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美国将军:新课程下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6 18:37:38

新课程下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泰宁一中 张健宁       文章来源:上传 [文章录入日期:2009-04-30]

为了增强我校高三化学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经对一线教师进行调查和交流、探讨。现就目前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探讨,并归纳总结希望对今后的高三化学复习有所裨益。

一、化学复习中存在的几类典型的问题

1.目标定位问题

化学教学目标的偏离,必将造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缺失,形成低效的复习效率。

(1)统一的教学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习惯于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同一个班的所有学生,忽视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典型的现象是课堂教学内容缺乏梯度,尖子生因感到简单,缺乏挑战性而分散注意力;而对学习水平较差的同学因跟不上教学节奏或教学内容难度大而产生失败感,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很少有老师对作业分类,不管学生的基础怎样,均要完成相同难度、相同量的作业。显然,这些违背了教学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重难点把握不准

这类课的最大特点是教学平均化,分不清内容的主次,无法准确判断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胡子眉毛一把抓,导致一些学生对重点内容透彻理解,对难点内容依旧模糊不清。有些教师甚至在非重点内容或《考试大纲》上已明确不作要求的内容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如某一节关于CI2实验室制法的复习课,对原理的分析讨论就花费了近15分钟。而对MnO2与浓盐酸反应的规律与特点这一重点知识却一带而过。显然,这样的教学偏离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缺乏针对性,降低了课堂复习效率,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过饱和”复习

教学中某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考试分数,以过多的学习内容、过高的学习要求和过量的训练来达到目的,而根本没有关注学生的感受和发展。这种违背教学管理,加重学生心理负担的教学行为,笔者称之为教学的“过饱和”现象。在调研过程中主要涉及下列几个方面:一是赶教学进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教学节奏快,片面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或者将本该需要好几节课完成的教学内容在一课时内完成。这势必只能是蜻蜓点水,无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存在的问题,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也根本谈不上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能力。二是课堂教学中对部分知识无限制地予以拓展,造成偏与难;所选的问题,往往起点高,综合性强。三是复习用书多套,作业量较大,且大多数留给学生的作业没有经过精心挑选,有些题难度很大,综合性强,尤其是对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2.方法实施问题

课堂教学明显存在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烙印,如重视考试内容的学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模仿,重视学生的习题训练,把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简化为简单、机械的训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灌输多互动少

一部分课课堂结构比较严谨,教师课堂语言生动、丰富,对于一些难点问题,分析得很透彻,把一些知识点通过概念图、网络图等方式给学生归纳得很详尽的讲解,各种可能的错误作了反复交代。这说明教师对课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但问题恰恰就在这儿,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少参与知识的发现与发展过程。发现主要有下列一些问题:1课堂互动少,课堂是教师中心,学生以接受方式进行学习。2课堂互动形式是单一的,而非多元的。师生间的互动明显多于生生互动;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与全班学生的互动要远远高于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间的互动则是微乎其微,甚至根本没有。3有些课堂生生互动是一种假互动。主要表现在: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开展讨论,而学生还未进入状态,在很短的时间内教师就让某一小组同学回答问题;而有一些由于所提问题过于容易,不需学生之间讨论就能解决。4师生互动中不同类型的学生机会不均等。通常是教师选择学业成绩好的同学来回答问题明显多于相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让学业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比较复杂的问题,基础较差的同学来回答复述性的简单问题,有的甚至没有机会。

(2)预设多生成少

有些课却是单向的、静态、模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不管学生是否真的懂了,不管有无兴趣,应将学生往事先预设的“轨道”上驱赶,不敢越教案半步,只要把教案设定的内容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就算打成了。从表面上看,课堂教学似乎比较顺利,但恰恰相反,这将严重束缚师生的灵感、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和欲望,同时,也将严重浪费了学生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具体表现。例如SO2的复习教学,当师生就如何除去CO2中混有的SO2气体展开激烈讨论时,突然间一学生提出了怎样除去SO2气体中的CO2,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得活跃的场面一下子变得宁静,但瞬间就消失了,师生又进入了另一个话题,我们在与授课教师的交谈中,大家认为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1教学理念陈旧,认为课堂教学就应忠实执行按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方案,不能偏离半点;2一点担心,不敢“偏离”,生怕出问题,不能如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3课堂教学机智问题,没有及时捕捉到课堂中发生的能促成学生发展的增长点。

(3)练习多探究少

在一部分复习课中,基本模式就是知识的梳理加练习。而知识的梳理往往又停留在知识的简单罗列。对其内在的联系缺乏深层的探究,给出的练习通常又多,给人的直观感觉是题海战术,以解题训练来替代对知识的探究。这些课更多着眼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解题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如何通过对知识的情景化、生活会、问题化和活动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从学生的地位与师生的关系来看,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和训练的对象。

结果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结论性和规律性的知识,轻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不敢以批判的方式对待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主题,使化学知识情景化、生活化、问题化和活动化。

3.媒体使用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化学教学更加形象化、直观化,对克服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多媒体的使用上存在一些以下误区。

(1)重形式轻实效

在多媒体的使用中,教师设计的课件是为其如何“教”服务的,但上课时教师不断点击鼠标,更换屏幕内容,对照屏幕所提供的内容进行解说,却将本该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演变为机械地电脑播放,学生的主题地位已丧失殆尽,课堂教学因媒体的使用失去了生成性。由于教学密度偏大,不少教师又几乎没有板书,导致部分学生的思维很难跟上,只好被动接受、机械记忆,实现低效的媒体与人的互动。另外,由于多媒体的色彩功能和清晰的动态功能,能将微观的物质变化等描述得清清楚楚,从表面上看有利于对其本质的理解,但从学生思维的活动来说,突出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训练,最终还是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重动画轻实验

课堂上用动画来代替真实的、可行的化学实验的现象比较普遍。但这种简约的方式使学生失去了生动直观的观察与体验,失去了能产生许多创造性想法的机会留在学生脑子里的可能只是、动画所描述的结果,这与以前的“黑板上讲实验”没有多大区别。化学实验有着许多独特的功能,它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有着其他方法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化学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以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尽可能避免用不真实的动画来替代真实的化学实验。

二、改变复习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更新概念改进教学行为

首先我们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通过创建学习型教研组,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要加强教学研究,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等的研究,对教学的现状作深入、系统的分析,通过微观诊断,宏观把握,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二是开展校际间的交流,专家引领,促成教师专业成长。三要倡导批判性反思,开展课前、课中和课后反思,从与同事的比较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等多个维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灵活的课堂教学机智,努力实现由单纯的知识目标落实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转化;由单一的传授型、被动的接受型学习向富有个性化、多元化学习方式转化;由传统的师生关系向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化,真正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和谐课堂。

2.优化设计提高复习效率

化学复习效率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化学复习教学要认真研究各类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在学习基础、兴趣、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做到最优化设计,体现教学的差异性,增强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1)优化目标设计

我们要研究《考试大纲大纲》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各知识点要求的层次,把握好重点,避免因偏离教学目标而枉费精力和时间;同时,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多元化,体现层次性,即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和拓展性目标,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教育。

(2)优化内容设计

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性,精心组织与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不能一味追求新、奇、难;要控制好复习的深浅度,有效落实基本点,突出重点,分化难点。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角度,既要从学生的角度重新审视高三化学教与学的价值,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悟、去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坡度,教学内容设计要体现层次性,由简单到复杂;在能力要求上也要有一定的梯度,以适应不同学习水平的同学,让不同的同学通过自身努力均获得发展。3精度,在关注知识面的同时,突出学科的主干知识,抓住重点;在练习的设计与使用中,精心挑选或改编、创新设计习题,做到精练、精评,充分发挥习题的基础性与导向性的功能。

(3)优化教学方式

根据学生基础、学习内容和条件,将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学习方式的最优化,真正让不同的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学习,保证全体学生的广泛参与,满足各类学生的发展需求;做到分层施教,分类指导,引导他们从基础知识、方法与学科思想等维度进行梳理与创新应用,帮助与指导他们开展力所能及的小专题研究,充分展示他们的学习潜能;改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尤其是化学实验,真正为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提供最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