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1941白兰与正雄:解读塑市诸多怪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7:05:17
   “囚徒困境”式的后市博弈---解读聚烯烃市场之诸多怪现象

    近几月来,聚烯烃市场出现了几个怪现象: 一是,社会库存高,自7月以来价格却在逐步上涨。二是,期货套利窗口存在,却无法像以前一样直接推涨现货价格。无法用单纯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和经验来解释,也令从业7年之久的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在近期笔者与市场人士对市场现状的研究讨论中,有一些小心得,在此与大家分享。

    怪现象一: 高库存上涨?

    一边是半年以来期货仓库接近满库的消息,一边是石化、国外供应商上调价格,就算是勉强上涨,也实属上涨。塑料市场出现了怪现象:高库存,价格却还在涨。参照2004年陈久霖事件中纪瑞德按照原油库存错判原油走势的案例(具体案例可百度),以及笔者在今年7月价格反弹走势中的实际感受,两者有相似之处:库存高不代表价格跌。

    钱比货多的市场中,流通库存将比实际库存少,显现出的高库存有相当一部分是“安全”的。他的安全性基于两点原因:

    原因1:市场库存容量保持扩增

    大多数的进口商保有库存量出现增长,但由于操作量有一个自然年增长,这部分库存增长为市场操作者所宽容。即,贸易商对库存高低的主观敏感度下降。

    原因2:部分库存形成是通货预期下保值需求的产物

    从消费者行为来讲,在通胀预期下,市场参与者有以钱换货的保值需求,那么除了实际交易需求下的库存外,还有保值需求下的库存。

    这部分保值需求的库存,从市场卖家角度讲,如果资金充裕,无变现需求,则将库存作为市场涨价时候的获利储备,不会成为现货流通的供应压力。

    这一“安全性”在期货存在的时候威力更是被放大:期货的操作资金仅需货物金额的10%,期现货套利空间时常出现,获利简单。在市场中游资充裕时,只要资金链条保持流转,对货变现的需求就更低。

    在这个面上,库存和资金是连接宏观和微观因素的链条之一。因此,我们眼睛所见的“库存”,并非现货流通的“库存”,实际现货流通的库存才是真正掌握市场涨跌的要素。

    怪现象二:期货推涨能力失灵?

    自2009年以来,期货已成为短期现货市场的价格指导,同时,经观察,当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500-600元/吨时,套利空间形成,将出现期货拉涨现货的现象。但笔者于10月中开始发现,当时11,600元/吨的期货价并未带动LLDPE价格同步涨至11,000元/吨以上,也未有效带动11月到港的船货至1,350美元/吨的水平。当时,表面的“套利窗口”推涨现货的能力“失灵”了。

    据笔者分析,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期货仓库库存高导致的交割操作风险。据大商所透露的数据,截止2010年10月28日下午收盘,交易所指定交割库中用于期货交易的库存已达11.3万吨,剩余库容不多了。若再继续操作,未来交割货物入库可能出现无库可入的风险。因此,在大商所不继续申请新库的情况下,继续“做空”,风险较大,导致降低了进口商高位买进的积极性。

    2011年聚烯烃市场路在何方?

    2011年,如今在众多市场人士眼中,是极具诱惑的一年。基于对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的预期,上至供应商,下至塑料回收从业者,塑料界参与者对市场价格寄予了颇高期望。甚至有少数人认为未来将经历前所未有的“泡沫式繁荣”。

    从供应面讲,2011年是2009-2010年PE
扩产高峰过后的喘息年,2011年新产能规模较2010年比减少很多,因此2011年将是需求增长追供应的一年,理论上讲,如不出现进口货物大量涌入的情况,笔者认为,国内石化企业的利润率将有一定程度提升。

    但同时,市场存在几点不确定因素,总结如下:

    微观方面: 期货3月“注销十万吨货”将形成供应压力?

    明年3月将是期货交易所注销过期仓单的时间点,即所有在期货交割库中“休眠”的LLDPE将必须有所归属。

    目前看,有两种结果可能:

    1、过期的交割货流入现货市场

    当贸易商有变现需求时,或是对后市预判不乐观时,或市场参与者的利润目标已完成,继续冒风险投机需求低时,过期的期货将流入现货市场对供应形成压力。贸易商会在3月之前未雨绸缪,因此流入时间可能是12月-3月期间。

    2、部分库存继续休眠

    前提是未来美元指数无长期的反弹趋势,预期通货膨胀,对后市预判比较乐观时,贸易商可能会将未过期的货物重新注册,并将现货库存替代“换货”。那么此部分库存将继续“安全”。

    是否对现货库存影响还取决于“过期”货物的份额。

    宏观方面:

    1、日本经济因国家债务居世界首位而成为一颗和希腊一样的定时炸弹。

    2、中国是否真的进入加息周期,还是被动地受美国牵制的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

    市场操作较难:“囚徒困境”式博弈

    在大涨的市场中向来是少数人获得大部分的利益。显性的获利机会通常存在两种极端结果,一种是,在凯恩斯概念“动物精神”的推动下,众人急速建仓囤货,拉涨价格至高位后,市场心态出现分歧,获利者减仓,价格回落。另一种,有人反向思维,认为在信息透明对称的市场中的投机行为存在的博弈将抑制涨幅,谨慎乐观,价格出现逐步上扬,一波价格上涨周期较第一种情况长。从这两种情况可以看出,对后市的预判即使在信息对称的情况尚存在博弈,更别说如今以秒来计算的信息更新速度。

    以上简言之就是,当对后市的看法成为主流时,操作悄然变化了市场的供需结构,反向思维此时经常“歪打正着”。

    以上是笔者将未来市场中的“埋伏”列举出来,希望市场人士能时常转换思维。塑料是个受众广,较终端的产品行业,可是做起贸易来却令人感到疲惫,不得不感叹塑料的金融属性之强,关注点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