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与沈春阳:真好作文揭秘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0:11:35

真好作文揭秘

        ——东莞东华高中  陆波

第一讲 动人文章有真我

【名言指津】

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我写作,是因为我愿把内心深处无声的痛苦用文字表达出来。——白先勇

说真话是一种义务,而且这对他们也是更有利的。——德谟克利特(古希腊)

笔乃心灵之舌。——塞万提斯

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莱辛

宁可因为说真话负罪,也不要说假话开脱。——萨迪(波斯)

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索尔仁尼琴

假如心中没有一个真心,就不能为人民写作。——海涅

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狄德罗

要想打动人,首先自己要被打动。否则,再富技巧的作品也决无生命。——让弗·米勒

谁告诉我真话,即使他的话里藏着死亡,我也会像听人家恭维我一样听着他。——莎士比亚

真实的事情比虚构的故事更希奇;但这是因为虚构的故事必须符合可能性,而真实的事情却不必顾及这一点。——马克·吐温

要我做个甜蜜蜜的作家可无论如何不干,同样,要我徒托空言,写些毫无思想、更无目的的文章,我也坚决不干。——托尔斯泰

感受最深的人才会有传神的笔调。——蒲柏
唯有发自心灵深处的作品才能获得桂冠。——叔本华
作品是心灵的精华。——叔本华
只有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创作的时候,才能得到一种堪称真正的艺术的东西。——素友
一个作家应该具有两种品质,正义感和不会被任何震惊所摧垮的洞察生活的全部卑鄙龌龊的能力。——海明威
没有什么比沉浸在创作的欢乐与激情中挥笔疾书更美,更令人心醉的事了。——海塞
对我来说,写作就像呼吸一样,不呼吸我就活不成,同样,不写作我也活不下去。——聂鲁达

【理论导向】

被称为“俄罗斯良心”的伟大作家索尔仁尼琴,于1970年提交给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的演讲词中,引用了一句俄罗斯谚语“一句真话重于整个世界的分量!”莱辛说:“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在写作实践中一定要说真话,写真事,学会以负责的态度发表看法。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庄子·渔父》)这段话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写作中要把握一条标准:真。“真”,是一切艺术作品认识价值之所在,也是对学生习作的最根本的要求之一。只有“真”才能使人感奋,才能启迪人、鼓舞人、教育人。反之,则只能给人以虚伪、做作之感。

真实,诚挚才能感人,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又说:“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这里所说的“应”、“感”,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也就是读者读了你的文章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而如果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便失去了文艺的教育作用。可见,感情真挚是一切艺术的生命,抒情诗和抒情散文尤其如此。

为什么真实、诚挚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是一个美学上的问题。这里只想强调一点:作者的感情真实、诚挚才能“文中有我”。别林斯基是这样评价普希金作品的“真诚”的。他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最为真诚的作品,他的幻梦中的爱人。很少作品,像普希金在《奥涅金》中间一样,把诗人的个性反映得如此完全,如此光灿,如此清楚。从这里面,我们看到了他的感情,他的思想和理想。”原来,作品只有“真诚”——充满真实而又诚挚的感情,才能感动读者,而其奥秘则在于:真诚才能把作者的个性反映得“完全”“光灿”“清楚”,使读者“看到了他的感情,他散文思想和理想”,即看到了作者的自我的形象,也即所谓“文中自我”。这就是为什么“真诚”的抒情呢不感引起读者共鸣的一个根本原因。我们以郁达夫的《怀鲁迅》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怀鲁迅》全文不过300字,而深深地叩击读者的心弦,除了读者感染到的一股扑面而来的对鲁迅的敬仰和同道之情外,还对于作者把自己的个性、感情、思想和理想都体现在“我”——作者自己的形象上。开头“真是晴天的霹雳”,起得极其突兀不凡!从听到“鲁迅的死”到乘船到沪,前后只两天多。19日即宴罢。“从发出了”,“会萃了”,“跳上了”,极写其行色的匆匆。“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殡仪馆去,进一步表现出作者赴悼的急切心情。殡仪馆所见的“真诚的脸,热烈的脸”和“青年男女的心肺和紧捏的拳头”,既是写实,又是“情语”。接着抒发自己的慨叹和悲愤的心情。作者没有停留在一般的痛悼上,而是从鲁迅的存在,联想到国家和民族。告诉人们:中国人不是“可怜的生物之群”。可是旧中国对于鲁迅的伟大价值并不了解,“不知拥护、爱戴、崇仰”。作者由此感慨地指出;这样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五六小节短语和长句交错,低啜和高宏之间,一字一句都令人心弦震荡,真是掷地作金石声。韩愈所谓“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也”。最后以“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含蓄地结束。我们把书本一合,便仿佛看到郁达夫福州南台宴会席上忽地罢宴起身……一直到送葬、看着灵柩入土的全过程,作者的个性也就在抒写的过程中浮现在读者的眼前,此之谓“文中有我”:不仅有我之外形的表象,还有我之音容、气质和个性,即别林斯基所说的作者的“完全”“光灿”“清楚”的个性以及“感情、思想和理想”。而这个“我”,就是作者郁达夫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人。所以《怀鲁迅》的感动人、引起读者深深的共鸣,与其说是鲁迅的形象,毋宁说是郁达夫通过抒情显示的自己的个性、感情、思想和理想,即郁达夫自己的形象。

有经验的作者都知道,文艺创作中,结构、情节等是比较好“编造”(所谓虚构)的,而文中所流露的作者的个性、感情、思想和理想等,却是无法矫揉造作的。因此,有真思想、真感情,才有作者真实的个性;而抒情诗、抒情散文必须努力去追求,真诚地再现作者自己的个性,使“文中有真我”之形象在。

说真话,写真事,首先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真”的源头在生活之中,同学们作文要做到真实可信,最关键的是要多留心生活中人物的音容笑貌、神情语态,多关注生活事件的发生发展,多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景。材料积累多了,你笔下的人或事便自然而然地“真”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只要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善于取舍,就能写出锦绣文章。

【素材拾零】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古兰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人们听说有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一天,有人找到这位大师,央其当面表演一下。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说表演完毕。众人大或不解,大师微微一笑说:“事实上,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惟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一文钱

    清末盛传“一文钱”的故事,甲、乙两个安徽籍的商人携巨资去苏州做生意,结果却挥霍一空,白天乞讨,晚上睡在古庙里。一天晚上,两人面对火堆烤火,相对叹息。甲商人摸出仅有的一文钱要扔掉,乙商人急忙抓住说:“我有办法。”不一会儿,乙商人怀抱竹叶、草茎、鸡鸭毛等物归来。他鼓动甲商人和他一起用一文钱买来的面粉,索水调浆,将草缠在竹片上,蒙上色纸,再遍粘鸡鸭毛,一共做了二在百件栩栩如生的禽鸟纸玩具,拿到玄妙观去卖,因玩具惟妙惟肖,人们争相购买,竟收入5千多文。此后,夜间制作,白天出售,“一文钱”从此名扬苏州,生意一天天兴隆起来。

渔夫的错误

某个周末,一个渔夫在他的船边发现有条蛇咬住一只青蛙,他替青蛙感到难过,就过去轻轻地把青蛙从蛇嘴里拿出来,并把它放走。但他又替饥饿的蛇感到难过,由于没有食物,他取出一瓶威士忌酒,倒了几口在蛇的嘴里。蛇愉快地游走,青蛙也愉快地离开,而人做了这样的好事更愉快。他认为一切都很妥当,但在几分钟后,他听到有东西碰到船边的声音,便低头向下看,令人不敢相信的是,那条蛇又游回来了——嘴里叨着两只青蛙。

多种一块田

一块两亩见方的泥浆田,躲在离村很远的深山幽谷里。包产到户那年,谁都不愿意要它,最后折成几分田,被我那特别勤劳的父亲接纳。当时全家人都怨他自找苦吃,父亲却说:

“虽然要吃点苦,但用几分田换两亩田,等于多得了一块田,总是一件好事。”

有一年,天大旱,平地里的田全起了裂缝,稻子焦黄,产量锐减。当村民们纷纷叫苦不迭时,父亲的两亩晚稻都因不缺水源,而获得丰收,一担担粒大个长的谷子帮助全家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父亲深有感触地说:“看看吧,多种一块田,总不会吃亏的!”

 这句朴实的话至今还响在我的耳畔。

 多种一块田,也许平时并不见得有很明显的好处,但关键的时刻,它就能起到关键的作用。因为,生活往往要靠炼“多一手”来拯救。

茶道

一位屡屡失意的年轻人请教一位得道高僧。高僧明白他的来意后,便在他的面前放了两只装满了茶叶的杯子,他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年轻人喝。年轻细细喝了几口,发现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开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着,一会儿,一丝细微的清香便缓缓地从杯中溢出来,接着高僧又往杯里加了点沸开水,一共加了三次水,里面的茶叶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厉害。年轻人闻到的是沁人心脾的芳香,他细细地品味了一会儿,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一切全都明白了。

该低头时就低头

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的撞在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一大截的门。出来迎接他

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为生活准则之一,从而受益终生。

后来,他成为一代伟人。在这一次谈话中他说:“这一启发帮了我的大忙。”

淡泊

居里夫人曾获得过许多令世人羡慕不已的荣誉,但她却从不因此而陶醉。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曾应邀到她家里做客,走进屋里竟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她的一枚金质奖章,不禁大吃一惊,马上对居里夫人说:“现在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的金质奖章,是极高也是非常难得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就想让孩子们从小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

决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守着成绩,会使自己一事无成,能看到这一点实在是很重要。 

成功的秘诀就是兴趣

莫里哀的父亲是位商人,他希望儿子能继承他的事业。但莫里哀却对经商毫无兴趣,而对戏剧则异常地痴迷。古希腊、罗马等著名剧作家的剧本成了他的精神食粮。他废寝忘食地阅读,并走上舞台,演出戏

剧。父亲为此严厉地责备他,并请老师出面规劝他,但莫里哀痴心不改。他诚恳地告诉父亲,他对经商没有兴趣,他喜欢戏剧。 

父亲见儿子这样醉心戏剧,也就不再勉强。莫里哀后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剧本,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伟大剧作家。 

良好的心境

从前,有两个秀才进京赶考,路上遇到了一支送葬的队伍。其中一个顿时心烦意乱,心想:真是晦气死了,这次考试肯定无望了。而另一个见到黑漆漆的棺材,却笑逐颜开,心里念叨着:“棺材,棺材(官才),这次我肯定回高中的。”结果果然是前一位名落孙山,后一位金榜题名。 

一个小石头  

山野中的一颗美丽的小玉石,很羡慕被运到城市里做了珠宝的翡翠玛瑙。后来它也被运到城里,却和普通小石子一起铺成了路。有一天,一位贵夫人的一枚小宝石丢落在它身边,小玉石羡慕地说:“你有多幸福呀,每天光彩照人!”小宝石说:“我有什么好呀,被打磨得失去了天性,整天被人玩弄,我倒羡慕

你呢!”话音刚落,小宝石就被人捡走了。小玉石若有所悟,从此以后生活得很快乐、很开心。

【典例引路】

                               踮起脚尖

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气。

一家三口挤在这二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很少,却还是有一部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虽然穷,却仍是不愿低头。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我没有钱去上优秀的高中,但我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我虽然衣着破旧,却有自己的尊严。今年是高三二期了,高考是我实现人生梦想的转折点。

唯一让我心中有一丝不满的便是父母,他们每天总是那么早地起床离去,又是那么晚的回来。我多么想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周末去公园游,去河边吹风,可是连这一点小小的要求,上天也没有给过我一次答应。

不行,今天一定要等到他们回来。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挣钱,是为了我,可是我不愿他们如此劳累。我愿意过得更艰苦些,毕竟我还有很长的明天。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颓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

“又踹了被子!”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声音不被流露,泪水却一行一行的滑落。

这一晚,我不知道目己哭了多久,我只知道湿了一大片。

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夜我却泪千行!多少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每晚父母都是这样踮着脚尖,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慢慢地移动,我还有什么要感到生气呢?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我有什么?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

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是无与伦比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

踮起脚尖,父母的爱,今生水不忘,也不敢忘!

点评:全文叙写夜深躺在床上的一个时间片段,表现父母夜深回家踮起脚尖走路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此的感悟,切合题意。文章整体思路清晰、情感丰沛,有感染力。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的运用,也显示了考生相当不错的素养和能力。文章开笔很简洁地推出一小具体情境,二、三自然段既是“生气”的注脚,也是后文的必要铺垫。父母回家“踞起脚尖向我走来”部分的描写符合躺在床上的感受,表达真实,铺写已然充足,情感自然喷发,将父母“踮起的脚尖”与朱自清父亲的背影等类比,让这种关爱与深情升华到人类情感的普遍性这一高度,使主题更富有深意。

难忘的手擀面

童年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做的手擀面。尤其是我6岁生日那天的手擀面,至今想来也于辛酸中带着童稚的笑,越是久远越是浸满岁月漂洗过的温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农村的生活还很拮据,印象中我和弟弟最盼望过生日,因为这天不但可以得到一点小礼物,母亲还能给我们做件新衣服,那是用缝纫机缝制出的制服,跟那些用手工缝出来的衣服,穿在身上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兄妹几个总生活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中。但对年幼的我和弟弟来说,最重要的是这天可以吃到母亲做的手擀面,浇上白菜、粉条、肉做的卤,回味无穷。

眼看我的6岁生日快到了,我和弟弟早就迫不及待了,天天扳着指头数日子。那时候,每天吃的都是地瓜干,有玉米面窝窝头,还得先让在生产队干活的大哥吃,而能吃一顿手擀面就如同过年了。另外一个原因,在农村有一个习俗,过生日吃面条寓意“拴住”,孩子好养,母亲向来很讲究这些,因此生日这天的手擀面,她是无论多忙都要做的。终于到了我的生日。那天,我和弟弟早早就起来了,且显得特别乖,早饭后母亲到地里去了,我们在家里把碗洗了,又扫了地,清扫了院子,好让母亲看了高兴。那天上午,我俩激动得坐立不安,因为母亲前几天就说好了,等我生日这天,保证给我们做手擀面。我们一次次跑到大门口看母亲回没回来,想象着那又长又筋道的手擀面,用筷子挑起来,吹吹,大口大口地吃进嘴里,不由得垂涎欲滴。

还好,母亲早早地就回来了,让我和弟弟高兴得不得了。但让我们想不到的是,母亲一回来就坐到了炕上,伸展开那件没有改完的棉衣,开始做起针线活来。母亲的手很巧,即使是一件破衣服也会由她的精心设计而焕然一新。小时候我的棉裤总会在膝盖处先破,里面的棉花一点点地露出,最后只留下一个拳头大的洞,母亲就重新添上棉花,在外面贴一快椭圆形或长方形的布,就如现在流行的“乞丐服”。比起邻家伙伴那些龇牙咧嘴的补丁,这又成了大人们羡慕的话题。

此时,母亲正将大哥穿小的棉衣拆掉,留下里面的旧絮,要给小弟改做,那些旧棉絮不但变硬,而且死贴,必须一点点撕开,再一层层铺在布上。土炕很大,母亲在东头,我和弟弟在一边,眼巴巴地瞅着她,一向调皮的弟弟也安静下来,只等着母亲给我们做手擀面。不到四十的母亲一心做针线活时显得那么安详、慈爱,我体会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特别想到中午就可以吃面了,那种幸福就更是无可比拟。可眼看着时间已近晌午,母亲丝毫没有做面的意思,我不由得有些着急起来,这时弟弟稚声稚气地说:“妈,姐姐过生日,我要吃面。”母亲一愣,抬起头,恍然大悟,朝向我说:“噢,今天是你的生日啊,我都给忘了。”她透过窗户看了看日头,又说:“唉,天都晌午了,妈感到有些累,我们今天就不做面了,吃点现成的,以后再说吧。”说完,母亲开始收拾起针线活。

我和弟弟面面相觑,虽然不敢反驳母亲,但脸上却慢慢写满了失望和不满,觉得受到了极大的欺骗。几乎是不约而同,我和弟弟迅速穿好鞋,跳下炕,跑到院子里,并且敞开大门,然后我们两个隔着窗玻璃朝向母亲大喊:“吹大牛,说话不算话,你骗人!”

这是我和弟弟在刹那间商量好的对策,如果母亲打人,我们俩就从大门跑掉。因为当时就知道自己在说脏话,对于一向严厉的母亲来说,揍人简直是一定的。意外的是隔着玻璃,我们看到母亲无声地笑了,嘴里嘟囔了句什么。结果那天中午,我们如愿吃上了母亲的手擀面,还有猪肉、白菜、粉条做的卤,那种齿颊留香的感觉,终生难忘。

现在很少吃手擀面了,商场里各种包装的面条应有尽有,物质生活的丰富已冲淡了人们对手擀面的怀念。但我却经常想起6岁生日那天的手擀面,不仅是怀念博大而无私的母爱,也是怀念一份失落已久的童真,并不断地提醒着自己:要感恩生活,珍惜拥有的一切。

点评:文章紧紧围绕“难忘”二字,娓娓地想读者讲述了关于手擀面的故事,字里行间洋溢着真实朴质的情感。岁月悠悠,悠悠岁月,难忘的岂止是那香喷喷的手擀面,——我和弟弟的盼望、等待、调皮,跃然纸上,母亲的安详、慈爱,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感到温馨、幸福。

童年的记忆里难忘的是手擀面,可作者偏不急着叙述主要事件,而是宕开一笔,先叙说对制服的渴望,然后才点出我和弟弟最关心的是手擀面;之后,作者又宕开一笔,叙说我和弟弟的急切盼望与等待,再叙说母亲忘记了姐姐生日专心专意地做针线,接着我和弟弟等不及了,干脆就向母亲要手擀面吃。文章叙述事件一波三折,吊足了读者胃口之后,作者才写母亲做手擀面,寥寥几笔就叙述完了。——这就是所谓的“铺垫”,也就是写文章的“技巧”。愿同学们能从中学习一点作文的真谛!

乡下的继母

    母亲去世后,父亲在老家认识了一个比他大两岁的女人,并要和她结婚。父亲征求我和两个弟弟的意见时,我的态度是比较中立的,毕竟母亲去世才两年,一下子让我们去接受另一个女人,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但父亲年老体弱也确需要人去照顾,既然父亲认为合适,我们做晚辈的也不好说什么。后来父亲终于娶了她做我们的继母。他们老夫老妻平静地过了几年后,父亲因病也去世了,老家就剩下继母一个人。继母早年丧夫,原来有个儿子,但在20多岁的时候,因为车祸也英年早逝了。而父亲的去世,使得继母变得无依无靠。 

    继母住在乡下的老家,过着孤单的日子。继母深知她没有养育过我们,也不能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可继母很想亲近我们,所以便主动提出到我家来帮助做点杂活,我妻子很委婉地拒绝了她。她又提出到两个弟弟家去帮助照顾他们的小孩,两个弟弟也没有答应。据说继母对这几次冷遇很伤心,曾掉了不少眼泪,对邻居说她并没有想给我们添任何麻烦的意思,也决不会在我们这里养老,她只是想,父亲不在了,要为我们兄弟仨尽点继母的心意而已。 

    尽管继母遭到我们兄弟仨的冷遇,可她并不计较,还不时在我们兄弟间走动,每次来都要带一些农村的新鲜猪肉和蔬菜,分别送到我们兄弟仨的家里。我们毕竟是知识分子,虽然对她没什么感情,表面上还是笑脸迎送,家里有一些顾不上吃的快要过期的“豆浆精”、“龟苓膏”之类的也就让继母带回去,彼此之间客客气气的也算过得去,所以继母每次都是高高兴兴地来,又高高兴兴地离去。 

    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母子生活,就这样过了好几年,继母变得越来越老,身体也明显越来越差。年老的继母得哮喘病的消息,还是别人打电话告诉我们的。我问妻子是否回去看看她老人家?妻子说:“算了吧,那都是老年人的通病。乡下那么远,又要爬坡走路,我不想去。要去,你自己去吧。”我们回老家看望继母的事情就这样搁置了。 

    不久前,继母打来了电话,她没说自己得病的事情,只说自己老了,可能活不久了,很想看看我们兄弟仨,并说有东西要交给我们兄弟仨。说到最后她哭得说不下去了,我连忙安慰她说:“我们现在工作很忙,等忙完这阵子,我们兄弟仨一定会回去看望您老人家的。”一句不经意的承诺,让继母满心欢喜。可由于杂事太多和血缘的障碍,我们三兄弟最终都没有回去,只是托人带回去一些钱。继母拿着钱十分失望:“钱,我不缺钱啊!”她伤心地流泪,病倒躺在床上,连话也不想和别人讲。 

    我们家住在9楼。买房的时候,就是因为担心继母会来我们这里居住,所以选择了最高的没有电梯上下的9楼。然而,继母却从来也没有提出到我们这里居住。多年来,她每次从乡下来,都是一步一步爬上9楼,气喘吁吁地看看我们后,又静悄悄地回去。如今,我们每天上下班、上街回家爬9楼,都累得气喘吁吁的,毕竟岁数不饶人,我们也有年老的时候啊! 

    那天下午我刚回到家里不久,就听见门外有很大的响动,我打开房门一看,只见一个人从我家门口的那级台阶滚到了下面的平台上。我仔细一看,一个老人躺倒在地上,花白的头发披散在额前,背上还背着一个竹背篼,竹背篼里的东西撒了一地,有蔬菜,有粮食,还有一包草药。天啊,那是继母! 

    我把继母送到医院时,她已经不行了。继母出殡的那天,我们三兄弟带上全家人一起回到乡下,在她的坟前,我们深感内疚,痛哭不已,并跪在继母的坟前行了对父母才行的大礼。 

    在清理继母的遗物时,发现一个信封里装着一张10万元的存单和一封信,信上说:“这是我儿子的抚恤保险金,我走了,你们兄弟仨就拿去供养孩子上大学吧!这也算是我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了。”我捧着这张存单和信,只觉得眼前一片模糊…… 

    继母啊,你的死与我们的薄情寡义有关,为此,我们终身都将背负着这个沉重的道德十字架,我们的心灵永远不会得到安宁!继母一直在对我们默默地付出着她的爱,并没有企盼得到我们任何的回报,继母的爱与生母的爱一样无私!继母啊,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吗? 

点评:三个薄情寡义的儿子,一个义重如山的继母;面对非亲子女的疏远和冷漠,继母依然献出无私的真爱:相信每一位读者读后都不会无动于衷。继母对儿子的眷恋爱护是真实的,继母平静的嘱托和离世是真实的,儿子对继母的无情不孝是真实的,儿子无尽的自责悔痛也是真实的,作者并没有掩饰和伪装,作者说真话的勇气让我们心生感动和敬意。

                               我所尊敬的人

  阴天依然高兴的人,即使不高兴,也绝不拉长了脸唉声叹气。

  时代给予的甜头,往往最后尝到甚至无法尝到,但仍努力往前走的人。

  相信有爱情的人。 

  珍惜自由的人。 

  能热泪盈眶的人。 

  饱经沧桑却不一定说“饱经沧桑”这个文词的农民。

  不乱骂人,不以马尔克斯、博尔赫斯、文化赫斯、老庄赫斯吓人的学者。 

  举国昏昏,凭常识判断世事的人。不听鬼话官话,不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悄然拉落难者一把,给他喝一碗水。

  一些小国的公民。他们的国家似乎微不足道,奥运会拿不到一块奖牌,世界史一笔带过或者压根不提,敌军吞并他们时甚至懒得派大部队。但他们照样爱自己的民族,勇敢地爱,自豪地爱。国小人不小,站起来和别人一般高。 

  富有良知、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除了少数人青史留名,其余都默默隐身于茫茫人海,以至我们在享用各种成果时,都不知应该向谁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认真、郑重的列车员。列车进站,哪怕站台上只有几个卖零食的小贩,哪怕背后有人嬉皮笑脸地玩闹,拥挤,列车员仍坚持向窗外敬礼。没敬礼时他们也可能嬉笑,一旦进入敬礼状态,马上目不斜视,神情肃然。

点评:本文所列举的人都是天底下最普通的人,但他们却又不普通,因为他们都具备了某种美德,而这些美德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的纲理伦常,是历史得以前进的动力,也是社会得以稳定的前提,只要人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发挥自己的光和热,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无限美好。愿天下所有的普通人,普通得只剩下美德的普通人安康幸福。                                                     

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如果你随便找一个中学生,问他什么是对数,什么是洛仑兹定律,什么是原子核式结构,他一定可以把这些东西给你讲得头头是道,让你惊叹当今青少年个个都是科学家的料。但是,你找个尖子生,问他在野外被蛇咬了怎么办,他也许会搔搔脑袋瓜,苦想各类化学反应式,然后淡茫地对你说声“不知道”。那么,“青菜多少钱一斤?”“不知道!”“被子怎么叠”“不知道!”“为什么啥都不知道?”“也不知道!”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现状:对科学知识抓得狠,也把各类奥赛搞得红红火火,但却似乎对常识的教育力度不够。学校的课程包罗万象,可以独缺“常识”。学生们便因此被搁在高高在上的“象牙之塔”,只搞着高端学问。当今中国要强国,靠的是飞机、大炮、火箭这些高科技,似乎就应该给学生“喂饱”科技知识。“常识那些小事儿,何足挂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每当看到这些言论,我真想拍案而起,高呼一句:“此言谬矣,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常识是一门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无一不需要常识的引导。我们现在洗衣煮饭等家务活可以由父母包办,各种事宜可以由父母操劳,俨然一个个不问政事的小皇帝。但父母不能照料我们一辈子,长大后还是要靠自理。倘若不懂常识,将来岂不是要处处碰壁?难道还事事都找个电话问父母?而连自己都照料不好,生活一塌糊涂,又怎有心思搞学问?

常识也是科技的基础。科学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广生于人们对身边事物的实践与探索。牛顿从苹果落地的常识中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鲁班从叶子会割伤手的常识中发明出锯子。离开常识而空谈高科技,就像盖楼房不起地基,是靠不住的。

由此观之,在素质教育制度中,增加常识的普及,是很有意义的。应做到常识与科技知识两手抓。但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在平凡的常识中总结出科学规律,又或者让他们大胆质疑常识,不要囿于常识。当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正是在对常识的质疑中提出了新的思想。历史也证明了他的这一大胆质疑是正确的。

常识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其对于人的意义堪比干粮。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用它来“填饱”学生的脑袋,用它来支起科学大厦的腰腹吧!

点评:题目化用俗语,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吸引人。把“常识”比作“干粮”——基本的生存物质,强调了“常识”的基本要义,题目与正文内容相得益彰。

全文围绕“常识”作文,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强调了普及生活常识的必要性。文章内容充实,开头针对教育界重“高端学问”的传授,忽略普及生活常识的现象,呼吁社会不要轻视常识。然后从常识对日常生活的引导,常识是科技的基础,以及需要质疑常识三方面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尾扣题,结构严谨。本文最突出的是语言表达具有形象性,生动自然,有个人见解,感情真挚。

说说我们“90后”

  紧继两场硝烟滚滚、炮声轰轰的世界大战,我诞生于这个战乱纷争的世纪的最末10年。在嗷嗷待哺之年迷糊地度过日新月异的10年,在懵懂之时睁着惺忪睡眼听着新世纪的钟声……这便是我们,社会口中的“90后”。

  我们因时代而开放与不羁。不裹足、不留长辫、不用只背“之乎者也”上考场,我们打破愚昧的条条框框自在地生活着,这是时代赐予的洒脱;我们掌握各种语言,接受各国文化的冲击,可以坐在家中尽知天下事,这是时代赐予的视野;我们可以无处不在,无论是乘坐孙大圣的筋斗云般的交通工具,还是利用家中猫眼般的网络,我们四处可留下自己的“足迹”,这是时代赐予我们的广大神通……因此我们骨子里便有那么股自傲与随性。但尽管外面世界纷纷扰扰,我们仍是热爱传统的。我们读诸子百家,学庄周的洒脱,学孔丘的孝仁;我们背唐诗宋词,寓情于诗地抒发一两句感慨,摇头晃脑;我们也看鲁迅,我们也听古筝。若有人抵毁传统或偷窃文化宝藏,我们侍愤怒的,因为我们仍在乎属于我们的那一方故土。所以我们仅仅是传统的新潮一代。

  我们因乏味而追求刺激,崇尚冒险。请不要指责我们动手能力弱,好强的我们何尝不想成为强者。古人会用摩擦生火,而如今我们只有打火机的按钮,并从小便被禁止玩火;上一代的人能走雪山过草地,而我们却身处石屎森林,放眼望去不就是改造的平地,却从小也被命令不得独自外出……我们甚至没见过稻谷,没见过飞翔的鸟……所以我们只能想方设法还在仅有的寸土上玩冒险。尽管我们是无聊的,而且偶尔是对生命不负责任的,但请不要嘲笑我们是“书中脑袋”。我们内心一直有把声音呼唤着自然的回归,有身影追逐着永恒的生灵。只是,它们被尘土与喧嚣所掩盖。

  我们仍是充满着爱的,抗震救灾,我们尽可能地伸出自己的援手;我们仍是充满活力与爱国的,奥运会志愿者哪里少得了我们的生影?我们也同时是疲惫的,虽然没有战火的危险,体味不到贫穷的艰苦,但我们却在和甚至是自己的友人进行无形的战争……

  是的,这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90后”。因独生而孤独,因孤独而骄傲,因骄傲而渴望自强。我们并非弱者,我们正乘着时代的风,一步一步迈向成熟,手拉手变得强大。

点评:这是一篇写得很好的考场作文,属于一篇议论性散文。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起承转合的布局很清楚合理。材料很丰富,随手拈来,为我所用,可以看出作者有较深厚的知识积淀。表达流畅,一气呵成,也可看出作者有较强的书面表达的能力,锤炼字词和选用句式在本文中均有较出色的表现,因而文章的文采也较好。文章的所思所想很符合“90后”的人的生活情状,真实可信。能写出这样的考场作文的确难能可贵!

不要轻易说不

                                             ——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不是个勇敢的孩子。我害怕困难,我害怕前路的茫然,还害怕面对前路的艰辛,我害怕面对没有方向感的世界,我害怕失去自我。

我总是会在事情快要有结果的时候,特别是在自己有不好感觉的时候,选择逃避。

我总是想学着去坚强,可是坚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坚强总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子坚强,它并不是两个字,它并不是一种心情,它不是一时的冲动就能完成的事情。我觉得它好难。我曾经尝试着去做,可是最终我还是失败了。我还是放弃了。虽然事情总是以失败而告终,虽然事情总是以放弃而结束,但是我并没有很轻易的说出不。搜虽然不是个勇敢的孩子,可是我也不是轻易放弃的孩子。我的放弃总是在挣扎了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请你不要以为,在你坚强了之后就一定是彩虹,就一定是美丽的世界在等着你,人并不是会事事都顺心,我们照样会面临失败,我们照样会面临痛苦,我们照样会面对哭泣,只是在我们失败在我们痛苦在我们哭泣之前,你要尽量争取。

或许,我是个失败的孩子,我是个还没有长大的孩子。所以我的世界总是失败比较多。不管我努力了多少,我的失败率总是会有70%。

可是那天之后,我觉得,我的生活不该是这样子的,我的生活也不应该是失败的,我的生活也该是五颜六色的。我也权利我也有能力去争取彩虹的。

生命真的很脆弱。大自然两分钟的颤抖,我们就面临生离死别,我们就开始人心惶惶,我们就开始不知所措,我们的大地就是一阵阵的慌乱。

同样,生命也是很坚强的。废墟中的可乐男孩,为了有活着意志力的看书女孩,那个废墟中锯掉双腿才被拯救出来的女孩,经历了几天几夜还能被解放军战士救出来的人们,如果面对着眼前的废墟,看着周围的黑暗世界,他们放弃了生的意志力,那么他们活着吗?他们还有生存的希望吗?

经历了那天,我渐渐的明白,我好像不再是个小孩了,我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不该那么轻易的说放弃,很多事情我要是再咬咬牙,我也是可以看见彩虹的,我也是可以看见美丽的火光的,可是我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犹豫了。尽管我的犹豫也是经历了思考的,可是要是我在思考一下,再好好的想一想,我的周围也会有美丽的奇迹出现的,我的彩虹也在不远处的。我错过了很多次看见彩虹的机会了。

错过的是永远不会再来的,眼前的还在,我要抓住现在,对眼前的事情不要轻易说不了,我要用心的去坚持,我应该用尽自己全身的力量去争取。还是那句,经历了风雨不一定见彩虹,可是不经历风雨就一定不会看见彩虹。

点评:本文给阅卷老师的感觉是很真实地剖析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展露自己性格之中的转变过程,这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因为显得尤为珍贵,看到这样的作文,总是令人心灵受到震撼。作者坦诚自己以前的懦弱和不够坚强,经历了汶川地震的新闻介绍,逐渐感悟了人生的坚强的意义。语言平实而充满情感,心理描写微微道来。

【典题出港】(选作其一)

(一)一头驴了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他哀怜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它救出去。驴子的主人召集了数位亲邻出谋划策,确实想不出办法搭救驴子。大家倒是认定,反正驴子已经老了,不救也罢,况且这口枯井迟早总要填上的。于是,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泥土落到枯井里时,驴子叫得更恐怖了——它显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图。又一铲泥土落到枯井里,驴子出乎意料地安静下了。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泥土打在他背上的时候,驴子都在做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他努力地抖落掉在背上的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人们不断把泥土往枯井里铲,驴子也就不停地抖落那些打在背上的泥土,使自己一再升高。就这样驴子慢慢地升到枯井口,在人们惊奇的目光中,潇潇洒洒地走出枯井。  

要求:①请以“走出困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遭遇困境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但困境并不等绝境,因为解决任何问题的方法都不可能只有一种。此路不通走他路,最重要的是你面对困境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要勇敢地接受现实的挑战,在困境中找到出路。从另一个角度看,困境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机遇,抓住机遇,就是成功的开始。这个话题要求你拓宽思路,发挥想象力,结合自己的体会,写出对困境的独到见解和走出困境的最佳方法。

 

佳作展示:

                         我再次感到家庭的温馨

几乎每个人从呱呱坠地,来到这美丽的人世开始,就感到了家庭的温馨,并且这种温馨会伴着他们长大,直至一生。我也不例外,与之不同的是我5岁那年,这种温馨就随着父亲的离开而消失了。 

5岁那年,医生无情地告诉我们:父亲得了晚期癌症。我们不相信,也不愿相信,一向身强体壮的爸爸怎么会说病就病了,而且还是癌症呢?但是,爸爸的化验报告单就是最有力的证据!从此,母亲就在痛苦和担惊受怕的日子里生活着。她痛苦爸爸年轻的生命将走到尽头;她害怕爸爸不知那一天会离开我们。于是,她总是买昂贵的补品给爸爸吃,希望那掌管人类生命的神灵冥冥之中会对一个既为人父,又为人夫的年轻生命网开一面。然而,残忍的病魔似乎并不肯同情我们,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它最终还是带走了爸爸。 

从那以后,家里就冷清了下来,不再有欢声笑语,不再有父亲亲切地呵责声……虽然,我们不必为住房而奔波,不必为吃饭而担忧,不必为穿衣而烦恼。可是,我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没有了爸爸,就什么都没有了。 

就这样,我在没有父亲的家庭里生活了7年。直到我12岁那年,妈妈领着一个陌生男人来到家里吃饭。他,看上去有35岁左右,大约1米7的个头,一嘴的胡渣子,他肥突的肚皮紧绷绷地鼓起来,像是充满了气体——圆凸到这种程度,仿佛再多充一下气,立即就会爆炸,一条裤子因为偌大的啤酒肚而穿不上去,只好搭拉在肚子下面,那样子可真滑稽。那时,我就隐隐约约地觉得好像要发生什么事。 

从那以后,他经常来我们家,而且每次都拎着大包小袋的。有时,他就留在我们家吃饭,还常常帮妈妈做家务事。有几次,放学回家时下起了瓢泼大雨,恰巧我没带雨伞,妈妈上班还没回来,总是他为我送伞;有几次,我忘记带书本,总是他为我送书。记得有一天,早上还是晴空万里,明媚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下午却乌云密布,天气异常寒冷,我只穿一件毛衣。就在我瑟瑟发抖时,是他为我送来了毛衣。依稀记得一位同学曾这样说“你爸爸真好啊”,听完这话,我不由自主地一怔。“爸爸”这么遥远的词,对我来说,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以前我想都不敢想。可现在,同学却说他是我爸爸。是啊,他不是我的亲生父亲,可他却给过我胜似父亲的关爱,叫他“爸爸”又何尝不可呢? 

爸爸,他离开了7年。这7年里,妈妈并没有丢下我们去改嫁,她没有。这没有爸爸的7年里,妈妈默默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好几次,我看见她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看着爸爸的相片,独自一人落泪。可她,从没有跟我们提起她的痛苦,只字末提!!!现在,我们长大了,懂事了,没有理由不让她再给自已找一个伴侣,为我们找一个新爸爸。 

半年后,他和我妈妈结婚了,我和姐姐就叫他“爸爸”。自从爸爸来到我们家以后,家里又热闹起来,又有了说笑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每当有人走过我家时,我总会听到他们这样说:“多么温馨的家庭啊!”那时,我就会觉得自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失而复得的温馨确实很珍贵。 

人们都说:水会蒸发到天上去。这句话一点不错。可是,人们忽略了一点:水也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吗?换个角度,换个心态,笑对人生,做到潇潇洒洒,那么快乐、温馨会伴你走出阴影、走出困境了。

点评:文中写“生父情”,写一家人对父亲病的同情与过后的怀念;写“继父情”,正面写继父对一家人的关爱。篇末点题:世界上只要有“真情实爱”都是“骨肉亲情”。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话题的含义,走出阴影,走出困境,需要我们自己有个好的心态。篇末的议论,扣住了话题,言简意赅。综观全文,足见作者在围绕话题选材以及整编布局上的用功之妙。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涉及的基本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人何尝不是呢!那些胸怀大志的人,沉重的责任感时刻压在心头,砥砺人生的坚实脚步,从岁月和历史的风雨中坚定地走了出来;而那些得过且过地空耗时光的人,像一个空水桶,往往一场人生的风雨便把他们彻底地打翻了。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本文从立意的深度来看,可以分为这样两个层面:一是生存负重、生活负重,二是精神负重、灵魂负重。透视生命万象,综观世事变迁,物因负重而有了稳健的躯体,人因负重而有了生命的厚度,国因负重而有了国力的强盛。当然,如果你擅长写记叙文,你可以在情节的推进中加大生命负重的砝码;如果你擅长写议论文,你可以在主旨的生发上开凿生命负重的梯度;如果你擅长写另类作文,你则要在“形神合一”的演绎中昭示出生命负重的真义。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文章不仅有深度、厚度,而且有亮度、力度。

素材:

1、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考验人耐力与意志的比赛。一位长跑冠军谈起他的成功经验时说:平常的训练他都坚持在脚上捆一些沙包,久而久之,习以为常,比赛时取下沙包,便能健步如飞,身轻如燕了。

2、一位“理科状元”在毕业以后因无法适应社会,自杀身亡。他的遗嘱中写道:“小时候,过分的爱与安逸的生活,使我在面对如今社会残酷的竞争时是多么的手足无措,一次次的失败使我彻底放弃了人生。” 

3、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有且仅有一次,它是多么的宝贵,生命价值的体现前提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生命,而生命充满太多的未知,“负重”便是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正如滑在泥里的车子需要加上重物才能从泥泞中挣脱出来,人也需要在适当的负重下才能奋力拼搏。

4、人生如同行船,遭遇风浪在所难免,所以我们需要负荷。可相反如果负荷过重,又不利于航速的加快。人总有压力,但要适度,要学会变负为正,变压力为动力,那才是对“负重”的正确理解与把握。

5、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安乐就是那杯慢性的毒酒,味甘美却时刻腐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思想惰化,不思进取,最后使人碌碌而终。

给生命一些重负吧!只有肩上有了责任,你的心才会产生思进与奋斗的念头,你的行为才会真的趋向和谐、健康。

负重,就好比是给人生航船装上“镇海石”。伴着他,你的人生航程就能如愿地抵达成功的彼岸!

6、背着房子上路,蜗牛处处都有温暖的家,因为它把别人看成担子的壳随时携带;背着盔甲上路,乌龟处处都有坚强的保护,因为它把别人看成负担的壳随时背着。或许,万事万物总要背负各种各样的担子,但也正是这些担子让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7、生命——负重前行

话说曹操在华容道被关羽击败,只有十八人跟随,其中一个是厨师,背着一个大铁锅,负担很重。几个要好的朋友要求他扔掉大铁锅,因为现在大家是逃命不是旅游,但是厨师始终没有扔掉铁锅。结果因为厨师背上背有铁锅,没有被关羽将士的箭击伤,过河的时候没有被湍急的流水冲走。

从厨师背铁锅上我们可以看出,有时候负担不但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反而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走人生之路。从这个意义上发散开去,人生路上很多看似负担的事物,很有可能成为我们成功的一个保证。

8、负重的生命使你居安思危;负重的生活使你奋发向上;负重的生命使你能够取得海中的骊珠;负重的生命才能使你到达事业的颠峰。负重,成就了英雄,创造了伟人。当人生的琴弦断了时,不要悲伤,天永远没有绝人之路。忍辱负重,演绎了一部部“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生: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真正的勇者面对困难会利用它,铸就心愿。

9、巴尔扎克29岁时负债累累,后来从事文学创作,起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还清债务,但逐渐爱上了文学创作,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品著作。试想一下,如果当初巴尔扎克没有这种还债的压迫感,也许今天文学史上就会少了一颗巨星。一个人在有压迫感的情况下,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无穷尽的。这也为他的人生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10、负重是成功的基石,这被中国无数事实所验证。越王勾践战败后,忍辱负重,背负打败对手、兴旺国家的重任,卧薪尝胆,十年生聚,最终战胜夫差,一洗耻辱。伟大的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孙中山,身负反帝反封建双重重任,努力研究革命形势,最终成功推翻满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三起三落,屡遭迫害,却矢志不渝,承担振兴中华的重负,大胆改革,使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句话告诉我们,负重是人们成功的基石。越王勾践、邓小平的事例不正说明身负重任,会磨砺人的意志,磨练人的筋骨,增强人的信念,助人登上成功的高峰吗? 

11、这种因勇于负重而成就自我的人不胜枚举。苏轼勇于负重,历经沧桑,直面磨难,青史留名。武则天勇于负重,胸怀大志,历尽艰辛,终成女皇。美国总统林肯勇于负重,废除奴隶制,阻止美国分裂,赢得后人景仰。无数事实证明,生命不能负重,必然胸无大志,虚度光阴,经不起风雨的吹打。唯有负重的生命方能直面风暴,矢志不渝,到达成功的彼岸。

佳作展示:

                                               生命因负重而精彩

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中因为负重而增加平稳,一位农妇在艰苦劳累时因为负重而变得强壮,同样,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也会因适当的负重而精彩。

人生的旅途中,如果生命的担子太轻,养尊处优,就会精神空虚,迷惘无聊,这样的人生注定没有多大价值。因为没有负重的生命如同一片枯叶,只要微风轻轻一吹,就会随风而逝;而负重的生命却坚如磐石,任尔东南西北风,也会稳如泰山。

米兰·昆德拉曾说:“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而最不能承受的恰恰是轻松。”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压力,松松垮垮、无所事事,就会在闲散中磨去锐气,钝化意志,这样的人生只会有莫名的空虚、寂寞、孤独和忧愁。

生命的过程不是轻歌曼舞,繁花似锦,更不是雅阁品茗,海滩度假,生命的意义在于负重前行,在于勇于承担各种责任。负重的人生虽然会经历种种磨难与不幸,但这种磨难与不幸会成为你宝贵的财富,让你变得更加有韧性,让你的名字像耀眼的流星一样划过历史的天空,在人们的心中定格成永恒的精彩。就像有人追求清闲,但任弼时却说他最怕没事可作;有人畏惧西藏的恶劣环境,但孔繁森却志愿援藏十多个春秋;有人大学毕业后竞相奔往大城市,徐本禹却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贫困的山区教育事业。他们虽历经苦难,但岁月留下了真实的感动,让负重的生命开出了绚丽的花朵。负重的人生注定了苦难,同时也注定了崇高。轻松的人生不一定优裕,却注定了平庸。

花儿经历严寒才更显娇艳,宝剑经过磨砺才更显锋利,海燕经历了暴风骤雨才变得矫健,负重不但不会压垮我们坚挺的脊梁,反而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更加辉煌。

也许,现实中的你,正为生活的压力或学习、工作中的烦恼而担忧,但不要害怕负重会向你压来,不要担心苦难会向你袭来。记住,人生因负重而坚强,生命因负重而精彩,让我们一起去勇敢地迎接挑战吧!

点评: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性散文,笔调清新而简明,观点鲜明而深刻。作者围绕“生命的重负”内涵去挖掘我们的人生价值。取材很有个性,构思很有张力,审题很有重心。不难看出,作者是带着深情来论述观点的,也是带着诚意来表达感情的,字里行间渗透着真情和善意。文章材料可谓是古今中外各有代表,给读者以震撼力。最后联系现实阐释生命负重的意义,呼应开头,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