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avc地图彩蛋:看刘震云谈文学谈作品,有种韩寒你也走两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4:48:48
大家看看 口才并不出色的作家刘震云谈他的作品 这才是我们想要韩寒表现出来的态度!韩粉们能不能让你们的韩少也谈出风云来?
',1)">
我们对比看看韩大勺谈文学,谈作品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OhWt-e4oS4/
记者:在你最初得到这样一个消息,得到茅盾文学奖的时候,你当时的反应是什么?
刘震云:当时我在菜市场买菜,然后出版人就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评出来了,有你,然后我就买西红柿、鸡蛋,回家中午吃
的是鸡蛋西红柿面,当时新浪的主持人还问我,是不是这面吃的跟别的不一样,我说挺一样的,鸡蛋就是鸡蛋,西红柿就是西红
柿。
记者:但心情不一样。
刘震云:没有大喜。如果是惊喜的话,那就证明《一句顶一万句》写得不够好。
记者:你很自信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吗?
刘震云:那倒没有,那也很可能它评不上,我只是觉得它评不上的话,它并不妨碍我对它的看法,我跟它相处那么长时间,我
肯定知道它是好的。你比如讲《一句顶一万句》,没评上茅盾文学奖,它会减色很多吗?
解说2:《一句顶一万句》这部长篇小说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出延津记”讲的是杨百顺从故乡“出走”的过程,下部“回延津记”讲
的是牛爱国从异地“还乡”的过程。通过“出走”与“还乡”,《一句顶一万句》展现了杨百顺和牛爱国的人生历程与命运逻辑,但这
部作品的名字却引发了人们的好奇。
记者:为什么叫《一句顶一万句》呢?
刘震云:一句有见识的话,胜过一万句废话, “一句顶一万句”这个说法不是从我开始的, 2000多年前有人说过,孔子说朝闻
道夕死可矣,就是早晨我得到一句有见识的话,我晚上死都可以,孔子这个话是很讲究的,他不说朝闻道朝死可矣,朝闻道夕死
可矣,就是明明白白活一天,这就是“一句顶一万句”,一天顶一万天。其实《一句顶一万句》还可以起另外一个名字。
记者:会是什么?
刘震云:《一天顶一万天》。
记者:我不知道对您而言现在是否是你文学作品上的一个巅峰?
刘震云:不是吧,我觉得我的写作刚刚开始。为什么说刚刚开始呢?是由写作者变成倾听者的刚刚的开始。
解说3:从写作者到倾听者,是刘震云在创作《一句顶一万句》时的最大感悟。作为一个倾听者,刘震云在这部作品中将每一
个人物的话都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这不仅让人联想起他的另一部与说话有关的作品《手机》,《手机》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电
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严守一,因为职业的关系,严守一每天都要说很多的话,但在这部书的封底,却写着这样一行字:“世上有用的
话,一天不超过十句”。
记者:似乎说话的这个关键词还是在您的作品中延续?
刘震云:当然我觉得说话是重要,说什么样的话,谁在说话,是作者在说话,还是书里的人物突然自己想说话,而这个话别人
没说过。我觉得这个是靠作家的想象力抵达不了的,而是人物自己我觉得他突然觉得我应该有一个情绪和心灵的出口,所以当严
守一的奶奶去世之后,他突然觉得他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说话了,没有任何人可以说话,他应该怎么表述呢严守一像他6、7
岁一样,拿着一个手电,一个人又到村口的同样的土岗上往天上写了一个字,奶,想你。我突然觉着的话,往天上写字的这种状
态,我特别的想跟严守一坐在一起聊天。他可能他在说,我在倾听,够了。当你由一个写作者变成一个倾听者的时候,你的写作
也变得无比的自由,接着就有了《一句顶一万句》。
记者:但很多人也会说,这些书中的人物也是你作家创造出来的。
刘震云:你是创造出来了这么一个人物,但是这个创造是怎来的,过去的话,可能是刘震云让谁来的,现在的话是你们两个在
一个十字路口相遇了。我曾经说过一个去我们河南汴梁的理论,我也出发了,我出发的同时,可能书里的人物也早就出发了,然
后在一个黄河边上,大柳树下,我们遇到了,我说你去哪,去汴梁,你呢,也去汴梁,抽起烟来,特别对劲,说咱俩一块走吧。
记者:只是个同路者。
刘震云:是个同路者,是你的朋友。这样的写作状态是不是更水乳交融一些,情感上,当然比这个更重要的是解放。
记者:哪方面的解放?
刘震云:倾听本身就是一种解放。
记者:我现在就很解放,很自由。
刘震云:好的主持人一定是一个最好的倾听者,而不是最好的提问者。
解说4:在《一句顶一万句》这部作品中,刘震云用细腻的笔调描写出故乡延津的风土人情,1958年,刘震云出生在河南延津
一户寻常人家。
记者:这个写作是你从小的梦想吗?
刘震云:写作在我们家不祖传,因为我妈不识字,我妈她妈更不识字,到我这儿开始以写字为生,如果我不是喜欢写作的话,
我不从事写作。我小的时候一个理想的话是当个厨子,因为在我童年的时候中国人还比较饥饿,你吃多少粮食,不是你想吃多少
就能吃多少的,是给你发多少你吃多少,叫粮票。在农村的话,也不是你想吃多少吃多少,分给你多少你吃多少。所以我们镇上
一个厨师叫老孙,他是我们方圆几十里惟一吃的白白胖胖的一个人。
记者:所以你特羡慕?
刘震云:羡慕不是,而是因为有一次,我父亲想到老孙的饭馆里赊5个馒头,老孙理直气壮地说No,于是这个事情发生了另外
一种变化,每当我父亲跟我母亲发生矛盾的时候,我母亲都说,老刘你还说什么,你连5个馒头都赊不出来,5个馒头变成了5座
大山,压在了我父亲的脊背上,我说我长大以后要当一个厨子,我父亲来我的饭馆,别说5个馒头,50个馒头我都赊给他。
解说5: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刘震云曾经写过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以及长达四卷的《故乡面和花
朵》,“故乡”成为他文学作品中一道永恒的风景。但15岁那年,刘震云离开了自己的故乡。
记者:为什么会出门那么早?
刘震云:因为我是15岁当兵。第一当兵的话能吃白馍,第二的话,就是好娶媳妇,是一个生活的出路,我听了许多人的建议,
15岁出门远行,我现在在外边待的时间比在故乡多得多。有时候梦里边还是会回到童年,还是回到我们村,村里面的院子里,我
外祖母依然健在,我们家有一个特别大的枣树,硕果累累,月亮也特别大,把枣树的叶子打在了地上,这是我经常出现的一个梦
境。当你醒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外祖母不在了,你很多舅舅、舅母都不在了,你小时候一块上学的表哥有好几个也不在了,恍
惚之间不知身在何处。你会更理解,2000多年前一个山东人说的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解说6:1973年,15岁的刘震云离开故乡去当兵,这一去就是4年,这4年间有些变化悄然发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刘震云与文
学相遇了。
记者:但是你当兵怎么会突然走到文学道路上呢?
刘震云:我当兵的时候有一个战友,比我大两岁,但他不是一般的战友,他是个思想家,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在写诗,第一次
文学离我这么近,我过去不知道诗是什么,他说你应该写作,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我就跟你说得着,因为你的看法跟我见过的
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记者:是有见识?
刘震云:我没有把这个世界搞明白,你是不是通过写作能够搞明白。我的导师就在我的身边,他不出生在德国,也不出生在法
国,也不出生在美国,就出生在我们村方圆几十里,他们思想的深邃度,他们情感的丰富度,他们心灵的深入度对我已经足够
了,这是我营养的来源,他们也是我的榜样。
解说7: 刘震云从小和外祖母在一起生活,外祖母也是他感到最亲的人。在作品《手机》里,刘震云塑造了奶奶的形象,而这
个人物形象也寄托了刘震云对于外祖母深深的思念。
刘震云:一个农村老太太不识字,但她做出了许多识字的人从来没有做出来的事和说出来的话。我外祖母的话,年轻的时候是
一个明星,扛长工,演艺界出明星并不奇怪,但是给地主扛长工扛出明星可不容易,三里路长的麦田,她割到地头,一米八的汉
子只能在割到地中间。
记者:她为什么能割那么快?
刘震云:这样的问题我问过她,在她生前,她告诉我,我并不比别人割得快,是因为我割麦子的时候从来不直腰,因为你想直
头一次,就想直第20次,第200次,这就是我,她说她割得快的原因。如果一个人把这个话记住的话,他一定能够做出非常好的
事情来。
记者:这是你进行文学创作背后的一个精神推力吗?
刘震云:对所有人都有借鉴作用吧。另外就是说许多人是惧怕死亡的,但我外祖母她活的95岁,临死之前的话,把自己的后事安
排的特别清楚,这个我也在《手机》里面写到了。说家里还有一缸黄豆,给我办后事的时候,换豆腐吃吧。孩子回来别哭,没
用,这样的人有资格出现在我的作品里,我是为这些人在写作,就这么简单。
记者:你刚才谈到外祖母,还有一些你小的时候,内心会不会也有那种黯然神伤,没有人说话的感觉?
刘震云:有啊,每个人都会有。这就是我为什么当一个作者,更重要的我能把时光重现,而且我能把时光在一个时间和空间的
坐标上固定住。
解说8:1977年,刘震云退伍,在家乡当一名中学教师。也就在这一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
得以恢复,为了寻找人生新的出路,刘震云开始复习备考。1978年,刘震云以河南省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开
始了新的学习与生活。
刘震云:我上大学的时候,北大中文系还有很多五四时候的老先生在,他们的讲座,他们的课,言传身教,对我也有很大的指
引作用,我对北大有什么怀念的话,第一是它的空气,第二就是它的锅塌豆腐。因为当时我很穷,北大当时的话,菜可能分三
种,一种是1毛钱的素菜,还有一种是1毛5的,里面有些肉腥在其中,2毛钱的菜是红烧肉和红烧带鱼,2毛钱的菜我上大学从来
没买过,基本都是1毛钱的菜,但1毛钱的菜,我中午买绝不吃完,还剩一半,等晚上再买点米饭,一天1毛钱的菜能支撑下来。
最向往的是锅塌豆腐,因为锅塌豆腐油水特别大,只要1毛钱,但是接近1毛5的肉菜,但是当时我们上学的人穷学生多,穷人多
不是好事,都排队在买锅塌豆腐,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是等你排到了,你前一个同学刚好把豆腐买完了
解说9:尽管生活过得十分清贫,但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刘震云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描写农村生活的《瓜地一夜》。
1982年,刘震云从北京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农民日报》工作。1987年,刘震云发表了自己的成名作《塔铺》,这部作品以“文
革”后恢复高考为背景,表现了农村青年的拼搏与追求、感情与遭遇,从一定程度上也投射出刘震云自身的经历。
记者:那第一部作品发表之后,应该家里人是很自豪的。
刘震云:我妈是个非凡的人。
记者:她不觉得写作是一个很困难的事吗?
刘震云:她觉得写作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实
记者:她为什么会有这种看法呢?
刘震云:因为她年轻的时候在镇上卖过酱油,酱油店旁边是书店,她为了学文化的话,她到书店里抓下来一本书就是鲁迅的
书,文化不高,但是起点不低。所以她最后知道我从事的跟鲁迅同样的职业,她说你们写字特别容易,我说为什么,她说我读过
鲁迅的书,鲁迅是怎么写的吧,我们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她说亏我不识字,我要识字的话,供销社后
院有两口缸,一缸是酱油,另一缸也是酱油,是不是这么容易。我说你说的特别对,就这么容易。这是鲁迅写的最好的句子,为
什么,他把复杂的世界变得特别的简单
解说10:《塔铺》之后,刘震云又创作了《新兵连》、《单位》等作品,他逐渐在文坛崭露头角。1991年1月,《小说界》第
一期刊登了刘震云的最新作品《一地鸡毛》。在这部作品里,刘震云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主人公小林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包括菜篮
子、妻子、孩子、豆腐、保姆、单位中的恩怨是非等等,真实地反映出大多数中国人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存状态。这部小
说一经发表就引起轰动,被称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而对小林这样的普通人或者说小人物的关注,也成为刘震云作品的一大
特征。
记者:但是现在您也成了一个著名作家,然后整个生活的状态也和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再写这样的小人物的时候,我
不知道您内心会不会有当时的那种感触,还有当时的那种接近感?
刘震云:我不觉得他们是小人物。比如讲我现在住的小区外边的话,就是有一个补鞋的人,这个补鞋的人不是一般的补鞋的
人,他跟我是好朋友。他每天去菜市场边上去补鞋的时候,他一定要戴上袖套,接着再戴上手套,他补的鞋就比别人的结实,补
鞋的时候还换拉链,别的地方换拉链是2块钱,他一定要要5块钱,他事先告诉你,我的拉链跟别人的拉链是不一样的,因为我进
这个拉链的时候就是4块钱,别人给你换一个拉链你能撑三个月,我这儿能撑三年,都告诉你。如果是冬天的时候,他一定要带
个火炉子,就放在他的身边,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饭盒搁在这个炉子上热的特别热,热气腾腾的饭,他摘下手套和袖
套,这是当初戴袖套和手套的目的,干干净净地吃饭。当夕阳打在他的脸上的时候,他在做自己的工作,我突然觉着这个生活因
为他在我眼前变得美好了。
记者:我是觉得在很多人眼中都是很平淡,或者很平常的画面,为什么在你的眼中就变了一番意境和味道?
刘震云:因为我欣赏用较长的眼光来看目前的事,站在很远的地方来看这个事,它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这种美的东西,或者丑
陋的东西。
记者:但是很多人都觉得走到最近的时候,才能看到真正的真相和真实,你为什么要选择最远的?
刘震云:真相永远没有在近处能够看到的,你比如讲清朝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在清朝永远看不到,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
解说11:《一地鸡毛》在获得《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第五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百花奖的同时,也开启了刘震云与
冯小刚的合作之路。1995年,冯小刚成立“好梦公司”,投拍的第一个影视作品就是《一地鸡毛》。2003年,冯小刚又与刘震云联
手推出电影《手机》,伴随着电影的上映,小说《手机》也卖得更加火爆。2010年,《手机》又被改编为电视剧,在电视屏幕上
热播。
记者:你的作品因为影视的这样一种结合,让更多的人更管理地知道了您和您的作品,那么从某种角度上来讲的话,有人说你
最后是妥协了。
刘震云:我没有跟这个事妥协。
记者:你有自己的标准吗?
刘震云:有。
记者:是什么?
刘震云:他是我的好朋友,就跟书里人物是我的好朋友是一样的。
记者:但很多人会觉得这样一种方式的结合会觉得文学就不是纯粹的。
刘震云:纯粹是从不纯粹来的。老舍就不纯粹,写小说,也写话剧,但是《茶馆》甚至比他的小说写的还好。
记者:你内心会有排序吗?
刘震云:我们总觉得文学是良家妇女,影视是风尘女子,这个认识本身是错的。我没有排序是因为什么呢?影视的改编跟我没
关系,我一辈子就做这一件事,就是跟我书里的人物每天在一起。但是我得允许我书里的人物他们出去吃别人的饭。说请你的朋
友出去吃个饭行吗?我说行。而且他还说了,请我的朋友吃饭,不但不让我朋友掏钱,他还给钱,何乐而不为呢?
记者:是不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因素,你从刚开始别人邀请,到最后你主动愿意让这些朋友去吃饭呢?
刘震云:我主动没用,因为影视跟小说是非常不一样的,写小说我一个人能说了算,拍电影和拍电视剧,别人说的算不算,得
钱说了算。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2012/2/15 1:06:31 编辑过]
分享到:       | |回复 |

回帖人:qinfoucault    影响力指数:4 | | | | | 2012-2-14 15:25:35
沙发
',2)">
解说12:在冯小刚的影视作品《甲方乙方》中,刘震云曾经客串过角色,过了把演电影的瘾,2008年,他出现在贺岁影片
《我叫刘跃进》中,虽然只有一个镜头,但这部影片对于刘震云的来说却意义重大,这次他不仅客串角色,还担任制作人,过了
把拍电影的瘾,而这部影片也成为中影集团推出“作家电影”而打响的第一炮。
记者:在作家电影的这样一个过程中,你不光是兼了编剧,甚至还有制片人,甚至客串了演员等等,你的朋友不仅被邀请去
了,你还到了别人家,也去炒菜了,也去帮着布置了。
刘震云:我觉得这个事情也非常简单,我并不是每天都待在书房里写作,并不是每天的24个小时都在写作。我特别爱逛菜市
场,到菜市场里我觉得那个地方有从来没有过的温暖和阳光。到了菜市场的话,如果卖西瓜的说,老刘把西瓜搬过来,我就顺手
给他搬过去了,我的朋友在当导演,比如说他们说你到片场来玩,我到片场跟菜市场是一样的,他们让我串一个角色,跟搬一个
西瓜又是一样的,我不是一个特别爱惜自己羽毛的人,我是一个喜欢跟朋友在一起的人。
记者:这和很多做文学的人的思路是不一样的。
刘震云:哪不一样?
记者:因为爱惜羽毛是很多文人的一个共识。
刘震云:我没有见过一个作家,我身边的朋友是不同意自己的作品改编为影视的,哪怕为了钱。
记者:但那样纯粹的文学反而少了,有这种担心吗?
刘震云:好的作家本来就不多,200年之后,还有人在读《一句顶一万句》,它肯定是个好作品,没人读,拍成电影也没用。
解说13:从《一地鸡毛》开始,刘震云与冯小刚在影视上合作持续了十多年, 2011,冯小刚开始筹备新片《温故1942》,而
《温故1942》是刘震云在1993年发表的作品。
记者:接下来你还会和他再合作《温故1942》是吗?
刘震云:我想会的,这可能会是冯导演在拍电影中的一个高峰。因为他也知道世界越来越简单了。
记者:你希望冯导会用一种什么样的风格来诠释你的作品?
刘震云:我觉得他自有自己的角度和风格。
记者:那你希望自己的作品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在影视上呢?
刘震云:我回头替你问一下小刚,但是我相信他会拍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波澜壮阔的和震撼人心的民族心灵史。中国电影可能
还来没有这样的作品。
记者:这个定位是不是有点过高了?
刘震云:我觉得一点都不高,也许还低一了一些。因为《温故1942》从小说开始的话,就是一个非常不同的作品,小刚有这个
能力。
解说14:就像小说《手机》里描写严守一在奶奶去世后找不到说话的人一样,《一句顶一万句》里的人物想找个人说说知心话
也很难,在海报上,“中国人的千年孤独”直接点明了这部作品的主题。
记者:其实我注意到你的作品里很多现在开始描写很多的心灵孤独的问题,这种孤独是在你生活中有这样的经历吗?
刘震云:我觉着不光我有这种经历吧,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但是作者最大的好处就是它在现实中找不到倾诉的朋友,他可
以在作品里面找到。我们能看到身边有好多朋友,他是憋着的,他没法找人,也可能他有时间,但朋友没有时间,朋友特别的
忙,在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人都特别的忙,但是书里的人物是有时间的,你什么时候想找他,他总是在那等你的,这是文学的意
义。
解说15:从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有的人看到了难以摆脱的沉重与孤独,也有人看到了沉重背后的幽默与荒诞。从《一地
鸡毛》到《手机》再到《我叫刘跃进》,刘震云作品中不动声色的幽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者:但人们的印象中刘震云的作品是幽默的,这是他们对你的作品的一个评价和定位。
刘震云:我觉得幽默有好几个层面,比如这个人语言很幽默,我们看到的相声、小品很幽默,还有一种呢,是事儿很幽默,比
事儿的幽默的甚至理儿很幽默。什么叫幽默,真实最幽默,你就把这个真相说出来,因为世界本身已经够幽默的了。
记者:但是人们现在说在生活中就是欠缺幽默。
刘震云:这句话本身就是幽默。
记者:但人们会觉得这个幽默有它的几分悲情。
刘震云:最好的喜剧就产生在悲剧里面,最好的悲剧一定产生在喜剧里面,如果你把事情看的稍微长一些的话。
记者:你对你的作品追求的幽默的境界是什么呢?
刘震云:我没有追求过幽默。我追求见识,追求不同的见识,在不同的见识的阳光下它会处处是温情,是温暖,温情和温暖是
支撑我们人类活下来的最重要的动力和趣味

记者:但不可否认的是,你的作品在看的一段时间之后,偶尔想起的时候,还是会有会心一笑。
刘震云:会心一笑就更超出了幽默的范畴了。是在远处的相知,你才会心一笑,知心,知心也是温暖的一部分。
解说16:《一句顶一万句》对于中国人心灵的温情关照和藏而不露的幽默表达,让刘震云第一次参加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就顺利
获奖。在颁奖典礼上,刘震云是唯一一名没有念自己作品的作家,但是他却引用一首流行歌曲《传奇》的歌词,谈到了文学与大
众的关系。
记者:大家很意外地会听到你用一首歌词来阐述当时的那种感情。
刘震云:也是在说文学跟大家的关系吧。就是文学是什么,它可以使时间加速,世界上什么最快就是光速,比光速更快的是思
念。哪里边思念最多?文学。所以就是想你时你在天边,但转眼你又在眼前,它比光速还快,它接着就到脑海和心田。另外呢,
就是文学也可以使时间突然的特别的慢,甚至不动,这不是一个传奇吗?
记者:但是很难现在有一部作品能够让人看了以后,就再也难以忘记它的容颜了。
刘震云:怎么没有?像《一句顶一万句》从我开始没有忘记这些朋友的容颜,在天边,也在我的眼前,在我的脑海,也在我的
心田。
解说17: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刘震云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对象,而就在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细心的人发现刘震云的
腿竟然打着石膏。而对于酷爱跑步的刘震云来说,这似乎是一种煎熬。
记者:那这个状态怎么调整?
刘震云:没法跑有两个多月了,因为过去跑步总是在白天跑,但是骨裂之后会在夜里跑。
记者:夜里怎么跑呢?
刘震云:做梦的时候在跑步,有时候我会梦里跑着说,这不腿坏了也能跑。接着的话,你还会做一种梦,就是飞翔,在梦里飞
翔。
记者:我是觉得你的思维好像一直在天马行空,这种思维是你平时的一种思维习惯吗?
刘震云:是我跑步时候的思维习惯,其实,我是喜欢在跑步的时候想事、想理、想人,思索是快乐的,什么时候思索最快乐
呢?跑步的时候,当你的身体运动的时候,你的脑子肯定也是转动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跑步的时候没人理你,你是一个人处
在这个世界上,跟这个世界在互动。所以我写作的话基本上是在跑步的时候完成的,等坐在书桌上的时候,就是把跑步的许多感
觉给录下来,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因为我是一个作者,我书里的人物永远是不忙的,他们永远对不起刘震云,跑步的时候他们跟
我在一起,当坐在书桌的时候,他们又来了,还不用刘震云管饭。多好的朋友,所以我适合写作。
获奖不是巅峰写作刚刚开始
茅盾文学奖是我国文学最高奖项之一,代表长篇小说的最高水品。2011年共有5位作家获此殊荣,刘震云凭借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位列其中。这部小说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出延津记》讲的是杨百顺从故乡出走的过程。下部《回延津记》讲的是牛爱国从异地还乡的过程。通过出走与还乡,展示了杨百顺与牛爱国的命运逻辑。刘震云说,获奖决不是写作的巅峰,对于他而言,写作才刚刚开始。这是由写作者变为倾听者的刚刚开始,这也是他在创作《一句顶一万句》时最大的感受。解放对于作家而言是很重要的,而倾听本身就是一种解放。
写作在我家不祖传小时曾想当厨师
小的时候由于饥饿,刘震云曾经想“当个厨师”,因为“村子里唯一吃得白白胖胖的就是厨师”,父亲也曾经因为赊不到5个馒头而常被母亲“讥讽”。长到15岁,刘震云离开故乡去当兵,一去就是4年。在这段时间里,有些事情悄然发生,刘震云与文学相遇了。刘震云对故乡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刘震云后来的文学创作中,故乡成为他作品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怀念北大的空气怀念“锅塌豆腐”
1977年刘震云退伍,在家乡当一名中学教师。高考制度恢复后,刘震云在1978年以河南省文科状元身份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开始了新的学习与生活。他十分怀念北大的空气,老师们给予他的帮助和言传身教。此外,北大的“锅塌豆腐”也令他久久难以忘怀。他戏言,“最悲惨的事情,是刚刚在食堂排到,前一个同学刚好买走了最后一块锅塌豆腐。”尽管生活过得十分辛苦,但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刘震云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1987年,刘震云的成名作《塔铺》出版发行了,
主角多是小人物打响“作家电影”第一炮
对于小人物的关注,是刘震云作品的一大特征。但从刘震云本身而言,他并不觉得自己作品中的这些人物是“小人物”。在很多人眼中比较平淡的画面,刘震云都用较长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去看待,由此发现生活中的美。《一地鸡毛》开启了刘震云与冯小刚的合作,接下来伴随电影《甲方乙方》、《手机》的上映,刘震云的小说变得更加火爆。与影视的结合,让更多的人更广泛的知道了刘震云的作品,他也客串了多部由自己作品改编的电影,打响了“作家电影”的第一炮。
每个人都会孤独我没有追求幽默我追求见识
小说《一句顶一万句》的人物,想找个人说话都很难。而在小说宣传海报上“中国人的千年孤独”,更是直接点明了这部作品的主题。在刘震云看来,幽默分为好几个层面,一个是语言的幽默,比如相声小品;还有一个是事情的幽默,这是一种真实的幽默。刘震云说,“我没有追求幽默,我追求见识,追求不同的见识。在不同见识的阳光下,处处是温暖,是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