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命令行安装中文:高校身背巨债 最终谁来买单(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00:43
高校身背巨债 最终谁来买单(图) 

2007-04-06 华商网 - 华商报

 

吉林大学教学楼(资料图片)

 

漫画/张永文

  核心提示

  3月下旬,吉林大学决定向师生征集合理化建议解决学校财务困难,该校称贷款高达30亿元。随后,全国的大多数高校都被曝有巨额贷款、透支未来的嫌疑,少则几千万,多达数十亿。

    专家指出,目前仅靠高校自身已经很难化解风险,如不及时解决,其结果或者扰乱金融秩序,在相当程度上延缓我国教育财政制度的建设和国家公共财政制度的建设进程;或者使高校学费进一步提高或变相提高,加重公众的负担。

  2000年初,陕西某大学要扩建新校区,准备向一家国有银行贷款1.5个亿。提议一出笼即遭到该校几名中层干部的强烈反对。反对者的观点是:银行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而学校是学术育人与师道风范,两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如何合作?但这一声音随即被多数人赞同的声音所湮没。

    7年过去了,当年反对的几个人均已离岗,超过3亿的银行贷款现在已经成了让校方大伤脑筋的问题。每个学期开始,还未准备收费,银行工作人员早已进驻学校准备“收现”。

    近日,记者联系到了当年主要的反对者、如今定居北京的张先生。起初,他婉言谢绝了采访,但随后他给记者的电子邮箱里发来一段百余字的感叹:

    “大学向银行大幅贷款,大规模建设新校区和大楼。从表面看,是大学出现了质的改变和前进,是表象的校园、大楼和学生规模等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许多人的眼里,这个时候的大学校园迅速成为了城市中最漂亮的地方之一。但可悲在于,许多人当时都没有意识到,这表面的繁华是建立在银行和学校联手的基础之上,是学校在透支未来。而这个基础本身就很尴尬,将来一定会是一个‘怪胎’!”

    身背巨债

  教育部派员调研吉林大学问题

    3月30日,吉林大学来了4位来自北京的“不速之客”。当天上午,吉林大学的主要领导都参加了一个汇报性的小型专题调研会,会议在某种程度上是为4位客人的到来而举行。

    随后来自该校的消息证明,4人中的一人是教育部财务司高教财务处的处长,还有一人是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二局的一名副局长。在当天上午的专题调研会上,吉林大学校党委书记张文显详细分析了目前舆论界广为关注的、该校巨额贷款产生的原因以及目前学校所面临的财务困难。吉林大学校长周其凤在会上围绕解决学校财务困难计划方案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说明。

    教育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官员的介入,给吉林大学自曝“巨额债务”的话题更增加了几分沉重。校方公开消息称,目前该校银行借贷款项数额已高达30亿元人民币,每年仅支付的利息就达1.5亿至1.7亿元,“学校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峻”。

    4月3日下午,本报记者致电吉林大学宣传部,联系采访有关该校的债务解决方案征集情况,工作人员婉言谢绝了记者的要求,“最近学校的压力很大,先是经济上的,如今还有舆论上的。”

    早在半个月前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户思社就已对“负债经营”表现出无比焦虑。他说:“高校贷款是用大学收费权做抵押从银行贷的。我知道有一所大学有50个亿的债务,光利息一年就要3个亿。靠招多少个学生才能还上?”

    3月下旬,正当业界对高校巨额贷款话题热评如潮时,吉林大学决定:学校以“通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向校内师生征集“具有建设性、操作性强的合理化建议”,以此来解决学校财务困难。随后,全国的大多数高校都被曝有巨额贷款、透支未来的嫌疑,少则几千万,多达数十亿。

    举债扩招

  学校豪华了收费提高了

    众所周知,导致高校举债是一项名为扩招的政策。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经济靠外贸拉动乏力,转而寄希望于拉动内需刺激增长,然而国民6万亿元的储蓄趴在银行“老虎不出笼”。于是部分经济学家向中央献策:以教育产业拉动内需,因为中国人向来省吃俭用,但孩子上学的钱舍得花。

    当时测算的结果是,高校扩招100万,全国就可拉动2%的GDP,以每年25%~30%的扩招速度,3年内使我国高校的招生量扩大一倍,从每年200万人扩大到400万人,新增学生全额自费,即每人年均缴学费1万元,每年可收取学费200亿,这部分学生在校增加消费40亿,据估算,这240亿就可带来1000亿的投资和最终消费。

    另一个数据更值得注意:从1985年到2003年,政府欠教育的经费总计为10100亿元,这是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玉林按4%差额所做的测算。1992年国务院提出,到2000年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低于4%,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写入了这一目标。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一直在3%以下徘徊,到今天也没做到。2001年中国教育经费比例在全球120个国家中的排序位于第96位,是世界上对教育投资最少的国家之一。

    1999年高校扩招应运而生,并允许学校自主贷款发展,客观上高教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刺激了内需,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但不得不说,也同时导致高校的高收费,将负担转嫁给民众。而部分高校在贷款大兴土木中尝到了甜头,教师待遇翻番增长,学校变豪华了,规模和声望如日中天。1998年中国高校招生规模仅为108万人,到了2005年,规模扩大了四五倍,2006年达到了540万人。中国高教只用了七八年时间,走完了国外大约二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毛升学率一下子从9%上升到21%。

    伴随着这种“大跃进”的是各地不断涌现的“大学城”,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豪华。如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投资规模50亿、广州某大学城总投资120亿、江苏大学城投资最少40亿到50亿。位于西安南郊的高校新区总投资据说也已超过了50亿。

    各地的数据显示情况严重:如河南某大学,5年基建投资11亿元,其中贷款9亿多;截至2005年5月,山东省属23所高校贷款余额75.4亿元,是其2004年总收入的1.57倍,其中5所高校贷款超过总收入的2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2002学年学杂费入不敷出,亏损892万元,而贷款前预测的是收支相抵结余700万元……

    陕西情况

  “十五”期间22所高校贷款38亿

    作为全国第三高校集结地,陕西云集了包括3所部属院校在内的50余家高等教育机构,学生人数逾100万。

    来自陕西省教育厅的权威数字显示,全省“十五”期间建设新校区的22所省属高校已累计筹集资金67.25亿元,其中银行贷款达38.27亿元,占总额的59.9%。而业内有关人士认为,这只不过是“粗略统计”、“保守数字”。

    由于省教育厅有关部门不愿提供关于这38亿多元贷款的具体情况,所以到底谁是西安乃至陕西“贷款高校”第一名,无从得知。“你到长安区大学校区去看看,就知道了。”一教育界人士提示说。目前,这里有已建成和在建的十多所高校校区,建筑宏伟、规模一家比一家大。据说,投资规模均在5亿以上。

    当采访话题牵涉到“贷款”两字时,西安几家高校原本热情的工作人员均对记者作出婉拒。“吉林大学的事情我们听说了,但好像和我们学校关系不是很大!我们不存在贷款的问题。”

    就吉林大学的财务风波,西北政法大学的一位教师私下对记者表示:吉林大学敢公布、公开自己的财务状况,这需要非常大的勇气,也说明问题已经很严重。同时他也同情吉大的遭遇,“高校运行需要大量经费,但高校众多,拨款有限,几乎所有高校都为钱发愁”。

    西安财经学院财务处一位人士介绍说,公立大学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不能从公开的资本市场上集资,也不能从私人那里募资或扩股,其资金来源,除创收与接受捐赠外,只能从政府财政或银行获得。如果当地政府财政拮据,那么,银行便是唯一的大笔资金来源。从1999年扩招并获准向金融机构贷款开始,除收取逐年上涨的学费外,银行贷款成了高校的主要筹资渠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一个数据印证了这种说法。其所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累计达1500亿-2000亿元,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

    “其实陕西各高校的贷款情况很普遍,贷款已经压得许多学校领导叫苦连天了!”西安一所高校教授张济光说。据国家审计总署的报告,至2003年末,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在内的部属被审计的18所高校债务总额为72.75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45%,其中因基建形成的债务占82%。

    精打细算

  为节省开支 提前放寒假

    事实上,对于某些高校来说,短期内还本付息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记者从西安所了解到的情况,一般银行向高校提供的贷款是信用贷款和学费抵押贷款。因为国家规定,公立机构如大学的校产、土地不能用做贷款抵押,因此,银行主要采用信用和收费权质押的方式对高校进行放贷。

    而在此期间,一旦高校出现问题、信用发生危机,对于银行来说意味着风险。但银行一般认为,公立高校是属于政府和国家的资产,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信用危机,即使万一出现问题,政府也可能施以援手,予以救助,形成所谓的“高校贷款,政府买单”的局面。

    目前收费质押方式,对于高校来说无疑意味着一条缠着颈项的绳索。目前的高校贷款很多属于短期贷款,一般在高校还息的基础上银行才进一步放贷,滚动贷款以降低风险。一旦付息困难,将面临财务被银行冻结。

    在巨额的高校贷款压力面前,一些学校为了给银行偿还利息、节省经费开支,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压缩办学成本。

    一些高校为了节省电费而不给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装空调,一个灯管能照亮的地方绝不安装第二个等。还有一些学校延长学生的寒假时间,采取提前放假、延后开学的方式,节省暖气费、水电费。

    2006年,全国许多高校普遍给寒暑假“注水”,包括国内一些重点大学也纷纷加入其中。我省某高校放寒假前将原本两个校区的学生集中到一个校区。据该校老师讲,一天就可以节省开支十多万元,一个月下来300万~500万元,等于省下了一个月的银行利息。

    西安某大学教授杨文广说,如今全国的高校都已进入了一个“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时代。“历史上衣食无忧的大学校长,将第一次面对债主盈门的现实和资金链随时中断的风险!”

    事实上,2003年以来,个别高校已出现银行逼债的现象,浙江某大学面临破产,政府出面将该学校并入另一所高校,化解了债务危机,而这一做法只是调整了还债高峰时间,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化解风险

  专家认为仅靠高校已经很难

    专家指出,从目前来看,仅靠高校自身已经很难化解风险,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引发越来越多的问题。

    教育学专家、武汉大学教授肖昊直言:“如果不警惕并及时遏制高校负债运行的现状和趋势,其结果或者扰乱金融秩序,在相当程度上延缓我国教育财政制度的建设和国家公共财政制度的建设进程;或者使高校学费进一步提高或变相提高,加重公众的负担。比如大学高学费的降低可能因此变得遥遥无期。”

    据介绍,2008年前后,各贷款高校将陆续进入还款高峰期,个别学校到期可能无法还本付息。

    由于高教事业的公益性和高校的非营利性特征,决定了政府是高校巨额负债的最终的责任承担者。实际上,在一些地方,政府已经为此买单。浙江省政府支出财政40亿元,直补高校贷款利息。河南省政府也酝酿为学校还1/3的利息。假设最终都由政府“买单”,其同时也“隐藏”着一个公平问题:即那些贷款少的高校和地区,会产生一种“后悔”的感觉。

    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陕西各高校的贷款本金远远超过了38亿。

    这位工作人员解释说,当年(2000年左右)银行之所以敢放开胆子给学校贷款,一是看中了贷款学校长期以来的良性发展态势,另外银行也有自己的考虑,学校每年收取学费的数额很大,且数额和学生人数这些年一直是有增无减。所以银行对于“最坏的打算”并不是想得太多。

    这位工作人员透露,从他所掌握了解的西安各学校目前的情况,贷款利息偿还都还算比较正常。由于许多学校目前正处于刚刚完成扩建、或正在建设阶段,所以对于本金方面银行都不急于追还。也就是说,西安各高校目前和银行的借贷关系尚且稳定,还债高峰尚未到来。

    当然,他也不排除今后有学校因自身问题而出现“财务危机”,从而影响到对银行的还款计划。“一般学校在借款前都是有比较周密的计划,除非中途出现了其他问题,比如说款项被挪用等……”这位人士说。

    “关于高校贷款属于举债透支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关键是要看学校的贷款数额了,要看学校的钱怎么花了!”他又补充说。■本报记者 李勇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