姉汁全集 ed2k:北碑的影响与刘墉晚年书法的“拙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26:30
北碑的影响与刘墉晚年书法的“拙趣”8 t3 A4 y9 p$ u- I$ r9 A  \6 O

——刘墉晚年小楷书法赏评
□刘兆彬    刘墉是清代书法的“四大家”之一,与同时的王文治、翁方纲、梁同书共享时誉。清代有很多评论家对刘墉书法评价很高,康有为甚至称赞他为清代帖学书法的“集大成”者。[1](P311)当然,也有少数人对他的书法颇有微词,如翁方纲,曾批评刘墉书法没有一笔是古人[1](P117),再如启功,曾在《论书绝句》中认为刘墉书法“莫名其妙”。( M2 I7 L3 j4 D, c& r: b4 b
% R3 i, ~# `1 ~2 h) `6 c
    本文认为:在评价刘墉书法的言论中,包世臣的看法最为透彻。他曾经说:“近世小真书,以诸城为第一”[1](P116),并在《国朝书品》一文中把“刘墉小真书”列入“妙品下”。该文以神、妙、能、逸、佳五品来品第书家,有幸列入“神品”和“妙品上”的只有包世臣的老师邓石如一人,其次是“妙品下”,只有“刘墉小真书”和“姚鼐行草书”获此殊荣。一个“帖学”书家能得到一个“碑学”书法理论家的这种评价,实在是很高的荣誉!
9 e. n/ d2 p. t! _
    包世臣对刘墉书法渊源的看法可谓“洞若观火”!据《艺舟双楫》记载,刘墉曾说过“吾书以拙胜,颇谓远绍太傅”的话,包氏则指出他的书法在实质上仍是对董其昌书法的改良。但是,包世臣也承认刘墉“少习香光,壮迁坡老,七十以后,潜心北朝碑版”[1](P55),并认为向北朝碑版学习是刘墉书法最终超越董其昌书法的契机之一。换言之,在改造董其昌书法的过程中,刘墉吸收了多方面的资源,其中包括北朝碑版、苏轼书法、钟繇书法等。就此而言,张其凤先生断言刘墉以“杂融”和“革命”的方式改造了自己学过的前人书法,是一个很准确的判断![2](P17)  X: ?1 z3 d. r- o0 X. P8 }2 o

    刘墉书法确实是“杂融式”的,这一点从其小楷《苏轼诗〈题合龙怀贤阁〉》(图一)中很容易得到印证。这件作品是刘墉晚年的书法作品,不管是结字形式还是用笔方法,都是多种成分的综合。其中一些字在结构、用笔方面都与《崔敬邕墓志》类似,而另一些字,则与颜真卿书法类似,还有一些字,在结构图式和用笔方法上接近苏轼书法。如“题”、“合”、“龙”、“怀”、“赵”、“丈”等字与北朝碑版十分相像,尤其是和《崔敬邕墓志》的结字和用笔方式息息相通;而“如”、“观”、“西”、“长”、“骑”、“诸”等字,在结构和用笔方面绝类颜真卿楷书,尤其是“犬”、“长”二字“捺”脚处各有一个缺口,是典型的颜字楷书的写法,说它们来源于颜字可谓“证据确凿”、“无可争辩”;而“轼”字的“戈钩”、“寂”字的“宝盖”,又隐约透露出苏轼书法的痕迹,只是在字形上与苏轼“左秀右枯”的结字图式不同。对于一件经过心灵高度综合的作品,试图一一指明哪一笔或哪一字渊源于哪本字帖,都过于学究气,都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因为在思想中完成的高度综合绝非既定构成要素的简单累加,而是对每一构成要素都进行了有意识的加工和改造,这种作品的每一个点画都是对多种构成要素重新冶炼和熔铸,其中还有一些构成要素并非来自古代范本,而是作者个人生理-心理特征的自然流露。因此,我们只能粗略地指明:在这种作品中,哪种构成要素与哪个古代范本相似。与此相似,刘墉书《韩愈“柳州罗池庙碑”〈迎享送神诗〉》(图二)也是“杂融式”的,主要渊源似乎是颜真卿书法:大部分字为方形、横轻竖重,绝类颜真卿《多宝塔碑》;但“民”、“报”等少数字的结构、用笔与智永真书《千字文》声气相通。
 

附件:

(1)图一:刘墉小楷《苏轼诗〈题合龙怀贤阁〉》



 

(2)图二:刘墉书《韩愈“柳州罗池庙碑”〈迎享送神诗〉》



2#  以上两件作品,“碑”味都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 {" I8 f* B' Q/ J( d* L# B$ i
7 n" o+ [: z9 Z: t& B
    (1)体气拙厚3 F) e! U# U: q9 E, N  e: m4 P
8 e& k! \$ P, U! c3 N
    刘墉晚年书法吸收了北朝碑版的写法,体气“拙”“厚”是其最大的特点。尽管刘墉“远绍太傅”的自许遭到了包世臣的否定,但他的字“以拙胜”确是实情。如果撇开“远绍太傅”这一自许的落实情况,这句话至少反映了他的主观意向:学习钟繇,追求“拙趣”。事实上,他自己也承认很少见到可靠的钟繇书法作品,很少从钟繇书法中汲取到自己需要的养料,但对北朝碑版的熟稔使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使其晚年作品达到了“拙厚”的艺术境界。在这一点上,包世臣又一次表现出了非凡的洞见!他说:“盖山东多北魏碑,能见六朝真相,此诸城之所以或过华亭也”[1](P87),可谓的评!
" D5 j5 G: l: `5 W  L$ G. g
    (2)笔气浑厚

    刘墉晚年书法笔挟元气,浑厚有致,“如'慢、柔、圆、沉’的太极拳”[2](P12),动作虽慢,但是“发而皆中节”,虽然“发而皆中节”,却又“悠悠不迫”,流露处一种“圣贤气象”。康有为曾说他的书法“力厚思沈,筋摇脉聚”[1](P366),可谓切中肯綮:所谓“力厚”,指笔力雄强;所谓“思沉”,指态度悠游;所谓“筋摇”,指用锋灵活;所谓“脉聚”,指气脉团聚。刘墉书法的用笔,确实非常灵活,特别善于“用锋”和“用墨”。一般的楷书,往往因为法度森严,容易写得“干硬”、“紧张”,刘墉的楷书不然——由于书写时“悠悠不迫”,因此点画和结字都很“松活”,给人一种“闲适”的审美感受。将法度森严的楷书写得和婉、通灵、虚静、圆融、浑厚,这是刘墉楷书的一大创获,曾经赢得沙孟海的惊赞。# n( ~' q0 J5 y7 [( V* U

    “笔气”浑厚,离不开特定的用笔方式。刘墉书法“先以搭锋养其机,浓墨助其采,然后裹笔以作其势,而以枯墨显出之。遂使一幅之中,浓纤相间,顺逆互用”[1](P113),其中,“搭锋”是“顺锋”用笔,“裹笔”是“逆锋”用笔,前者为顺势、铺毫,后者为逆势、裹锋。刘墉就是通过这两种“兼相成,交相济”的用笔方式,使笔毫不断地在“铺开”和“恢复锥体”这两种状态间顺利地实现过渡和转换的,相应地,点画粗细和落墨多少也就随着笔毫的“铺开”和“收拢”不断地发生变化。
 

 

3#  3)结字茂密& `8 f4 u3 l3 A& X4 N
# V& }1 Y4 g, ^% r+ U
    刘墉书法的结字“茂密”、“巧妙”,“打叠点画,放宽一角,使白黑相当,枯润互映”[1](P117),即以“茂密”为主,“计白当黑”,注意疏密关系的对比。如刘墉书《苏轼诗〈题合龙怀贤阁〉》(图一)中的“赵”字,“走”字旁点画粗重,给人一种“密处不使透风”的感觉,而“肖”字旁点画轻细,给人一种“疏处可以走马”的感觉。1 m9 q. E  l( U& E( R; D
- d0 y6 y5 U( b4 s* B
    (4)墨气浓重' _5 B4 s- M8 f' Q$ A) ]
) Q+ J3 Y, `9 B1 M* K- q
    刘墉的墨法“以浓用拙,以燥用巧”[1](P117),擅长以“浓墨助其采”。像小楷《苏轼诗〈题合龙怀贤阁〉》中的“南”、“葛”等字,《韩愈“柳州罗池庙碑”〈迎享送神诗〉》(图二)中的“兮”、“高”、“报”等字,墨气都很浓。由此可见,他被时人称为“浓墨宰相”确非无据!但用“浓”字来概括刘墉书法的用墨特点并不准确,用一个“丰”字来加以形容或许更加合适。刘墉书法在历史上曾有“墨猪”之诮[2](P13),但这只是一种表浅的意见。如果仔细品味刘墉书法的原作,就会发现他作品中“浓墨”非但没有使自己的字变成“墨猪”,反而增添了字的光彩,这是因为他的用墨充满了“活趣”。他的字只是表面看来肥厚臃肿,实际却是在“丰貌”之下隐含着“劲骨”——那些墨块非但并不“板滞”,反而晶莹剔透,层次清楚,光彩照人!透过层次丰富的墨色轮廓,点画内部笔毫运动的轨迹清晰可见,如“绵里裹铁”!这就使他的书法味厚神藏,在朴素的外表下透露出内蕴的风采。8 x$ K" L! u. D+ [* p" J7 j1 O
( b& a, _& k$ Q- X
    综上所述,刘墉书法“善学”、“善变”[2](P11),在用笔、结字、用墨和体势等方面,都与前人和同时代人拉开了较大的距离,取得了艺术上的巨大成功。其晚年书法得益于对北朝碑版的学习,增加了“拙”、“厚”趣味,给人一种“气象雍容”、“味厚神藏”、“气韵生动”、“神采超逸”的审美感受,开拓了一种“有余不尽”的审美想象空间。当然,他的书法并非无可指摘。本文认为刘墉书法的不足主要有两点:一是“气局”偏小,即包世臣所谓不够“遒逸”;二是“意趣”小巧,尽管韵致有余,但魄力不足。这些问题都不用讳言!但正如张其凤先生所指出的——这正是刘墉之所以为刘墉的特征所在。刘墉书法的优点和缺点,恰如一个巴掌的两面,如果一定要取消其缺点,也就同时取消了其优点,这样,也就没有个性化的刘墉和刘墉书法了。6 E6 o' c6 ~: Z3 t  P5 M9 R

注释:
[1]祝嘉编.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M].成都:巴蜀书社,1989.
[2]张其凤.刘墉书法管窥[J].齐鲁艺苑.1997(04).
 4#  

  5#  
 6#  
3.jpg (152.74 KB)

 

7#  
4.jpg (62.43 KB)

 8#  
5.jpg (137.99 KB)

 9#  
6.jpg (43.16 KB)

 10#  
7.jpg (123.67 KB)

下载次数:2

6-11-2011 14:49

11.jpg (147.71 KB)

下载次数:4

6-11-2011 14:49

13.jpg (136.65 KB)

下载次数:2

6-11-2011 14:50

17.jpg (76.44 KB)

下载次数:2

6-11-2011 14:51

下载次数:2

6-11-2011 14:51

 

下载次数:2

6-11-2011 14:51

 

下载次数:2

6-11-2011 14:55

 

下载次数:3

6-11-2011 14:55

 

23.jpg (89.13 KB)

下载次数:3

6-11-2011 14:56

24.jpg (53.77 KB)

下载次数:2

6-11-2011 14:58

25.jpg (74.59 KB)

下载次数:3

6-11-2011 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