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贤个人纯收入:[原创]教育:道德教育须和学科教育并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0:59:50
教育分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两种概念。广义泛指影响人们知识、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才的活动。不论是在广义教育的概念还是在狭义教育的概念中,教育的目的都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人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指导和科学知识的延续。而“人的身心教育、思想品德的指导”就是指学校中的德育,即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感情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在学校日常工作中,道德教育主要指学生守则教育,学校常规纪律训练,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的教育,养成青少年谦虚、谨慎、诚实的优良品质的教育。“科学知识的延续”在学校中就是指学科教育。道德教育和学科教育,在教育中,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而且必须是并重发展。理所当然的,学校在这两方面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
人,是社会的人,是需要社会活动的。作为一个进入社会的人来说,在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在商品交易的现代社会,最需要的是诚实、信用。从道德价值上说,适应市场经济,就必须确认它所内含的自主、平等、公正、竞争、效益等理念,并将其作为调节人们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原则和规范。这就需要培养人诚实,守法,互利、互助和合作精神,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就要求我们在道德建设中必须处理好灌输与引导的关系。这些社会道德观念的建立,需要学校的德育的配合。学校在这个环节里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我们的教育方式下,学校的职能中,给人更多的理解是注重学科教育却忽略了道德教育或者将道德教育放到了次要的位置。很多学校的道德教育只是流于形式,比如每个星期学校组织开一次的德育大会,每个班级进行的班会课中很少涉及德育的培养,即使涉及到了,只是口头的说教一番。这样的德育方式怎么能深入学生心中呢?虽然学生守则中规定“按时上学,不随便缺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诚实勇敢,不说谎话,有错就改”,但是现实中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抛此守则于不顾,学生打架、骂老师;说谎话,敲诈勒索的现象有增无减呢?这些不正是反映出学生道德教育的问题严重吗?学校的道德教育是不是需要反思呢?当然,家庭中的道德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本文只探讨学校的道德教育问题。
中共中央于2004年5月10日至11日在京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但是现在就上面提到的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正是现行学校道德教育不尽人意的地方。概括下来可以有道德教育比较死板、没有魅力,人为空洞浅表化,孤立、封闭化,德育教学课程知识化,集体进行灌输等。这样的德育方式根本不能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只能让学生越来越觉得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对学校道德教育感到厌倦。学科老师可能说道:我们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在备课的过程中已经灌输了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的东西在其中。试问:当你讲课的时候有多少次将这些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加以强调,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我想大多数老师只是口头提到而已,不再进行细化和深入。只要老师是将学科知识用强烈的考试指挥棒加以限制的话,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将埋葬在这个指挥棒之下。学校教育到今天的地步不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吗?
那么学校该如何开展道德教育呢?笔者有以下几个想法。
首先,学校要在观念上摆正道德教育与学科教育的位置。道德教育和学科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学科教育是为了传播知识、增强生活以及生存能力,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的最终是培养适合于社会发展的、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品行的未来一代。教育不仅需要培养有知识文化的人,还要培养有修养、有理想、富有热血的人。这就需要学校在观念上改变已往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学校加强家校联系的纽带作用,定期开展关于道德教育的家校会议,对家长进行道德教育的指引。在这里学校充当对家长和老师培训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实践以及反馈的平台。及时将学生在家中的问题反馈到班主任、任课老师之中,同时学校也将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反馈。及时将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达到解决的目的,得到双赢的效果。所谓定期,就不能像平时学校开家长会那样,一个学期一次,这样实在是少。根据学校的情况,可适当增大这种指导性的会议。毕竟,学生的道德教育,家庭也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第三,改变原来的灌输型道德教育模式,实施多层次道德教育模式。学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不是灌输的客体。而我们大多数学校的班会课(一般是星期一上午或者下午、或者晚上的第一节,一般移上午居多),一般是老师在上面进行灌输,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这样的方式到底于学生而言,有没有听,能不能体会,都是个未知数。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学生对于这种方式只是带耳来听,没有用心来记。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道德教育模式,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比如,班会课实施情景道德教育模式。将社会中具有正面教育实例或者不良行为习惯的反面教材用小品的方式表演出来,让学生进行现场感受。所选题材要恰当,并进行精心准备,使其能够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学生较易将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以情动人,达到道德教育目的。再如,兴趣小组课堂实施潜移默化教育模式。通过课题的研究,将科学影响人的品格方面的益处展现出来,培养学生遇到挫折不轻言放弃,锻炼百折不挠的精神等。再如,实施氛围德育教育模式。这个与潜移默化教育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氛围,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这就要求班主任抓好第一个学年的习惯养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这样,学生就会慢慢的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人格魅力。
第四,从校园道德教育扩大到社会生活实践。道德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能更直接的感受道德,体会道德。从而,增强学生吸收好的道德品德、抵制不良道德形式的能力。那么学校就可以分配给班级多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在这一点上,有很多活动可以拿来借鉴。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具有善于发现可以进行道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根据近年来学生的整体情况来看,道德教育已经到了必须面对和着手解决的时候了。用一个词来表达就是“刻不容缓”。希望大家都来关注道德教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