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源文件:广东批发零售页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200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24:05
经济普查系列分析报告之十三:广东批发零售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06-12-05   商品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和神经”;批发零售业作为商品流通的主体行业,在引导生产、推动消费、利用市场运行规则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和促进作用。本文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描述广东省批发零售业发展现状、特征,剖析全省批发零售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广东批发零售业发展状况  据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底全省共有批发零售业经营单位186.11万个,其中法人企业93229家、活动单位122549个、个体经营户164.54万户,共占全省二、三产业经营单位总数的50.5%;共吸纳从业人员430.24万人,其中法人企业(单位)从业人员128.07万人、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302.17万人,共占全省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3.6%;完成增加值1989.54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0.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3.8%。全年累计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9081.56亿元,其中法人企业(单位)实现14629.27亿元、个体经营户实现 4452.29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商品零售总额5734.94亿元,其中法人企业(单位)实现2611.04亿元、个体经营户实现3123.91亿元,共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3.7%。  从行业构成看,法人单位中批发业法人占六成,个体经营户中个体零售业占主要地位。2004年底全省共有批发业法人单位58371家,占全省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总数的62.6%,主要分布在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等三大行业。三大行业共有法人单位39971家,占全省批发业法人单位总数的68.5%;全年累计实现商品销售总额8722.15亿元,占全省批发业法人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逾七成。2004年底全省零售业法人单位34858家,主要分布在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和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等三个行业,三大行业共有法人单位16436家,占全省零售业法人单位总数的47.2%;销售额位列前三的依次是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综合零售和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三大行业共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822.69亿元,占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总额77.6%。在批发零售业个体经营户中,个体零售业占主要地位。2004年底全省个体零售业经营户151.84万户,占个体批发零售业经营户总户数的92.3%,实现商品销售额3315.25亿元,占个体批发零售业经营户商品销售总额的74.5%。表1: 分行业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数(个) 从业人数(万人) 销售额(亿元) 批发额(亿元) 零售额(亿元) 合计 93229 123.31 14075.37 11550.05 2525.33 批发业 58371 70.06 11726.87 11206.80 520.07 农畜产品批发 1327 1.89 144.50 140.47 4.03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4925 10.93 1266.90 1236.96 29.94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8288 9.06 861.64 841.02 20.63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3047 3.75 255.99 241.13 14.86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2138 4.69 519.29 476.61 42.69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14139 14.43 5483.93 5192.47 291.46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17544 18.45 2376.58 2277.66 98.91 贸易经纪与代理 2549 2.42 418.41 411.29 7.13 其他批发 4414 4.45 399.62 389.20 10.42 零售业 34858 53.24 2348.50 343.25 2005.25 综合零售 3030 15.10 601.35 32.93 568.42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2829 3.12 69.13 28.62 40.51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4147 4.01 83.36 22.47 60.89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2659 3.18 56.87 8.87 48.00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1998 4.31 92.36 22.62 69.75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4478 8.45 968.06 136.34 831.71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6568 7.14 253.28 25.26 228.02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5390 3.96 93.56 15.15 78.41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3759 3.96 130.52 50.98 79.55   从区域分布看,广东批发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是以广州、深圳、佛山等中心城市为中心,以珠三角经济区为重点,辐射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以此形成广东商业架构的总体布局。从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数看,珠三角地区占主导地位。2004年底珠三角地区9市共有法人单位76939家,占全省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总数的82.5%;其中广州29469家、深圳20755家、佛山9448家,分别占全省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总数的31.6%、22.3%和10.1%。从批发零售业法人商品销售情况看,2004年珠三角地区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累计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337.05亿元,占全省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总额的87.6%,其中广州、深圳和佛山分别占37.4%、23.3%和11.5%;粤东地区、粤西地区和粤北地区分别实现商品销售总额538.95亿元、807.02亿元和392.37亿元,占全省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8%、5.7%和2.8%。从批发零售业个体经营户的地区分布看,珠三角地区个体经营户106.44万户,占全省个体经营户总户数的64.7%,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125.90亿元,占全省个体经营户商品销售总额的70.2%;广州、深圳、东莞三市个体经营户总户数位列全省前三甲,共实现商品销售额2094.73亿元,占全省个体经营户商品销售总额的47.1%。粤北地区个体经营户20.42万户、粤东地区19.88万户、粤西地区17.79万户,共实现商品销售额1326.38亿元,占全省个体经营户商品销售额的比重不足三成。表2: 分地区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基本情况市 别 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数(万人) 销售合计(亿元) 批发额(亿元) 零售额(亿元) 全省总计 93229 123.31 14075.37 11550.05 2525.33 珠三角地区 76939 100.41 12337.05 10151.39 2185.65 #广州市 29469 34.71 5264.14 4569.51 694.63 深圳市 20755 34.94 3283.80 2506.64 777.16 佛山市 9448 8.59 1620.40 1440.78 179.61 粤北地区 4464 6.48 392.36 304.75 87.61 粤东地区 7304 8.95 538.95 401.79 137.15 粤西地区 4522 7.47 807.02 692.10 114.93 表3: 分地区批发零售业个体经营户情况市 别 个体户数(户) 从业人数(万人) 销售合计(亿元) 全省总计 1645427 302.18 4452.28 珠三角地区 1064444 211.19 3125.90 #广州市 298630 63.71 1282.15 深圳市 189076 40.24 460.34 东莞市 159513 31.97 352.24 粤北地区 204220 30.45 347.42 粤东地区 198821 32.84 494.35 粤西地区 177942 27.70 484.61   从全国范围内看,广东批发零售业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商品流通领域率先进行体制改革,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外资、港澳台资逐步进入,使广东批发零售业快速发展。据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广东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34.94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9.32万个、从业人员123.31万人、实现商品销售额14075.37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0.6%、8.9%和11.4%,仅次于上海,位列第二;个体经营户164.54万户,占全国批发零售业个体经营户总户数的9.0%,居全国首位,实现商品销售额4452.29亿元,占全国的10.8%,仅次于浙江,位列第二。表4: 主要省、市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情况 单位数(个) 从业人数(万人) 销售额(亿元) 批发额(亿元) 零售额(亿元) 全 国 883578 1386.73 123152.48 100856.90 22295.58 #上海 140559 143.86 21218.10 18864.32 2353.78 广东 93229 123.31 14075.37 11550.06 2525.31 江苏 72991 97.14 11963.55 9837.96 2125.58 北京 65084 84.62 10722.57 8919.65 1802.92 浙江 57855 67.64 11846.15 10353.45 1492.71 山东 56937 101.28 6438.21 4664.87 1773.34 表5: 主要省、市批发零售业个体户情况 个体户数(万户) 销售额(亿元) 全 国 1831.00 41389.40 #上海 22.82 206.60 广东 164.54 4452.29 江苏 126.73 3609.36 北京 28.90 408.20 浙江 123.75 4516.43 山东 125.51 4306.37   二、广东批发零售业发展的特点  1、行业规模不断壮大。一是单位数量继续扩大。2004年末全省批发零售业经营单位达到186.11万个,其中批发业法人单位58371家,比2001年增长17.0%;零售业法人单位34858家,比2001年增长3.4%;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共计93229家,比2001年增长11.5%。二是从业人员稳步增加。2004年末全省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430.24万人,其中零售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3.24万人,比2001年增长30.9%;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共计123.31万人,比2001年增长8.1%。三是资本积累快速增加。2004年末全省批发零售法人单位实收资本总量2183.37亿元,比2001年增长42.1%,年均增长12.4%。四是商品流转总额大幅增长。2004年全省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19081.56亿元,比2001年增长近五成,年均增长14.5%;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734.94亿元,比2001年增长43.5%,年均增长12.8%。  2、经营主体多元化。伴随流通领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省民营、外资商业迅速崛起,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的多元化经营格局。2004年全省批发零售业个体经营户164.54万户、私营企业61419家,共吸纳从业人员362.88万人,占全省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的84.3%;共实现商品销售总额9319.31亿元,占全省批发零售业销售总额的48.8%。个体、私营商业蓬勃发展,为广东批发零售业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近几年外商投资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迅速进入我省流通领域,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04年全省外商投资及港、澳、台商投资批发零售企业1028家,共实现商品销售额846.19亿元,占全省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商品销售额的6.0%。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批发零售业竞争中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04年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批发零售企业7400家,仅占全部法人单位数的7.9%,但经营规模相对较大,资产总额、销售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省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的30.3%、33.0%和52.0%。表6: 分登记注册类型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基本情况指标名称 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数(万人) 销售额(亿元) 批发额(亿元) 零售额(亿元) 总计 93229 123.31 14075.37 11550.05 2525.33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7400 18.28 4649.08 4113.51 535.56 内资企业 92201 116.58 13229.19 10996.23 2232.96 #国有企业 5571 13.98 2292.87 2117.18 175.70 集体企业 8068 8.24 319.24 184.26 134.98 股份合作企业 3234 1.87 156.31 129.16 27.15 联营企业 840 2.04 281.30 218.57 62.74 有限责任公司 11085 22.43 3512.32 2900.77 611.55 股份有限公司 1152 6.47 1778.70 1492.67 286.03 私营公司 61419 60.71 4867.02 3942.59 924.43 其他企业 832 8371 21.43 11.03 10.39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532 2.94 323.78 181.57 142.22 外商投资企业 496 3.78 522.40 372.25 150.15   3、流通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在我省批发零售业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的同时,传统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商品流通方式和超市、大卖场、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型经营业态发展迅速,推动我省流通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据全省限额以上连锁零售餐饮业统计,2005年末限额以上连锁企业门店数11076个、营业面积1640.58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9.2%和10.1%;全年实现商品零售额1312.68亿元,增长31.4%,其增幅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04年的14.6%上升至16.7%。新型流通方式和业态加速发展的同时,先进流通经营与管理技术快速推广,流通产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批大型商业企业建立起MIS(管理信息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以及SCM(供应链管理)等现代商业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加快了商品周转、降低了交易成本、赢得了竞争优势。  4、大型流通企业迅速成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省大中型商品流通企业注重发挥自身资源、信誉、服务等固有优势,企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动商品消费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2004年末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6053家,从业人员46.68万人,全年实现商品销售额10706.73亿元,占全省批发零售业销售总额的56.1%,其中批发业销售总额超百亿元的有5家、销售额超五十亿元的有15家,这些单位共实现销售额1802.04亿元,占全省限额以上批发业商品销售总额的20.1%。零售业销售额超20亿元、10亿的分别有6家和16家,这些单位共实现销售额437.49亿元,占全省限额以上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的25.5%。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单位在市场竞争中占优。2004年珠三角9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单位5417家,实现销售额9557.28亿元,占珠三角9市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商品销售额的77.5%,其中广州、佛山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单位销售额占当地批发零售法人单位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高达86.1%和75.6%。  5、消费结构稳步升级。随着广东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稳步推进了我省商品消费结构的升级与换代,代表第三次商品消费结构升级的住房、汽车、通讯、电子高科技产品等成为近年商品市场销售的热点和亮点。从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商品销售类值看,销售额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石油及制品类,金属材料类和食品、饮料、烟酒类,三类商品销售额共占各类商品销售总额的42.1%。从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分类商品零售额看,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位列各类商品首位,所占的比重达23.5%;石油及制品类居其次,占18.6%;食品、饮料、烟酒类居第三,占11.3%;三类商品零售额共占各类商品零售总额的53.4%。商品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变化,推动了商品流通行业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了行业发展水平,有力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换代。表7: 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主要商品类别销售情况商品类别 销售额(亿元) 批发额(亿元) 零售额(亿元) 总 计 14075.37 11550.05 2525.33 #石油及制品类 2886.06 2415.63 470.43 金属材料类 1546.78 1513.57 33.21 食品、饮料、烟酒类 1497.68 1213.31 284.37 化工材料及制品类 911.47 866.68 44.79 汽车类 843.95 250.99 592.97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762.73 603.03 159.70 机电产品及设备类 685.84 592.03 93.80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596.63 440.34 156.29 中西药品类 567.36 454.50 112.86 通讯器材类 481.64 430.47 51.17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427.38 395.00 32.38 日用品类 379.63 290.05 89.58 文化办公用品类 360.34 301.08 59.27   三、批发零售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行业零散度过高,企业经营规模偏小。作为经济强省、流通大省,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十多年来稳居全国首位,但与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流通强省相比,我省商品流通专业化组织程度依然较低,由于流通行业准入门槛低,流通企业和经营单位“小、散、乱、弱”的问题仍然突出。2004年末全省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87176家,占全省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总数的93.5%;资产总额不足100万元的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48928家,占全部法人单位数的52.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只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6.4%、限额以上连锁经营企业零售额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6%,比重均远低于上海、北京以及江苏、浙江等省市。在流通领域具有规模效应、市场竞争力强、市场影响能力大的大型龙头企业数量不多,不能发挥流通领域现代化进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另外,由于批发零售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经营零散度偏高,行业管理配套措施滞后,企业经营风险大,导致商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动力不足,重组、兼并、集团化发展步伐迟缓,大中型企业开拓外部市场进展缓慢。  2、流通业现代化进程步伐缓慢。由于企业经营规模偏小、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和行业配套管理措施滞后,以满足初级交易为主的传统经营方式与业态大量存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步伐缓慢,企业规模和经济实力偏小。不少连锁企业门店规模和数量没有达到国际公认的连锁企业盈利点(门店营业面积500平方米以上、门店数量14家以上),规模效应没有得到体现。部分零售业态功能不完善,企业定位模糊,产品结构与企业资产、资金规模不相适应。一些百货店找不准自己的市场位置,专业店、品牌店在商品品牌、经营方式、规范服务等方面没有形成自身风格,专业特色没有体现,一部分便利店营业项目与超市雷同,便民服务功能没有得到重视和拓展。  3、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长期以来,批发零售业被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忽视了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的开发、运用、提高和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2004年全省零售业法人单位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从业人数仅占6.3%,拥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仅占4.0%。从业人员文化、技术素质低下,制约了批发零售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水平的提高。当前,我省批发零售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内部电子网络、网上销售、电子订货等管理技术还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一些连锁企业只是统一店名和标识,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没有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和统一管理,连锁经营的规模效应、成本效益没有得到体现;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滞后,大多连锁企业尚无独立的配送中心,现有配送中心规模小、技术落后、自动化水平低、配送比例不高;缺乏对顾客需求的科学分析与考虑,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单一,市场竞争过度依仗折价促销而忽视了服务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4、行业竞争激烈,整体经营效益不高。受制于管理水平低下,经营规模偏小,大多商业企业未能形成自身特色经营模式,无论是在商品采购、业态选择,还是商品促销、售前后服务与店面设计等方面基本雷同,给顾客造成“千店一面”的印象,无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也造成同地域、同档次、同类型企业偏多,无序竞争较严重。伴随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打折、让利等促销手段的普遍使用使商业企业成本增长过快,获利难度加大。2004年全省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189.14亿元,户均利润仅为20.29万元,其中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企业户均利润仅为2.48万元;亏损企业33971家,亏损面达36.4%,其中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企业亏损面达37.4%。从反映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看,全省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均偏低,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不足。尤其是限额以下法人单位主要指标明显偏低,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均仅为0.68%,远低于限额以上法人单位。表8: 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经济效益主要指标表 资产负债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 人均报酬(万元/人) 人均利润(万元/人) 全部法人 67.7% 1.47% 1.46% 1.84 1.64 限额以上 71.5% 1.73% 1.71% 2.64 3.75 限额以下 63.2% 0.68% 0.68% 1.34 0.31   5、商业布局不合理,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滞后。突出表现为个别地区大中型豪华商厦过度集中与广大农村地区商业设施建设的滞后。2004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6053家,其中4013家分布在广州、深圳和佛山三市。就大型批发零售企业最多的广州来看,商业网点在各区的分布也很不均衡,全市2208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越秀区634家、天河区530家,两区已占全市总数的一半,而花都、增城、从化三区合计仅有130家,约占全市总数的6%。商业设施相对集中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竞争过度,引起商业经营效益的下滑。据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我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毛利率仅为6.9%,其中广州、佛山分别仅为6.1%和5.5%。另一方面,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十分薄弱,商业网点分散、布局不合理、网络不健全、设施不配套、信息不顺畅、综合运行成本偏高,阻碍了当地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广大农村地区,个体经营户仍是市场销售的主体,往往无法适应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造成农村居民消费向城市的转移。2004年全省县以下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674.90亿元,仅占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五分之一。  6、商品市场秩序尚未根本好转。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市场监管和整治的力度,商品市场秩序有所改善。但部分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由于市场管理相对薄弱,假冒伪劣的问题依然困扰着消费者。商贸企业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行为时有发生,虚假广告、虚假打折使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特别是食品市场质量安全问题突出,使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影响。“苏丹红”事件、“回产奶”事件、奶粉碘超标事件使一些知名品牌和著名企业失信消费者,进一步加剧了居民对食品消费安全的担忧,加强食品安全、保障百姓放心消费任重而道远。  四、加快发展批发零售业的建议  针对当前我省批发零售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对商品流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地位的认识,大力推进流通业现代化建设。根据现代经济成长理论,在工业化中后期,一个国家或地区流通产业对制造产业发展所起的制约作用将越来越大;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产业不仅不附属于生产制造业,而且作为引导整体经济成长的先导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反制”生产制造业;在国家突破短缺经济以后,消费最终决定生产,而生产通过流通业实现消费,因而流通业成为区域产业竞争力中最持久的核心因素之一。当前,我省经济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并开始向工业化成熟期迈进的发展阶段,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流通产业的先导地位,重视流通业、发展流通业。相关部门要及时发现、解决流通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创新的理念、务实的工作作风,按照现代化目标和“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的要求,扎扎实实地推进我省现代流通业的可持续发展。  2、改革创新,培育和做大、做强批发零售龙头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积极鼓励大型批发零售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特许经营等方式,快速实现规模扩张,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批发零售业龙头企业。要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强化现代管理、增强创新能力等措施不断提高企业发展水平,培育一批行业品牌企业,更好地带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根据广东批发零售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特点,着重发展特许加盟和自由连锁,采用联合采购等办法,引导中小企业向规模化经营发展,进一步提高中小批发零售业企业的组织化程度。  3、加快推进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要进一步提高连锁经营的总体规模和水平,以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服务为核心,提高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核心竞争力。要以塑造多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为目标,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整合物流资源,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逐步建立专业化加工配送中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加快批发零售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制定电子商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网上交易规则,规范网上交易秩序。要支持流通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流与商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机结合。  4、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全面提升批发零售业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现代流通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层出不穷,知识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批发零售企业经营管理更需要一大批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人才和职业经理人队伍。一方面,要强化在职员工培训,全面提高企业员工技术素质,培养、造就一批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流通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积极开展现代流通理论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为我省流通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实现我省商业人才的现代化。与此同时,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方法、技术,用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减少批发零售流转环节、加快商品周转、降低交易成本,增强批发零售业企业市场竞争力。  5、加强宏观规划,提高流通业布局的科学性。面对大城市市场竞争空间日益狭小,要充分发挥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经营成本低、竞争阻力小和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重新考虑流通资源的配置,突出抓好农村现代商业网点建设,逐步形成中心地带与边缘地带、城市与农村一体化的流通网络。在城市,要合理布局商业中心,形成能够带动消费升级和创造都市商业氛围的消费中心;要大力发展社区商业,重点发展贴近和方便居民生活的便利店、折扣店和中小型综合超市,满足居民消费便利化要求。在农村,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农村商业设施建设;要加大“万村千乡”建设力度,采取直营连锁和特许经营等方式改造提升农村集贸市场和供销店,逐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