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娶了多少个老婆:中国文化是走向繁荣还是走向衰退?[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08:05:55
    我喜欢思考一些社会问题,但所持的看法又常与世俗的意见相左,如果尔后在一些社会政治精英、或著名作家发表的论著或作品中找到相同的观点,那种感觉,自然就如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遇上了一个与自己谈得来的故乡人。

    兴许是出于职业缘故,我对本国的文化现象比较关注。常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才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文化繁荣的标准?

    我始终认为;中国目前的文化不是繁荣而是衰退,是一种被金色光圈笼罩下的衰退,是精英文化被出卖灵魂之后收到的一大堆充满铜臭的繁荣!

    网络红人“凤姐”的言行令人作呕,但她有句话倒是说出了实情:“我是社会大众捧出来的,是一个个网民顶贴顶出来的,所以这并不是我个人的低俗,而是社会。”她这话至少说明两点:

    1.承认自己是低俗。也等于间接地证明了,低俗的东西是“很火”,怎么解释“很火”?说白了,就是潜藏着巨大的商业利润!

    2.低俗文化现象不是局部,而是整个社会!

    要证明她说的还真容易:

    网络流行走光图片、黄段子满天飞、艳俗门大开、充满色情的媚俗书名(《有了快感你就喊》《野床》《情乱》等等)、翻拍或恶搞经典作品、一夜情低俗歌曲蹿红以及文化产业“英雄”争相注册“西门庆故里”之类真可以列出几页长长的清单!

    以低俗的流行元素颠覆原作的艺术精神,不惜以牺牲、亵渎艺术向收视率俯首称臣和谄媚!这便是当今中国文化盛况空前的繁荣!我不知我们的国民、我们的政府作何感想?

    以商业利润、GDP指数衡量文化繁荣、衡量政绩乃至衡量国力的中国国情,彰显出这个容易冲动的东方文明古国再一次陷入一次历史性的误区!只是这种文化灾难,因周期较长不容易显现而被我们忽略,没引起整个社会关注!因为,金钱有如美女,是很容易障目的东西。

    单以湖南省这个自诩为“文化强省”为例就足以说明问题。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下,湖南电视“火”起来因而收视率领先,就凭这点“资格”做一个文化强省?而全国也都难免其俗,何以自封为文化大国?如今,有很多的“强”或“大”都是靠金色的外壳包装起来的!

    我个人无法提出一个文化繁荣的标准或体系,但有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文化的繁荣应该自有它独特的评价标准或体系,绝对与铜臭无关!

    下面引用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一篇文章《警惕自我糟蹋文化》(节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9月14日。也正是此次高三语文模拟卷现代文阅读题);

    我们必须正视;一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潮流正在“所向披靡”。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都在被浓妆艳抹,重新包装,甚至拆卸重组,在描龙画凤,披金戴银,挤眉弄眼,招摇于市。被世人称作“最后的精神家园”的古村古镇,被借名“腾笼换鸟”,迁走原居民,然后大举招商,一个个被改造成各类商铺、旅店、农家乐、茶社和咖啡屋混成一团的“游客的天堂”。

    有人说旅游原本就是走马观花的快餐文化,用不着太认真。那么,就再看看我们影视中的历史文化吧。我们的历史名人只要跑到银幕和荧屏上,不论明君重臣,还是才子佳人,大都多了一身好功夫,动不动就大打出手,甚至背剑上房。历史在这里只是借用一下的名义,一个空袋子,任什么乱七八糟,炫人耳目的东西都往里边塞。

    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再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我们不是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挂在嘴边吗?如今国人从哪里能够感知这种博大精深?文化不精不深,怎样可能“做大做强”?

    问题是当下这种鄙俗化的潮流,这种放肆的粗制滥造,这种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一边有害于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一边伤及中华文化的纯正及其传承。我相信,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很难对自己的文化心怀挚爱与虔敬。如果我们不再深爱和敬重自己的文化,再伟大的文化不也要名存实亡?到底什么动机与力量使这种潮流正在变本加厉?我想应当用一句话戳穿,即以文化谋利。为了赚钱发财,为了GDP。GDP是是衡量政绩的尺度——这也是问题的关键与症结之一。

    任何事物进入市场,就不免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不免依照消费需求和商业利益调整自己。但调整是科学调整,不能扭曲甚至破坏自己去换取经济利益,就像自然资源的开发不能破坏生态。文化更具特殊性,因为文化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精神功能。它直接影响着社会文明与全民素质。不能为了畅销、热销、票房、上座率和收视率成倍增长,为了市场人气攀升,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和“疯狂的GDP”而放弃文化固有的精神的准则,即文明的、知识的、道德的、真善美的准则。这准则也是文化的尊严,这尊严一旦被践踏被玷污,文化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因为被糟蹋的文化反过来一定还会糟蹋人的精神。

    由此说,问题真正的要害——不是拿文化赚钱,而是糟蹋文化来赚钱。还有比这样赚钱更无知、更野蛮的吗?当社会文明素质上升时,愈美好的东西愈有市场;当社会文明素质低下时,愈鄙俗的东西愈有市场。

    不要糟蹋自己的文化了!      
(引文到此结束)

    我阅读的快乐和创作的冲动便由此而来,于是便又有了以下一些文字。

    我估计,社会上还有像冯骥才这样冷静理性的文化精英也有类似这样相同的看法。有朋友说,这不是你能左右或改变的。很多人也感到无奈——那意思就是“说了也白说”!

    对此,我要不客气地说,明知道这是“经济利益主导一切”,却听凭“疯狂的GDP”肆虐我们年轻的一代,那仍是向媚俗文化的妥协,仍是对金钱的顶礼膜拜,仍是对真正的文化的亵渎与背叛!

    即便是为生存发展起见——

    那么,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些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发展到物质文明的今天,还不至于窝囊到要靠糟蹋自己的文化才能活下去的程度!真正的文化繁荣与经济利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个二律背反的难题,我们为什么不能走一条在不放弃、并保持发扬精神文明的前提下也能获得经济利润的道路?

   只有对金钱贪得无厌、失去理智的人才会对这个建议不屑一顾,也只有对乌纱帽与“GDP”情有独钟的官僚会对我们的质疑心生嫉恨,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文化繁荣是以"GDB"为主要参照系数的!

    一个国家,只能靠低俗文化商业的消费去拉动经济的增长,无疑是那个国家的耻辱!

    很滑稽的是:说自己国家(或某个省)文化繁荣的,竟然还是一个充满“三俗”现象、未能走出文化低谷的东方大国。这恰恰证明:我们的无知肤浅和急功近利!

    那么,我以为,中国的文化现状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得到的,必将会以某种更宝贵的失去为代价!十年“文革”就是铁证!

    不知诸君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