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战役纪念馆:《生命本来没有名字》鉴赏例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01:34

一、聆听生命最纯真的声音
□ 倪雪琴
  这篇散文语言质朴。虽无华丽的辞藻,但却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最本真的认识,启人心智,发人深思。
  作者从引述一封匿名读者的来信切入,接着谈了对这封信的感受,然后由此及彼,由信中的一句话引出话题“生命”——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确,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很多人为名利而终日奔波,正如作者所说的“随着我们长大,越来越深地沉溺于俗务琐事,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个最单纯的事实了……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伴侣,也难得以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更多的是一种伦常和习惯”。确实,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忘记了自己,淡化了生命的纯真。没有时间卸下自己肩上的重荷,轻轻地舒口气。喝口水。然后躺在慵懒的阳光里。晒晒自己疲惫的灵魂;避不开蝇营狗苟,明争暗斗,孤独地踟蹰一下,静静地默处一会儿,聆听阳光下花开的声音,享受我们的生命与自然的天籁之音的纯真。“人生天地之问,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与其身心疲惫,不如轻松自然。所以淡泊宁静,不仅要舒展自己的生命,还要珍爱我们周围一切有生命的个体,如作者说“两个生命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因缘……如果你不是把她当作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来爱,那么你的爱还是比较有限的”。就让我们来爱自己。更爱别人,少一些挂碍,多一些宽容吧!
  列夫·托尔斯泰说:“生命就是一切。生命就是上帝。……在有生命的时候,就有那种感知神灵的快乐。爱生命就是爱上帝。”所以,我们要倍加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和你有联系的每一个人的生命,哪怕从前有过不愉快,那也是一种缘分,正如席幕蓉说的“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彼此会“度尽艰难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样,我们自己的生命得到了释放,别人的生命也得到了敬畏。陶渊明悟到了生命的本色。才有弃官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返璞归真;一位母亲在儿子因两位少年的恶作剧而丧生后,强抑哀伤和愤怒,选择了对两位少年进行上帝般的宽恕。这份仁慈和宽容,拯救了两颗步入迷途的心灵,拯救了两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也拯救了孤寂苦难的自己。这位母亲懂得了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内涵和外延。世上什么都可以重复。恋爱、配偶、身份、钱财、历史,唯独生命是一次性的,一旦失去。再也无法挽回,所以,“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财产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
  所以,在我们有限的生命征途中,永远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聆听彼此生命与生命相遇的最纯真的声音,也就不辜负造化对我们生命的宠爱,不枉来此一生了。
二、最幸福的事
——评周国平的散文《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冯海云
    拥有什么是才可以让一个人感到最幸福、最满足的呢?大量的钱?一座豪华的房子?称心如意的家?……
    每人都有自己的标准、要求,因而,每人的答案也就可能不同。同样,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拥有什么是让他(她)感到幸福、满足的呢?作品变成铅字,在市场上大受欢迎,销售量节节上升?也许,这些是一般人、一般作家的答案。拥有这些,也许足以让许许多多的凡、文人作家觉得是幸福、满足的事。但也肯定有很多文人作家对钱、荣誉等不屑一顾甚至斥之以鼻。散文家周国平先生即属于这类人之一。
    现在的散文多如牛毛,周国平先生的散文只是属于好散文中的一部分。他的散文平淡、自然、不造作。我喜欢他的散文,就像喜欢一个人一件事物一样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觉得看周先生的散文,会得到一些收获,一些震撼,如此而已。其中,特别喜欢看他的说理散文。他的说理散文,有从事到理,水到渠成的自然状态。看他的说理散文,像慈祥的师长与学生娓娓谈心,让学生(读者)佩服之余还感到一种轻松、自在。没有苦口婆心的罗嗦,也没有循循善诱的不痛快。有的是像夏日的凉风般让人感到既舒服又感痛快的快感。就像他的散文《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可以让一个人感到幸福的事。“什么是可以让一个人感到幸福的事”说来简单,但要做起来并不简单。因为处于经济时代的我们,太多的东西对我们造成冲击,让我们时常感到它们是重要的。如钱财,如事业,如……。但我们一直都在苦苦追寻的一切,是否就是我们一定要有的呢?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是我喜欢的散文之一,它让我明白了某些事情。看完这篇文章,明白了自己是多么的傻:我们所注重的名字、财产、身份等等,并为之奋斗终身的东西,在周先生的散文里,却成了“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人的一切,包括名字、头衔、身份、……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虽然现实是:“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样最单纯的事实了。”更多的是以名字取人,以财产、身份衡量人。对己一样,对人更不用说了。这在周先生看来是“怎样地本末倒置,因小失大,辜负了造化的宠爱”的事。这又是一种怎样的讽刺呢?
    读完这篇文章,意识到,人作为一个生命活在世上,什么才是最幸福,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有一个生命,距离不限,但通过某种东西,“亲近地发现了你的生命,透过世俗功利和文化外观,向你的生命发出了不求回报的呼应,一个生命静静倾听另一个生命”。没有功利心,没有虚荣,有的只是一种对你的暖入人性根底的感动、欣赏。这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么?这是多少钱财可以买到的东西?多少铅字可以交换到的东西?这份最真、最难得的感情是什么可以交换的等价物?
    品尝一遍这篇文章,感觉到加深了对人生目标的认识。对一个作家文人来说,通常认为,有深刻思想写好好文章,让读者受益是他们的追求。但周先生是一个不这样认为的作家文人,他在《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写道:“此生此地,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要做到不追名逐利,在当今社会谈何容易!名利双收是多少人的梦想。我也爱名爱利,但我不想成为其奴隶,但是我也不能像周先生般豁达。所以,我只能努力,努力地向周先生靠扰,希望有一天也能像他一样,体会到“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只因为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三、赏析《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结构技巧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一文,循两条线索展开。历历写来,脉络自清、,由浅人深;文意自明。
    一是实物线,即姑娘来信,首段写读信感动,巧引下文,略含悬念。然后照录信件。如下,两次引用来信,一为“生命是没有名字的”,一为“你是,我是”,分别领起生发感慨议论:身外物让生命隐匿和萎缩的大势下,本然的生命的相遇罕见,时空无限,生命偶然,普通而独特的生命的相遇难得;对生命的珍惜和体悟是爱的源泉。可见,信既是触发情思之物,又是串起全文之物。
    一是感情线。首段提“温暖的感动”,展信后言“一种暖人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动”,论述时揭示“令人感动的因缘”,拓展深化时说是一种“幸遇”,反复强调“感谢”,这让人感觉有一股暖流,流淌在文字间,一实一虚,结构佳妙。
四、赏析《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反衬手法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一文,妙用反衬,或强化悬念,或突出主旨,或积蓄语势。
    用反衬强化悬念。开篇先写作家收到读者采信是“平常的”,可是展读来信,“心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战栗。”用“平常”反衬“不平常”,造成悬念,吸引人一种探究竟。
    用反衬突出主旨。主体部分,写“利益的交换,身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比比皆是,人们多被“寄生物”缠绕,多忘却了生命的本然,这就反衬出“生命与生命的相遇”的可贵,反衬出姑娘透过世俗功利的外观,倾听作者的生命的可贵,从而突出文章主旨。
    用反衬积蓄语势。从语言运用层面讲,反跌后见出强力。如文中推测姑娘的种种情况,然后指出“都不重要”,令人感动的是“对文章的读法”,又如“当不当作家”“写不写散文”不重要,生命的安静的相互倾听才是最快乐的,皆是否定种种情况,畜足语势,衬出需要肯定之意。
五、《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教学随堂赏析
  1.(生):“令我感动的是她对我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   (师):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呢?   (生):我觉得读文章如果能够不为了从中寻找思想,也不刻意把它当成散文去读,而是以一个生命静静倾听另一个生命的方式去读,那就到达了一种读书的境界,我希望我也能达到这种境界。   (师):很好,境界是慢慢提高的,写信的这个读者带着自己深刻的理解和共鸣去读周国平的文字,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境界。我们读文章如果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那么我们就有了这样的境界。   2.(生):“我获得的不是一个作家的虚荣心的满足,而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动。”   (师):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呢?   (生):这句话显示了周国平的真诚,他的感动让我想起了“高山流水”,觉得“理解”这个词实在含有太重的分量。   (师):是的,理解万岁,但是理解有一个前提,就是“平等”。高山流水的故事里,伯牙是琴师子期是打柴人,但是伯牙没有看不起子期,而是充满期待地给他弹《高山》和《流水》;子期自己也没有觉得打柴人不如琴师,他很安静很从容地用心灵聆听琴声。他们的相知建立在他们平等的人格平等的心灵基础之上。   3.关于平等,这篇文章里还有怎样的谈论?   (生):“我们降生到世上,有谁是带着名字来的?又有谁是带着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等来的?可是,随着我们长大,越来越深的沉溺于俗务琐事,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个最单纯的事实了。”   (师):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平等观点呢?   (生):这句话提醒了我们最单纯的一个事实:人来到世界上的时候,带来的都只是一个生命,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等都是后来附加在生命上的,它们越来越浓重,所以遮盖住了生命的本质,也就是“平等”。每一个生命的价值都是相等的。   (生):“我们彼此以名字相见,名字又与头衔、身份、财产之类相连,结果,在这些寄生物的缠绕之下,生命本身隐匿了,甚至萎缩了。”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觉得这句话更加深刻,它批判了我们许多丑陋的或者悲剧的社会现实:以貌取人、只看衣裳不看人、势利、见钱眼开、为高头衔为丰厚的财产疲于奔命,或者不择手段等等。这些人的生命是萎缩了的、隐匿了的,他们只以名字相见,以与名字相连的头衔、身份、财产相见,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师):说得很好!只有超越了生命外在的附加的这些东西,看得到生命本质的单纯和平等,才能尊重生命,才能更丰富和美丽的演绎生命,感受周国平所说的“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感动。”   4.可是,那些遥远的被我们承认是平等的生命和我们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平等的生命呢?   (生):“想一想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每一个生命的诞生的偶然,怎能不感到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呢。有时我甚至觉得,两个生命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因缘。我相信,对于生命的这种珍惜和体悟乃是一切人间之爱的至深的源泉。”   (师):是的,对生命,应该珍惜、体悟。关于人和人之间“遇见”的缘分,有很多人用文学的、影视的、佛学的、歌唱的方式表达过,谁能想起其中的几个吗?   (生):俗语“十年修得同船渡”;席慕蓉《一朵开花的树》“如何才能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孙燕姿《遇见》……   (师):遇见是如此珍贵的一种缘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遇见?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姿态来珍惜这遇见?   (生):“浩瀚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换,身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最罕见的偏偏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   (师):你读的很有感情。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们对遇见的生命,应该以自己单纯朴素的生命本真状态去对待。   5.(师):很好,说的很到位。还有哪句话是你们有体会有触动的吗?   (生):“很想让她知道我的感谢,但愿她读到这篇文章。”   (师):你从这里读出了什么?   (生):一种很浓厚的感谢之情。这里有珍惜,有平等的对待,有默契的理解,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师):非常好,这句话之所以作为全文的结尾,它其实包含了整篇文章的思考和情感,这句话简单朴素,但却蕴含丰富。
六、读《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三“感”三“问”
  感动——温暖的感动;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
   感悟——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揭示了生命本然状态;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
   感谢——点拨了作者生命的灵性。      问题1。收到读者来信是很平常的,为什么?读到这封信,“我的心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战粟了”我为什么会感动?
   收到读者来信是很平常的,为什么。读到这封信,“我的心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战粟了”我为什么会感动。
   令我感动的是她对我的文章的读法……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而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地感动。
   问题2。生命本来没用名字,这句话让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想起读过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中的一段文字:大人们喜欢数目字。当你对他们说起一个新朋友的时候,他们从不问你最本质的东西。他们从不会对你说:“他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他爱玩什么游戏?他搜集蝴蝶吗?”他们问你的是:“他几岁了?他有几个兄弟?他的父亲挣多少钱呀?”这样,他们就以为了解他了。假如你对大人说:“我看见一所美丽的粉红色砖墙的小房子,窗上爬着天竺葵,屋顶上有鸽子……”他们是想象不出这所房子的模样的。然而,要是对他们说:“我看到一所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高呼:“那多好看呀!”
   联想:①越来越多的人沉溺于与名字有关的头衔、身份、财产之类,而忽视了生命本身。②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普通而又独特的生命,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女孩透过世俗功利和文化外观发现了自己的生命在作者是一种幸遇。
   问题3。由女孩的来信,作者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
   生命是不可重复的,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机遇的产物,如果是另一个男人和另一个女人,就绝不会有今天的我,即使是这一个男人和这一个女人,如果换一个时辰相爱,也不会有此刻的我,我们永远是不可生复的孤本。我们应该感叹生命存在的偶然。
七、生命本来有这样的名字
    生命有一个名字叫孤独。
    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而世界则成了孤独拼凑的整体。每一个生命都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它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我们支着双脚,踩着生命的影子,蹒跚地走过空白的岁月,绕了一个圈,还是不自主地回到原点,它就是一个完美的圆。纵使圆与圆之间存在交错,但毕竟不会重合。冥冥中,注定彼此作了短暂的相逢后,又被甩向远方,再次踏上孤寂的征程,乘着生命的列车,在看似无穷延伸的轨道上驶向穷极。没有宣言,没有预兆,孤独地前行,沉默地埋葬,终究,孤独的躯壳也被灰烬所遗忘。
     生命有一个名字叫残酷。
     我一直以为,寿命是一个定数,太不当心,也许它会缩短;太当心吧,却不能使它延长。生命总让我们苦作一番唯美后,又使我们丢失一切;让我们满怀希望地拼搏后,又让我们接受不能接受的不可能。它无声无息,飘忽于天地间,无法把握住它的尺寸,无法掂量它的厚度,它旋生旋灭地巧合存在,从无中来,又回到无中去,赤裸裸地摆在你我跟前,却无法逾越,无意苍老。是平淡也好恐慌也罢,都必须面对残酷的结果;是富豪也好穷人也罢,面对生命再怎么着都成了皮相。当我们寒山扫墓,晚辈和长辈的泪滴,却有着不一样的重量;当我们拎着装满名利、荣誉的袋子,却发现有一天它只空留清风与明月;当我们冰冷得无言可许时,生命原来是一块石碑的厚度……
     生命有一个名字叫变幻。
     在渺茫的心境中,时间成了模糊的概念,韵华虚无得无法揣摩,无从预料。这一秒钟,却不晓得下一秒钟发生的事,或许创造奇迹,或许永辞于世……
     生命变幻着,量变着,准备着偶然的质变。有人说,世上唯一不变的是变,我说,生命唯一不变的也是变。它像深邃渊崖,无穷无尽;它像顽皮气候,变幻莫测;它像过眼云烟,稍逝即纵。
     风吹无声,水过无痕,生命的过程轻如风,静若水,在远在比远方更远的天际,荡游扁舟,没有所谓的轨迹,没有所谓的程序。
     那些赴约生命的日子,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管怎样,不能忘记生命的名字。因为这种记忆,最为美丽,最为动人。


2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相关资料一、周国平的散文观
    平淡的境界
    周国平
    很想写好的散文,一篇篇写,有一天突然发现竟积了厚厚一摞。这样过日子,倒是很惬意的。至于散文怎么算好,想来想去,还是归于“平淡”二字。
    以平淡为散文的极境,这当然不是什么新鲜的见解。苏东坡早就说过“寄至味于淡泊”一类的话。今人的·散文,我喜欢梁实秋的,读起来真是非常舒服,他追求的也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不过,要达到这境界谈何容易。“做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之所以难,我想除了在文字上要下千锤百炼的功夫外,还因为这不是单单文字功夫能奏效的。平淡不但是一种文字的境界,更是一种胸怀,一种人生的境界。
    仍是苏东坡说的:“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所谓老熟,想来不光指文字,也包含年龄阅历。人年轻时很难平淡,譬如正走在上山的路上,多的是野心和幺?想。直到攀上绝顶,领略过了天地的苍茫和人生的限度,才会生出一种散淡的心境,不想再匆匆赶往某个目标,也不必再担心错过什么,下山就从容多了。所以,好的散文大抵出在中年之后,无非是散淡人写的散淡丈。
    当然,年龄不能担保平淡,多少人一辈子蝇营狗苟,死不觉悟。说到文人,最难戒的却是卖弄,包括我自己在内。写文章一点不卖弄殊不容易,而一有卖弄之心,这颗心就已经不平淡了。举凡名声、地位、学问、经历,还有那一副多愁善感的心肠,都可以拿来卖弄。不知哪里吹来一股风,散文中开出了许多顾影自怜的小花朵。读有的作品,你可以活脱看到作者多么知道自己多愁善感,并且被自己的多愁善感所感动,于是愈发多愁善感了。戏演得愈真诚,愈需要观众。他确实在想象中看到了读者的眼泪,自己禁不住也流泪,泪眼蠓咙地在稿子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好的散文家是旅人,他只是如实记下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感触也许很普通,然而是他自己的,他舍不得丢失。他写时没有想到读者,更没有想到流传千古。他知道自己是易朽的,自己的文字也是易朽的,不过他不在乎。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的文化,用不着他再来添加点什么。另一方面呢,他相信人生最本质的东西终归是单纯的,因而不会永远消失。他今天所捡到的贝壳,在他之前一定有许多人捡到过,在他之后一定还会有许多人捡到。想到这一点,他感到很放心。
    有一年我到云南大理,坐在洱海的岸上,看白云在蓝天缓缓移动,白帆在蓝湖缓缓移动,心中异常宁静。这景色和这感觉千古如斯,毫不独特,却很好。那时就想,刻意求独特,其实也是一种丈人的做作。
    活到今天,我觉得自己已经基本上(不是完全)看淡了功名富贵,如果再放下那一份“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虚荣心,我想我一定会活得更自在,那么也许就具备了写散文的初步条件。
    当然,要写好散文,不能光靠精神涵养,文字上的功夫也是缺不了的。
    散文最讲究味。一个人写散文,是因为他品尝到了某种人生滋味,想把它说出来。散文无论叙事、抒情、议论,或记游、写景、咏物,目的都是说出这个味来。说不出一个味,就不配叫做散文。譬如说,游记写得无味,就只好算导游指南。再也没有比无味的散文和有学问的诗更让我厌烦的了。
    平淡而要有味,这就难了。酸甜麻辣,靠的是作料。平淡之为味,是以原味取胜,前提是东西本身要好。林语堂有一妙比:只有鲜鱼才可清蒸。袁中郎云:“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平淡是真性灵的流露,是本色的自然呈现,不能刻意求得。庸僧谈禅,与平淡沾不上边儿。
    说到这里,似乎说的都是内容问题,其实,文字功夫的道理已经蕴含在其中了。
    如何做到文字平淡有味呢?
    第一,家无鲜鱼,就不要宴客。心中无真感受,就不要作文。不要无病呻吟,不要附庸风雅,不要敷衍文债,不要没话找话。尊重文字,不用文字骗人骗己,乃是学好文字功夫的第一步。
    第二,有了鲜鱼,就得讲究烹调了,目标只有一个,即保持原味。但怎样才能保持原味,却是说不清的,要说也只能从反面来说,就是千万不要用不必要的作科损坏了原味。作文也是如此。林语堂说行文要“来得轻松自然,发自天籁,宛如天地间本有此一句话,只是被你说出来而已”。话说得极漂亮,可惜做起来只有会心者知道,硬学是学不来的。我们能做到的是谨防自然的反面,即不要做作,不要着意雕琢,不用堆积词藻,不要故弄玄虚,不要故作高深,等等,由此也许可以逐渐接近一种自然的文风了。爱护文字,保持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天然健康,不让它被印刷物上的流行疾患侵染和扭曲,乃是文字上的养身功夫。
    第三,只有一条鲜鱼,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锅汤,冲淡了原味。文字贵在凝练,不但在一篇文章中要尽量少说和不说废话,而且在一个句子里也要尽量少用和不用可有可无的字。文字的平淡得力于自然质朴,有味则得力于凝聚和简练了。因为是原味,所以淡,因为水分少,密度大,所以又是很浓的原味。事实上,所谓文字功夫,基本上就是一种删除废话废字的功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谈到普希金的诗作时说:“这些小诗之所以看起来好像是一气呵成的,正是因为普希金把它们修改得太久了的缘故。”梁实秋也是一个极知道割爱的人,所以他的散文具有一种简练之美。世上有一挥而就的佳作,但一定没有未曾下过锤炼功夫的文豪。灵感是石头中的关,不知要凿去多少废料,才能最终把它捕捉住。
    如此看来,散文的艺术似乎主要是否定性的。这倒不奇怪,因为前提是有好的感受,剩下的事情就只是不要把它损坏和冲淡。换一种比方,有了真性灵和真体验,就像是有了良种和肥土,这都是文字之前的功夫,而所谓文字功夫无非就是对长出的花木施以防虫和剪枝的护理罢了。
    (选自周国平《守望的距离》,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二、周国平简历与他的重要作品
    周国平,1945年7月25日出生于上海市。他的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分别是紫金小学、成都中学和上海中学。1967年读完北京大学哲学系,正是文革动乱中,知识失去了应有价值,知识分子必须先跟劳动相结合。所以他先被分配到湖南军队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安排到广西资源县任县委宣传部理论干事和县委党校教员。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顺利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9月毕业后直接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
    他既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散文家。出版过著作二十余种。 主要代表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除了哲学著名作品和翻译,周国平还写了大量的散文随笔与童话之类的作品,如随感集《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诗集《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自传《岁月与性情》、《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这些作品都分别产生了较广泛的社会与文化影响。
    他的散文常用近人的文学的形式谈深邃的哲学命题,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的意义、性格与品质、自我的价值、灵魂与超越的重大作用等。他孜孜不倦的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而他的散文随笔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美丽,融理性格和品质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意义深刻。他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理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是花季少年还是苍季老人,都能从他的文字中获得智与美的启迪、启发。
    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是周国平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1996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获首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妞妞是周国平第一个孩子——一个仅活了562天便夭折的小女孩。其母雨儿在怀孕5个月时感冒,医生执意以大量X光照射。妞妞出生后左眼瞳孔与别的孩子不同,最终被确诊为恶性眼底肿瘤。父母给她以最细心的照料,最终还是无法挽回。父母也最终分手。全书是以父亲日记作为形式,记录妞妞成长的各种细节,第九章《妞妞小词典》则受了词典小说的影响。
     该书通过剖析生命的诞生与消亡的过程来辨析人生的意义和情爱的真谛。其行文的哲学意味,让人们在感叹一个具体生命生死的同时,也关注人类普遍的生命意识,将生命个体的悲剧意识泛化到人类的苦难中。面对妞妞的生死,周国平给出了关于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和超越这些基本命题的理解。
     他希望以积极态度面对未来:“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着,还得朝前走。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有权利证明,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属于同一种能力。没有被苦难压倒,这不是耻辱,而是光荣。”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是周国平继《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以后推出的第二部纪实文学作品,更是一生中惟一一部“心灵自传”,首次极其真实、详尽地袒露了自己的成长岁月:儿时记忆、北大岁月、农村十年,这些记录他大半生的岁月,造就了一段既执著又超脱的性情之旅。《偶尔远行》是周国平首部“出行哲思录”,极其真实详尽地记录了每一次远离国民的日子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忆,现了作者执著而超脱的灵魂之旅。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采和哲思中读取智慧和超然。
    当年的《妞妞》,以哲学的悲恸感动了无数人,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不忍却又忍不住去读她;再一次记录亲生女儿的《宝贝,宝贝》描写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哲学家、文学家周国平在经历中年丧女又老年得子后多年的思考与积淀,记录了女儿在七岁前的成长过程中的父爱、哲思和父女亲情。女儿,就是书名中第一个“宝贝”的含义,是小爱,养育小生命的过程是最宝贵的人生经历,特别是生命早期的精彩纷呈及幼儿的心智成长是最奇妙的精神现象,这就是第二个“宝贝”。书中文字交织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深情和自然流露的哲学大师风范。
    《人与永恒》是周国平的第一本随感集,以随笔短语的形式阐述了他毕生对人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包括人、自然和生命、爱、孤独、人生、美、超脱、幸福和痛苦、幽默、女人和男人、天才、婚姻、死、时间和永恒等26个话题,内容精辟而深刻,文字优美而富哲理。第二本随感集《风中的纸屑》,汇集了1992至2000年的随手所记。《内在的从容》(原《碎句与短章》)所收文字写于2001至2005年间。《把心安顿好》是2006至2010年的最新随感。
    其他著作还有诗集《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其作品《周国平文集》中的两则寓言《白兔和月亮》被选入了初中预备年级教材,选入时略有改动,而《落难的王子》被选入了初中一年级(七年级)教材,《家》这篇散文被选入了初三(九年级)教材,《人生寓言》(节选)被编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本。    
三、拓展阅读:经典哲学的“时尚”表达
提示:周国平的本行是哲学家,他的见解其实是把哲学家的思考用通俗笔法娓娓道来,在看一篇西方哲学家的生命思考书籍介绍,你会有同样的启迪。德国社会哲学家西美尔用敏锐的听觉,在都市喧哗中聆听现代生命最深沉的声音。
书评作者:梁振华
    谁是西美尔?
    谁是西美尔?整整一个世纪以后,当欧美学界对这位曾经被历史长期冷落的犹太人及其学说倍加关注之时,这自然成其为一个横亘其中的疑惑。在古典社会学关注建制性社会现象的“宏大叙事”的阴影之下,西美尔作为一名“另类的社会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语),尽管是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也曾经被历史的叙述所遮蔽。
    在我看来,齐奥尔格·西美尔的所谓“另类”,原因不外乎两点。其一,源于他的学术定位:他始终栖居于学院,却全不像一位严肃的经院派哲学家,总给人以“反常的、令人不安的感觉”;其二,活跃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德国哲学思想界的西美尔,所关注的问题往往在于一些“时尚”而新鲜怪异的现代生活片断——仅从《时尚的哲学》一书(西美尔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来看,就包括货币现象、饮食、交际、妇女文化、招魂术、卖淫、生活风格,等等。
    西美尔在德国哲学与社会科学界享有盛誉,且与马克思、韦伯并列为“现代资本主义理论的三大经典思想家”。然而他在何种意义上得以与这些以构建体例庞大、自成系统的哲学思想的大师相提并论呢?显然,西美尔的价值更加在于他极具独创性的思想成果。刘小枫在为《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西美尔著,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撰写的前言中指出:兼任哲学家与社会学家的西美尔与马克思、韦伯之间的差异是“形而上学的差异”,这一差异仅仅“与其个人性情相关”。正是根源于这种形而上学的个人性情,西美尔在“经典”之外致力于另类的哲学表达。这种表达对于观照现今文化事实依然具有穿透性的力量。
    从“生命感觉”走上思想之路
    《时尚的哲学》、《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作为两个不同选本的西美尔文集,看似零散随意的组合方式,恰恰反映了西美尔感性化的生命哲思。在这些精致而稍显艰深的学术小品里,渗透了对现代生活切中肯綮的惊人洞察力。在此,现代社会的喧嚣、感官欲望的流动在文字中已凝固成寂静的沉思。冒着被斥为肤浅的风险(“时髦”的潜台词往往就是浅薄),西美尔从“生命感觉”出发走上了思想之路。他始终相信,个体灵魂的生命感觉对现代社会的理解程度从不逊色于对社会外部结构的剖析,他“以敏锐的听觉从大都市的嘈杂中听出了现代生命最深沉的声音。”(弗雷斯庇语)关注人的“生命感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西美尔对个体灵魂内在差异性的期盼。于是,西美尔意义上的“异化”概念产生了———“假如生命缺少内在差异,以至于人们害怕天堂里持久的幸福会变成持久的无聊,那么,无论生命在何种高度、以何种深度流淌,对我们来说,都显得空洞和无谓。”正是基于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个体灵魂消隐、生命质地稀薄的反抗,西美尔开始细致入微地反思碎片化的日常生活经验。西美尔的这种“形而上学性情”,在对个体生命感觉的刻画中常有令人击节的智慧闪光。在他眼里,哪怕是毫不起眼的生活细节,哪怕是从来被经院传统剔除在关注视野之外的琐屑文化现象,总能被赋予不同寻常的哲学蕴含和思辨意味。尤其令人诧异的是,他为我们描绘的形形色色的“瞬间图景”,在一个世纪以后的今天,其中的大多数依然是经院学者乃至市井大众津津乐道的“时尚”话题。
    时尚与货币的哲学
    《时尚的哲学》一文,用“同化与分化”来概括时尚的双重目标,任何一方的缺席,都会导致时尚的终结。在对时尚主体的描绘中,西美尔还提供了如下看法:时尚的人面临的是赞许与嫉妒的混合,时尚常常发挥着提升不重要的个体的功能,那些以“时髦”自居的人尽管处处标新立异,但其所谓“个性”,实际上存在于既定社会阶层的共同特性在量上的强化——“他引路,但走的都是相同的路”。饶有趣味的是,西美尔还从根除大众羞耻感的角度为时尚寻找社会动因。个体独处时的种种道德羞耻,往往在时尚的名义下得以神奇地消弭,因为“时尚代表大众行为”,“在参与大众犯罪行为时责任感就消失了”。感性而想象力卓绝的西美尔,为此提供了有趣的例证——许多女性在公开场合可以当着一百个人穿低领装,但在客厅里对着一个陌生男子穿同样的衣服却会感到困窘。然而,西美尔终究是时尚的反思者而并非抵制者,他不无乐观地觉察到了时尚的魅力所在:受时尚驱动的模仿行为,可以减轻个人的美学与伦理负担。
    西美尔在《女性文化》、《卖弄风情的心理学》等文中,在对“性特性”(Sexualitaet)以及历史文化的性别特征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得出“从人的纯粹性而言,女人比男人更是人”的结论;因此,他把女性文化运动的真实意义归结为“一种新的贵族统治诉求”,并且认为:女性运动的文化意义不应当是“从现在开始,至今为止为男人而存在的生活形式和成就形式要由女人完成”。关键问题在于:即通过“性别起义”追求到的种种自由和权利,能否为人类文化库存增添全新的文化特性?或者说,客观的女性品质如何才能形成有独特价值的女性文化?西美尔的所谓“性别形而上学”,对至今热衷于探讨女性文化和推动女性运动的人来说,实在是一种善意而发人深省的告诫。
    谈论西美尔,不可能回避他广为人知的“货币哲学”。问世于1900年的《货币哲学》,是西美尔唯一一部严格意义上体例完整的学术专著,为他赢得了20世纪初的盛名。收入《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一书的《现代文化中的金钱》、《货币与现代生活风格》以及附录中英国Glasgow大学弗雷斯庇教授《论西美尔的〈货币哲学〉》,大体上能为我们勾勒出西美尔“货币哲学”论的轮廓。显然,西美尔关注的是作为文化现象的货币。他宣称要“从生命的一般条件和关系来考察货币的本质”,用哲学的方式来处理货币与人、现代货币经济与人的历史现象的关联——在马克思止步的地方,西美尔开始了意义非凡的思想探险。
    市场经济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是上帝,货币已经从一种纯粹的手段和前提条件成长为最终的目的。西美尔对这一现象忧心忡忡,用他充满诗意的语言来描述,就是“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在另一个层面上,以金钱为中心的生活方式的可怕之处在于,货币几乎拥有了超越一切具体事物的能量,导致一切事物趋于无差异化和外在化;它“越来越成为所有价值的绝对充分的表现形式”,不仅客观事物的多样性成为了牺牲品,更严重的是个体生命感觉的萎缩成为了难以根治的现代性痼疾。货币经济生活造成了生命感觉的扭曲和个体灵魂的错位,也导致了“现代生活常见的骚动不安和狂热不休”。
    席美尔的启示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谁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悲剧性的威胁:浸透生命情感的思想被技术所取代,个体灵魂的鲜活气息已从生活中被驱逐。忠实于个体生命感觉是人文学术得以可能的一个重要前提,学术本身更是一种主体生命能量的释放,在这个意义上,存在体验消失殆尽的所谓“学术”,只可能流于文字材料的空洞堆砌。至于在关注宏大的社会建制问题和流连于契合生命体验的碎片化生存图景之间如何选择,这当然取决于个人的性情和“抱负”。
    作为一个“深深扎根在觉醒的19世纪的知识分子”,西美尔对很多问题都用他自己的方式做出了回答。他的回答足以引发当代人的沉思,这便是西美尔在其学说之外提供给我们的尤为可贵的启示。
    《中国教育报》2004年1月1日第7版 
四、当代哲理散文——哲思的主体默默地忍受着苦难和屈辱,他们以坚忍和沉默的方式无言地对抗着命运的不公,让人产生一种无限的敬意。譬如赵鑫珊、高尔泰、张志扬等人的哲理散文就是很好的例证。“真正惊人的美,会有一颗期求极高的心灵。它向生活要的东西太多,这是它天赋的权利。如果不是这样,人类及其历史,就不会是以自我完善为目的的不断追求不断创造的人的历史。”“男女之间的爱情,是这种美的最自然的形式,也是人的一切愿望的公然袒露的秘密。它永远是自身,又永远超出自身,即超出常识,超出传统,超出现存一切而憧憬未来,它永远是年轻的。(张志扬:《渎神的节日》,上海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12 页)     哲理散文中亦有情感与细节,所占甚微,然偶一点缀,却也光辉异常。如刘小枫先生的《这一代人的怕与爱》、张志扬的《渎神的节日》《门》,以及《李泽厚十年集》第四卷里的一些文章,都是很好的典范。刘小枫有一篇写他的老师宗白华教授的散文《湖畔漫步者的身影:忆念宗白华教授》。在这篇文章中,刘小枫以生命的思与诗的笔触追问“散步”之于宗先生的价值意义。宗先生的“精神散步”折射出了他探究生命真谛的精神形象。李泽厚有一篇为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所作的序文,也是体现这方面散文特质的范例。在这篇散文中,前面的部分主要是回忆与宗先生的交往琐事,后面的部分则是对宗先生美学之思。它把文学性散文和哲理性散文进行了有机的调和与统一。李泽厚的散文是在思中融入了诗的意趣,从而显得率性真纯。     周国平哲理散文。思考死生,拥抱虚无。在《探究存在之迷》中他说道: “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 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 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 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 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 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 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 痛苦时也不致失态。”(周国平《周国平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第108页)“死是荒谬的, 但永生也是荒谬的: 你将在这个终又一天熟透了的世界上永远活下去, 太阳下不再有新的事物, 生活中不再有新的诱惑, 而你必须永远忍受这无休止的单调。这是人生的大二律背反。”“没有死, 就没有爱和激情, 没有冒险和悲剧, 没有欢乐和痛苦, 没有生命的魅力, 总之, 没有死, 就没有生的意义。”(周国平 《人与永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222页)对于人是本质上孤独的认同感成为了周国平写作的重要主题。也正是他对人人的孤独感、人与人之间寻求理解的差异性的独到见解, 让更多的读者读后产生共鸣。“人们常常说,人与人之间, 尤其相爱的人之间, 应该互相了解和理解, 最好做到彼此透明, 心心相印。”“人们一方面非常看重别人是否理解自己, 甚至公开索取理解。至少在性爱中, 索取理解似乎成了一种最正当的行为, 而指责对方不理解自己则成了最严厉的谴责, 有时候还被用作破裂前的最后通牒。另一方面, 人们又非常踊跃地要求理解别人, 甚至以此名义强迫别人袒露内心的一切, 一旦遭到拒绝, 便斥以缺乏信任。” 3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导读课文链接
一、课文背景
1、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年出生于上海,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主要著作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文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守望的距离》等。主要译著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其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2、同样是散文,与上一篇历史人物散文不同,这是一篇说理为主的哲理散文。梁衡喜欢去叙写一些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名人,为这些历史人物的沉浮叹惋,用自己的文字为他们树立文字丰碑。而周国平则喜欢从事到理,娓娓叙来,文中呈现了作者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和卓见。当作者把一些经过深思熟虑的生活感悟呈现在你面前,你会突然发现那些人生哲思是如此贴切的表述着你的情感,你的经历,你的精神家园……哲理散文在西方有更悠久的传统,最著名的有蒙田、培根、卡夫卡、爱默生。
二、自读导引
1、题目从何而来?这一题目突出了生命怎样的特点?信中的落款和地址有哪些含义?
——是从一封读者来信的署名落款而来。原信没有留下书名和地址,在署名位置写了这一行字:“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我是,你是。”这不仅是作者不希望周国平一定要记住写信人的名字,表现写信者无意借此信与名人攀附,只想用自己的真实阅读感受与作家交流,这么一种质朴的动机。同时,是写信者对读者与作者、人与人(不论是名流还是凡夫俗子)的平等关系的深刻认知。这句话道出极为普通,但却容易被常人抛弃淡忘的社会常识和朴素真理:人降生到世上,没有谁是带着名字、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等来的。这些想法让周国平深深感动,并产生了写这篇文章的灵感。“时光村落”明显是不想留真实地址,“村落”有来自偏僻乡村的暗示,“时光”隐含人人都是生命过客的哲思。
2、作家收到读者的来信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读到这封从杂志社转来的信,作者的心会“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颤栗了”?
——通过原信的抄录,作者阐述了其中的原委。这位可能是“生活在穷城僻镇的”读者(女孩)读作者的文章时,“从不多聒噪什么”,也“并不深究”文章的思想,从不愿把作者“想象成一个思想家或散文家”,只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作者被她读自己文章的这种方式深深感动了,他感到了“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而这种感动是“暖人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动”。
3、周国平读信时温暖的感动还有哪些?
——第一层应该是写信人的身份卑微,能克服自己的沮丧和自惭形秽,鼓足勇气给作家写信,这既需要鼓励,同时也应该被作家珍惜。这样的信绝不是自我炒作推荐,也不像其他很会写作的笔者的来信数量众多,却能发现来自穷城鄙镇读者最真实的阅读需求与感受,所以令作者感动。第二层是她对作者文章的读法很特别,怎样理解“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是指这位读者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解读周国平的哲理文章,她读懂了周国平在文章里书写的生命体验。这种读者与作者心灵的交流的文字,出自一个陌生年轻的普通女孩之手,让作者感觉自己的努力追求有喜出望外的成就感。
4、作者在文中一共用了四个“安静”,三个“静静”,对文中这么多的“安静”“静静”,你是怎样理解的?
——强调宁静淡泊、远离浮华喧嚣,追求心灵的安适和精神的丰富。这不仅是作者和读者两人在这样一个浮躁喧嚣时代醉心于阅读写作交流的真实心境,也是周国平文章所表现的人文追求在这位读者内心激起共鸣的思想追求。这个社会很浮躁,社会意识里普遍存在着蔑视劳动,激赏投机的浮躁心理,需要沉静下来。但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难免急功近利。升学、求职、事业、成家立业,每一个生活要素,都处于一个”更快“的语境之下。不能求得“成功”,就会产生焦虑,在焦虑感的驱使之下,浮躁似乎成了现代人的一种通病,各种人群都深受影响。青年人不能安心向学,中年人工作中表现得焦虑不安,思想不停摇摆,老年人对社会失去信心与耐心,失望情绪挥之不去。曾经有不少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深入研究过这种全民浮躁现象,有的甚至将其称为“时代的基本焦虑”。在这种背景下,能保持一份宁静淡泊,是何等珍贵难得。
5、“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句话使作者联想到了的第一层含义是什么?“名字”在文中一语双关,除了“姓名”之外,还有什么含义?
——作者认为人降生到世上,没有谁是带着名字、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等来的,可在成长过程中,人们却以名字相见,名字又与头衔、身份、财产之类相连。这样的结果就是被外物缠绕的人们忘记了“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个最单纯的事实,将生命本身隐匿了。追逐功利的浮躁喧嚣裹挟着健全的理智良知,全民娱乐麻醉了只知追求个体生命消费的官能欢愉。生命的感觉日趋麻痹,即使是最亲密的伴侣也难得以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作者从对平常人对待生命的态度的联想感悟中,突出了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和感动。头衔、职位、身份、财产这些外在附着物,就是“名字”的其他含义。
6、从文中看,生命本身具有的的特性是什么?“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句话使作者联想到了的更深远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认为,生命本身具有普通而又独特,偶然而又必然的特性。“普通”是指任何人都是赤条条来,生来平等。独特是因为每个生命都是这一世界独一无二的,都应该以此自尊自爱,因而可以自豪。自然的生命诞生充满神奇的偶然性,即便你再牛,都逃脱不了离开这个必然结局。正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多么普通又多么独特的生命”,都是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因此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令人感动的因缘。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作者从生命普通又独特的本质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一个陌生得连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透过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观发现了自己的生命是人生中令人感动的幸遇。 
7、应该怎样看待作者对生命的理解?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世界时,什么也没有带来,包括名字。生命之初即是平等的,每一个生命的价值都是相等的。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等都是后来附加在生命上的,世俗的虚名将人与人区分开来。它们越来越浓重,所以遮盖住了生命的本质,也就是“平等”。有很多时候,正是这种区分阻碍了人们之间进行灵魂深处真挚的交流,因而才会有冷漠和孤寂存在。温暖真挚的交流必定以平等和尊重为基础,抛却一切虚名的生命是同等的高贵和值得珍惜。只有超越了生命外在的附加的这些东西,看得到生命本质的单纯和平等,才能尊重生命,才能更丰富和美丽的演绎生命,感受周国平所说的“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感动。”我们对遇见的生命,应该以自己单纯朴素的生命本真状态去对待。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周国平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赤子之交”的故事,关于生命.关于交流、关于平等、关于尊重。
8、作者认为“散文怎么算好,想来想去,还是归于‘平淡’二字”,又认为,“散文最讲究味”,即要平淡有味。这篇文章在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风格追求?
——由读者来信谈及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感悟,娓娓道来,毫不做作。从平常人对自己和别的生命的态度出发,耐心启发读者善待自己的生命。文字凝练,自然散淡却意蕴丰厚。作者极度鄙视现实社会的浮躁功利,拒绝只追求简单快乐的庸俗娱乐化思潮。与文化大散文比较,作者并不追求超越芸芸众生的博忧泛爱,恢弘阔大的历史人文纵横慨叹;和追求文采斐然的美文派相比,作者并不刻意经营矫情的文字,苦心孤诣去整出大段漂亮整句来哗众取宠,或是讥诮嘲讽一切,显示自己独立反叛的另类个性;和那些有很强责任感的散文大家也不同,作者摆脱居高临下的正面道德说教使命,和引经据典的渊博文化推介热情,非常愿意和读者作最真诚的平等交流。
三、课文提要
    作者借一封读者来信,阐明了自己对生命本质的看法,表达了对“一个陌生得连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透过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观发现了自己的生命”的感激之情。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一种暖人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动”。文章从一封读者来信写起。作家收到读者来信本是寻常的事,可是,读了信,作者的心“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颤栗了”。为什么呢通过原信的抄录,作者阐述了其中的原委。这位可能是“生活在穷城僻镇的”读者(女孩)读作者的文章时,“从不多聒噪什么”,也“并不深究”文章的思想,从不愿把作者“想象成一个思想家或散文家”,只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作者被她读自己文章的这种方式深深感动了,他感到了“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而这种感动是“暖人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动”。
    第二部分从“‘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到“这岂非人生中令人感动的幸遇”。作者由女孩来信中代替落款的“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一句子引发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并进一步阐述了感动的缘由。这一部分又分了两个层次来说。第一层,作者认为人降生到世上,没有谁是带着名字、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等来的,可在成长过程中,人们却以名字相见,名字又与头衔、身份、财产之类相连。这样的结果就是被外物缠绕的人们忘记了“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个最单纯的事实,将生命本身隐匿了,生命的感觉日趋麻痹,即使是最亲密的伴侣也难得以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作者从对平常人对待生命的态度的联想感悟中,突出了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和感动。第二层,作者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多么普通又多么独特的生命”,都是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因此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令人感动的因缘。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作者从生命普通又独特的本质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一个陌生得连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透过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观发现了自己的生命是人生中令人感动的幸遇。    ·
    第三部分从“所以”到最后。作者由衷感谢女孩对其生命的性灵的点拨,并愿自己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
    这篇散文比较好地体现了周国平的散文观:平淡而有味。首先,这篇散文由一封读者来信谈及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感悟,如实记下作者的人生境遇和感触。文章娓娓道来,没有一点做作之感。其次,作者对生命的况味、对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发现与领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种感悟从平常人对待自身这一生命体和对待别人这一生命体的态度中具体阐述出来,即生命是普通的,又是独特的;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应该珍惜和感激;与普通而又独特的生命相比,种种外在的浮华功名实在粗浅得很,因此,每一个人应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文字真挚而又生动,慢慢启发读者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再次,本文文字凝练,随意却不拖沓,自然散淡却意蕴丰厚,有深意蕴含其中。如“浩瀚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换,身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最罕见的偏偏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仔细想想,我们是怎样地本末倒置,因小失大,辜负了造化的宠爱”等等,值得反复阅读回味。
四、课文链接:时光村落里的往事
——蓝蓝《人间情书》序
    周国平
    人分两种,一种人有往事,另一种人没有往事。
    有往事的人爱生命,对时光流逝无比痛惜,因而怀着一种特别的爱意,把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珍藏在心灵的谷仓里。
    世上什么不是往事呢?此刻我所看到、听到、经历到的一切,无不转瞬即逝,成为往事。所以,珍惜往事的人便满怀爱怜地注视一切,注视即将被收割的麦田,正在落叶的树,最后开放的花朵,大路上边走边衰老的行人。这种对万物的依依惜别之情是爱的至深源泉。由于这爱,一个人才会真正用心在看,在听,在生活。
    是的,只有珍惜往事的人才真正在生活。
    没有往事的人对时光流逝毫不在乎,这种麻木使他轻慢万物,凡经历的一切都如过眼烟云,随风飘散,什么也留不下。他根本没有想到要留下。他只是貌似在看、在听、在生活罢了,实际上早已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
    二
    珍惜往事的人也一定有一颗温柔爱人的心。
    当我们的亲人远行或故世之后,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百般追念他们的好处,悔恨自己的疏忽和过错。然而,事实上,即使尚未生离死别,我们所爱的人何尝不是在时时刻刻离我们而去呢?
    浩渺宇宙间,任何一个生灵的降生都是偶然的,离去却是必然的;一个生灵与另一个生灵的相遇总是千载一瞬,分别却是万劫不复。,说到底,谁和谁不同是这空空世界里的天涯沦落人?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你已经习惯了和你所爱的人的相处,仿佛日子会这样无限延续下去。忽然有一天,你心头一惊,想起时光在飞快流逝,正无可挽回地把你、你所爱的人以及你们共同拥有的一切带走。于是,你心中升起一股柔情,想要保护你的爱人免遭时光劫掠。你还深切感到,平凡生活中这些最简单的聿福也是多么宝贵,有着稍纵即逝的惊人的芙……
    三
    人是怎样获得一个灵魂的?
    通过往事。
    正是被亲切爱抚着的无数往事使灵魂有了深度和广度,造就了一个丰满的灵魂。在这样:—个灵魂中,一切往事都继续活着:从前的露珠在继续闪光,某个黑夜里飘来的歌声在继续回荡,曾经醉过的酒在继续芳香,早已死去的亲人在继续对你说话……你透过活着的往事看世界,世界别具魅力。活着的往事——这是灵魂之所以具有孕育力和创造力的秘密所在。
    在一切往事中,童年占据着最重要的篇章。童年是灵魂生长的源头。我甚至要说,灵魂无非就是一颗成熟了的童心,因为成熟而不会再失去。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童话中的小王子说得好:“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我相信童年就是人生沙漠中的这样一口水井。始终携带着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幸福的,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
    四
    “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这是英国诗人库柏的诗句。我要补充说:在乡村中,时间保持着上帝创造时的形态,它是岁月和光阴;在城市里,时间却被抽象成了日历和数字。
    在城市里,光阴是停滞的。城市没有季节,它的春天没有融雪和归来的候鸟,秋天没有落叶和收割的庄稼。只有敏感到时光流逝的人才有往事,可是,城里人整年被各种建筑物包围着,他对季节变化和岁月交替会有什么敏锐的感觉呢?
    何况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人们活得愈来愈匆忙,哪里有工夫去注意草木发芽、树叶飘落这种小事!哪里有闲心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灵感受!时间就是金钱,生活被简化为尽快地赚钱和花钱。沉思未免奢侈,回味往事简直是浪费。一个古怪的矛盾:生活节奏加快了,然而没有生活。天天争分夺秒,岁岁年华虚度,到头来发现一辈子真短。怎么会不短呢?没有值得回忆的往事,一眼就望到了头。
    五
    就在这样一个愈来愈没有往事的世界上,一个珍惜往事的人悄悄写下了她对往事的怀念。这是一些太细小的往事,就像她念念不忘的,卜花、甲虫、田野上的炊烟、井台上的绿苔一样细小。可是,在她心目中,被时光带来又带走的一切都是造物主写给人间的情书,她用情人的目光从其中读出了无穷的意味,并把它们珍藏在忠贞的心中。
    这就是摆在你们面前的这本《人间情书》。你们将会发现,我的序中的许多话都是蓝蓝说过的,我只是稍作概括罢了。
    蓝蓝上过大学,出过诗集,但我觉得她始终只是个乡下孩子。她的这本散文集也好像是乡村田埂边的一朵小小的野花,在温室鲜花成为时髦礼品的今天也许是很不起眼的。但是,我相信,一定会有读者喜欢它,并且想起泰戈尔的著名诗句——
    “我的主,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
    (选自周国平《守望的距离》,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五、课文链接:可爱的于娟
——《此生未完成》序
周国平
    我是在读这部遗稿时才知道于娟的,离她去世不过数日。这个风华正茂的少妇,拥有留洋经历和博士学位的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在与晚期癌症抗争一年四个月之后,终于撒手人寰。也许这样的悲剧亦属寻常,不寻常的是,在病痛和治疗的摧残下,她仍能写下如此灵动的文字,面对步步紧逼的死神依然谈笑自若。我感到的不只是钦佩和感动,更是喜欢,这个小女子实在可爱,在她已被疾病折磨得不成样子的躯体里,仍蕴藏着多么活泼的生命力。
    于娟是可爱的,她的可爱由来已久,我只举一个小例子。那是她在复旦读博士生的时候,一次泡吧,因为有人打群架,她被误抓进了警察局。下面是她回忆的当时情景——
    “警察开始问话写口供,问到我是干什么的,我说复旦学生,他问几年级,我说博一。然后警察怒了,说我故意耍酒疯不配合。我那天的穿戴是一个亮片背心,一条极端短的热裤,一双亮银高跟鞋,除了没有化妆,和小阿飞无异。小警察鄙视的眼神点燃了我体内残存的那点子酒精,我忽的一声站起来说:‘复旦的怎么了,读博士怎么了,上了复旦读了博士非得穿得人模狗样不能泡吧啦?’”
    她的性格真是阳光。多年后,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这阳光依然灿烂,我也只举一个小例子。在确诊乳腺癌之后,一个男性亲戚只知她得了重病,发来短信说:“如果需要骨髓、肾脏器官什么的,我来捐!”丈夫念给她听,她哈哈大笑说:“告诉他,我需要他捐乳房。”
    当然,在这生死关口,于娟不可能只是傻乐,她对人生有深刻的反思。和今日别的青年教师一样,她也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是体制内的职称升迁,二是现实生活中的买房买车,并且似乎不得不为此奋斗。现在她认识到——
    “我曾经的野心是两三年搞个副教授来做做,于是开始玩命想发文章搞课题,虽然对实现副教授的目标后该干什么,我非常茫然。为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标的事情拼了命扑上去,不能不说是一个傻子干的傻事。得了病我才知道,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
    “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里逃生死死生生之后,我突然觉得一身轻松。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去多管闲事淡事,我不再有对手,不再有敌人,我也不再关心谁比谁强,课题也好、任务也罢,暂且放着。世间的一切,隔岸看花、风淡云清。”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我相信,如果于娟能活下来,她的人生一定会和以前不同,更加超脱也更加本真。她的这些体悟,现在只成了留给同代人的一份遗产。
    一次化疗结束后,于娟回到家里,刚十九个月的儿子土豆趴在她的膝盖上,奶声奶气唱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她流着泪想:也许就差那么一点点,我的孩子变成了草。她还写道:“哪怕就让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动,每日污衣垢面趴在国泰路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骂万人践踏,只要能看着我爸妈牵着土豆的手去幼儿园上学,我也是愿意的。”还有那个也是青年学者的丈夫光头,天天为全身骨头坏死、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擦屁股,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求老天让你活着让我这样擦五十年屁股”。多么可爱的一家子!于娟多么爱她的孩子和丈夫,多么爱生命,她不想死,她决不放弃,可是,她还是走了……
我不想从文学角度来评论这部书稿,虽然读者从我引用的片断可以清楚地看到,于娟的文字多么率真、质朴、生动。文学已经不重要,我在这里引用这些片断,只因为它们能比我的任何言说更好地勾勒出于娟的优美个性和聪慧悟性。上苍怎么忍心把这么可怕的灾难降于这个可爱的女子、这个可爱的家庭啊。 呜呼,苍天不仁!
       呜呼,苍天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