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剧照:关于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 - Livid's Paranoid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18:24:00
关于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2008
把这本书买来看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我看到的一条新闻,说 2007 年大陆版税收入最高的作家,是《悲伤逆流成河》的作者郭敬明,1100 万。这是一件对我来说有些震撼的事情,因为我在我的圈子里见过很多由十来个人组成的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在努力了很多年之后,依然没有弄够让公司获得超过 1000 万的年收入。这些创业公司里面的人们多半受过很好的教育,有的甚至还曾经在世界 500 强企业中工作过。大家对于财富的态度非常统一,当然是越多越好,而对于某些文化现象,态度却很有意思——他们觉得郭敬明不过是一个靠抄袭和炒作出名的 80 后。
这是一本可以被贴上“残酷青春”标签的书,如果这个标签已然存在的话。主角是 16 岁的高一学生和他们深陷于中年的父母,故事由一个女孩的怀孕开始,她的母亲在书中的另一角色是个妓女,然后以所有主角的自杀作为结束,其中包括一对成绩优异的中学生情侣。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上海,虽然作者郭敬明并不出生在这座城市,不过他最近几年在上海的生活确实为他增加了很多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深刻体会,比如弄堂和上海话。
“青春小说”的内容毫无疑问在这几年变化很大,从最早出名的《花季雨季》,到韩寒的《三重门》,然后到现在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越来越多曾经只属于成人小说的元素开始加入——性,堕胎,自杀。不知道思想守旧的父母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青春小说似乎在某个程度上越来越不适合儿童阅读,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却也越来越真实?
怀疑 1100 万的版税收入这件事情在我看来是没有意义的,或许任何时代都会存在这样的东西:一个在商业市场上成功,但是却在价值观或者其他方面充满争议的东西?而我们无法否认的一点是,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非常势利的社会中,这样的势利不只是来源于别人,也来源于我们自身。因此,如果一个人无法在收入上超过郭敬明,那么他的关于郭敬明的任何指责都是无力的。而那些收入超过郭敬明的人,他们多半会选择沉默,因为他们的世界中关于价值观的公开争吵并不会在这个势利的社会中带来任何的直接利益,而他们或许早就明白这一点了。
把这本书买来看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我看到的一条新闻,说 2007 年大陆版税收入最高的作家,是《悲伤逆流成河》的作者郭敬明,1100 万。这是一件对我来说有些震撼的事情,因为我在我的圈子里见过很多由十来个人组成的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在努力了很多年之后,依然没有弄够让公司获得超过 1000 万的年收入。这些创业公司里面的人们多半受过很好的教育,有的甚至还曾经在世界 500 强企业中工作过。大家对于财富的态度非常统一,当然是越多越好,而对于某些文化现象,态度却很有意思——他们觉得郭敬明不过是一个靠抄袭和炒作出名的 80 后。
这是一本可以被贴上“残酷青春”标签的书,如果这个标签已然存在的话。主角是 16 岁的高一学生和他们深陷于中年的父母,故事由一个女孩的怀孕开始,她的母亲在书中的另一角色是个妓女,然后以所有主角的自杀作为结束,其中包括一对成绩优异的中学生情侣。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上海,虽然作者郭敬明并不出生在这座城市,不过他最近几年在上海的生活确实为他增加了很多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深刻体会,比如弄堂和上海话。
“青春小说”的内容毫无疑问在这几年变化很大,从最早出名的《花季雨季》,到韩寒的《三重门》,然后到现在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越来越多曾经只属于成人小说的元素开始加入——性,堕胎,自杀。不知道思想守旧的父母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青春小说似乎在某个程度上越来越不适合儿童阅读,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却也越来越真实?
怀疑 1100 万的版税收入这件事情在我看来是没有意义的,或许任何时代都会存在这样的东西:一个在商业市场上成功,但是却在价值观或者其他方面充满争议的东西?而我们无法否认的一点是,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非常势利的社会中,这样的势利不只是来源于别人,也来源于我们自身。因此,如果一个人无法在收入上超过郭敬明,那么他的关于郭敬明的任何指责都是无力的。而那些收入超过郭敬明的人,他们多半会选择沉默,因为他们的世界中关于价值观的公开争吵并不会在这个势利的社会中带来任何的直接利益,而他们或许早就明白这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