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作家有哪些人:语文课应该“教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4:45:07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

    共同的呼声:避免牵强的思想教育

    境内外专家大都认为《信客》一课,教师能带领学生认真研读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体会信客美好的精神品质, 板块式的教学模式,思路清楚。但对本课后半部分的思想教育却持否定意见。

    第一,脱离学生的生活做虚伪的思想教育。香港教育学院何文胜博士认为, 结尾思想教育显得牵强,“你能否坚持30年” 这个问题脱离学生的生活,学生没有30年的生活经历, 很难谈出真实的感受。苏州大学的王家伦教授认为, 在授课的结尾处做生硬的道德伦理教育, 文本与“立人” 两张皮, 生硬而突兀。

    第二,没有正确理解文本的意义, 做附会主流意识的思想教育。来自日本追守门学院的李庆国博士认为, 问题在于教师没有正确认识文本的阅读价值,使得教学内容发生了偏颇。如教师抓住老信客用剪刀扎自己手的细节, 提出“坚守” 还是“放弃” 这样的关键词, 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讨论,进而概括“四苦” 精神, 是一种拔高了主旨做附会主流意识的思想教育。

    第三, “立人” 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 没有引出学生心中的美好情感。西南大学余立新副教授认为, 关于“和信客相比我们有哪些不同” 这一问题的讨论, 很多学生都在检讨自己的不自律行为。这反映了当下语文教育一个问题, 即习惯于抬高文本中形象的意义, 贬抑自己,在“高大” 形象的威压下, 努力榨出学生藏在心底的“小” 来, 在自责中进行思想情感教育。这样的立人教育,令学生在惭愧中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