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谈琅琊榜2高情商:基辛格:美国安全取决于敌国间的内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5:57:39

基辛格:美国安全取决于敌国间的内斗

时间:2011-11-22 11:05:00  来源:  作者:

来源:新华国际     作者:基辛格 2011-11-21


写这篇文章时,我询问几个年轻人,乔治-F-凯南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结果,近半数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个人,不知道他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形成起了何种作用。凯南提出了遏制的概念,美国按照这一概念去打冷战,并取得胜利。对于如今的一代人来说,凯南已经成为模糊的过往,正如他们的父辈当年在可怕的核武器威慑下为建立国际新秩序所做的努力。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1月10日文章】题:凯南的时代(作者亨利·基辛格)

写这篇文章时,我询问几个年轻人,乔治-F-凯南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结果,近半数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个人,不知道他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形成起了何种作用。凯南提出了遏制的概念,美国按照这一概念去打冷战,并取得胜利。对于如今的一代人来说,凯南已经成为模糊的过往,正如他们的父辈当年在可怕的核武器威慑下为建立国际新秩序所做的努力。

凯南的职业生涯

对于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来说,这种情形让人不免为历史在互联网和全天候新闻时代所具奇的意义而扼腕叹息。所幸耶鲁大学著名的历史与战略学教授认约翰·刘易斯·加迪斯再次将20世纪中叶这关键几十年间的困境与理想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他的大作《乔治-F-凯南个美国人的一生》有望成为最贴近这位最重要、最复杂、最动人、最具挑战精神、最令人恼火的美国公务员本质的一部传记作晶。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学术和意识形态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乔治·凯南的思想无处不在。然而他担任过的最高职位不过是1952年时当过5个月的驻莫斯科大使,以及在20世纪60年代初担任过两年驻南斯拉夫大使。在华盛顿,他最高只是在1947到1950年担任过国务院政策计划室主任。可是他的理念既促成了冷战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也成了该政策反对者的论据。

凯南对局势的长远走向南着敏锐的洞察力,同时又在诗文创作方面天赋异秉、别具一格。他说一口流利的德语和俄语,熟知这些国家的历史和文学史。凯南不苟言笑,但又喜欢交际,在使馆举行的活动上会弹起吉他;他从一而终,但又绊闻不断;他不断反思,但最终渐行渐远。

尽筐凯南才华出众,也许恰恰是因为这一点,他从来没再得到在政府高层职位上将自己的远见卓识付诸实践的机遇。他还往往因为痛恨自身理论所带来的影响而自毁前程。美国围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展开的争论持续至今,凯南的内心始终哉在做这样的挣扎。在他本人身上,也体现了美国人在外交政策的本质与目的两者间的举棋不定。

遏制理论的产生

没有其他哪位外交官员对美国外交政策及关于美国在全球地位的讨论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这始于两份被称为"长电报"(1946年)和"x文章"(1947年)的资料。那时,美国尚不知对手的转化与演变之间有何分别。转化需要让对手以行动或姿态与过去决裂。演变则是渐进的过程,是在不尽完美的阶段寻求最终的外交政策目标的意愿。

美国战时外交的前提是,斯大林已经抛弃了苏联的历史。决策圈流行的观点是,莫斯科同意了与美国和平共处,会调整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分歧。这一世界秩序的巅峰就是新成立的联合国。

对于美苏可以和谐共处的观点,凯南从一开始就持反对意见他一再批评华盛顿对苏联进犯别国领土的行为采取的姑息立场。1946年2月,美国驻莫斯科使馆接到华盛顿的问询,后者想、知道斯大林发表的教条主义的演讲是否意味着苏联的路线开始发生转变,不再致力于建立和谐的国际秩序。当时大使不在,于是担任副职的42岁的凯南用长达19页(8000字)的电报作出了否复。这份所谓的"长电报"的核心内容是,斯大林绝不是在改变政策,实际上是在推行强硬版本的苏俄一贯路线。这出白俄罗斯这个民族的战略文化和千百年来对外界的不信任。苏联领导人不会被善意的姿态打动。他们毕生都坚持共产主义世界与资本主义世界存在根本性冲突的思想。

凯南坚持认为,美国必须要应对这种与生俱来的故意。由于世界上许多传统力量中心已经衰落而苏联领导人则控制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口,围绕世界秩序本质展开的对抗不可避免。这将"无疑成为我们外交面临过的最严峻的任务,可能也是未来将要面临的最严峻任务"。

1947年,凯南以"x"的 简短署名在《外交》杂志上撰写了一篇分析苏联的文章,从此走入公众视野。在成千上万篇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中,凯南的立场自成一派。文章文笔流畅、激情四溢,将这场讨论提升至历史哲学的高度。

"x文章"浓缩了"长电报"的精华, 对苏联未来的政治走向持悲观看法。他认为苏联外交政策是"一种审慎但持续的压力,最终是要瓦解并削弱所有与之对抗的影响和力量"。与莫斯科的相处之道只能是"坚定的遏制政策,在俄罗斯人表现出侵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迹象时,始终对其予以打击"。

文章至此,很像是19世纪的英国外交大臣就如何应对新崛起强国提出的均势主义理论。"x文章"之所以被认为有独到之处,是因为凯南将上述理论与美国由来已久的最终要化敌为友的梦想、结合起来。胜利不是来自战场,甚至不是通过外交来体现,而是取决于苏联制度能否自行走向崩旗。"美国完全可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这样的结局。

没再其他哪份文件如此有先见之明地预言了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苏联的命运。而这是40年后的事情了。

自我否定的理论家

凯南清楚地看到了欧洲最终的分裂,不过对于如何走上分裂之路,则看得不那么准确。在学术方面,他过于刻板,以至于不能认同要实现他所预言的远景所需采取的某些步骤。然而政策实践不同于纯理论分析,妥协与冒险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正因为如此,在将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肘,凯南往往退缩不前。1948年,中国组建联合政府的希望破灭后,凯南站在了少数派一边,认为共产党取得胜利不一定就会带来灾难。他在美国国防学院发表演讲时说,我们的安全取决于我们能否在全球敌对力量或靠不住的力量之间建立一种平衡。"明智的政策是让这些力量"在彼此的争斗中消耗掉包们的偏执、暴力和狂热,否则它们也许会用这些来对付我们",这样一来"它们不得不相互毁灭,在自相残本的斗争中筋疲力尽,从而让致力于实肌世界稳定的建设性力量保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然话,当尼克松政府刑1969年开始真正执行他的这一政策时,凯南却提醒我不要继续向中国示好,以免苏联会用战争来回应

我们应该感谢约翰·刘易斯·刀迪斯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凯南,这个有思想、有人情昧、有自己的主张、有矛盾之处、有鼓舞人心力量的不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