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16.04分区:去北京农展馆看中国非遗成果大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01:28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

图文·陈仁江

    自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说法以来,北京经常会有非遗展,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大展,着重在“生产性保护开发”,大展表明,只有投入生产,让“非遗”具有商品价值才可能有效得到保护和发展。

2012年2月13日,我们去农展馆参观了本届非遗展。大约是即将闭幕,这天的人特别多,而且几乎都是老年人。展览免费,但需要在门口领票,我们因为事前有票,所以省了站队的时间,直接走进展馆。



如今安检已经成了走进会场的第一道程序

展厅陈列着各种工艺品,如牙雕、玉雕、陶瓷器皿、编织艺术品等等。





景泰蓝制作《福禄万代》

一条工艺龙盘旋而上

来自各地的“非遗”产品,大多有现场制作展示或者“大师”表演。









展馆的展品许多都标明价格,售价不菲。所以类似香包之类的小工艺品,10元一个,倒是大受欢迎。







北京荣宝斋的水印制作展示



   民间手工艺人,如今终于可以登上大雅之堂了。有一些技艺高超的艺人,则被称为“传承人”或者某某“大师”。然后由他(她)带徒弟,传技艺,让“绝活”得以继承和光大下去。



唐卡,每件都十分昂贵。





参观大展的老年观众,大多带有数码,一进展厅犹如战斗打响,忙得不亦乐乎。本人也属于这支队伍呢。





小鞋匠现场纳鞋,围观者甚众。

非遗“成果”斐然

用香云纱制作的旗袍和各种中式衣服











工艺的实用性加强了,大概这是能保护并传承“非遗”的一个重要途径。





泥人张的人物作品生活气息很浓

菊花石雕

黎侯虎即俗称的布老虎,一位传承人还非常年轻。(所谓“黎侯”指的是当地历史传说的“黎侯国”)




同仁堂每次都有一席之地





微型民乐器,非常精致美观。有兴趣的人大可买了当做收藏。

 绒布布偶,新疆老两口,栩栩如生。老妇手里的“馕饼”就是我们曾在新疆见到的那种样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资源。如何传承和保护曾经是争论多年的话题。单纯性的保护难见成效,因为民间艺人们也得生活,而且手艺要保留,没有一定的财力也是办不到的。过去由于重视不够,许多民间技艺滨临灭绝,一些民间绝活后继无人。现在情况大有好转,看资料介绍,各地政府对当地的民间技艺都十分重视,不仅仅是“抢救”,更是进行了“生产性保护”,尤其是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非物质文化”终于迎来了它跨越式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