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派戏剧贝克特:《论语》日知录之四--“不带你玩”的“哥们儿”圈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17:55:32

对“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杨伯峻先生是这样注释的:“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他还进一步解释说:“‘周’是以当时所谓道义来团结人,‘比’则是以暂时共同利益互相勾结。”

 

      孔子的这句话真是点到了小人的要害。生活中,小人们所结成的种种圈子,不就是“勾结”的产物吗?也许有人不同意:圈子不一定就意味着“勾结”。

 

      的确如此。但小人所垄断的圈子一定带有强烈的排斥色彩,也一定是狭小的。它是不能与一般的圈子相提并论的。小人结构圈子,目的在于“取利”,而不是“求义”,其特点必然蝇营狗苟,其规则必然鄙俗下作,如时下所说的“潜规则”。

 

      多年前,我读过一篇题为《逗你玩哲学》的文章,讲小孩子在走近一群正在游戏的孩子圈时,都会小心翼翼问一句:“带我玩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孩子很欣喜;若是被否定,就很可能是一次严重的心理打击。而成年人也会构筑许多不同性质的圈子。当这些圈子被用作作稻粮之谋的时候,问题就较为严重了。如果你不认同那些下作圈子内的规则,就等于堵塞了自己人生中的许多路径。如若不信——在你应聘之际,在你去申请某个项目基金时,当你走进你的那个自私而且傲慢的领导的办公室时——你的每个眼神,你每句话的背后都在传达同一个信息:

 

     “带我玩吗?”

 

      每每读到文章此处,都不觉一阵心酸。谁又愿意忍受那些小人们的冷言冷语呢?还不是许多小人已经壮大了队伍,并扯起了唬人的大旗吗?还不是因为社会主流话语者不知什么时候起,就已经从君子被置换成了“哥们儿”吗?

 

      于是,孔子塑造出的君子社会理所当然地变成了“哥们儿社会”;于是,在小人圈子横行的时代里,好人怀才不遇,君子怀德不遇的现象比比皆是。仿佛这个世界真的成了小人的天下!

 

      当然,小人也不是拒绝一切好人:你降低你的规则,与我等同,我就接纳你。否则,你就喝你的西北风去吧!

 

      曾经有一个大学教师对学生们讲:我过去是个好孩子,但穷愁潦倒;现在,我不是好孩子了。于是,什么都有了。他指的就是加入小人圈子前后的地位变化。

 

      我不知道那些学生们对此有什么感想,更不知道是否应该同情这位教师。

 

      然而,《逗你玩哲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有尊严的选择:君子固穷。为什么非得要加入那个小人圈子呢?为什么非得忍受那种人格上的卑下屈辱呢?当那些小人在它们自己的圈子里玩得尽兴的时候,你就做自己的事情好了。为什么一定要“逗”着它“玩”呢?

 

      孔子更是明确指出:君子是“周而不比”的生命,是“群而不党”的,即使穷愁潦倒;而小人纵使沐猴而冠,也不过是世界上的那些假冒伪劣生命而已。这类邪恶集团骗不了人,也持续不了多久。

 

      当人们不曾看到孔子的论述,或许还不能辨识那些小人圈子。一旦理解了孔子的话,善恶曲直就立刻分明起来。

 

      孔老夫子的论述,就是一面无尘的镜子——当我们还不能辨别是非时,让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美丑善恶。

 

      由此,我们也理解了某些小人一定要批倒孔子的内在原因。

 

      原因是它们要确立自己的存在,就必须欺骗人们,就不得不打碎孔子这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