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小故事100字:煲汤食材属性大全(l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5:31:42

田螺
性味:甘、大寒、无毒。
归经:入脾、肾、大肠。
功效:除湿解毒,清热利水,醒酒通乳。
主治:暴热,目赤,小便不利,脚气湿毒,疔疮,消渴,酒毒。
禁忌:脾胃虚寒者忌食。
说明:田螺肉性能与蚌肉相似,均为冷利之品,若用油盐姜蒜炒熟食之,则性稍平缓;若煮汤食用则性寒利,有利尿清热解毒之功。
验方参考:
1、田螺肉捣烂,可敷热疮肿毒。
2、田螺肉数个,加少许食盐共捣烂,敷脐下石门穴上一小时,治温热病呕吐,贴脐中或气海丹田穴,则治大小便不通。
3、大田螺十至二十个,养于清水中漂去泥,取出螺肉加入黄酒半小杯,拌和,再放入清水中炖熟,饮汤,每日一次。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和消渴病。
4、取田螺挑出螺肉,晒干,炒焦,水煎服,每日三次,每次10克,治菌痢。
5、田螺洗净砸烂,加入适量明矾粉,待上面出现一层清液后,用药棉蘸液涂擦患处,治痔疮。
6、大田螺一个,巴豆两粒,将巴豆放入大田螺内,用药棉蘸田螺渗出液搽腋下,每日三四次,加麝香少许更好,治狐臭,用药期间可能有腥臭,无妨。
7、田螺内塞入冰片0.5克,取其分泌液滴入耳内,可治中耳炎、耳内生疮或肿痛;若田螺内塞入黄连粉少许,取其分泌液外搽患处,则治子宫脱垂。
8、田螺壳放瓦上煅制研末,每次1克,用红糖水送服,治胃痛吐酸水,连服有效。
9、煅田螺壳15克,冰片2克,研细末,治婴儿湿疹,亦治痔疮发炎。
10、田螺鸡骨草汤:田螺500克养入水中2-3天,使其排尽污泥废物,然后将田螺尾部敲去少许,与鸡骨草50-100克,同煮汤服食。有清热利湿,舒肝和脾,除黄疸,利小便作用。适用于传染性黄疸肝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小便黄赤短少,小便刺痛等症。
11、炒田螺:田螺适量,按上方洗净,入热油锅内,略炒片刻,加入大蒜头少许,食盐调味,加水煮熟,用针挑出螺肉食用。有清热,解毒,利尿作用。适用于小便不通,白浊等症。

 鼠肉
性味:甘、温、无毒。
归经:入肾。
功效:壮阳益肾,祛寒补虚。
主治:体虚怕冷,腰脊寒痛,阳痿早泄,产后或病后虚弱赢瘦,寒疟,虚寒喘咳。
验方参考与药膳:
田鼠剖腹去肠,放锅内用竹片架起隔水蒸,开水煮沸后约二三分钟即可,取出去毛、头、脚、尾,洗净用油盐回锅炒,加入姜、酒、酱油等配料烧熟食,其味清香,滋补功能胜过鸡鸽,治体虚怕冷,肾虚阳痿,白带日久不愈,寒疟,虚寒喘咳,老年气管炎,病后或产后虚弱等症 
性味:白花蛇甘、温、有毒;腹蛇苦、寒、有毒。乌梢蛇甘、平、无毒;蛇蜕咸、平、无毒。
功效:除湿祛风,疗痹解毒。
主治:麻木不仁,诸风顽痹,瘙痒疥癞;蛇胆清肝明目化痰。
说明:蛇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分为毒蛇和无毒蛇,毒蛇的毒汁位于毒牙下面的毒囊里,蛇肉没有毒,若切去蛇头后,不论毒蛇或无毒蛇都可以食用。蛇蜕又名龙衣,即是蛇退下的皮。蛇全身都可入药,特别是用蛇胆配以其它中药制成的蛇胆酒和各种成药,可治疗咳嗽多痰、支气管炎、目糊眼赤、小儿惊风、风湿、半身不遂等症,在国内外亨誉甚高。据研究,用“眼镜蛇”、“过树龙”、“金环蛇”等三蛇配用,治疗风湿骨痛、麻木不仁的效果比单用更好。因为“过树龙”主治上焦,“眼镜蛇”主治中焦,“金环蛇”主治下焦,三者同食,功效即可直透全身,对腰膝酸软、年老痰多等症亦有特效。
验方参考:
1、乌梢蛇、眼镜蛇或腹蛇,用高梁酒、烧酒或米酒浸泡,根据各人酒量每次约饮十至三十毫升(半两)左右,每日两次。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脊椎骨炎,胃痉挛,病后或妇女产后身体虚弱,贫血,神经痛,下肢麻痹,痿弱、步履困难等症。
2、取大乌梢蛇一二条,去头宰杀后,作菜煮汤,吃肉喝汤,连食三四次,治皮肤湿疹反复发作,脓疱疖痈等皮肤化脓性疾病和过敏性体质。
3、取乌梢蛇数条,去头、皮及内杂,焙干后研成细末,第一周每日早晚各服0.3克,第二周每日早中晚各服0.3克,第三周每日早晚各服0.5克,中午0.3克;第四周每日早中晚各服0.5克;第五周每日早中晚各服0.6克,治骨结核。
4、用广陈皮研细末,拌入适量蛇胆汁为丸如黄豆大,每次二至四丸,一日两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治肝火、目赤、肺热、咳嗽、痰多等症。
5、用新鲜蛇胆汁加入少许酒,搅匀冲服,有祛风湿明目作用。可治风湿骨痛、肌肉痛,视力模糊。
6、黄芪煮蛇肉:蛇肉200克,黄芪60克,生姜3片,同煮汤,用油盐调味食用。有补气养血,祛风除湿,舒筋络作用。适用于风湿关节痹痛,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腰腿痛,中风后遗半身不遂等症,对风湿性心脏病亦有辅助治疗作用。 鳝鱼(黄鳝)
性味:甘、温、无毒。
归经:入脾、肾。
功效:补脾益气,除湿理血。
主治:腹中冷气、肠鸣及湿痹气,湿热身痒,肠风痔漏,妇人产后淋沥,血气不调。
说明:鳝鱼虽可作食用,但不宜多食,多食使时行病易于复发。据报道,发现鳝鱼对糖尿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无副作用及毒性。
验方参考:
1、鳝鱼血治疗口眼斜(颜面神经麻痹):将活鳝鱼头或尾割断取血,取血涂于患瘫侧(即斜左涂右,斜右涂左),复正时即擦去鳝血;亦可加入白芷粉,或冰片,或麝香涂治。
2、鳝鱼剪尾滴血于耳内,每次三滴,侧卧二十分钟,每日两次,治中耳炎。
3、黄鳝250克切断,猪肉60克,加水蒸熟食肉饮汁,治肾虚腰疼。
4、黄鳝一条,去内脏,加鸡内金6克,加水蒸熟,用适量酱油调味食之,治小儿疳积。
5、黄鳝血焙干研末,吹入鼻中治鼻血;敷于伤口治外伤出血。
6、黄鳝血涂患处,治湿疹顽癣。
7、黄鳝煮熟食,治内痔出血、气虚、脱肛、妇女劳伤,子宫脱垂,可补气固脱。
8、黄鳝一大条去内脏,瘦猪肉100克,黄芪15克,同煮汤,用适量食盐调味食用。有补益气血作用。适用于气血两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全身无力,心悸气短等症。
9、翠皮爆鳝丝:西瓜皮适量取汁,加入芡粉、食盐、鸡蛋清与膳鱼100克(切丝)拌匀,下六成热的猪油锅内煸炒,再下葱、姜、蒜适量翻炒,最后将料酒、白糖、味精、胡椒粉、淀粉拌好的汤汁倒入,加入少量醋、香油即可食用。有补虚损,解暑热,强筋骨作用。
10、归参鳝鱼羹:鳝鱼500克,去骨切丝,当归、党参各15克(装入纱布袋),同煮汤,用葱、姜、食盐调味食用。有补益气血,滋养强壮作用。适用于久病体虚,疲倦无力,清瘦等症。
11、寄生芦根黄鳝汤:黄鳝2-3条去肠杂,芦根30克,桑寄生60克,同煮汤,用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清热,利湿,滋阴,益血,补气作用。可治慢性肝炎。 青鱼(青鲩)
性味:青鱼肉甘、平、无毒;青鱼胆苦、寒,生吃有小毒。
功效:青鱼胆清热解毒;鱼鳞胶收敛止血。
主治:青血胆治咽痛目赤,湿疹恶疮,耳内流脓;鱼鳞胶治齿龈出血,鼻衄,紫癜。
验方参考:
1、青鱼胆干粉,青黛等分,共研细末,作吹喉用,一日二三次,可治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若用麻油调敷患处,可治腮腺炎,丹毒。
2、黄柏研成粉末,用青鱼胆汁拌和后,晒干研末,用干粉搽患处,治皮肤湿诊、疮毒。
3、青鱼胆焙干6克,枯矾6克,黄连3克,冰片2克,共研极细末,每日吹入耳内一次,治慢性中耳炎。
4、青鱼、鲤鱼、鲫鱼等大鳞鱼刮下的鱼鳞,洗干净后,投入开水中煮二至四小时,过滤去渣,略加黄酒、生姜、食盐、味精等作调味,放置一夜后,冻如肉胶样,切成小块,即成鱼鳞胶。用麻油、酱油拌食,每日100克至150克,治齿龈出血,鼻出血,紫癜。 螃蟹
性味:咸、寒、有小毒。
归经:入肝、胃。
功效:养筋益气、理胃消食,散诸热,通经络,解结散血。
主治:全蟹可治胸中邪气,郁结瘀血,筋骨伤折,斜面肿;煮酒食之治产后肚腹痛,恶露不下;蟹壳治漆疮。
禁忌:
1、患有皮肤湿疹、癣症、皮炎、疮毒等皮肤瘙痒症者忌食。
2、不可与柿类同食。
说明:蟹与虾之性质基本相同,但蟹性寒味咸,更为动风发疮。蟹爪有堕胎作用,孕妇忌食。不要吃生蟹及未煮熟的蟹,因肺吸虫可在蟹体内形成囊蚴,如进食可感染得病。
验方参考与药膳:
1、蟹爪尖25克,或蟹壳五个,焙干研末,分数次陈酒送服,治乳痈初起。
2、蟹壳烧炭存性为末,每次6克,用童便或米酒送服,治产褥热、产后腹痛,若用黄酒调服,治贫血黄疸。
3、螃蟹焙黄,研为细末,黄酒冲服,每次10克,治白带。
4、活河蟹适量,洗净捣烂,加适量白酒拌和,趁湿敷于伤处,天热每天更换两次,天冷更换一次,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疼。
5、蟹爪60克,黄酒或米醋适量,加水同煎服,治胎儿不下,胎死腹中或胎盘残留。
6、螃蟹煎汤洗之或捣烂敷患处,治漆疮肿痛。
7、河蟹捣烂,取其汁搽患处,治漆疮。
8、生地螃蟹汤:螃蟹一只(小的用二只),生地30克,同煮汤,两碗清水煮为一碗即可食用,喝汤。有清热,散结,凉血作用。适用于急性咽喉炎,咽喉肿痛,小便不利等症。 牛肉
性味:甘、温、微毒。
归经:入胃、脾。
功效:安中益气,健脾养胃,强骨壮筋,补虚损,除湿气,消水肿。
主治:胃弱脾虚,水肿胀满,腰膝乏力。
禁忌:疮毒或皮肤湿疹患者忌食。
说明:牛肉味美,人人爱吃,它营养丰富,所含蛋白质比猪肉高一倍,且含脂肪、胆固醇低。维生素含量高,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十二种氨基酸,因此,牛肉很适宜肥胖者、高血压、冠心病、血管硬化和糖尿病者食用,是滋养强壮的补品。虚弱者食之最好,有温补脾胃之功。但牛肉又是一种发物,对于患有疮毒、湿疹、瘙痒症等皮肤病症者应戒食;而患有肝炎、肾炎者亦应慎食之,以免病情加重或复发。
验方参考与药膳:
1、牛肉60克绞烂,用摄氏六七十度热水泡十分钟,滤去渣炖熟,即牛肉汁,能补血健胃,久病体虚宜食之。
2、黄牛肉煮浓汁喝,治脾虚久泻甚至脱肛、面浮足肿,有健脾止泻之功。
3、参芪牛肉汤:牛肉250克,黄芪、党参、淮山、浮小麦各30克,白术15克,大枣10枚,生姜10克,同煮汤,煮至牛肉熟后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可治气虚自汗。
4、牛肉1.5公斤,砂仁、陈皮、桂皮、白胡椒各3克,生姜15克,同煮汤,食盐、香葱调味分几次食用。有补血健脾之功,适用于体虚疲乏,饮食不振,大便溏稀病者。
5、牛肉粥:鲜牛肉100-150克,剁成肉末,与大米(或小麦)100克同煮粥,粥熟时加适量姜末,熟后加油盐调味食用。有健脾强胃,补中益气,强筋健骨,祛寒消肿作用。适用于病后脾胃虚弱,气血两亏,食欲不振,大便溏泄,体虚浮肿,营养不良,下肢湿疹等症。
6、蚕豆150克,牛肉150克切片,加水同煮,少量食盐调味,佐膳食用。有健脾,补气,消肿作用,对营养性水肿疗效较佳。
7、番茄烧牛肉:鲜番茄250克洗净切块,牛肉100克切薄片,用少许油盐糖调味同煮,佐膳食用。有平肝益血,健胃消食,养肝补脾作用。对高血压,慢性肝炎有良好的辅助治疗功效。
8、南瓜炖牛肉:牛肉250克洗净切块,生姜25克,同放锅内用小火煮至八成熟,加入去皮切块的南瓜500克,同煮至熟烂,熟后加食盐、味精食用。有化痰排脓,利肺作用。适用于肺痈、咳吐浓痰等症。
9、枸杞炆牛肉:牛肉500克切小块,撒上适量食盐和胡椒粉后,再用面粉拌和,放入油锅内炒成赤色,加入两个切片的洋葱共炒,倒入番茄汁一杯,枸杞子30克,共煮一小时,再加入胡萝卜片约100克,土豆片150克,快熟时加入洋葱3个(切片),豌豆荚一把,适量食盐调味,即可食用。有补益强壮作用,对儿童和老年人是营养极佳的大补菜肴。
10、茴香牛肉:牛肉400克切块,放在炒香研成粉末的芝麻里搅拌均匀,并放置二小时后,再放入热油锅内速炒片刻,加水煮沸后,再放酱油、糖用小火煮半小时,煮熟后装入碗内。上面撒上炒香研成末的小茴香15克即可食用。有强壮身体,止咳除痰作用。适用于风寒咳嗽,寒痰多,食欲不振等症。
11、牛尾巴一条去毛,当归30克,同煮汤,煮熟后加食盐调味食用。有补血,益肾,强筋骨作用。适用于肾虚阳痿,肾虚腰痛、下肢酸软无力等症。
12、桃仁牛血汤:桃仁10-15克捣碎,牛血(凝固块)约200克切块,同煮汤,加少许食盐调味食用。有破瘀行血,理血通经作用。适用于妇女闭经,血燥便秘等症。 牛肝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肝经。
功效:补肝、养血、明目。
主治:肝血虚所致的头晕眼花,夜盲,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病后或产后血虚。
说明:牛肝是黄牛或水牛的肝脏,是一种优质完全蛋白质食品,富含优质蛋白、铁、铜及维生素A、B、C等,是治疗营养不良性贫血的主要食物,还具有良好的补肝明目的作用。
验方参考与药膳:
1、牛肝100克,枸杞子50克,共煮汤食用。有补肝明目作用。适用于肝血虚引起头晕眼花,视力减退。
2、牛肝150克,苍术15克,共煮汤去药渣食用。可治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夜盲症。
3、牛肝250克,大枣30-50克,共煮汤食用。可治血虚引起的头昏,眼花,心悸,疲乏,面色萎黄等症。
4、牛肝500克,用竹片割开多处,将夜明砂、石决明粉各15克,塞入肝内,置锅内隔水蒸熟,分作2-3次食用,可连续服用3-5日,可治夜盲,视物昏花。

牛肚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胃。
功效:补益脾胃,补气养血。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气血虚亏。
验方参考与药膳:
1、牛肚一具,用开水泡洗,刮去黑色粘膜,切块用砂仁5克,陈皮10克,生姜15克,共煮汤,煮熟后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可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2、牛肚250克,黄芪30克共煮汤食用,可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气短乏力,食后腹胀等症。
3、牛肚250克,薏米200克,煮粥食用。有健脾去湿作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下肢湿疹。
4、牛肚粥:牛肚250克,用开水泡洗,刮去黑色粘膜,切块,与大米100克同煮粥加少量食盐调味食用。有健脾强胃,助消化,益气血作用,适用于食欲不振,气血虚弱,小儿病后体虚,消化不良等症。 牛睾丸:
1、牛睾 丸洗净,浸一公斤酒,两周后服食,治气喘、哮喘。
2、牛睾 丸与小茴香煮食,治疝气。

牛骨
焙酥研粉,饭后服1至2克,治小儿软骨病。

牛胆
1、牛胆一个,白糖100克,炖化,每服一匙,一日三次,治百日咳。
2、牛胆汁干粉装入胶囊,每次饭后服二三丸,一日三次,治慢性气管炎、咳嗽、哮喘。

牛角
主治暑气、热毒、风火头痛、**鼻衄。可代替犀牛角配方,用量为犀牛角的十倍。取牛角切片,三岁以内小儿每日30克,三岁以上每日60克,水煎两小时,作两次分服,治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惊厥。一般用药一周以上,或至完全清醒为止。

牛蹄甲
止血、消瘀,接骨。
1、牛蹄甲烧炭存性,研末,用香油或凡士林调敷患处,治臁疮溃烂,流脓水或血水。
2、牛蹄甲30克,文火煮三小时,冲入黄酒少许,每日两次分服。治跌打损伤,瘀血腹痛,腰痛,筋骨痛。 泥鳅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肝。
功效:暖中益气,解毒收痔。
主治:急、慢性肝炎、丹毒,腮腺炎,痈肿。
验方参考与药膳:
1、活泥鳅数十条,先养于清水中,待漂去泥污后加入适量白糖,搅拌十分钟左右,取滑液糖浆,治丹毒,面疔,指头疔,腮腺炎,痈肿等急性炎肿有卓效,用时涂于患处,干即更换,数次即效。
2、取泥鳅放于烘箱内烘干(温度在摄氏一百度为宜),取出研粉,每次10克,一日三次,饭后用开水送服,治急性或亚急性、迁延性肝炎。
3、泥鳅100-200克,剖腹去肠杂,入热油锅内煎至金黄SHAIER时,加入清水,少量食盐调味,煮熟食用。有补中益气,健脾止泻作用。适用于小儿盗汗,泄泻等症。
4、泥鳅炖豆腐:泥鳅500克,去肠杂内脏,加水、食盐适量,煮至五成熟时,加入豆腐250克,同炖熟,用猪油味精调味食用。有清利湿热作用。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湿热黄疸等症。
5、泥鳅大蒜汤:泥鳅去肠杂,与大蒜同煮汤淡食。可治水肿。
6、泥鳅虾汤:泥鳅去肠杂,与虾同煮汤,用盐、味精、料酒调味食用,治阳痿。 牡蛎(蚝)
性味:咸、微寒、无毒。
归经:入肝、肾。
功效:软坚散结化痰,益阴潜阳,安神定惊,涩精敛汗。
主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
说明:牡蛎为海产软体动物,其肉称为蚝肉、蚝鼓,又叫蛎黄,其味极美,可食用,又可制蚝油。牡蛎壳(蛎房)即中药用的牡蛎。
验方参考与药膳:
1、蚝肉为最佳食品,可治腺病体质虚弱儿童,肺门淋巴结核,颈淋巴结核或软骨病,如无鲜蚝肉,可用蚝油作调味品亦好。
2、牡蛎20克,龙骨20克,菊花10克,枸杞子12克,何首乌12克,水煎服,治眩晕。
3、生牡蛎、玄参、大贝母等量,共研细末,蜜炼为丸,每次服6克,一日两次,治瘰疬。
4、牡蛎15克,水煎服,早晚各服一次,治盗汗。
5、煅牡蛎研细粉,每次1至2克,一日三次,用米汤送服,治胃痛、胃酸过多。
6、生牡蛎、龙骨各10克,水煎服,一日两次。治心悸失眠,梦遗滑精,妇女白带。
7、生蚝猪肉汤:生蚝肉150克,猪瘦肉150克,同煮汤,用适量食盐调味食用,有养血宁心作用。适用于阴虚烦躁,夜睡不宁,血虚心悸,怔忡等症。
8、鸡汤或猪瘦肉汤适量,煮沸后,加入鲜蚝肉250克,略煮沸即可,用食盐、味精,调味食用。有滋阴养血作用。适用于久病虚损,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症。
9、麦冬牡蛎烩饭:麦冬20克,海带半条,用水煎去药渣,加入蚝肉200克煮熟后,放入适量的大米饭拌匀,煮成泡饭,用油、盐、香菇、芹菜、香葱调味食用。有滋补强壮作用,适用于虚弱体质者。 母鸡肉
性味:甘、温平、无毒。
归经:入肝、脾、胃。
功效:补虚赢、益气补血。
主治:风寒湿痹,托疮排脓,病后虚弱,孕妇胎动不安,产妇产后虚赢。
说明:母鸡肉,在肉类中以味道鲜而著称,我国以母鸡为主要原料烹制的菜肴种类繁多,各有风味。在迎春菜式中,鸡几乎是家家户户必备的菜肴。鸡肉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因为它是人们佐膳的美味佳肴,而且还是丰富的营养来源,又是滋补身体很理想的“济世良药”。据分析,鸡肉所含的蛋白质高达23.3%,比猪肉、羊肉、鸭肉、鹅肉的蛋白质高三分之一甚至一倍以上,而脂肪含量仅有1.2%,比上述各种肉类都低得多。所以,食用鸡肉不仅能增进人体的健康,还能适当控制人体发胖,是老年人、体弱多病者和产妇较为理想的调补食品。
验方参考与药膳:
1、母鸡一只,去毛及内脏,石榴皮100克,煮汤服食,治风湿性关节炎。
2、老母鸡一只,去毛及内脏,艾叶15克,加酒、水各一杯,隔水蒸熟食,治妇女月经点滴不断,经来时间长,日久身体虚弱。
3、母鸡一只,去毛及内脏,黄芪60克,党参30克,淮山30克,红枣30克,加黄酒至药面,隔水蒸熟,分数次服,治病后或产后身体虚弱。
4、鸡肉粥:嫩母鸡一只,宰后去毛及肠杂,内脏,剔骨将肉切成小块或肉丝,鸡骨可先浓煎成鸡汤。鸡肉丝与鸡汁汤搭配分成三至五份,每份用粳米100克煮粥,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有滋养脏腑,补益气血作用。适用于年老体弱或病后赢瘦,气血亏损所致的头晕眼花,精力疲倦等一切衰弱症状。注意:感冒伤风或热性病者忌食。
5、老桑枝鸡汤:母鸡肉500克,切块,老桑枝60-100克,同煮汤,加食盐调味食用。有益精髓,祛风湿,利关节作用。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酸痛麻痹,颈背牵强疼痛,慢性腰肌劳损等症。
6、何首乌煮鸡:母鸡肉500克,何首乌30-50克,同煮汤,加适量油、盐、姜调味食用。有益肝强肾,滋阴养血,补精添髓作用。适用于脱肛,痔疮,子宫脱垂,血虚头晕等症。
7、薏苡仁炖鸡:母鸡一只,宰杀后去毛及内脏,薏米30-60克,同煮汤,加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镇痛利尿作用,能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注意:孕妇忌服用。
8、北芪炖鸡:鸡肉500-750克,北芪30-60克,加适量油盐水,隔水蒸熟后食用,有补脾益气,养阴补血作用。适用于老年人身体虚弱,慢性支气管炎,血虚头痛,表虚自汗,经常感冒,妇女月经不调、白带多、痛经等症。
9、北芪党参炖鸡:鸡肉200-400克,党参50克,黄芪60克,加适量油盐、水,隔水蒸熟食用。有补气提神,健脾益胃作用。适用于中气不足,体倦乏力,精力疲倦,气短懒言,饮食不振,口淡无味,脱肛,胃下垂,老人或体弱者疝气,妇女子宫脱垂,以及疮疖溃烂久不收口等症。
10、红杞蒸鸡:鸡肉200-400克,枸杞子20-50克,加适量油盐、水,隔水蒸熟食用。有滋补肝肾,生精明目作用。适用于头晕眼花,视力减退,肾虚腰疼,神经衰弱等症。
11、当归鸡汁:当归30-100克,水煎后去药渣;母鸡一只,宰杀去毛及内脏,加适量油盐、水,隔水蒸一小时,熟后将鸡汤倒出与当归药汁混合,鸡肉送服,可分作2-3次食用。有补血调经,保肝润肠,益气提神作用。适用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盗汗,耳鸣,四肢无力,面色萎黄;以及妇女月经不调、血虚痛经,老人血虚便秘等症。健康人食用有益气补血,提神醒脑,预防贫血,益寿延年之功效。
12、归参鸡汁:当归30克,党参60克,黄芪100克,母鸡一只。制作方法与服用法同上11方。有益气,补血,补虚,提神作用。适用于久病体弱,头晕,眼花,精力疲倦,手足无力,面色萎黄,盗汗,脱肛,胃下垂,经常感冒,老人血虚便秘,妇女子宫脱垂,月经不调,虚寒白带,血虚痛经,产后体弱,乳汁缺乏或无乳。
13、桂圆童子鸡:嫩鸡一只,桂元肉30-60克,制作方法和服用法同上8方。有补气血,安心神作用。适用于贫血,心悸,失眠等症。健康人食之能增加体质。
14、枣菇蒸鸡:鸡肉150克切块,香菇20克(水发)切丝,红枣20克去核切块,加入姜丝:葱末、酱油、食盐、白糖、味精、料酒、鸡清汤和湿淀粉拌匀,用蒸熟加香油即可食用。有补肝肾,益脾胃,养血补血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消化不良,贫血,精力疲倦等症。健康人食之能增强体质,保健防病。
15、冬菇蒸鸡:鸡一只,冬菇20克(水发),加入姜汁、食盐等,隔水蒸熟食用。有防癌、防治心血管病等功效。健康人常食之能使皮肤光泽,面色红润,体重减轻。
16、淮山杞子蒸鸡:鸡肉500-1000克,淮山100-200克,枸杞子15-30克,制作方法与服用法同上8方。有健脾益胃,滋阴补肾,滋养强壮作用。适用于老年人头晕眼花,腰腿酸软,营养不良等症。
17、三七炖鸡:鸡一只,宰杀后去骨、皮和内脏,三七2-4克(研细),同蒸熟食用。有止痛止血,散瘀消肿作用。防治脑出血,咳血和冠心病等症。
18、杏仁蒸鸡:鸡肉500-750克,斩为十数块,南杏仁(甜杏仁)40-50克(开水稍泡片刻后,剥去红皮),葱末、姜片、白糖、食盐、水适量,同蒸熟食用。有润肠养肺,止咳定喘,滋养强壮作用。适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便秘等症,亦可作为癌症患者的营养滋补食品和辅助治疗方药。
19、核桃肉鸡丁:鸡肉750克,切成鸡丁,用盐、料酒、胡椒粉、鸡蛋清、湿淀粉拌匀,放入热油锅内滑透,沥去油;将核桃仁放入油中炸透,鸡肉丁下锅煸炒,沥去油,把用食盐、味精、白糖、胡椒粉、麻油、鸡汤兑成的汤汁倒入锅内,再放入核桃仁片炒匀,即可食用。有温肾补阳,润肠通便作用。适用于畏寒肢冷,小便频数,头晕眼花,遗精,大便燥结等症。健康人食之更能防病强身,增强记忆力。
20、菊花炒鸡片:鸡肉750克切薄片,用三个鸡蛋清,适量食盐、料酒、胡椒粉、淀粉拌匀,下油锅内浸透,沥去油。葱姜适量煸炒,倒入鸡片,烹入料酒,和适量食油、白糖、味精、胡椒粉、麻油兑成的汤汁倒入锅内翻炒几下,菊花瓣60克(冷水洗净)投入锅内,翻炒均匀即可食用。有镇静祛风,补肝明目作用。适用于心烦不安,视物模糊,头昏失眠,精神不振等症。亦有降血压作用,适用于高血压患者食用。
21、清蒸人参鸡:母鸡一只,宰杀后去毛及内脏,人参15克(开水泡开),火腿10克,玉兰片10克(水发),香菇15克(水发),葱末、姜片、料酒、食盐、味精、水或鸡汤适量,同蒸熟食用。有大补元气,固脱提神,生津安神作用。适用于劳伤虚损,饮食减少,精力疲乏,健忘,眩晕头痛,肾虚阳痿,小便频数,气血津液不足等症。健康人食之能增强体质,防病保健。
22、八宝鸡汤:母鸡肉1500克,猪肉、猪杂骨各750克,药袋一个(内装熟地、当归各7.5克,党参、白术、茯苓、白芍各5克,川芎3克,炙甘草2.5克),加水煮沸后,打去浮沫,加入生姜、香葱、料酒适量,用小火炖烂,捞去药袋,鸡肉、猪肉切片,再入锅内,加入食盐,味精调味食用。有调补气血作用,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手足无力等症。
23、五元全鸡:母鸡一只(一公斤左右),宰杀后去毛及内脏,剁去鸡脚,桂元肉、荔枝肉、黑枣(去核)、莲子肉(去皮去心)各15克,加入冰糖、食盐、清水适量,隔水蒸两小时后,放入洗净的枸杞子15克再蒸5分钟即可食用。有补血养阴,益精明目作用。适用于气血虚弱,面色苍白,耳鸣,视力减退,病后体虚等症。
24、饴糖鸡:母鸡一只,宰杀后去毛及内脏,腹腔内加入生地30克,姜、葱、食盐适量,再灌入麦芽糖100克,缝合切口,放锅内加水炖熟食用。有补虚,养阴作用。适用于久病体弱,消瘦、低热、盗汗等症。 墨鱼(乌贼) 性味:咸、微温、无毒。归经:入肝、肾。功效:养血滋阴,益胃通气。墨鱼骨和胃制酸,收敛止血。主治:血虚经闭,崩漏带下;墨鱼骨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肺结核咯血。说明:墨鱼又名乌贼、乌鲗。其背骨名海螵蛸,又叫乌贼骨、墨鱼骨,入中药用。验方参考与药膳: 1、墨鱼一条、桃仁6克,煮食,治妇女经闭。 2、乌贼骨适量,研成极细末,糖水调服,每次3克,一日两三次,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 3、乌贼骨10克,白芨10克,藕节10克,水煎去渣,加蜂蜜调服,一日三次,治肺结核咯血。 4、乌贼骨15克,白芷5克,茜草炭10克,水煎服,治白带。 5、乌贼骨25克,白芨3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5克,每日三次,温开水送服,治胃出血。 6、乌贼骨10克,龟板12克,茜草根6克,水煎加红糖服,每日2-3次,治小儿软骨病。 7、乌贼骨研粉外敷患处,治下肢溃疡。 8、乌贼骨焙干研末,每次服5克,每日三次,用温开水送服,可治哮喘。 9、乌贼骨100克,地龙100克,百部25克,白糖20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10克,每日三次,治慢性气管炎。 10、姜炒墨鱼:鲜墨鱼250克,去骨洗净切片;生姜丝略炒一下,放入墨鱼片同炒,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有补血通经,健脾益胃,祛风散寒作用。适用于妇女血虚经闭。 马肉
性味:马肉甘酸、平、无毒;马乳甘、温、无毒;马宝甘咸、平、无毒;马蹄甲甘、平、无毒。
功效:马乳治消渴;马宝定惊;马蹄甲止血止带。
主治:糖尿病,消渴善饥,小儿癫痫、惊厥,妇女月经过多、带下不止。
说明:马宝即马的肠结石,又名酢答;马蹄甲即钉掌时从马蹄削下来的角质。
验方参考:
1、马乳煮开,每次服一杯,一日三次,治糖尿病,消渴善饥。
2、马宝研细末,每次一克,小儿酌减,一日三次,凉开水送服,治小儿癫痫、惊厥,妇女癔病。
3、马蹄甲烧炭存性,研细末,每次6克,一日两次,米汤送服,治妇女月经过多、带下不止。 麻雀
性味:甘、温、无毒。
归经:入脾、肾。
功效:壮阳补肾,暖腰膝,缩小便,治崩止带。
主治:肾虚阳痿,百日咳。
说明:麻雀性燥热,凡阴虚火旺或内热者勿食。麻雀屎,即中药白丁香。
验方参考与药膳:
1、麻雀五只,小米一把,葱白三条,将麻雀去毛除肠炒熟,入酒一小杯,稍煮,加水一小碗半,下米煮粥,欲熟时下葱白五味等,空腹食之,治老人脏腑虚损赢瘦。
2、麻雀3只,去毛除肠勿洗,加小茴香10克,胡椒3克,缩砂仁6克、肉桂6克入肚内,湿纸裹,煨熟,空腹用酒送服,治肾冷偏坠、疝气。
3、麻雀肉1只,冰糖10克,炖熟食,治百日咳。
4、麻雀肉煮熟食之,一日吃3-5只,治阳痿及头晕。
5、麻雀肉饼:麻雀5只,去毛及内脏,瘦猪肉250克,同剁成肉末,加入适量白糖、淀粉、食盐、酱油、黄酒拌匀,做成饼状,蒸熟食用。有补肾壮阳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阳虚怕冷,精神疲倦,气血虚弱等症。
6、冬虫夏草蒸雀肉:麻雀10只去毛及内脏,冬虫夏草6克(或用淮山、枸杞、北芪、党参各10克),生姜3片,加少量食盐、水蒸熟食用。有壮阳补脑,益髓填精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头晕失眠,体倦神疲等虚弱之症。
7、冰糖百合炖麻雀:麻雀2只去毛及内脏,百合30克,冰糖30克,同蒸熟食用。每日一次,连续服用。有益气壮阳,润肺和胃作用。适用于老人哮喘,小儿百日咳,慢性气管炎等症。
8、麻雀2只,去毛及内脏,菟丝子、枸杞子各15-20克,同煮汤食。可治阳痿,早泄,小便频数,夜多小便等肾阳虚之症。
9、麻雀2只去毛及内脏,天麻10克切片,水、食盐适量,蒸熟食用,可治阳虚眩晕。
10、麻雀猪肉汤:麻雀5只,去毛及内脏,瘦猪肉250克,切片,同放锅内共煮汤,煮熟后加食盐调味食用,可治阳痿。

  麻雀屎
白丁香研细末,加入少许冰片研匀,用人乳调和如糊状,取少许点眼,每日三至五次。治眼结膜炎,角膜生翳。 驴肉
性味:甘、酸、凉、无毒。
归经:入脾。
功效:补气益血,安心神。
主治:劳损体弱,气血虚损,心烦。
验方参考与药膳:
1、驴肉250克,淮山药50克,大枣10枚,同煮汤食用,有补益气血作用。
2、驴肉适量,加豆豉、五香粉、食盐调味煮熟后取出切片食用,有补益气血、安神作用。 鹿肉
性味:咸、温、无毒。
归经:入肾。
功效:鹿肉为滋补强壮食品;鹿角补腰肾,强骨髓,通乳汁;鹿茸补肾阳,益精髓,疗虚劳。
主治:鹿角治恶疮痈肿,折伤,腰脊痛,乳汁不通,梦遗滑精,虚劳盗汗;鹿角胶治肾虚腰疼,牙龈出血,紫癜;鹿茸治遗精,阳痿早泄,腰膝痿弱。
说明:鹿肉可供食用,鹿角和鹿茸供药用。公鹿所生的角为鹿角;其未成熟的幼角为鹿茸;用鹿角熬炼的胶为鹿角胶;熬膏所剩余的渣滓为鹿角霜。
验方参考与药膳:
1、鹿角尖,水磨取其浓汁,每次3克,黄酒调服,治痈疽恶疮,骨疽,瘘管。
2、鹿角片,用砂炒黄,研细末,每次3克,一日两次,用温黄酒送服,治乳房胀痛,乳汁不通;若用牛膝、川续断、杜仲各6克,煎水送服,则可治腰脊痛。
3、鹿角粉(或鹿角霜)加煅牡蛎、生龙骨各等分,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6克,一日两次,用淡盐水送服,治小便频数,腰膝痿弱,梦遗滑精,虚劳盗汗。
4、鹿角霜研细末,每次6克,一日两次,用温黄酒送服,治跌打伤,筋骨疼痛。
5、鹿角胶10克,用黄酒隔水炖化后,一日服两次,治牙龈出血、出血性紫癜。
6、鹿筋煮花生:鹿筋50-100克,花生米150-200克,同煮汤,用油盐调味食用。有补脾暖胃,强筋壮骨作用。适用于慢性腰腿痛,四肢麻痹,关节酸痛,腰膝冷痛等症。
7、煨鹿尾:干鹿尾70克,用开水泡发,清水漂洗半小时后煮熟;油热至五成下葱姜块,炸成金黄SHAIER,注入鸡汤,汤煮开后,捞出葱姜块,下料酒、食盐、味精、鹿尾、冬笋片25克、水发白蘑200克,改用小火烧二分钟后,用大火勾入淀粉,淋入香油即可食用。有补肾壮阳,暖腰脊作用。适用于腰痛,阳痿,早泄等症。
8、滑溜鹿里脊:鹿里脊肉一条切薄片,加入湿淀粉、鸡蛋清15克、料酒3克、味精、食盐适量拌匀;花生油0.5公斤加热,将拌好的鹿里脊肉下油锅滑透,捞出,沥尽油;鸡清汤90克,湿淀粉6克,食盐少许、味精适量,勾成芡汁,将鹿里脊肉片和荸荠片(四个)同下芡汁内翻炒,淋上鸡油或再撒上豌豆尖即可食用。有补益气血、补肾益精作用。适用于腰膝酸软,贫血,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小儿发育迟缓,妇女月经不调,血虚崩漏等症。可作产妇产后的滋补饮食。健康人食之更能精力旺盛,身强力壮。
9、红烧鹿肉:鹿肉500克切块,放入热油锅内炸至金黄SHAIER时捞出,油锅加入姜、葱、酱油、花椒水、料酒、白糖、食盐、鸡汤、味精,再下鹿肉,小火煮至熟烂,再勾芡,淋上香油,即可起锅食用。有补五脏,通血脉,治虚劳,壮阳益精,暖腰脊作用。适用于肾阳虚亏所致的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畏寒肢冷等症。
10、人参鹿肉汤:鹿肉250克,剥去筋膜洗净,入开水中氽一下,捞出切块;人参、黄芪、芡实、枸杞子各5克,白术、茯苓、熟地、肉苁蓉、白芍、肉桂、益智仁、仙茅、泽泻、枣仁、淮山药、远志、当归、牛膝、菟丝子、淫羊藿各3克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与鹿肉同煮汤,放入生姜、香葱、胡椒粉、食盐适量,煮2-3小时即可食用。有补肾填精,大补元阳作用。适用于体虚赢瘦,面色萎黄,手足冰冷,腰膝酸痛,阳痿,早泄等症。
11、鹿肉250克,胡桃肉100克,同煮汤,加食盐调味食用,可治阳痿,腰背酸痛,畏寒怕冷等症。
12、鹿肉250克,肉苁蓉30克(用酒浸一夜,去皮切片),同煮汤,加入生姜、香葱、食盐调味食用,可治腰膝冷痛酸软,阳痿,怕冷畏寒等症。
13、鹿肉150克,黄芪50克,大枣50克,同煮汤食用,有补气益血作用。健康人食之更加精力旺盛 鲈鱼
性味:甘、淡、平、无毒。
归经:入肝、脾、肾。
功效: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安胎补中,并可作养生保健的滋补食品。
主治:慢性肠炎,慢性肾炎,习惯性流产,妊娠期浮肿,产后乳汁缺乏,手术后伤口难愈合,小儿消化不良等症。
说明:鲈鱼,又名四鳃鱼、真鲈,是近岸浅海肉食性鱼类,喜栖息河口淡水处,亦可生活于淡水中。鲈鱼不仅味道鲜美,风味极佳,而且营养丰富,又能养生治病,是中国四大名鱼之一。鲈鱼鳃有止咳化痰作用,可治小儿百日咳和老年慢性气管炎。
验方参考与药膳:
1、鲈鱼鳃不洗晒干,水煎服;或焙黄研末开水冲服,每次用鳃一个,每日两次,治小儿百日咳。
2、鲜鲈鱼肉50克,牡蛎20克,陈皮10克,同煮汤食用,治小儿疳积、消瘦。
3、鲈鱼肉,与生姜、香葱煮汤食用,可治小儿消化不良。
4、鲈鱼肉50克,白术15克,陈皮10克,同煮汤食用,可治脾虚泄泻,慢性胃痛。
5、北芪蒸鲈鱼:鲈鱼500克一条去鳞、鳃及肠杂,北芪30-50克,食盐、水适量,同蒸熟食用。有补中益气,健胃,生肌,安胎,利水作用。适用于手术后伤口难愈合,小儿消化不良,妊娠水肿,胎动不安等症。

鲮鱼
性味:甘、平、微温、无毒。
归经:入肝、脾。
功效:健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湿。
说明:鲮鱼分布于广东、广西和福建南部等气候较热的地区,是一种重要的养殖鱼类。鲮鱼性温和,喜栖息于水的下层,不耐严寒,其肉嫩鲜美,药用价值亦颇佳。
验方参考:
鲮鱼一条,粉葛250克,文火熬三小时,至汤变微红色,连汤食之,治全身骨痛,湿火流筋。

鲢鱼(白鲢)
性味:甘、温、无毒。
归经:入脾、胃。
功效:温补脾胃。
主治:脾胃阳虚、气虚。
验方参考与药膳:
1、鲢鱼一条去鳞、鳃及肠杂,切片,干姜6克,食盐适量,同煮熟食用,有温补脾胃之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等症。
2、鲢鱼丝瓜汤:鲢鱼一条,去鳞、鳃及肠杂,丝瓜两条(或丝瓜仁50克),同煮汤,用油盐调味食用,可治产后乳汁缺乏。 鲫鱼
性味:甘、平温、无毒。
归经:入胃、肾。
功效:和中补虚,除湿利水,补虚赢,温胃进食,温中下气。
主治:水肿,乳闭,肠癖泻痢,胃弱不思食。
说明:鲫鱼性平,有消肿利水通乳之功,一般作煮汤淡有效;若煎炸食之,则性热而又失去上述作用。
验方参考:
1、鲜鲫鱼(去鳞、鳃及内脏,下同),清炖食,或加黄豆芽或通草同煮汤食,治乳少。
2、鲜鲫鱼,煮赤小豆食之,消水肿。
3、鲜鲫鱼500克去鳞内脏,赤小豆30克,或加冬瓜皮,再煮汤,煮熟一次食完(忌盐),治肝硬化腹水。
4、鲜鲫鱼四两去鳞内脏,冬瓜皮60至120克,同煮汤服食,治气郁不舒之水臌(周身浮肿)。
5、鲫鱼两条,豆腐250克,同煮汤服食,于麻疹出齐时清热用。
6、鲜鲫鱼加红糖炖服,连服数次,治久咳。
7、鲜鲫鱼一条,生山药30克,加食盐少许,捣烂如泥敷患处,治乳疮、乳癌初起及一切恶疮、臁疮,贴数次可愈。
8、鲫鱼羹:大鲫鱼1000克,鱼腹内装入陈皮、缩砂仁、毕芨、胡椒各10克,大蒜2头,泡辣椒10克,食盐、葱、酱油适量,将鲫鱼入油锅内煎煮熟,加入适量水,用小火炖煮成羹即成,空腹食用。有醒脾暖胃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之慢性腹泻,慢性痢疾等症。
9、砂仁蒸鲫鱼:砂仁5克研末,与油盐拌匀塞入250克左右的鲜鲫鱼鱼腹内,蒸熟食用。有健脾开胃,利湿止呕,安胎利水作用。适用于妊娠呕吐,胎动不安。
10、鲫鱼糯米粥:鲜鲫鱼1~2条,煮汤,捞出鱼肉,糯米100克放入鱼汤中煮粥食用。鱼肉亦可同时服食。有养阴利水,和胃消肿作用。适用于食欲不振,病后体虚,小便不利,下肢浮肿等症。
11、姜橘椒鱼羹:鲫鱼一条(重250克),鱼腹内塞入生姜片30克,橘皮10克,胡椒末3克,水适量,用小火煨熟,加食盐调味,空腹服食。可治胃寒腹痛,食欲不振,口淡无味,消化不良,虚弱乏力等症。
12、清蒸茶鲫鱼:鲫鱼500克,留鳞,鱼腹内塞满绿茶叶,蒸熟服食(不加盐)有补虚弱、止消渴作用,适用于热性虚弱病或糖尿病之患者食用。
13、花生炖鲫鱼汤:鲫鱼肉200克,花生米100克,同煮汤,用少量食盐调味食用。适用于脾胃失调,营养不良,咳嗽痰喘,产生乳汁缺乏等症。
14、红枣炖鲫鱼:鲫鱼肉200克,红枣20克,蒸熟食用。有补中益气,治消渴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过敏性紫斑,糖尿病等症。
15、全樱子鲫鱼汤:鲫鱼肉250克,全樱子30克,同煮汤,用油盐调味食用。有健脾补虚,固精止泄作用。适用于肾虚遗精,脾虚多汗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