会,都有绝对的关系。只不过,他们所采取的方法,始终是暗中帮助人,而自己从来不站到中间去。

  明朝皇帝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把强大的元朝推倒,背后的几个道家思想的隐士人物出了不少力,正面站出来的是刘伯温,而躲在背后不出来,且故意装疯卖傻、疯疯癫癫的人也有好几个。如装疯的周颠和铁冠道人,他们都为朱元璋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曾亲自为他们写过传记,但遗憾的是,在正史中这些人物并没有被记载。因为正史是儒家人编的,他们觉得这些人太神奇了,这些资料都不应写在正史中。

  据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周颠每天都在装疯卖傻,人们都觉得他是个怪人,但是他与朱元璋的交情却非常好。每逢朱元璋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他就会突然出现,并给朱元璋指点迷津。有一次,周颠居然对朱元璋说自己不会死,朱元璋自然不会相信这样的话,便决定测验一下。朱元璋命人将周颠放在蒸笼里去蒸烤,结果蒸了半天,打开一看他还是活蹦乱跳的,看样子像是洗了一个十分舒服的澡。此后,朱元璋告诉部下,不可对周颠怠慢,这是一个奇人。

  在中国,每个时代开创之际,都可以看到许多才华横溢但不为人知的人物。像他们这样一类从旁去帮助别人的行为,也属于隐士之流的思想。知道时代不可以挽回,他便不勉强去做,不做儒家思想的“中流砥柱”。不可否认的是:人应有中流砥柱的气概。但问题的关键是,能不能挽回危险的局势呢?他们知道是不可能的,于是便慢慢地隐居于世外,只是留下一个美名。

  第2节:序一散谈历史中的隐士之一

  历来的学者对隐士都是持反对态度的,他们认为隐士只会逃避现实,不负国家兴亡之责。当然,时代发展到今天,隐逸不宜提倡,但是中国历史上的隐士所创造出来的灿烂辉煌、丰富多彩的文化却不容否定。需要提醒的是,隐士之所以选择隐居,根源在于政治浑浊和强权统治,应该鞭笞的正是这一批独夫民贼和卑鄙之徒。

  《南史·隐逸》有云:“夫独往之人,皆禀偏介之性,不能摧志屈道,借誉期通。若使夫遇见信之主,逢时来之运,岂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不得已而然故也。”对于世间事,应当努力,但有时候,只有努力是无济于事的。苏东坡《大臣论》有云:“天下之势,在于小人,君子之欲击之,不亡其身,则亡其君。”结论曰:“非才有不同,所居之势然也。”如武则天、慈禧等政坛强人,虽说都为女子,然天下势在其手,千军万马都不能奈其何,又何况一手无缚鸡之力的士人呢?

  当然,对于政治的不满情绪,很多人也会表现得十分激烈,这类人我们暂且称之为“强者”。“强者”可以反抗,即使失败也在所不惜。那么“弱者”呢?只好隐退,也总比同流合污来得好。隐士表面上超脱,内心实则无比痛苦。隐居并不意味放弃社会,而是放弃自己的贪欲,即通过改造自己的心,进而寻求社会改造。

  隐士的哲学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题记

  中国的古代哲学,其发生与发展主要是由中国古代的隐士们来传承发扬的。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方面自然也不例外,而大多数学说的创立者恐怕都是隐士。老子是个“隐君子”,这是众人皆知的;庄子作为一个隐士创立了“道家”;墨子作为一个隐士创立了“墨家”。其他的如阴阳家之于邹衍、纵横家之于鬼谷子、医家之于扁鹊仓公、商家之于范蠡杨朱,无不有隐逸的影子在。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其弟子中喜好隐居的也不乏其人,曾皙、颜回、闵子骞都是隐逸的典型。

  纵观历朝历代,由兴及盛,由盛转衰。天下诸国合而又分,分而又合。其间,出现了不少隐逸的名士,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隐士都是满腹才华与抱负,他们亦有优劣之分。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香山居士选择了中隐,朝廷近在咫尺,山林远在天涯。不愿做顾全的大臣,也不堪隐居山林的痛苦。于是,他选择做了一个不大的小官,拿了一份不多不少的收入,举着“中庸之道”过着悠闲的生活。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处世哲学。

  濮水垂钓的庄周,梦呓着蝴蝶。现实虽近在咫尺,灵魂却远在天涯。他精通黄老之术,“虚、静、一、守”,“虚极静笃、神志清明”,体会万物的冥冥之道。他讨厌尘世的混乱、虚伪、浮华,在某一个地方找到了灵魂的依存与寄托。“心远地自偏”,处于战争纷乱中依然平和、宁静,越过一切世俗的烦恼,“超脱”是对他最好的诠释。

  第3节:序一散谈历史中的隐士之一

  最终走入了山林的嵇康,全然不顾司马氏的威逼利诱。他是那个时代的精神领袖,也是那个时代的名人志士,但是,他放弃了咫尺的荣华富贵,远离了闹市的尘埃喧嚣。他是唯一一位门下打铁的名士,唯一一位临刑弹曲的隐士。一曲《广陵散》,琴弦间拨动出隐士的坦然自若,柔音中演绎出他的铁骨铮铮。终于,灵魂与肉体分开了,可是精神却永远留传了下来。

  纵观隐士的一生,他们用生命阐述了隐逸的精神。隐士的哲学,是远与近的哲学,是天涯与咫尺的哲学。在正义与神圣的交融中,隐士在远近中选择心灵的自由,在咫尺天涯中选择灵魂的超脱。孔子的道隐,庄子的心隐,东方朔的朝隐,苏东坡的酒隐,以及魏晋的林泉之隐,在咫尺现实中追求灵魂的天涯,兼取禅宗的行世精神。

  那江中的垂钓者,那舟上的樵夫,那田园间的荷锄者,山林里的歌泣者,在无可奈何间秉承“中庸”,彰显高洁,远离污浊,走近真我,登上人格的顶峰。

  隐士的思想

  隐士思想,历来占据传统文化领域中最崇高、最重要的地位。隐士思想,一如隐士的形态一样,采取“遁世不见知而无闷”的隐逸方式。所以,它很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甚至是忘记。隐士思想,其实就是与历史上的隐士们的作为分不开的一种思想,换句话说,他们便是操持中国文化的主要角色。

  比如道家的学术思想,与隐士分不开。与其说道家渊源于黄、老,或老、庄,毋宁说道家渊源于隐士思想,演变为老、庄或黄、老,更为恰当。为什么说隐士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呢?这是因为隐逸者往往都是些饱学之士,他们隐逸的目的又各不相同。

  他们有的是逃避乱世,保全性命,范蠡者也;有的是厌弃仕途,不愿做官,许由者也;有的是探求学问,专心读书,李耳者也;有的是对前途失望,退居山林,介之推者也;有的可能是自视过高,不屑于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竹林七贤者也;有的为了等待时机,以期东山再起,姜子牙者也;还有的是对当时统治者的腐败、愚蠢越来越厌恶,不愿和他们同流合污,决心一“隐”了之,陶渊明者也。

  他们不是没有思想,他们的思想还很复杂。他们有着对美好的不满与不平,他们有着对现实的担忧与无力,他们有着对现实的渴望与期待,他们有着对现实的憧憬与理想。他们有的隐于诗,有的隐于画,有的隐于书,终生孜孜不倦,多有所成,从而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

  第4节:序二散谈历史中的隐士之二

  序二散谈历史中的隐士之二

  一提到隐士,大家似乎都会想,是不是只要在某一座荒山野岭过不食人间烟火的独居生活就可以称为隐士?事实上并非如此。人们之所以这样想,可能都把认知归结到了“隐”字上面,但真正的隐士不仅仅是这样的。

  所谓的隐士,顾名思义,首先得是“士”。然而怎样才能称之为“士”呢?即有能力、有文化、有才学的人,同时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即声望。换句话说,也就是那些有才能、有学问、对社会有现时或者长远影响的人,才能够称之为“隐士”。

  他们为什么是隐士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古代隐士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天生的隐士,而另外一种就是后天的隐士。

  天生的隐士是指,从一出生就已经注定将来要成为一个隐士的人。因为他们的性格和爱好已经决定了他们一定会选择做隐士这样的一条道路,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感到人生的快乐与意义。对于这条隐士之路,他们在选择的时候,也完全是自发的、自愿的,不受外界因素的任何影响;心情也是愉悦的,没有痛苦和矛盾心理,心甘情愿为此而放弃一切。

  这种天生的隐士,由于性格上有些桀骜不羁,向往自由的生活,不喜欢被束缚,再加上本身博学多才,因此更容易对世俗产生较大的意见。如嵇康先生,他诗文俱佳,且热爱音乐,擅长弹琴,为“竹林七贤”之一,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他却选择了做隐士,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虽令人感到惋惜,但千百年来也被人们所传诵。

  用现在的话来形容这类隐士,最恰当的莫过于:我选择,我喜欢。他们这些人能够从灵魂深处真切地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适合走什么样的道路。

  后天的隐士,就是那些一开始并没有想到去隐居的人,但是迫于现实的无奈,不得不做一个隐士。这类后天隐士有着满腔的热血,也有满腔的抱负,但是他们的理想却总是与现实发生剧烈的冲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抱负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下是实现不了的。于是,为了保全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他们只好选择去走另外一条道路,成为孤寂无奈的隐士。

  后天的隐士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无疑是无奈和痛苦大过于快乐。如著名的诗人孟浩然,一开始他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信心,一直在为自己当官铺路,努力为科举、为入仕做准备,这一准备就是三十年。可是迫于对当时黑暗的现实的无奈,他不得不做出让步。可以想像,当他选择做一名隐士时的痛苦和挣扎。可喜的是,在挣扎、痛苦之后他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自己,同时也开始接受并享受自己选择的隐居生活。

  其实,天生的隐士也好,后天的隐士也罢,既然他们选择了这条隐士之路,就已经做好了承受这一切的准备,不管结果是快乐还是忧伤,他们一定会在隐士这条道路上行走下去,不是一时,而是一辈子一直走下去。

  第5节:序二散谈历史中的隐士之二

  这些隐士,他们也许没有山珍海味,也许没有绫罗绸缎,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在追求着一种内心的安详与宁静。在做隐士隐居的时候,他们更多地寄情于山水,读书、思考、写作,他们有一颗安然恬淡的心,他们过着心静知足的生活。他们有青山绿水,这对他们来说,也许是一种最好且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人人都是心灵的隐士

  中国的隐士像一线风筝,精神和思想超然物外,飘摇于自由的空间,他们的根却扎在深刻的社会现实当中。也就是说,作为隐士,要隐得洒脱,隐得自然,隐得大气,不逃避现实,勇敢面对。因此,任何认为中国隐士远离现实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从古代众多隐士的人生经历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些启发,那就是:每个人都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每个人都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许多人看来,古代隐士是消极避世的,从而也认为他们的生活也是缺少快乐的。这是因为他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的,他们总是以自己的快乐去衡量别人的快乐。然而这种观点有些片面,他们并不能领会到隐士的快乐。

  以庄周为例,有人戏称他为春秋战国第一“愤青”,实际上,是人们误解了他。对于庄周先生来说,他追求的是一种内心的宁静,他的隐居,意义就在于他给世人一种洒脱、放达、愉悦的感觉。特别是在和他的朋友惠子相比之下,那种逍遥的生活态度更是鲜明,因为不论在任何时候,他都有着令人羡慕的闲情逸致,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庄周一边顺应天地万物,一边遵循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这原本就是符合自身特点的生活。他的生活态度不仅不是消极避世的,反而是一种对生活、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他是在积极地追求着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这不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生活境界吗?假如说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每个人都能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生活方式,那么生活中一定会少了许多烦恼和忧虑。也许每个人都会成为心灵深处的隐士,也都能追求到和谐和美满。

  “做最好的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管拥有多么巨大的物质财富,拥有多么崇高的社会地位,如果从一开始到结束都是过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极其痛苦的。

  为什么很多人都做不到内心的宁静,感受不到快乐和幸福?原因就是他们看到的总是别人,而忽视了自己。然后,一味地对自己不满足,接着就开始要求自己,总希望自己能够做的更好,结果就是在自己心里想着要怎样超越别人的时候,迷失了自我。这是很可悲的事情,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成为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们选择不了出身,但我们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就算没有轰轰烈烈、名垂青史,至少可以淡泊明志,可以宁静致远,至少还可以做自己,至少还有快乐,至少还可以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做一个心灵深处的隐士。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值得我们向古代隐士学习的地方。

  说到底,隐士能够容忍绝世的寂寞,就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宁静的生活。他们所追求的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即把物质的欲求降到最低,把精神世界搞得有声有色,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做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心灵隐士,唯有这样的生活态度,才会让人感觉自己不是在虚度人生。

  所谓的隐士生活,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简单生活。这两种态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双方都主张将外界的诱惑摒弃,过一种心灵上的纯粹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而我们向隐士学习,并不代表我们也要去隐居,这种隐士情怀只是告诉我们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要懂得如何把生活变得充满价值和快乐。要做生活的主人,而非傀儡。这就已经足够了。

  对于自己选定的道路,则要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就像隐士,虽然没有动听的丝竹,没有众星捧月的虚荣,也没有执掌生杀的威严,却有自己独特的快乐,这其实是一种心灵上的超越。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其实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隐士情结,但是迫于现实的压力,我们没有勇气像古代隐士那样,抛弃现有的一切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其实,隐士离我们并不遥远,人人都可以做一个心灵隐士。因此,我们都要做一个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无论处于多么卑微的境地,无论是多么的穷困,都可以生活得开心又知足的人。

  第6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上卷大隐,隐于朝

  大隐也,即明,处世不惊,内心恬淡,借世隐形。

  隐,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隐士们有一颗安然恬淡的心,过一种静心知足的生活。他们对政治与功名始终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之所以要归隐,是因为他们从灵魂深处真真切切地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会走什么样的路。他们做任何事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们敢想敢做,敢爱敢恨,他们活得真实,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许由——一直在出逃的隐士鼻祖

  许由,字武仲,生于公元前2155年,卒年不详。他是尧舜时代的贤人,以不图名利、淡泊名利而著称。传说尧帝在位的时候,欲把帝位传与他,却被他拒绝。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许由曾率领许姓部落活动在今天颍水流域的登封、许昌、禹州、汝州、长葛、鄢陵一带,这一带后来便成了许国的封地,他也成为许姓的始祖。

  俗语有云:“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这话说得很好,凡隐士者,当不求官、不求名、不求利。有则不求,恬淡无欲,心无挂碍,如此才能真的摆脱名利之扰。这样的隐士在中国历史上太多了,许由则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

  淡泊名志,甘心隐居

  第7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许由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世外高人,他宁愿过着平凡的生活,也不去为名利奔波。因此,他的生活总是十分悠闲自得。他认为“淡泊为大”,而这样一种宁静致远的淡泊心智,可以连天下都辞让出去,可见他有多么博大的境界和情怀。

  其实人活在世上,无论贫富贵贱、穷达逆顺,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对待名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追名逐利,一种是淡泊名利。而大凡隐士都是淡泊名利的,他们不为名利所累,皆能置个人得失于度外,视名利如粪土,心态平和,操守清廉。许由就做到了这一点,在他看来,真正的隐士确应身在市坊之间,隐在内心。隐居则是他一生的追求。

  “人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这是《红楼梦》里的开篇偈语,似乎在诉说繁华锦绣里的一段公案,又像是在告诫人们名利世界中的冷冷暖暖。是的,人生是什么暂且不论,名利虽乃身外之物却最能累人。但是从古至今,有多少人挣扎在名利场上,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凡是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必将被名缰利锁所困扰。试问现在能有多少人真正做到淡泊名利、笑看人生呢?

  司马迁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由此可知,淡泊名利甚难,笑看人生亦难,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但这对于许由来说就不难。尧帝甘心让出帝位,他却仍然能够坚持隐居,足以说明他高尚的情操。

  淡泊其实就是一种境界。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人是无法“淡泊”的,他们眼中的“淡泊”不过是一种“平淡”和“玩世不恭”。许由则不同,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有治理国家的天分,但他始终不为名利所累,甘心隐居。他才真正的实现了淡泊。

  世外高人,不受帝位成佳话

  尧被中国人认定为圣人之首,是天下明君贤主的代称。尧在位时便听说许由品德高尚,才智过人,很受部族崇敬,因此想把帝位让给许由。有一次,尧认真地对许由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当明光永恒的太阳月亮都出现的时候,我们还打着火把,和日月比光明,不是太难了吗?及时的大雨落下来了,万物都已经受到甘霖的滋育,我们还挑水一点一点浇灌,对于禾苗来说,不是徒劳?

  尧的意思其实很明显,就是在说自己的治国能力不及许由,是个不称职的君主。然而,许由是个以不问政治为“清高”的人,他拒绝了尧的请求。当时尧还以为许由谦虚,于是对他更加敬重,便再次去请他,说:“如果坚持不接受帝位,则希望你能出来当个‘九州长’。”

  第8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不料许由听了这个消息,并没有表现出高兴之色,只听他淡淡地回答:“你治理天下已经治理得这么好了,那么,我还要天下干什么?我代替你,难道就图天下名吗?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名实相比,实是主人,而名是宾客,难道我就为了这个宾客而来的吗?”

  接下来,许由又举了一个例子: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一个小小的鸟在森林里面,即使有广袤的森林让它栖息,它能筑巢的也只有一根树枝;一只小小的偃鼠在河里饮水,即使有一条汤汤大河让它畅饮,它顶多喝满了它的肚子而已。

  尧帝不断地邀请他,可是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许由的朋友巢父恰巧隐居在这里,正巧这时牵着一头小牛来饮水,便问许由干什么。许由就把整件事情告诉他,并且说:“我听了这样不干净的话,怎能不赶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巢父听了,冷笑一声说道:“哼,谁叫你在外面招摇,造成名声,现在惹出麻烦来了,完全是你自讨的,还洗什么耳朵!算了吧,别玷污了我小牛的嘴!”说着他牵起小牛,径自走向水流的上游去了。

  许由本来就认为自己德才不如虞舜,如果尧执意要让位于自己,一定会误了国家大事,让百姓受苦。再加上现在听了巢父的话,便越来越觉得自己应该过着隐居的生活,于是连夜私赴岐山。此后,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耕自食的生活。一日他沿山放牧,来到岐山西北部的山脚下,见这里山清水秀,草丰树茂,土质肥沃,有一位农夫正在耕地,便高兴地说:“此乃牛壮田肥之地也。”农夫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称这里为牛田村,后来不断发展,成为今天上牛田、下牛田、中牛田三个自然村。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荀子就曾称赞说:“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许由以其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赢得了后世的尊敬,从而被奉为隐士的鼻祖。他死后葬于岐山之巅,尧帝封其为“岐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故后人称岐山为许由山。

  归隐之后,许由早晚常到这里观赏山光岚气,赞扬锦绣河山,颇有一代真隐风范。许由这种不受帝位的高尚气节,令很多人折服。他隐的大气,隐的逍遥,好不自在。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隐士。

  在竞争日益激烈、诱惑日趋纷繁的社会里,固守节操、淡泊名利并非易事,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乐于奉献的人,才可能经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始终不渝地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和理想信念,不重名利,不计得失,以淡泊的情怀书写出高尚的人生。

  古诗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淡泊是一种信仰:公而忘私的人甘于淡泊,敬业奉献的人懂得淡泊,节操高洁的人向往淡泊。也许在许由看来,归隐是他保持灵魂真我完整的唯一方式。对于名利,他只淡然一笑,摘下一朵初绽的菊花,继续他的“落魄江湖载酒行”的生涯。这才是隐的真意。许由不舍弃自身的宗旨、道德的操守以谋取荣显,一直是抱定一颗初心,这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隐士的风格。

  第9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世外高人许由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人生哲理,那就是不为名利所动,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归心自然,何乐而不为?不为名利牵绊,不为金钱诱惑,想来便来,想往便往,不是神仙却胜似神仙。

  鬼谷子——纵横家鼻祖,云梦山归隐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他是先秦诸子之一,有《鬼谷子》一书传世。

  鬼谷子出生于动荡不安的西周末年。当时,周王室日益衰退,几乎没有什么权威,而各地诸侯则逐渐强大起来。鬼谷子在学有所成后,开始游说诸侯,四处献上治平之策。然而上天却不眷顾这个旷世奇才,在四处碰壁、遭人白眼之后,他终于心灰意冷,隐居云梦山中,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

  其实,要说鬼谷子的才学有多深,没有人能知道,大概用“高深莫测”一词都觉得稍显不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的徒弟个个都是历史上风云激荡的人物,很多都成为春秋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位极人臣。比如巧舌如簧的苏秦、辩才惊人的张仪,还有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和庞涓等,都出自于鬼谷子的门下。

  鬼谷子的离奇身世

  说起鬼谷子先生的身世,还真是离奇,据说他是吃虎奶长大的。关于他的身世,还有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鬼谷子的祖父姓王,是做珠宝生意的,而且在当时还是曲沃城的一个大富豪,可谓家财万贯。王老先生只有一个女儿,所以就视之为掌上明珠。这位王小姐不仅人长得漂亮,且喜欢读书,最愿意跟老爹谈古论今。王老先生还专门为女儿请来私人教师,想要把她培养成当世才女。转眼王小姐就过了二八妙龄,出落得亭亭玉立,貌美惊人,当地许多达官贵人的子弟都想娶之为妻。

  眼看女儿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王老先生也开始寻思着给女儿找一个如意郎君了。当然,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女婿,王老先生心里早就打算好了。他的成龙快婿,一定得是个王室的贵族,不仅要一表人才,还要为人知书达理。其实,王老先生的心里早就有了一个人选,那就是当时楚王的嗣子。他想,如果女儿能和楚王的嗣子成亲,那么,他不仅能和这个国家的王亲贵族做珠宝生意,同时自己也一下子跃升成为贵族了。想到这儿,他都笑得合不拢嘴了。事不宜迟,没过多久,老先生就踏上了南下的征程,他是去楚国找那个楚王的嗣子说这门亲事去了。由于当时交通条件很差,王老先生这一来一回就花费了两年时间,不过最终亲事是说成了,他还是很高兴。然而,等他回到家里,胡子差点儿都给气白了,原来他视为掌上明珠的宝贝女儿居然挺着个大肚子!

  第10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原来,就在王老先生离开的这段时间,王小姐自己找了一个如意郎君,两人还偷尝了禁果。可惜的是,那个男人究竟姓谁名谁,至今还是不详。据说,他是王家的一个仆人,但究其是否真实并不那么重要了。事情发生之后,王小姐并没有把这样的结果归咎于他们的莽撞,而是毅然决然地独自承担一切后果,早在父亲回来之前,她就让那个人远走高飞了。

  家里发生了这样败坏门风的事,王老先生怎么能不生气呢?自己怎么向那位差点就成为他的乘龙快婿的楚国公子交待呢?他想尽各种办法也没有让女儿说出那个人到底是谁,一气之下,就将王小姐赶出家门,并且与之断绝父女关系,老死不相往来。可怜的王小姐在被赶出家门之后,无依无靠,挺着个大肚子漫无目的地行走在山间野地,渴了就以山泉解渴,饿了就摘些野果果腹,风餐露宿,十分凄苦。

  转眼间,又是好几个月过去了。王小姐来到了一个叫“鬼谷”的地方,刚到谷中她便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腹部开始剧烈地疼痛,她知道这是到了临盆的日子了。于是,她支撑着找到一个山洞,恰好洞中积有干草,在经历过一番痛苦之后,王小姐终于生下了一个男婴,他便是鬼谷子。在生完孩子之后,王小姐本来就营养不良的身体更加虚弱了。她知道自己命将不长,于是咬破手指写下了遗书,她为这个孩子起名为“鬼谷子”。为了避免孩子长大以后知道自己是母亲未婚先孕产下的,而使心灵受到创伤,便在遗书中写这孩子是自己食下谷穗后有感而孕而生下的。写完后,她便撒手人寰了。可是,在人迹罕至的鬼谷,怎么可能会有人发现“鬼儿”呢?也许,是母爱感动了天地吧,惊人的奇迹发生了。一头处于哺乳期的老虎进了山洞并发现了鬼谷子,大概因为虎崽夭亡、思子心切吧,它竟将浓浓的母爱转移到嗷嗷待哺的“鬼谷子”身上。就这样,幼小的生命在寒湿的深谷中存活了下来。

  本来这件事就够离奇的了,没想到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奇事。有一天,一个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人趁猛虎外出觅食之际,竟将鬼谷子抱走了。据说,这个道人自周平王东迁的时候就隐居鬼谷了,大概已经有300岁了,是一名世外高人。那天,道人正在山谷中采摘药草,忽然看见一只猛虎呼啸而过,随即进入一个山洞,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又从洞中懒洋洋地出来。出于好奇,道人就进洞中查看。令人吃惊的是,洞中竟然有一个活生生的婴儿。看到他,那婴儿眨着天真的眼睛,嘴边还留有奶水的痕迹。再往里看,还有一具女尸,旁边有一封血书。道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拿起血书一看,知道这孩子不同寻常,于是就将孩子抱走抚养长大。

  第11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天资聪颖,才学过人

  这道人便是鬼谷子的师父,据说此人学识渊博,胸怀韬略。所以,在师父的调教下,鬼谷子自然也很了不得。当然,他能够学到一身本领也确实是因为天资聪颖,悟性颇高,常常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此他深得师父的喜爱。到了总角之龄时,鬼谷子已经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精熟兵法,深谙术数了。当时,人们都相传鬼谷中有一对神仙师徒,其仙风道骨,世人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

  转眼20个春秋过去了,有一天,道人语重心长地对徒弟鬼谷子说:“徒儿,为师已将毕生所学全部传授于你了。如今的世道,七雄争霸,兵荒马乱,百姓生灵涂炭,颠沛流离。你当将你所学发扬光大,救苍生于水火之中。你要找到赏识你的君主,献上治国平天下之良策,若此生不行就培养好下一代,直到成功为止。”鬼谷子说:“弟子谨记。”话音刚落,道人便飘然远去,不知所踪了。

  郁郁不得志,归隐云梦山

  鬼谷子不忘师父临走时的嘱托,就出谷四处宣讲自己的治国思想。然而,带着一腔热血的他却四处碰壁,他游说于各个诸侯国,却没有一个人愿意重用他。几番折腾下来,他先前的那些抱负和理想早就消烟云散了。但他想起了师父的话,不行的话就培养弟子,将自己的思想继承下去。于是,鬼谷子就决定回到“鬼谷”,过隐居的生活。

  他的隐居生活主要分为两项任务,一是著书,二是授徒。这两个目的,鬼谷子先生最终都达到了。经过他的潜心著作,一部集鬼谷子先生的政治思想、军事谋略、心理战术、外交主张和处世哲学的大成之作《鬼谷子》终于问世了。此书一问世,就引起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的热烈反响,甚至有很多王官贵族都重金聘请他出山,但经历磨难甚多的鬼谷子先生,早已视名利为虚无,甘于过着隐居的生活。

  虽然鬼谷子本人没有得到当时社会的重用,但他的几个徒弟混得都相当不错。他最欣赏的两个徒弟就属苏秦和张仪了,这两个人都是用舌头成功改变历史的纵横家。苏秦巧舌如簧,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合纵之策,以至于能够谋得身执六国相印的殊荣;张仪的辩才可谓无人能敌,因主张连横而被秦王所赏识,最终帮助秦王成就霸业。所以,鬼谷子被称为是“纵横鼻祖”,真是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在鬼谷子先生觉得自己的愿望已经达成后,就停止收徒开始云游四海了。据说,他骑着一头青牛从函谷关向西而去,当他走到昆仑山的时候,见此处流沙瀚海、瑶池碧草,是个隐居的好地方,于是就在那里落脚了。从此风餐露宿,不问世事。至于他是何年何月怎样仙逝,后世也无人知晓。

  第12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纵观鬼谷子先生的一生,实在是颇为离奇的。他不愧为一个历史的另类人物,身为隐士,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那就是通过思想传播,改变世界。

  西方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在他所著的《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曾对鬼谷子有着这样中肯的评价:“鬼谷子察人之明,对历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对当时外交(合纵连横的艺术)的掌握,必然会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遥远的西方都有自己的知音,鬼谷子先生也不枉此生了。

  庄周——贫困老叟,终生不仕之士

  庄周,又称庄子,名周,字子休,世人对于他的出生和死亡年月说法不一,一般认为他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庄子不仅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同时也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其故里在今民权县顺河乡青莲寺村。

  庄子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根本精神还是要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因此,他也被称为蒙吏、蒙庄和蒙叟。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物我两忘的唯物主义者

  庄子认为宇宙一开始就是没有生命的。他有一句名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千百年来,这句话流传在哲学史上,流传在文人的笔墨之中。

  庄子在对待哲学的根本问题上,所持的是唯物主义态度,他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因此他能够做到物我两忘。庄周的最高人格追求是“真人”。所谓的“真人”就是反对人为破坏自然本真的状态,而尊崇任性自然。他逍遥地看世界,能够欣然做到忘我存在,解除苦乐、得失、毁誉等等对自己的束缚,使自己心志专一,虚静与“道”合一。

  庄子所生活的时代,既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年代,又是一个攻伐杀戮、民不聊生的动乱年代。按理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充满抱负、为国为家的人才能够得到大家的信赖和推崇。但庄周的人生态度还是令许多人折服,因为他所提倡的生活态度和理想境界其实也正是当时很多人所向往和憧憬的。庄子所追求的是绝对的自由,即人的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的独立境界。

  庄周给世人留下的始终是一种洒脱、放达、愉悦的感觉。如果将这种形象和战国时翻云覆雨的诸子对比,他那种逍遥的生活态度更是鲜明。在庄子看来,“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者乐生恶死,死者乐死恶生,所以生不足喜,死不足悲。

  庄周曾一度贫困,他曾穿着补缀的衣服、捆着绳的草鞋去见魏王,也曾向监河侯借贷度日,经常以钓鱼、打草鞋为生,困穷织晨屦,槁项黄馘。但尽管如此,他却向来不慕功名,无意于仕途,长期过着隐居生活,对一切抱以无所谓态度,生不足喜,死不足悲,其妻死,竟“鼓盆而歌”。

  第13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庄子认为,人这一生总是要老的,没有人会长生不老,因此死是没有什么可悲的。庄子晚年时身体很弱,像大风中的一根蜡烛,他的思想之光也渐渐要熄灭了。他的弟子围住他说,“万一先生死了,我们要厚葬你。”但是庄子不同意,告诫他们不要这样。他说,他是以天地为棺材、以日月星辰为陪葬品的。由此可以看出,庄子有很通达的思想,在那样一个封建落后的时代里,能够有这样的领悟实非常人。

  庄子的思想里包含了对自然、对人生、对历史的提问。他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同时也是田园诗人,是田间的歌者,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淡泊名利的隐士。

  当然,他也时常关注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并时常对生命的存在进行哲学的思考。他的思想充满着东方的智慧。《庄子》一书不但反映了庄周的哲学思想,而且显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他汪洋恣肆、恢诡谲奇的文笔,幻想奇特、夸张大胆、想象丰富、情节离奇、语言奇妙的浪漫主义文风,无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可爱游叟”逍遥看世界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里,庄子的智慧是独具魅力的。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庄子其实就想让自己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可是,现实的无望却使他无法实现内心的愿望。在这种情形下,他惟一的路便是回归于内在的生活——在内在的人格世界开拓其新境界,他理想中的世界就是自由,完全没有世俗偏见。

  史书上说,庄子有一天睡觉的时候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白色的蝴蝶,忽上忽下,翩翩飞舞,非常快乐。它尽情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明月清风,甘露醇浆。它扶摇直上,忘记了人间的是非荣辱;遗世独立,摆脱了世俗中生死名利的纠缠。这只蝴蝶也不知道自己飞到了何处,要去何方,只知道从从容容地飞翔,安安静静地生活……

  当庄子醒来之后,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到底是庄子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子?如果庄子没有做梦变成蝴蝶,那为什么庄子会体会到蝴蝶飞翔时的快乐?如果蝴蝶没有做梦变成庄子,为什么这一切会出现在庄子的记忆里?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庄周梦蝶”的故事。

  不仅如此,庄子还是一个善于思辨的人。庄子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提到一个人:惠施。庄子称其为惠子,此人是庄子生命中一个很重要的人。他博学多才,善于辩论,口才过人。他是庄子最好的朋友,但每次碰面,却总是会发生一番激烈精彩的辩论。

  第14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话说有一天,庄子和惠子两人站在桥上观赏池中的鱼。庄子说,你看这些鱼游得那么从容自在,它们一定会很快乐地生活。惠子反驳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是不是快乐?庄子回答说,你又不是我,你凭什么说我不知道鱼快不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当然不会知道,但是你也不是鱼,所以你同样不会知道鱼的心情。庄子说,你开头问我,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是不是快乐?按照你前面推己及人的推理可以得知,你已经认可鱼是快乐的这个命题。庄子这么一说,惠子接下来便只有沉默了,无言以对。庄子占了上风,并且从逻辑上说服了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就是中国哲学史上非常精彩的辩论,即使在现代社会里,这也是很多人用来反驳他人的最佳论据。

  后来惠子接受了魏国的邀请,做了魏国的相;庄子却坚持自己的意见,坚决不去做官,还坚定地谢绝了楚国国王以1000两金子请他做相的邀请,继续在他的橡胶树园里面做小小的守林员。但他的好友惠子认为,一个人的智慧和才能要想得到别人的认同,必须通过做官才能得以实现。于是惠子对庄子说,如果你不做官,那么你的理论都是没有用的,只是空有满腹才学。庄子说,那你就得明白什么是无用的用处了?你看,我们脚下的大地是这样的广阔,但是每个人的两脚只能是站在自己脚底下的这么一小块土地。如果按照你的说法,那么其他的地方就是没用的。如果把其他的地方挖掉的话,周围就会变成深渊,这样一来,人站在这么小的一块地上是动也不能动的,那一小块土地有什么用?周围的土地难道真的就没用了?

  庄子拒绝了高官的诱惑,继续过他的隐居生活。他潜心研究学问,探索宇宙人生的奥秘,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相比之下,当年那个做过大官的惠子,基本没有什么著作能留下来,如果不是在庄子的著作中经常被提到,想必他会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吧。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鲁迅这样评价庄子: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从庄子对人生及世俗的态度可以看出,其实他本人是较为自命不凡的:在他的眼中,凡夫俗子就如一窝叽叽喳喳、跳跃扑腾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猪猡,文人学士则如争吵不休的猴子。读读他笔下大鹏和小鸟的比喻,河伯与海神的对话以及井底之蛙的设喻,便可见他的胸襟。

  两根钓杆浓缩了生命的精华,两只钓钩折射出生命的真谛。同样的垂钓,同样的机遇,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从庄子的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感情的人。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

  第15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庄子留给世人的,只是几十篇短文。人们看到的,不过是他精神的一个衣角。他的精神和思想还在高天之上,俯瞰着众生。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他认为做官会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一种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对于万物生成和发展的总的法则,庄周也提出了极有价值的辩证观点。他说,事物的生灭是“气”的离合,变化不能离开物质,离开物质就没有变化,事物只是变化,并不是消灭,事物的变化过程是永不停止的。庄周认识到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这是他的哲学思想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严光——不事王侯的清高之士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东汉会稽余姚人。公元前37年出生于余姚陶婆岭西的严公山。他本姓庄,因避汉明帝刘庄的讳而改姓。

  严光年轻时已有高名,曾与光武帝刘秀一起游学。后光武帝刘秀即位,邀请他进宫,请教治国之策。随后,光武帝又提出要任命严光为谏议大夫,严光坚决不受。此后光武帝又几次征召严光入朝,他都避而不去。不久,严光归隐富春江,后人将严光在此垂钓处称为严陵濑。严光最后在余姚终老,享年80岁,死后葬在离城10里的陈山(后改为客星山)。

  他是东汉开国皇帝的至朋好友,是当时的有名之士,东汉皇帝曾因与他结识而深感自豪;

  面对唾手而得的高官权势、荣华富贵,他都避而不受;

  曾与皇帝同床共枕,但最终彻底回归到了大自然中;

  当别人都醉心于利禄,依附于权势之时,他最终选择了真正的自由,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盛世中的“贤才”

  严光生于王莽与东汉初期,当时东汉刚刚建立,光武帝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

  汉光武帝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颇有大度。他长于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他知人善任,中兴28将大都拔擢自小吏、布衣、行伍之中。他对待臣僚“开心见诚”,不念旧恶,但赏罚严明,虽仇必赏,虽亲必罚,如重用有宿怨的朱鲔。在历史上,光武帝是一个颇具英名的皇帝,所以,东汉在他的统治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光武帝在提倡儒学神学的同时,鉴于西汉末年一些官僚名士醉心利禄、依附王莽的经验,而对王莽及汉时期隐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礼聘,表扬他们忠于汉室、不仕二姓的“高风亮节”,企图养成重名节的社会风气,为巩固东汉封建统治服务。严光就是当时有名的隐士,他还是光武帝刘秀的好友,少时与刘秀同学,后又帮助刘秀建功立业。凭他与刘秀的交情,也足可以被封侯纳爵,享受荣华富贵了。但是,当他尽完朋友之义后,就自动归隐山林,闲云野鹤,独享清静去了。

  第16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不事王侯的钓翁

  其实,严光在年少时就很有名。王莽天凤中年,严光在长安与刘秀相见,两人同受业尚书,并结为好友。当时两人同吃同睡,交情甚是深厚,而且学习成绩都很好。别的不说,单从文学词章的方面来讲,两人都颇有一番造诣。当时的刘秀尚微贱,与当时有高名的严光结交甚感自豪,常引以为荣。后来,刘秀起兵反莽,严光积极拥护。新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被杀,新朝灭亡,刘秀登位称帝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前将军耿纯说:“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依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其计因望攀龙附凤、附凤翼,以成其所志也。”就是说,跟随刘秀打天下的人,是为了做官,荣宗耀祖。

  但是,当时严光对“攀龙附凤”甚不感兴趣。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登基做皇帝,定都洛阳,严光为了逃避做官就易名改姓,退隐不出。

  光武帝刘秀是个纯厚平和聪明好学之人,比起先祖刘邦的粗野率性显然可爱得多,比起自命天授的汉武帝也显得有修养得多。他一登大位,便施行仁政,令天下苍生休养生息,对读书人“推心置腹”,使新兴之国呈现一派百花齐放、百鸟齐鸣的新气象。

  稳定基业后,刘秀怀念起了年少时的同学严光,就自画了严光的画像,派人带着他的画像到处查找,希望他来一见。后来山东地方传报有严光垂钓山泽的消息,刘秀兴奋得手舞足蹈,连忙让使者备了锦车御马去迎聘他。两人见了面自是十分激动,刘秀为了报答严光对自己的帮助,对他甚是厚道,还让他住进了皇城最豪华的府地,有御厨专为他做美味佳肴。但是这一切对于严光来说,似乎太陌生了,也让他觉得浑身不自在,时常回味起钓鱼于山泽的日子。

  为了表示他对闲云野鹤生活的怀念,一天夜里,他与刘秀谈到深夜后,两人又同榻而眠,但他故意装作睡相不好,将脚搁在刘秀的肚子上睡觉,似乎目无天子,希望能以此触怒刘秀。第二天史官来奏告说:昨夜观天象发现“客星犯帝座”。好在刘秀确实有大度,没有与他计较。后来,光武帝见他实在不肯做官,无奈之下只好放他归山,让他过自己的生活。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身边能有一个能人异士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此不能挽留严光为国效力始终是刘秀的一块心病,他终归放不下。后来,刘秀再一次让使者打听他的下落,想让他出仕相助。当时朝中的大司徒侯霸与严光也是旧友,于是刘秀便让他遣使奉书问候。因侯霸在王莽朝初任过淮平大尹,现在又居显要,严光很看不起他,只给侯霸送了一个口信,说:“君房(侯霸的字)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说,阿谀顺旨腰领绝。”意思是说,臣子辅助君主以仁义治国家,则天下悦服;如果只知阿谀奉承,对君主的错误主张也一味曲从,难免就会受到腰斩颈断的极刑。可见他的心中装着国事、装着人民,后人对他“不事王侯”的高风亮节极为赞赏。后来,严光告诫侯霸的“怀仁辅义天下说,阿谀顺旨腰领绝”两句话,也成为辅君治国的要诀。

  第17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要说到请人出山,刘备三顾茅庐可谓是世人皆知,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刘秀为了得到严光这一人才,也是三番两次地亲自拜访他。一次,刘秀亲自来看望严光,可是严光却没做到一个百姓应该有的尊敬,当时他坦腹而卧。但刘秀并不计较这些,他用手轻轻拍着严光的肚子,笑着说:“子陵啊,你为何不助我呢?”严光迷迷糊糊地说,“文人都是各有各的志向啊,就算不做官,也不会妨害陛下的德政的,陛下可不要逼我做官啊。”刘秀叹了口气说:“子陵,难道我就真的说服不了你了吗?也罢,那就不迫你为官了。只是朕心有不甘啊。”

  第二天,刘秀又派人把严光接入宫,并让身边的侍卫都退下,两个人在屋里不拘形迹,高谈阔论。他们一块儿回忆少年的时光,又唱又笑的,好不快活。后来光武帝喜滋滋地问严光:“你觉得我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吗?”严光故作神秘地凑到光武帝的耳边说:“胖了。”光武帝哈哈大笑。晚上,他们两个人胼头胝足地睡在府第的小床上,一点儿也没有讲究君民之间的约束礼仪。

  第二天,严光将光武帝封的谏议大夫的帽子放在府第的墙角,起身离开了。这一次他没有再回沂河边,而是回到了家乡,因为家乡也有一条像沂河一样的河流——富春江。如果说严光年轻的时候不愿意回到家乡,是面子问题在作祟的话,那么这一次他回到家乡应该是一种彻底的回归,他的心里很坦然,再也不担心别人会怎么看他,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在江边,他擦去渔杆上的锈迹,又做回他的渔樵耕读的文人去了。

  在江边他真正获得了精神上的快乐,沉浸在一种无欲无求的空灵境界,在他身上奔淌着一股超脱不羁的文人隐者的清流。在富春江边隐居的日子,他把每一天都当做节日来过。很多人不明白,这个老头为什么整天笑呵呵的,难道他就没有烦恼吗?只有严光自己知道,其实就是因为曾经压在刘秀肚皮上的那条腿没有迈向官场,而是迈向了大自然。只有自然才能真正带给他快乐。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有修养的文人不做官,他们重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有高尚的价值取向。严光就是这样,他以“高风亮节”闻名于后世。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以“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高度赞颂了严光的高风亮节。桐庐县现今还有严子陵钓台,余姚有严子陵祠、客星山、客星桥、客星庵、高风亭、“高风千古”石牌坊、故里碑亭、子陵亭等遗迹、纪念物。可见,他对后世文人的影响是相当之深远了。

  严光不事王侯,耕钓富春山,在当时被视为清高,后来很多文人墨客对他的这种行为赞赏备至。因为在那些文人看来,在群彦攀龙附凤、热衷争名夺利的世风下,严子陵功成不居的高风亮节,确能收到使“贪夫廉,懦夫立”的功效。

  第18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一面,严光的与众不同就在于不随大众而走,甘愿放下别人求之不得的荣华富贵,追求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佛家说:“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而严光深知自己所要追求的是什么,无论他处在富春江边有多么地贫困,多么卑微,他都可以与自然为伴,都可以使自己过得开心而知足。

  樊英——隐而不仕,历史的亮光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是我国东汉易学家、术数名家,同时也是我国东汉时期的易学专家。幼年到三辅(今陕西西安周围地区)学习《亲氏易》,后长期隐居于壶山。他在闲暇时间收徒讲学,曾著有《易章句》世称樊氏学说,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颍川陈寔是樊英学派的继承人,他传播和发展了樊氏学说。

  此外,他还学习京氏易学,兼明五经,又善风角,星算,河洛七纬,推步灾异。曾为易学著作《易纬稽览图》、《易纬辨终备》作过注,着《易章句》,今不传。

  樊英,一个不为很多人知道的人物,一个被历史遗忘的人物,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真正的隐士,他不向权势低头,不向荣华屈服。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权主义者,虽然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少之又少,但却无法磨灭他作为一个另类人物所散发出来的光芒。他舍弃了富贵,赢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美誉,历史正是因为有了像他这样的人才显得更加熠熠生辉。

  慧眼识世,归隐山林

  樊英所处的时代是东汉末期,政治上正义与邪恶分庭抗礼,德行上君子与小人剑拔弩张。政治上尤其混乱不堪,几大集团势同水火,不共戴天,宦官与外戚两大势力成为左右朝廷局面的关键性力量。可以这样说,当时的社会潜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与变革。在这个一个夕阳即将落山、黑暗笼罩寰宇的混乱时代中,樊英的才华究竟是得到挖掘还是被埋没呢?也许有人会说:一个伟人生活在这样一个朝代中实为可惜,别说在朝廷发挥自己的雄才大略了,能保住性命就已是感谢上苍了。但是不要忘了,乱世却也是造就英雄的时代。

  樊英所在的时代大约经历了5个帝王,即汉安帝、汉顺帝、汉冲帝、汉质帝和汉桓帝,汉顺帝即位时年方11岁,政权操纵于众阉宦之手,有拥立之功的19个宦官俱都封侯,开启了给太监封爵的先例。由于从小便受到众位宦官的压制,汉顺帝长大后,性格懦弱,很少有振奋的表现,甚至纵容宦官与外戚相互勾结,导致梁氏外戚揽政长达20余年。在汉顺帝在位的20年中,东汉王朝毁灭的各种征兆俱已呈现,政府更加腐败,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第19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到了桓、灵二帝的时候,局面愈发不可收拾,宦官与外戚两股势力由勾结而转为水火难容。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势力则又重新抬头,他们挟天子而发号施令,与外戚集团争夺权力,相互倾轧。在那样的大黑暗时代,樊英早早地便察觉到了一股非同寻常的历史变革暗流,他已经感应到:改朝换代的大势已不可挽回。于是,他选择归隐山林,以收徒讲学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樊英隐居授徒之举,使他的声名在当时显赫一时。后来汉顺帝听说他的德行后,就有意让他出仕,于是就派人准备好丰厚的礼物和大量钱财,征召樊英入朝为官。也许是樊英认识到当时的现实太过残酷,当官必会招来杀身之祸,无异于将自己架上油锅,绑赴刑场,因此称病坚辞。

  这下可惹怒了汉顺帝,他见樊英如此清高,于是就对他所隐居的地方——壶山的地方官大加斥责,并命令地方官用马车强行将樊英送到京师。迫于政治的压迫,无奈之下他只好进京,但到了京师后,他仍然推说病重不能入殿面君。汉顺帝再次命人强行将樊英抬入殿中,可倔强的樊英却端坐在座椅上,不肯行君臣之礼,这样让汉顺帝与樊英的关系很是紧张。

  俗话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汉顺帝怒不可遏地对他说:“你一介草民,三尺贱命,凭什么轻慢朕的命令?你读了一辈子的经典书籍,连最起码的人臣之道都不懂吗?就你这样的举动,朕可以让你一辈子都贫穷下贱,永不得富贵。”隐士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对富贵不屑一顾,贫穷反倒更让他们感到自在。因此,听了汉顺帝的话之后,樊英并没有感到恐惧,竟然还慢条斯理地说道:“陛下言之差矣。老朽行在世上,接受的乃是天命。能够平平安安颐养天年,是天命使然;人生不幸,多灾多难而不足长寿,亦是天命使然。陛下怎么能使我活,使我死,让我富贵,让我下贱呢?殊不知,我见到残暴的君主就如同见到了敌人一般,见面尚且引以为耻,更何况是对陛下称臣呢?至于陛下让我做官,我自然也不能接受。虽然儒家提倡君子理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理念,但是我埋首青山,教书育人,虽是一介贱民,但却怡然自得,自感无异于陛下之尊。我的志向不在于‘兼济天下’,而在于‘独善其身’,只要能实现我的志向,乐我所乐,即使非常粗陋的饮食我也不厌弃。人的追求不同,你又何必苦苦勉强呢?人的价值观不同,贫穷与富贵又有何差别呢?”

  汉顺帝见他如此清高,也很是无奈,最后只好被迫放弃。但此后对他却相当敬重,朝廷每月都给他送去羔羊与美酒,以表示国家尊重贤士。樊英在京师过了两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汉顺帝不再让他做官,但总是时不时地向他请教朝政之事,还向他行弟子之礼,后来授予樊英五官中郎将之职。这一次,樊英接受了。几个月后的一天他遇到张楷,张楷对樊英说:“天下有两条路,一是出仕,二是隐居。我以前认为你能够辅佐天子,以利当世之人;没想到你拿自己珍贵的身家性命作代价,激怒万乘天子,但是后来又改变自己的初衷,享受天子赐予的官爵禄位,你这是敷衍塞责,并没有履行你应有的职责,是以觉得两难也。”听了张楷的话,他深以为然,于是就又以病重无法履行职责之名请辞,再次要求退隐山林,摆脱两难境地。这一次,汉顺帝也不再强留,放他去过闲云野鹤的生活了。

  第20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樊英回到壶山后闭门谢客,反省自身,一心一意地过起了隐居教书的生活。

  尊重妇女,教出“梁上君子”

  樊英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女权主义者,他对待妇女的观念态度和关于妇女地位的阐述,比之于现代人的观点,丝毫也不逊色。陈寔是樊英的众多弟子中有名的一位,他曾亲眼目睹过老师尊重妻子的一幕。樊英先生生病期间,他的妻子派侍女前来拜问,樊英先生不惜病体,从床上下来答拜。陈寔觉得很奇怪,就向老师问为什么。樊英先生说:“妻是齐的意思,按照古礼,妻子应该与丈夫一同供奉祭祀,地位是平等的,我怎么能不下床答拜呢?”在当时妇女地位低下的社会环境中,能够有这样的认识实为不易,他不愧为一位思想超前的学者。这一点,很多现代人应该感到无比汗颜。几千年过去了,为什么我们的思想反不如前人了?

  在历史上,樊英的地位太“渺小”了,但是从史书上对他的零星记载中依然可以看出,他以自身微薄的力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他听懂了时代的旋律,时代却因为他的隐逸而将他遗忘,但他乐其所乐,并不以此为憾事。

  陈寔在跟随樊英学习《易经》时很是努力,经常废寝忘食。为此,樊英也很喜欢这个学生,就不吝将自己毕生所学教给他。陈寔也不孚众望,刻苦读书,孜孜不倦,不仅继承了樊英高深的学问,也得到了樊英高风亮节的德行真传。

  在陈寔做县令的时候,一个小偷因为饥饿潜入他的家中,小偷先是躲在房梁上,想等夜深人静时入室行窃。但由于小偷在行窃前不小心留下了可疑的痕迹,使得陈寔觉察到了房梁上有人。但他并未向家奴大喊大叫,而是穿戴整齐叫来儿孙,严肃地说:“人啊!不能不自我勉励。那些不行善事的人未必本性就是邪恶的,只不过习以成性,没法改变。梁上的那位君子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这位小偷听了陈寔的话,很是羞愧,于是就从房梁上跳下来,向陈寔先生道歉。陈寔打量小偷一番,说:“看样子你并不像一个坏人,以后应该好好约束自己,改前恶为今善,好自为之。不过良心丧于困地,你偷盗也是因为贫穷的缘故。”说完,还命家人取两匹绢送给小偷,让他维持生计。这就是著名的“梁上君子”故事。

  这个故事说明了樊英对弟子德行的教化,陈寔本身的德行固然无以改变,但樊英对他的影响却可谓深刻。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在历史上,他不像其他人那样卑躬屈膝,依附权贵。他隐于山野,不慕荣利,虽有州郡公卿的礼请与举荐,但他终不为享受荣华富贵,始终坚守着自己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当汉顺帝招他入朝做官时,他应对皇帝的那段话语真是不卑不亢,正应了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也是他在王权面前维护自己天赋人权的最好的宣言。樊英应该是继庄子之后蔑视权贵,宁可曳尾于途中,而不愿被祭在权力供桌的真君子!也是中国古代士人不服从于权贵的自由主义者!

  第21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在当时的乱世之中,他独具慧眼,宁愿归隐山林也不愿到朝中享受富贵。他看不惯当时朝中的党乱之争,深恶痛绝于汉顺帝宠幸宦官的黑暗政治,乃至而后隐居授徒,品藻人物,更开清议之先河。虽然樊英先生并不是这一切的肇始人,但在这股浩荡的时代潮流中,他亦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弄潮儿。

  儒家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理念。樊英的隐居,虽然是在国家混乱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也称不上是值得推崇的行为,但他的隐居仍然是彻底的,他不跟任何人合作,只俯首讲坛,他广招门徒,把自己渊博的学识传承下去,希望后继之人有所作为。也就是在他传播自己知识的过程中,樊英发掘了自己的价值,并找到了自己的快乐。生活贵在有自己的方向和主张,那种生活在别人制定好的条条框框里的人,永远都不会领悟到快乐的真谛。

  商山四皓——鬓发霜相似,安刘复西归

  商山四皓,指秦末汉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唐秉、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四位著名学者。

  在秦朝时期,因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政策,他们不愿意为官,长期隐居在商山;到汉代时又因汉高祖刘邦常侮辱知识分子,他们也不愿出仕。后来,太子刘盈请他们出山时,他们已经眉皓发白,皆八十有余,故世人称他们为“商山四皓”。

  后来,刘盈在他们的帮助下地位稳固,他们就又归隐山林,成为当时有名的隐士。

  四贤入商於,一丘避乱秦。

  居隐知进退,从此不事君。

  采苓乱石里,餐芝共醉沉。

  蓝关迎汉使,安刘复西归。

  白发四老人,昂藏南山侧

  商山四皓为秦末汉初人,是当时有名的学者,他们本来在秦朝就已经美名远播了。但是,当时秦始皇施行一系列的暴政,穷奢极欲,尤其是他实行“焚书坑儒”的政策,令商山四皓大为愤怒。俗话说“道不同而不相为谋”,他们对秦朝的统治甚为失望。“大道不行则隐”,与其身处漩涡之中,不如跳出来做一个与世无争的局外人,既可远离祸患,又可独善其身,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们就一同“挂冠而归”,隐居于长安城外的商山,决定不再出仕助秦。

  在山中,他们的生活过得简单而朴素,但甚是怡然自乐。一壶酒、一局棋足以使他们得意忘形。汉朝建立后,四皓也曾复萌出仕的念头,但又听说汉高祖刘邦是个大老粗,很是瞧不起读书人,当他看到读书人戴着很端正的帽子,就叫人取下来往里撒尿。如此这般动辄以戏侮知识分子为乐的做法,使他们非常鄙视汉高祖。因此他们又打消出山的念头,继续在商山饮酒,做清高的隐士。

  第22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汉高祖刘邦也久闻四皓的大名,为了拉拢更多的仁人智士前来为汉王朝效忠,他确实也曾经想请他们出山为官过,可惜天不遂人愿,几载转瞬而逝,竟没有发现四皓的踪影!他们宁愿过清贫安乐的生活,也不愿进朝做官,而且还写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

  皇帝家的那点“私事”

  当然,出于对天下苍生的考虑,他们曾经破过一次例。说起此事,还得从皇帝家的那点“私事”说起。

  当时刘邦的原配夫人是吕氏,她曾在刘邦最为落魄的时候施以援手,还被项羽的军队抓走当作俘虏,受尽了折磨。在打拼江山之际,她又帮刘邦笼络了一批效命的谋臣,为汉室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刘邦建汉后,她自然就成了皇后。依照当时的律法,皇位的继承人即储君应该从皇后所生的儿子里挑选,实行嫡子继承制。故汉朝成立后,刘邦就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刘盈乃吕后所生。众所周知,皇帝有三宫六院佳丽,而后宫也正是历朝历代暗潮涌动的地方。当时刘邦十分宠幸妃子戚夫人。戚夫人是一个聪明过了头的人,她知道吕后乃恶毒之妇,刘邦在时,自己还可以在后宫找到一席之地。汉高祖一旦去世,自己便也不会有好下场。于是,她便想趁自己受汉高祖宠幸之际,让他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戚夫人的想法在当时也是可以理解的,古代后宫的妃嫔往往母以子贵,若是儿子能当上皇帝,自己也就是未来的太后,不仅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而且还可以得到至高的荣耀及权力。尤其是像戚夫人这样的女人,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又不具备吕后那样笼络谋臣的能力,她的地位在当时能得以保全,主要是因为刘邦的宠幸。

  当时,刘邦对刘盈与刘如意的态度也不一样。刘盈敦厚善良,天生懦弱,才华平庸,因此很不受刘邦的喜欢。而刘如意则天生聪慧,才学出众,很有自己的风范,因此刘邦也有意立刘如意为储君。再加上戚夫人不停地向他扇枕边风,刘邦便更加坚定了易储的决心。

  当刘邦在朝堂上将改立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交与大臣讨论的时候,却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尤其是为刘邦制定一国礼仪的叔孙通与御使大夫周昌,他们都义正辞严地要求刘邦打消这种危害国家的想法,并宣布不接受任何改立太子的诏命。

  刘邦见众臣都反对此事,又想到这事关乎国家的命运,不能草率为之,故而暂时搁置下来。这样一来,就给了吕后及太子刘盈反击的机会和时间。吕后是一个就连刘邦都有所畏惧的角色,不但城府深,而且手段狠毒。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她找到了早已不问朝政的张良为她出谋划策。张良本不想再管皇家的私事,但是在吕后的软磨硬泡下,他最终决定帮这个忙。

  第23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张良对吕后说:“当时高祖建立汉王朝时,就听说商山隐居了秦朝的四位高士,高祖就想请他们出山相助治理朝政。但是皇上找他们数载,却未能发现他们的踪影,因为他们宁愿躲进深山,也不愿出来为皇帝效力。正因为如此,皇帝反而越发敬重他们。如果太子能将这四位高人请出山,随太子出入皇宫,那么皇帝知道后一定会改变更换太子的想法。”

  于是,吕后恳请张良修书一封,寄给隐居在商山的四位居士。然后,他们命人带着宝物及太子的亲笔信,去请商山四皓下山。张良在邀请商山四皓出山的书信中以晚辈自居,态度谦恭有礼,言辞和顺温文,又因其师黄石公与四皓的交情深厚,令四皓难以推辞;而太子在信中也推心置腹,以天下人的利益相邀。此外,商山四皓也想到若当时刘盈被废,国家的根基就会受到破坏,不但朝中大臣失望至极,怨声载道,恐怕别有居心的谋乱分子也会浑水摸鱼,刚平定的天下就会重新陷入浩劫。出于对天下苍生的考虑,他们最终决定出山相助。

  四皓出山定是非

  太子刘盈听说商山四皓肯出山相助而且已到长安,心中欣喜若狂。吕后也听说四皓到来的消息,便亲自出来迎接,将四皓安置在吕泽的府上,好生款待。

  就在这时发生了英布造反的事件,刘邦为处理此事劳心劳力,使原本就虚弱的身体更加不堪一击,常卧不起。戚夫人感到时不待我,于是就让刘邦赶紧立刘如意为储君。刘邦也想到自己一旦西去,戚夫人肯定会遭到吕后的迫害,于是就决定第二日上早朝时,使改立太子一事成为事实。

  第二日,刘邦宣布要改立太子时,张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但被刘邦驳回。后来叔孙通又出来反对,他列举古来因为改立太子而致的祸乱,以此讽谏刘邦切不可草率易储,他还说:“太子刘盈宽厚仁德,深得民心,绝没有改立其他人的必要。”刘邦说:“此是刘家私事,外人不用妄费口舌。”叔孙通说:“易储是刘家家事,外人自当不容置喙,那么天下也是你们刘家的,是不是我们姓叔孙的就不能在这朝堂为官?以此类推,这朝堂之上所有非刘氏的官员是不是全都要走?倘若陛下执意要改立刘如意当太子,请先赐老臣一死!我不愿看到国家动乱的那一天。”刘邦见朝臣反对他到如此的程度,只好又一次将此事搁置下来。

  后来,到了刘如意生日的这一天,刘邦决定为他举行盛大的夜宴。他还特意下旨,让吕后与太子也必须去参加宴会,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通通列席。刘邦是想趁夜宴的机会再次改立太子。

  夜宴开始后,刘邦看到刘盈身后站立着四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一个个仙风道骨,精神矍铄,就好奇地问道:“这四个老者是何人?”老翁不急不忙地回答:“我们乃商山四皓。”此时刘邦不禁心生崇敬,忙命人赐座,问:“我以前找过你们好多年,你们都躲得不见踪影,现在却追随我的儿子,这是为什么?”

  第24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四皓说:“以前我们躲藏起来,主要是因为你瞧不起读书人,动辄就拿读书人取乐。我们不愿意被你侮辱,所以拒绝为你效力。而太子刘盈仁厚忠孝,很是尊敬知识分子,天下的人都愿意为他效死,何况是我们几个枯朽的老头子呢?故愿意出山相助。”

  高祖刘邦点头说:“如此甚好,那就拜托四位老兄照顾太子。”面对刘邦的问题,四皓的回答甚是巧妙,寥寥数语,便说出自己当初不愿与刘邦合作的理由。此外也让刘邦明白了一件事:太子已结下深厚的民心,仿佛大树生根,难以撼动,还是死了改立太子的心吧!

  夜宴结束后,刘邦便寻思,现在太子已经深得民心,就连商山四皓都愿意相助,如果自己一意孤行的话,势必会动摇汉朝的根基。于是,便彻底打消了易储的念头。后来,刘盈继位,为汉惠帝。帮太子稳固地位后,商山四皓便决定离去,太子刘盈极力挽留,但被四皓婉言相拒。告别时,他们只是对刘盈说:“善待天下苍生!”此后,他们就再次隐居商山,再也没有出仕。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商山四皓四位贤人死后,皇帝令地方官为他们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并规定每年清明节要扫墓祭奠,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到了明代时,商州州官嫌每年清明去丹凤有些麻烦,就在商州城里随便修了一个墓冢,权当就是四皓墓,于是就有了商县的四皓墓。

  对于商山四皓的所作所为,后人对他们评价不一。唐朝有人道:“秦末家家思逐鹿,商山四皓独忘机。如何鬓发霜相似,更出深山定是非?”意思是秦末的时候,人人都想建立属于自己的基业,而独有商山四皓隐居深山,不问世事。可是为什么到了头发都白了的时候,却从深山里出来蹚浑水,惹是非呢?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带有贬义的疑问,是因为他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大都是从儒家的思想出发,以“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的标准来定他们的是非。不过话又说回来,隐士就不能有自己的政治倾向吗?虽然他们隐居,但是还能为天下苍生贡献一点绵薄之力,也体现了隐士的一种价值观。

  无官无爵无俸禄,远离尘世却心怀魏阙,关键时候能挺身而出,为天下苍生奔走出力,功成而弗居,急流而勇退,这样的隐士更值得崇敬。

  历代文人在商山四皓所葬的地方留下诗文有百余篇,盛赞四位先生淡泊名利,坚持道德的高风亮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过四皓墓》、白居易的《谒四皓庙》更是脍炙人口,千古流传。唐人许浑也题诗赞道:“峨峨商岭采芝人,雪顶霜髯虎豹茵。山酒一壶歌一曲,汉家天子忌功臣。避秦安乱出蓝关,松桂花阴满旧山。自是无人有归意,白云长在水潺潺。”

  第25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古往今来,从帝王将相到文人骚客,一代一代传颂下来,几乎把他们抬到圣人的高度了。但也有人以为,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商山四皓的安贫乐道也有其明显的消极一面,那就是多强调了独善其身,安于守穷,少了兼济天下的大气,缺少闯劲。细究四皓先生一生经历,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毋须论功过是非,只他们的隐士精神已足为我们慢慢品味。

  庞德公——超然风尘外,自得丘壑美

  庞德公,字山民,汉末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居住在岘山(亦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樊南,东临汉水)之南,大约生活在汉灵帝建宁至三国蜀汉昭烈帝章武年间,今襄阳城东门外庞公乡是庞德公的出生地。

  庞德公一生乐于隐居,“躬耕田里,夫妻相待如宾,休息则正巾端坐琴书自娱,睹其貌者肃如也。”荆州牧刘表久闻其名,数次派人请他出来做官,庞德公都谢绝了。虽然从来都没有做过官,但他在当时却是名声响亮,是荆州地区的六大豪族之一。

  庞公栖鹿门,绝迹远城市。

  超然风尘外,自得丘壑美。

  耕凿勤厥躬,耘锄课妻子。

  保兹永无患,轩冕何足纪。

  超然于乱世外的真隐士

  庞德公生活在东汉末与三国初。自东汉的桓、灵二帝以来,朝中宦官作乱,他们凭借皇帝的宠幸几乎为所欲为,一手遮天。此外,深受皇帝倚重的外戚势力,由于位高权重,也是无所顾忌。朝中这两股势力既相互勾结又彼此攻讦,甚至同一势力的内部也勾心斗角,互相倾轧。在他们的操控下,东汉王朝的江山早已经摇摇欲坠。

  当时,天下的分裂已属必然。外戚何进听取袁绍的建议,引凉州军阀董卓进京勤王,诛灭十常侍,但谁知董卓却反客为主,残酷镇压异己者。于是,天下群臣又将矛头指向董卓,由王允献连环计将董卓除掉,大快民心。

  其后,袁绍以“四世三公”的政治资本崛起于冀州;曹操夺取青、兖之地,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声势逐渐浩大;袁术占据淮南、扬州,实力不容小觑;刘表占据荆襄,其地藏龙卧虎;孙坚广据江东,收兵买马,倚长江天险,睥睨中原;刘璋据蜀地,张鲁据汉中。天下已经支离破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其实乱世也出名士,只是隐士与英雄出处不同罢了。正如诸葛孔明所说,有的人不甘寂寞,想在浑水中捞一把,凭借自身的谋略或是纵横家的口才,打动诸侯,从此奔走效力,博得属于自己的一份功业;有的人却淡泊名利,不想蹚浑水,不想趁火打劫,视尘世如网罗,视名利如羁勒,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庞德公就是这样一位真正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大隐士。

  第26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知人识相的“伯乐”

  庞德公世居襄阳,祖辈曾在朝中为官,家道显赫一时。但由于后来家道中落,到庞德公这代时几乎到了贫困潦倒的地步。但是庞德公从小就很聪明,在家饱读诗书,包括天文、地理、军事、数学、算卦等。所以到20岁时,很多人就听说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无所不通了。本来以他的成就,足可以在当时的朝野中谋个一官半职的,但是他却不汲汲于功名,只想隐居山林,做一名普通的农夫。

  庞德公非常善于发现人才,是当时著名的“伯乐”之一。虽然没有出仕,但是他却闻名四方,就连诸葛孔明也曾向他执过老师之礼。据说他与诸葛亮的交情甚密:“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这也足以证明庞德公的识人之才。诸葛亮能够在出仕之前就已经名声鹊起,和庞德公也有直接关系。清人阮函在《答鹿门与隆中孰优说》中说:“庞公却辟刘表,知其不足与为;而智辩昭烈,隐然出武侯以自代。在国可扶炎鼎之衰,而在已无改岩林之乐。”阮函认为庞德公对诸葛亮的成名起了关键的作用。后来,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娶诸葛亮小女为妻。而当时被称为“凤雏”的庞统就是他的侄子,也受过他的指导教育。“卧龙”孔明与“凤雏”庞统都是三国有名的大谋士,从他们辅佐刘备成就一番霸业的功绩来看,庞德公的声名与才能就不同凡响。

  庞德公对于自己的侄子庞统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视的。《襄阳记》中说:“(庞)统少未有识者,惟德公重之,年十八,使往见德操。德操与语,既而叹曰:‘德公诚知人,此实盛德也。’”从中可以看出,庞德公对庞统的成才、成名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到最后,孔明与庞统都没有辜负他的厚望,成为后汉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壮丽的一笔,这足以说明庞德公的人才品藻水平。

  超然风尘外,自得丘壑美

  庞德公最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坚决不做官。他早先居襄阳岘山之南,以耕读为业。刘表为荆州牧(治所襄阳),闻知德公德高望重,数次请他进城府做官,皆辞不屈就。二是有一套不做官的理论。庞德公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以终。他的理想是自得其乐,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快乐。当然,这在当时是不为世人所理解的。

  他所隐居的地方是刘表所管辖的区域,听说他的大名后,刘表就想请他出山相助。有一次,刘表亲自登门拜访。当时庞德公正在田间耕作,刘表也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样子,直接在田边就和庞德公谈了起来。这两段对话颇有意思:

  刘表问:“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一个人不做官,只为保全自身,而不能保全天下呀!)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庞公的意思是说:有种叫鸿鹄的鸟,筑巢于高林之上,使其暮而得所栖;有一种叫鼋龟的动物穴于深渊之下,使其夕而所得宿。人们的趋舍行止也是人的巢穴也。他用此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物各有所求,人各有其志的缘由。“保全天下”非庞德公之愿,自得其乐才是他的追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庞德公远离红尘的超脱。

  第27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由于坚请不赴,刘表心有不甘,接着又问:“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先生苦苦地在此躬耕而不肯拿做官的俸禄来生活,又拿什么留给子孙后代呢?)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意思是说:当官的人都把危险留给子孙,我却把勤耕读、安居乐业留给他们。只是所留下的东西不同罢了,不能说我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庞德公的这番话耐人寻味,细想之下,刘表虽然把权力、财富留给了子孙,但同时也给子孙留下了隐患。而庞德公给子孙留下的,显然不是什么物质财富,却是一种精神财富、道德标准,让后世一辈子都享用不尽。看来,这位隐士果然是不同凡响,他的话就是拿到今天,也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最终,庞德公“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完成并实现了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我国儒家思想代表孔子曾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作为中国几千年来的特殊群体中的一位,当别人都想在乱世之中捞取功名时,庞德公却完全隐居起来,沉浸于山野之中,自得其乐,不涉足红尘。

  虽然他的两个“弟子”都出仕,且在当时声名大噪,但是他却一生未仕,至死都恪守“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准则。“苟全性命于乱世之中,不求闻达于诸侯”是诸葛亮在《出师表》里的话,不过他还是在等待贤君的礼遇,而庞德公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则是发自肺腑的,没有任何弦外之音的。庞德公这种视功名如“粪土”的态度,在当时“学而优而仕”的社会中是难能可贵的。

  当时的庞德公想必是看透了为官者的下场:有的人为官一生,身心俱惫;有的人殒命官场,可恨又可怜。在庞德公看来,做官无异于蹲牢房,既不可得自由之思想,又遑论独立之人格,仿佛身陷一片苦海。于是他挣脱苦海,羁留山林,与青山绿水相伴,做了一名优哉游哉的隐士。

  后来孟浩然在其《夜归鹿门歌》中提到庞公: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是的,隐士的行为在很多人看来是可笑的,是不为人所理解的,也许只有那些身临其境的人才能理解他们生命中所含的真正意味。

  羊祜——居庙堂之高,戎马一生见高洁

  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人,即今山东省费县。羊祜是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军事谋略家,祖辈皆为官吏,并且都以清廉有德操而闻名。其祖父羊续是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外孙,东汉时期曾任南阳太守;而其父曾任上党太守。

  第28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羊祜的哥哥羊承英年早逝;姐姐羊徽瑜曾嫁给司马师作妾,后被封为景献皇后。而羊祜后来则成了夏侯霸的女婿。

  纵观羊祜一生,他虽身居高位,但立身清俭成性,其高尚的品格一直为后来的名人隐士乐乐称道。在羊祜死后不久,武帝按照他生前的军事部署消灭了吴国,统一了祖国。

  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对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羊祜及其一生作出了极其热情的评价,他在《与诸子登岘山》这首诗中这样写道: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仕途顺利,一路高升

  羊祜十二岁丧父,但是他的父亲在羊祜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教他学习典范的文章,再加上他从小好学,到了九岁的时候,就完全掌握了《诗》、《书》等。

  青年时期的羊祜,不仅博学多才,而且长得眉目清秀,身材魁梧。曹魏末年,文帝亲自召见他并封他为大将军,另拜为中部侍郎。在职时,羊祜认真负责,深得领导人的赏识,后来被调职,担任关中侯、秘书监、相国从事中郎,中领军悉统宿卫等职,甚至与司马昭一起商讨国家机密。

  司马炎称晋代魏后,因为羊祜辅佐有功,就封他中军将军等职。泰始五年(公元269年),晋武帝与他策划灭吴之事。之后,又封他为尚书左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坐镇襄阳。在这十年当中,羊祜广泛开设乡村学校,治理地方秩序。他针对当时“军无百日之粮”的窘况,号召士兵屯田开荒田八百余亩,几年之内就积存了供十年用的军粮。这一措施充实了军用物资,既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又为灭吴作了充分准备。

  居庙堂之高,却深得民心

  为人宽和,深得民心

  每次外出活动,他常常是一身便装,不着铠甲;在他自己的住所附近,负责保卫的侍卫也从不超过二十人。一有空闲,羊祜还跟将士们一块去打猎、捕鱼。羊祜的这一作风吸引了吴国的将士们。对于吴国的士兵来说,很难见到这么平易近人的带兵将领。渐渐地,他们对羊祜失去了敌意,纷纷越过边界向其投降。羊祜细细地问过后,总是很宽和地说:“随你们的意愿,我们随时欢迎你们。”

  打仗的时候,收割吴国的谷物当军粮时,他会命令手下统计好数目、价值,另外,还会让下属送一些丝织品给吴国百姓作为补偿。

  做事讲原则,赢得敌心

  羊祜虽然经常和手下兵将驰骋于吴、晋边界打猎、游玩,但他从不会踏上吴国土地。我们知道,禽兽不识边境。有时,吴国人会先射中逃到晋国这边来的禽兽。这时,羊祜就安排手下将其绑好后再送还给吴国人。

  第29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在两国交战之时,羊祜从不搞突然袭击,亦不会为了胜利而不择手段。一次,晋、吴将士云集战场,一时狼烟烽起,战鼓声不绝于耳,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这时,下属突然来报说,有位将领要献诈兵之计。羊祜一听,立刻呼唤左右侍从:“来,把他捉住。用美酒灌醉他,让他开不了口。”结果那个将领被众手下扭着灌了个酩酊大醉。

  有一次,两军交战结束之后,他手下有人捉住了吴国两个小孩子。当时,那两个小孩被吓得瞪圆了双眼,惊恐万分。但羊祜冲他们俩友善地笑了笑,然后忙招呼两个壮士:“送他们回去,一定要找到他们的家,保证他们平安无事。否则拿你们是问!”此后不久,吴国将领夏详等前来投降,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那两个小孩的父亲,他也带着部将前来投靠羊祜。

  胸怀宽广,得天下朋友

  吴国将领陈尚、潘景等人屡次侵犯晋地。有一次,他们又来侵犯,羊祜派兵追击,直接把他们截杀了。但是,事后羊祜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且高声宣扬他们宁死不屈、效忠吴国的精神。而对于听到消息后,悄悄赶来送葬的陈尚、潘景的弟子,羊祜同样以礼相迎,以诚相送。

  吴国将领邓香,举兵入侵晋朝夏口,结果一败涂地,邓香等人被羊祜的将士们活捉。当邓香被晋兵捆绑着押送到羊祜面前时,十分惶恐,心想难逃一死。谁知羊祜却微笑着挥手,吩咐手下给他松绑,并放他回吴。邓香感激涕零,回到孙吴之后,马上带领自己的人马投奔了羊祜。

  羊祜为人处事的气节感动了吴国人,一说到羊祜什么,他们都是心悦诚服。即使是当时晋国敌对国的吴国,也尊敬地称羊祜为“羊公”。长期与晋对战的吴国将领陆抗曾经啧啧称赞:“羊公胸怀宽广,连乐毅、诸葛亮都比不上他啊!”一次,陆抗得了病,羊祜就赠与他医药,陆抗毫无疑心地就把药服下了,左右的人都劝他不该这样,万一中了毒怎么办。但陆抗说:“世间哪会有毒人的羊叔子呢?”后来,羊祜与陆抗互通使节,各保分界,使得边界一带非常安宁。

  在其位,谋好其政

  羊祜是一个非常懂得把握时机,有长远政治眼光的人。

  吴国的人心逐渐偏向了羊祜,这为晋国征服吴国奠定了思想基础。咸宁二年(公元276年),抗晋吴将陆抗病逝,伐吴的条件准备完备。羊祜上书武帝:“吴主荒淫无道,又非常残暴,现已失去民心。我当趁此攻打吴国,吴纵有长江作天险也无济于事,灭吴统一就在眼前了。”但是,由于当时秦、凉二州的少数民族叛乱,再加上朝中多数权臣都不支持此事,平定统一之事就这样被搁置了。为此,羊祜曾感叹道:“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第30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羊祜为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晋武帝决定封他为南城侯,但是被羊祜拒绝了。《史书》记载:“祜每被登进,常守冲退,至心素著,故特见申于公列之外。是以名德远播,朝野县瞻,缙绅佥议,当居台辅。”换句话就是说,他觉得武帝给他封的官太大了,超出了他应该被封的官职。因为当时的南城郡可不是一座小县城而已,它包括了泰山郡南武阳、牟、南城、梁父、平阳五个县,管辖范围非常大。在羊祜有理有据的坚持下,晋武帝不得不答应了羊祜的请求。

  二年之后,羊祜病倒了,但这并不能影响到他为国家社稷尽心尽力的志向。他回到洛阳后,继续向晋武帝面陈灭吴之计。武帝怕他累着了,于是免去了他朝见之礼,让他坐车上殿。羊祜又一次向武帝重申其伐吴谋划:“今主上有禅让之美,而功德未著,吴人虐政已甚,可不战而克……如舍之,若孙皓不幸而没,吴人更立令主,虽百万之众,长江未可越也!”晋武帝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随即令羊祜带病领兵出征。羊祜说:“这次我不必亲自去就行,但等他们回来了,圣上您可要多操心了。”

  公元278年,羊祜病情加重,去世之前,他还不忘向武帝推荐军事才干,如杜预(为西晋的统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羊祜的死去意味着武帝失去半臂,所以,当武帝听到这一噩耗时,“素服哭之,甚哀”(由于当时天气寒冷,武帝的眼泪都流到了胡须上结成了冰)。而南州人听说羊祜去世,更是哀号痛哭,有的甚至停止营业,街头巷尾哭声相接;就连孙吴守边的将士听说了,也为之哭泣。由此可见,羊祜一生的仁德是多么深厚,并广得人心。

  羊祜在临终前,曾对自己的子女嘱咐过两件事:其一,不得将其官印入柩;其二,不得为他修陵寝,只要和自己的父母葬在一起就可以了。羊祜死后,其堂弟羊琇按其意愿准备将其葬于故里祖墓之侧时,晋武帝念其功高,赐他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顷,并追封为侍中、太傅。所以,羊祜归葬新泰故里的遗愿最终还是没有实现。

  羊祜死后二年,杜预按照他生前的军事部署一举打败孙吴,终于完成了祖国统一的大业。当满朝文武欢聚庆贺的时候,武帝手举酒杯,流着眼泪说:“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啊!”。

  羊祜寄情于山水,展现其特有韵味

  忙于政事之余,羊祜非常喜爱游山玩水。闲暇之余,或每逢风景明媚之日,他定会登上砚山(今湖北襄阳西南),饮酒观赏,吟咏品玩,且终日不倦。

  一次,面对山中美景,羊祜慨然而叹,对同行的邹湛说:“自有宇宙以来,便有此山存在。古来贤达胜士,像你我这样登临此山的人,怕是已不可胜数。但都湮没无闻,令人悲伤叹惋。百岁之后,倘若有知,我的灵魂仍然要登临!”邹湛摇头笑答:“您德冠四海,继承先哲,声名威望,一定能与此山一同流传后世。而像我们这样的人,才真的会如您所说的湮没无闻呢!”正如邹湛所言,在羊祜死后,人们就在南岘山为其建立了石碑。每到逢年过节之时,总是祭祀不断。而来往之人看到石碑,也无不思慕流泪,后来此碑就叫作堕泪碑。

  第31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羊祜,虽是戎马一生,但是浑身处处散发着一种“大隐”的气节:为人宽宏大度,做事不耿耿于怀。比如,襄阳为官十年中,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晋书·羊祜传》:“泰始之际,人祇呈贶,羊公起平吴之策,其见天地之心焉。昔齐有黔夫,燕人祭北门之鬼;赵有李牧,秦王罢东并之势。桑枝不竞,瓜润空惭。垂大信于南服,倾吴人于汉渚,江衢如砥,襁袂同归。而在乎成功弗居,幅巾穷巷,落落焉其有风飚者也。”伟大的政治家毛泽东在晚年曾多次调阅《晋书·羊祜传》,并在书封写下题记,对羊祜有着高度的评价。

  陶弘景——有名的“山中宰相”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居士,著名的医学家、文学家、炼丹家,同时也是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一生经历了南朝的宋、齐、梁三个朝代,终年八十岁。因长期隐居而自号华阳隐居,死后谥号贞白先生。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每朝都会有一位宰相,他们为皇帝的江山社稷鞍前马后。梁武帝的这位宰相却有一点特别:他是一位“山中宰相”。其实,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对整个国家的事务进行远程指导。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远程遥控处理事情已经成了习惯,但是对于那个没有网络、没有任何高科技物品的时代,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山中宰相”远程遥控辅助梁武帝

  陶弘景从小就聪颖好学。四五岁时就常以荻芦为笔,在灰沙上练习写字。十岁时,就开始每日研读最喜欢的葛洪的《神仙传》,不分昼夜、废寝忘食。深受其影响,陶弘景早早立下了修身养性的远大志向,并付诸实际行动中,如他长期食素,不沾荤腥,不近女色,也不娶妻生子。长大后,陶弘景眉清目秀,身材高大,一副仙风道骨;学识十分渊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到20岁,就做了帝王的伴读。机缘巧合之下,他做了官。然而身在仕途的他却不习惯于与他人打交道,他只是在批阅公文以及研究学问上下功夫,因此,朝中大事,大都由他定夺。

  也许是上天注定,也许是本性使然,在做官不久后他就向梁武帝请求辞去了官职,回到自己的家乡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在他离开京城时,很多官员都在路边为他送行,这也是南朝开朝以来从没有过的场面,这足以证明了陶弘景在朝中的地位之高。

  陶弘景隐居之后,先是东阳郡守沈累书邀之,结果被他推辞了;接着梁武帝屡加礼聘,他亦不出。梁武帝就想不明白:在朝中待遇好,地位高,为什么偏要过一种山中的生活呢?于是,就问他:“山中到底有什么值得你这么留恋,为什么不出山呢?”陶弘景以一首诗和一幅画作了回答。《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第32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画的内容是:纸上的两头牛。一头散放水草之间,自由自在;一头锁着金笼头,被人用牛绳牵着,并用牛鞭驱赶。梁武帝在看了诗和画以后,明白了他的用意,虽对他不舍,但还是尊重他的意愿,不再强求他出山做官了。另外,还送给他大量的布帛及常用之物。

  陶弘景退隐山中之后,以炼丹修道为主。他来到了句容山,并在那里潜心修炼,继续研究学问。但是由于皇帝与他十分亲密,又极其信任,所以每每“国家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谘问”,还常以书信的形式请他参与决策。由此,陶弘景便有了“山中宰相”之名。

  陶弘景与《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对社会的贡献很多,他在医药﹑炼丹﹑天文历算﹑地理﹑兵学﹑铸剑﹑经学﹑文学艺术﹑道教仪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尤其对于药物学的贡献更为突出,是对本草学进行系统整理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的第一人。另外,他编写的《本草经集注》是古代中药学发展中的一颗明珠,是继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之后的又一重要文献。

  陶弘景从自己名医别录篇中挑选出了365种新品种附入《神农本草经》,使原书只有365种的药物增加到730种,并予以一一订正、调整、分类注释,编成《本草经集注》一书。

  相对于《神农本草经》来说,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有着它自己显著的特点。

  第一,他改进了药物的一般分类法。

  《神农本草经》中对药物使用了简单的三品分类法,仅仅概括性地指出了某种药物有毒还是无毒,但是药性却难以判断,而且内容较为粗糙,既不容易供人们学习掌握,又很容易造成治疗上的差错。对于此种情况,陶弘景做了详细地改变:他把三品分类发展到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七种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后来成为我国古代药物分类的标准方法,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间,一直被沿用并加以发展。

  第二,他对于药物的性味、产地、采集、形态和鉴别诸方面的论述,描写的更加详细,在语言方面也有显著的提高。

  第三,他总结了诸病通用的药物。例如祛风的药物,如防风、防己、秦艽、川芎、独活等归在同一类,叫做“诸病通用药”。他研究出来的这种分类方法,便于临床参考,对医药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这本《本草经集注》的问世,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国古代第一部药典——唐代的《新修本草》,就是在此书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成的。

  第33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严谨的治学态度

  说起陶弘景严谨的治学态度,这里有个很生动的故事。

  有一天,当他读到《诗经·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抱)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时,很不以为然。再看到《诗经》的旧注:“蜾蠃(一种细腰蜂)有雄无雌。当它繁殖后代时,是由雄的螟蛉(青蜘蛛)把幼虫衔回窝里,叫那虫子变成自己的样子,最后成为它的后代。”看到这里,他认为这简直不可思议。

  这时,正好他的一个朋友也来向他请教这个问题。他查遍了可以查到的书本,可书本里的解释和《诗经》上面的一模一样。他想:这些书籍彼此之间都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查书是查不出答案的,我何不亲自到现场去看个究竟呢?

  于是,他来到庭院里,找到了一窝蜾蠃。经过几次细心的观察,他发现那螟蛉幼虫并非用来变蜾蠃的,而是蜾蠃衔来放在巢里,等自己产下的卵孵出幼虫时作为它们的“粮食”。蜾蠃不但有雄雌之分,而且还有自己的后代。蜾蠃衔螟蛉幼虫作子之谜,在陶弘景严谨的治学态度下被揭穿了。

  经过这件事以后,他得出一个结论:治学一定要严谨,要重视调查研究,不要一味地去相信书本,更不能别人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

  陶弘景整理医学书籍是出了名的细心、严谨、周密且实用,是今天人们在整理中医古籍们时的一面镜子。他在整理医学书籍的时候,十分尊重原作,决不乱涂乱改,也不信口雌黄;即使有补充,也把自己的说法和原书的说法区分开来。比如,他把搜集到的365种药加入《神农本草经》,有的就用“黑”字写,有的就用“红”字写。所以,后人对此书有“本草赤字”,“本草黑字”之称。赤字是本经正文,黑字是后来加入的。他开创的这种做法,被后来的注释家争相学习,成了现代人们治学的榜样。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梁武帝时期,被世人称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因创建茅山宗而成为道教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后人提到陶弘景,也多论述其在道教思想史上的成就和医学上的贡献,至于他对文学的重要贡献,人们却很少注意。其实,陶弘景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他具有文人和道教徒的双重身份。

  陶弘景的一生,涉及之广泛,研究之深入,达到了前所未有。他是一位博学的文人,精通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医术本草、琴棋书画乃至阴阳五行。他的著作很丰富,但多属道术和医药方面的书。他的骈文《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清淡而精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之一。

  第34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他的诗虽然仅存6首,但意义与质量都很高。其中,以他给梁武帝的那首五言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最为出名:“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短短20个字,就表现出了他作为隐士的一面,淡漠名利,志存高远,为历来文人所传诵。另一首《题所居壁》“不意昭阳殿,化作单于宫”,借咏史流露出对现实的深刻忧虑。乐府《寒夜怨》一首,杂用三、五、七言,感情真挚,格调流利,也堪称佳作。

  欧阳修——博学多才的仕途隐士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即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仁宗时期,先后被提升为知制诰、翰林学士;到了英宗、神宗时期,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欧阳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在文学创作上,散文、诗歌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就,其中以散文最高。如他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诸作,内容充实,气势旺盛,深入浅出,精炼流畅,叙事说理,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引人入胜,寓奇于平,完全体现出一新文坛面目。苏轼在评论其文时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自幼好学的旷世奇才

  欧阳修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不得不依靠在随州(今湖北随县)的叔父生活。欧阳修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成才,可惜家境窘迫,连纸笔也买不起。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用屋前的池塘边长着的荻草秆儿在泥地上教欧阳修识字、写字。在母亲的潜心教育下,聪明的欧阳修很早就爱上了书本。在十来岁的时候,他就经常到附近藏书很多的人家去借书读,有时候还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

  有一次,在一户姓李的人家里借书的时候,他发现那家的一只废纸篓里有一本旧书。于是就捡起来翻了一下,他立刻被这本书——《唐代文学家韩愈文集》迷上了,于是就向主人借了来,带回家里细细研读。当时正值宋朝初年,一股文章华丽但内容空洞的文风笼罩着整个社会。欧阳修读了韩愈的散文,觉得它跟流行的文章完全不一样:文笔流畅、说理透彻,而且内容充实,于是他开始认真琢磨,学习他的文风,并且深受其影响。比如,他后来吸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掀起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的古文运动,都是源于受其影响。

  另外,在古文运动中,欧阳修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又以很高造诣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带头的作用。

  第35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仕途中勇于改革古文风

  成年后的欧阳修到东京参加考试,中了进士。此时,他在文坛上已经颇具声誉了。中了进士之后,虽然官职不高,但他却十分关心朝政,为人正直、敢谏。

  有一次,范仲淹因得罪了吕夷简而被贬谪到南方,当时有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惟独谏官高若讷在四处宣讲着他的理论:范仲淹被贬活该。听说此事的欧阳修十分气愤,他马上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事,而欧阳修也因此而得罪了朝中权贵,最后连他自己也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去了。滁州这个地方我们都知道,欧阳修最为著名的诗篇《醉翁亭记》就是出自于此地。当时,滁州四面环山,景色优美。欧阳修到了滁州后,除了处理政事之外,就是游览山水了。

  在滁州琅琊山上,有一座和尚修造的供游人休息的亭子,那便是醉翁亭。其实,这个亭子本是没有名字的。欧阳修在登山游览的时候,常在这里喝酒,他自称“醉翁”,所以给亭子起个名字——醉翁亭;后来,他以这个亭子为名,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从此醉翁亭随着欧阳修的名字也扬名天下了。

  欧阳修被贬的十多年后,因宋仁宗忽然想起他的文才,他又被调回了京城担任翰林学士。在担任翰林学士之后,他支持范仲淹,积极提倡改革文风;因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政治与文学方面,他都主张革新,成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宋初的时候,整个文坛充斥着贵族文人集团提倡的西昆体诗赋,其内容浮华纂组,并无社会意义。为了矫正西昆体的流弊,欧阳修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他的主张得到了尹洙、梅尧臣、苏舜钦等人的热烈赞同。

  在矫正西昆体的过程中,欧阳修不畏各方面的压力,勇敢地坚持自己的主张。有一次,京城举行进士考试,由欧阳修担任主考官。于是,他就抓住这个机会选拔人才,改革文风:在阅卷的时候,只要是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都不录取,这导致了一批落选的人对欧阳修的怨恨。一天他骑马出门,在半路上竟被一群嘴里骂骂咧咧的人拦住,就是在考试中落选的一些人在滋事。直至后来巡逻的士兵过来为他解围,他才得以脱身。在欧阳修的努力下,考场的文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都开始学着写内容充实朴素的文章了。

  欧阳修在任翰林学士期间,不仅大力改革文风,而且十分注重发现和提拔人才,其中最典型的如曾巩、王安石、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等,本来他们并不怎么出名,但经过他的赏识、推荐、提拔,一个个都成了名家。后来,他们六人还有唐代的韩愈、柳宗元,被后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第36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隐居生活,注重修身养性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

  欧阳修好古嗜学,博通群书,诗文兼李白、杜甫、韩愈之长,文章名冠天下。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欧阳修开创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文章不拘一格,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并常能描摹细节,刻画人物,以《新五代史》、《归田录》、《六一居士集》最为著名。其中,《归田录》记述了朝廷遗事、职官制度、社会风习和士大夫的趣事轶闻,还介绍了自己的写作经验,很有价值。另外,欧阳修又与宋祁等共同修撰《新唐书》,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方面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方面成就卓著,他的诗歌自然流畅,避免了韩愈的险怪艰涩之弊,而且诗歌的风格也是丰富多样的。在诗歌的内容上,他的诗有一部分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社会的黑暗,议论时事,抨击腐败政治,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在诗歌创作方面,欧阳修更多的是写景抒情,他的作品或清新秀丽,或平淡有味,其中多以抒发自己的生活感受为目的。

  后人将他的诗集录成书,称为《六一诗话》,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发展,提供了一种简便灵活的形式。

  欧阳修的词在宋初的词坛上占了一席重要的位置,其词风处在欲变未变之际。他的词中约有四分之三的作品是表现男欢女爱、离别相思、歌舞宴乐之类内容的,但是,他笔下的妇女生活涉及面比前人要宽得多,而且他写的男女之情都是歌颂爱情的永恒,内容大都与“花间”相近,主要内容仍是恋情相思、离情别绪、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描写出的景色清新疏淡,但表达出的感情却真挚亲切,深沉委婉。

  欧阳修对事物体察入微,从他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得出。他的词看似随意写出,却是无限传神。他偏重抒情的词,且写得婉曲缠绵,情深语近。例如《踏莎行》中上下阕的最后两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通过春水春山,从思妇眼中写征人,情意深远,含蓄蕴藉,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觉,感情亦非常深挚。另外,在他的词中还有三十多阙言志抒怀之作,这些词表达的已不再是轻歌曼舞间的愁思,而是作者豪迈坦荡的胸怀和饱经仕途风波后的深沉感慨,意境开阔雄放,表现出襟怀豪逸和乐观的一面。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若算起来,欧阳修也算是一个很典型的官场隐士。作为北宋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他身上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在逆境中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与进取的精神。

  第37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感。另外,他倡导改革文坛华而不实之风,使文章内容充实,气势旺盛,深入浅出,精炼流畅,叙事说理,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引人入胜,寓奇于平,从而使文坛呈现出新的面目。

  欧阳修喜论古今书,书论有《论南北朝书》、《论仙篆》、《六一题跋》、《集古录跋尾》等。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其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后世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欧阳修虽素慕韩文的深厚雄博,汪洋恣肆,但并不亦步亦趋。他的书法亦著称于世,其书法受颜真卿影响较深。朱熹说:“欧阳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

  欧阳修一生著述丰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他对自己所研究的著作,如《诗》、《易》、《春秋》,都能不拘守于前人之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离开我们虽然已经一千多年了,但他留给了我们很多东西。可以说:没有欧阳修,就没有滁州琅琊山的响亮名声。醉翁亭历经沧桑,屡废屡兴,数百年不败,似乎也在见证着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给后世带来的影响。

  吴镇——抗简孤洁,高自标青之士

  吴镇(1280年—1354年),生活在元初,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又尝自署梅沙弥,浙江嘉兴魏塘镇人。工诗文及草书,擅画水墨山水,又长墨竹,人物、杂卉随意点染,亦能超尘出俗。

  他年轻时曾学习理学,终其一生闭门隐居,未入仕途,除精研儒家经典外,还旁通佛家、道家学说。常往来嘉兴、杭州一带,以卖卜为生。所居住室曰“梅花庵”。平时喜欢和僧人贫士为友,很少与上层官僚士绅往来,闲时放情于山水之间,以诗文书画自娱。山水师法董巨,墨竹则宗文同,俱能自辟畦径。他与当时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四大家”。

  有吴镇,家清贫,村塾师,卖卜人;

  始作画,不与人,付年后,名声震。

  渔夫图,灵气新,岚霁云,淡无痕;

  画竹枝,有精神,工草书,能诗吟。

  “义士”之家的隐士

  吴镇的远祖系汝南,即今属河南,他的先辈们都与宋室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且有着显赫的政治背景,其中许多是两宋的台阁重臣。如宋代开国元勋吴延祚(三世)、宋太宗驸马吴元扆(四世)、卫国名将吴革(九世)等,然而,这却造成了他终生拒不仕元的想法,即对其以后的生活道路有着重要的潜在影响,另外,这也是他的思想性格形成的历史原因。

  第38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吴渊是吴镇的高祖辈,是南宋的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并且曾任转运使、发运使,总领许浦、澉浦与福建等地的转运事务,直接影响了吴镇家族在元代的谋生之道;吴寔是他的曾祖,见南宋将亡,“弃文习武,仕进义校尉,水军上将。元兵南下,公力战死”。宋亡后,吴氏家族开辟了以海运为业的谋生之道。基于祖上有过水军生涯的优势,吴镇的祖父——吴泽,官承信郎曾出使金国。作为一位抗元猛将,吴泽参加了镇守襄阳的战役。从此以后,吴氏家族就开始在嘉兴一带生根,由于吴泽的那种忠宋不仕元的坚定的政治态度,确立了吴氏家族的政治品性,其子多被当时人称为“义士”。这对吴镇后来不仕元的态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入元后,吴氏家族除了以航海为生外,还有以行医为业者。元亡后,这些以行医为生的家族中人都纷纷出仕明廷。生活在这代代富庶的家庭里的吴镇,其主要经济来源必定是来自父辈留下的产业,吴镇的寓所在今嘉善县魏塘镇,原名“竹庄”,后更名“梅花庵”。后来据实地考察,吴镇当时的住宅十分大。这为他以后的归隐生活奠定了物质基础。

  诗、书、画“三绝”之士

  吴镇少年时就对剑术非常感兴趣,成年后便与他的哥哥一起向柳天骥学习易经,得其性命之学,尤其对于学习预测人类的灾异祸福有着极其深切的爱好,然后垂帘卖卜。书有记载,吴瑱“尝卖卜于崇德,日止一课,得钱米酒肉与人”。显然,他们兄弟俩的卖卜行为都不是为了生计,而是逃避世事的一种方法。吴镇从此以后韬光养晦,坚持高尚志气,不与众人和同,贯通儒、道、释三教,达生知命。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游历杭州、吴兴等地,饱览太湖风光,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而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则启发了他创作的灵感,从此,他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大自然,而这也是造成他不仕元的又一重要原因。

  吴镇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系统地学习书法和绘画,后来成为了一位天才画家。

  他喜爱梅花,于是,于屋前屋后都种上了百株之多的梅花,还自比北宋林逋;“为人抗简孤洁,高自标表”;个性清高孤僻,不同流俗。他十九岁开始学画,笔力雄强、苍茫沉郁,题材多为渔父。精写竹,师李衎,为文同后又一大家。诗词风格刚劲有力。每作画往往题诗文于其上,诗、书、画相映成趣,时人号称为“三绝”。

  吴镇长住魏塘,深居简出。在当时,他的同里盛懋门庭若市,画幅都以善价出手,镇之妻就劝他不妨屈就学盛懋之笔,吴镇却坚持说:“二十年后不复尔!”后来果然成名。工草书,能诗,擅长水墨山水。他的作品较多,其中《渔父图》,寄寓他向往自然,隐遁避世的思想。

  第39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吴镇向来不嫌贫爱富,富贵者向他求画往往求而不得。平素以诗酒为娱,虽放浪乡野,但在家中“能与父言慈,与子言孝”,史称有严君平风。晚年的吴镇,改号为“梅沙弥”,成为佛教徒。时与友人会于精严寺僧舍,心仪佛门,在生活上受到族孙佛奴(家谱录为观音奴)的侍候。四年之后,吴镇回到魏塘,自选生圹,自书碑文:“梅花和尚之塔”。卒于元至十四年,终年七十五岁。

  “只钓鲈鱼不钓名”之士

  据记载,吴镇于公元1350年中举人,曾先后担任过山东陵县知县、湖南沅州知府。在湖北任职兴国知府的一年中,他大力地主持兴办地方公益事业,并能耿直敢言群众的疾苦,终违湖南某中丞,借口隐蔽属县乱事,责其失职而被劾罢职。在离开沅州时,两袖清风,行装只装有书画数卷,沅州石数块而已。抵兰州后,主讲兰山书院。

  吴镇耿直的性格也是造成他仕途坎坷的主要原因。相传,在他任职知府期间,邻县有人被勒杀致死者,地方官以自缢结案。其子不服,多次申诉,上级责他去处理。他经过反复地追查,最后终于缉拿凶犯归案,进行了依法制裁。

  吴镇是汉族文人,他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是儒家的入世思想、仕图观念对于处在特定环境中的吴镇来说,已毫无激励作用。他在《渔父图》上的题画词所云:“碧波千顷晚风生,舟泊湖边一叶横。心事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这样做也是为了全身避祸。再者,元代对汉族知识分子的歧视政策,更使他无意于功名,因而产生出世思想。此外,他的家族世代所形成的忠宋意识也不可能使他效忠于元廷。

  此外,吴镇除了受儒家思想熏陶外,在早年还常与释、道交往。据说,他在二十余岁时就对道教有着深厚的兴趣,其中与他交往亲密的画家方方壶,即是上清宫道士。道家遁世清修的思想对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他还醉心于佛家主张,吴镇最终皈依的不是黄冠而是佛家的空门。吴镇晚年的画作落款常用“梅沙弥”。《释氏要览》称,“此始落发后之称谓也。”这表明此时已正式成为出家人。

  吴镇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尝艰辛,甚至要沦为卖卜为生的地步,因此他的思想中有一种可贵的平民意识,这种思想使他出污泥而不染,保持了他质朴无华的本性。吴镇还有这样一首《写菜》题诗说:“菜叶阑干长,花开黄金细。直须咬到根,方识淡中味。”这“淡中味”是对生活的体验,也是对人生的领悟;“咬到根”,不仅指尝到生活的滋味,也是老子“味无味”的意思;“五味令人口爽”,优裕的物质生活反而使人舌不知味,守持恬淡的生活,能保持固有的天真。吴镇曾多次画墨菜。其实,他这种题材的选择,本身就反映了他朴素的平民意识。

  第40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吴镇晚年,家益贫,心却益静,常焚香终日,独坐,因而也有了更多的心灵自由。这就为他的墨戏创造了良好的创作心境。不过,与释道不同的是,吴镇的心灵并不走向佛家的空寂,他晚年旺盛的创作力充分证明了他的学佛学道,其归宿还是在书画中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吴镇一生贫寒,曾以卖卜为生;性情孤峭,以隐居自适,少与文士缙绅往来,当时鲜有知者。他虽然博学多识,但性情孤高,不轻易给人作画。像他这样因为性格孤傲而归隐不仕的人,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陈继儒的《梅花庵记》的一篇极有影响的文章里,记载:“当元末腥秽,中华贤者几远志,非独远避兵革,且欲引而逃于弓旌征避之外。倪元镇隐梁溪,杨廉夫隐干将,陶南村隐泗泾,张伯雨隐句曲,黄子久隐琴川,金粟道人顾仲瑛隐于醉李,先生隐于乡。生则渔钓咏歌书画以为乐,垂殁则自为墓,以附于古之达生知命者,如仲圭先生盖其一也。”可见,吴镇的归隐不是因为隐于官场的无奈,也不是隐于醉生梦死的狂欢,他的归隐与一无所有的清贫归隐也不一样:他一生绝意仕官宦,固然与当时的统治者轻视汉儒有关,也与他思想深处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观念有关;在他的题画诗中,充满了儒家知识分子孤傲不屈、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古往今来,很多隐士大都处于没有出路的年代,故时感惆怅,他们大多心里都埋藏着无尽的痛苦、悲伤与对出仕的绝望,所以,他们走上隐居不仕之路是很自然的,这也是对黑暗社会无可奈何的选择和最好的归宿。他们超凡脱俗、怡然自得的光环背后是清醒者无路可走的悲哀。但是,吴镇却不同于他们,他性格高介,疵俗激清,类皆不得于时,故其孤身英特之气,时溢为山水竹石。

  “抱节元无心,凌云如有意。置之空山中,凛此君子志。”他以竹喻人,表现其高洁不屈的志行,而且是传统的儒家节操观。他心中没有古代其他隐士那样愤世疾俗、无可奈何的绝望,而是一种不愿与世俗相容的高尚的真隐士气节。

  曾国藩——一代枭雄,隐于朝野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清湘乡县荷叶塘,即今双峰荷叶乡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中国清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

  另外,他更是晚清的重臣,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力挽狂澜,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第41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后入京赴考,中进士后留居京师。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时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当时,正值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然而,正是在这种危难的时刻,才显示出了他的非凡能力。在他的领导之下,国家曾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可以说,他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其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令人十分瞩目。

  修身五字,功成天下

  中国历史上,曾国藩一直是一个最有争议性的人物,然而,他的政治功绩是不可否认的。他是一个道学家,但绝对不是一个空头道学家。他的哲学思想的发展主要是由信奉程朱发展到信奉王夫之,这是他在与自己的对立面作斗争的过程中实现的。他的思想学术观点也倍受重视,就连毛泽东都对他评价一二。

  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曾国藩对于“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这样说过,“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他还指出,“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即在危急之时需用那些德才兼备之人。另外,他提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这些都是他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也正是他的这种先见之明,才得以让他在官场中如鱼得水。

  他作风严谨,比较注重自己的人生修炼,一共可以总结为修身五字:诚、敬、静、谨、恒。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诚。所谓诚即是诚实、诚恳,为人的表里一致,自己的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要修炼自己的诚;第二个字是敬。所谓敬就是敬畏,人要有所畏惧,人不能无法无天,敬畏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字就是静,是指人的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指的就是言语上的谨慎,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是指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正是因为做到了这几点,所以他能够在官场中做一个“潇洒”的隐士,并且隐得大气。

  在这几点修炼中,其最高境界就是“慎独”,即人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独处,就是指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也要按照圣人的标准行事。这对于人们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但曾国藩就做到了,并且做的非常好。

  曾国藩在自己的修行方面还有一个信条,那就是“不为圣贤,则为禽兽”。他深知“世无艰难,何来人杰”,所以,他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贪图享乐,不收受贿赂;他知道“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所以,他不畏困难,“坚忍维持”,以期“有后日之振”。他常严厉责备自己的懒惰、卑琐,这种严于律己的精神值得借鉴。

  第42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他31岁时开始修身,并且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在此后的30年中,即便身为军事统帅,每天在杀戮声中度过,他每天仍然“三省其身”。可以说,修身是曾国藩事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一点,曾国藩最终才能得以功成天下。

  遵守“潜规则”,隐于朝野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咸丰年间,曾国藩能独立时代潮流,把握风云际会,并且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发扬林则徐、魏源的经世致用之学,大力倡导学习西方,开展自强新生政治运动。

  在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中,对大成功有着另一个评价体系,那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倘若一个人能够做到这几点,他就成功了,曾国藩就是这么一个成功的人。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他被人们称为完人,正是因为他有道德、有军功、有文章。

  有这么一句话,“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就是说那些隐士有一部分是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真正达到“物我”两忘心境的,反而是那些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做到自得其乐的人,这些隐居于市朝的人才算得上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

  有一些隐士,他们非常有能力,但无奈于世事黑暗,于是希望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他们选择沉湎于桃源世外之中,这其实就是小隐;真正有能力、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野之中,在那里实现自己伟大的抱负和理想。正因为如此,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中,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真正的隐者之为也。曾国藩就是隐士中这样的一个极其典型的代表人物,他是真正有能力之人,却能够遵守“潜规则”,游刃有余地隐于朝野,实属不易。

  众所周知,在政治舞台上,利益是永远的主题。不论善人、恶人,一旦登上这个舞台就得唱这出戏,不唱即有被后来者赶下台之虞。正是基于这点,如果用常人的道德标准来衡量他们的话,常常会让人陷入困惑之中。因为,古往今来,过于善良的人难成政治家,而曾国藩这个一代枭雄则把握得很好。他最终成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是因为他深知要想成功,就必须对官场上的各种手段驾轻就熟,不但得会拉关系、找靠山,还得与每一派都保持一定距离;他了解奉承的力量,常对人有出格之颂。因为赞扬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让当事人觉得过分,哪怕嘴上谦虚或面上鄙夷、愠怒,但是心里仍美滋滋的。正是官场上的这些“潜规则”,帮助他在这样一个残酷的时代中站稳了脚跟,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奋斗着。

  曾国藩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在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曾国藩没有和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争夺权位,而是见好就收,成为一个十分明智的隐士。老子说:“功成身退天下道。”正是由于他深知这些道理,在自己的事业将要下坡时,在他出任江西乡试正考官时,忽报母丧,告假回家守孝,从此隐退,这也算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去了。

  第43节:上卷大隐,隐于朝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后世对于曾国藩的评价,真可谓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政治领域的开山祖师。

  曾国藩自称:“鄙人乃训练之才,非战阵之才”。他教导士兵“说法点顽石之头,苦口滴杜鹃之血”;他以儒家精神练兵,使湘军成为一支有纪律的队伍;他作《爱民歌》传唱,使湘军声威大震。

  其实,一直以来,曾国藩都被政治界的人物奉为楷模。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毛泽东还说过: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蒋介石对曾氏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有人说他修身齐家治国,是中华千古第一完人。这是因为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但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而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的一生中,他完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愧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界对曾国藩的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对他的评价越来越客观,即:曾国藩事功之大,誉称晚清“中兴名臣”;创办洋务,不愧为洋务派领袖;著作丰富,可当之为学者;研究古文辞,不亚于文人;治军有方,调配得宜,堪与古代兵家相媲美,拥兵而不自重,善权变而又谦退,足见道德修养功夫之深厚。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主要是说曾国藩在外事的处理上,表现出了审时度势能应付剧变的才能。他坚持民族正义立场,忍辱负重,力保和局,避免了新的战祸,使中国有了一个喘息之机,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里,进行“图强求富”的建设。

  曾国藩是政治史上成功的典范,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官场之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惟独一人;

  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

  第三,保官最稳,历经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

  历史的步履虽然千灾百难,但历史并不会倒退,而要前进。曾国藩虽有一定的历史罪过,但其对中国历史的推动作用,其历史地位是应划在近代进步的爱国人士之中的。另外,其重要性在中国近代历史前60年里几乎无人能与之相比。

  第44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中卷中隐,隐于市

  中隐也,即清,辨清是非,明哲保身,借境隐形。

  用现在的话来说,中隐符合中庸之道。历史上的隐士,属于中隐范围内的,在社会上大都能够安身立命,活得怡然自得。他们虽然不像大隐之士那样游刃有余,但是他们能够看透当时的社会,做到明哲保身。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他们并不能完全达到超凡脱俗、忘物、忘我的状态,但也完全不像小隐之士那样愤世嫉俗。他们学会并喜欢享受,他们不热衷权力,但也不可避免要碰触权力。他们就和普通人一样,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体会着生活带来的快乐。

  伯夷和叔齐——首阳山上的慷慨悲歌

  伯夷和叔齐,商朝人,孤竹王的两个儿子。两个人相貌酷似,感情甚好,从小在一起长大。当时孤竹王想立小儿子叔齐为王,但是叔齐觉得这样做很不妥当,毕竟自己最小,不符合当时的常理,于是就谦让伯夷当国王,而伯夷呢?则为了遵照父王的遗言离开了国家。

  后来,周王灭商,他们俩都成了高士。为了表达自己对商王的忠心,不食周粟,结果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

  伯夷,叔齐,他们并不是天生的隐士,但他们的隐居却是很决绝、很极端。为了孝忠商王朝,他们不惜丧命叩马而谏。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而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这正是形容他们两人的悲歌,即使现在的人们听起,仍然为之动容。

  乱世之中的“高风亮节”

  伯夷和叔齐生活于商代后期。当时,纣王荒淫无道,滥杀无辜。他修建离宫别馆,苑囿台榭,令百姓怨声载道;他宠爱美女妲己,终日歌舞,令乐师新作“淫声”,有所谓“北里之舞”“靡靡之乐”之名句;他造酒池肉林,酗酒无度;他大肆搜刮,粮食装满了巨桥的仓库,无数珍宝堆满了鹿台;他任用坏人,迫害正直的大臣。如重用贪财好利和善于逢迎拍马的费仲,提拔善于挑拨离间的恶来;他废除贬斥了受人们拥护的贤人商容,他还残害忠良,使得朝中大臣、贵族以及诸侯和周边各国都离心离德。

  此外,纣王发动对周边各国的连年征战后,又把全部兵力用于对东夷的战争。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已经尖锐的阶级矛盾。商王朝已经危在旦夕,不可收拾。武王伐纣时,商王朝众叛亲离,军队倒戈。正是由于商纣王的荒淫无道,周王姬发奋而起义,讨伐纣王,替天行道,最后灭了商朝,建立西周。

  正是在这么一个混乱的时代背景下,伯夷与叔齐迫不得已地选择了隐居这一条道路,他们隐得很决绝,也很极端。作为当时商朝孤竹国王的王子——其中伯夷是大儿子,叔齐是小儿子,他们并没有像其他世子一样争权夺势,两人感情甚好,从小他们就同吃住同行。据史书记载,凡是伯夷做的事,叔齐都会参与。这也是后来史书将他们俩放在一起,当作一个人叙述的原因之所在。

  第45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让国”与“叩马而谏”

  关于伯夷和叔齐的身世,史书上并没有过多的记载,而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也只是提到他们俩是孤竹国王的儿子。后来有人考证说,历史上根本没有孤竹国这个地方,是司马迁为了安置他俩而虚构出来的国家。不管事实究竟如何,可以看出,孤竹国这个名字颇具深意,而它也隐含了司马迁对伯夷和叔齐的热爱与钦佩。司马迁将他们比作孤竹,就是说在当时没有人能理解,虽孤独但始终能够坚持自己志向的人。

  据《史记》记载,孤竹国国君年老时,想将自己的位置传让给自己的小儿子叔齐,但是叔齐却并不想接受。他认为,国君之位理应由老大伯夷接任,自己与大哥伯夷比起来,在治国方面要远不如大哥。伯夷没当上国君,自己却想当国君,心中很是愧疚。另外,他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感觉很满意。被立为世子后的叔齐去找伯夷商量,并坚决地表明自己的心意:国君之位应该是哥的。但伯夷认为这是父命,谁也不能违抗,所以,他一再退让。这可把叔齐急得团团转,不知怎么办才好。自己根本不是当国君的料,但也无可奈何,于是整天都去找伯夷商量此事。可是伯夷也有他的坚持,始终不答应,并说自己已经决定要离开国家。一天晚上,伯夷正在收拾行李的时候,叔齐出现了,他对伯夷说:“哥哥要把我一个人抛弃在这里吗?如果你真的要走,我也要跟随哥哥一同去。”伯夷想到从小两人在一起从没有分开过,于是就答应了叔齐,两个人一同离开自己的国家,到远方寻求理想的世界。

  两人准备去投靠西伯侯姬昌,即周文王。因为他们听说姬昌是个仁义之士,心地善良,能屈能伸,真君子也。西伯侯姬昌曾被商纣王囚禁,纣王对他进行了残酷的折磨,竟然还让他喝下自己亲生儿子的肉烹制的肉汤;但他为了自己灭纣的大业,始终忍住了纣王对自己的种种折磨,直至他的儿子姬发用大量的美女与财宝将他赎回国。此人可谓是集大智慧与大忍耐于一身。

  伯夷与叔齐来到了周部落的边境,这时遇到了姬发带着大军前去讨伐商纣王。他们当时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到如此地步,于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场面上演了:伯夷、叔齐兄弟正走在路上,周武王姬发迎面而来,伯夷、叔齐兄弟势单力薄,见英姿飒爽的姬发身骑高头大马,身后还跟着几十万大军。为了表示对商王朝的忠义之胆,他们就鼓足了勇气,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挡在姬发的面前,拉住姬发坐骑的缰绳,激动地说:“西伯侯刚刚过世,你就大动干戈,你这样做算是孝顺的儿子吗?不管怎么说你都是纣王的臣子,可你却以臣子的身份谋害国君,你这样做算是仁义吗?你这样不仁不孝的人有什么资格统治老百姓呢?纣王残暴,但你敢保证你以后不会像纣王那样残暴吗?”伯夷与叔齐这一番话,被司马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之为“叩马而谏”。姬发听后,不知如何是好,想令部下将他两人杀掉,但这时周武王的军师劝告说:“这两位都是忠义之士,杀了仁义之士就会失去仁义,也就会失去众多的百姓,而失去了百姓就会失去天下。”最终,武王还是放了他们。

  第46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在众多大军面前,伯夷与叔齐确实太渺小了,在当时的人看来,他们举动也许很荒谬:武王替天行道,为民除害,这是天经地义的好事,但是他们俩却这样不顾自己性命,冒死挽救商朝。所以,他们这样的举动为后来的历史留下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伯夷与叔齐叩马而谏是对,还是错?

  后来的史学家考证说,当时伯夷与叔齐反对的不是武王,而是以暴除暴的方式。他们已经意识到,权力是一切祸害的根源,尤其是没有任何管束下,权力会导致人性的丧失。我们知道,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一场流血冲突,为了争夺王位,父子反目,手足残杀,致使很多无辜的人死于非命。他们当时之所以不愿当国君,也是根由于此吧!他们只是想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他们的理想,希望社会不断地发展下去,即使非改朝换代不可。虽说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他们的反暴力思想是很有价值的。然而,当时有这种思想的人,除了伯夷叔齐兄弟外再无他人,所以,当时没有人能理解他们,司马迁因此把他们比喻成孤独的竹子。

  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他们选择了隐居首阳山,最终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以“隐”为“贤”

  史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他们来到了首阳山,并在那里隐居了下来,后来伯夷与叔齐就成了真正的隐士,而首阳山也因为有了他们俩而增添了许多悲壮的色彩。

  在山上,他们仍坚守他们的志向,拒绝吃周朝的粮食,他们在山上采“薇”充饥。薇是他们在山上唯一可以找到的充饥食粮,但他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而且每吃完后,他们还唱歌以相互鼓励。歌曰:“上哪个西山哪,采这里的薇菜。用那强暴的手段来改变强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这样做算是对呀?先帝神农啊,虞夏啊!这样的盛世,恐怕不会有了。我们上哪里去呢,真可叹啊!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不久之后,他们就饿死在首阳山之上。他们的这种行为,为了归隐还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忠勇贤良?后人不得而知。但他们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为,却受到了儒家的推崇。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他们不食周粟的行为,很契合我国儒家所信奉的思想。儒家认为,人生的价值不是在于你能获得什么功名利禄,而是在于你对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通过后世对你的评价来体现人生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留名千古。于是,孔子说:“伯夷叔齐……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贤而能若是乎!”当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时,孔子立即回答说:“古之贤人也。”又问:“他们对所做的事不觉得后悔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仁,没有什么后悔的。”后来又进一步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如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这就是孔子眼中的伯夷和叔齐,可以看出,孔子也很敬重这二人的精神。

  第47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寂寞身后事,千古众纷纭。伯夷和叔齐死后,有人说他们是积仁洁行、清风高节;有人说是不识时务、逆天悖理;还有人说是自讨苦吃、咎由自取……也许,他们的让国君之位与不食周粟的行为,在今天的人看来是一种“愚忠”,然而,他们在当时能坚持他们自己的信念、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啊!他们宁可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结局自然悲惨,但气节却让后人敬仰。

  在当今的历史上,伯夷、叔齐的行为散发着诗意的光芒,从“叩马而谏”到“采薇而食”再到“绝食而亡”,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流芳百世,只是在坚持自己的信念、自己独立的人格,坚持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种坚持是需要勇气的,这也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东西。

  现代人往往随波逐流,一味地顺应外界,从而丧失自我。虽然有些人吃得比伯夷和叔齐要好,穿得比伯夷和叔齐要暖,但他们活得却比他们累,因为他们忽略了最根本的一点: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介子推——隐于绵山,抱树而亡

  介子推,战国时期重耳的微臣,周晋,即今天的山西介休人。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公元前636年)。《县志》里记载“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

  对于苏轼的《望江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是说到清明节时,又有几个人知道“介子推”呢?其实,清明节也就是所谓的“寒食节”,就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肱股之臣,寒食之士

  也许有人不知道介子推,但是说到清明节,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传统的清明节,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它本来与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寒食节只是较为接近,但是,后来渐渐地,人们把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了,寒食则成为清明的别称。因此,清明节又可以称为“寒食节”。在此期间,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清明节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经历过一番“大难”之后,终于重建了国家,并登上“霸主”的宝座。在这期间,有一个让人敬佩不已的故事。

  第48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在晋文公回国后,论功封赏群臣时,作为忠臣之一的介子推,不愿意与那帮曾经追随晋文公且自恃功高的臣子们为伍,就有了功成名就归隐山林的想法。他每天托病在家,不去上朝,而晋文公也就渐渐地把他忘记了。

  介子推有个邻居名叫解张,多次劝说子推请功封赏,介子推不以为然。本来事情到此也该结束的,然而,他这个邻居解张却一直为介子推抱不平,于是,一天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书信的大概意思是“龙失其所,周游天下,众蛇从之。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土。数蛇入穴,一蛇于野。”看到这封书信后,晋文公猛然想起,这个曾经为了他而割下自己大腿上一块肉的介子推,心中顿感有愧。于是,赶忙派人去请他上朝受赏封官。

  可是,介子推不愿意涉及到朝政,就紧闭大门。无奈之下,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同样连续多次邀请都没有请到。最后介子推为了躲避这种事情,就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然而,晋文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让御林军搜遍整个绵山,结果却没有找到介子推。后来,为了逼介子推出山,晋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围绵延数里,火势不断向里蔓延,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渐渐熄灭,这过程始终不见介子推出来。

  待火熄灭后,人们上山一看,只见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后来,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冷食。

  晋文公放火烧山的日子是三月份,后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在那个月不生明火,吃饭也吃冷的食物,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后来人们由一个月吃冷食渐渐减少到清明节的前一天,即为“寒食节”。不过现在人们也常常在寒食节纪念死去的亲人。

  淡泊功名,隐于绵山

  纵观历史,有很多名人贤士都不被功名利禄所“奴役”,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有自己的人生情怀,介子推正是其一。他不追求那些人人所向往的“功名梦”,做好自己的“忠义之臣”就知足了。

  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君王为争霸发动战乱。晋国国王晋文公重耳在被立为国君之前的外出逃亡的十九年中,有一帮文武豪杰曾不离不弃的辅佐他,介子推就是其中较著名的一位。关于他们的故事,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出现了历史上两个有名的故事:“骊姬之乱”和“割股奉君”。

  第49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那个时代,晋国国君晋献公有个妃子名叫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她贿赂晋献公宠信的大夫梁五和东关嬖五,使他们说服献公让申生、重耳和夷吾离开京城,并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骊姬为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王位,不择手段,又设法陷害太子的弟弟重耳和夷吾。自此,重耳开始流浪奔逃的生活。

  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惠公的迫害,过的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而且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也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不离不弃地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就是介子推。有一次,他们逃到卫国,饥饿难当向田夫乞讨,结果不但没要来饭,反而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没过多久重耳就饿晕了,这时,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做成汤喂给重耳吃,这才救了他一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割股奉君”的故事。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介子推为了躲避功名抱树而亡的故事,在历史的史册上添上了浓重的色彩。他临死时,曾写下这么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这正是在告诉晋文公,他并不是为国君忘给自己赏功名而隐居,而是不愿意再踏上政治的道路,想自己清静地过日子,并告诉国君要勤政清明。

  隐士引发出的故事

  在史册上,介子推“割股奉君”和“忠义殉国”的故事,已经让后人铭记于心。作为隐士的他,还有着许多人们不知道的故事。

  誗“足下”的来源

  介子推忠义殉国后,成为晋文公心里的一块心病,总觉得欠他些什么,时不时地想起他。尤其是在理朝政的时候,一遇到困难,就会想起忠臣介子推。为了纪念介子推,他派人到山上锯了一段被烧焦的柳木给自己做了一双木屐,并常常对它长叹道:“足下、足下、子推足下……”由此,史书上出现了“足下”一词。

  誗“思烟台”的由来

  介子推“抱树而亡”,意在唤醒晋文公做一个清明的国君。在晋文公下令焚林时,母子二人并没有选择逃生。这时,在烈火中,浓烟下,突然有百鸦绕烟惨叫,都围在介子推母子周围,试图用小小的躯体挡住浓浓的烈焰,结果却和介子推母子一起惨死在柳树下,为此人们无不感动、惊愕和痛心。过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和这些义鸦,自发地在此筑起一个高台,起名为“思烟台”。至今,此台尚存。

  第50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誗文公朝靴

  取得“霸主”的晋文公,每次主持朝政的时候都会想起当年介子推对他的肺腑之言:“我不求任何封赏,只愿你做一个清明的国君。”因此他兢兢业业地处理朝政,从而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国力日盛。一直到后来,晋文公因年事已高,想到不能再去“陪介”村的介君殿了,就想到一个妙招,每次想起子推时,就脱下自己的朝靴,派大臣送去介君殿,以示他陪伴在介子推身边。

  誗十一古会

  话说介子推的后裔为弘扬其先祖的显贵,便在村里兴建介君殿,并在介子推生日,即十月初一这一天,大举祭祀盛典。祭祀初时,晋国王臣,龙车凤辇;天下介氏族人,车水马龙,云集于此,在介君殿前焚香拜祭,乞福求吉。自此之后,每年十月初一日祭祀介子推生日期间,陪介村的人像逢会一样,促使这里的人们为来客提供食宿服务,相应地促进了物资交换的形成,这就形成了陪介村每年十月初一“古会”,从那时起直到今天。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和晋文公出生入死的介子推,在功成后并没有接受晋文公的赏赐,而是背起老母,归隐于山林间。可见,他主观上并无意于功名利禄,而是自甘隐姓埋名于草莽之中,来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追求自己渴望的人生境界。

  我们从介子推身上可看到,他既不是从政心态,也不是弃世心态,而是两者之间的矛盾结合体,是一种隐士情怀。而最终这种隐士情怀却害了他的命。关于他的选择是否正确,后人众说纷纭,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说,介子推为远离朝政逃到山林,是时机把握得不对,有点太早了。其实,确切地说,介子推这个人还算很厚道,共患难而不共享受,极其看不起实用派的狐偃等人,于是选择了功成身退,但是他的隐士情怀或多或少让他留下点尾巴。有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介子推不给君王一点人情,居然偷偷地跑了,而且跑到绵山这个不算太远的地方,明摆着心理上既想逐政又想清高,想为政者之表率,又不能完全为政者所容,欲居庙堂之高又恐人言其贪功,欲处江湖之远又恐人不知其名。不过,这只是后人的一点评论而已,历史会见证他的一生。

  在当时那个兵荒马乱、你争我抢的年代,晋国晋献公宠幸骊姬,杀申生,昏于家,乱于国,而重耳则成为振兴晋国的希望。但重耳被迫逃亡,流离失所,介子推却把自己的一生押在重耳身上,这是个赌注,当然风险也非常大。终于,重耳不负众望,最终重建了国家,并登上了霸主的地位。而这时候的介子推却有了归隐之心,所追求的只是一个贤臣的清明。他“抱树而亡”,并不只是告诉晋文公要做一个“勤政清明”的君王,还告诉他自己渴望的是清静的生活,想在这个没有纷争、没有功名利禄干扰的山林里度过余生。

  第51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如此的“倔强”,如此的“另类”,在历史的史书上又出现了一位“如此”的人物。介子推隐居于山林,是非难以判断。王者之心,谁知道想的是什么?也许,对于不谙世事的他,隐居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范蠡——中隐隐于市的陶朱公

  范蠡,春秋楚人,字少伯,与文种同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范蠡跟随越王时,难以久居,而且深知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因为经商有道,逐成巨富,民间有尊“陶朱公”为财神。

  提到“陶朱公”,就不禁让人想起了范蠡,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商圣”。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曾引起千古文人的向往。唐代诗人温庭筠,在《和友人题壁》诗道:“三台位缺严陵卧,百战功高范蠡归。”古代文人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想建功立业,兼济天下,但一旦功成名就,就毅然退出政治舞台。而这位范蠡之所以选择归隐的生活,是因为他深知“敌国灭,谋臣亡”的道理。

  勇而善谋,功成身退

  春秋时期,范蠡是越王旁边的一员大将,戮力辅佐,二十年的“卧薪尝胆”,终于使得越国复兴。复兴王国的越王,虽然有着可佳的“卧薪尝胆”的精神,可是其个人品质却非常糟糕。比如,在当时极端困苦的情况下,成就大业之后,帮助他完成大业的两个功臣,一个被杀,一个逃跑。

  在越王复兴国家之后,聪明的范蠡就知道了“敌国灭,谋臣亡”的道理。于是,范蠡规劝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从这里可以看出,范蠡之智显然高过文种。但是,忠厚的文种不相信越王会使出这样绝情的手段来,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范蠡是正确的:文种被杀。在杀文种时,勾践说,“你教我灭吴的七种方法,我用了其中三种就灭了吴国。你那里还有四种,把它们带到先王那里去吧。”

  而范蠡正是因为有先见之明,知道只能与越王勾践共患难,不能同富贵,于是就辞书一封,放弃高官厚禄,乘舟远行,一去不返,终于免于一死。

  其实,范蠡在逃到齐国时,因害怕越王的追杀就更名改姓,隐于乡间,耕于海畔。由于他的聪敏睿智、胸藏韬略,没用几年时间就迅速积聚了数万贯家财,从此,扬名于齐国。齐国国君仰慕他的贤能和智慧,曾请他做宰相,可是,范蠡却感叹道:“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就拒绝了齐国君王,为了避免招来杀身之祸端,他把家里的财物分给乡邻,又一次隐居,漂泊于人世间。

  第52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到了陶这个地方,精通商业的范蠡看到此地有发展商业之前景,就决定留居下来。他把陶作为贸易要道,并自称为陶朱公。他抓住一切商业贸易的机会,很快就又累积了无数的财产。范蠡每到一处都能如鱼得水、功成名就,可谓有大智慧也。但即使他名声大振,他也能在名利面前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懂得何时舍弃那些飘渺虚无的荣华富贵。在这一点上,他进退自如,把握得很好,最终后人尊称他为“财神”。他所到之处,必是财源滚滚来。

  正所谓:登庙台之高,隐江湖之远。范蠡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旷达超然的光芒,让后人钦服。“大隐隐于市”的隐士胸怀,和不染红尘的老庄之风,在他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勇,他的智慧,他的先见,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另类”隐士,“另类”性格

  范蠡的一生大起大落,历经坎坷;又大智大勇、名声显赫。青少年时代,他虽生活在“衰贱”之家,却饱读典籍,胸怀大志,但又愤世嫉俗,性情怪异,被人误称“狂人”、“疯子”。后受宛令文种拜访,二人成为挚友,一起离楚赴越共创大业。

  在越王复国之后,范蠡毅然选择离开是明智之举。相反,如果他长久地陪伴在越王身边,就会有着与文种同样的下场,因为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性格与中国传统封建文化格格不入。

  誗不愚忠

  范蠡与其他古人不同,就在于他的“不愚忠”。中国封建文化强调为臣者一定要“忠”,如诸葛亮为代表的一类人物。他分明知道后主刘禅是个昏庸之人,但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范蠡则看到勾践阴险毒辣,潇洒地把君王“炒”了。

  誗不检点、不清贫

  他的“不检点”、“不清贫”,成为史书一大亮点。中国封建社会往往歌颂清贫隐士,而范蠡辞官后竟“下海经商”,成为商业巨贾。这在整个重农轻商的中国封建社会里,自然是一反派。其实,范蠡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建树,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相比毫不逊色,但在正史中一般都没有记载。

  誗性情中人

  范蠡还是一个性情中人、至孝仁义之人。

  第一是至孝。范蠡是很孝顺的,明明自己不愿意出仕,为了不让母亲生气,委屈自己走上了官场,而且还干出了一番功绩,算对得起老母亲了。

  其二是仁义。范蠡和文种的交情一直不错,对待自己的下属也全心全意,对待君王更不必说,主动请缨和勾践一起前往吴国为奴,三年其志不变。

  范蠡勇而善谋,能屈能伸,克敌制胜,胸有成竹,在历史中是一个颇具个性、卓尔不群的历史人物。

  第53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范蠡的“三聚三散”

  在中国的历史上,民间曾把范蠡奉为财神,这不是传说,而是有史书记载的。有这样一个范蠡“三聚三散”的故事。

  誗一聚一散

  春秋时期,出身贫寒的范蠡跟随越王勾践二十余年,真可谓是苦身戮力辅佐,终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复兴之后,范蠡深知自己的主公勾践是一个可患难不能共富贵的君王,于是就辞书一封,放弃了高官厚禄,只带了些轻珠宝玉,带着自己心爱的人乘舟远行,一去不复返。

  传说,范蠡与西施在漂流途中,曾在江苏无锡的五里湖逗留过,后人便把五里湖改称为蠡湖。

  誗二聚二散

  在范蠡漂流到齐国后,便更名改姓,苦身戮力耕于海畔。凭着他聪明的头脑,数年之间,就累积了家产数十万。当时,齐国人都很敬佩他的为人和智慧,就想请他为官,造福于齐国的黎民百姓。可是,淡泊名利的他拒绝了齐王的请求,归还宰相印后,便立即将其财产分给朋友和乡邻,自己带着珠宝闲行而去。

  誗三聚

  范蠡从齐国出来后,又到了一个名为陶的地方,此地风景美丽,又是贸易的要道。精通商业的他,便决定滞留在此地发展自己的人生又一“事业”。于是,他自称陶朱公,从父子耕畜开始,根据时机作物品贸易,取薄利。时间不长,就累积家产数万。

  这就是财神范蠡“三聚三散”的历史故事,他每到一处都能成名于天下。这位古人,在名利面前,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进退自如,以保全自身为根本,功名富贵的舍得就在这先散后聚中让我们有所体会。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在中国古代所有的文人中,范蠡可谓是活得最为洒脱的一个,也是值得现在人们好好品味的一个。功成了,身退了,和西施泛舟江湖,一派自在风范。

  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还有很多,不管有什么样的说法,人们不可否认的是他有着“知进知退”的韬略,最终能不为名利所惑。在越国身为大夫、将军等这些要职的范蠡,从政率军,二十余年忍辱负重、呕心沥血、励精图治,以文韬武略、深谋远虑相助越王勾践奋发图强,兴越灭吴,可谓是功绩卓著,名炳史册。

  作为当时的政治家,他有着圣人之资,然而却不为世人所识,他愤世嫉俗,装疯卖傻,佯狂颠痴,浪迹江湖。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范蠡都能够用自己过人的智慧化险为夷。

  在官场上,范蠡是一个不贪恋荣华富贵的忠臣。在吴国为人质时,吴王夫差曾对范蠡说:“今勾践无道,你能弃越归吴,必当重用。”范蠡答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臣在越不能辅佐越王为善,致得罪大王,幸不加诛,已知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婉言谢绝,甘心情愿陪勾践为奴。

  第54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范蠡除了在军事、政治上有卓越的才能外,还独具不受约束的性格。范蠡前后辅佐越王二十余年,随着越国越来越强大,勾践多疑的本性逐渐流露了出来,于是在没有获得勾践批准的情况下,范蠡毅然地悄然绝尘而去。

  范蠡在越国能够审时度势,功成身退;在齐国“归相印,尽散其财”,悄悄地由齐至陶,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的好评。正如老子所说:“功成,身退,天之道。”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从古至今,从司马迁至苏轼、冯友兰、胡寄窗等,史学界和学术界对范蠡的评价都非常高:“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忧深思远、坚韧不拔”,“忠以治国、勇以克敌、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是“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学大师”、“经营之神”;是“春秋末年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古代第一个弃官经商者”,“中国古代谋臣的楷模”……

  纵观我国几千年封建历史,能同时拥有从政、经商天才的人寥若晨星,身居要职而不以权谋私、德才兼备而不居功恃宠的官员更是屈指可数。能够吟诵《大风歌》的汉高祖也是小肚鸡肠,他依赖着韩信的军事天才夺得了天下,原说要与韩信“共天下”的,后来非但不“共”,反而还要了韩信的命。倒是张良聪明绝顶,托言辟谷,远遁深山。刘邦一死,张良的辟谷秀也就谢了幕,照旧吃饭,看来颇得范蠡的衣钵。在整个人类社会,自从有阶级以来,能达到范蠡的人生境界者真是少之又少。

  孙膑——身残志坚,功成身退

  孙膑,战国时齐国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今山东鄄城人。少时孤苦,年长后从师鬼谷子学习兵法,显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当时与他一同学习兵法的还有一人,就是庞涓,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诳他到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称孙膑。

  后孙膑经齐国使者秘密接回,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后来,孙膑功成身退,隐居山林。

  他,一个身残志不残的古代军事家,早年孤苦,隐居山林学习兵法。出山后,在军事上显示了惊人的才能,“围魏救赵、欲擒故纵”的战术,使他声名显赫。

  在经历了世俗的坎坷后,他功成身退,隐居山林;

  一本《孙子兵法》让他流芳百世……

  身残志坚之“隐士”

  据说,孙膑原名并不是“孙膑”,而是叫“孙宾”。当初他在鬼谷子那里学到一身本领下山时,鬼谷子就将孙宾的“宾”字前加个“月”而成“膑”,这个“膑”就是剜去膝盖骨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原来,鬼谷子早就看出日后孙膑要被剜去膝盖骨,但也许是天意不可违吧,他没有说出来。

  第55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当时和孙膑一起跟随鬼谷子学习的还有庞涓。庞涓的天资学业虽较好,但他为人奸猾,善弄小权术,但表面上并不显露,因此轻易不被察觉。和庞涓不同,孙膑为人善良,待人厚道,他与庞涓兄弟相称,从未对他有过怀疑。庞涓的忌妒心很强,他看到孙膑很有军事才能便心生妒忌,可在嘴上从未流露过,还一再表示将来有了出头之日,一定要举荐师兄,同享富贵。几年后,两人经过师父鬼谷子的精心调教,在兵法、韬略上都大有长进。当时各个诸侯国你争我夺,政局十分不稳,位于中原地区的魏国慢慢强大起来,它就借此机会不断地向邻国扩张自己的势力。而此时庞涓在未学成的情况下被魏国请出山,孙膑则继续跟随师父鬼谷子隐居在山中学习军事战术。

  尽管庞涓还没有完全学成,但他拥有的军事才华已经足以让魏国更加强大,因此很快得到了魏王的赏识,被封为将军。随后,庞涓指挥军队同卫国和宋国开战,打了几个胜仗后,他成了魏国上下皆知的人物,从此更得魏惠王的宠信。

  庞涓找到了能够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心中甚是欢喜,但其实他心里还有一个问题:若论天下的用兵之法,能和自己一比高低的恐怕就只有孙膑了。自己当初对他说如果自己得到重用,一定会举荐他。庞涓深知自己的才学不及孙膑,孙膑一旦受到重用,其声名威望一定会超过自己。而万一孙膑被别的国家重用,自己同样也不是他的对手。苦思冥想之后,他终于想出来了一个对付孙膑的办法。他差人送给还在山上的孙膑一封信,信中说自己极力向魏王推荐,说服他同意孙膑前来魏国任将军之职。孙膑看到信自然是喜出望外,对庞涓更是感激不尽,立即随同来人赶往魏国的都城大梁。

  孙膑来到魏国之后,庞涓大摆酒席欢迎他,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但孙膑始终不见魏王的面,庞涓不提此事,他也不好开口相问。其实,庞涓早已经在暗地里向自己的同门师兄弟下起了黑手,他在魏王面前巧言诬陷,说孙膑有私通齐国之罪。魏王自然是十分生气,随即命人将孙膑捉拿,并对他施以“膑刑”,还在他脸上刻下犯罪的标志。孙膑这才彻底明白了庞涓让自己前来魏国的用意。

  事发之后,庞涓为了表示自己与此事无关,还假惺惺地对孙膑十分友好,但孙膑早已识破他的阴谋诡计。为了保命,孙膑在魏国忍辱负重,不惜以装疯卖傻来迷惑众人。庞涓认为孙膑已经是废人一个,不会成大器,对他的戒备也就越来越松懈。后来,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孙膑终于脱离了苦海。

  田忌赛马,初出“茅庐”

  齐国的大将田忌见孙膑很有才能,于是就收他为门客。田忌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赛马,但却屡次败阵。有一次,他要与齐威王赛马。两人的马都各自分为上、中、下三等,对等竞赛,结果田忌三场全输了,好不丧气。这时孙膑恰巧在场,便给田忌出主意说:“待到下一轮比赛时,你用上马对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威王的下马,用下马对威王的上马,必赢无疑。”田忌依计行事,造成两个局部的优势和一个局部的劣势,以一负二胜赢得齐王千金。一向取胜的齐威王这次输了,大感惊讶,忙问田忌是何原因?田忌便把孙膑找来,借机推荐给齐威王。

  第56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不过,齐威王见孙膑是一个双腿受刑之人,对之很是轻视。当孙膑向齐威王陈述自己对天下战争问题的看法时,齐威王便有意问道:“依你的见解,不用武力能不能使天下归服呢?”孙膑果断地回答说:“这不可能,只有打胜了,天下才会归服。”然后,他列举黄帝打蚩尤、尧帝伐共工、舜帝征三苗等事实,说明了在当时社会中战争的重要性,这一番独到的见解使齐王深为震动。当他再次向孙膑询问兵法时,孙膑更是对答如流。齐威王这才发现孙膑很不简单,于是尊称他为“先生”,请他协助治国。

  功成名就,归隐山林

  公元前356年,魏国将军庞涓发重兵突袭,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包围。赵国抵挡不住,就派使者到齐国求救。齐威王便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前往救赵。大军既出,田忌欲直奔邯郸,速解赵国之围。孙膑却并不赞成这种直攻的办法,提出应趁魏国国内兵力空虚之机,发兵直取魏都大梁,迫使魏军弃赵回救。这一战略,将避免齐军长途奔袭的疲劳,而致魏军于奔波被动之中,因此立即为田忌采纳。于是,当魏军竭尽全力将邯郸攻下时,却传来魏都告急的消息,庞涓顾不得休整军队,就率大军驰援大梁,只留少数兵力防守刚刚攻下的邯郸。但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行至桂陵时陷入齐军的包围之中。齐军当时士气十足,对抗疲惫不堪的魏军,很快获得了大胜,庞涓也被活捉。魏国只好同齐国议和,归还了邯郸。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后来大将庞涓被放回了魏国。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又派庞涓联合赵国引兵伐韩,包围韩都新郑。韩昭侯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经曲阜、亢父(今山东济宁),由定陶进入魏境,矛头直指与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黄(今河南民权)。庞涓闻讯,忙弃韩而回。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干预魏国的大事,乃起倾国之兵迎击齐军,仍以庞涓为将,太子申为上将军,随军参与指挥,誓与齐军决一死战。

  这一次,孙膑又发挥出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才能。当时,魏军来势凶猛且两国力量悬殊,孙膑知道要想取胜,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于是他采取了欲擒故纵的方法。他命令军队由外黄向马陵方向撤退,诱使庞涓上钩。当时马陵位于鄄邑北60公里处,那里沟深林密,道路曲折,很适于设伏,孙膑遂命令兵士第一天挖了很多灶坑。庞涓几天不见齐军,误以为齐军撤退了,他便亲率精锐部队兼程追赶。于天黑时他们才赶到,他命兵士将火把点燃以照明。火光下,他见到一大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等字,这才意识到自己中了孙膑的计。就在他刚要下令撤军时,齐军已万箭齐发。魏军进退两难,阵容顿时大乱,庞涓也知自己气数已尽,随即拔剑自刎。齐军乘胜追击,正遇太子申率后军赶到,一阵冲杀后,魏军兵败如山倒。齐军生擒太子申,大获全胜。史称此战为“马陵之战”。从此以后,孙膑与田忌声名大噪。

  第57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俗话说“树大招风”,由于孙膑与田忌为齐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很快就遭到了邹忌的记恨。不过,孙膑很有先见之明,为了摆脱政治上的纠纷,马陵大捷后他没有接受齐威王新的封赏,而是主动辞去了军师的官职,过起了隐居生活,之后再也没有出仕。晚年,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军事理论的著作上,他深究兵法,承前启后,写出流传千古的《孙子兵法》,此书具有相当高的军事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唐朝的周昙说:“曾嫌胜己害贤人,钻火明知速自焚。断足尔能行不足,逢君谁肯不酬君。”毛泽东也说过:“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这些都是对孙膑智慧的高度评价。但是纵观孙膑的一生,却并不像他的声名一样如此动人,历尽艰辛曲折,但他忍辱不屈,奋斗不息。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他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他的选择在当时是英明的,至少得以明哲保身。

  在实践上,他对战国中期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军事理论上,他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确实是我国古代一位奋发图强的杰出军事家。他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名垂青史,但在经历了人生的蹭蹬、生命的大起大落之后,终于彻悟了人生的真谛,选择了以自然为伴。这样做虽然没有千万财富,至少可以做回真正自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也许,这才是他人生真正的归宿。

  严君平——神机妙“算”,功成身退

  严君平,生于公元前86年,卒于公元10年,我国西汉时期的道学家、思想学家,蜀郡成都市人。严君平原名庄遵,后来东汉时期班固著《汉书》的时候,因避汉明帝刘庄的讳,改为严遵。汉成帝时期隐居于成都市井中,以卜筮为业,终身不仕。他精老庄之学,著书十万余言,为当时著名文学家杨雄所敬重。著有《老子指归》13卷,使老子的道家学说更加系统条理化,至今尚存其中的7卷。

  严君平生于富饶的川西南平原,那里是中国最早的水稻文明产地,有丰富的天文和水利资源。严君平在年轻的时候外出学道,学成以后在成都卜筮为生,后来到都江堰一带教授易经学说。严君平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我国古代的隐士中,他相对来说是较为长寿的。

  当老师不成被撤职

  据说,严君平本来不是以算命为生的。当时正值汉景帝刘启统治时期,刘启本人热衷教育,可能也是为了响应他的号召吧,当时四川省成都市文庙街一带,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地方官学——石室学校,而严君平就是那所学校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当时开办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当官的人才,讲授儒学思想,学习四书五经;而对于学生而言,上学就是为了当官,读书不做官就是浪费学费。但严君平不是这么想的,他觉得如果读书就是为了做官,那只会让人成为权欲的奴隶。由于他本人主张道家的思想,因此在教学期间,就不断给他的学生传播这种思想。可以想象,学校领导怎么可能容忍他这种思想在学生中间泛滥呢?这不是砸自己的饭碗吗?所以没过多久,严君平就被撤职了。

  第58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撤职就撤职,大不了自己办!被辞退的事情好像激发了严君平的斗志,他有了开办学校的想法。但要想开办一所学校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首先要有硬件设施,像桌子、凳子、书本等。当时的严君平除了一间临街的破屋外,几乎一无所有,又哪里来的钱可以置办这些东西呢?更关键的是,一个学校若想维持下去,就必须要有人愿意来听讲,而当时人们上学只是为了能当官,谁愿意听一些没用的道家学说呀!凡此种种,都成了当时困扰严君平的问题。万般无奈之下,严君平只好将办学校这件事搁在了一边。这时,严君平想到了给人算命。这也是他当时最好的选择了。

  首先,他本人以前就是学老庄玄学的。而老庄玄学就是教人如何抓住老百姓的心思,如何从人们的一举一动看出他们内心的实质。如果能看出这一点,那么算命就不再是算命,而是算心了,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心理辅导”。其次,通过给人家算命,也能把自己的一些道家思想传播给他人,这也为他以后开办学校做了铺垫。再者,古时候的人们都很信命,所以市场很大,如果生意好的话还可以攒一笔资金,为以后的事业做准备。

  算命生涯的真正开始

  没过多久,人们就看到大街上多了一位穿着道袍,竹竿上端系一布幡,上书“算命”二字的道人,他便是严君平。为了能更好地为人们服务,他还认真地钻研了《周易》。不过万事开头难,严君平的算命之路并不顺利,一连几天,他游走于各个大街小巷之间,见人就问人算命不?很准的,不准不要钱!可惜没一个人来问津。

  到了第四天,事情终于有了转机。他看到街上有一个失意青年,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便知道这青年肯定是出了问题了。于是,他就主动走过去,问道:“兄弟有心事?”年轻人抬头一看是个算命先生,不耐烦地说:“走开,都是些骗人的把戏!”严君平哪里肯轻易放手,继续说:“我知道你为何发愁。”年轻人说道:“好啊,那你就说来听听,如果说中了,我付你双倍价钱。”“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严君平一口答道。

  说着,严君平就开始打量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只见他面容清俊白皙,穿得也很体面,应该不是为柴米油盐发愁。从这个人的年龄来看,大概有20来岁,于是就猜他不是因为感情问题,就是因为工作问题在发愁。但严君平看他好像并不痛苦,只是有点茫然,便断定他是为没找到工作而苦恼。没想到,还真被他猜中了,当严君平将自己心中所想告诉年轻人时,年轻人大吃一惊,马上对他刮目相看,对他说:“先生真是神算呢!您看我如何是好呢?我想做官,但父亲却把他的官位传给了哥哥。”

  第59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严君平听后,就问了一些他的想法,得知他想做官只是想让自己吃好穿好,受人尊敬。于是就对他说:“兄弟,你这样无非就是想让自己过得开心一点,对不对?”年轻人听后点了点头,然后严君平接着说:“其实,想要过得快乐并不只有做官这一条道路可走啊,而且做官也并不一定能够为你带来快乐。如果你只是为了虚荣而做官,那么你也只是自寻烦恼而已啊。”他的这番话仿佛灵丹妙药一般,年轻人听了,心里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激动地说:“听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然后就付了双倍价钱,还询问了严君平的住址。

  终于创办了自己的学校

  据说这个年轻人后来还是选择了做官,但他信奉道家思想。他做官,不患得患失,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认真做好自己的事,不断为老百姓们做实事,做好事,深受人们的爱戴。同时,他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一直念念不忘严君平对他的那一番教诲,一有空儿就大力宣扬严君平的道家思想。后来,严君平要办学校,他听说后也利用自己的关系帮严君平做宣传。后来,像这位年轻人一样帮助严君平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大部分都做了他的学生,这些人也都是让他算过命的人。严君平的名声越来越大了,终于有一天,在众多学生的帮助下,严君平开办了自己的学校,达成了他多年来的心愿。

  严君平开办的学校是为了宣扬道家思想的。所以,他招收的学生必须人品要好,还要信奉道家思想才行。而对于学费,严君平要求得就松了些。有钱的就交一些钱,没钱有米的可以交一些米,如果什么也没有,就不用交了。他对所收的学生也是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一天,严先生正在给自己的学生们上课的时候,学堂门口突然站着一位面目清秀的少年。不等严君平说话,那少年就结结巴巴地说:“请问……您……您……您就是……严……严君平……老师吧!”他刚说完,学堂里就爆发出一阵笑声,严君平马上制止了他们,然后对少年说:“对,我就是严君平,别急,有什么事慢慢说。”这少年又用了好半天才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原来,他想成为严君平的学生,但他没有钱。也许是他们俩有缘分吧,严君平第一眼看见他,就知道他就是自己一直以来想要找的学生,而他将来也一定会成为自己思想的继承者和接班人。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收下了这个学生。

  功成名就,归隐著书

  后来,事实也证明严君平确实没有看错人。这位天生结巴的少年竟成为汉朝唯一可以与司马相如媲美的畅销书作家,同时也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他还创立了“耕读理论”,与严君平成了忘年之交。这位少年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文学大家杨雄先生。杨雄成名后,在中国各地极力推崇严君平的学说,致使道家思想很快就传播开来,道教的发展便与此有着很大的关系。如道教中的“太上老君”神位,多半就与严君平有关。

  第60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杨雄也是蜀郡成都人,字子云,一生成就卓著。他所著的《车酋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全世界第一部研究方言的著作,而且很幸运地完整地保留到了现在。历史学家班固在《汉书·杨雄传》中对杨雄评价甚高:“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静无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家产不过十金,乏无担石之储,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顾尝好辞赋。”由此可见,杨雄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才子。王莽当政时,杨雄在一次文字狱中受到了牵连,于公元18年不幸病逝。

  自己的学生已经桃李满天下,继承人也培养得差不多了,严君平先生决定退隐。据说,他后来一直隐居在横山,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也就是在那里,他完成了《老子指归》。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严君平的学说最大特点就是自由伸展,他的思想对于许多道家人士和易玄大家都有很大影响。据说,严君平当年在为人算命时卜得极准,能为人预言吉凶祸福。后来声名远播,以至在他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还将他卖卦、游历、授徒及主要活动的地方,分别命名为成都市青羊区君平街、成都彭州市北君平乡、成都邛崃市南君平乡、成都郫县平乐寺、君平墓等。

  华佗——足迹平原,扶困济贫称“神医”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东汉末著名医学家,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据有关资料显示,其实华佗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但是,后人依据《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也有说他寿至一百五六十岁仍保持着六十多岁的容貌,而且是鹤发童颜的记载。所以,根据此记载,有关人员断定,华佗不可能只活了六十四岁。

  华佗一生宁静致远,淡泊名利,视钱财如粪土,不愿做官,而是以医治天下苍生为己任。他不贪图安逸,不慕富贵,使自己精于医药的研究上。故后人将他称为“神医”。

  他,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

  一生淡泊名利、不慕富贵,不愿踏入仕途,

  而是以医治天下苍生为己任;

  故后人从他身上不仅学到了精湛的医术财富,

  还有受益一生的从医财富——医德。

  乱世之中的平凡“名”医

  华佗生活在东汉末期的三国时期。这时,国家正处于军阀连年混战的状态,疫病流行,万物生灵涂炭,百姓们无时无刻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是当时社会环境的真实写照。看到这种场面,对朝廷一向满怀信心的华佗万分地痛心,一面是痛恨那些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一面又十分同情受压迫的百姓。也正由于这种原因,他一生都不愿踏入仕途,正所谓“做官难,做清官更难”。于是,他宁愿提着箍铃四处奔波,任劳任怨地为百姓解脱疾苦。

  第61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华佗的一生都专注于医药学的研究上,精于外科手术,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不多见的外科医生之一,麻醉、针灸等都是他做外科手术最常用的方法。倘若有病邪郁结在体内,针药都不能直接达到,那么应采用外科手术祛除病患,也就是说开胸破腹的外科手术。另外,华佗所创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他本人也成为世界上发明麻醉剂和第一个使用麻醉剂的医学家。但他从不自傲恃人,居为己有,相反,他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撰写成了一部医学著作——《青囊经》,不过可惜的是,它没有流传下来。华佗对医学的贡献虽被淹没了,但无论任何时候,他的功劳都不会被抹杀的。因为他有许多有作为的学生,如以针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吴普本草》的吴普,著有《本草经》的李当之,他们把他的经验部分地继承了下来。

  众所周知,华佗年轻时曾游学徐州,兼通数经,通晓养生之术。据史书记载,他年近半百时,相貌却如壮年,并且性情爽朗刚强,淡于功名利禄。曾先后拒绝太尉黄琬征召他出仕做官,谢绝沛相陈珪举他当孝廉的请求,只愿作一个平凡的民间医生,以自己的医术来解除病人的痛苦。他的足迹遍及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再加上他乐于助人,所以深受群众的信仰和爱戴。由于他从未做过官,又是一名民间医生,故后人称他为“民间隐士”。

  华佗佚事

  华佗对我国医学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他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外科的“鼻祖”,还是提出并引导养生之术的先驱。他编写的“五禽戏”,就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与神态,来舒展筋骨,畅通经脉。五禽,分别为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常做五禽戏可以使手足灵活,助血脉通畅,还能防病祛病。事实证明,随华佗学医的吴普用这种方法强身健体,直到90岁还耳聪目明,齿发坚固,当今能做到这一点已是难能可贵,更何况那还是在三国时期呢?

  三国初期的关羽,有一次到樊城围攻曹操,右臂被毒箭射中。后来伤口渐渐肿大,十分疼痛,不能动弹,最后也是经过华佗为他割臂刮骨治好的。华佗刚为他做完手术没多久,关羽就对华佗说:“现在我的右臂不疼了,您真是妙手回春啊!”

  据《三国演义》记载,曹操患了头痛病,每次发作都疼痛难忍,闻得华佗医术超群,就派人将他招来,留在身边为自己看病。当曹操发病时,一旁的华佗即刻用针刺他的鬲俞穴,头痛症状马上就停止了。由此,他的医术深得曹操的赞赏。于是曹操便想方设法地将他留在身边,以便为自己服务,但是华佗却置功名利禄于不顾,谎称妻子有病告假回家,久不回朝。曹操十分生气,派人前去追查,发现他妻子无恙,便将华佗抓到许昌为曹操治病。华佗诊断曹操的病后,说:“丞相的病已经很严重,不是针灸可以奏效的。现在惟一的方法就是先服麻沸散,然后剖开头颅施行手术,这才能除去病根。”曹操一听勃然大怒,认为华佗要谋害他,就将他关进死牢。

  第62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临刑前,华佗将一本书拿了出来,交给狱卒说:“这本书可以用来救人。”狱卒不敢收,华佗也不强求,便含泪将书烧了。华佗被处死后,曹操又常常犯头痛病,由于无人能够医治,所以病情越来越重,但他仍对华佗记恨在心,“华佗明明能一次性将我的病治好,却不治”,以此来抬高自己,贬低华佗。直到曹操的爱子仓舒病危时,他才叹息道:“我真后悔把华佗杀死了,否则我的孩子也不会死了。”

  扶贫济世之士

  华佗是汉末诞生的“建安三神医”之一。与之并称的是董奉,后隐居庐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杏林佳话;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理法谨严,被后世誉为“医圣”。只有华佗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闻名于世。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医家,足见他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

  据记载,华佗的家族本是一个望族,其后裔中有一支定居于谯县以北十余里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华庄。但到华佗这代,他的家族已衰微,为了重振家族的威望,家族中人对他寄托了很高的期望。单从他的名、字来看,名“佗”,乃负载之意,“元化”是化育之意。华佗自幼刻苦攻读,习诵《尚书》、《诗经》、《周易》、《礼记》、《春秋》等古籍,逐渐具有了较高的文化素养。但是他的家乡盛产药材,对他日后从事医药学方面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关资料显示,谯县出产多种药材,如“毫芍”、“毫菊”,早已闻名天下,再加水陆交通较为发达,谯县自古就是一个药材的集散中心。至今在毫县的通衢大街上,中药材货栈比比皆是。因此,幼年时他一边攻读经史,一边留心医药知识。这与他以后在医学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封建社会里,读书人都会以出仕做官为荣,然而华佗则与众不同。不同之处就在于,他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终身以医为业,矢志不移。在他青少年时期,正值东汉桓帝、灵帝执政之际,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纲不正,政出私门,卖官鬻爵,贿赂公行。他们对百姓敲骨吸髓,疯狂榨取,人民陷入到深重的苦难之中,华佗目睹官场之腐败和苍生之苦难,决心弃绝仕途,以医济世。

  要知道,当时有一些有识之士,对华佗的品行、学识很为赏识,太尉黄琬要征辟他为官,被华佗谢绝了;沛相也举荐华佗为孝廉,他也婉言谢绝了。这充分表明了华佗志向的坚定和品德的高尚。

  精湛的医术,“外科鼻祖”

  第63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华佗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学术成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新的学说。《隋书·经籍志》记有“华佗枕中灸刺经”一卷,已佚。《医心方》所引《华佗针灸经》可能是该书的佚文,《太平圣惠方》引有“华佗明堂”之文。从现存佚文看,《华佗针灸经》所载腧穴名称及定位均与《黄帝明堂经》有较大不同。华佗的许多学问都是从古人扁鹊的学说发展而来,另外,还包括张仲景的学说。

  华佗的医术十分精湛,在整个古代名医中堪称一绝,尤其是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采用口服“麻沸散”进行麻醉以施行腹部手术,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这种全身麻醉手术,在中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当时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创举。然而,在儒家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主张之下,外科手术在中医学当中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弘扬发展。

  华佗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治疗的时候,不过取一两个穴位,灸上七八壮,病就好了;用针刺治疗时,也只针一两个穴位,并告诉病人针感会达到什么地方。然后,针感到了他说过的地方后,病人说“已到”,他就拔出针来,病也就立即好了。华佗在医疗体育方面也有着重要的贡献,从“五禽戏”中就已看得十分明了。除此之外,华佗还善于应用心理疗法治病。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纵观古代医学家,战国时的扁鹊、西汉时的仓公、东汉的涪翁、程高等,所留下的不慕荣利富贵、终生以医济世的动人事迹,这些不仅为华佗精研医学提供了可能,而且还陶冶了他的情操。正是为此,本应是世人的华佗,从此一身书生风骨,数次婉拒为官的举荐,宁愿手捏金箍铃,在疾苦的民间奔走。

  他在行医旅途中,起死回生无数。他看病不受症状表象所惑,用药精简,深谙身心交互为用,同时也不滥用药物。华佗很重视预防保健,“治人于未病”,观察自然生态,教人调息生命和谐。但是,对于病入膏肓的患者,则不加针药,坦然相告。他的精湛医术或许终将为现代科技赶上,但他的这种淡泊名利、不贪富贵、看重生命的风范,使人怀念不已。

  可以说,正是有了华佗的存在,才促使我国中医在汉代时期得到空前的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正是由于三国时期特殊的文化氛围,造就了中医学的特殊研究方法,使中医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许多只能使用外科方法解决的问题,在这里却可以使用内治的方法达到同样的效果,使得人们不得不承认中医学卓越的科学性和其理论的精妙深远。

  第64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华佗为后世中医留下的不仅是深厚、精湛的中医学理论,还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不小的医德财富。

  诸葛亮——一代贤相,隐居待时

  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居士,三国时期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是蜀汉杰出的丞相及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谥曰忠武侯。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其生辰八字还很奇异,辛酉、丙申、癸丑、丁巳。据有关资料记载,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可是,他的孩时命运还是可怜的,三岁丧母,八岁丧父。隐居“卧龙岗”多年的他被刘备发现,“三顾茅庐”后,逐渐涉及朝政,其后便名扬天下。

  诸葛亮,这个名字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翻开中国历史“智圣”的那一页,诸葛亮的大名占据着辉煌的一页,正所谓“诸葛大名垂宇宙”。在民间,他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诚的典范。千百年来,有关他的故事举不胜举,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诸葛亮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故事。后人为了纪念他,还特意建立了有名的武侯祠。

  十年躬耕磨一剑

  诸葛亮,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父亲诸葛珪曾做过泰山郡丞,所在的门第是士族的中下层,上可攀附显贵,下与较低层的社会有接触。在他小时候,天下大乱,各军阀割据,战乱不休,神州大地没有一片安宁的土地。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诸葛亮先后失去了双亲,于是便跟随着叔父诸葛玄生活。在他17岁那年,叔父病殁,而诸葛亮此时尚不到弱冠之年。

  诸葛亮的叔父去世后,其叔父旧交刘表本该照拂朋友之子,可最终没有伸出援助之手,这让他在诸葛亮心中没有留下什么好印象。而恰恰相反,他则更加崇拜德高望重的伯父庞德公,便决心拜他为师,做一个有志之人。

  可是,诸葛亮向庞德公表明自己的心意后,庞德公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只是让他和自己的儿子去砍柴,说完便转身入室。

  小诸葛什么也没说,高高兴兴地跟着庞子到南山去砍柴了。这一天,可把诸葛亮整苦了,累、渴、饿,他都咬着牙挺过来,手脚也都磨出了血泡,痛得他几夜都不得安宁,但他却始终没哼一声。为了拜师学习,他又向庞德公表明求师的心愿。这次,庞德公叫来侄儿庞统,又让二人把牛牵出来,犁出一块地来种庄稼。

  然而,庞统和诸葛亮出身名门望族,都不会套牛耕地,更别提什么扶犁了。这可把二人愁得团团转,可不管怎么样,为了能拜师学艺,只好硬着头皮去想办法。经两人协商后,决定用镢头刨。本来一块用牛一会儿就能犁完的地,两人整整用了一天的时间来刨,可把两人累坏了,全身酸痛也不敢吱声。

  第65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伯父一次又一次地出难题并没有难倒诸葛亮,而细心的他却从伯父那里,悟出了一些躬耕陇亩、注重农桑的道理。他怀着这颗“有志”之心,决定再一次拜见庞德公。这一次,去拜访庞德公的时候,发现他和衣而睡,诸葛亮怕惊醒这位德高望重的伯父,先是恭恭敬敬地站在一边,后来想到上了岁数的人这么睡觉容易着凉,于是上前轻轻地给庞德公盖上被子,又单腿跪在床边慢慢为他脱掉鞋子。待庞德公醒来,看到诸葛亮的决心很坚定,不由心头一热,满意地微微点了点头。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诸葛亮在庞德公如数家珍的教诲下,开始潜心研究历史、军事、政治,研究史书上纵观上下几千年的国家兴衰,探索改朝换代的根源,窥望定国安邦的重大问题。几年下来,诸葛亮学有所成。

  可是,怎么才能施展自己一身的抱负呢?诸葛亮为此烦恼不已,于是便去请教老师庞德公,希望能给自己指出一条明路。庞德公分析,荆州十年内尚可保持安宁,是个求学炼志的好地方,就指着远方一座隆起的山,说可在那里结草为庐,开山为田,耕而学之。

  听了恩师的话后,诸葛亮就带领全家到山中去定居。此山名为隆中,他开始在山中躬耕陇亩,学而炼志,游学访友。从公元197年到公元207年,整整十年,在此期间,他与志士名流交游,如号水镜先生的司马徽,有汉南名士黄承彦,有北方士人颍川石广元、徐元直、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等人,纵谈天下大事,并苦读兵书,揣摩兵法,增长才干。这样一来,才华横溢、精通兵法的他就跻身于荆州上流的士族社会,成为当时的中坚人物。

  过了十年的隐居生活,诸葛亮终于盼来了“三顾茅庐”的刘玄德,诸葛亮“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把报答知遇之恩和匡救天下的抱负统一起来,从而走上了一条助刘兴汉、前途多艰的政治道路。

  诸葛亮的艺术造诣

  千百年来,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人民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是治国的良相,人臣之楷模。事实上,诸葛亮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还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很高美学修养和艺术成就的杰出人物。名扬古代及现代中、西方的诸葛亮,在艺术的造诣远远不逊色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特别是他在书法、绘画和音乐方面,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艺术成果。

  誗诸葛亮之书法

  三国时期正是我国书法流派纷呈,风格多种多样,书法艺术逐渐趋向于成熟的时代。幼年时的诸葛亮就特别喜爱书法,除了喜爱之外,他还付出了很多精力,每天都刻苦训练,从而写出多种字体,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相当出色。南朝陶弘景是一位大书法家,他所著《刀剑录》记载:“蜀章武元年辛丑(公元221年),采金牛山铁,铸八铁剑,各长三尺六寸,……并是孔明书作风角处所。”北宋时周越所著《古今法书苑》也记载:“蜀先主尝作三鼎,皆武侯篆隶八分,极其工妙。”在宋代,诸葛亮的书法作品是作为有示范意义的“法帖”流行于世的。

  第66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综合以上记载,我们不难看出,诸葛孔明的书法并非一般,且在世间绝无仅有。作为钩沉所得传世惟一可信的“书圣”王羲之,曾临仿“智圣”诸葛亮书迹,《远涉帖》的水落石出,其史料与书法价值之高自不言而喻。

  誗诸葛亮之绘画

  很多古书都有这方面的记载,说明诸葛亮绘画艺术造诣之精深。他的画往往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南中少数民族的生活。独特、非凡的手法,再加上神奇而丰富的想象,使整个画的构图显得宏伟,场面博大。

  在中国的绘画史上,诸葛亮多方面的绘画作品是不多见的。据知,他不仅可以画天地、日、月,而且能画各种建筑、车马、动物和人物,是个掌握如此全面的绘画技巧的画家。一些历史专家还研究出,诸葛亮作画绝不是出于个人的闲情逸致,他的绘画艺术还为他的政治和军事目的服务。

  誗诸葛亮之音乐

  历史上扬名军事领域的诸葛亮,除了精通书法、绘画,还精通音律,喜欢操琴吟唱,在音乐文面的修养并不亚于其他方面。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中兴书目》记载:“《琴经》一卷,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弦之音,十三徽取象之意。”《舆地志》记载:“定军山武侯庙内有石琴一,拂之,声甚清越,相传武侯所遗。”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诸葛亮既长于声乐——会吟唱,又长于器乐——善操琴,同时他还进行乐曲和歌词的创作,而且还会制作乐器——制七弦琴和石琴。此外,他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有“卧龙先生”之称的孔明,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战略家,还是有名的散文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天文学家。在诸葛亮的一生中,品德高尚,恪守诺言,扶弱抑强,忠于职守;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智慧、勤劳、勇敢的品格,赢得了世世代代人们的敬仰,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作为半个隐士的诸葛亮,先隐居,也可以称为真隐。只是在隐居的时候等待时机,等到了时机就出山,等不到还继续隐下去。幸运的是孔明先生等到了,刘备的三顾茅庐,为他开辟了施展一番才能的机会。在辅佐刘备成就大业的过程中,他用了种种神机妙算和深谋远虑的军事策略,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借东风、赤壁之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计设空城、火烧草谷,除了街亭一役之外,简直是无往而不利。甚至于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连死诸葛也可以惊走活仲达,真可谓神人也。

  第67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诸葛亮为了得到别人的常识,经受了漫长的等待,这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然而,他又不甘于隐居,时常与名流志士谈天下大势,并以管仲、乐毅自比且是明证。隐士就像杀手,是不能有情的,所以诸葛亮没有像林和靖那样以“隐士”而闻名。因此,诸葛亮不能算是隐士,至少不是个纯粹的隐士,或者说只是半个隐士。像这样一位谋士,每日忧心忡忡,生怕有负所托,晚上睡觉动一根头发也定能惊醒的人,人们怎么可以说他是真隐呢?

  阮籍——超世绝群,遗俗独往

  阮籍(公元210年—公元263年),字嗣宗,三国时期魏诗人、文学家,陈留尉氏(今属河南开封)人。阮籍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思想上崇奉老庄,政治上采取谦退冲虚、谨慎避祸的态度。他与嵇康、向秀、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

  陈留阮籍阮嗣宗,性命苟全幸有终。

  超世绝群人物外,遗俗独往酣饮中。

  天地万物一体同,名教自然两折衷。

  神游寥廓庄能达,囊括阴阳易可通。

  自然无外天地名,天地有内万物生。

  无君无臣物事定,君立臣设虐贼呈。

  礼乐无序亲疏乱,上下有等尊卑明。

  读得大人先生传,令人长想阮步兵!

  谨慎避祸,明哲保身

  阮籍二岁丧父,家境清苦,勤学成才。他是三国时期魏后期诗人,文学家。当时的局面十分险恶。明帝曹睿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处于动荡之中。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

  阮籍认为,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于是他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但是不幸的是他生在了乱世之中,为了明哲保身,在政治上,他始终保持沉默,不发表任何意见。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集团心怀不满;与此同时,他又感到世事不是自己一个人所能掌控得了的,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闭门读书,要么登山临水、酣醉不醒,要么缄口不言。当时,在曹爽与司马政权较量时期,曹爽为拉拢名士的支持,就召阮籍为参军,但在当时政治混乱的情况下,他托病辞官归里。果然,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甚多。但是因为阮籍没有应召曹爽的要求,才得以脱身。

  要知道,当时阮籍有着很高的威望,也是当时的名士。司马氏掌权后,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后来,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终使他得以终其天年。

  第68节:中卷中隐,隐于市

  悲愤哀怨何处吐,时以《咏怀》定声名

  在政治上,阮籍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在思想上,则崇尚老庄之学,他的诗歌就足以表明了他的文学成就,其主要作品是五言《咏怀诗》共八十二首,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处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态度;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一些诗针对当时的政治,嘲讽了矫揉造作虚伪的礼法之士人。

  总之,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从而抒发了诗人在政治恐怖下的苦闷情绪。他的作品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咏怀诗》,它在艺术上具有很大魅力,风格浑朴、洒脱、含蓄,继承了建安诗歌的传统,在五言诗的领域里作了新的开拓,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后世的广泛重视。文学史上有不少诗人都曾仿效作过《咏怀诗》。可见,《咏怀诗》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今存散文九篇,他的论说散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如《通老论》、《达庄论》、《通易论》、《乐论》等,文章注重结构上的逻辑层次,大体上都是首尾照应,论证逐层深入,善于作抽象的、本质的分析,体现了魏晋时期思辨方式的进步,语言风格朴素凝重,稍有骈化的痕迹。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大人先生传》,有四千余字。另存赋六篇,述志类的作品为:《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狝猴赋》。

  此外,阮籍还善于弹琴,音乐理论著作有《乐论》,强调圣人作乐为的是“自然之道”。在文学上,他经常与嵇康、刘伶、向秀、山涛、王戎及阮咸六人为友,经常集于竹林下肆意酣畅;在生活上,他们不拘礼法,清静无为,作品常用以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为了尊敬及仰慕他们,后人将其称为“竹林七贤”。

  礼乐无序亲疏乱,上下有等尊卑明

  由于阮籍是一位有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再加上当时政治上的混乱,他先后担任的尚书郎、参军、中郎都是幕府的属官,其主要职责是掌谋画和文翰。换成现代的说法,就是从事参谋文字工作。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这个官职只是一个挂名职务,而阮籍只不过是为了领取一份俸禄,以解决生计问题。同时,那些任用阮籍的官员,也只是图个虚名罢了,表明他们爱才、惜才、用才,借以笼络人心,很明显那些任用他的官员并不指望他做什么事,只要听话、在职,什么都好。因此,阮籍一边担任他的挂名官职,一边读书写文章,做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