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来了鬼子兵32集全:《老子》四十二章“道生说”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14:59
《老子》四十二章“道生说”解    毕敦一著

四十二章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浅解:
道,已在前反复言及,不再重述。但此处之道,不是泛指之道,而是单指与非常道相对应的常道。一章常道不可道、不可名,非常道可道、可名,一、二、三皆为可名之道,但“一”虽可名而无名,二、三为可名而有名。这些概念很重要,必须首先辨别清楚。

一,无名时之道,即是后世所谓之太极。为何此处“道”为常道,而无名谓一?原因:(1)便于二者区别和表述。常道即恒道,不变化、不能演化之道,但是时间久了从中也能产生出非常道来,虽然都谓之为道,二者区别还是十分显然的,故此在表述方法上应当有所不同;(2)以取象言,常道为“○”,象征空无;可道、可名的非常道,形象已兆 故为一、二、三。“一”者,动后又静,虽然有象但不见,故无名;(3)在二即阴阳天地之前,必为一,“一”是非常道运化的根源。
二,即天地,后世则谓阴阳,亦谓乾坤,是自一太极之道转化而来。天地分判即是阴阳分判,因何一分天地呢?原本道处于一之时,阴阳已初具,只不过合而不分。当运化至二时,清轻者上浮为天即阳;重浊者下沉为地即阴。从此之后,分天分地,天地阴阳两离,是为自一生二。
三,自古以来何为三?说法不一。但从下之“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句来分析,老氏所谓的三,即是阴阳合一之物,历史上持此观点之注家也是多数。此合一之物,也是先天,所以,其用甚大。此物在人身顺去则可以生人,逆回则可为人之日用之须和强体健身。人每时每刻所不能离者,即是此物,离了此物便不可以成为人。三十九章天地等六者所得之一,其一均是此物。此物既名曰三,又名之为一,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三与一实是一物。曰三者,是因其乃由天与地合一生成,顺去可生人;曰一者,是因此物仍为先天之物,阴阳相含之太极。也正因为此之故,此一,与前之一虽都是一,都为道之可名之时,但是二者却有所不同。前之一,是由常道所生;此之一,则是由天与地所生。前之一,是本原之物,只可用于道物的顺化;此之一,则是返于本之物,有顺逆之二用,既可顺去生人,又可逆回身内为日用。因有此之不同,才有三与一的分别,顺去曰三,逆回曰一。所以,三是道物转化过程中化生万物的关键。

万物,指宇宙中一切常态物质,非常态物质属于道,不在万物之内。即是说整个宇宙中,只有这两类物,一是常态物质即万物,一是非常态物质即道物,除此二物,再也没有任何其他物了。常态物质又可分为两类,生物、非生物,总之一切形质物质皆谓万物。

此道生说,可谓中华道家对宇宙生成观的经典表述,是宇宙演化的基本模式。按这一模式,宇宙万物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宇宙万物全都是道物演化的结果,道之物在万物出现很早以前就存在了,因为道为混成之物,就是说细分之道物之中又有许多不同,在漫长的相互碰撞过程中,这些不同的道物之间,分而合,合而分,便出现新的变化,即产生了一。因为一里已蕴含阴阳之体,所以,有一之后便可分化为二,二再化为三、四……,一直化下去即有形质万物之生。再经漫长的演化过程,简单的常态物质,复杂的常态物质,星球星系,低级生物,高级生物以及人类便相继产生。“一”是已动的道物,可以演化为形质,“一”既生,道物就演化不停,故《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大业”,大业即是万物,于是整个宇宙就完整地展现为今天的形象。

从《易经》之理说,道生说之一二三解为卦画数似乎更确些,即一为一画卦,二为二画卦,三为三画卦,而道则即道为无画的无名前,万物便为六画六十四卦之时了。也就是说:一即太极,二即两仪、四象,三即八卦,万物即六十四卦。三及其前为道在先天,万之后为物为道在后天,这里将先天化后天、道生万物的过程,全都详细具体地讲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