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全x女特工:我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研究(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1:52:35
作者:山东财政学院 张尧智http://www.fgw.gov.cn/fgwjsp/jdyj_content.jsp?docid=364076&channelid=355
2009-12-04

二、应对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措施
1.加快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
居民收入是居民消费的基础,居民消费是我国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彻底摒弃“投资、出口至上”的观念,牢固树立“消费第一”的思想。因此,应该调整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居民收入三者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重关系。一要政府让利于民,降低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政府让利于民的总体思路:收入分配机制向居民倾斜,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调整财政支出的方向,逐步减轻政府的投资热情,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二要适当减少企业利润。减少企业利润的主要办法是增租和收利。增租是指通过加快推行资源税改革和征收环境税,增加要素使用的租金。资源税的调整可以提高投资品价格,征收环境税可以提高企业投资成本,这两项政策都可以纠正企业扭曲的投资行为,增加劳动要素的使用,从而达到增加劳动者报酬比重,促进居民消费,改善国民经济收入循环。收利是指加快国有资产收益改革,收回国家资产的经营收入。国有资产收益是国家作为资产所有者对收益权的正当实施,它对于促进公平竞争、改善初次分配有重要作用。三要建立居民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深化改革和宏观调节,规范初次分配秩序,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增长相适应,并应略快于GDP和企业效益的增长。
2.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1)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于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也不高,所以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办法是增加农民收入,这就必须建立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对政府来说,建立保证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的关键,一要统筹城乡发展,使农村居民享受城市居民一样的硬件和软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资金分配手段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并加大对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财力支持。二要减少农村居民数量、增加农民人均耕地、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水平,逐步使农民只从事农业本业就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差不多的收入。
(2)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降低基尼系数。应当在承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基础上,逐步强化公平的理念。从公平收入分配角度优化税制结构,必须着眼于整个税制体系的建设,构建一个包括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扩大累进程度、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计征方法)、遗产税和赠与税、社会保障税、物业税、资源税、环境补偿税等在内的更加合理的税收调节体系。调节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提高所得税和财产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从消费支出、收入流量和收入存量各方面调节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多渠道缓解和缩小社会贫富悬殊的矛盾。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转移支付政策,要把“调高”所得主要用于“保低”,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遏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势头。
3.彻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居民的收入预期和消费倾向
(1)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现象。要解决政府存在,的严重政府职能越位现象,就要彻底改变政府公司化的倾向,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如亚当·斯密所讲政府职能为:御敌外侵、国内治安、经办无利公共事业。首先要完善政绩考核体系,从制度上遏制政府的投资饥渴。不真正解决“GDP=政绩”的问题,形形色色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就难以避免。换句话说,只有当把社会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人文指标、改善低收入群体民生指标、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发展指标等也作为评判政绩的重要标准时,政府职能才能真正转变。其次要完善财税体制,逐步建立中央地方统一、城乡统一的公共财税体制,从制度上遏制地方政府的房地产开发冲动,杜绝与民争利事件的发生。
(2)解决政府职能缺位现象,提高老百姓的收入预期和消费倾向。今后政府应承担起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责任,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增加用于“三农”、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改善居民对于未来大额不确定支出的预期,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刺激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
4.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居民即期消费的后顾之忧
(1)扩大三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力争做到应保尽保。①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重点是城镇中的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家务农的农民和失地农民。对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在农村进一步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本着“低水平、有弹性、广覆盖”的原则进行设计,可以按照“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的原则,建立个人账户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对于失地农民,要实行以土地换城市养老保障标准的政策。对于60岁以上没有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政府决定2010年开始由国家供养。可考虑人均100元/月,我国目前农村60岁以上老人约1亿人,每年只给财政增加约1200亿的支出,以目前我国的财力是负担得起的。②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覆盖城(含失地农民)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药品目录、诊疗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并对提供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的医院和药店实行定点管理,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报销比例,提高最高报销限额。③扩大失业保险范围至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及其农村失地农民。在保障失业职工的基本生活前提下,促使失业人口再就业,完善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合理负担费用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对被征地劳动人口设立一个失业保险过渡期,如以2年为限,在这个期间内政府交纳失业保险费,同时政府出资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体系,过渡期内找不到工作,发给其失业救济金,过渡期结束后仍找不到工作,进入同城最低生活保障。
(2)填补养老金巨大缺口。尽快充实养老保险基金,不仅包括加强对现有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还应当考虑如何解决养老保险中的隐性债务问题;加快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体系,从政策上解决基金的来源问题。进一步完善国有股划拨社保基金的相关问题:建议全体上市公司国有股都参与转持且酌情增加转持比例。
(3)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政府应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进一步扩大廉租房建设,扩大廉租房制度覆盖面,进一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可考虑李稻葵的政策建议进行第二次房改。第二次房改的基本方向应该是由政府主导提供房屋住房服务。除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府要建更多的平租房,平租房要达到住房供应量的50%以上,将目前未纳入政策性住房的中等收入群体纳入其中,以达到抑制房价增加居民其他消费的目的。
(4)建立完善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城市(含失地农民)、农村最低生活补助标准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助为补充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的一体化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应抓紧社会保障立法,尽快通过《社会保险法》,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供法制保证。
5.转变消费理念
一要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使我国居民想消费敢消费。二要早日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逐步改变我国居民留遗产、高储蓄的习惯,增加即期消费。三要通过宣传和引导,帮助居民改变“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使其逐步接受信用消费方式。要进一步扩大消费信用范围,使消费信用业务逐步向小城镇延伸,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消费信用带来的好处。要加快专业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工作,创新消费信用品种,如可设计出具有存贷结合功能的住房储蓄、汽车储蓄等专项储蓄产品,开办高档耐用消费品贷款、住房装修贷款等新业务,提高居民的购买能力,扩大居民对这些商品的消费。应加快国家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为发展消费信用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朱长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
[2]陈庆贵.征收利息税未必有利调节收入差距[EB/OL].
[3]叶馨蔚.自1992年以来我国的消费状况及原因分析[J].经济师,2009,(5).
[4]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5][6][7]数据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公报.
[8]胡安洪.我国消费不足的社会保障根源分析[J].浙江金融,2008,(8).
[9]数据来源:宋燕华.财经网,2009-06-24.
[10]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低保数据,2009-07-24.
[11]唐泽富,骆庆华.论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原因及改进措施[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12]闫坤,鄢晓发.居民消费与财政政策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财政研究,2008,(10).
[13]钟水映,李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制度、模式与方向[J].中州学刊,2009,(1).
来源:《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返回 ]
相关文章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展望:加快绿色转型 2011-06-24
化解社会矛盾需实现四个转变 2010-04-21
2012中国经济十大预测之消费、物价篇 2012-01-04
2011-2020年天津滨海新区商业布局规划新规划体现五大原则 2011-07-14
上海世博集约交通的实践与启示 201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