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文学:《论语》日知录之七--和尚该不该救那个丫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7:03:46

    在新浪博客看到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和尚修道将得正果,却有一个财主想败坏他的名节,就让自己家的丫鬟去勾引和尚,并说:今晚你如将和尚诱惑上手,一定重重有赏;若是不成,就将你活活打死。结果,丫鬟费了一夜工夫,也没有打动整夜坐禅的和尚。鸡鸣时分,丫鬟哭了。和尚问为什么。丫鬟讲了实情,并说:佛经上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你却见死不救。由此,和尚陷入两难境地——见死不救,成不了佛;同样,遇色成奸,更是罪业一桩。

 

      该博主叙述他就此问题请教了一位禅宗大师。大师讲了一个故事作为回答:有个信佛的老太太经常招待云游的僧人。有个僧人在她家修行很久,老太太就命丫鬟去诱惑和尚。但和尚不为所动。老太太听了丫鬟讲述后,生气地说:“他不是真和尚,叫他滚蛋!”一年后,和尚又来到这家。老太太又命丫鬟去诱惑和尚。这次,和尚就范了,并让丫鬟别告诉老太太。但丫鬟还是告诉了老太太。不料老太太却很高兴:“此乃真和尚也。”

  

      我不是禅师,更没有直接听到第二个故事的原委,理解不了其中玄机,但却对故事里的老太太持保留意见:那个坏财主害和尚倒也罢了,你是信佛的人,为什么也要这样做呢?你是真信佛,还是假信佛呢?而且,故事中的云游僧既然知道老太太居心不良,为什么第二次还要来到这里呢?

 

      回到第一个故事上来。我们看到坚守节操的和尚最后陷入了两难境地。作为读者,有为两难中的和尚出谋划策的,但也有预备看和尚笑话的:“你不是要修道吗?你还能见死不救吗?你若是见死而救的话,对不起,你老人家可就出大丑了!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了修道的荒唐。”

 

      当人们将目光都投射在和尚身上时,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和尚的确很难处置这一矛盾——但问题的关键是那个财主为什么要这么邪恶,为什么非要把人推向绝境呢?和尚为难之处就在于那个丫鬟的未来命运。但如果丫鬟真的被打死的话,责任者究竟是和尚呢,还是财主本人呢?是和尚将她推向死亡,还是财主把她打死的呢?你可以认为是财主为了和尚的缘故才把丫鬟打死的,但我却想说,是财主为了自己陷好人于不义的恶念才打死丫鬟的。

 

      现在清楚了:要解决这一矛盾,不应该从和尚本人入手,而应该追究财主的责任。但当人类的道德水准滑落之后,人们往往怀着一颗有悖善良的心去看和尚的笑话,而不是批评财主的邪恶——不去抨击坏人的邪恶,而是嘲弄好人的尴尬。

 

      邪恶是人类的最大痼疾,但好人的尴尬不是——尴尬往往是一些人将某种原则(如“善”)恶意绝对化后的产物。这个恶果不是恶人制造出来的吗?为什么一定要好人去承担恶果呢?这不是人类的道德尺度完全颠倒了吗?

 

     《论语》也写到了同样的问题。当宰我问孔子“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时,即“有仁德的人,就是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位仁人啦。’他是不是会跟着下去呢?”孔子非常严肃地回答道:“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即“君子可以叫他远远走开不再回来,却不可以陷害他;可以欺骗他,却不可以愚弄他。”(杨伯峻语)

 

      这就是说,自我意识不清的宰我去问孔子:一个仁者如果不能救掉到井里的另一个仁者,是不是他只有一同跳到井底等死,才算是真正的仁者呢?一向温和的孔子当即严肃地指出:你应该让君子避开这种场合,而决不能去构陷君子;你可以欺骗君子,但决不能愚弄君子。因为这里的矛盾决不是君子或仁者如何去做的问题,而是你自己应该是怎样一个人的问题。

 

      说到这里,人们会发现在当今社会里,有着多少类似的可悲现象!明明是坏人作恶,却非要求好人去承担恶果。

 

      这就好象那个财主在大庭广众之下鞭打那个丫鬟,而丫鬟拖住和尚的腿哀求。同时,无数的围观者在四周大声怪叫:“和尚,怎么不去抱那个姑娘呀?快点呀!要不,你自己干脆去死吧!你这个冷酷无情的家伙!”

  

     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孔子那洪钟一般的声音: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