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痣的最好方法:得失 嫉妒 烦恼 习气——净空法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25:17
得失 嫉妒 烦恼 习气——净空法师

 

1 真心里头没有得失,得失是妄心。

2 得失完全是个妄想,不是真实的。

3
我们这个世间,凡夫患得患失,没有得到的想得到,得到之后又怕丢掉,这就是烦恼。

4 无量无边的的烦恼都是从患得患失而来的。

5
一切境里面无取无舍,无得无失,这个心多自在,清凉自在!

6 物质的境界是空的,不是实在的。

7 以为物质的境界是真实的,那你就看错了,没这些事!

8
《楞严》上所说的“当处出生,当处灭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法尔如是。

9 你要是把真相看穿,你怎么不自在!真相看穿了,在一切境界里面没有得失的念头。

10 众生之苦,苦在患得患失。我们在这个境界里没有得失,这多自在!一切受用无不自在。

11 众生把自己身体当作真的,把身外之物也当作真的,患得患失,所以他苦!其实这苦是不值得的,因为没有得失。

12 《金刚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真能看穿了,你在一切法里头得失的念头就没有了。

13
如果我们能把现实的世界当作梦境,你得失的心没有了,你的烦恼就断了。

14 一切法当中,世出世法里头统统没有得失。

15
在一切法里面,没有得失,没有真假,没有善恶,没有是非,也没有利害,你这个心完全清净了。

16 有得有失是你的错觉,你看错了,你想错了,实在没有得失。

17
一切法当中没有得失,是跟你说真话!这是宇宙人生事实的真相。

18 你在一切法里面起分别执着,有取舍得失的心,这完全是从我执里面生的。

19 有取舍得失的心,我们念佛不能成就。

20 学佛就是学个不迷,我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我不迷,觉而不迷。

21 我晓得一切万法俱不可得,这就是觉。晓得不可得,你就随缘了,就自在了,为什么?得失这个念头就没有。

22
佛为了讲一切法空,讲《般若经》讲了二十二年。他老人家说法四十九年,几乎占一半的时间,给我们讲解一切法空,一切法不可得。

23 凡夫为什么这么多的烦恼?这些烦恼统统都是发生在错觉上,就是认为一切法真有,他就在一切法里起了一个妄念,什么妄念?得失。

24
看破了,真相看清楚,一切法里面确确实实没有得失。

25 有人问:我不天天拼命去求,这日子怎么过?

26
你命里面有的,“命中有时终须有”,你命里面没有的,“命里无时莫强求”。求不来的,这是因果定律。

27 《心经》里面讲“色即是空”,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
一切色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

28 我们凡夫迷失了真相,以为这个东西是真的,所以在这上打妄想,有得失、有好丑、有分别、有执着,这个亏吃大了,不晓得这一切色法的真相是空寂的。

29
晓得万法是空的,万法是假的,得失的念头没有了,心自在了,这是心开意解!

30 没有分别执着,就没有个人的得失利害,就自在了。

31
凡夫不自在,起心动念第一个想到我个人的利害、我个人的得失,他就不自在了。

32
没有个人的得失利害,这个人心自然就定了,定了以后,能生智慧,对于一切万事万物就看得很清楚。

33 一般人为什么看不清楚?一般人迷在这个境界里头,他有得失,他有利害。

34 我们俗话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他没有利害,没有得失,他看得清楚。

35 那个当局的,有得失,有利害,这个利害得失就把他的智慧蒙蔽了,所以往往事实真相见不到。

36
一般人他有利害,有得失,他思考一个问题,统统站在自私自利的角度来衡量,所以与事实的真相往往就有很大的距离。

37 有得失心,就有占有,喜欢的要占有,不喜欢的排斥,这就有分别,这就造业了。

38
得失的心就是轮回之心,出不了六道轮回。

39 人在世间,这个世间里面的得失是假的,不是真的。

40 能够到西方世界,那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些真假是非一定要搞清楚。

41 真正念佛,身心世界一定要放下,绝对不留恋。

42
要把得失这个念头放下,我们在这个世间用什么样的心态?暂住,像住旅馆一样,等着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43 这个地方一切与我没有关系,你对我好,我尊重你,你对我不好,我也尊重你,因为我住不了几天就走了,何必跟你们过不去!

44 你们给我什么,我都不要,因为我晓得一样也带不走。

45 得到,决定没有一丝毫挂念的心,失掉,也不会有一丝毫后悔的心,为什么?带不去,不是自己的。

46
世界已经乱了,往后还要更乱,人还要更苦,唯一的一条生路就是念佛求生净土。

47 如果我们在这个世间还要打妄想,还要求名、求利,还要搞得失,那就可怜了,那叫真正愚痴!

48
真正有智慧、有聪明的人,把握时节因缘,一心一意求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 J 嫉妒 ~
1 我们常讲妒忌,妒是表现在外面,忌虽然没有表现在外面,心行不善。

2 凡夫最大的业障是:嫉妒心重,不懂得随喜功德。六道凡夫,说实在话,嫉妒心很重,看到别人有好处,自己心里就很难过。

3
别人胜过我,比我好的,我要敬重他,不能有傲慢,不能有嫉妒。你有傲慢、妒忌你就造业,你要懂得尊重,要懂得敬爱。

4 这个世间人嫉妒的烦恼与生俱来的,这不要学的、不要教的。

5 你看那个小朋友一、二岁,他还不懂事的时候,他就有嫉妒心,他看到你给糖,给另外一个小朋友,他就不高兴了。你晓得他就有嗔恨、有嫉妒。

6
佛教给我们,嫉妒心是与生俱来的烦恼,我们应当要学随喜。不但不嫉妒,我们看别人好,我们要能够生欢喜心,希望一切大家都好,都能够超过我;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能够安定、才能够幸福、才能够繁荣。

7 如果说别人都不如我,那就很可怜!所以要“随喜”,不但不嫉妒,见到别人做好事情能生欢喜心。更进一步,我们还能够尽心尽力,帮助他、促成他的好事。,而且还要帮助他。

8
别人的成就超过自己,那就太好了,我们不但没有嫉妒,而且要生欢喜心。

9 他的智慧比我高,能力比我强,这事情他办好了,我就不必办了,不必办是享清福。

10
古人所谓是“能者多劳”,他很聪明、很能干,那他得做很多事情为我们服务,他很辛苦。我们无能的人、无智慧的人只有享福,只有享受。

11 学佛的同修心量更应当要拓开,你看经上常讲佛的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心量要大,绝对没有一丝毫嫉妒障碍。

12
今天世界这样混乱,用什么方法能挽救这个世界?跟诸位说,没有办法。

13 这个世界上不管他是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想解决当前的问题,没法子!唯独佛有方法,现在大家不相信,那有什么办法!

14
佛用什么方法?佛把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事实真相告诉你,你心自然定了。我贫穷,我前世没有修布施,没种因!我这一生贫穷,活该!我心定了。

15 贫穷人晓得,他富贵,过去世他种福,我贫穷,前生没种福;我要想富贵,我现在种福,我来生享福。知道因果,就不会胡作妄为!

16
你不知道因果报应,别人发财了,得大财富了,你对他有嫉妒心,想尽方法去破坏他,你将来的果报是什么?生生世世贫穷。

17 不是贫人看到富人就嫉妒,想办法去破坏障碍,这个造的罪业极重!这不是解决问题,这是制造混乱。唯独佛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18
佛法是劝善规过,让大家都知道因果报应。如果每个人都遵守佛的教训,都能守分,都知道修福,都知道积德,国家就会强盛,人民就会安乐。

19 给诸位说,世出世间法都讲因果,你真正明白因果,心就平了。所谓富贵安于富贵,贫贱安于贫贱,理明白了,心就平了。

20
佛法里面讲三世果报!我这一世得富贵,前生修的,我这一生应当得到;我这一生贫贱,我过去生中没修,我今天贫贱是应当的。

21 理明白了,对富贵人,也就不会羡慕、不会嫉妒、不会怨恨了。我们常讲心安理得,心为什么安?道理明白了,心就安了。

22
大家真正懂得因果报应的道理,我们心就安了,心安理得。我们贫贱能够安于贫贱,富贵能够安于富贵。

23 中国几千年来,虽然贫富不均,这个社会上相安无事,道理在哪里?就是接受儒家跟佛家的教化,大家都懂得因果报应。

24 我们一般凡夫最严重的习气就是嫉妒、嗔恚、贪爱,看到别人稍稍比我自己有好一点的地方,嫉妒心就生起来,殊不知嫉妒、嗔恚、贪爱是三恶道的业因。

25 虽然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一天念十万声阿弥陀佛不断,你嫉妒、嗔恚、贪爱这三种心要是不断,还念念增长,你虽念佛,将来你的果报在三途。

26
佛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两句话的义趣甚深。得人身不容易,失人身太容易了,失掉人身再得人身那就难了,这是我们要常常反省反省的!

27 我们自己想想,我们失掉人身,来生能得人身吗?几个人敢说他来生还会得人身?得不到了。

28
来生要得人身,五戒十善要持得很干净,我们能做到吗?杀盗淫妄天天干,妄语、两舌,贪嗔痴慢,用贪心学佛,用嗔恚心、嫉妒心来学佛,这样的心态,来生不但成不了佛,你的果报在三途!

29 我们学佛能精进、能不退,这都是阿弥陀佛神力冥冥当中加持着的。我们的心一定要清净,才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

30
我们用是非人我心、贪嗔痴慢心、嫉妒愚痴心学佛,这怎么可能跟圣人感应道交?这不可能的事情。

31 不是说佛菩萨不来,不是的,是我们无法跟他起感应。我们还是自以为聪明,这样学佛,这一生还是会空过,很难成就。

32
我们要真正保持这一生平平安安地度过,不遭大小横事,那须要很大的福报,那须要真实的智慧。

33 要保住这一生平安幸福,自己一定要晓得,第一、“断一切恶缘,决定不造恶业”。

34
纵然过去生中,或者从前曾经造过恶因,我现在恶缘断掉了,因没有,缘就不会结果,所以“诸恶莫作”就非常非常要紧了,这不是一句口号,要认真去做。

35 第二、“一定要众善奉行”。为什么?“修一切善”就是修福。你这个福德天天增长,纵然有冤家债主,看到你这个福报一天一天大了,他也不敢来干扰你,想报复也不敢下手。

36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真正保证我们这一生幸福,不遭到横难。在一生当中,我们断恶修善,不必要人知道,不必要宣扬;刻意宣扬去作善,那就好名,又搞到名利里头去了。

37 名利要是多了,嫉妒障碍的人都来了,那些嫉妒障碍的人就是魔怨,魔怨是自己招来的。

38
中国古人有两句俗话说得很好:“为善莫尽名,为恶莫尽刑。”

39 你做“坏事”,刑法不会处罚你的,可见得那是小的坏事,不是大的。为善不要出名,出了名那就有嫉妒障碍,甚至还有陷害,麻烦就来了。

40 这两句话看你怎么解释,看你怎么个用法?我们学佛的人全心全力在行善,但是行善三轮体空,这就对了。如果你做善事一定要名,要有所求,这就坏了,那个就是很大的错误。

41
社会自古以来,不但是一般社会,连佛门也不例外,从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起,嫉妒障碍、乃至于种种破坏陷害,这些事情都是很平常、决定不能避免的!

42 你们看释迦牟尼佛的传记,佛陀在世的时候,提婆达多对释迦牟尼佛就不服气,用尽了心思想谋害释迦牟尼佛,自己取而代之。

43 佛弟子当中有六群比丘,佛弟子当中,有好的也有坏的,有听佛的教诲、依教奉行的,也有专门捣乱破坏僧团的,在世尊那个时候就有。

44
诸位都看过《六祖坛经》,那个时候人心可以说还相当淳厚,五祖将衣钵传给惠能大师,不服气的人很多,甚至于不少人出去到处去找,想把衣钵再夺回来。

45 其中还有一些人,不仅是要把衣钵夺回来,还想要把惠能杀掉,这是唐朝时候,可见这个社会嫉妒障碍争名夺利之事,在所不免。

46
我们是什么人?没有智慧,没有福德,你要跟人争,那叫自找苦吃。所以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一切退一步。与人无争,于事无求,你这一生就非常幸福了。

47 别人要的,我不要,这就没事了。我要的,他不要。我要什么?我要老实念佛,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他不要,他要名闻利养,名闻利养都给他。唯有这样,自己一生安安稳稳,道业才能够成就。

48 世间人所争的,我们知道都不是真实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老实念佛,是决定能得真实的利益,这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南无阿弥陀佛



~ F 烦恼 ~
1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2 事情多,你烦恼就多;认识的人多,是非就多。

3 烦恼多、是非多,你的心怎么能定得下来?

4
真正要想成就,不是我们应该知道的事情,最好不要去多问。

5
不需要认识的人,最好不要去跟他打交道;求我们自己心定,这才是重要的事情。

6 七情五欲皆是烦恼。

7 遇好境界一欢喜,即是着魔;遇到不如意事,一起嗔心也是着魔。

8
嗔恚、贪爱是“烦恼”,染污了你的清净心,染污了你本有的智慧光明。

9 众生的烦恼太多了,佛的法门都是对治众生烦恼的。

10
没有“我执”,烦恼障就破了;没有“法执”,所知障就破了。

11 佛法教你断烦恼、破所知障;儒家教你格物致知,都是要你从内心当中生起正知正见。

12
功名富贵是烦恼的泉源。

13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刻意去求,是自寻烦恼。

14
争名争利是自寻烦恼;名利对修行人是大障碍。

15 患得患失、想控制一切人事物,是烦恼、是束缚。

16
无量无边的烦恼,都从“患得患失”来的。

17 没有的时候想尽方法想得到,得到之后又怕丢掉,好苦!烦恼都从这里来的。

18 “得失”完全是个妄想,不是真实的。得到的,到头来是一场空;失掉的,失掉也是空。

19 你没有得失心,你就没有烦恼,就得大自在。

20
有善恶、是非,就有苦乐忧喜舍,换句话说,无量无边的烦恼就从这里生起来了。

21 身有苦乐,心有忧喜,舍受,就是身没有感到有苦乐,心也没有觉得有忧喜,这个境界是好境界,但是它不能够长远的保持,所以舍受也是烦恼。

22
佛法里面所讲思惑与见惑,都是情,都是烦恼,这就是迷。

23 布施主要是破悭贪,如果布施真的把我们悭贪烦恼舍掉了,这是功夫,得到心地清凉自在。

24
改烦恼习气,首先要改的是改掉嗔恚,不再发脾气。常发脾气,感召的是地狱道的果报。

25 佛法是教我们了生死、出三界。

26 佛学顶多只能把它当作一种学问来看,与生死不相干,与断烦恼也不相干。

27
学佛那么多年,烦恼习气还是那么多,这不是佛法不灵,而是你没有道德教育的根。

28 修行与自性相应,烦恼自然轻。

29 迷惑的人分别执著,天天生烦恼;觉悟的人心地清净,天天生智慧。

30
佛说:烦恼是家、生死是家、三界是家;能出这个家,出家、在家的身份都无所谓。

31 佛门云:烦恼轻、智慧长。断了分别、执著的样子是:烦恼轻、智慧长。最明显的是,听经有悟处、读经能通达义理。

32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为了断烦恼;烦恼没有了,清净心就会现前,根本智就现前。

33 戒能断烦恼,定能断烦恼,慧能转烦恼为菩提。

34
赞叹比毁谤伤害人还要厉害,毁谤会叫人生烦恼,赞叹同样也叫人生烦恼。

35 大家对他一赞叹,他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贡高我慢统统生起来了,他的道行不能再前进,只有往后退。

36 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是修一心不乱;功夫就是在伏烦恼、断烦恼、开智慧。

37
学佛,要从“放下”开始。先放下见思烦恼,再放下尘沙烦恼,最后放下根本无明。

38 我们在境界里面,才起一念分别执着,那就叫迷,那就叫做无明。无明继续不断往下发展,那就变成见思烦恼,那就得造业受报。

39 心一天比一天烦恼,就是业障增加;心一天比一天清净,就是业障消除的现象。

40
净土容易成就,在于“带业往生”,不需要断见思烦恼;八万四千法门只有这个法门是带业往生。

41 烦恼障是七情五欲、人我是非、贪嗔痴慢。

42
见思烦恼通常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见惑,一类是思惑。

43 见惑包括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

44 思惑包括悭贪、嗔恚、愚痴、傲慢、对于圣教的怀疑。

45 对于圣教的怀疑,就是对于佛法所讲的理论方法怀疑;对圣教怀疑是很大的障碍,它是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里面的一个。

46
佛不迷,他就没有烦恼,他不迷,他就没有轮回。

47 烦恼是因,轮回是果。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就是你心里烦恼变现出来的。

48 这个人心里没有烦恼,就没有六道轮回。


南无阿弥陀佛



~ X 习气 ~

1 我们修行,修的是什么?破除习气。

2 凡夫最重的习气,就是妄想、分别、执着。

3
我们无始劫以来烦恼习气太重,妄想始终不断。

4 谁有能力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分别、不执着、不落印象?有这个能力的人就成佛、成菩萨了,就出离三界了。

5
我们习气太深了,就是用心意识用成习惯了。

6 我们晓得转,可是一遇到事马上又迷糊了,老习惯又用上了,麻烦就在此地。

7 我们连睡觉都不老实,还作梦;作梦就是打妄想,你就晓得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8
我们无始劫以来烦恼习气太重,第一念保不住,一接触,第二念快速生起来,立刻就迷了,就起分别执着,就起贪嗔痴慢。

9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贪嗔痴慢的烦恼习气太重了!

10
古德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就是念头。

11 念头起来,不怕!为什么?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它怎么会不起来呢?当然会起来的。

12
念头一起来的时候,你就要立刻觉察,把念头换成佛号,把念头伏住。

13
尽管每个人根性不相同,烦恼习气厚薄不一样,一句佛号念得自己心清净,就能够把自己的烦恼习气伏住。

14 佛家要出三界,决定要断烦恼。断烦恼从哪里断起?傲慢的习气先断掉。

15 真正有修有学的人一定非常谦虚,一直到如来地还是那么样的谦虚,你看哪一尊佛不谦虚!凡是带着傲慢习气,决定没成就。

16 佛法的修学,首先就是折磨你,把你骄慢的习气折伏尽,然后你才有资格学道。

17
修行就是受折磨,把你的烦恼习气磨得光光的,你就成功;你不愿意受折磨,你还谈什么修行?

18
把烦恼习气伏断,心清净了,我们对人才有恭敬心,才真正做到自卑而尊人,这才成为一个法器,才能接受甚深之法。

19 断烦恼从哪里断起?哪一个烦恼习气最重,就从这个最重的下手。先断最重的,再断其次的。

20 先对治最重的毛病,最重的毛病每个人不一样,每个众生根性不相同,贪嗔痴慢疑,很多不相同的,自己明了,别人不知道!

21
觉悟的人真正没有烦恼,没有贪嗔痴,没有我慢,他烦恼习气没有了。

22 觉悟的人,把烦恼习气统统转变成大智慧。

23 觉悟的人,思想、见解、观念与我们一般人大大地不相同。

24
凡夫对于外面的境界,心里老是牵挂着,一天到晚妄念不断,这个不得了!

25 有些人说,要是不牵挂,这个人好像绝情寡义。实在讲,这是他错误了。

26
要知道,没有牵挂心,你的心是光明的,境界照了,反而真正关心得到,无论他在哪个地方,你照得清清楚楚;你这一牵挂,心就迷了,想照顾的时候,能力丧失了。

27 佛菩萨对于一切众生没有牵挂,我们一切众生起心动念他都知道。如果佛菩萨也像我们一样牵挂,那他什么都不知道了,摆在他面前的事情他都迷惑颠倒,心不清净!

28
不要去念它,不要去执着,也就是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境界现前,清清楚楚,有没有受用?有受用。

29 境界走了之后,干干净净,像一面镜子一样,决不染一尘。

30
修行,不是说我每天念多少经,每天念多少佛号,没用!要改习气,改毛病、改心理,才管用!

31 修行,一定要有耐心,要忍辱才能成就;尤其大众在一起生活,彼此都是凡夫,习气都很重,一定要忍让。

32 从一个人的习气上,能看到他修行的功夫,能看到他的境界。

33
真正的修行人,心心念念就是一句“阿弥陀佛”。

34 “阿弥陀佛”能够把烦恼习气压住,不让它起现行。

35
念佛真正能把烦恼习气统统念掉;“定”了以后才能开智慧,有智慧才能破无明,见到自性。

36 有些人学佛,学了满肚子的佛法,烦恼习气还照旧,这没用处,这样学佛是一丝毫的成就都没有。

37 这些人执着的习气太重,世间法舍了,他又执着佛法。

38
佛法修多了,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变成文字障。纵然他有成就,最大的成就是成为一个佛学家、佛学博士,如此而已。

39 他的见思烦恼一品也没断,不但没断,而且还增长,为什么?学问大了,眼睛长到头顶上,瞧不起人,贡高我慢,学佛学成这样,很可惜!

40
世间法不贪了,去贪爱佛法;贪爱佛法,还是堕饿鬼道。

41 不管你贪什么,只要贪心,就堕饿鬼道!饿鬼道里有大福德鬼,是贪佛法而得的。

42
我们看古大德的修学,人家着重是在断烦恼,是在断习气,要把烦恼习气除掉。经论懂得多少没有关系,甚至经论一窍不通,人家见思烦恼也断掉,证果成了圣人。

43 一般人执着的习气太重,世间法不好,叫他不要执着世间法,世间法舍了,他又执着佛法。

44 有些人佛法学了多年,一句也不会讲,但是心确实柔和、烦恼减少,这个人学佛是真正有成就,为什么?他确实能了生死、出三界,这是成就。

45
了生死、出三界,实在讲,最殊胜、最巧妙、最稳当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

46 要常念阿弥陀佛,要认真地念;凡夫习气烦恼太重,这一不念,贪嗔痴慢又起来了,所以要认真努力地去念。

47
贪嗔痴慢的习气统统是往生的大障碍,你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东西统统不可以有!

48
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还是起贪嗔痴慢,那个没用处的,那就是古人讽刺的话:“喊破喉咙也枉然”。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