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万能密码破解钥匙:深化校地合作 推进海岛地区人才开发机制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16:15
深化校地合作 推进海岛地区人才开发机制研究文字显示:大  中  小  作者:市委组织部   来源: 舟山党建   发布时间: 2011-3-23   浏览次数:159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人才、科技逐渐成为区域竞争的核心要素,世界各国纷纷把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有着无可比拟的智力资源和科技优势,而且随着高校发展的转型,迫切需要承载高校优势的合作形式和实现途径。舟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的建设,迫切需要人才和科技的强力支撑。为此,推进校地合作既是推进区域人才开发的一个务实举措,也是促进双方发展的双赢战略。为更好地深化校地合作,推进海岛地区的人才开发,进一步推动舟山的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我们组织力量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形成了本报告。
一、起源与背景
    所谓校地合作,指的是院校与院校地理位置所处区域或其他区域范围内的地方政府、企业等部门的合作。因为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公共权力资源的拥有者,常常以联络人、资助人、监督人或保护人的角色加入到合作过程中,所以,“政产学研”已经成为校地合作的主要途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校发展的转型和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的进一步显现,高校逐渐从经济发展的边缘走向经济发展的中心,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结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达到空前的程度,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30年来,舟山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经济总量成倍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尤其是近几年来,海洋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GDP增速连续五年位居全省首位,全市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增长通道。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舟山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性海上开放门户、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全国独特的群岛型港口宜居城市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比任何时期都需要人才,人才已成为制约舟山发展的瓶颈所在。为此,深化校地合作,借助高校的科研技术资源、人才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舟山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已成为推进区域人才开发的一个重要模式。
二、现实意义
    1、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区域人才开发,是实现“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国内外新的形势下,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创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城市前途、命运的主要因素。高等院校是各类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富集地,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和知识宝库,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当前,舟山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能否抓住这一轮的发展,事关舟山的未来。全市第二次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要深化“人才强市”战略,以人才的优先发展来支撑和引领舟山的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为此,通过深化校地合作,加强区域人才开发,将高校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引领舟山发展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科技优势,不断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
    2、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区域人才开发,是构建海洋经济人才高地的重要途径。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是人才,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能否集聚人才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舟山市结合区域特点和发展优势,创新性的提出了要构建“区域性、特色性的海洋经济人才高地”,这是区别于其他地方、富有舟山特色的一种错位竞争。近年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人才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人才的数量,还是人才的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不可否认,与海洋经济大开发、大发展的形势相比,人才总量不足、层次不高、创新不强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同时,舟山地理位置特殊,虽然通过跨海大桥将舟山由海岛变成了半岛,但岱山县、嵊泗县以及部分乡镇仍悬水而建,人才外流现象较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深化校地合作,尤其是通过加强与涉海类大院名校的合作,推进区域人才开发,引进和培养一大批海洋经济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已成为构建海洋经济人才高地、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3、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区域人才开发,是实现校地双方合作共赢的必然选择。高校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地方的发展同样也越来越需要高校的支撑,这已成为当前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的社会地位和功能也发生了重大转变,逐渐从相对封闭的学术“象牙之塔”转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承担起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况且,很多研发项目、科技成果的转化单靠高校是很难实现产业化或得到广泛应用的,因此,通过校地合作的方式,以“人才+项目”、“人才+技术”的形式,走出高校,到企业生根开花,实现校地合作共赢,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既实现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又实现了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正如斯坦福大学校长曾经所说的:“有人说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硅谷,我要说没有硅谷就没有一流的斯坦福大学。”
三、实践现状
    近年来,舟山市围绕海洋经济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以大院名校为主要合作方向,以产学研方式,大力推进区域人才的开发,不断提高区域的集成创新能力。据统计,目前,全市已与中科院、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等20多所大院名校开展了校地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工作的创新发展。在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区域人才开发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合作培养育人才。这种模式主要是根据舟山产业经济发展需要,利用相关高校的教育资源,针对性选派各类人才进行培训进修,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工作水平。一是“高枝嫁接”模式。通过单位推荐、组织审定、政府买单的方式,每年选派30名左右有一定工作经验、发展潜力较大、在科研生产一线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根据不同专业到相应的高校进行一年左右的脱产学习。目前已累计培养临港重化工、船舶设计与制造、海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旅游管理等高层次紧缺人才120余名。二是“集中培训”模式。与浙江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等院校合作,通过“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定期开展集中教育培训。如舟山港航管理局、舟山港务集团先后组织企事业单位人员赴上海集中培训,累计达150余人次。与浙大等高校合作举办船舶工程、机械工程、海洋食品、海洋生物、旅游管理、MPA等硕士研究生班,联合培养研究生140余名。三是“培养基地”模式。与上海海事大学合作,在定海金塘建立港口物流人才培训基地,按研究生课程班、港口物流知识普及班、技能人才班三个层次分层培养,为金塘港培养和储备港口物流人才。与江苏科技大学合作,在普陀区六横和岱山县各建立了一个船舶人才培训基地,培养船舶修造人才。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海员人才培训基地,打造国际海员基地。
    2、合作共建搭载体。载体既是各类科技成果孵化的摇篮,也是培养和吸引人才的平台。近年来,舟山市充分利用各类大院名校的优质资源,结合产业发展优势,合作共建各类创业创新载体,以载体吸人才、育人才、聚人才,发挥载体的“集成效应”。据统计,2003年以来,全市与大院名校共建了43家创新载体,其中政府层面引进共建了12家创新载体、高校院所引进共建了5家创新载体、企业为主体引进共建了26家创新载体,主要涉及船舶修造、水产加工技术、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据对其中的28家创新载体调查统计,共有科技人员725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415人;引进市外科技人员336人,其中博士和副高职称以上292人;涉及项目(包括完成和在研的)140项,投入研发经费总额5.3亿元。尤其是一些重点创新载体的建设,对区域人才开发形成了明显的带动效应。如浙大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是“海上浙江”示范基地—“1181”行动计划的主要实施单位,到2015年将集聚200名海洋类高层次人才。如我市与中科院开展了全面合作,目前已共建创新载体8家,在“十二五”期间,将依托中科院雄厚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开展40个以上重大转移转化项目合作,互派30名以上挂职人员,实现成果转化年新增销售收入20亿元,形成100亿元以上技术带动产值。又如,与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共建了舟山船舶工程中心,在造船工艺、现代造船模式、船舶信息及自动化等领域为企业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的研究、开发、推广等方面,培养各类技术人才。
    3、合作攻关破难题。技术难题是科技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通过合作攻关,既能帮助企业攻克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能帮助企业培养一批本土化的、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骨干,增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我市通过与高校联手,共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00项,其中国家级37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135个,成功解决了一大批制约我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技术难题。据不完全统计,共突破共性关键技术80项,研发高科技新产品90多个,主持和参与制订标准36个,申报专利42项。随着合作项目的实施、科技攻关能力的增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全市已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省级创新型示点企业5家、省级科技型企业68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5家。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81.38亿元,其中与中科院合作实施的“南美白对虾无病毒苗种培育技术研发”、“耐高温防腐蚀纳米有机硅复合涂料制备与应用”等10多个项目,产值超2个亿。
    4、合作交流促提升。科技资源的缺乏一直是制约我市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瓶颈”。为弥补科技创新人才的相对不足,我市加大了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力度。一方面,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针对性地引进部分高校智力资源,开展柔性合作,提升科研水平。如2009年我市柔性引进中科院等机构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达100多名。另一方面,选派部分企业技术骨干到中科院、中国海海洋大学进行挂职进修,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此外,建立了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根据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每年引进一批硕(博)士研究生来我市进行社会实践,做到把导师的专业特长、大学生的研究方向和用人单位的项目课题紧密结合。目前,已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12个,合作完成科研课题和项目60余项。
四、存在问题
    近年来,通过校地合作,在推进区域人才开发上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不可否认,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在思想认识上还尚未真正形成共识。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地认为高校侧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区域人才开发实效不大。有的把推进校地合作,推进区域人才开发仅仅理解为学历教育、知识更新,没有从更宽广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校地合作的深刻内涵。有的没有准确定位校地合作的出发点,为合作而合作,对所合作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了解不够,致使合作成效不明显。有的认为自己是小地方、小企业,同知名高校去合作可能会吃“闭门羹”,在心理上存在顾虑。正是由于理解上的不到位和认识上的误区,使得各级各部门在思想认识上还不够统一,力度还不够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地合作的深入开展。
    2、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多头合作现象。当前,由于高校正处在转型发展阶段,而地方也逐渐认识到高校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使得高校与地方的合作越来越普遍。但在合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多头合作现象比较明显。比如,同一所高校在同一个区域内同时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但是在一个区域内产业结构同一性比较明显,可能会出现类似于重复引进的现象;而经济、科技、教育、科研等部门由于所从事的职能不同,所需合作的目的也不同,造成从表面上看校地合作活动似乎很多,但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有的甚至出现合作协议签订后,后续合作没有跟上的现象。
    3、在体制机制上还存在制度缺位问题。一方面,缺乏一个统筹机构。当前,各地各单位校地合作的方式,包括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合作、课题研究等,但大多是各自为政,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和协调部门,不利于校地合作工作的推进和深化。另一方面,缺乏人才合作开发的沟通机制。由于缺乏合作交流平台,校地之间信息交流不畅、合作不紧密,高校科研人员对地方需求了解不够,而地方所期盼的合作项目也未必是高校科研人员感兴趣的课题。此外,还缺乏工作成效评估机制。当前,在推进校地合作,开展区域人才培养,很难以某种方式来考核和评估,可能会影响合作效果。
五、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更好地促进区域人才开发,加快推进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结合舟山当前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进一步加强对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区域人才开发重要性的认识。建设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进一步推进舟山开发开放,开创大桥时代舟山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必须以人才为基础、为保障,强化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当前,舟山最需要的是人才,最缺的也是人才。而高校最大的优势就是人才、智力和科技,不仅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大批量的高层次人才,而且也能为舟山培养大批量的海洋经济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来保障和支撑舟山的科学发展。硅谷的成功关键在于斯坦福大学周围形成与之相配套的产业集群,企业与人才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企业在需要人才的同时也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舟山虽然高校资源缺乏,但可以广开视野,向外拓展,网罗国内外知名高校资源为我所用,服务发展,效果会更好。为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校地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区域发展需要,千方百计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充分运用高校的资源来引进和培育人才,不断推进海洋经济人才高地建设,以人才的优先发展来推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要进一步创新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区域人才开发的方式方法。当前,校地合作已成为引进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方式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校地合作的成效。说到底,方式方法就是人才开发模式,且这一模式有利于校地双方合作共赢。一是研究中心模式。主要是根据舟山重点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寻求与舟山产业关联度大、专业优势明显的知名高校合作,在舟山建立诸如浙大舟山海洋中心、中科院舟山海洋研究中心等工作平台,既吸引高校教授专家来舟山开展短期工作,又能利用院校资源增强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舟山工作的吸引力。二是项目合作模式。以校地合作的方式来推进区域人才的开发,很重要的一个纽带是项目,形成“人才+项目”的开发机制。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企业。相关职能部门要定期收集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需攻克的技术难题或具有前瞻性的课题,到相关高校寻求合作,在开展合作攻关的同时,要把培养本土化的专业技术人才列为合作内容,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三是专题培训模式。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党政干部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培训。结合舟山海洋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围绕不同的专题,针对性的组织人员到相应的知名高校进行短期培训,了解掌握发展趋势,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四是定向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的紧缺人才培养。根据舟山产业发展重点和趋势,每年选派部分在一线岗位具体从事生产、管理、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到相应的高校进行脱产培训,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这一方式也适用于浙江海洋学院和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培养。五是人才引进模式。高校不仅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而且都建有完善的校友联系网络。为此,要把高校作为人才引进平台,定期到高校进行推介,通过校友网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舟山创新创业。
    3、要进一步完善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区域人才开发的体制机制。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区域人才开发,关键是要校地双方取得共赢,这样才能确保校地合作的生命力。为此,要从体制机制层面加以规范。一是加强规划引导。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精心谋划校地合作,将加强校地合作、推进区域人才开发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规划来规范和引导校地合作,增强人才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政策扶持。一方面,要制定出台地方政府扶持高校专家教授来舟山开展科研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对大院名校来舟山设立各类研究中心等,要制定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同时,对推进区域人才开发成效明显的,要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三是完善管理机制。随着校地合作的深入推进,校地合作的广度将不断拓展,为进一步形成校地合作的整体合力,建议成立校地合作领导小组和协调小组,明确相应的责任部门;也可以明确若干个责任部门,如人才开发职能放在市人才办、科技放在市科技局,有利于加强对校地合作工作的统筹。四是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凡是和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都应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提出相应的评估办法。对经评估,绩效不明显的,要及时调整合作的方式,甚至调整合作的高校,确保工作实效。
    4、要进一步加强对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区域人才开发氛围的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于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要结合全国、全省和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和《舟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深入宣传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区域人才开发的必要性,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形成一种开放、合作的氛围,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另一方面,要加强典型事例的宣传。要充分挖掘通过校地合作,推进人才开发,促进企业发展的成功案例和先进典型,进行系列宣传报道,进一步增强校地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营造起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从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深化这项工作。
课题总协调人:陈芬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课题组成员:於立斌、贺邵兵、王雄军、郑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