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绝密策反:智慧语文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15:27:32
点燃语文激情 成就智慧人生
—————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之路
1.      刘晓丽
从毕业到现在已经在三尺讲台上辛勤工作了12年了。回顾这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之路,我与语文教学朝夕相伴,与语文教学耳鬓厮磨,从未中断过对语文教学真谛的探寻。也许,我还不能搞清楚某些艰深的理论问题,但只要我读到心仪的文章,只要我走进教室迎着学生们清纯的目光站在讲台上,我就好像看见了语文的身影,嗅到了语文的馨香,感觉到了语文的脉搏。
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
一、培养学生的生活敏感
新课标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学语文,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学习与自我、与自然、与社会如何更和谐地达到一种佳境。
(一)观注自我
观注自我,不妨从名字开始。我在为学生做自我介绍时,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晓立”。晓,早晨也,立,成人也。我是早晨出生的,所以叫“晓立”。另外还有更深层的含义:所谓“立”,即人活一世,要争取立德立言立行,“晓”,也就是懂得这个道理,合起来,“晓立”也就是我的父母希望我要“懂得人活一世,要立德立言立行”;同学们一听,觉得原来老师的名字,还有这么多的讲究。然后我告诉他们,其实,父母为儿女起名字的时候,都是有一定讲究的。你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丰富而美好的含义。你们来研究研究吧。用笔用纸来告诉我你的发现。
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开始了研究、练笔。
完成这次练笔以后,我为同学们推荐敬一丹的一篇散文《速写白岩松》。文章中写到“白”有一种透明感,挺像白岩松,因为白岩松一向快人快语,直言不讳,喜怒哀乐溢于言表。骂起来,特解恨,夸起来,也特由衷。又写到“岩松”,也很像他,有棱有角,有力度,既正又直,锋芒毕露。说这个名字又不像他,是说“岩松”这两个字显得静了点儿,没有他那种特有的动感。“岩松”这个名字也看不出他偶尔才被人感觉到的柔情。最后结尾,一个人的名字怎么能包含一个人的全部呢?可我仍然想,如果岩松名字里有个“风”啊什么的,不就更是名如其人了吗?(当然,文章更具体,有详实的事件去支撑自己的分析)。通过这篇文章,同学们更多的了解了当红主持人白岩松,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扩充修改自己第一次作文的范例。同学们有章可循,高质量的完成了又一次练笔。
在此基础上,还可再进一步。让学生任选一个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名人……)的名字来分析,创作,再进行第三次练笔。
当然,观注自已不仅仅关注名字,还有更多更多的东西。比如,喜怒哀乐、兴趣爱好,童年往事,家庭生活,未来畅想均可多形式地走入语文学习中。
(二)关注社会、关注自然
当代中学生如果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他的语文学习是有内伤的。我总是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校园本身就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教室里,同学们的上课状态。宿舍内,舍友们的说笑情景。操场上,队员们的充满活力的身影......一花一草,一虫一鸟……四季的更替,日月的轮回……感恩节,母亲节,这每一个节日……这一切的一切都应该在学生心中轻舞飞扬。
视野再宽些,再向外,去看社会。比如:我曾引导学生观注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观注他们的事迹和精彩的颁奖词,以洪战辉这一人物为例,“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仍然文弱,但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这样的事例既可以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而这样精彩的颁奖词不也是文字的典范吗?更何况还可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导引学生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在课前几分钟开设了“时事要闻”,让学生观注社会焦点,既是为写作积累素材,又引导学生养成事事关心,胸怀天下的素养,像张怡佳同学对战争素材的分析,评价。薛新力同学的《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祭》都视野开阔,非常大气。
假日也是学生学语文的宝贵时刻。比如,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大事小事,去发现真善,也审视假恶丑。也可以让学生做些小事,比如:寒假搜集对联,周末回家看电视时注意搜集你喜欢的广告进行描写。有个同学对七匹狼男装的广告写的很好。“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外国人怒目而视,充满挑衅:‘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杯子撞过来,红酒泼过来……红酒失败的跌落……白衣依旧如雪,我中华男儿不怒自威:‘不懂防守,怎能进攻!’”这则广告描写巧引诗词进行背景的烘托,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尤其对红酒“失败的跌落”这一拟人化的描写更是极为传神。如果没有这则广告为“米”,她又怎么能做出这样诱人的“炊”呢?
看完电影《暖春》后,我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个电影中蕴含的一些语文知识。诸如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描写,衬托等。课上,师生共同创作了一副对联:“赏《暖春》,花淡淡,香淡淡,花香弥漫;学语文,情浓浓,趣浓浓,情趣无穷。”
总之,生活中时时是语文,处处是语文,生活是语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有一种生活敏感,因些,我为学生提出了八字方针:观注生活,享受语文。
二、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
(一)“读课文”是一种看似传统陈旧实则最具实效的方法
我参加了2005年的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研讨会,并做了一堂公开课《答谢中书书》。在前几次试讲准备中,讲一次改一次教学设计,几易其稿。最终,荣获保定市一等奖。
最初的设计,没有给学生安排多少读课文的时间,安排了总结写作方法,练习写作片断的环节。后来改为写作片断的练习不再在课堂上进行,而是以“读”为核心,以“读”为线索,以“读”为重点。通过朗读、默读,范读、齐读,分组读,诵、听替换地轮读,看着大屏幕上的图片,伴着音乐读,背读,分层逐段地接读,众声鼎沸地速读,表演背诵、唱读等。把功夫扎扎实实地化在读原文上,这绝对不应引起怀疑。读的次数多,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翻着花样的读,层层深入的读。几十个年轻的声音,朗朗“读”书声贯串整堂课,给人一种久违了的感动。我把这种“熟读精思”的教学方式称为“语感”教学。
1 . 以情带读,读出感情
通过读,使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全身心地投入课文中,与作品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感觉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喜怒哀乐……读出与作者的共鸣。
2 . 以读带思,以思促读
《答谢中书书》中有“猿鸟乱鸣”一句,其中“乱”字,就需在读中着重品味。是读出厌恶之情,还是读出陶醉之情?毫无疑问应是后者。联系“乱花渐欲迷人眼”体会“乱”表现了一种热闹、生机勃勃,而非杂乱,烦乱。在七年级上册中《散步》中“走大路”肯定的语气,慢一些,行不行?因为“我”孝顺。《羚羊木雕》“那只羚羊哪儿去了?”读快一些,声音高一些,表现妈妈的强硬。
3 . 读后练习,学以致用
《散步》中“熬”过了冬天。为什么用“熬”,不用“度”?让学生也用“熬”来说一句话,这样就做到了明智之士用读书。
4 . 读出新意,读出自我的风采
我们在学《羚羊木雕》时,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但是不是依照课本,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的直接对话,进而排练成一个三幕话剧来表演,这何尝不是一种“读”的更高境界。
5 . 绝不盲从,敢于创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一段,鲁迅先生写的是:看鸟雀“走”到竹筛底下,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为“跳”比“走”更准确。
在语文教学中,从这种意识出发,关注运用中的语言,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字、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才能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
(二)广读博览
新课标要求学生多读书。的确,对书不感兴趣的学生怎么可能学好语文呢?因此,教师要把课文看作一个窗子,通过它,让我们的学生走进一个更广阔美丽的世界。对于开放型阅读教方式,我做了多种尝试。
1 . 在教材的组织上,打破教材的编排程序,进行作品分类读
可以对同一作家作品进行专题读,初中阶段的《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故乡》《孔乙己》,从中去体会鲁迅从童年到青年,到成年的人生历程,进而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鲁迅,并继续进行辐射性阅读,再推荐《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还可以对风格相近的作家作品比较分析读,对风格不相同的作家作品比较读,对课内文章和课外文章分析比较读,对同时代的作家作品比较读,等等。教学郦道元的《三峡》、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推荐的课外阅读———刘白羽的《长江三峡》组合成“昔日的三峡”与“今日之三峡”的分析比较,跨越千年,进行思维的飞翔。
再如,学了曹操的《龟虽寿》、《观沧海》,后来又学了《杨修之死》。可以比较在这些作品中,曹操形象的不同。以《真假曹操》为话题展开讨论,还可以推荐学生观看中央10台的《百家讲坛》中易中天品三国栏目,我想学生可能会迫不及待的要阅读《三国演义》了。这种教学,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找到阅读的新意。
2.改革传统单一的“讲读课”、“串讲课”课型,实施多种课型,激励学生阅读
“我的课堂我做主”,或“百家讲坛”可先请某些同学做带头人,由他们把自己读过的书介绍给同学们,这种课型,我们称为“我的课堂我做主”,或“百家讲坛”。一石激起千层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学生仰慕其风采,誓必效仿之。
“我读我思故我在”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教师可安排出专门的阅读课、欣赏课,在这样的课上教师无需发问,学生无需发言,全部沉浸于对书的赏读。“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课型,我们称之为“我读我思故我在”。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书读得多了,全班的读书气氛形成了,可及时开展讨论课、辩论课。此种课型,我们称之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语文教学只有这样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的阅读量才会猛增。当学生胸藏万卷书的时候,当学生觉得“宁可无肉吃,不可无书读,无肉使人瘦,无书使人俗”的时候,我敢说,他们的语文素养已日渐丰满。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观中最基本的三点应为:
1 . 为了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而求索;
2 . 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
3 . 语文是功利的,那是学生的升学之路;语文是科学的,那是学生的思维之剑;语文是审美的,那是学生的精神家园。
最后,我想说:也许中庸的语文哲学,才是语文哲学的大智慧、大圆融、大境界。让我们想想,语文哲学的诸多范畴,如工具与人文、继承与发展、基础与创新、自主与引导、尊重文本与拓展资源等,都应归宗于中庸这种智慧。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所谓“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是的,无论什么方式方法,要真正能使学生获益,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教师本人的素养。语文素养不高的老师,很难培养出语文素养高的学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名师出高徒”这些话仍然是朴素的至理名言。总之,教学绝不是纯技巧的玩意儿,而一定要以教师本身的素质为基础。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他应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他是学者;他应该有高超的教育智慧,他是智者;他应该有崇高的职业境界,他是仁者。
他可以抛开课本,他自身丰厚的知识,如饥似渴的终身阅读,就是一个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他可以甩开教案,他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敏锐的教学机智,使他能因材施教,随机应变;甚至他可以离开教室,外面的世界成为了他更广阔、更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
他自身时时处处散发着浓浓的语文馨香,春风化雨,教而无形。
我想,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不再是我讲课,我导课,而是“我即是课,课即是我”。境界越高,越是课我合一,境界越高,课的痕迹就越淡。那么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智慧校长和他的智慧语文课堂
——访江苏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校长蒋俊兴
本刊记者 张闽 王玲玲
[题记]
他,苏州市名校长,一位资深的小学校长,有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务实的工作作风,睿智的管理水平,开创了“三校合一,优势互补”的规模型办学模式;他,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有着鲜明的教学理念,娴熟的教学技艺,百忙中仍立足课堂,始终站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探索着,实践着。“充分彰现教学智慧”,是他显著的教学特色,张家港实验小学“智慧语文”的研究在他的带领下,正蓬勃地开展着。2006年11月24日,江苏省小学名校名师语文教学主题观摩研讨活动中,他的《生命的壮歌》奏响了一曲羚羊的赞歌,让我们看到了他“构建智慧课堂,落实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2007年12月6日,张家港市第九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他的《半截蜡烛》诠释了一家人的智慧,让我们看到了他“彰显教学智慧,打造生态课堂”的教改思路;2008年11月26日,苏州市小学名校长名教师教学研讨活动中,他的《水》解读了孩子们的缺水之苦,让我们看到了他“民主创新,自主实践,凸显智慧”的教学主张;2009年11月18日,张家港市第十一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他的《长征》体现了红军的豪迈,让我们看到了他“彰显教学智慧,打造生态课堂,实现有效教学”教改思路的日臻深邃……一路走来,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的眼里,始终透露出智慧的光芒;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跋涉的足迹……
《教育》旬刊:蒋校长,你是一位语文特级教师,你对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有何看法?
蒋俊兴: 我们的小学语文经过八年的努力,课程改革正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让人欣喜的。我们看到,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逐步凸显。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但是,语文课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似乎又进入一个新的误区:追求了表面的热闹,却忽视了思维的含量;注重了手段变革,却忽略了内涵的深度;重视了对“多元”的关照,却弱化了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尊重;强调了“人文”,而淡化了“工具”……凡此种种,都让人感到揪心!
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是母语课程,课堂上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语文离我们很近,孩子们都浸润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但另一方面我们很多的语文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不知道怎么教,或者说在用不恰当的手段教学语文,亦不乏在教学目标上有失偏颇,甚至本末倒置的。因此,我们的孩子花大力气学语文,但却学不好语文,怕学语文。
其实,古人关于“教学”,说得很清楚,老子在《道德经》中两次提到“不言而教”。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四十二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既然所有的“教”都是“不言而教”,何况“母语”?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语文是不需要多教的。叶圣陶老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但“不教”是难的,连老子都说“天下希能及之矣”。孔子更把“教”直接说成了“学”。《论语》开篇就说了怎样教学生学习,学生怎样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就是说的学习的平等与尊重,即《课标》上所谓的“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所谓的“教师、学生、文本”和平等对话。孔子还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习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就不要再重复了,不要再教了。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明确我们是要教学生学语文。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语文本身的规律和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
《教育》旬刊:我们了解到,你平时跟老师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构筑智慧的语文课堂”,请问你为什么提出这一命题?
蒋俊兴: 智慧,是一种才能,是一种本领,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境界。它是人天生就有的,又是在后天不断开发与发展的。
“智慧”是目前的一个高频流行词,但其实它是一个古老的词语。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崇尚智慧的文明国度,我们要从祖先的身上汲取智慧。2500多年的智慧圣人孔子得到了世界的承认。他不仅自己是智慧的化身,而且倡导智慧地学习,智慧地教学。纵贯古国文化,智慧之精粹不胜枚举:从孙子的智慧兵法,到诸葛的智慧谋事、刘邦项羽的智慧争霸;从“四大发明”的智慧成就,到李冰父子的智慧工程;从诗经、楚辞的光耀,到唐诗宋词的鼎盛;……都显示出华夏古国智慧之精髓。
我们的母语,它本身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其深远的内涵和宽泛的外延是每个孩子智慧萌生的土壤。而我又是一名语文教师,因此,我希望我们能以智慧的语文课堂为突破点,让“教师智慧地教学生智慧地学习充满智慧的祖国语言文字”,让我们的学校教育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同时,时时处处闪现智慧创新的火花。
针对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我觉得首先要改变老师的观念,明确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也是师生智慧生成与发展的演练场。只有构筑智慧的课堂,才能造就智慧的学生。因此,所谓智慧的教学也就体现在怎样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对于语文教育来说,“智慧的教学”与“智慧的学习”就是把握好语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这个“度”。按照古代儒家的中庸理论,就是怎样更合理,更切合,更符合规律。
无论是教师智慧地教语文,还是学生智慧地学语文,都应该是一种生命过程所经历的快乐成长。语文对于孩子来说,对其个体生命的成长具有导向性,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语文的作用不可估量,而智慧语文课堂的构建,就是在为孩子的智慧人生打下基石,为此,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更应该有不尽的幸福感。
《教育》旬刊:请问,你的智慧语文课堂有哪些特征?
蒋俊兴: 智慧的语文课堂其实应该是我们每个教语文的老师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或许没有谁能够准确地说出它的基本特征,也没有谁能够说自己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追寻它、触摸它。
我想引用我们“智慧语文工作室”的部分人员在研讨我的课堂教学时的争鸣和发言,或许它能够从一个侧面来告诉大家我们所追求的智慧语文课堂是怎样的。
对于《生命的壮歌》的印象
教者没有煽情的语言,没有复杂的环节,有的是智慧的引领。本片段仍然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反复吟诵,走进文本把“刚好”“猛蹬”解读成一段段有情的文字,解读成一幕幕的感人场景;走出文本把年轻羚羊的内心情怀幻化成一句句可感可触的独白。这一举一幕深深触动了学生心底的情弦:对生命的崇敬。叶澜曾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当直观形象的简笔勾勒,适时适度的文本补白让学生的智慧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的时候,那是课堂最美的风景,这一举一幕也成为了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章春燕)
在课的结尾,老师再现了原文作者震撼后的思考,学生读了,感受了,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但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最后回归课题时,老师说:“在上一课的《蚁国英雄》中,在今天的《斑羚飞渡》中,我们看到动物们面对死亡所表现出来的冷静、机智、牺牲……也许,这是动物生灵本能的使然,但它们的举动不能不让我们震撼……它们奏响了生命的壮歌!下课!”我想,这个时候的下课,是每个学生心头最澎湃的时刻,在这个时候的下课,学生必定会更深地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去思考人和动物共处的微妙,去思考在面对死亡和种族的生存时个人的选择和牺牲……这时的下课,简约、含蓄,又是一个留白的空间,给了学生思维自由驰骋的天地!(吴灵燕)
对于《半截蜡烛》的印象
不管是开课的引入,课中的讨论,还是课堂的结尾,教师都是那么轻松自然,语言看似不经意的随口说来,例如:课文伊始,只一句简单的“可是有一天晚上”,就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牵引到那个故事的现场,准确而得体,极富吸引力,牢牢牵引着听者的思维。而在授课过程中,一句简单的问话:“‘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为什么说‘似乎’?”让学生跟随课文的节奏,立即又陷身课文紧张的气氛中,反映出最真实的情感,最真情的投入,接下来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对课文的情节感同身受,紧张着课文的紧张,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一切文语皆我语。真实的语文就是这样,朴实的才是真精彩!(蒋秋华)
蒋校长在课堂上就是这样以沉静的方式为学生点燃了“关于半截蜡烛”的思考。直面“半截蜡烛”被赋予的特殊意义,他引导孩子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层次性诵读,逐层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样的语句,同样的诵读,因为给了孩子沉静阅读的空间,所以孩子才能由关注半截蜡烛的非凡意义转入关注蜡烛主人的心路历程,于是有了关于“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一些”的个性纷呈之解读,简单平常的一句话,孩子解读的视点却各有各的意味,或着眼于“先生们”而发现了女主人的从容自然,或着眼于“瞧”而感受到女主人的处变不惊,或着眼于“亮一些”而索引出女主人的机敏聪慧……各异的语言呈现的无一不是孩子们静心品味的思考轨迹。(郑艳)
对于《水》的印象
智慧课堂,应该是以学生的成长为基本方向;智慧课堂就应该使每一个生命得到呵护和培育;智慧课堂就应该是真实的、自然的、亲切的、和谐的……如果说蒋校长这堂课的教学是智慧的,课堂是灵动的,那么这堂课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他那独特的“个人味”。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教师虽是知识的富有者,却不去毫无休止地展示自己的“财富”;教师虽拥有自己的各种能力,却不去刻意有声有色地表演自己的才艺,他更多扮演的则是一个引路人,一个设计师和一个总导演。这样的语文课,让听课者与学生都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曹琴)
在蒋校长的课堂上不时会发现教师的追问,它让读得不够多,不够深的学生更多更深地去读。如在教学第5节时,当学生读完母亲倾注水的句子后,他接二连三地追问许多学生:“母亲,我们那么干渴,你为什么只给我们一勺水?”“母亲,你为什么让这一勺水缓缓流淌下来?”“母亲,你为什么还要拿着一把麦秆扇扇呀?”……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课文文字的背后,去触摸语言文字的温度及深度,通过智慧的碰撞,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度拓展。(龚军民)
对于《长征》的印象
学生从《长征》前的一无所知到《长征》后的精彩纷呈,我想这都缘于老师的宽容,这种宽容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学生的回答可能是粗糙肤浅的,可能是片面零碎的,可能是偏差失误的,但这就是真实的课堂,需要的就是我们教师用心地聆听、智慧地善待。许多公开课常常给人一种精美、唯美的感觉,但同时又带给大家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累”与“假”,这正是因为老师没有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不敢面对偏颇或错误。真正的智慧课堂,学生一定会热切地期待着,愉悦地接纳着,真心地喜爱着,不断收获、满足与超越着。
(吴秀君)
课堂呈现出一种自由、和谐、开放、真实和创造的状态。学生学得愉悦,他们乐意主动地走进文本、体验文本,真切地深入地感悟文本,真情地朗读、演绎文本。教师尊重生命,关注个性,真正当学生的朋友、听众、合作者、帮助者,不是由上及下的给予,而且共同的探索分享。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蒋校长说:“你看了这些阅读材料,有什么感觉?”“你最关注哪个词?”“你还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有了自己的发现与感悟。当学生的感悟断层时,教师又适时点拨,如学生在研读二三两联时,发现作者选了两处山,两处水,教师问:“同样是写山,山是一样的吗?同样写水,水是一样的吗?”学生马上又陷入积极的思考之中。(赵晓燕)
总体印象
听蒋校长的课,从《半截蜡烛》到《水》,再到《七律 长征》,欣赏了一位智慧的老师在他智慧的课堂上的一种风度,一种风格,一种风范。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第一点是总能在教学中找到一个智慧的切入点,这里的切入点是指教学策略的切入点,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简单的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细节都能起到这样一个统领全程的作用。第二点印象深刻的地方是蒋校长总能智慧地解读具有灵性的汉语言文字。中国的文字真的是丰富多彩的,一词多义,同音异义,同一个词有不同的解读等。(邱华)
在蒋校长的公开课上,我们看到了上第一课时时候的原始初读。学生的原始初读是珍贵的,这时学生的阅读感受也是最具个性化的。……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发现、体验、探究和感悟。平时,我们往往一心追求着公开课的流畅,但其实,我们更要追求课堂教学效果的真实。真实的课堂教学效果应该是学呼唤着教,教催生着学,质疑与探索并行,求索与遐思共进,过程与效果通茂,而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才是智慧的!(严建红)
蒋校长的课堂是充满智慧的课堂,他的课就是对智慧课堂的生动诠释。下面我就结合章春燕教导所说的两点进行一下补充:1.朴实无华,却涌动着真情,绽放着生命的活力,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和谐,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2.扎实有效,更是智慧凝就。文本的智慧取舍,预设与生成的智慧相融,课堂中有效的追问,充分体现了本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所以,在蒋校长的课堂,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学生很乐意主动地走进文本,真切、深入地感悟文本,真情地朗读、演绎文本,我想,这就是智慧的老师在智慧地引领学生智慧地学习充满智慧的祖国语言文字吧。久而久之,勤学习、善倾听、会思考、乐发言的智慧型学生就会活跃在我们的课堂。(邵萍)
……
这是大家每次听课后对于智慧课堂特征最原始的探讨。我觉得,智慧的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不断地创新,其创新的基点是,在不游离文本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促进孩子的智慧学习。
《教育》旬刊: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智慧地教学?
蒋俊兴:从具体操作的层面上说,我们要求教师在把握文本时充分彰显智慧,不仅能挖掘文本内隐的智慧之光,还能智慧地遴选相关文本与资源。我们倡导教师在设计预案时充分彰显智慧,“眼中看着学生”“胸中装着学生”,让教学预案成为触发学生智慧开启、智慧生成的助推器。我们更激励教师在运行教学流程时充分彰显智慧,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千方百计地创设问题情景和引起思维冲突,千方百计地引领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千方百计地激励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智慧才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精心地组织学生进行紧张的思维劳动,又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既用规范的语言来规范学生的语言,又不乏适度的幽默来调节课堂气氛,同时,通过媒体的科学运用与教学活动的合理组织,点亮学生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智慧地调控课堂,学会等待,学会倾听,学会追问,学会甄别,能够发现、保护与促进学生课堂上的智慧闪现与生成。教师能够关注个体差异发展,能够激起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内驱动力。
同时,老师要重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方法地学习和创造性地学习,重视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鉴赏与批判,对资源的搜集与遴选,对教师的好奇与怀疑,对同伴的欣赏与商榷,对自我的坚信与反思等智慧型学习品质。
《教育》旬刊:平时,你是怎样引领与帮助老师们成为智慧型教师的?
蒋俊兴:2005年9月,我们确立了学校主课题《小学智慧型教育研究》,并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开始了“智慧”之行。
在课堂教改的实践过程中,“广猎各路大家之精华”“广集各派理论之精髓”“广树各科教学之典型”成为学校推进智慧教学的主要举措。学校先后聘请黄爱华、徐斌、王崧舟、孙双金、薛法根等多名特级教师和成尚荣、杨九俊、王铁军、彭钢等著名教育专家来校上观摩课和作学术报告,让大师的教学情怀唤醒老师们的教学激情,让大师的教学智慧点亮老师们的创新灵气。
我们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着力探究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教学要素的有效调配,教学评价的有效调控;着力实现开放民主、活泼灵动、扎实高效、彰显智慧的课堂教学;着力从知识课堂走向智慧课堂,为师生智慧的共生和发展而教学,追求为人生幸福快乐而教学的境界。我们开展一系列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我们承办市以上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定期开展专题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像2006年11月,学校成功承办了“江苏省小学名校名师语文主题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全面展示了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建构智慧课堂,落实有效教学”的教改研究成果与经验,在省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们开展经常化的“一课三议、三课一评”活动。“一课三议”就是备课组选择一篇课文进行集体备课,由一位老师执教,备课组成员一起评议,调整,然后再教,再评议,直至大家觉得满意;“三课一评”就是几位教师选择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异型设计”,然后比对研讨。像语文学科组的“同题连上”研讨活动,像教学能手的“同题异构”教学观摩活动。再有广泛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通过“说课比赛”“教学片段情景模拟”“课堂教学大比武”等形式,引导教师精心设计教学预案,细心应对课堂生成,智慧运作课堂流程,全面落实有效教学。
我们通过强化业务学习,组织各种形式的校本学术研究活动。像行政班子成员的教学管理论坛,学科教师的教学主题论坛,骨干教师的学术报告活动,成立“智慧语文工作室”,还有教研组的“案例剖析”“主题沙龙”,等形式,进行深入有效的校本研讨。
当“智慧教学”成为老师思维的一种方式,成为工作的一种常态时,那我们的教学也就走上了“智慧之路”了。
[结语]结束采访时,我们看到了蒋校长办公室里的一幅字:“校长应该成为有抱负,敢负责,乐奉献的教育者,应该成为有思想,有智慧,有个性的办学人。校长的全部创造才能,就是为着师生智慧的开发与发展,建构优质的平台,提供优良的服务。”从这座右铭的背后,我们依稀读懂了一个智慧校长独特的心智特质与行走方式,依稀读懂了一个智慧校长对高品位教育人生的孜孜以求与生命境界。
论高效语文教学的大成智慧
——谈谈有效语文教学的三本策略
徐自强
一、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自1904年独立设科开始,至今中国语文教学已走过了一百多年历史。回首百年,这一母语学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是,不可否认,百年以来,中国语文是一门耗时最多,用力最大,改革最频繁,而成效却最受争议的一门学科。远的不说,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文章指出:
十年时间,两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这一论断,被誉为教育界的“一声惊雷”,堪称中国语文教育史上的经典。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学生本国语文“大多数不过关”的现象究竟改变了多少?
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的21世纪教师教育用书《语文教育展望》回答说:“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今天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质的飞跃,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并没有多少改观。”王富仁、郑国民主编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成果之一《传统文学教育的现代启示》回答说:“百年中国语文教育自然有许多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中国民众的语文水平普遍下降。”《中国青年报》2006年1月3日《谁该为国人汉语功底寒心》一文,甚至说:“中国人不懂汉语甚至闹出洋相的事早就不是新闻了。” 至于当前学生对语文课的态度,《广州日报》2007年1月13日报道:“专项调查表明:语文课最不受小学生欢迎。”
为什么当代中国语文教学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为什么半个多世纪以来,改来改去,还是改变不了“大多数不过关”的状态?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原因是在改革中没有正确处理好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对传统语文教学否定得过多,肯定得太少,在引进西方教学理论的时候,忽略了汉语文母语教学的特点,总是用一种西方文化改革另一种西方文化,并且往往陷入矫枉过正的思维误区。事实证明,中国语文教学越是西化,其不过关的现象越是严重。我们在海外某地几年来先后听了几百节中国语文课,发现他们的教师虽然非常敬业,但教学效率更加低下就是一个佐证。
季羡林先生说:“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来看,东西方文化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又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有何区别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区别是思维模式、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文化注重分析,一分为二;而东方文化注重综合,合二为一。”事实正是这样:我国传统语文教学重吟诵,重感知,重积累,不重分析。独立设科后,语文教学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注意分析了,但基本上还保留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世纪50年代向苏联一边倒,推行凯洛夫教育学,《红领巾》教学法风行一时,语文教学就以分析教材为主了。
总而言之,百年特别是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语文教学,正是走在“三十年河西”的道路上。不过,正如《三国演义》第一回所说的那样:“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今中国语文教学应回到“三十年河东”的道路上来。
中国语文教学“三十年河东”,并不是否定“三十年河西”。而是继承百年以来在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中国语文教学所取得的一切光辉灿烂的业绩,“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济西方文化分析思维之穷”,把中国语文教学提高到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
有效教学就是高效教学。“高效语文教学的大成智慧”这一课题,意义就在于此。
二、必集大成,才能出智慧
任何成功的改革,都离不开一个先进的理论支点。
语文教学,从来就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然而在众多的“大路”中,我们选择了钱学森的“大成智慧”作为课题的理论支点,是因为我们认为,它具有科学性、包容性、民族性,在哲学的层面上为有效语文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钱学森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大成智慧是他几十年,尤其是近十几年来一直着力思考的时代课题。简要而通俗地说,大成智慧是引导人们尽快获得聪明才智与创新能力的学问。钱学森说:尽快提高人们的智能,以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件大事,其意义甚至不亚于当年“两弹一星”的研制和发射。
大成智慧有三个特征:
1、科学性
钱学森说:“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这不但是他几十年科学实践的总结,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
大成智慧是把人的思维、思维的成果、人的知识、智慧以及各种情报、资料、信息,用现代化的手段统统集成起来,达到集大成。
大成智慧其主要内容包括:集古今中外之大成;集性智和量智之大成;集人-机结合之大成等。但是,集大成并不是大杂烩。大成智慧的集大成是运用钱学森的“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而这一综合集成法是钱学森一生中第三个创造高峰的主要成果之一,是他为人类作出的又一巨大贡献。
2、包容性
教育的继承性很强,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全盘否定,推倒重来。钱学森的大成智慧,是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和谐发展,因此具有广泛的包容性。
中国语文教学的集大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集“三十年河东”之大成,一是集“三十年河西”之大成。
有一段时间,中国语文教育界中有些人,好像非要把无论“三十年河东”,也无论“三十年河西”,都统统批倒不可。历史证明,以批判一切起家的教育家,最终也落得被人批判的下场。
3、民族性
“集大成”之说,在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孟子曰:“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钱学森的大成智慧,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钱学森说:“我们应该有信心从古今中外的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但“不要简单化引用别国的现成经验。”
集古今中外之大成,至少有两条思路:第一条思路是“以我为主,他为我用”;第二条思路是“以他为主,他我结合”。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也是民族语教学。“既然是民族语教学,我们就必须充分重视本民族在长期民族语教学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拒绝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和理论,是愚蠢的,但借鉴毕竟是借鉴,它决不能代替我们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研究。”(钱梦龙)鲁迅先生说得好:民族才是世界的。因此,中国语文教学应走“以我为主,他为我用”之路,中国语文就是应该姓“中”。
语文教学看似深不可测,但它不外乎是教什么、怎样教、用什么思想教三个根本问题。
根据钱学森大成智慧的理论,以及季羡林“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观点,我们集成了“语感——体验——发展”高效语文教学的“三本”策略。如下图所示:
其实,语感——体验——发展,都是语文新课标中的重要概念。问题是我们怎样认识和怎样运用这些概念。
三、以语感为本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首先是“教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教什么”成为问题,在其他课程中是不存在的。但语文课程就不是这样:同一篇课文,可以上成这样的课,也可以上成那样的课,还可以上成“四不像”的课。有效语文教学,必须有的放矢,准的放矢;无的放矢、偏的放矢或泛的放矢,是无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
语文新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理念是完全正确的,无可怀疑的。然而,语文素养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非常宽广的概念。如果把握不住它的核心,语文教学必然会出现泛化、空洞化、表面化、或者矫枉过正的倾向。
那么,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呢?根据中国母语的特点,我们认为是语感。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早就高瞻远瞩地指出——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什么是语感?目前能搜集到的定义有几十种之多。我们认同的是下面的定义:语感是一种对读写听说的敏锐的感受力,是正确丰富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语感强的人,一眼就看得出来,一下笔就写得出来,一耳朵就听得出来,一张嘴就说得出来。
语感既包括语音感、语形感、语义感,又包括语信感,语达感,语雅感等。语感不但是一种能力,而且充满人文精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个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教什么”左摇右摆,工具性与人文性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中国有句名言:“极高明而道中庸。”外国也有句名言:“真理往往在两端之间。”其实,无论是工具说或是人文说,正如列宁所说的那样:“真理再向前迈进一步就是谬论。”矫枉过正,过正又要矫枉,如此循环,怎能进行有效教学呢?语感,虽然不是语文素养的全部,但“以语感为本”就能摆脱矫枉过正的思维模式,迈出有效语文教学的第一步。
四、以体验为本
体验和体验教学,是有效教学一个基本的发展方向。体验教学是真正的、深刻的、有意义的教学,是最好的教学做合一。发现教学、尝试教学、自主教学、研究性学习、隐性学习等等,已经隐含了体验和体验教学的基本理念。
体验一词,最早见于黑格尔的一封信,而引入哲学则是19世纪70年代的事。德国哲学家加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说:“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的意义的特征,那么这种东西就属于体验。”
体验是一种动作的过程,同时也是结果。一篇作品,是在独特体验中生成,是作者体验的结果。阅读一篇作品,就是和文本之间通过体验进行对话的过程。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体验是指语文实践中的体验。过去语文教学效率不高,重认知轻体验不能不说是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教师恨不得通过分析,把知识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
当然,我们不能说当代语文教学就完全不讲体验。只是它的体验在方法上有缺陷。当代语文教学的体验基本上是还原论,而传统语文教学的体验基本上是整体论。钱学森大成智慧认为,光用还原论是不够的,一定要加上整体观。要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把还原论与整体观辩证统一起来,实现方法论的创新。
语文实践中的体验,首要的同时又是最重要的是语感体验。根据大成智慧的思想,我们集成了有效语感体验的五种方法:
1. 吟诵领悟法
吟诵包括吟咏、诵读和背诵。吟咏,即像唱歌那样地读;诵读,即有节奏地抑扬顿挫地读。前者为传统语文教学的美读,后者为现代语文教学的美读。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就说过:
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的国文教学,在内容和理法讨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得多了。可是学生吟诵功夫太少,多数学生只是看看而已。这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是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到这种境界,才能终身受用不尽。
遗憾的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这种“重分析,轻吟诵”的现象却无大改变。即使有吟诵,也是当作分析文本的内容与理法的辅助手段。
至于背诵,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它的误会也实在太多了,动不动就斥之为死记硬背。只是随着高考、中考“名句名篇”的考核,背诵才赢得了一席的位置。其实,背诵是一种高效率的积累,是语感的强化和升华,是有效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之一。纵观历史,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冰心、老舍、沈从文、直到钱学森、杨振宁、华罗庚、苏步青等等作家、科学家、学者,无不于学生时代在背诵上下过功夫,从而打好了母语的基础。
2.语境揣摩法
语境揣摩法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涵泳”的继承和发展。宋代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什么是涵泳呢?曾国藩说:
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
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
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
可见,涵泳有乐语、乐文之体验的意思。
例如,《大堰河——我的保姆》第12节有这样的诗句: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紫色的灵魂”一语,起初学生无法理解,怎么灵魂也有颜色的呢?后来,有的学生从作者留学法国,法国是以紫色为高贵的颜色以及大堰河对“我”无私的爱这一语境出发,揣摩“紫色的灵魂”就是高贵的灵魂。又有的学生认为紫色是创伤的颜色,第10节有“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人世生活的凌辱……”的诗句,从这一语境出发,揣摩“紫色的灵魂”是痛苦的灵魂。最后学生得出教参没有的结论:“紫色的灵魂”就是痛苦而高贵的灵魂。
3.比较推敲法
比较推敲法是对文本的字词、句子、段落、笔法甚至标点符号等采用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换一换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体验言语运用之妙,以培养语感。这也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涵泳的继承和发展。
例如,在海外某地,我们连续听了七个语文老师讲《孔乙己》。当他们讲到下面三句话时,讲法是一模一样的:
窃书不算偷           语言描写
便排出九文大钱       动作描写
摸出四文大钱         动作描写
这是典型的文学分析法。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比较推敲一下呢?比如,第一句可以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孔乙己说“窃书不算偷”而不说“窃书不算窃”“偷书不算偷”?从中我们看到孔乙己的什么东西?第二、三句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排”和“摸”有什么区别?这两个词可不可以调换?为什么?从“排”到“模”可以看到孔乙己怎样的结局?
此外,我们还有一种比较推敲法,那就是课文文本与原稿或未定稿比较。鲁迅先生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如何知道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学习了。
例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课文与原稿比较,有4处修改。①原题为“天上的市街”课文改为“天上的街市”。“市街”改为“街市”不但符合现代口语,且与原诗第2节两处“街市”说法一致。②课文把原诗“飘渺”改为“缥缈”是出于语言文字规范的考虑。③课文“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原诗作“我想那隔河的牛女”。“牛郎织女”不能缩写为“牛女”;上文“你看”统率到此,所以删去“我想”;“隔”字后加“着”,不但突出了“隔”,而且节奏更加和谐。④原诗“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课文删去“那怕”,是因为它与上面的“定然”相矛盾,删去句子更加整齐。
有了上述的语境揣摩法和比较推敲法,语文教学就可以摆脱空洞化和表面化了。且这样的涵泳,既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学生在这样的咬文嚼字体验中,培养了语感。
4.练笔感受法
属对,又叫对课、对对子,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练笔一绝。它不讲语法理论、修辞理论、逻辑理论,而实际上是相当严密的语法训练、修辞训练、逻辑训练。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经说过:对课是作文的开始。张志公在《传统语文教学初探》中又说:“如果我们能从前人进行属对训练这个方法中得到一些启发,也许能为我们基础训练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
仿句,是带有属对味儿但比属对自由的练笔,与属对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一种背写,先把范文的有关句群背到几分熟,再试着把它写出,然后把自己所写的文字与范文进行比较,探究两者的高下,从而敏化自己的语感。
现在属对和仿句已是中考和高考的常见题型,我们急需建立的是系列训练体系,特别是与阅读同步的训练体系。
5.多读多写法
鲁迅先生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
光有课内二三十篇范文的“举一反三”的阅读是不够的,还应该有课外的大量读物的“举三反一”的阅读。写作也是一样,光有课内几次规范文的写作是不够的,还应该有课外的大量自由文的写作。总而言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学生在多读多写中培养语感。
多年实践证明,自由文的写作,家事、国事、天下事叙评和读书笔记以及语文随笔相结合,能收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五、 以发展为本
教育为的是学生的发展。这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最高信念。“以发展为本”正是体现这一信念。
以发展为本,就是将学生的发展与未来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目的是把学生培养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未来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呢?2005年7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94岁的钱学森的病房。钱学森向温总理进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又说:“中国之所以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所以‘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问题。”
以发展为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我们的做法是:
1.集量智和性智之大成
钱学森说:“人的智慧是两大部分:量智和性智,缺一不成智慧,此为‘大成智慧学’。”有人把它概括为:“量性双悟智,天人一贯才。”
“性智”和“量智”是借鉴北大老哲学家熊十力的观点。从思维方式来看,“量智”侧重于逻辑思维方式,“性智”侧重于非逻辑思维方式。大成智慧学告诉我们:只注意逻辑思维,易犯机械、片面的毛病;只注意非逻辑思维,易犯主观、表面、抓不住本质的毛病。大成智慧学又告诉我们:人脑的逻辑思维是微观的和定量的信息加工方式,非逻辑思维是宏观的和定性的信息加工方式;而人的创造性主要来自于创造思维,创造思维则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和优化。
2.集非智力因素之大成
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绪与情感、意志和性格等。
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对1528名智力超常(平均智商151)的儿童进行长达几十年的追踪研究,其中一部分成就很大,另一部分人则成就平平。他在分析这两部分人的心理特征时发现,这两部分人的智商都非常高,没有什么差别,但在完成任务时的坚毅精神、自信且进取、谨慎和好性的四个方面,成就很大的那部分人明显地超出成就平平者。显然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造成这部分人之间的成就异常,即非智力因素在创造性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结论与我们对历届学生观察的结论是相同的。
最后要说明的是:以语感为本,并不是否定语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体验为本,也并不是否定接受学习的价值;以发展为本,也并不是脱离现实、轻视常规。相反,“三本”是以它们为基础,它们与“三本”之间有协同作用。“三本”之所以为“本”,是因为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杜甫诗云:“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本”之意,就在于此。
语文:呼唤智慧的教育
——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作者:薛法根 来源:薛法根的新浪博客 2009-8-11 10:24:46
·                                   专家博客:
·                                  张银华:对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的猜想
·                                  朱昌元:2010年高考作文时鲜素材点评
·                                  党红英:2010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备考指要
组块教学,乍一听,觉着不太顺、不太雅,正如我的名字一样。因此,我格外努力用自己的实践来滋润她,用自己的思考来丰富她,使她成为充满活力、充满智慧的教育。我更期盼有更多的同行和朋友来热情地关注她,或许能给她取个更好听的名字。                                                                                           ——题记
一  基本理论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回眸如火如荼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我们不禁扪心自问:语文教育,究竟给学生留下了些什么?语文教学,究竟缺少了什么?语文教师,究竟应该具有怎样的教育理念?我以为,语文教学应该实现“四个走向”: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
1、走向智慧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指出:“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怪在哪儿?怪在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而语文教学却恰恰缺少了智慧、缺少了思想、缺少人文关怀,学生不是越学越聪慧,反而越学越不知语文为何物。语文教学有知识、有作业、有训练、有考试,但唯独没有智慧。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语文教学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技能也不等于智慧,语文教学有的是听、说、读、写的单项训练,分项考核,但是忽视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愉快的情感体验,被动的、机械的操练,学生品尝到的只是枯燥和痛苦,还有什么比品尝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更接近智慧呢?再者,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多地追求统一的答案,抹杀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重复的是别人的思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一个个变得不善思维,个性衰微,少年老成,随波逐流。个性的抹杀,就毫无智慧可言。
由此可见,现代语文教学仅仅有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已经远远不够,只有成为有智慧的教育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关注学生智慧的生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语文教学应当“建立在三根支柱上”,这就是:“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儿童的创造精神”。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允许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自主地评判选择,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总之,语文教学理应让学生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
2、走向生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然而现时的语文教学恰恰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的束缚,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上、课堂里,不敢越雷池一步。语文教学没有融合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成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语文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和乐趣。再者,语文教学的过程犹如简单的“搬运”:将书本上的语言知识通过训练搬运到学生的笔下、考卷上。这种纸上谈兵式的训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脱离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生获得的可能是“屠龙之技”,而非鲜活的生活语言,好看(分数高)而不中用,语文课又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怎能不让人感到“灰溜溜”呢?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应植根于现实生活,弘扬时代精神,继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吸纳人类一切进步文化的营养,及时更新、调整、补充、重组有关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育,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和情境,引导学生将生活中活生生的事物、现象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丰富语言素材,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实践语文,培养学生“留心处处皆语文”的意识,让语文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使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3、走向综合  我们的语文教学习惯于单项的语言训练,“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知情意行”被人为地分割成一个个繁琐、复杂、机械的语言训练项目,既肢解了活生生的课文,又弱化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听说读写”之间,“语言、形象、情感、思想”之间不能达成顺畅的转化,削弱了语言的整体功能。学生获得的零散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由于缺乏综合化的语言实践活动而难以整合,造成教学效益的低下,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为此,语文教学必须将“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知情意行”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实现一个教学活动综合多项语言实践,达成多方面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走向综合,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改变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状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应突出综合性、自主性、合作精神、探究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在学习方式上宜围绕一个主题,在不同程度上综合听说读写的因素,拓宽学生个性主动积极的探索性学习,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互助,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协调发展。
综合,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方式,更是一种思想。通过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还应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思想,使学生获得科学的思维方式,这比综合性学习本身更重要。
语文:呼唤智慧的教育
——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作者:薛法根 来源:薛法根的新浪博客 2009-8-11 10:24:46
·                                   专家博客:
·                                  张银华:对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的猜想
·                                  朱昌元:2010年高考作文时鲜素材点评
·                                  党红英:2010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备考指要
4、走向运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既是人类表情达意的工具,又是文化传承的工具,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尤其是语文运用能力,而不必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解轻运用、重分析轻感悟,培养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不是解决生活交际问题的运用能力。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是各种词类、句型、篇章的知识,而没有说明它们可以在哪些语言环境中运用,运用时又具有什么特点和规律,更少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运用的场景。学生得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往往是零碎的、缺乏活性的,很难在语言运用实践中实现迁移,“高分低能”的现象因而相当普遍,难怪有的学生能背出书信的基本格式,却不会写一封文通句顺、意思明白的家书。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打破课堂界限、学科界限、课内外界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创设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迁移运用,从而培养语感,提高运用能力,特别是运用现代技能处理信息,相互交流的能力。
二  概念解读
什么是组块?在认知心理学中,有意识地将许多零散的信息单元整合成一个有更大意义的信息单位,并贮存在大脑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组块”(Cnunking),而把贮存在大脑中的信息单位称为“相似块”,也称为“图式”。人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单位、知识单元(相似块),这些“相似块”有各种不同的类别,如语言相似块、情感相似块、形象相似块、思想相似块等,而“组块”则是认知过程中的一种组织策略和整合行为,具有重组、整合的功能,它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人们对外界的认识常常要依赖“相似块”的存在和“组块”的心理活动。
语文学习过程是个体心理“相似块”的重组、整合的运动过程,语文学习过程中感知、理解、体悟、积累、运用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组块”的积极活动。相似论原理表明,个体学习语文过程中,首先从感官接触语言材料,或看、或听,将语言信息(伴随着情感、思想、形象)通过神经的传递,到达大脑的相应区域,与先前贮存在记忆中的“相似块”发生联系,从而激活“相似块”,形成感知或感觉,进而个体调动这些“相似块”,与所获得的语言信息通过不断的相似运动、相似匹配、相似重组,达到融会贯通,心领神会,最终形成或重构出新的“相似块”,实现理解、感悟。这些经整合而创造的“相似块”,不但在后续的学习情境中发挥摄取、重组作用,而且在相似的语言情境中,能外化为个体的语言信息,或语言、或思想、或形象、或情感,从而实现个体的主动表达、运用。这就是“组块”在语文学习中的心理学原理。
语文组块教学是建立在语文学习的心理学原理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即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为主线,将零散的语文训练项目整合成综合的语文实践板块,使学生在生活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充分和谐和的整体发展。
组块教学的内容基于教材,源于生活。教师要从教材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内容中挑选出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最为相似的部分,并通过自己深入的解读、消化、融通,调制到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水平上,用切合学生已有水平的形象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鲜活的形象或鲜明的思想去点醒、激活潜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兴趣和语言信息块,从而达到互动和共振。因此,组块教学内容须经过教师的精心挑选、潜心研读、用心调制,重组整合成适合学生学习的语文内容,这就是教学内容的“组块化”。
组块教学采用综合学习活动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即学生围绕一个语文学习主题,融合听说读写、思考、感悟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方式,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活动,这就是组织方式的“组块化”。组块教学突破了线性教学的模式,更具灵活性,时空更为广阔,实现一个板块活动达成多个教学目标,减少无效劳动,具有增值性。学生在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必然调动多种感官,激活大脑中的诸多“相似块”,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在多重联系中产生创造性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其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也能得到整体的和谐发展。
组块教学坚持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运用语文的情境和时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进行迁移、运用。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累的大量语言信息(相似块),只有在不断的运用中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才能使其活化。学生在运用中才会认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产生学习的需求和欲望,从而更加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正所谓“以用促学”。如此,以运用为主线,将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带动起来,实现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学习的良好局面。
三  基本策略
1、回归“个性解读”  汉语特别具有灵性,一个词、一句话都蕴含丰富的内涵,能够精确地表达出细致的差别和复杂的思想,用得巧妙,能够言近旨远,甚至言此意彼,一种模糊的准确,极富诗意。因此,学习汉语文宜乎于模糊中求准确,不宜依赖分析,更不能强求一个理解,得到一个标准的答案,而应该是一种个性的感悟和解读。魏书生先生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请喝茶。”这句话在不同的情境中用十种不同的语气来说就有十种不同的含义,何况文质兼美的教材、内涵丰富的教材语言呢?对于同一篇课文,同一个语句,甚至同一个词语,由于学生先天的生理结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理解也会各不相同。组块教学在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注重个性化的解读和感悟,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相关信息组块,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准备和敲击妙悟火花的“打火石”,真正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让课文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内心世界,如此,每一个学生才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心声,每一个学生都能产生自己的思想。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知识积累、人生经历与生活经验的制约,他们对许多课文内容的理解常常是表面的、大而化之的,带有个人经验色彩和想像性的,但这些理解却往往是充满灵性的、闪耀着创造光芒和智慧火花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语文教学才是精彩的。
2、锻造“语言合金”  语文组块教学通过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留下形象、留下情感、留下语言。形象是理解、运用语言的重要背景,情感是理解运用语言的动力,语言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归宿。形象、情感、语言本身是三位一体,共同作用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感素养的形成、人文精神的养成的。而零散、繁琐的语言训练往往将语言与形象、情感割裂开来,削弱了语言的感染力,淡化了语文的韵味,使语文学习索然寡味。而组块教学就是将这种零散的单项的语言训练整合成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以读为主轴的主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将丰富的语言与鲜明的形象、真挚的情感锻造成“合金”,在学生心中积淀下来。这种“语言合金”具有很强的活性和聚合功能,犹如一个语言磁场,能摄取新的语言信息,融合新的语言材料,改造学生自身的语言,久而久之,便会融化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情感中去,成为语文能力的基础,成为文化底蕴的养料,成为人格形成的萌芽。语文,也便与学生个体生命运动融为一体,能提高他的生活质量,提升他的生命意义。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特殊的时空、境遇,学生可以藉过去留在心里的形象、情感得到一种慰藉、一种动力、一种激励,成为人生的一种资本。语文教学涵泳、浸润的功能,文化传承的功能,帮助人终身发展的功能就得以充分的发挥。
3、实现“生命对话”  在我看来,语言不只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存在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语文活动是人的生命运动,语文学习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精神对话。就阅读来说,是学习者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一个真正进入“读书境界”的人,实际上是与作者(可以是打破时空界限的友人与大师)进行的精神的自由交流和心灵的对话与撞击,使自己内在的生命本质获得升华。作文,是学习者与他人或自己所作的精神交流,是将自己的思想、认识通过语言来与他人或自己进行的对话。凡作文,都有明确的对象,即对话的生命,如果失去这样一个对话的对象,那便失去了作文的意义,小学生作文中假、大、空现象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此。对话,即生命与生命之间凭借语言进行的一种交流,是一种语言的运用、交际活动。语文组块教学为了实现这种生命的对话,确定了以运用为主线,开展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个体的阅读和作文(对话)营造一个良性的言语环境,提供条件,让学生主动地进行与作者、与他人的精神对话,而绝不替代学生独立的实践活动。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围绕某个语言话题,组织学生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小组学习,全班交流,甚至辩论,并引导学生及时地将这种对话记录下来。如此,就实现了学生与作者、与编者、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重对话,既丰富了对话的内容,又提高了学生对话的质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四  实践操作
一、重组教学内容,整合实践活动。
我们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以现有语文教材为蓝本,唱好“三步曲”,组编一个个切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之“块”。一是“减”:教材所选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通俗易懂,大多数课文内容学生自己能够读懂,因此,语文教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摈弃那种事无巨细、从头讲到尾的方法,运用减法思维,将每篇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块的“内核”。这个内核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语段,也可以是一个技能点、一个情感点等。二是“联”:根据所要着力教学的“内核“,将社会生活中与之相联并适合学生需要的活生生的内容选编进来,从而在教学中以相同的内容丰富“内核”;以相似的内容区分“内核”;以相反的内容凸现“内核”。以此拓宽学习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三是“整合”:围绕“内核”,将选编的相关内容有机整合,理清序列,形成一个具有聚合功能的教学“块”。如学习白居易的《微雨夜行》,围绕“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这句描写微雨的名句,我们选编了南宋诗僧志南的《绝句》中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选编朱自清先生《春》中的名段“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房顶上全笼着一层蒙蒙的薄烟。”又选编了《雨》中的一段对阵雨的描写,整合成以“雨”为核心的教学块,在学好原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对比朗读中领悟蒙蒙春雨与绵绵秋雨的不同、白话文与古诗句有别、微雨与暴雨迥异,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也就变得更为丰富和细腻。打开了生活的大门,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就开阔了,语文教学就有了源头活水,自然就活泼泼的了。
我们以经过重组的教学内容为核心,明确教学目标。每个教学“块”确立以发展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为主的目标群。然后根据小学生每个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科学、合理地安排听说读写等各项语文实践活动,确定训练层次,制定训练步骤,如朗读、体悟、想象、比较、概括、复述等,并整合成一个生动活泼的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各层次的训练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我围绕四组词语,设计了一个综合的语言实践活动:1、听写四组词语,要求学生听完一组三个词语之后再默写,不能听一个默一个:(1)蝉、悠闲、自由自在;(2)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3)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4)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2、出示四组词语,让学生自读自批。3、联系四组词语,教师示范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记。4、根据四组词语,学生练习复述故事,要求用上四组词语。5指名复述故事,组织学生评议。在这个综合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我将多项语言训练目标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实现了多项教学目标:(1)听写四组词语的活动,不仅巩固了学生所积累的生字、词语,而且培养了学生短时记忆(一组词语)的能力。(2)运用四组词语听记、复述故事的活动,教给了学生抓重点词语听记、复述故事的方法,而且锻炼了学生听记、复述的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对所记词语的及时运用,将书本上的词语化为自己的词语,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真可谓一举多得。(3)通过自批自改自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样的综合语言活动看似平实,学生却经历了扎扎实实的“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既发展了语言,又培养了能力、习惯,受益非浅。
二、优化教学方法,构建基本课型
组块教学以学定教。读、悟、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也是组块教学的基本方法,其灵魂是联,即联系。联系是一种认识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读、悟、习的语文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与教材语言、情感、形象、思想相互联系、相互融合,达到共振,进入新的学习境界的过程。因此,组块教学着力培养学生构建联系的能力和自觉联系的意识,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1、读,主要指诵读。  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博闻强记、熟读成诵、整体把握、涵泳领悟是汉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诵读教学应坚持六个字:读读,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课文,读懂意思,读出形象,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评评,引导学生就课文的某些语句、段落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喜欢,或不满,提高其评判能力、学习初步的鉴赏;背背,让学生选择喜爱的段落背一背、记一记。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学过的经典文章熟练背诵,待其年龄渐长、智力渐开后,就能通过吟诵潜思,对文章的精义、脉络、文采融会贯通,产生顿悟,并逐步形成敏锐的语感;诵读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其中的词语、句式、某篇布局方法以及修辞等,会逐步在脑子里形成各种各样的写作“模块”(即组块),一旦构思成文,就会意到笔随,挥洒自如,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的境界;诵读还有利于克服教学中的“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做习题)”,把读书的时间和权利真正还给学生,丰厚文化积淀,是治愈学生语文“营养不良症”的一剂良方。
2、悟,即体验、感悟。  汉语言“意合”的特点决定了汉语的学习不宜依赖分析,而应重积累和感悟。“悟”是一种省去繁琐逻辑推理过程,在经验范围内作出综合性、直接性、快速性结论的体悟式思维。事实证明,这种体悟式的思维方式在把握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象时,具有独特的功能。因此,组块教学以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替代单纯的理解分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相关信息组块,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情境体味、联系生活经历体验、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引导学生把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联系起来、把听说读写联系起来、把学习语文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在广泛的联系中达到融会贯通,自悟自得,并日渐提高学生的悟性,培育学生的灵性。
如在教学《登山》一课时,学生对“毅然决然”一词的含义不理解,我没有照搬词典上的解释,而是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列宁、巴果茨基第一次走这段危险的小路时的情景,反复比较、诵读这样两段描写,“巴果茨基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用碎小的步子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地向前移动。”“列宁跟在他后边,就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他知道列宁头昏目眩了。……列宁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他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走过了这段危险的小路。”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插图:列宁毅然决然地走过小路时的画面,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把列宁“毅然决然”地走过小路时的经过描写下来。没有分析、没有讲解、没有答问,有的只是学生专心地读书、体会、描述、感悟,学生通过自己的描述,不但生动形象地理解了“毅然决然”的意义,而且深刻地体会到了列宁不畏艰险、自觉锻炼意志的美好品质,同时也品味到了“毅然决然”这个词语的运用之妙、含义之丰富,学会了联系上下文在课文情境中理解词义的阅读方法。可见,体悟式的教学使语文学习更富情趣和魅力。而引导学生体悟的方法和时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我们善于捕捉、精心设计。
3、习,即习得、运用。  语文教学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从根本上讲,就是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重学轻习,做了太多的课文分析,做了太多的单项练习,缺少与生活的联系,缺少真正的语言实践,即缺少母语习得。因此,组块教学充分发挥母语教育的环境优势,积极创设丰富的语言实践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母语习得,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意之间的转化、整合。
习的基本途径有:
(1)读中说写。即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某个话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体经验,创设综合性的说写活动,促使学生借鉴、迁移教材语言及表达方式,不断提高言语能力。如组织讨论、辩论、即兴描写、角色表演、创造性复述等。《小露珠》(苏教版第六册)一文的第二段话描写了小动物们向小露珠问早的情景,第三段话描写小露珠给花草树木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的情景,两段文字生动优美。教学中,我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综合的语言运用情景:首先进行情境对话,即老师演小露珠,学生饰各种不同的小动物,师生在平等、和谐、即兴的情境会话中,活化了课文静态的语言,学生在对话中感受到了小露珠圆润、透明、闪亮的外形特点,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与人交流的对话意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然后,引导学生以花草树木的角色,模仿小动物问早的表达方式,写一段感谢小露珠的话。学生在模仿性的写话练习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感悟到了小露珠滋润万物的作用,同时在运用中内化了课文的语言,达到了整体提高的目的。
(2)综合性学习。打破课堂界限、学科界限、课内外界限,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开展切合学生实际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如组织学生编辑班报、课本剧表演,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开展专题性阅读、专题研究等。(3)反思性学习。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之后,自己总结学习收获,寻找存在的问题,坚持写“学后笔记”,既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监控的能力,又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及时加以梳理、整合。
读、悟、习既是组块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以每种方法为主,形成相应的课型。组块教学的基本课型有:
(1)诵读感悟型。对于精美、典范的课文或段落,宜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的诵读训练,从中领悟言外之意,体悟言中之情,感悟言语规律,既积累语言材料,又培养语感。(2)情境运用弄。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语言交际运用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掌握语文。(3)研读探究型。启发学生就课文的重点语段进行深入探究,质疑问难,引导学生研究新问题、发现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4)主题活动型。围绕一个教学主题开展综合的语言实践活动,如表演、诵读等,让学生在综合活动中得到知识、情意、能力间的和谐整体发展。
三、完善教学评价,提高教师素养。
组块教学通过教学评价,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利于学生主动、自由、充满信心和乐趣地进行学习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三个鼓励融入课堂:(1)鼓励学生提问,并引导学生善于提问,培养好奇心和探究精神;(2)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学生带有个性色彩的理解,是最具灵性和创见的。课堂上要珍惜学生的独立见解,珍视学生的智慧萌芽,让课堂充满笑声、充满成功、充满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3)鼓励学生有自己的选择。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诵读,肯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提倡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形式等。以往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常常通过教师间听课、评课的形式来进行研究和评价。许多教师总是凭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来评判学生的学习、评判教师的教学、评判课堂的效益。但恰恰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真实感受。实际上,学生才最有发言权,也最有说服力。为此,我们设计了组块教学每课“六问”,通过对学生的“六问”,既客观地反映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又促使每个学生的每课一思。这“六问”是:(1)懂了吗?(2)会了吗?(3)喜欢否?即是否喜欢这样上课?(4)发言否?即是否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5)完成否?即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当堂完成规定的练习?(6)进步否?即是否有收获、有长进?
组块教学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选编语文教学内容的能力。现代语文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尤其要精读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外古今名著,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水平。如此,才能独具慧眼,精选出适宜学生阅读的精神食粮、语文教材;对教材的剪裁处理才能得心应手,具有艺术性;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才能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学殿堂。二是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教学机智。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自由的实践机会,同时给教师的教学组织、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必要的切合他所需要的指导和帮助?如何处理教学中学生诸多的问题?如何引导所有的学生真正动起来?……这些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都需要教师的教育组织能力和教育智慧。可以这么说,组块教学既是培育学生学习智慧的教育,又是培养教师教育智慧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其本质是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让智慧之光照亮前行的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语文教学的真谛
让智慧之光照亮前行的路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语文教学的真谛
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老师们都希望按照新课程理念来追求一种理想的课堂教学。其中,有经验,有困惑,也有反思。前不久,在一场题为“‘情感型课文’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的活动中,北京市崇文区教研室的吴琳老师和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的现场对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迪,使我们在实践中走出一些误区,从而以更稳健的步伐和更饱满的激情投入新课程。
(一)如何看日常课和观摩课
吴 琳:这两天,老师询问最多的是关于“如何看课”的问题。手机尾号是5621的朋友说:“我是来自苏州的一位青年教师,问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究竟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
周一贯:“如何看课”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两天我们共收到八十几条手机短信,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关系到“如何看课”问题。我想说两点:第一,如何看日常课;第二,如何看观摩课。
我先说看日常课。我认为日常课主要应从三方面去看。
第一,要本质地看。课堂教学要看两个本质:一是学科的本质──是不是符合学科本质,二是学生的本质──有没有促进学生的发展。
每个学科都以自己的本质特征,与另外的学科相区别。语文课为什么不同于品德课,关键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学语学文”。工具性也好,人文性也罢,总不能离开“学语学文”,丢失了、淡化了语文课的“学语学文”,也就失去了语文课的本质特征,就与思想品德课没有多大区别了。所谓学生的本质,就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得到发展。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应该是我们语文课堂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第二,要辩证地看。我认为“没有缺陷和遗憾的好课”是不存在的。反过来,“毫无启发性的差课” 也是不存在的。这里,应了一个普遍的规律,即不管你是怎样的特级教师,上出怎样的好课,总是“智者千虑,难免一失”。反过来,一般的老师上课,没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往往也有一些地方,能给我们启示,也就是说“愚者千虑,总有一得”。
所以,我们既不能跪着听课,也不能骑着听课。怎么讲呢?对有些比较好的老师,我们青年教师往往是激动地崇拜,是跪着去听课的。这样做,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己的思想。而另一方面,对一些上课的青年教师,我们又往往是骑着人家的脖子去听。这无论对语文教学研究,还是对我们自身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我常常去听一些新老师的课,听了以后,觉得有些东西对我们还是很有启发的,我们听课时要有一种好的、辩证的心态,这样,对我们的帮助才会更大。
第三,要个性地看。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要尊重上课老师的个性,尊重他的个体风格。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个性化的,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个性,有不同的追求,如果我们过分地拿一个标准去套每一堂课,我们学到的东西就会很少很少。我记得有一首小诗说得很好:
天空宽容了彩霞,才有满天的绵锈。
大地宽容了江河,才有浩瀚的大海。
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有金秋的收获。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宽容一点呢?只要对我有好处,对我有启发,哪怕他有十点不是,二十点不是,我就“只取一瓢饮”,不是对我们也很有帮助吗?
第二部分,我想说说看观摩课。我觉得看观摩课和看日常课有些不同。
我给观摩课下了个另类的定义:它是在非常的时间里,在非常的空间中,由非常的人来执教的一个非常的课堂。我觉得很多问题都是从这四个“非常”中引出来的。比如说“非常时间”。刚才有些老师提到,本应是两个课时上完的,他怎么可以压缩压缩,变成一个课时就学完了呢?(众笑)这就是个非常的时间问题。授课教师觉得要把课上得精彩一点,而时间规定只能上4O分钟,所以教师就把两节课的内容放在一节课进行了。如果是日常课,就没这个问题。
吴 琳:这次大会,给所有的授课老师都是40分钟。
周一贯:是呀、所以老师没办法完成一篇课文。再比如“非常空间”,那么多老师来听课,要说老师一点都不紧张,是不现实的。还有“非常的人”,首先上课的老师是非常的。这么好的机会,谁能不考虑表现一下自己呢?(众笑)如果放在你身上,你做得到吗?我们人类最大的敌人是谁?就是自己。我们都是吃五谷长大的,要超越自我,非常不容易。所以,不管是怎样的观摩课,相对来讲.这种表演的成分总是多了一些。这我们可以理解,因为他是非常的人,我想要是让他上上家常课的话,他是不会这样做的,你说是不是?
吴 琳:是的,因为那时就没有这样的非常心态了嘛!
周一贯:另一方面,学生也是非常的。如果我是班主任,我教一个班,明天要把这个班借出去给别的老师上课,今天我肯定叫每个小朋友读了又读,讲了又讲,做好充分准备。所以我们看到的学生和我们日常见到的学生也不是一个样子的。我们平时能做那么多的准备工作吗?因此,我们看到课堂里面,两堂课的内容放在一堂课就学完了,识字不用搞,写词也不用搞,读通课文也没有问题,上来一读就是琅琅上口,一篇课文读下来,就像一江春水向东流。(笑声)
原因就是他是非常的人,不是我们日常课堂中的人。这样加起来,他的课堂就是非常的课堂。所以,我有一个理念,不晓得我们的青年老师能不能接受?
吴 琳:您请讲,周老师。
周一贯:我觉得什么是观摩课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观摩课的最高境界就是向家常课回归!当然,这个回归,不是简单的倒退,这一点要说明,而是在新的层面上,对家常课的认同。也就是说,观摩课应该近似家常课,又高于家常课。当然,这样的境界,我们都要努力地去创造,共同地去追求。这个问题我讲得太长了,谢谢!(掌声)
(二)如何看老一辈名师的课
吴 琳:非常感谢周老师。我想,我们青年教师在看课的时候,可能有些认识也是有失偏颇的。比如手机尾号是5396的朋友,他说“请问,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还需要像靳老师那样指导学生书写课题,理解词义,进行一些属于低段该重点训练的内容吗?”周老师,您说,“指导学生写字、理解词义”仅仅是低年级的事情吗?高年级还要不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周一贯:就这个问题而言,我们倒真是可以体会到,老生代特级教师,他们更多地继承了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些优良传统。小学的识字教学,绝对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只有一、二年级才要解决识字教学问题。
吴 琳:是的,一些朋友发来了这样的手机短信:
手机尾号是6161的朋友,在听过贾志敏老师的课后,说:“虽然没有精彩的演讲和花哨的形式,但却是真正的语文课,真正的读书课,感谢贾老师!”
手机尾号是3279的朋友说:“听了老一代特级教师的课,觉得就该这样扎扎实实地上。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分析虽然多了一点,但新一代特级教师的课堂感彩浓了,对语言文字的辨析、对比却相对少了,出现了基础知识不扎实,模糊感知的现象。我们该如何走好语言和情感兼顾的中间路线呢?”
我想,这位朋友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境界,也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其实,于永正老师对教材的绝妙的处理,大家一定还都历历在目、还有贾老师、靳老师、支老师,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的那种扎实的语言训练的功夫,都是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的。
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也好,绝对不是历史的虚无主义,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它是一种扬弃,是在继承过去的很多优秀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些新的思想。比如,老一辈特级教师,他们在课堂上所表现出的强烈的言语意识,是最值得我们学的,也是最需要我们在当前新课程理念之下进行反思的。又比如,他们对学生严格的要求,我记得教育家马卡连柯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我的教育,是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学生,又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学生。”他是把尽可能多地“尊重”和尽可能多地“要求”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一味地讲“尊重”,甚至在知识、能力方面也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放弃了自己身为成人,身为教师的对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情感价值方面的引领的责任。(掌声)
(三)如何解读文本
吴 琳:我整理了两天来大家发给我的八十几条手机短信,并作了简单的疏理。手机尾号是7498的朋友说:“我是一个刚踏上讲台的新教师,我们常碰到的问题是:不知道该如何在拿到文本后,对它进行解读和建构。常感觉自己挖得不够。”
是的,如果教师不能准确理解文本,就无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谈多少“走进文本的方法和层次” 都是没有用的。周老师,关于“解读文本”,您能给老师们一些什么建议呢?
周一贯:好的,我是这样理解的。从这次活动展示的课堂来看,既有老生代的特级教师,又有中生代的特级教师,还有新生代的教师。我认为他们的课堂实际都存在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问题。
我们新生代教师的课堂,我认为有几个“多”。一个是课堂的时尚元素多。比如说音乐的元素、图画的元素、信息的元素等等。时尚元素多,课就比较活。第二是他们开发的资源多,视野开阔,这也是一个很亮的特点。第三是他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具有亲和力,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关系,更具有一种与小孩子沟通的能力。但是他们也有欠缺的地方。至于欠缺的地方,我想就是刚才吴老师所说的,钻研文本的功夫还稍微差一点。很多青年教师反映“如何钻研文本”这个问题,说他们解决不了。
我们所听到的不少青年教师的课,其长处和短处是辩证统一的。我有一个说法,叫做“戏不够,资料凑。戏不够,课件凑。”这个“戏”就是文本,钻研文本的功夫不够,他就用很多很多的课外资料去补充、去凑。
吴 琳:这是您的独到见解。(众笑)
周一贯:“戏不够”嘛,他就“课件凑”。很多很多的课件都上去了,什么电影啦、录像啦都放上去了。
吴 琳:在周老看来,这是“戏”不够!(众笑)
周一贯:我觉得这是文本钻研得不够,深入不下去,那么课堂教学时间就多了,多了怎么办?就拿这些东西充斥进去。(众笑)
老生代的特级教师现在也有很多要向青年教师学习的。
首先,青年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本领,就值得我们学习。比如,我这样的人,写文章是不用电脑的,我也不上网,因为我的眼睛不好了。受到生命的局限,年纪大的人和年纪轻的人是不一样的,身体状况就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对年纪老的人要适当宽容一点,因为年轻人以后也会老的。(众笑)我们也会跟不上青年人的。(掌声)
当然,对几位作课的老生代特级教师来讲,他们也应该尽可能地把这种现代的、确实好的教育技术掌握起来,这个当然也是应该的。另一方面,他们钻研文本的功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觉得,我们多看他们的一些成绩,对我们的成长没有坏处,只有好处。(掌声)
在课堂里,我们一听就可以听出来,一个教师钻研文本的功底深不深。当然,窦桂梅老师是另外一种情况。她既具有新生代一些特级教师的长项,钻研文本的功底绝对也是一流的。那是另类,是教师队伍中的另类。(众笑,掌声)
吴 琳:对,刚刚听了窦老师的《晏子使楚》之后,我们有位老师发来手机短信,说:“此课只有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众笑,掌声)
昨天,大家可能对孙双金老师的课印象较深。孙老师在上《送别组诗》中的那首《赠汪伦》时,有这样一个情节:
当时孙老师问学生“忽闻”是什么意思?怎么会“忽闻”呢?既然汪伦与李白是好朋友,为什么李白走了,汪伦早不来送,而非等到李白登上船了才匆匆忙忙地来送呢?当下,有个小朋友马上举手,孙老师说:“没那么快!这可是要动脑筋才答得出的。”在老师的指点下,学生开始小组讨论,讨论之后进行汇报。
生:第一,汪伦可能有事出去了,李白临行他才赶来;第二,汪伦想故意给李白一个惊喜。
师:了不起,第二个主意是哪个同学想出来的?
生:是我,我姓林。
师:林家之言。
就这样,在孙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开始有了张家之言、李家之言,一时间,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涌现出许多“一家之言”,如:
生:有可能汪伦给李白买酒去了。
生:可能李白不忍心告诉情同手足的汪伦,为了不让汪伦伤心,不辞而别。
生:李白可能接到了皇帝的诏书,来不及向好朋友道别。
生:李白不想让汪伦破费。
生:也许汪伦是想让李白做诗给他。(全场笑声)
对这样一个思维异常活跃的场面,听课的老师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想,大家对这一环节一定还记忆犹新。对孙老师如何启迪学生的情智,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的历程,我们也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昨晚,我和孙双金老师就这个教学环节做了些交流。
孙老师说:解读文本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读的时候有没有问题,教学时是否关注学生的真问题,这些都关系到你教学的成败。他说,这个教学环节是他精心预设的,但课堂是千变万化的,至于你能不能启发得出来,如何引领学生达成预期的目标,运用之妙,全然存乎一心。
周一贯:是的。至于如何解读文本,我想再说两句。
首先,我认为,我们上好语文课,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研文本、把握文本,始终要把这个放在第一位。因为课文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三个特性:第一,它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依凭,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活动都要以文本为依凭,这是它的依凭性,是我们课堂赖以依存的一个物质基础。
第二,文本具有提前性,它在我们上课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是由作家写的一篇美文或是一篇文学创作。它是客观存在在那里了,我们课堂教学只是把它作为一个例子。
第三,我们的语文课要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文本就有了规定性。就是说在这个文本里面规定的适度地超越首先要建立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不能丢开文本随意地去另外组织很多的教学内容。否则的话,我们还要什么教材呢?对不对?
所以,我认为文本对语文教学的依凭性、提前性和规定性,确定了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除学生之外,它就是首要的了。我们要钻研文本,普遍的问题就是,我们往往停留在“课文说什么”这个层面。千方百计引导儿童去了解“课文说了什么”。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比“课文说了什么”更重要的,不仅是课文这样说,更是“课文为什么要这样说。”所以,课文说什么?课文怎样说?课文为什么这样说?是解读文本的三个层次。
我们一些青年教师,在经验不丰富的情况下,往往关注第一层意思──课文说什么?而对于“课文怎样说?”就没有咀嚼语言。“课文为什么这样说”更没有去深挖文本的内涵和语言的内涵。如果要解决如何钻研文本的问题,我想,大家是不是能够把精力指向后两个问题,即“课文怎样说”和“课文为什么这样说”。
当然了,有的青年老师会说,课文中“为什么这样说”很多很多哩!这里我们不能面面俱到。但是,对每篇课文来说,我们应该选择两三个重点,也就是说你必须要找两三个生长点,这两三个生点点应该对整篇课文具有较大的覆盖面,有一定的穿透力,去重点研究“课文怎样说”和“课文为什么要这样说”。
课堂里,由于我们缺少了这个内容,只是停留在“课文说什么”,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往往有一种感觉,好像备不出东西来。因为“课文说什么”这个问题很简单。备不出什么东西来,于是就去找课外的资料,去做一些课件,去把一些电影、录像,家常课他是不用的,弄来填满课堂教学的时间。这样的语文课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字:飘!世界名著《飘》,不扎实。(众笑)
吴 琳:《飘》可不是这个意思!(众笑)
周一贯:所以,我们听老生代特级教师的课,我倒是对大家有个建议:我们不要过多地关注他们不用课件什么的,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他们是怎么钻研教材的,对我们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否吸收一点营养。对他们来讲,已经是我们的宝贝了。不管上苍如何照顾,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像珍爱遗产那样把他们珍留。(掌声)
吴 琳:真是这样。解读文本,钻研教材,对每一个语文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关键的。一些青年教师听课,往往会更多地关注那些异彩纷呈的课件所带来的效果。
在这次观摩活动中,我们注意到,除了几位老先生以外,几乎所有的课都配上了音乐去激情,有的是配乐读,还有的是配乐写,有的课确实起到了激起、深化、提升情感的作用。以至于我们一些青年朋友,像手机尾号是6566的朋友,发来短信问:“王崧舟老师上的《长相思》那课,所配的音乐很好听,我们平时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找到这类网站,能推荐几个吗?”
还有一些年轻的朋友也不断发来短信或拿着U盘跑到台上来,希望工作人员能够帮他们拷贝一些课件。
我想,关于配乐读书、写文,应该说有好处也有弊端,我们是不是不要过早地、过多地使用课件的刺激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
周一贯:更不要用这些东西来填补课堂。(众笑)
吴 琳:对,要避免学生的懂是因看课件看懂的、听音乐听懂的,而不是读书读懂的。
刚才我们大家也提到王崧舟老师的课,我个人认为,王崧舟老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不但懂得音乐的内含,更懂得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爱,引领孩子感受语文学习的过程。所以,我想,配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在它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语文教师全部的支撑和文化的滋养。
周一贯:对,其实就一句话,真正到位的备课,他不是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去备的,他是用一生去备的。我们创造的一堂好课,实际上它呈现的是一个教师一生的人文积累。(掌声)
(四)如何看待“诗意语文”
吴 琳:周老师,我们刚刚说到王崧舟老师,他的课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个月,也是在杭州这个地方刚刚开了“诗意语文”教学研讨会,大家知道王崧舟老师实际上是“诗意语文”的领军人,在他的课上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教学主张。因此,很多老师在听课后发来手机短信,谈了自己一时的感受。
手机尾号是7101的朋友,说:“我觉得只有让孩子走进文本,读进去,让文字中的情去拨动孩子的心弦,才能上到孩子的心里去。几节不理想的课都是老师激动地表现,缺少的是孩子和文本的对话,而这恰恰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和关键,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这位朋友是江阴教师进修学校的费洁老师。
另外,手机尾号是9110的朋友,说道:“王崧舟老师的课感情浓烈,但这些浓烈的感情和华丽的语言是否也会让学生望而生畏,望尘莫及,从而影响他们的感悟?”
这里还有一位老师刚刚递了个条子上来,她说:“诗意语文当中,虽然反对唯美,但对文本的提升,是否走向一种优美的灌输?”
周老师,我知道崧舟老师对您是非常敬重的,因为我多次听他说过,您是他的恩师。今天崧舟出差在外,虽然他家住杭州,但却无法来到我们的会场,不然的话,我们有个现场的互动一定是非常生动的。我想是不是能请周老先生代替崧舟老师,解决一下刚才那些朋友的困惑?
周一贯:关于“诗意语文”,是最近王崧舟首创的一个概念,至少这几年没有人提过。现在这个概念得到了我们广大青年教师的呼应,我们应该看到这个状态。特别是《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杂志非常感兴趣,也在大力地推广这个课题。我觉得“诗意语文”的“诗意”,实际上是从荷尔德林的那句话得来的:“人类充满劳绩,仍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简单地说,“诗意” 不是一个新课题。我们一直以来都有这个提倡。八十年代,我和中生代特级教师贺诚写过的一篇评论文章,题目就是《诗化的语文教学》,我提的是语文教学的“诗化”。以后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上我也发表过一篇关于“诗意”的研究文章。所以,“诗意”是一直以来就有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很多人对“诗意”有一种误解。实际上“诗意”是什么?“诗意”是人与生俱有的一种智慧。一个人可以很少知识,但是他会有诗意;一个人可以很少能力,但是他会有诗意。
比如说原始人,在原始社会,他不识字,没什么文化,掌握的知识非常少,但是他可以富有诗意地想象。把他不能解释的各种自然现象,变成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仍然觉得它光辉灿烂。那么你说,原始人的知识水平有多高呢?他有多深厚的文化呢?可是他有诗意,他有诗性智慧。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儿童的知识能力,根本不可能和我们成人相比,但是,儿童会比成人更具有诗意。所以,我们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诗意是人的天性,儿童比我们成人保留了更多的天性,原始人比我们现代人保留了更多的天性。所以,他们具有诗性智慧。可是,成年人面对各种生活的磨难,变得聪明起来了,天性就少了。现代人有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武装,在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边,他们的天性也少了,或者是急功近利。
诗意根本不是我们刻意做作的东西,也不是我们需要去追求的一种高雅。所以,今天我们在理解“诗意课堂”和““诗意语文”的时候,我认为普遍存在一种“虚高化”的倾向。我们往往把自己欣赏的风花雪月、琴棋书画、粉沫飘香理解成一种诗意,这是一种误解。如果我们误读了诗意,我们就会忽略了发生在我们课堂上的真正的诗意。而把原本不属于我们课堂的诗意,强加给儿童。而忘记了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儿童是简单的,没有像我们大人想得那么复杂。他也理解不了我们大人可以深深体会的那种思想感情。
最近,我在《人民教育》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大概有一万多字,一共有5页。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论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我认为我们今天的小学语文课,缺失了儿童精神,我们忘记了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儿童。儿童思想单纯,儿童文化就是一种平等的游戏文化。我们把很多不属于儿童的,属于成人的那种思想感情,把很多不适合儿童的那种成人对高雅文化的要求正在错误地灌输给儿童,加速了他们早日失去童年。这不是一种好现象。(掌声)
吴 琳:关于“诗意语文”的探索,老师们可以再读一读2005年10月的《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那里面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展现了诗意语文的探索之路,读了之后,大家可能会对“诗意语文”的理念会有更多的体悟。
吴 琳:老师们,在本次活动中,我还收到了很多短信,其中不少朋友发来自己的感受,很有真情实感,令我们十分感动。
手机尾号是5529的朋友说:“吴老师:早上好!我们来自江苏,是向学校请事假自费来参加活动的。是对教学的炽爱和对名师的敬仰才得以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很是感恩。在教师成长方面,专家们能否给我们几点宝贵的建议?”
周一贯:我觉得我们青年教师应该是专业成长的一个最好的时期。这里说一千道一万,就是我们要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我认为别的都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有思想。正像一位前人所说的,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有思想。我们要做一个有思想的青年教师,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的教学当成一种研究来做。
吴 琳:老师们,本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已近尾声。在意犹未尽的回味中,您也许会想到自己的课堂。在语文教学的探索之路上,我们仿佛置身于茂密的原始森林,那里没有现成的路,必须靠自己去寻找、开辟出一条路来,但走着走着,我们便会发现一个脚印,一块用过的木柴,一个刻在树上的记号。于是,我们知道了,曾经有一些相似的灵魂在这森林里行走,我们的灵魂特立独行但又不是形单影只。
老师们,让我们带着几分收获,带着几分思考,带着美好记忆,走向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一方教育沃土,去实践新的课程理念,去不懈地追求教育的理想。今天,我们是在山脚下分手,总有一天,我们会在山顶上相遇。让我们用执著与激情努力登攀,去领略语文教育的无限风光。
(全场起立,长时间热烈鼓掌,久久不肯离去。)
走向智慧的语文教育
来 源: 吴兴区太湖小学 潘忠妹     浏览次数:85     发表时间:2009-10-5 12:45:26
摘要:传统语文教育过分强调知识本位,而忽视了教育的灵魂——智慧。新课程呼唤有智慧的教育,更呼唤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因此,语文教师应用智慧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用智慧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用智慧驾驭语文课堂教学,从而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新课堂。
关键词:教育智慧    语文课堂
当我们看到名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妙语连珠时,或者学生在名师的引领下,情思飞扬、乐此不疲时,都会禁不住为名师的睿智鼓掌喝彩。我们多么渴望课堂上那个神采飞扬、挥洒自如的人是自己——拥有教育智慧,是每个教师的理想和追求。
课程改革也迫切需要“教育智慧”,呼唤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因为新课程所期待的课堂应该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课堂,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而这样的课堂是错综复杂、动态生成的,它总在有序和无序的整合中发展。因此,今天的教育需要我们用人性去建构,用智慧去实践。
多年前,叶澜教授在谈到新世纪教师的专业素养时,就倡导“教育智慧”。她认为具有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那么,语文教师的教育智慧来自何方呢?
首先,教育智慧来源于对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准确把握。没有理论上高屋建瓴地正确引领,就不可能有课堂上精彩的教学行为;其次,教育智慧来源于对语文教学的执着追求。一个教师没有对语文教育事业的一腔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感,没有对语文教学潜心的探索和研究,就不可能企及“教育智慧”的高度;第三,教育智慧来源于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拥有教育智慧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境界,这是一个长期学习、修炼和提高的过程,需要教师穷尽一生的心血去追求。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唯其如此,我们的视野渐渐拓宽了,人文素养不断提升了,于是我们所期望的教育智慧才有可能从我们的心底萌发、生长,才能成就一个博大而深厚的师者。
那么如何发挥教育智慧,构建新型的语文课堂呢?
一、用智慧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发挥智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它凝聚着编者诸多的理念和构想。然而教材是静态的,它的丰富内涵需要教师用智慧去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在平庸者手中,教材是圣经,教师只能对它照本宣科,于是教学也只能以本为本、落个僵化无趣的结局。而在智慧者眼里,教材是个神奇的万花筒,可以旋转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增删、调整、补充、整合,让教材成为最适合学生的生动鲜活的课程资源。
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主题教学”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发挥到了极致。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她以“亲人”为主题,建构了一个丰满立体的“主题单元”:从身边的亲人谈起,引出“英雄亲人”的话题。然后深入课文学习:“忆亲人”——“讲亲人”——“诵亲人”——“别亲人”,领悟“亲人”的广义内涵。最后又是超越文本的延伸——由魏巍的另一名篇《我的老师》,感受寓于平淡中的亲人之爱。以上案例彻底突破了传统语文课局限于课文内容做文章的教学模式,教师将教材上下延展,与其他课程资源有机整合。使文本的内涵更丰厚了,同时也提升了阅读的质与量。
(二)挖掘和利用社会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如报刊、影视、网络、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热点事件等都能为“我”所用。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具有搜集、筛选、整合语文课程资源的能力。如春节期间,让学生摘抄搜集春联进行赏析,向同学介绍;从各种媒体上搜集广告进行交流,再自己尝试为某种产品拟广告;到街头、公园、企业摘抄文明警示语,然后设计几句文明警示语,制作文明警示牌,插到校园、社区里;组织学生就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等。比如通过对印度洋海啸的讨论,引发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以及对世界爱心相连的认同。然后给灾区的小朋友写信,或写倡议书、感想等,这对学生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提高都是十分有益的。
我校一位青年教师连续几年一直任教601班语文课,由此,她对601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在送走一届届毕业生,迎来一批批新同学的过程中,她精心营造了充满浓浓爱意的“601文化”,同时也开发出了丰富的作文教学资源。比如学生在毕业前夕,以自己喜爱方式的在601班留下纪念、留下祝福。于是,同学们在教室里布置了师生共同亲笔签名的“大红心”、精致的小制作、写满祝福语的卡片……开学第一天,当新同学走进601教室,看到“欢迎来到601——我们共同的家”的温馨问候,看到哥哥姐姐们留下的祝福和寄语,心中充满了惊喜和好奇。于是,老师深情地为他们讲起了601的故事——爱就在老师的期待中传递和延续……这位老师以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特有的职业敏感,及时捕捉发生在601班的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引导学生写出了一篇篇充满真情的好文章。她设计的作文教学案例《我们的601》以其鲜活的内容、新颖的形式,荣获了全国作文教学设计特等奖。
二、用智慧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必须通过教学行为来落实,而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新课程强调课堂的互动生成,同时也十分重视课前的预设。如果教师没有对教学过程进行预先的决策和超前的把握,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那是对教学的不负责任。
一堂好课的教学设计往往凝聚了教师诸多的心血和智慧。一句过渡语的锤炼、一个提问的角度、一个语言训练点的挖掘等等,都是煞费苦心的。王崧舟老师的成名作《万里长城》导入部分的设计就曾几易其稿——最早的设计是这样的:先让学生欣赏一组长城的照片,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调整后改为: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首赞美长城的小诗;最后又改为:老师动情地朗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美国总统克林顿游览长城后留下的题词,然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一个教师对优化教学设计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教师之于教案,就像画家之于他的画,音乐家之于他的谱子一样,是倾注了生命灵性的。
创意永远是教学设计的魅力所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要在透彻理解教学内容和摸清学情的基础上,抓住几个切入点:
(一)独辟蹊径,创设新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慨:一篇上过多次的老课文,似乎已经再难挖掘出新意了,可是,有人照样可以独辟蹊径,“曲径通幽”。
如《火烧云》一文,是一篇典型的老课文了。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比武中,把本课情感目标定位在用心感受自然界中一切美的事物上。于是就有了耳目一新的教学设计:
1、导入——激发情趣、埋下伏笔
课前欣赏一组精美的图片:小花、天空、沙漠、草丛、天鹅、小溪……
师:你们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些照片吗?
生:美!
(展示阿尔卑斯山的壮观景象及标牌上的话——“慢慢走,欣赏啊!”)
师:……在通往阿尔卑斯山的道路上,插着这样一个标语——“慢慢走,欣赏啊!”
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一次次地感情朗读标语,把它牢记在心。
2、结课——首尾呼应、点明主旨
师:还记得课前的谈话吗?记得阿尔卑斯山道上的那句标语吗?
学生感情背诵。
师:学了这一课,现在你对这句话的含义有新的理解了吗?
学生简要交流感悟和体验。
最后老师激情表白:人生的路途上,美无处不在。我们应该用心感受一切美的事物,包括自然美、人性美……并用笔记下永恒的美。让我们“慢慢走,欣赏啊!”……
《火烧云》一课已上过多次,也听过不少。曾经将教学重点落在认真观察,注意积累,培养想象力上;也曾经引领学生走进《呼兰河传》,体会过萧红对故乡的爱恋和怀念;却没想到通过对火烧云 “美”的欣赏感悟,提升到对自然界中一切美的追求上。情境的创设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更给人以深刻的启发,这就是教学设计的智慧。
(二)独具慧眼,挖掘训练点。
语文课的本体目标应该落实在对文本语言的感悟体验上。学习语言切忌大面积浅表化“刨土”,而应该抓住重点“深挖细掘”。语言训练点选得准,设计得巧,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更可以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别样的精彩。
如《小音乐家扬科》最后两段弥漫着浓重的悲凉感,特别是扬科临死,只有“树皮做的小提琴还躺在他的身边。”教学中,我抓住“躺”字设问:“‘躺’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学生说“躺”是“放”、“摆”的意思。从字面看,这样的理解已合乎语意。但我没有就此打住,继续引导学生作深层次的感悟:“噢,那这里为什么不用“放”或“摆”,而用“躺”字?”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有的欲言又止。于是我又用感人肺腑的语言启发:“想一想扬科怎么会死的?他那么富有音乐天赋,那么热爱音乐,可他竟这么悲惨地死去了,此时的他什么也没有了,只有——”学生朗读后情感溢动,恍然大悟:“扬科真孤独,临死时只有他自己用树皮做的小提琴陪伴着他。”“‘躺’字更有人性化,似乎连小提琴也在可怜扬科,静静地躺在小主人身边,舍不得离开他。”……
(三)匠心独运,设计拓展练习。
拓展延伸练习在我们时下的语文课堂上十分普遍。我们看到,优秀的拓展练习能适时地为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服务;优秀的拓展练习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开拓思维,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优秀的拓展练习也闪烁着教师智慧的光辉。
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时,引导学生想象,进行语文拓展训练。先播放课件:蒲公英随风飘走,兔子挂着苍耳在田野奔跑,豌豆被太阳晒炸的情景。然后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启发学生想象:“蒲公英撑开小伞随风飘呀飘,飘向哪里?苍耳挂在兔子背上,会到哪儿落户?淘气的豌豆又会到哪里安家?现在我们都来做个小蒲公英、小苍耳或小豌豆,到神奇的大自然里进行一次想象旅行……”(学生在音乐中准备)由于教师创设了有趣的情境,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个个思维活跃,在创新的王国里自由驰骋,无拘无束的倾吐。他们有的说:“我是一个小小的苍耳,浑身长满了刺儿,就像个小刺猬。一天,小兔儿从身边跑过,我就紧紧粘在兔子背上,做了一次免费的长途旅行。我跟随小兔儿,跑过田野,跑过树林,最后落在小溪边,哗啦啦的小溪伴我歌唱,陪我成长,我感到自己很幸福。”有的说:“我是一颗小小的蒲公英,妈妈给我准备了小白伞,妈妈让风爷爷带我去旅游。于是,我就乘着风飞呀飞,一直飞到一个公园里,我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了,我把公园打扮的更加美丽!”学生的表达充满了童趣,闪烁奇异的火花。这一拓展练习中,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内化,思维得到了训练,可谓一举数得。
三、用智慧驾驭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师挥洒才情和智慧的舞台。因为教学的主体是一个个富有生命活力而又与众不同的“人”,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具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生成的特点,即每一堂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师生情感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的复杂多变对教师是一种挑战,它的动态生成又可以创造出许多精彩的瞬间。
许多青年教师搬来名师的教案来上课,可就是难以达到名师的教学境界,有的还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课堂运作的调控能力不够。而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实际上是教师的一种心智艺术,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修炼出来的。
(一)随机巧妙点评
人们常说名家的课堂教学难以模仿,最难模仿的正是他们字字珠玑的点评艺术。教坛新秀们感叹,上课最不自信的就是对学生的点评,常常在学生答题后,脑中还没想好恰如其分的评价语。的确,课堂点评就难在它的即时性,需要教师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往往能够随时把握学情进行精彩的点评。一般来说,教师的评价语言可以分为这么几类:1、点石成金,充满激励性的。比如:“你有一双慧眼,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真了不起!”“你今天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老师相信,你也一定是一块会闪光的金子。”这样的点评使学生如沐春风,不断享受着成功的快乐。2、巧妙点拨,体现启发性的。如:“能抓住重点句来学习,这叫会读书。你们还能读出作者的心情吗?”(一学生把 “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读得太响了)老师说:“春风姐姐太用力了,能不能轻点儿?”这样的点评简洁明确,针对性强,效果明显。 3、以情激情,充满情感性的。比如:“你读得很深沉;两个不可估量一字一句地在读,可见你的感受之深;凝重的神情足以表达你此时此刻的心情。” “啊!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世外桃源般的松坊村了。” 这样的评语犹如情感的催化剂,能够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激起强烈的情感体验。4、机智迭出,诙谐幽默的。比如(学生语塞)老师说:“实在太美了,你一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是吗?”教师幽默的点评使学习变得轻松,给课堂增添了情趣。于永正老师在《我爱故乡的杨梅》中,对学生读书方法的点评堪称课堂幽默一绝。正如他所说,幽默是智慧的外在形式,是教师的得力助手。
可以说,教师适时、适度的点评,是师生心灵的对话,是思维火花的碰撞,是更高层次的智慧引领。它能激发学生的自信,点燃智慧的火焰,焕发创造的激情。我们应该开发出充满智慧、富有特色的评价语,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同时又有一点收获和启示。
(二)顺势把握生成
“动态生成”是新课标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而“生成”的教学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
如《南泥湾开荒》教学片段:
生(读课文):“……劳动归来,同志们就躺在深草丛林中的窝铺里做着香甜的梦……”(学生把“窝铺”读成了“卧铺”)
师:噢,原来你想给三五九旅的战士“改善生活条件”啊?
师: “窝铺”和“卧铺”一样吗?
生:“窝铺”是很蓬乱的,战士们睡觉的地方根本没有床铺,就像一个窝,非常简陋。
生:“窝铺”说明当时条件很艰苦,战士们在地上随便堆些干草就睡觉了,简直就跟躺在地上差不多……
师: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战士们在干些什么?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
( 学生交流感受,再带着对战士们的敬意朗读课文。)
以上片段中教师顺势抓住学生读错的词,进行比较、品读,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这样的处理灵活简单而又扎实有效,显示了教师较强的应变能力。
(三)从容应对“意外”。
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能够从尴尬中捕捉契机,化平庸为精彩,化腐朽为神奇,奏出和谐的育人旋律。如一位老师在教“福”这个生字时,有一位学生突然提问:“为什么许多人过年贴春联时把这个“福”字头朝下贴呢?这不是一个错别字吗?”这显然是一个未曾预料发问题,听课老师都为之一怔。只见老师用赞许的目光望着这位同学,笑眯眯地说:“通过你刚才提出的这个问题,老师知道了你是一个很细心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好孩子,请你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习惯,好吗?”学生略带腼腆地点了点头。然后老师简要地向学生介绍了“福”字倒贴的含义——人们向往美好生活,对“幸福来到”的期盼。又意犹未尽地讲起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一个小故事,使学生了解了“福”字倒贴他的由来。
对以上“突发事件”的圆满处理,使本环节成了整堂课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牢牢地记住了生字新词和一个充满人文精神小故事。这一环节的演绎,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教育智慧,那是一种深厚的人文素养的体现。
总之,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课堂是更充满智慧挑战的地方。语文教育作为一种艺术的存在,确实有其独特的令人惊叹的神奇魅力。只是,这样的艺术魅力的展现不仅需要我们有一颗敏感柔软的心;更需要一种教育智慧。而这些正是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追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