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钢琴教师观看:12位亚洲摄影师之中平卓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4:33:46

在日本摄影师当中,中平卓马(Takuma Nakahira)在网上的介绍资料是最少的,但是这并没有降低摄影粉丝们对这位传奇摄影师的热爱。
人物小传:中平卓马,1938年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外国研究大学西班牙学系。毕业后从事杂志编辑工作,又钻研摄影,六十年代中也开始发表摄影与电影评论文章。1969年与几位其他摄影师创办《Provoke》(挑衅)摄影杂志,虽只出了三期,却重新界定了现代日本摄影,颠覆当时摄影主流的全新美学。
个人主页:http://shugoarts.com/artists/takuma-nakahira/

生于动荡年代
1938年出生的中平卓马,其儿童与青年时代正值战争末端、左翼学生运动、安保斗争、日本泡沫经济大飞跃前夕,人们对现状失去信心、躁动不安,此时亦是人民对日本社会变革呼声达到最高峰的时期。30岁时与多木浩二(KojiTaki)、高梨丰(YutakaTakanashi)、森山大道(於第二期加入)等人组成摄影团体「挑衅」(Provoke),提出「为思想发动挑衅」的摄影宣言并发表同名刊物。

该刊物虽仅发表三期,但却重新界定日本现代摄影的方向,并在日本摄影史中切出一道深刻的裂隙,影响了往後日本摄影的发展。如同其名称「挑衅」,他们撼动、颠覆了日本当时奉精准、唯美为圭臬的主流摄影美学标准,以粗糙的高反差粒子、失焦、晕眩、晃动,与街头及时抓拍等创作方式进行影像革命,强调主观与个人化表现,成为当代摄影的新美学观,这样的拍摄方式实则也反映出日本战後一代面对社会现状躁动不安的焦虑状态。此时期中平卓马的作品也充满着浓厚反差的黑白色泽,与对闪瞬即逝景物的抓取,画面中的人事物都带有不安定的动态感。

自我否定再否定
「挑衅」宣言与摄影行动让中平卓马对摄影的想法产生极大的改变,甚至到最后还否定了自己以往所有的摄影创作。兼具着摄影家与评论者的双重角色,中平卓马的镜头一方面企图让影像能脱离文字意义的束缚,但另一方面,他的笔下又已经以文字的逻辑建构了完整的摄影观念,当他发现自己的创作与理论思想最后竟是背道而驰,内心的强烈拉扯令他痛苦不堪,后来甚至烧毁自己大部分的底片与照片,我们从这些行为中便可窥得当时他情感上的自我否定与矛盾。他在《写给未来》(来たるべき言叶のために)中论述自己的摄影理论,但在三年後出版的《为什么,植物图监吗》(なぜ、植物図监か)摄影集里又推翻了自己在「挑衅」时的摄影理论,「认为摄影不能表达任何事情,只能表达被拍的物件本身」。於是他在此选择了「植物」这个位居中间状态的拍摄对象:「既不属于任何主体,也不自觉」,否定摄影是人类对世界的观看方式与情绪投射。

转向彩色摄影
不断处在「反抗」状态下的中平卓马(反抗主流,又反抗自己的反抗),在1970年代中期拼命寻找一种更为直接的摄影语言,最近几乎将自己逼进一个死胡同中无法前进。39岁时,中平卓马一度因急性酒精中毒导致性命垂危,甚至丧失大部分记忆与语言能力(仅记得曾学习过的部分西班牙语),摄影创作因此停滞了两年。两年後,恢复记忆的中平卓马重新回到摄影之路,却有如重获新生般产生了创作风格的陡变,舍弃早期已成为个人签名般的黑白高反差粒子,转向拍摄崭新的彩色摄影,拍摄的对象也转为日常的主题与城市的边缘地带。这些作品虽然没有对某个主题的明确描绘,但画面却充斥着寂静却不确定的氛围,而在此造成不确定性的主要关键,便是「摄影」。此处出现了一种新的凝视方式与观看习惯的解构,观众得以从作品中感受到易於日常的触觉感,不同於平日熟知的世界,象是佛洛依德(SigmundFreud)所说的「不可思议」(Unheimliche),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经验感受。




w-na-45.jpg (204.34 KB)

w-na-48.jpg (156.02 KB)

w-na-50.jpg (199.14 KB)

w-na-51.jpg (271.18 KB)

jpgn-001.jpg (143.67 KB)

jpgn-068.jpg (170.51 KB)

jpgn-081.jpg (224.79 KB)

jpgnakahira-4-5707-06-192.jpg (202.73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