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渡河鱼怎么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及其当代性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2:13:51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349 更新时间:2010/11/15 14:04:08    热     ★★★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都是将理想性和现实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性,是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其教育和培养的价值诉求,而其现实性则是直面现实境况,解决有碍其培养目标实现的现实问题的。在理想性与现实性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师们创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领悟这些方法的精髓,理解创造这些方法的历史背景及其所要解决的问题特征,对于我们应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境况、新问题,并创立新的有效的解决方法,不无裨益。
一、从“批判”到“灌输”
在人类文明史上,每个时代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我们现在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然是特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每一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都有其自己的生成和发展的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其独特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就其历史源头而言,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实现其由思辨唯心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的重大思想转变的基础上创造的。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是青年黑格尔主义者,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发现了黑格尔主义的唯心主义本质,通过对黑格尔主义抽象的国家观念的批判,特别是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人所代表的德国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像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1]的批判,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确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此同时,马克思通过分析经济现象,阐明经济学范畴,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及其衍生出来的庸俗经济学的批判而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展和灭亡的特殊规律,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基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如果说这种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思想一统天下的境况中创立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方法和路径,那么对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庸俗政治经济学家、无政府主义创始人蒲鲁东的那种极具“市场”的,建立一个所谓以个人所有为基础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互助制社会、用经济组合代替社会主义革命的错误思想的批判;对无政府主义的奠基人和理论家之一的巴枯宁,否定一切权威、反对一切国家、鼓吹“政治冷淡主义”谬论的批判;对自称是“马克思的学生”,而推行“通过和平和合法的道路”来实现社会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路线的拉萨尔主义的批判;对德国“非常法”时期,伯恩施坦等人的右倾机会主义的批判;本着“必须应战,把斗争进行到底”的精神而对杜林的假社会主义进行的彻底清算……,则是对新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捍卫和发展。因此,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始人,正是创立并运用“批判”的方法,在资本主义思想一统天下的历史境况中打破了“旧世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新世界”;在复杂的共产主义运动中,通过批判错误的、敌对的思想体系而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没有“批判”,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不会得到创立;没有“批判”,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不能在那种复杂的历史境况中得到坚持和发展。
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列宁的重大贡献是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运用于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方法是“灌输”。
“灌输”论的首提者可能是考茨基。在奥地利社会民主工党制定的《海因菲尔德纲领》中,“灌输”方法被这样表述道:“从政治上把无产阶级组织起来,把认识无产阶级地位及其任务的意识灌输到无产阶级中去,是指在精神上和体力上具有战斗力并保持这种战斗力,这就是奥地利社会民主工党的真正纲领。”[2]“灌输”方法之所以受到列宁的极大关注,并给予系统的阐述和充分的贯彻,是与当时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历史问题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党外的伯恩施坦主义盛行,攻击和修正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时髦”,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存在受到极大挑战;另一方面,党内的经验批判主义思潮开始流行,“在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烦琐语句后面,不能不看到哲学上的党派斗争,这种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经验批判主义的客观的、阶级的作用完全是在于替信仰主义服役,帮助他们反对一般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3]鉴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之间的激烈斗争,而工人阶级的实际运动并不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只能自发地产生经济主义和工联主义。针对当时工人运动中流行的严重的“自发论”倾向,基于“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的考虑,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重视理论和理论斗争,要善于把革命理论和群众实践相结合,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意识从外面给工人灌输进去,否则,“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4]实践证明,正是因为有效地运用了“灌输”方法,使得马克思主义在统一苏联共产党人的思想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正是这种思想的统一,才得以保证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获得成功。
二、从“斗争”到“坚守”
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的初期,人们并没有真正领悟其精神实质,以至于各种社会主义思潮鱼目混珠,世人真假难辨。毛泽东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代领导人。面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境况,面对“三座大山”压迫的特殊国情,面对人数极为有限的中国工人阶级和人数虽然庞大但文化水平极低的中国农民,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进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创立和使用了阶级斗争、思想斗争的独特方法。特别是以延安“整风运动”为代表的思想斗争,对中国共产党人贯彻马克思主义、最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史实已经告诉人们,这种从经济利益到思想观念的系统的“斗争”方法,并不是人为的、刻意制造的,也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阶级斗争思想的简单的搬套,而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实事求是之后富有新意地创立出来的,是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和农民运动作了充分分析和考察之后才运用的。在“打土豪分田地”、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在“反对本本主义”、实践“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思想观念斗争中,一旦放弃了“斗争”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会造成党内思想的混乱,就会中国革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改革开放之初,当“对外的窗户”猛然打开之际,面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物质文明,一些人的头脑产生了眩晕,在西方敌对势力“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迷失了思想政治方向,在敌对意识形态的“温水煮青蛙”的策略中放弃了应有的思想政治立场,一股全盘西化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铺天盖地席卷中华大地。这种思潮的主旨不仅是要否定几千年的中华精神文明,还明确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在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资金和科学技术加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和保持社会主义中国不变色的历史使命面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及时提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斗争。历史也已经证明,这种以“坚守”为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正是抵制和防止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我国社会实施和平演变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保证了社会主义中国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而且始终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三、“他者”出场与“主体间性”转向
当代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融合化、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是多种社会思潮轮番上场、网络信息无孔不入地影响着人们思想和意向的社会,也是中国社会人民内部矛盾较为突出和尖锐的特殊时期,这种社会境况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在继承和深化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同时,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在思想理论领域为我们在新的历史境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真正落实贯彻到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动之中。这显然是一个方法问题,也是历史向我们提出的创新课题。
党在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关于如何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寻求方法论资源的时候,有的学者注意到了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方法,比如,现代西方哲学话语中的“他者”和“主体间性”,并将这种哲学范式转化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继承和吸收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成果,同时又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视他人为物、为工具,仅仅视受教育者为纯粹客体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和局限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现了人性、科学性、合理性,它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前景,也将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灌输论增添新的时代内涵。还有的学者认为,如果进一步超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应该向“他者”转化,甚至将西方学者的一些观点,比如,勒维纳斯的“我为‘他者’负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理念和方法。据此,有的学者断言,“主体间性”和“他者”方法的运用,意味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告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独白”范式,似乎“主体间性”和“他者”就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惟一具有有效性资质的方法,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们创造的批判、灌输、斗争、坚守等方法均已过时,那么,“主体间性”和“他者”方法是否就是新的历史境况中唯一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特殊使命的有效合理的方法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四、一些思考:“主旨”与“主导性”
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每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立和运用,总是体现出如下规律性的特征:其一是针对当时历史境况中所面临的特殊的历史问题而创立,是为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历史性问题而运用的;其二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和历史使命服务的,是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的立场和观点的,是为了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性地位服务的。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式并将其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到思想政治教育所承载的特殊使命,以及这门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质——这是一门传播和捍卫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殊学科。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是受教育者所不能自发形成的,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灌输的基础上引导的,在引导过程中,可以采用“主体间性”和“他者”的一般方法,但是,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主体间性”和“他者”方法中迷失了自我,在“平权”的对话中忘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和历史使命,忘记了自己具有的特殊地位和主导作用,放弃了应有的主导性,进而走向妥协主义、折中主义或相对主义,那么,这样的方法得到彻底贯彻之时,也就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之际。因为“形式”不是为“内容”服务,“方法”不是为“目标”服务,这样的方法就会背离我们借用它的初衷。至于如何把握“主体间性”和“他者”方法的精髓,以及在实践操作中运用如何把握其度的问题,限于本文主旨,我们将在以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