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贺龙的电影: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浅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20:02:54
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浅析  
作者:【冯娜】 2011-1-13

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浅析冯娜四川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摘要】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对于建设现代化农业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本文以我国农村信息化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建设现状,全面阐述了我国农村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和阶段性成就。其次,指出了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观念意识淡薄、人才体系不健全、信息服务收不到实效等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最后,分别从政府管理制度、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化模式等几个方面,来探索当代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规律,为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已经迈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村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科学技术应用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我们就必须从宏观上对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和布局,并对其管理体制进行一次深刻的改革与创新,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农村繁荣和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进而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和谐的发展。一、农村信息化概述与现状 1. 农村信息化概述。农村信息化是指农村基础地理、基础设施和基础功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全过程。其中数字化为基础,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采用各种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农村的备类信息资源进行开发、管理和应用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农村信息化主要包括农村行业信息化、农村行政管理信息化、农村生活消费信息化和农村社会资源管理信息化等内容,涉及农民生活、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农村币场流通、农村资源环境等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知识高度密集的大型系统工程。 2. 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比欧美等发达国晚了将近20 年。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科学技术的落后,使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直到1996 年,我国才在全国农村经济信息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成熟,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们都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工作,农业计算机网络相当发达,并将农村信息化作为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他们采取的措施和政策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信息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让信息技术与服务惠及亿万群众,政府主管部门和电信运营企业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并逐步加大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网络平台逐步搭建,与传统媒体的发展互补共赢,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政企双方都为实现全国 “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这个宏伟目标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二、农村信息化管理体制的缺陷与问题分析 1. 农村信息化建设观念不到位,认识存在误区。当前基层干部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生产、经济建设、农民增收、文明乡风、整洁村容、民主管理等新农村建设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部分地区的领导干部缺乏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思维,造成了信息体系与硬件设施之间难以共享和兼容,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2. 农村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信息人才体系不健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条件,中国农村地理分布比较分散,地域非常宽广,自然环境千差万别,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模式十分复杂,从客观上给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全面发展造成了困难。农业信息体系还不健全,没有专门的农业信息化队伍,信息技术运用效果较差。特别是在部分西部地区,大量的信息资源封闭在单位、部门内部,无法实现社会共享,资源整合与共享较为困难。 3. 农民信息素质偏低,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矛盾突出。尽管网络技术在农村延伸得很快,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受经济条件、信息意识和电脑操作水平的限制,农民用不起、不了解、不会用网络和信息的情况还普遍存在。我国的农民普遍经济实力比较低,他们既没有足够的费用来购置农村信息服务设备,也没有足够的文化素质来操作和利用农村信息工具。三、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1. 加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政府应建立统一的机制与规划,及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新的政策,当好立法者、管理者、教练员和裁判员,进一步强化有关职能部门作用,创新工作手段,制定科学的工作考核指标; 政府应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和引导,要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解决“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最后,政府应整合信息服务资源,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 2. 建立信息化人才队伍体系。农村信息网建设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具有超前性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农村信息网的建设过程中,人才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农业信息人才比较缺乏的现状,我们应创新人才管理模式,通过多种手段将信息化人才引导到农村,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可持续的发展。比如进行干部技能培训,多渠道引进人才,建立一支专业的农村信息化队伍,结合 “一村一大”,设置村级信息官等等。 3. 改革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结构。信息基础设施是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要使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得到广泛合理的应用,就必须提高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精准农业。要研制适合农民应用的软件,目前很多行业都有适合其行业要求的应用软件,唯独缺乏适合农村、符合农民要求的应用软件。同时各地方政府还应该继续通过广播电台、墙报、光盘、资料等传统媒体开展丰富的信息服务活动。 4. 创新农村信息产业模式。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建立一个市场化、产业化的信息服务体系。这需要我们积极推动出台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抓紧研究制定农村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化培训等部门规章。地方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且应积极的拓展融资渠道,在农村业务市场先行向民间资本开放,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投入,允许国外资金进入农村市场。电信运营企业在农村通信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中有着自己的优势,拥有完善的基础网络、服务体系及用户群体。与此同时,加强与农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合作,并不断推动“三网融合”,促进宽带、无线通信发展。四、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资金管理不善; 农业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滞后,企业意识不强; 农村信息资源没有有效开发利用,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 农村信息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可行性管理方案。同时,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农村信息建设试点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应总结试点管理经验,求同存异,勇于探索,形成系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通过这样一种渐进式的、以点带面式的农村信息化模式,促进农村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缩小“数字鸿沟”,让农民通过信息网络得到真正的实惠,可持续性地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参考文献: [1]《2008 - 2009 中国互联网研究报告系列之“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 年3 月; [2]叶贵友: 基于Web 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农业网络信息》,2010 年第1 期; [3]王亮: 政府圭导逞营商发力,农村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世界电信》,2009 年10 月; [4]郭作玉: 论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机制,《中国信息界》,2009 年12 期[5]游五洋: 《世界电信》,农村网站亟待探索可持续运营模式,2009 年10 月 368 电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