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钢琴课:陈穗老师的《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学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40:27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学设计

      广东汕头    陈穗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① 知道古代商业发展在商人、城市、商路等方面的表现;

② 列举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在各阶段的突出表现和商业发展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① 在重现古代商业发展概貌过程中归纳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发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史学能力。

② 从文献、诗歌、多种类型的图片和视频等资料的研读分析中,提高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 从学习古代商业繁荣发展的概况中,理解古代高度繁荣的商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悟商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向善、诚信、创新、开拓、自由、交融等商业精神;

② 从提取和交流历史信息的过程中,增强历史的意识,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重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表现及特点

难点: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介绍长春现代商业发展,师生互动,引入新课。并用幻灯片显示标题《农耕时代的商业》和《课程标准》中“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的要求。

(设计意图)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导入新课,拉近师生距离,提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和期待。将课程标题与学习要求同时呈现给学生,起到引导学生关注学习重点的作用。

讲授新课

一、重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

    呈现表格,提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学案上关于古代商业发展的表格。

(一)商人:从先秦大商到明清商帮

   1.教师引导:为什么我们把做买卖的人叫“商人”。

2.创设图片和文字材料情境,引导学生了解以范蠡为代表的春秋末期大商人的兴起。

材料1:范蠡认为:“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材料2:“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商帮,体会古代中国优秀的商业精神。

出示以下材料:

材料1.“从太原到平阳(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

—— 《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2。“山西富户,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

—《清高宗实录》

材料3.晋商的经商谚语“宁叫赔折腰,不叫客吃亏”、“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

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分析晋商创办票号的条件,感悟晋商诚信的商业精神。

4.教师引导:大家认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学生交流后,呈现学者对明清十大商帮的总结:

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求胜;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在交流引导过程中根据材料和所学内容依次适时板书“乐善、诚信、开拓”等中国古代商人的优秀品质。)

5.教师小结:我们看,从商人发展的角度来说,经历了从先秦的个别大商人到明清商帮的发展过程,表面上反映的是商人数量不断增多,深层的是商业资本越来越雄厚,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这不是全部,因为,厚重起来的不只是物质财富,还有商业活动留下的文化遗产,还有商人千年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已经进入到中华文明的骨子里。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或图片情境,使学生知道商人产生、春秋战国大商人的兴起和明清商帮的发展概况,理解商业的繁荣发展,进而感悟日益丰富的优秀商业精神和源远流长的中国商业文明。

(二)城市:从规范之美到自由之风

1.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城市是商业活动的中心。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25页“知识链接”的内容,分析古代“城”和“市”的含义,以及城市职能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可引用白居易《卖炭翁》“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诗句。引导学生认识“市”在唐以前的特点。并呈现《清明上河图》,创设图片情境,初步体会北宋汴京的繁华。

3.比较唐、宋的城市格局,运用所学知识,城市格局变化的内涵和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呈现唐长安和宋汴京的城市格局图。

教师引导:哪个城市的人们生活更方便?为什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给学生读图和由表及里获取信息的方法。

参考考思路:北宋汴京:繁华的商业街——打破了坊市界限,形成街市;夜市——打破市的时间限制,鱼市——出现专门市场;瓦子——娱乐综合场所。

4.小结:

  从唐长安到宋忭京的城市格局变化,正反映城市职能发生的变化。唐长安是以往城市的总结,规范严谨,市场繁荣却受限制,其城市经济职能只是附属;而宋汴京却是新发展,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市场扩大,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市民生活更加方便。我们也可以想象,天子脚下,哪里人多市场大,哪里就是商人活跃的地方,比起以往是何等的自由,(板书“自由”二字)政府放松控制也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呀!

(设计意图)城市发展涉及内容比较复杂,在这里选取典型的两个城市、两个阶段作为代表进行比较,意在勾勒出商业发展在城市变革这方面的体现。教学过程中,使用诗歌和图片资料等进行分析对比,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古代城市格局的变化反映了商业的繁荣发展,理解商业的“自由”精神,体会商业对于民生的重要意义。

(三)向外商路:从大漠驼铃到南海云帆

播放自制关于丝绸之路的视频,学生带着以下问题看视频,之后师生共同探讨。

1.古代通往海外的商路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比起陆路,海上丝绸之路意味着海外贸易的减少还是扩大?

3. 海外商贸的发展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教师总结:商人用脚丈量着每一段商路,也开拓着新的商路,在商路的两头和沿途,交换的不只是商品,还有广泛交流着各地的文明。他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和促进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将哪个词嵌入商业的精髓之中?(板书“交融”等词)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使学生了解古代海外贸易经历了从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的变化。知道古代海外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欧洲。体会古代海外贸易发达产生的影响,感悟商业传达出来的互通有无的“交融”内涵。

(四)阶段小结以及过渡

呈现学案中的表格,引导学生认识商业发展在各阶段的主要表现。

教师:从表格来看,商业在哪些阶段取得突破性进展呢?春秋战国、唐宋、明清。对,如果我们给这些阶段的商业发展来定位的话,原始社会是古代商业萌芽阶段,什么时候是兴起阶段?夏商到春秋时期;什么时候是发展并逐渐达到高峰阶段?秦汉到宋元。而明清则是古代商业发展的鼎盛阶段,似乎是对农耕时代商业的一个总结。

那么你认为政府对待商业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和政策?事实上怎样?

(设计意图)在前面使用小专题方式粗略呈现了商业发展概貌后,使用表格进行整理,可以使学生从阶段发展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商业发展的概貌和各阶段所处的地位,再次体会商业繁荣发展的整体趋势。另一方面,这个表格可以强化历史学习的时空观念,教会学生用表格归类、比较学习的方法。

(五)政策:从重农抑商到闭关锁国

1.指导学生有重点地阅读教材关于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兴起的原因、明清时期抑商政策的发展等文字资料。

2.教师总结:这就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面临的政策环境,这种情况下,商业就象一个带着枷锁、脚镣,捆绑起来的舞者,他的每一个舞步都很沉重,他的每一个旋转都承受束缚的疼痛,但他仍在舞蹈,并且在积蓄力量,一次次的突破着身上的捆绳。打开的市场界限就是证明,南海远航的云帆就是证明,政府被迫时而放松的政策就是证明,还有融入中华文明的商业精神就是证明!他告诉人们,即使是身上还有镣铐,她仍能长袖善舞。(板书“突破”或“活力”)

(设计意图)阅读补充材料和课本,获取信息,在老师共同探究的过程中,知道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表现。在理解古代商业是在如此不利的政策环境下艰难发展的基础上,体会商业的顽强生命力和商人的创造力。

二、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课件展示表格(学案中已完成的商业发展概况),老师进行小组分工,就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产生时间、发展趋势、水平、所处地位等角度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2.教师小结古代商业发展特点

     1)  起步较早,发展水平高

2) 有丰富的商业文化

3)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

4)一直从属于自然经济等等

种种特点告诉我们,我国商业历史悠久,连续发展,水平高,虽然在农耕时代处于从属地位,受到压制,但仍以自己的活力促进着农业的发展,以商业文明中善行、诚信、开拓、自由、突破、交融等等商业精神和智慧丰富着相对封闭保守的农耕文明,创造了更加灵动、开放、活力的传统文化,使中华文明在走向世界的2000多年里,独具魅力。

三、播放视频,总结提升

播放自己剪接的《大国崛起》视频,教师语言激疑。“这就是我的疑问,我的呐喊。为什么同样是远航,但却结果不同?为什么几千年的辉煌会在明清时期淡去?为什么中国没有象西方那样顺利的迈向近代工业文明?是谁的造成这种反差?是谁扼杀了商业的强大活力?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结束本课,走向下一节课,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以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辩证地理解明清时期中国包括商业发展的农耕文明虽然高度发达,但开始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促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其原因的愿望,在新的疑问中结束本课。

 

 

 

我的参赛历程——磨课(一)

   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看起来是非常笼统的。

而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的内容是这样的:第一目“商业的发展”概述了古代商业发展在各个阶段的表现;若说概貌的话,这一段已经先入为主,基本概括了。

第二目“城市繁荣”介绍了作为古代商业发展的中心——城市在格局和职能等方面的变化,重点提及唐长安、宋汴京,丝路上兴起的城市和明清时期的工商业市镇。我的理解重点应放在城市格局演变和经济职能的增强也是商业发展的表现方面做文章;

第三目“重农抑商”阐述了古代商业发展艰难的政策环境。课本涉及商周、战国、汉、唐、宋和明清的商业政策。我的理解是这既是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之一也是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分析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的重要依据。

课本子目设计虽然有一定依据,但应该不大符合学生认知的习惯和水平吧。

 

   五千多年的中华商业发展历史,每个阶段可能都涉及到商品数量种类、货币金融、市场和城市、商业政策、商人组织等等。要在40分钟一节课里理出个头绪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显然,根据实际情况和新课程的要求,既要基本重现概貌,分析特点还要注意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如此大容量的课必然有很大的取舍。只是,如果构建,如何取舍呢?

   回顾自己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的调整过程中,从大结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次变动。

   第一次,以货币演变为线索,重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线条粗略,舍弃了课本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内容。

   第二次,以商业发展变化比较大的宋元时期为主体,然后从货币、城市、对外贸易等几个方面向前回顾和向后延展,粗线条地从这几个方面勾勒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进而分析商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舍弃课本关于重农抑商政策。

   第三次,基本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展开货币、商人组织、海外贸易、城市等方面在各阶段的变化,以勾勒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分析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商业发展的特点。将重农抑商政策放在分析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方面展开。

   第四次,采用表格方式,列举古代商业发展在商人组织、城市、海外贸易和政策四方面重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分析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和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第五次,保持第四次大的结构,但删掉影响因素的分析。着重在材料运用、价值核心的提炼和锤炼语言以使课更具有激情等等方面进行突破。

   其实,存在自己电脑里结构完整的修改稿有十六篇。

 

   磨课的过程是艰辛的,是不断建设和推倒的过程,是兴奋和失望交替的过程,是集中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是考验自信心和耐心的过程,是逐渐走向黎明前的黑暗也发现曙光在望的过程,是同行友人共研讨受益颇多发现别人也发现自己的过程……

   这“一节”课让我成长很多。说到这里,心绪颇不宁静。那一个月的不平静督促着自己不要坠入平庸。真得感谢王老师和很多很多的老师的支持。

                                 2007.8.20

 

工作和生活上的紧张使自己原打算系统回顾的“参赛历程”的教学叙事已有好一段时间没有写了。今天进入课程网首页,猛然看见自己的文章被放在课程建设一栏,竟然心中一惊,因为惭愧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有始无“终”。到了自己的博客又见聂幼犁教授的鼓励,回想前面博士老乡和魏老师、各位老师和同学的留言,更是觉得有写下去的必要。打开曾写的比赛课后的反思随记,整理一下,贴在这里,也算是有一个“小尾巴”吧。

                    反思课堂,略谈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回顾课堂教学,以商业发展概貌为载体,逐一引导学生归纳和提炼出丰富的商业文化和精神,这个教学内容和过程成为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在这个过程中,材料鲜活,史实比较充分,学生能积极投入其中,并自己寻找和总结着一些商业精神。不仅使“理解古代高度繁荣的商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悟商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向善、诚信、创新、开拓、自由、交融等商业精神”教学目标的实现毫无雕琢之感,并使其他知识目标和过程的达成浑然一体水到渠成,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实践中自我沉醉的投入和双边酣畅地交流,使我再次感受到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魅力。它不应是你局外人式的总结,它不应是你应景式的联系现实,它不应是你讲述史实后标签式的提升……它来自教师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它来自教师对历史教学内容的钻研和领悟,它来自教师尊重学生遵循教学规律贯穿始终的实践……这样它就会在帮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自然而然从历史事实和历史智慧中沉淀出人文情感。当我们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育”时,从人文关怀等方面来促成学生的自我发展,这不正是我们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之一吗?

本课课堂教学最大的败笔应该是在关于“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特点”环节上。上课时,我试图促使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学习,意在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从提取和交流历史信息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时活跃有序的课堂突然出现了冷场,学生几乎没有进行讨论,鼓励之后仍未有多大改观,这种安静和停滞状态是自上这节课以来我未曾料想到的,我的心中一沉,怎么办呢?只好请几位想当堂交流自己的想法的学生站起来说个人的观点,时间仓促情况下,最后自己只好通过引导学生从前面的史实里完善归纳的特点。想一想,这个环节自己主要误在两点,一是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没有充分了解,致使课堂上“搭建的桥梁”有缺漏而不通,自然就未能顺利地“渡”学生去理解这个问题。二是对学生学习习惯估计不足,却又刻意追求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的做法使这个环节成败笔。从教学效果上来看,这个目标的设计基本上失败的。如果当时不执拗于新课程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和“开放的课堂”的僵化运用,而是改为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特点并点拨归纳特点的方法等办法的话,也许效果就好得多。

历史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很多,对学生的发展都有意义,但不顾实际情况,将所有的目标都要强行地放在一节课里,贪大求全,这样面面俱到,却难免毫无效果的结局了。怎样才能做到有效?赵亚夫教授讲“一个有着明确教学目的的目标,便是教学有效性的保证。”(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我想,这个明确的目的,应该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和需要的,应该是将教学任务详细分解了的体系,应该是符合学生实际和课标学习要点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技法和策略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