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名锦产地:脑血管病您知多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0:37:08

脑血管病您知多少

一、 脑血管病常见的检查有哪些
很多患友总觉得医生大包围检查一样,其实不然,每种检查都有它的优缺点。脑血管病的检查,通常要一下手段
1. 心脏彩超及动态心电图:因为心脏是一个“泵”,它里面如果有“杂质(如风湿性瓣膜病变有血栓)”,它会直接从上脑部堵死脑血管,会出现脑栓塞;因此,临床上如果有怀疑,是有必要行心脏彩超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的;
2.颈动脉及椎动脉彩超:颈部供给大脑的血管,通常有颈动脉及椎动脉各两条,共四条血管,任何一条闭塞或狭窄都可以引起相应的梗死灶;
3.TCD(多普勒):颅内的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双重椎动脉及基地动脉,可以通过多普勒来观察血流的速度及频谱的形态,来判断是否有狭窄及代偿情况。但多普勒跟操作者的水平密切相关。
4.CT/MR检查:本检查相对客观,CT对判断出血敏感,而MR不是作为判断出血的首选方法。因为中风通常有两种(出血和缺血),如果是CT,通常要症状发生在24小时后才会显示出来(就如我们今天撞伤了软组织,明天才看到软组织肿起来一样),但MR(DWI)会对缺血很敏感,哪怕是起病半小时,都可以看出病灶。
5. CTA/MRA这两项检查均是检查血管的:CTA要打造影剂,而MRA无需打造影剂,相对而言CTA比MRA会更接近真实,但两者需要重建。不是每个医院都有开展。
6. DSA(全年血管造影):迄今为止,全脑血管造影是通过局部打造影剂来讲血管放大显影,更能真实地看清楚血管的狭窄程度,因此目前仍诊断血管狭窄的金标准。但因为其有一定风险而且为有创检查,临床上通常有指征才做。

二、阵发性心动过速病人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大多数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在发作时出现心慌、头晕、心前区压迫感或疼痛,也可能感到恶心、呕吐、尿频,严重者甚至昏倒。
1.体检:在发作时多呈苍白、神态紧张,听诊心率快而律规则或比较规则。室上性心率一般为160-220次/分,室性在140-180次/分。室上性者,第一心音增强、且强度固定不变,脉搏细小,心脏原有杂音可能减轻或消失。交界性者,由于房室几乎同时收缩,颈静脉可能出现有规律的“大炮波”,用剌激迷走神经方法,可能使发作突然停止。室性者,第一心音可能增强,也可能时强时弱,这与心房、心室收缩时间(即P-R的问距)有关。若颈静脉有间歇性的“大炮波”(提示房室分离),是阵发性室速的重要体征之一,应用兴奋迷走神经方法,心率不能减慢。
2.心电图表现:(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①3个或3个以上连续而迅速的QRS波群出现,节律匀齐,QRS波时间、形态多正常。②每个QRS波之前或之后均有P波或均无P波。③频率多在160-220次/分。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①连续出现3个或3个以上畸形的QRS波,QRS≥0.12秒。②心室率在100次/分以上,节律可稍有不匀齐。③QRS波与P波无固定关系,P率慢于心室率。④发作中可出现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三、诱发脑出血的常见因素
1、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重要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发病机理一般认为由于微动脉破裂所致。高血压患者 ,当有其他诱发因素时,血压骤增导致出血。在一组脑出血病人中 ,有近 65%的有高血压病史。
2、酗酒 :饮酒是引起脑出血的另一危险因素。尤其酗酒 ,可引起血压增高或凝血机制改变和脑血流加速而促发脑出血。许多人往往并不是酗酒,就是逢年过节或遇高兴事 ,比平时多饮一些 ,可能就此危及性命或留下终身残疾。在一组脑出血病人中 ,就有近55%的是因不同程度饮酒而引起的。
3、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是脑出血的又一重要诱因。在一组病人中 ,有近25%的病人是因生气、情绪激动导致脑出血。这主要是由于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所致。
4、腹压增高 :腹压过度增高可引发脑出血。发生在卫生间的病人 ,多是由于腹压过度增高所引起的。尤其是有高血压病伴便秘者,排便时过度屏气使腹压骤然增高而引发脑出血。
5、洗热水澡 :洗热水澡引起脑出血 ,也是常发生在卫生间的事 ,可能由于洗热水澡时,血管扩张、脑血流加速所致。
6、吸烟 :长期吸烟可促发动脉硬化 ,使血管脆性增加。在特殊情况下 ,大量吸烟可引起心血管和神经等系统的变化 ,从而引发脑出血。为此,要积极防治高血压和便秘 ,避免大量饮酒、吸烟、劳累、生气、激动、屏气以及洗热水澡时水温过高等诱发因素 ,从而 ,避免脑出血的发生。

点击进入→《欢迎您阅读与收藏》
',1)">
文 章 来 源 于 网 络
“春 天 没 来” 整 理
2 0 1 2 年 2 月1 5 日 于 北 京
脑血管病您知多少(2)

一、血脂过高和脑血管病的关系
虽然血脂过高对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性还不肯定,但由于血脂过高导致动脉内膜脂质沉着,可加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这一事实,可以认为血脂过高与中风的发生是有关的。血脂过高就是指血液中一种或多种脂质成分的异常增加。人们早巳知道摄入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饮食会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在一部分有遗传性脂质代谢缺陷的人中表现比较明显,这些人由于难以清除血。循环中过多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或者体内产生过多,而引起血液中胆固酵和甘油三酯浓度升高。
近年来对饮食脂肪与动脉硬化的关系又有新的认识。北美洲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尽管摄入大量脂肪饮食,但他们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较低。他们喜欢大量食用海洋生物,例如海贝、牡蛎和鱼子酱,经研究发现在海洋生物中脂肪含量的20%以上是20碳5烯酸,它在体内为带有三个双链的前列腺环素(PGI3)和血栓素(TXA3)。而一般脂肪如猪油中亚油酸(18碳2烯酸)和花生烯酸含量高,它在体内转化为带两个双键的前列腺环素(PGI2)和血栓素(TXA2)。TXA3与TXA2不同,前者不引起血小板聚集释放活性物质,所以20碳5烯酸有可能保护血管,不易发生血栓形成。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麻酸(18碳3烯酸),在体内可能经延长碳链和去饱和生成20碳5烯酸,因此对血管也有保护作用。对血液中各种脂质包括胆固醇脂、甘油三酯、磷脂成分的分析认为,如果脂质中不饱和脂肪酸量较高,则不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上述证据启发我们不能片面强调限制高脂肪的摄入,因为一些必需脂肪酸的摄入对身体是有益的。据日本学者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培育出一种易患中风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结于这类大鼠以含有20%脂肪和各种数量胆固醇的饮食为一组,另一组包括4.5%脂肪,17%蛋白,58.6%碳水化合物和O.39%盐的标准饮食。结果前者,即给于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的一组,严重高血压和中风发生率反见下降。这与有的学者发现血清胆固醇水平较低的地区中风发生率较高的看法是一致的。其确实的机制尚待研究,但至少可以看出胆固醇不像人们认为的那么坏。胆固醇被肠吸收后,经过肝脏的复杂代谢过程,进入血液,这时胆固醇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脂蛋白。脂蛋白有三种,按其粒子大小顺序称为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渗入血管壁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是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担负着将沉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剥离”下来并带回肝脏去的“清洁工”的任务,所以高密度脂蛋白是十分重要的。据报道,在脑血管病患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与动物(易患中风、高血压大鼠)喂饲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后,血压下降、小动脉坏死病变被抑制、脑血管病发生率明显下降的结果是相一致的。所以适量的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是合理的。

二、心率失常患者做体格检查注意事项
心律失常患者的体格检查除常规体检外,更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触脉搏:首先是触桡动脉搏动情况,以了解是否规整及快慢速度。有无特征性脉搏(应以颈动脉做为评估对象)。并应注意脉搏的对称性。
(2)心脏四诊检查
①望诊:对于形体较瘦、中等身材的人,可于平卧时视到隐现的心尖搏动。但胸廓畸形(包括胸部凹陷、扁平胸、直背综合征——胸脊柱背曲消失)可压迫心脏,使心尖搏动侧移,给人以心脏扩大的假象。心脏扩大或主动脉瘤可出现胸壁可见性搏动。
②触诊:心尖搏动的部位。正常时,心尖搏动在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点下内侧位可触及。如在外侧位触及,通常表示心脏扩大。
③叩诊:虽然心脏浊音区可为心脏大小提供一个粗略的估计,但心尖搏动的位置和X线胸片可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④听诊:应依次对心尖部、胸骨角的左下、左上和右上部听诊。这些部位分别相当于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并依次听诊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以及收缩与舒张期音。排除异常的心音。
(3)其他体检。如:一般体查(全身状况)、以及有无水肿、紫绀(周围性紫绀及中心性紫绀)、皮肤温度、杵状指与杵状趾、动脉搏动与血压。

三、脑梗死治疗的关键时刻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三大死因之一,全球每年有460万人死于脑中风(又称脑卒中),中国每年死于脑中风者有160万之众。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二者的比例为6:1,而在缺血性中风中,又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和脑栓塞,后两者在临床上有时不易区分,故统称为脑梗死。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脑梗死的治疗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都认为,超早期溶栓治疗是本病治疗的关键。如果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那么瘫痪的肢体就可能完全恢复正常;相反,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那么瘫痪肢体的恢复将十分困难,甚至遗留下终身瘫痪,这可真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许多病例说明,若在发病6小时内立即去医院就诊,医生及时给予溶栓治疗,那么必然会有以下奇迹出现:病人不能行走、不能站立的,2小时内即会站立行走;舌肌瘫痪不能讲话的,也能伸出舌头并慢慢地会讲话了。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神奇的效果呢?原来脑血栓的症状: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眩晕等等,其根本的原因在于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若堵塞大脑中动脉,出现上述的前一组症状;若堵塞椎—基底动脉,则出现后一组症状。所以治疗的关键在于溶解血栓。
溶栓治疗只有在脑组织出现缺血坏死之前进行才有意义,这个时间限定在6小时。在堵塞6小时以内,血管再通,血液供应恢复,脑细胞还不至于坏死,那么瘫痪的肢体就会恢复正常。假若超过6小时,部分脑细胞就会坏死;超过12小时,绝大部分脑细胞都将由缺血发展到坏死。一旦脑细胞发生坏死,则是“不可逆”的,即不会再逆转为正常细胞,那么肢体的瘫痪和失语就不易恢复了。
在过去,为促进瘫痪肢体的康复,医生运用了许许多多方法,如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功能锻炼、推拿按摩、针刺艾炙、电针、头针、面针、耳针、超短波、红外线、医疗体操……,应该说,上述疗法都有一定效果,但疗效都不理想,关键在于失去了“6小时”这个珍贵的溶栓治疗时机。
若能在6小时内施行溶栓治疗,则不仅事半功倍,而且能达到完全治愈。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链激酶、尿激酶、蛇毒抗栓酶、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胰激肽释放酶等,至于选择哪一种,用量多少?应由专科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与此同时,尚可配合扩管扩容疗法、降粘度疗法、抗血小板聚集疗法以及中药等。如低分子右旋醣酐、复方丹参、维脑路通、脑益嗪、阿司匹林、人参再造丸、消栓再造丸、华佗再造丸等等。然而这些药物绝不能代替溶栓治疗。
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预防。因为脑梗死的病因是脑动脉硬化,所以必须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出现了短暂脑缺血发作时,更应提高警惕,严防发展为脑血栓。

→《欢迎您阅读与收藏》
',2)">
文 章 来 源 于 网 络
“春 天 没 来” 整 理
2 0 1 2 年 2 月 1 5 日 于 北 京
点击进入“春 天 没 来” 编 撰
2 0 1 2 年 月 日 于 北 京


脑血管病您知多少(3)
一、脑出血家庭应急处理
脑出血(cerebral haemorrhage)是指脑实质内的出血,因出血部位不同可分内囊、桥脑、小脑和脑室出血。常因劳累、精神紧张等因素诱发,约半数病人在病后一周内死于脑疝。
[病因]
(1)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为最常见的原因。
(2)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瘤破裂。
(3)颅内肿瘤出血如原发性肿瘤(多形性胶质细胞瘤),或继发性肿瘤(绒毛膜上皮瘤)。
(4)脑型肺吸虫病。
[临床表现]
(1)内囊出血(capsula interna haemorrhage)
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剧烈头痛、头晕、呕吐、昏迷、对侧肢体完全弛缓性偏瘫,常伴有头和眼转向出血的病灶侧、呈“凝视病灶”状和“三偏”症状,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此称为内囊损害三偏综合征,另外病侧瞳孔放大。
(2)桥脑出血
起病急,意识很快丧失呈深度昏迷,伴有呕吐、高热,病灶侧面肌周围性瘫痪,对侧肢体呈中枢性瘫痪,头转向病灶侧,双侧病理反射阳性,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
(3)小脑出血(cerebellum haemorrhage)
起病急,病人突然出现后枕部疼痛,常伴眩晕、频繁呕吐及共济失调、脑膜刺激征阳性且很快进入昏迷。
(4)脑室出血(ventricular hemorrhage)
常有躁动不安,昏迷逐渐加深,呼吸不均匀,体温时高时低,两上肢屈曲,双下肢伸直,躯干可呈角弓反张,有时出现肢体抽动及瞳孔缩小等。
[诊断要点]
(1)多见于中老年人,一般在非休息状况下发病。
(2)病前常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病史。
(3)发病前可有头痛、肢体发麻等先驱症状。
(4)发病急,可有内囊、桥脑、小脑或脑室出血各种表现和体征。
(5)眼底检查可有视网膜动脉硬化等征象。
(6)血压升高或正常。
(7)常有颈强直和克尼格氏征阳性体征。
(8)脑脊液检查可有脑脊液压力增高,多为血性。
(9)CT脑扫描可显示高密度病变影像。
(10)脑血管造影可确定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等病变。
[鉴别诊断]
(1)蛛网膜下腔出血
起病急,多见于青少年,常有意识障碍、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可有动眼神经瘫痪,脑脊液压力增高,呈血性,脑血管造影可发现有动脉瘤等,可助诊断。
(2)脑栓塞
起病急,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但恢复较快,脑脊液检查正常,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资鉴别。
(3)脑血栓形成
发病较缓慢,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一般发生在休息或睡眠中,起病之初常无意识障碍,脑脊液压力不高、透明,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助鉴别。
(4)脑肿瘤
起病缓慢,常有头痛、呕吐且进行性加重症状,体检可有视神经乳头水肿及局灶性神经体征等,可助鉴别。
(5)其它原因所致昏迷如药物中毒、低血糖及乙型脑炎等,均有各自病例特征,一般可与脑出血昏迷区别开来。
[家庭应急处理]
(1)病人平卧,保持安静,尽量减少搬动,以免再度出血。
(2)躁动时可给予镇静药物,如肌注或喂入10mg安定等药物。
(3)高热时,可在头部、颈部、腋窝、腹股沟及腘窝等处放置冰袋或冷水湿敷等物理降温方法来降低脑代谢率和耗氧量,增加脑缺氧耐受力以降低颅内压。
(4)血压高时,一般不急于用降血压药物,舒张压高于13.3KPa(100mmHg)时,可采取头高脚低位(头端床脚抬高30度);当舒张压低于13.3KPa时,则采取头低脚高位(脚端床脚抬高30度)。
(5)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病人采取卧位,并禁食。
(6)若出现休克、心衰及心跳骤停时,应即紧急处理后,送往医院急救。
(7)由于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因此发病后,应尽快送往医院抢救。

二、脑出血的早期信号
总的来说,脑出血一般起病较急,发病时间只有数分钟或数小时,但脑出血还是有其逐步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起病初期会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异常情况,即出现一些有预兆的前驱表现。在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中,50%有先兆症状。先兆症状出现后的第一年内发生脑出血的危险性很大,尤其在两个月内最为危险。一旦高血压病患者出现这些先兆表现,就预示着脑出血即将发生,或已是脑出血的前驱阶段。这时如能仔细观察,就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到医院争分夺秒地进行治疗,从而控制疾病发展,避免严重后果。
归纳起来,常见的脑出血的先兆症状有:
①突然感到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稳。
②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来,或吐字含糊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③暂性视物模糊,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或出现失明。
④突然感到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这些表现可以短暂地出现一次,也可以反复出现或逐渐加重。
当上述先兆症状出现时,患者在思想上既要高度重视,又不能过度紧张以致惊慌失措。情绪要镇静,避免因血压波动而加重病情。应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就诊,并详细告诉医生已出现的预兆表现,以便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三、究竟什么是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动脉系统与静脉系统发生病理改变所造成的疾病。它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威胁生命,影响劳动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在这类疾病中,以脑动脉搏系统疾病最常见,且好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病情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危险性大。
由于脑的血液循环障碍直接影响脑组织,致使脑细胞发生功能率乱或不可逆性病变。病人常出现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严重时可出现失语、偏瘫、大小便失控等症状和体征,重者可致死亡。

点击进入→《欢迎您阅读与收藏》
',3)">
文 章 来 源 于 网 络
“春 天 没 来” 整 理
2 0 1 2 年 2 月1 5 日 于 北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