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yellowpages视频:明史印证:建文帝出亡后隐匿湖州、苏州的一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4:14:49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朱棣率燕军从金川门进入南京,结束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当日宫中起了一场大火,皇后被大火烧死,建文帝朱允炆和太子却不知去向。建文帝的生死就成了明朝第一谜案,六百年来建文帝去向众说纷纭。


一、《明史·胡濙传》印证建文帝隐匿在江浙的湖州、苏州一带


明史 列传第五十七 卷一百六十九 :“惠帝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濙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年乃还。所至,亦间以民隐闻。母丧乞归,不许,擢礼部左侍郎。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永乐五年(1407)胡濙开始了漫长的寻找“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胡濙生母死了,要求回家守孝,都得不到皇帝朱棣的许可。直到永乐十四年(1416)整整十年,没有查到收获,但胡濙却从小小的给事中被提拨为礼部左侍郎。
又过了三年,永乐十七年(1419),胡濙又领命到江浙、湖、湘寻找建文帝。可以肯定,朱棣得到了准确情报,建文帝就在这一带。直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胡濙星夜赶到朱棣北征驻军宣府(离京城有四百里)。胡赶到宣府时成祖朱棣已经睡觉休息,听说胡濙来了,当即召见。胡濙和朱棣一直密谈到过四更(后半夜)。“至是疑始释”,说明建文帝疑案已经明朗了,足以让成祖朱棣放心了,朱棣心病解了。      

那么胡濙和朱棣他们到底谈了些什么呢?这当时就只胡其二人知晓,但可以肯定是:胡濙找到建文帝了,而且此时的建文帝早已无复国之心了,对朱棣已不构成危险了,而且建文帝朱允炆隐匿的地方,就是胡濙出巡的“江浙、湖、湘诸府一带”。
从此胡濙一直受到朱棣重用,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师,历事六朝,任职六十年。
以往我们对“胡濙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理解成胡濙到江浙湖州和湖南湘潭去寻找建文帝,湖州属于江浙没有问题,而湘潭属于湖南,并不属于属于江浙范围,那么湘又指的是江浙什么地方呢?
“姚广孝,长洲(今苏州)湘城人,少孤贫。” 而姚广孝的故乡正在苏州相城区阳澄湖镇湘城人。就是现在苏州还有一种湘城的提法。
所以,“胡濙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也就是出巡浙江的湖州、江苏苏州的相城区湘城一带,相城因春秋吴国大臣伍子胥在阳澄湖畔“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相其他,欲筑城于斯”而得名。
由此可见:建文帝当时就隐匿在江浙的湖州、苏州一带。


二、《明史·姚善传》印证建文帝隐匿在江苏苏州一带
姚善 (1360~1402年),明建文时忠臣,洪武三十年(1397年),任苏州知府。
《明史》列传第三十姚善传:“ 时燕兵已南下,密结镇、常、嘉、松四郡守,练民兵为备。荐芹于朝,署行军断事。善寻至京师。会朝廷以燕王上书贬齐泰、黄子澄于外,善言不当贬,遂复召二人。建文四年诏兼督苏、松、常、镇、嘉兴五府兵勤王。兵未集,燕王已入京师。时子澄匿善所,约共航海起兵。善谢曰:“公,朝臣,当行收兵图兴复。善守土,与城存亡耳。”子澄去,善为麾下许千户者缚以献,不屈,死。年四十三。子节等四人俱戍配。”
“ 时燕兵已南下,密结镇、常、嘉、松四郡守,练民兵为备。荐芹于朝,署行军断事。善寻至京师。会朝廷以燕王上书贬齐泰、黄子澄于外,善言不当贬,遂复召二人。建文四年诏兼督苏、松、常、镇、嘉兴五府兵勤王。兵未集,燕王已入京师。”

从以上史料我们可以得知:当燕兵已南下时,姚善联系镇江、常州、嘉兴、松江及本部苏州五郡兵力准备抵抗燕兵,并推荐“芹”在南京布置兵力组织有效防卫。建文四年,建文帝命姚善负责召集镇江、常州、嘉兴、松江及本部苏州五郡守兵力勤王。姚善在南京失守前,曾推荐“芹”带兵驻守在南京,在南京城失陷后又,又带兵驻扎在苏州。如果建文帝没有离开皇宫,那么姚善推荐的“芹”必然率兵死守皇宫,守护建文帝。姚善之所以在京城失陷后坚守苏州,实际是协助“芹”暗中保护建文帝从南京撤离到苏州,并护送建文帝安全的离开了苏州市区,到达太湖三山岛和湖州轧村一带。
“燕王已入京师,时子澄匿善所,黄子澄约姚善航海起兵。姚善不允,说:‘公,朝臣,当行收兵图兴复。善守土,与城存亡耳’。”当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城后,黄子澄曾要求姚善从海上起兵,到南京勤王,但姚善不同意,坚持与苏州城共存亡,死守苏州城。
建文帝曾命姚善负责召集镇江、常州、嘉兴、松江及本部苏州五郡守兵力勤王,但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城后,姚善并没有率兵到南京勤王,难道姚善怕死?不是的,最后,因部下许千户反叛,乘姚善不备,将他缚住,献给朱棣。朱棣以高官相诱,劝他投降,辅佐自己。姚善至死不从,被杀,年仅43岁。其儿子姚节等4人被发配边疆。
这不是违抗皇命吗,那么姚善又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也,当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城后,建文帝已从南京撤离到了苏州市内,但在建文帝没有安全离开苏州市区前,姚善必须坚守苏州城。所以姚善没有执行先前的皇命,也没有采纳黄子澄曾要求从海上起兵的建议,因为此时姚善肩上有着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保卫已到达苏州城内的建文帝,并为建文帝最终安全离开争取时间。
三、《明史·黄子澄传》印证建文帝隐匿在苏州、嘉兴一带
黄子澄(1350-1402),明分宜(江西分宜)人,洪武进士,授修撰,侍读东宫,累迁太学东卿,与齐泰同参国政,共商削藩事宜。建文四年初形势紧迫,黄子澄奉密诏微服来苏州募兵。
《明史》列传二十九黄子澄传:“及燕兵渐南,与齐泰同谪外,密令募兵。子澄微服由太湖至苏州,与知府姚善倡义勤王。” 并将妻儿从江西迁来苏州,知府姚善将其儿子更改姓名落藉苏州昆山,并教会他们昆山方言,以躲避将来的屠杀。黄子澄遇难后,他的二儿子黄玉已改名为田彦修,又有昆山口音,谁也没有认出他的真实身份,终于逃过一劫。
“乃就嘉兴杨任谋举事,为人告,俱被执。子澄至,成祖亲诘之。抗辨不屈,磔死。族人无少长皆斩,姻党悉戍边。一子变姓名为田经,遇赦,家湖广咸宁。正德中,进士黄表其后云”,“杨任,洪武中由人材起家,历官袁州知府。时致仕,匿子澄于家,亦磔死。二子礼、益俱斩。亲属戍边。”
当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城后,黄子澄在没有说服苏州知府姚善从海上起兵的建议后,到嘉兴和知府杨任商量起兵勤王,或许黄子澄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和嘉兴知府杨任商量如何保护建文帝秘密撤离苏州,到达一个更为安全的地方。但被人告发,黄子澄和杨任在遭到被捕,最终宁死不屈。
黄子澄是建文帝身边最近的一名亲信,黄子澄在嘉兴被捕,说明建文帝当时就在嘉兴附近,而嘉兴到湖州轧村也只有二十公里。
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当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城后,苏州、嘉兴一带还是建文帝势力范围,湖州轧村和太湖三山岛又正好在苏州、嘉兴二地的中间位置。

更为重要的是,湖州到京杭大运河有一条运河支线,经湖州轧村南面连接京杭大运河干线,所以湖州轧村和苏州、嘉兴三地又通过京杭大运河的支线、干线连接在一起,所以黄子澄从苏州到嘉兴的主要任务是保卫京杭大运河北面嘉兴段的安全,而姚善则坚守在苏州,保卫京杭大运河的苏州段的安全,二人在苏州、嘉兴二地共同保护建文帝从京杭大运河安全撤离苏州市区。

“子澄微服由太湖至苏州,与知府姚善倡义勤王。” 说明黄子澄已在太湖三山岛已落实好建文帝安置工作,然后再到苏州,并不是和苏州知府商量勤王,而是落实保护建文帝从京杭大运河安全撤离苏州市区,到达太湖三山岛的具体保卫措施,然后黄子澄到嘉兴,同样是为了落实此项工作。

至于目前我们看到的明史记载,由于当时建文帝下落不明,故明史也只是当时对姚善、黄子澄、杨任等人动机的推测,更也有可能是在姚善、黄子澄、杨任等人在被捕后,他们故意施放的一个烟幕弹,用来迷惑燕王朱棣用的,否则建文帝危也。
由于在一湖三溪三岛(太湖、三山岛、西苕溪、东苕溪、龙溪等三溪)发现了大批明初宫廷金铜佛像等文物,轧村发现了建文帝的大本营及其后嗣,三山岛还意外发现建文帝的墓碑,我们再了回过头来,仔细解读分析这段历史:姚善、黄子澄、杨任等人当时坚守苏州、嘉兴,而不是遵旨北上南京勤王,其真正动机就是共同保护建文帝从京杭大运河安全撤离苏州市区,沿着京杭大运河及其支线,进入湖州轧村和太湖三山岛一带。
所以,建文帝当局非常明白当时的局势,并没有死守南京城的打算,也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出亡也不是仓惶之举,而是极为隐蔽有预谋、有计划的撤退,撤退的路线方向是明确的,那就是苏州、湖州、嘉兴交界处的湖州轧村和苏州太湖三山岛一带,这一带又正好是三地都可以管,但又是三地都管不到的三不管地带。


四、明嘉靖郎瑛的《七修类稿》印证建文帝隐匿在浙江杭州钱塘东明寺和湖州轧村东明寺一带
郎瑛是明代学术史上的一位重要学者,在考据学方面贡献至大。但他同时也是一位被长期忽视的历史人物。
   明《七修类稿》记载,建文帝曾居钱塘东明寺。 “今钱塘东明寺,土人相传建文曾居于此,至今其厮如楼,非常人家所造。后自川历滇,故沐春之传云:常使人护卫,往来于西平侯弟晟之家。时朝廷差湖州尚书严震直往交趾,相见于晟家。严思不言,恐祸及身;言之不义也,一夕自缢死。明日,建文逃焉。”
我认为:明《七修类稿》问题出在“后自川历滇”这句话在在整段话内容的位置上,几百年来,几乎使所有史学家将考证的目光转到了四川、云南和古交趾国。从整段话联起来理解,“后自川历滇”这句话应该在“明日,建文逃焉。”之后,则整段话变成:“今钱塘东明寺,土人相传建文曾居于此,至今其厮如楼,非常人家所造。故沐春之传云:常使人护卫,往来于西平侯弟晟之家。时朝廷差湖州尚书严震直往交趾,相见于晟家。严思不言,恐祸及身;言之不义也,一夕自缢死。明日,建文逃焉。后自川历滇。”然后我们再来解读上段文章,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至今其厮如楼,非常人家所造。”这句话说明嘉靖时期,作者在写《七修类稿》时该楼还在,同时也说明《七修类稿》记载的事件有真实性。
明《七修类稿》文中的人物湖州尚书严震直、晟家、沐晟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现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的晟舍村、骥村,人物和地址均相匹配,并且湖州尚书严震直的老家骥村,正好在晟舍村和轧村东明寺的中间,相距不过三里,这就是文中的“交趾”(注:交界的地方,趾古文通址)。
原来我几篇文章均认为:明《七修类稿》记载的“今钱塘东明寺”实为湖州轧村东明寺,但二年多来从我征集的文物来看,其实不然,去年我在西苕溪、东苕溪、龙溪三条龙脉均发现了大批明初金铜佛像,特别是在东苕溪上游杭州余杭境内,距离余杭东明寺不到二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尊大型明初观音金铜佛像,其形制风格和轧村东明寺发现的明初金铜佛像相同。
所以我认为:郎瑛在明嘉靖年间成书的《七修类稿》,将钱塘东明寺和轧村东明寺混为一谈了,之所以《七修类稿》出现了钱塘东明寺在杭州余杭,而明《七修类稿》文中的人物湖州尚书严震直、晟家、沐晟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现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的晟舍村、骥村、轧村的情况。毕竟明嘉靖年距离明永乐年已有百年的时光,郎瑛《七修类稿》也是根据当时的传闻记载的,所以难免有误,搞清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这错误就不足以奇怪的了。
杭州余杭区东明山东明寺可经东苕溪直达吴兴区轧村,也可通过京杭大运河直达吴兴区轧村,并直接进入太湖三山岛。
“明日,建文逃焉”,其实建文帝并没有逃到川滇,而是沿着东苕溪和京杭大运河,隐匿在西苕溪、东苕溪、龙溪之间,或是到达大本营轧村东明寺,或是回到了据点太湖三山岛。
所以钱塘东明寺和轧村东明寺之间,通过东苕溪和京杭大运河,将二个东明寺、西苕溪、东苕溪、龙溪三溪龙脉,甚至把太湖三山岛也连接在了一起,构筑起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如鱼得水,进退自如。
从目前发现的文物已证明:明初到清乾隆年间,皇家在东苕溪镇溪龙,并且民间也有此传说。所以明嘉靖郎瑛的《七修类稿》关于“建文帝曾居钱塘东明寺”记载也应该是真实的。
至于余杭区东明山东明寺的宣传介绍,则可能是后人(清代、民国乃至现代)加工过的,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


五、从发现的大批文物考证:证实建文帝隐匿在杭州、湖州的西苕溪、东苕溪、龙溪和苏州太湖的三山岛一带区域
从发现的大批文物考证(祥见拙文:明太祖朱元璋三山岛建庙铸佛镇龙脉 皇长孙朱允炆厥山岛出家逊国当和尚--文物、墓碑、断甲、史料、传说、龙纹佛像、上师本尊以及祭祖坟、镇溪龙、镇白虎、镇龙首、双龙抢珠等十二重证据揭密建文帝出亡苏州、湖州考证),结合明史史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建文皇帝隐匿的地方不是一个点,而是在以下区域:南到杭州余杭东明寺,北到苏州太湖三山岛这一个区域,中间又有西苕溪、东苕溪、龙溪三条龙脉和京杭大运河相连接,其据点在苏州太湖厥山岛,大本营则设在湖州轧村东明寺,并在三条龙脉上又设十来个落脚点,便于其进出。一旦遇到险情,北上可以进入苏州太湖,南下可以进入浙江天目山脉,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由于建文皇帝逊国出亡已有六百年的历史,时间长、跨度大,仅仅现在发现的遗留文物就涉及一湖三溪三岛(太湖、三山岛、西苕溪、东苕溪、龙溪等三溪)、二省(浙江省、江苏省)、三市(杭州市、湖州市、苏州市)、五区、县、市(吴中区、吴兴区、余杭区、长兴县、安吉县)、十来个落脚点(吴中区三山岛、厥山岛、吴兴区轧村、吴兴区龙溪乡东门、长兴县和平镇塘伯兴村、安吉县安城马家渡、东苕溪纯阳宫、钟管朱家村、龙溪、菰城遗址、东苕溪上游余杭东明寺附近等),所以涉及范围极广,加上本人理论水平有限,时间、精力、财力有限,尽管考证已历时二年有余,但考证难免会有谬误,有待各界进一步考证。


作者:独立艺术品收藏鉴赏评论家  乐陶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