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爱这么丑:细说拔牙那些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00:34
现在有很多人为了美丽等原因一次拔除多颗牙齿,或是拔牙前后不懂得如何护理等引发了各种不适,继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人们对拔牙和护牙的知识总是一知半解,本期就来为大家细细解说拔牙那些事。
  
  哪些牙齿需要拔除?
  
  牙拔除术的适应症是相对的。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很多原来需要拔除的病牙可以经过治疗而恢复功能。
  1、牙体由于严重龋坏(“虫牙”)等使牙冠大部缺损,牙根及根周情况欠佳,不能修复。
  2、不能用根管治疗等方法保留的严重根尖周炎病变者和没有治疗价值的晚期牙周病牙(牙齿松动厉害)。
  3、引起邻牙龋坏或反复引起冠周炎的阻生牙。但如邻牙已不能保留,青少年应采用正牙牵引或移植该阻生牙于邻牙缺牙处。
  4、影响功能及美观、引起疾病或创伤等的错位牙,因颌骨小没有间隙不能用正牙方法矫正;位置不正或妨碍美观和功能的多生牙;脸部肌肉较薄时拔掉智齿,脸部有变瘦的可能。
  5、无功能牙齿。如拔除下智齿已拔除或缺如的对应上智齿。
  6、影响恒牙正常萌出的滞留乳牙应尽早拔,以免造成恒牙错位排列。现在儿童食物越来越精细,对口颌系统的刺激越来越小,结果往往出现恒牙已萌而乳牙赖着不走的情况。但在成人牙列中的乳牙,下方无恒牙或恒牙阻生时,如乳牙无松动且有功能,则不必拔除。
  7、创伤。因外伤牙折裂至龈下,或同时有根折,不能保存者。骨折线上的牙,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一般应尽量保留。
  8、治疗需要。因正牙需要进行减数的牙;因义齿修复需要应拔除的牙;放疗前为预防严重并发症而需拔除的牙;良性肿瘤或囊肿波及的牙,因不能保留或因治疗需要而应拔除者。 
  
  什么情况下是不能拔牙的?
  
  严重高血压血压高于180/100毫米汞柱。
  心脏病比如近期发生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血液病患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贫血、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拔牙会因凝血因子缺乏和凝血功能障碍,而引起出血,必须拔时应在内科控制病情后实施。
  肝病、重度肝炎这些人多有出血倾向,拔牙后可能出血不止,此种病人应在保肝治疗后,辅以凝血药物,再行拔牙。
  糖尿病糖尿病病人拔牙容易引起伤口感染、病情加重,不可轻易拔牙。但对于无法保留的牙齿,因其在一定程度上与糖尿病互相影响,可促使糖尿病恶化,或者对身体有其它不良影响。
  肾病急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
  月经期可能引起代偿性出血和感染。
  妊娠期妇女妊娠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避免引起流产和早产。
  恶性肿瘤如牙被肿瘤累及,单纯拔牙可能激惹肿瘤引起扩散,一般应与肿瘤一同切除。放射治疗前,位于照射部位的患牙,应在放射治疗前至少7~10天拔除或完成治疗。在放疗期间和放疗后3~5年应禁止拔牙,以免形成放射性骨髓炎。
  急性炎症期炎症未得到控制的患者,拔牙很容易引发感染扩散。
  神经精神疾患主要为合作问题。如帕金森病,经常有不随意的活动;大脑性麻痹,有痉挛状态。一般需使用全麻,方可进行拔牙。
  拔牙禁忌症很多也是相对的,一定条件下,例如大夫水平高,已经经过相应疾病的控制处理,可以转化为适应症。如较重的心脏病,经处理病情稳定后,拔牙仍可进行,并且现在麻醉手段已经可以达到很好的全程镇痛效果,甚至连打麻药本身也可以做到基本无痛,再加上一般不敲、不凿不使用“暴力”、微创拔牙,无对心脏病患者的恶性刺激,一般而言,心脏病患者如果心功能尚可,是可以耐受拔牙手术的。 
  
  拔牙的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该拔的牙应该尽早拔,这样可使病牙对患者造成的损害最小化。
  临床上常常遇到这种患者,某个牙周围有炎症,该牙作为病因牙需要拔除,但碍于感染,迟迟不拔;有的患者牙疼时想起拔牙可能当时不宜拔,可当急性炎症控制后又不想拔了。及时在敏感抗菌药物的保护下拔除病灶牙,这样才有助于炎症控制,缩短病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若过分考虑炎症的发展阶段,认为急性炎症期不宜拔牙,则炎症继续发展,在口腔、皮肤形成瘘管,甚至形成弥散性骨髓炎、败血症等等,就会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或者即使使用了大量敏感抗菌药物,但由于病灶没去,也只能控制急性炎症,使其变成慢性。一遇到抵抗力降低,感染会再次急性发作。这样一来二去,药物的肝肾损害就产生了。或者由于长期的慢性刺激,在患者50岁左右时最终得了牙龈癌。
  事实上,炎症期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如有无败血症)、手术难易程度等全面考虑决定能否拔除病灶牙。若患者全身情况较差或手术复杂、损伤大,应暂缓拔牙。相反,若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手术损伤小,此时在抗菌药物的有效控制下拔除病灶牙,有利于脓液引流,使剧烈的疼痛迅速缓解,炎症亦能迅速好转或治愈。 另外,空腹不宜拔牙(注意保证早餐提供足够的热量),以避免局麻时出现低血糖昏迷。还要注意减少拔牙前体力消耗。一般局麻拔牙对糖尿病的影响较小,不影响糖尿病的原有治疗。糖尿病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拔牙最好在早餐后1~2小时进行。
  建议女性怀孕之前到口腔科去做一个检查,早期发现该拔的牙尽早拔除后再怀孕,以免出现上述不该拔牙时间必须拔牙的情况,就是分娩后也要三个月以后拔牙才较合适,还要考虑哺乳期用药对婴儿的影响问题。 
  
  该拔的牙一次拔几颗合适?
  如患者没有拔牙禁忌症,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手术难易程度等全面考虑决定拔牙的数量。若患者全身情况较差或手术复杂、损伤较大,可一次先拔一颗。相反,若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手术损伤小,此时在抗菌药物的有效保护下可以多拔除几颗牙,甚至全部该拔的牙,这样可以缩短病程、减少用药(省钱、省事和尽量避免药物对肝肾的损害)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体说就是有咬合功能的,分左右两侧两次拔除,甚至可以一次全拔(无痛的情况下一次拔一颗和一次拔全口没区别)。
  
  拔牙前、拔牙时和拔牙后如何更好地配合医生?
  拔牙前
  最好先吃点东西。空腹拔牙易出现晕厥现象,并且拔牙后吃东西也不舒服。
  最好先仔细刷下牙,拔牙后24小时是不能刷牙漱口的。
  对于拔牙后容易出现感染的(比如局部本身就有感染、困难拔牙手术)的患者最好术前就吃抗菌药物。
  拔牙时
  只要放松心情,与医生配合好就可以。
  拔牙后
  拔牙后创口上的纱布或棉球需咬0.5~1小时后才能吐去,24小时内唾液内有少量血液属正常现象。
  拔牙后可取半卧位休息,不要平卧,不能马上洗热水澡,以免创口出血。
  拔牙后2小时才能饮食,1~2日内可吃流质或半流质,不吃过硬、过热的食物,不能用吸管进食以免口内负压使创口内的血凝块脱落引起出血。
  拔牙后24小时内不能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不饮酒、不吹乐器、不吮吸、舌舐或用手指触摸创口、不漱口以免拔牙创内的血凝块脱落出血。
  麻醉药效消失后,拔牙创口略有疼痛,一般不需服药。若有发热、疼痛剧烈、肿胀或大量出血则应及时就诊。
  除了智齿与多生牙,一般成人拔牙后需安装假牙,大约拔除后2个月可去医院安装。
  拔牙牙槽窝感染,多发生在术后3~4天,牙槽骨壁失去血块的覆盖而暴露,疼痛明显,伴有腐败恶臭,医学上称 “干槽症”,应马上进行治疗。
  复杂拔牙伤口缝线一般可在5~6天拆除,术后可适量服用止痛、消炎药物。
  
  拔牙的种种误解
  
   拔掉一颗牙,松掉一大片
   拔牙后镶牙应在半年内进行。超过半年,相邻的牙齿会向缺牙间隙倾斜,对面的牙齿会伸长。人们认为拔牙会导致周围牙齿的松动,其原因就在于牙齿拔除以后没有及时的修复缺失的牙齿或使用了不恰当的修复方式,导致周围牙齿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使其松动。   拔除智齿会使前面的牙向后倒,并出现松动?
  一般来说,我们的牙齿在一生中都在不停向前移动,而位于牙列最末端的智齿拔除并不会使前面的牙齿松动。
  我的牙不好,等全拔了镶全口
  口腔内能保存的牙齿越多,即使是牙根(保留一颗牙周膜完好的残根可保持对牙槽骨的生理刺激,防止牙槽骨萎缩,延缓衰老),修复缺失牙的难度越小,修复的效果也越好。世界卫生组织在2008年曾提出“8020计划”,即80岁应保留20颗能正常咀嚼的真牙。
  拔牙很疼,让它自己掉吧
  让一颗需要拔除的牙保留在口腔内会带给我们很多潜在的危险,可能由于疼痛导致患侧牙齿不能使用,偏侧咀嚼,引起面部不对称,引起下颌关节不适,严重时甚至导致关节的破坏;使患侧的其他牙齿也跟着损坏(咀嚼有自洁作用,不用的一侧往往口腔卫生差)。如患牙的牙槽骨吸收多于根长的2/3不及时拔除,牙槽骨会进一步吸收和丧失,不利于后期修复。
  牙齿痛、松动就要拔掉
  牙齿的疼痛、松动可以由很多因素引起,一般可以通过对因对症的牙体、牙周甚至镶复的治疗保存。牙齿拔掉以后会引起咀嚼功能的丧失、邻牙的移位和美观的缺损等。
  拔牙对大脑不好
  牙神经是第五对脑神经三叉神经的末梢神经,拔牙对大脑没有什么影响。
  中午不可拔牙,否则会血流不止
  一天中,人的血压有高低,大概在中午时分会偏高一些。但是,一般来说找经验丰富的大夫拔牙损伤很小,根本不必担心流血的情形,即使有,医生也可以马上止血。不过,对一些病人来说,选时间拔牙还是有好处的。例如肾衰病人进行血液透析后,必须间隔6小时才能拔牙,因为血液透析时使用的抗凝血剂会影响拔牙后的止血,因此必须等药效退掉后再拔牙。 
  
  如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决定着牙齿甚至身体的未来。 使用牙线
  牙缝里若有食物嵌塞,应及时用牙线(牙签较硬易对牙周造成破坏)剔出,不然长时间对牙周有刺激,还容易长龋。
  饭后温水(37℃左右)漱口
  进食后口中易产酸,使牙齿外层的坚硬组织脱矿软化,因此提倡在进食和饮用酸性饮料后,不要即刻刷牙,最好1小时后待牙体组织再矿化后再刷。如果实在不方便,可咀嚼含木糖醇的口香糖。
  早晚刷牙,睡前刷牙更重要
  刷牙之后,不要再进食。如果有牙周炎,牙根暴露,需要使用牙间隙刷。对于刚出生至7个月大的婴儿,母亲应在每次喂养后,将食指用清洁的纱布包好,或用棉花棒蘸温开水轻拭舌头、牙龈上的食物残渣;对于7个月至1岁半的小儿,乳前牙开始萌出,每次进食完毕都应擦拭牙面污物。孩子再大些可先由家长带着刷牙(会漱口时即可使用儿童牙膏),利用孩子喜欢模仿这一点,逐渐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采取防龋措施
  氟可以预防龋齿。但儿童时期氟素过多不仅会妨碍牙齿的发育,甚至还会引起全身氟中毒。茶水中含氟量比较高,成人可经常饮用茶水,也可用含氟牙膏刷牙(幼儿不宜自行使用)。
  注意调整饮食结构
  防龋必须控制食糖量,同时饮食要讲究粗细搭配。儿童应改掉两餐间吃甜食的习惯,特别是睡前吃糖的习惯,也不要让幼儿含着奶头或糖果睡觉。少吃黏性甜食,如奶糖、蛋糕等。
  少抽烟甚至不抽烟
  抽烟可以刺激牙龈,同时也是造成口腔黏膜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避免牙齿承受过重的压力
  尽量不用牙齿咬食过硬的食物。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平时要注意经常自我检查或相互检查口腔。自我检查的方法是在光线好的条件下,面对着镜子,张口检查牙齿的咬合面等。正常牙面为洁白或淡黄色,且有光泽。凡牙面呈白垩色、无光泽就是龋病的早期表现。此外还应注意牙齿有无形、质的改变。 两个人相互检查比较好。一个人使用筷子将另一个人的颊、舌侧牙面暴露出来,就能看清大部分牙面有无龋病了。如有食物嵌塞或牙对冷、热刺激敏感时,应警惕龋的可能,此时应及时检查。
  请口腔医生检查的具体时限标准:一般0~5岁的儿童每隔2~3个月检查一次,6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每隔0.5~1年(糖尿病患者,每3~4个月)检查一次。由于儿童的乳牙龋病发展得很快,家长要经常查看孩子的牙齿,发现情况,及时就医。
  每年找牙医洗牙1~2次。我们有一部分牙间隙是刷牙刷不到的,细菌及食物的细小残渣在牙面上日积月累,并逐渐层层矿化(实验证明菌斑24小时就可以钙化,这是每天至少刷牙两次的理论基础),最终形成牙石。菌斑和牙石先导致牙龈炎,随后病变扩展到整个牙周组织,造成牙槽骨破坏,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导致牙周病。洗牙不但能清除牙面一些污垢而不损伤牙齿,还有防龋齿,去口臭等防治口腔疾病的好处。
  
  儿童不良习惯与牙列畸形
  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可能会引起多种牙颌畸形。这些不良习惯包括:
  吮指习惯吮指时,拇指放在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处,会阻止前牙正常萌出,导致闭口时上下前牙间出现圆形的间隙——开牙合;另外会使牙弓变窄,上前牙前突,开唇露齿。
  伸舌习惯指舌尖不停地舔牙,如果常将舌尖放于上下前牙之间,会导致开牙合;舌前伸抵触下前牙可使下颌向前移位,形成下颌前凸畸形,俗称“地包天”;舌同时抵触上下前牙可使上下牙均向前移位,导致双牙弓或双颌前突。
  咬唇习惯咬上唇造成下颌前凸,上牙拥挤并向舌侧倾斜;咬下唇可以使下颌后缩,下牙拥挤,上牙前凸呈“鸟嘴状 ”。
  偏侧咀嚼导致脸型左右不对称。
  咬物习惯可导致颌面发育异常及面部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