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女郎9个high c:小品,出路何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47:24
小品,出路何在?(文化圆桌)
《人民日报》(2012年02月16日 24 版)

小品《打工奇遇》剧照。
人民图片

赵本山小品《功夫》的漫画像。
人民图片
近30年来,小品这一艺术样式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它不但造就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笑星,也推动了喜剧艺术的发展。然而,步入而立之年的小品似乎正在遭遇“中年危机”,“小品已衰落”、“创作乏善可陈”的议论不绝于耳。
小品在今天受到何种困囿?小品的明天又从哪里启程?新时代、新观众赋予小品什么样的新机遇?本期“文化圆桌”,邀请三位小品的创作者与研究者,共话小品忧与思。
——编  者
小品创作先解“三忧”
崔  凯
艺术创作不可急功近利。单纯从“笑果”出发,以网络笑话代替生活素材,缺少思想,小品就没有滋味
“小品是否已穷途末路”这一问题,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不过,纵观当下喜剧小品的发展态势,总体上看不必悲观,毕竟步入而立之年的喜剧小品已在大众心里扎下了根。在全国各地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创演小品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在专业文艺团体送欢乐到基层的活动中,小品是主打节目;在商业演出中,喜剧小品是被经营者看好的卖点;在艺术院校的戏剧教学中,喜剧小品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然而,为何近年有关小品的批评和责难之声不绝于耳?主要原因是小品在创作上步入了误区, 与广大观众的审美期待产生了很大距离。
问题一,创作心态浮躁、思想肤浅和作品浮肿,无论怎样借助于布景、服装、道具和其他外部手段,都难以掩饰创作的苍白与乏力。任何一种艺术创作都不可急功近利,脱离实际,缺少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提炼,仅靠模仿与克隆,依赖网络笑话为生活素材,写不出精品力作,满足不了广大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单纯从“笑果”出发,往往就缺少必要的思想内涵,缺少诗意、哲理和崇高,如此小品“品”不出滋味。
问题二,创作模式有误区。喜剧小品问世30年,还没有形成专业的创作团队,也没有以表演小品为主的艺术团体,常常是晚会剧组成立后现网罗几位作者(基本上是老几位),通过想点子、侃路子、写稿子、搭架子,然后进入审查,接着与观众见面。这种小品创作模式违背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什么样的写作“高手”不用深入生活,也不用把作品拿到观众中去检验,而是写出来就直接排练、上台演出就能获得成功呢?没有这样的“高手”。
问题三,创作禁忌过多。喜剧的主要功能是抑恶扬善,通过讽刺与批评,让人们在笑声中与人性的弱点告别。然而,我们却为喜剧小品创作人为设置了许多禁忌:各级领导干部不能批评,各种社会阶层和行业也不能讽刺,写农民有丑化农民之嫌,写无业游民有伤害困难群体之虞。如此这般,喜剧小品为了避免对号入座,只能回避矛盾,回避现实,远离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
小品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并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喜剧文化和小品艺术规律和生态的探讨,帮助喜剧小品走出创作困境。
一是注重培养喜剧小品的创作队伍,解决当前创作人才紧缺和青黄不接的问题。创作喜剧小品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作者出力不小,获益甚少,不如写电视剧或其他文学作品来得实惠。可是,真正能写出优秀小品的编剧,又不是只会搞笑和使用语言包袱就可以胜任的——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自觉和社会担当意识,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接地气,能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其次才是对创作技巧的掌握。把一些优秀的中青年编剧吸引到喜剧小品创作队伍中来,是繁荣小品创作的关键。
二是要加强喜剧小品的理论研究和美学建设。喜剧小品已走过了30年发展之路,但是小品的理论研究和美学建设滞后于艺术实践,谩骂与嘲讽不属于美学批评范畴,无助于小品的成熟与发展。寻求理论上的帮助和美学的引领,是提高喜剧小品创作水准的必由之路。
三是营造适合喜剧小品发展的生态环境。小品是供人品味和品评的小型艺术样式,不必让它负载沉重,它只能是为观众提供愉悦和欣赏,并像漫画一样针砭时弊,有内容深度。小品所塑造的喜剧人物,所刻画的典型性格,或者所批评讽刺的不良现象,都是黑格尔说过的“这一个”原则,而不能代表哪个阶层和社会群体,人们大可不必对号入座。
观众的喜爱和需求决定小品的命运。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会为小品的创作、传播和走向多样化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有理由期待,小品的明天会更好。
(作者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曾创作过《摔三弦》、《牛大叔提干》、《红高粱模特队》、《不差钱》等多部小品)
惟有生活才是小品的“根”
瞿弦和
小品佳作如何炼成?作者丰富的生活底蕴,能及时反映生活,作品通俗易懂,能与观众产生互动是关键
追溯小品的诞生和发展,绕不开举办20余年的中央电视台电视小品大赛。1987年,我有幸参加筹划央视首届小品大赛,当时讨论确立小品规范时,我强调的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体系中的“元素训练”,以小品作为培养演员心理素质和想象力的训练手段。
首届小品大赛评委云集了戏剧界的专家,初步形成了小品编导演的评分标准,得到全国各地院团、院校的响应,电视小品初露锋芒。
在我十余次担任小品大赛评委的经历中,小品的评价标准常常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小品佳作当具备怎样的艺术品质?这里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有一年,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小品《安全感》和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的小品《洗澡》都是决赛中的佳作,评委给予前者的分数略高于后者。观众不解,要求评委解答。当时我这样解释:小品当提倡“小而精”,避免“大而全”。小品《洗澡》的两位演员功底深厚,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有震撼力;但小品《安全感》则通过现实生活中邻居之间的猜测、怀疑,反映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戏剧情节的设置更为合理,以小见大,演员的表演因为贴近生活而自然亲切。
这个小品胜出的原因,可以说代表了小品佳作的“艺术共性”。时长只有十几分钟的小品如何打磨成佳作?关键在于,作者是否有丰富的生活底蕴,小品的选材是否有生活的依据,能否及时反映生活,是否通俗易懂,并与观众产生互动。一句话,惟有生活才是小品的“根”。这一点,多年来广受欢迎的小品佳作如《芙蓉树下》、《懒汉相亲》、《超生游击队》、《如此包装》、《昨天今天明天》等,都是生动充分的证明。
小品的走向,是人们关注的另一焦点。近年来,小品的形式多样化是发展的趋势,相继出现了京剧小品、黄梅戏小品、音乐剧小品等等。这是一种尝试,也是创作者可贵的努力,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才能保持小品的生命力。
其实,小品创作不仅仅由一两台电视晚会和比赛来体现,小品在基层、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是非常普及的,不少作品还有着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随着电视深入家家户户,借助于春节晚会等各类电视晚会,小品在走向观众的过程中自身也在发生重构和变化——戏剧因素增加,社会意蕴扩大,形式技巧不断丰富。与教学训练小品、比赛小品相比,它有更广大的观众群,更强烈的观众期待,更尖刻的大众评审团,这在无形中要求它更巧妙、更流畅、更贴近生活。不论是哪一类的小品,只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选准切入点,并给予人们以积极的启示,为观众带来欢乐或感动,就会使人回味无穷,从而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曾多次担任央视电视小品大赛评委)
“三新”催着小品变
张  晨
新媒体、新受众、新期待,为当下小品的生存提出时代课题,创作者须探索新作品、新风格、新渠道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观众可选择的文化消费品越来越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品的受众会越来越少,小品这种形式已经被广大观众所喜爱,它的传播平台越来越多。
现在,即便是大型电视晚会和舞台比赛,对于小品传播来说恐怕也只是一个方面。因为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小品会在网络上、手机上得到二次、三次传播。只要品质优秀,也许半年、一年后,小品受众的绝对人数会远远多于电视和舞台传播的受众人数。在登上2012年央视春晚之前,“开心麻花”第一个广为人知的小品是中央电视台电视小品大赛中获奖的《落叶归根》。比赛当晚就有观众将这个视频传到网络上,随后几天就获得了几千万的点击量,不论传播速度、受众人数与反馈数量都远远多于电视受众。
不仅传播平台在变,小品的受众也在变。现在大多数小品反映的是60年代、70年代人的观赏习惯,不少观众评价“开心麻花”小品的“新鲜”,正新在小品的创作者、创作思维、表演特点都带有浓厚的80后色彩,让许多放弃小品观看习惯的年轻人对这项表演艺术产生兴趣。
平台与受众的变化,自然带来了创作上的新要求。
近年,替代小品、相声为观众提供笑料的主要表现为网络上盛传的各种“段子”。传统小品的创作赶不上网络段子的制造速度,特别是呈现在晚会上的小品,经过层层审查,给观众的刺激难免小于网络段子。于是,许多小品创作者热衷于用网络段子制造笑点,以为这样会更贴近观众,殊不知,观众看到的都是已经体验过的笑点,原创性的弱化让小品大大减效。这种现状让我们思考,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不能拼凑网络段子”的创作原则。由“开心麻花”原创的小品《今天的幸福》,没有任何一个包袱照搬于网络,反而创造出新的流行语。“不能拼凑网络段子”,应该成为小品创作的原则。
近来有人发出“小品已死”的感叹,在我看来,只要推出小品的舞台不消失,小品就不会消失;只要喜爱小品的观众不消失,小品就不会消失。而小品创作者需要探讨的是,如何改进小品的创作形式和表演形式。其实,创新和改变永远离不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支持。平民团队“开心麻花”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电视荧屏,这件事若能鼓舞更多像我们一样的青年人,特别是有才华、有理想的青年加入到小品的创作、演出中,吸引更多的青年观众观看和关注小品,小品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的。
此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的电视平台之外,互联网、手机乃至剧场都是小品可以探索的表演形式和渠道。小品的节奏、长度和风格,如何才能更适应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传播特征,是否能在与剧场的融合中再次焕发生命力,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作者为民营戏剧公司“开心麻花”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