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乐达台北精致面馆:气贯如虹是书生——方孝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3 14:56:26

                                                                 气贯如虹是书生(一)
       书生,对于这个称谓,想必每个人都并不陌生。但对我而言则更是一种向往与憧憬。我的理解,并不是每个读书的人都可称为书生的。读书人、文化人也是良莠不齐,有正义与邪恶之分,亦有善良与丑陋之别!余秋雨先生笔下的小人形象是那么的让人深恶痛绝,要知道有时候伪君子所呈现出的力量比真小人还要威猛!这么一个神圣的称呼,又怎能不令我辈读书人企及之?
       窗外的月色显得有些凄凉有些疲惫,泛着微弱的光亮,沧海几经变为桑田,只有这月光独自守候。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只有这月光暗自忖度着书生的悲欢与离合!
       曾记得青黄灯下,那瘦弱的身影,那专注于案头穿梭的眼神。曾记得金銮殿上,那英气凌人,意气风发,春风得意马蹄轻的洒脱?失去的昨天如同昨夜的一场残梦,醒来却泪眼模糊,只能拾起昨日的一些碎片仔细品喳。
       书生在案头上思索着人生;
       书生在行为举止中传承着古老而又优秀的中华文化;
       书生在庙堂之上,田野巷陌里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使命!
       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文化便牢固的成为封建官方文化的核心,逐渐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历代科举取仕也都是以其为标准。不能否认的是,儒家学说在经历了风霜雪雨后,对中国传统文化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孔子的“仁”,孟子的“义”构成深邃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早已凝聚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早已深深的烙在了读书人的心灵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读书人。作为儒学开天辟地式的人物——孟子,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故舍生而取义者也。好一个舍生取义!当孟老人家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他万万也不会想到,他后世的弟子们如同一个个飞蛾,义无反顾,前仆后继的扑向那熊熊燃烧的火堆里,只为了心中那高尚而又不可亵渎的义!九泉之下的孟老先生看到如此情景,心中是喜亦或是悲呢?这也许就是书生的责任与使命或者说是一种宿命吧,我想。
        谁说书生弱不禁风?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人比他们更清醒,在生死面前没有人比他们更淡定!你虽贫寒,却很从容,一箪食,一瓢饮而已;你虽卑微,却也是坦然处之,严一律己,心怀天下!书生你用你那瘦弱不堪的躯体,支撑起了中华文化这座广袤的大厦。你是不屈的脊梁!“书生”好美丽的名字,如同刚被雨水洗涤过的莲花般圣洁。你的名声如同晴天霹雳般响亮!再亘久的历史长河中,经常会听到这种声音,而我每次听到都会触及到心中最为敏感的那根弦,时常令我倍受感动。在这个无眠的夜晚,我的耳畔又想起了这让人动容的声音。
                                                                                        (二)
        方孝孺,无论何时何地提到这个名字,我的内心都无比的震撼,久久的不能平息心中的那份感动与苍凉。悲凉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大明朝永远也抹不去的伤痛!一介书生、一代忠臣,最后却以一抹浓重的色彩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号。忠义、气节,这些词语在他的面前似乎早已失去了其应有的分量。留下的只有风中摇曳的垂柳和大明朝孤寂的残阳,血红血红。我们有必要知道,这是一个不平凡的读书人!
       在今天南京雨花台东麓有一座方孝孺祠,作为一个读书人,有机会还是应当去看看的。穿过浩渺的时空,或许能给你带来些许意想不到的启迪。即使没有这种好运,去瞻仰瞻仰他那忠烈的头颅,那让明成祖胆寒,让天下读书人心酸的头颅,感受一下那萦绕着的不屈的文化气息,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去看看的好。
       大明王朝是一个易于让人误解和遗忘的朝代,却也是斑驳多彩、波澜起伏的。自太祖朱元璋1368年在南京建立明朝至166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宣告结束的短短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在中华这块古老而又神密的土地上写下了无数或激昂或沉闷的篇章!疆域辽阔,商业贸易得到充足的发展。随着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明王朝更是走向了世界!而在科学文化方面更是辉煌繁荣,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三本就出自于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以及《徐霞客游记》这一切的成就与繁荣无不向世人宣示着明朝的强盛,还有那潇洒飘逸,傲视不羁的江南四大才子!这些成就依然被后人不厌其烦的炫耀着,这里不多赘述。
        如果你被这华丽的外表所迷惑,那你就错了,其实许多蛀虫早已悄悄的潜伏在这座楼宇的栋梁上,时机一到,这让人眩晕的一切便成为一片“白茫茫”的墟。蛀虫似乎在刚开始就已经上路了。

         我在读明朝历史的时候,惊奇的发现,这个朝代的文人,士大夫中鲜有能够安详的走过自己一生的,这是多么得令人胆颤心惊啊!这是多么的不正常啊!似乎这也为明朝政局的动荡不安找到了一个原因。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纵观明朝历史,不乏有像杨士奇、海瑞、张居正这样的文才,也不乏有如于谦、戚继光、袁崇焕这样的武将,然而他们的境遇却远不如他们的才华那么潇洒,一生才学只能换回一季秋雨,好一个凉!这是一个悲剧,一个时代悲剧,他们无疑是这个悲剧的主角!而这个悲剧的另一个主角,似乎比他们还要残!他被腰斩处死,被诛十族,他的门生和朋友被算作一族一并处以极刑,被杀着共达八百七十多人,投狱和流放充军更逾数千。他就是——方孝孺。
       在这个沉闷的夜晚,我之所以迟迟没有动笔触及他,是因为我一直还没有平静下来,心绪总是伴着丝丝缕缕的哀伤。我试图在找寻一个理由,一个来缓冲我激烈内心的理由。我努力的找寻着。。。。。现在我终于找到了,是啊,我似乎忘记了,你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名副其实的书生,这个理由还不够吗?!
                                                                                            (三)
         方孝孺生于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浙江宁海人。他的曾祖和祖父在元朝都曾担任过谨县县学教谕,其父方克勤也是当地名儒,也可谓是书香门第,将门虎子。
       他的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从他的字与号中我们似乎可以读出点什么。方孝孺将其美好的愿望依衬在字里,希望自己后能够像古代先贤那样正直,似乎他也有这个天赋。幼年的方孝孺即表现出了与同龄孩子的迥异,摒弃了那个年龄段应该有的喧闹,而是选择了独守空斋,独守心中那块属于自己的宁静的天地。这就是成大事者所应具备的气质,我称之为耐得住寂寞的能力,这不是一般的能力!方孝孺天资聪慧,六岁入学,十岁时已好学成癖,心无旁骛。文章也很是了得,大显光芒异彩!乡人都成他为“小韩子”,将他比作唐代的韩愈。在现存的《逊志斋集》中就有一首方孝孺在六岁时做的名为《题山水隐者》的诗:栋宇参差逼翠微,路通犹恐世人知。等闲识得东风面,卧看白云初起时。其才情可见一般,少年时代的志向早已不同凡响了!
        洪武四年(1371)其父方克勤出任济宁知府。原本宁静的夜空,正悄悄地被打破。方孝孺也随父来到了济宁,在这里,他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一心向学。所谓“非圣人之言,不敢存于心:非圣人之利害,无所用其精”。齐鲁大地深厚的儒家文化为这个读书人提供了一片沃土。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好景并没有维持多长。洪武八年,一件所谓的“空印案”,打破了方孝孺心中那寂静的夜空。使这个书生第一次体会到了现实的残酷,第一次深切感受到太祖的严刑峻法,亲眼目睹了其父的冤死。少年方孝孺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颤!但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并没有就此沉沦下去,悲痛过后恢复了以往少有的平静。他遵从父命,坚定地踏上了投师宋濂的征程。。。
       宋濂是明朝开国文臣之首,以道义文章饮誉海内。刘基曾读宋濂的文章,推其文章为天下第一。为当时文人士大夫所敬仰,时官学士承旨知制浩。他是元末明初极为出色的理学家,他提出了“君权民授”的观点,宣传“设官为民”的主张,坚持朴素的平等观,是历史上少有的具有民本精神的思想家。他的这种思想也深深的影响了他的学生方孝孺。
        背负着丧父的沉重打击,背负着心中那永不磨灭的信念,方孝孺历经艰难险阻辗转来到了当时人文荟萃之地——京师,以文求见了宋濂。英雄识英雄,宋濂被方孝孺那酣畅的笔墨,汪洋恣肆的文采深深地打动了,喜出望外的说:“是生也可教,其从吾游,吾于是幸有望焉。”就这样方孝孺幸运的成为宋濂的弟子,方孝孺如同脱缰的野马,茫茫的大草原尽收眼底!学问也是“日有所进而月有所获”深得宋濂的喜爱。
        宋濂在《送门生方孝孺还乡》中更是对这位弟子寄予厚望:既扬起素有之善,而后勳以远大之业。从这里我们也可推知宋濂这位大儒的人格品质,有这样的老师再加上方孝孺自身的秉性与才华,方孝孺又怎能淹没与当时,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生命的意义,也许就在于不停的探索。前方的路你永远也不知道是什么在为你等候。人人都希望前方繁花似锦,一马平川,然而荆棘甚至是灾难却悄无声息的来临,让你喘息不急。前方或许就是坟墓!
       洪武十三(1380)年,因为“胡惟庸”的案子,朱元璋大发雷霆,宋濂次子宋涟和孙子宋慎都受到牵连被杀。由于贤惠的马皇后和皇太子朱标的斡旋,宋涟才得以生全。然而人生暮年遭此罹难,宋涟老泪纵横,万念俱灰。第二年,便在发配四川途中自缢身亡。方孝孺听到恩师噩耗的消息,悲痛流涕。在他的心里视恩师如同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而如今也以这种悲剧了却一生。方孝孺陷入了沉思之中。是的他已不是那个未经世事的小孩子了。现在他感到身上的责任愈来愈重了。他从没有过这种心情。父亲与恩师的嘱托和厚望时常在耳边响起,有时在梦里也经常鞭策着自己。方孝孺起身望着天边的云霞,伫立很久很久。。。
       “我要匡扶正义,我要树立勋业”这是发自内心最为真诚的呐喊!他要实现自己的信念与理想。他在等一个机会,而这个机会似乎来得并不如想象的那般容易。
                                                                                 (四)
       洪武十五年,经人推荐,朱元璋召见了方孝孺,经过考试赞其为异才。当即赐予绯铇腰带。然而上天却跟方孝孺开了个玩笑,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包括他自己在内。朱元璋并没有起用他。朱元璋只对太子说:“此庄士,当老其才。”方孝孺面对着意外的结果,无比遗憾。便躬耕于田园,操起了家族旧业做起了教书先生。但是他的“明王道,致太平”的信念始终没有放弃,他依旧在等待着。斗转星移,一晃已度过十余个春秋,而此时的方孝孺已近不惑之年,望着自己有些发白的头发不禁喟然长叹。就当他在感叹命运不济的时候,朱元璋再次召见他,不同的是这次朱元璋授予了他陕西汉中府学教授的九品官,相同的是他依然没有被重用。此时的方孝孺哭笑不得,显然这不是他想要的。太祖还是认为其”今非用孝儒时”。对于自己抱有满腹才学,而又无用武之地的窘境,方孝孺彻底的失去了信心。甚至对自己也产生了怀疑,到底还要不要这样坚守下去,他徘徊着。。。。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似乎很容易找到其中原因。我们知道朱元璋朝施行的是严猛政治的理念,重刑法,而方孝孺呢?饱读诗书,其思想早已深深的打上了儒家思想的烙印,主张以仁义礼乐治国,反对以庆赏刑诛临民,更为突出的是在其政治思想中提出了“君职”理念,深化了其恩师宋涟的思想。“人君之职,在乎养民”这种与朱元璋朝的严猛专制政治可谓是水火不容,格格不入。那么他不被重用就显得不足为怪了。

       方孝孺并不是你的思想不深刻,只是不合时宜罢了,你的时代一定会到来!命运似乎就喜欢这么捉弄人,当你费尽心机想要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即使你遍体鳞伤,往往还是得不到。而你对他无所意图,又无所指望的时候,他去阴差阳错,鬼使神差的来到你的门前。就当方孝孺决定不在企求什么,准备兢兢业业安心的做自己教书先生的时候(此时他早已辞去官职),转机出现了,影响他一生的转机找上门来了。而这个转机却也标志着一位传奇人物的落幕!
                                                                                                       (五)
        洪武三十一年,极富传奇色彩,乞丐皇帝朱元璋,走完了自己丰富多彩的人生。年轻的皇太孙朱允文继承了爷爷的皇位,就是历史上的明惠帝。
       他久闻方孝孺的博学与才识,先后任方孝孺翰林博士,侍讲学士。方孝孺终于有了一个大显身手的舞台,也经常伴随在皇帝的身边。为了这一天,方孝孺苦守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现在终于到来了。想起死去的父亲与恩师,他的心里有了一点点安慰。此时的方孝孺意气风发,心中洋溢着破茧成蝶后的喜悦。方孝孺的到来,似乎也让这个人心惶惶的大明朝有了一丝希望与一份安全感。事实也的确是这样的,方孝孺奉行的是儒家仁义治国理念,推行了一系列仁政与改革,大明朝处处彰显着新气象,使原本这艘飘摇不定的小船又恢复了宁静。
       就在人们安享这难得的太平的时候,北方燕王朱棣却在加急操练自己的卫队,不是边境战事紧,而是他很快要有新的动作,他锋利的剑直指皇巢——京师!让他冒次大险的导火线便是削藩。
       惠帝即位以后,鉴于北方藩王“拥兵重,多不法”的状况,便采纳了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削藩,而削藩沉重打击了燕王朱棣的地位,早就觊觎皇位的朱棣怎会坐以待毙?惠帝不会想到他的这次削藩最终把自己的江山给易了主,自己也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方孝孺的命运也因这次削藩而彻底的改变。建文元年(1399)朱棣打着“诛齐黄,清君侧”的旗号,号称靖难,挥师南下,战争拉开了序幕。可悲的是朝廷中能够带兵打仗的武将在朱元璋朝几乎被杀绝,这场内战似乎已失去了任何悬念,况且朱棣的身边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道衍和尚,这个极富韬略又极具自信的人,协助着朱棣最终见到了胜利的曙光。
         1042年6月13日,持续了四年的战争走到了尽头,燕军攻克京师,宫中火起,惠帝朱允文下落不明。俗语云秋后好算账,朱棣攻克京师之后便下令逮捕了五十余位朝臣,其中就有方孝孺。有意思的是那位道衍和尚在将攻京师之前就曾告诉朱棣,兵下京师之日,有一人必不肯降,请勿山之。杀之天下读书种子绝矣。他说的这个人就是方孝孺。正如道衍所料,方孝孺即使沦为阶下囚,仍不失其气节,拒不投降。朱棣也素中方孝孺的名声,很想利用他来收揽人心。这一天,朱棣又从狱中将他提来。令人吃惊的是,方孝孺一身缟素,痛哭之声响彻大殿。朱棣见他这样,走下宝座,便有了这载入史册的对话:
        朱棣:先生勿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方孝孺:成王安在
        朱棣:彼自焚死
       方孝孺:何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国懒长君
       方孝孺:何不立成王之子之第
       朱棣:此朕家事
       这个书生让朱棣吃了苦头,脸有不悦。命人把笔墨准备好,对方孝孺说: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方孝孺愤怒的把笔一甩,边哭边骂:“死即死耳,诏不可草。”“独不畏九族乎?”朱棣已失去了耐心。而方孝孺厉声道:“便十族奈我何?”取笔大书“燕贼篡位”四字。朱棣大怒,便开始了他的十族杀戮。自古以来,最严厉的莫过于诛九族,方孝孺开了先河,空前绝后啊。史书记载杀方孝孺时,方孝孺谩骂不止,朱棣先是命人将其嘴割裂至两耳,并割下舌头,最后以腰斩处死。
        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方孝孺一介书生,不畏豪强,恪守自己的信念,手无缚鸡之力,真有铮铮铁骨,这难道不是读书人应当具备的品质吗?谁说书生百无一用?书生你是读书人的骄傲!
        1402年6月25日,让我们记住这个让天下读书人人心碎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