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岛由加利现在在哪里:杭州近年着力恢复老地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17:30:23

杭州近年着力恢复老地名

时间:2012-01-13 03:48:14  来源:客运站“湖墅南路浅水湾城市花园小区里有两条旧巷子,历经时代的变迁,一条只剩50米不到,另一条也就六七十米长。不过最近我们这里搞了个寻找历史旧街巷活动,这两条巷子都挂上了崭崭新的地名标识,你们有空可以来看看。”

  昨天上午,读者苏先生和我们分享他的新发现,“看到老底子的地名又重回我们的生活,感到特别安慰和欣喜啊。”

  两幢老楼守护着两条旧巷

  苏先生所说的两条小巷都在浅水湾城市花园小区内,一条叫万物桥巷,另一条叫徐公巷。虽然经过时代变迁,两条巷子都成了小区内的通道,不过大抵上还是保留了原有的走向。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小区内。这两条巷子确实短得可以,万物桥巷只需70多步就能到头,而徐公巷更是只需走58步。

  住在徐公巷7号的老居民徐奶奶说,老底子这两条巷子都很长的,有一两百米呢。不过城市开发得快,老房子一片片拆掉,高楼一幢幢建起来,两条小巷也变了样子。

  “要不是这两幢老楼,这两条巷名怕是就没了呦。没有挂上这两块新地名牌前,这里就是用笔在墙上涂了几笔做个标识的。”徐奶奶指着嵌在老房墙上的那两块巷名牌子说。以前巷子两边都是连绵的门牌号,而现在的徐公巷只有一块徐公巷7号的门牌,万物桥巷更是连门牌号也没有了,两处巷名成了两幢没有拆迁的老楼的专属地名。

  “我猜,这两条巷子怕是杭州市里最短的巷子了吧。”苏先生比着两条相交的巷子说。

  它们曾经合称“移风易俗”巷
这两条旧巷以前到底是怎么样的,何时建何时兴何时在城市翻新中被蚕食,说到这些,苏先生、徐奶奶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来。记者只好去杭州市地名办寻找答案。

  根据杭州地名志记载,万物桥巷始建于明朝年间,它东起外万物桥接余塘巷,西折北至里万物桥,原长250米,宽3米。而它的得名就是一个误会所致。

  古书《梦粱录》卷七记载:“接待寺南日望佛桥。”后来,因为民间口耳相传,望佛桥被念成了万佛桥,最后又变成了万物桥。这座桥始建于大明正德年间,因先有桥后有巷,所以巷以桥名。

  而徐公巷始建于清朝年间,东起万物桥巷,西面无路。长约180米,宽2.5米,据说当年是一个姓徐的乡绅所建,因此得名。

  在上世纪60年代,万物桥巷曾经和附近的新河坝巷、伞坛巷合称为易俗巷,而同时,徐公巷也易名为移风巷,两条交会的巷子刚好合称为“移风易俗巷”,既符合当时社会的进步的需求,又充满了时代的特征。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两条巷子又都恢复了各自的原名。只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渐渐隐退在闹市中,都从原来的一两百米,锐减到了现在的几十米。

  旧城翻新湮没旧巷无数
不仅仅是万物桥巷、徐公巷曾经处于濒临消失的尴尬境地。

  徐光寿大伯在米市巷一带生活了50多年了。在他孩提时代的记忆里,湖墅南路上这样蜿蜒的小巷有很多很多。“后来城市要开发,不少巷子消失了。”

  记者从拱墅区地名办了解到,历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已经消失了100多条巷子。而这只是拱墅区提供的数字。

  根据有关资料,1985年到2005年的20年中,杭州消失街巷698条。翻看这些消失名单,大多为清朝、民国时期留存下来的老地名,甚至有些宋朝时就已存在了。

  另外,记者从杭州市地名办了解到,杭州目前保有街道巷弄3500余条,但在最近3年中,就有近百条街巷因为改造退出了舞台,其中也包括一些有些年代的老街巷。

  上城区是杭州的老城区,这个地方稍一整治就带出了大变动。据杭州市志记录,仅仅西湖大道修建,就让20多个老地名消失了,包括原来的涌金路、羊坝头、营门口、大井弄、庆和弄、庆慎里、夭桃弄、平和里。

  再比如运河广场建成后,就有裕新街、横天仙弄、直天仙弄、复兴里等多条巷子消失了。

  城市翻新不应去除旧时痕迹
前不久,拱墅区举办了一个历史街巷寻访活动。作为两条年代久远的巷子,万物桥巷和徐公巷自然也不会落下。重新拥有标识后,它们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对于老居民来说,它们是回忆。徐光寿大伯说,“现在能把这些老巷子一一重新标识出来,我觉得很有意义。”

  而对于新居民来讲,这些巷子则是历史前进留下的足迹。住在浅水湾小区里的李小姐说:“我们一家都是2008年搬过来的,听说这一带原来很热闹。杭州的老巷子,都是有些故事的,现在给这些老巷子恢复标识,能让我们重新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挽救那些濒临消失的街巷文化。”

  苏先生也很高兴:“这两条巷子虽然短,但是总算留下来了,总算正儿八经地保存了原有的地名。我们都知道,城市要发展,是不得不进行翻新的,但是翻新过程中,理应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点痕迹。正是有了这些痕迹,才使得我们的这座城市有别于其他的现代化城市,有一份独具的魅力。”

  老旧街巷重回人们的视野
“我们最近也在努力,想尽可能恢复一些蕴含历史气息的老街旧巷,不过是有选择性的,像有些名称不太好听的,或者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巷子,肯定不在考虑之列。保留恢复一些地名,主要是想让我们这座城市完好地保存曾经有过的韵味。”拱墅区地名办一位姓徐的负责人说。

  这些过去的故事正在被重视,杭州的历史地名正如文物一样被努力保留下来。

  杭州市地名办一位负责人说,在新一轮的杭州地名志里,历史地名将作为专门一章节收录那些消失掉的地名。而且在杭州各个城区地名规划中都有规定,那些已经消失的历史地名将记录在案,在新建城市道路的时候,必须要沿用这些老地名。同时,在杭州街巷的改造中,许多街巷的历史和故事也正在被重新挖掘出来。

  比方说,这些年来,诸如南宋御街、运河景区内的不少老街巷都“重见天日”,而一些历史悠久的街巷也都得到了恢复。

  记者从杭州市地名办了解到,这3年来,还有始建于宋朝的金刚寺巷、始建于清朝的里马弄、大浒弄、福缘巷以及始建于民国的三德里等近10条街巷恢复了古时的叫法。这样让杭州多了几分人文历史,让古代杭城与现代杭城并存。

  旧巷地名使用很有讲究
“最近,祥符桥那一带新造了很多房子,又有很多巷子没有了。”拱墅区地名办的徐老师说,“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会把巷名移到邻近的地方,仍旧使用下去。像大浒社区那边,原来有条巷子叫‘大浒弄’,造了新房子后,那条路没有了。我们就把附近的一条新路命名为‘大浒街’。”

  在保留古旧街巷地名上,其实很有讲究。

  比如说,前段时间,上城区劳动路上有一条巷子,就从“劳动弄”改回了宋朝时的名称——府学巷。这条巷子因环绕着杭州孔庙而得名,曾先后更名为文庙街、阿太庙弄、劳动弄。

  去年,杭州孔庙修葺一新后,重新焕发了青春,而为了让当地的文化气息更浓厚,将劳动弄重新更名为府学巷的提议也应运而生。

  为此,有关部门多次征求了当地居民的意见,并且查阅史料,终于在2009年9月份,由杭州市民政局批准了这一更名。

  现在,这条获得新生的小巷东起劳动路25号,西折南至旧仁和署,北塞。长152米,宽4米。

  不过,杭州市地名办的工作人员也说:“要恢复一些古旧的街巷名称,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首先就是老百姓的利益,比方说户口登记等一些列问题都很麻烦,加上国家也有相关规定,所以想要大规模恢复一些古旧地名不太现实,但一些可以留存我们杭州文化底蕴的地名,还是值得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