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唐璜: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40:12

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推进富民强市进程、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科学技术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为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鄂尔多斯,依据《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广泛集聚创新科技资源,着力培育创新主体,突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原始创新,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鄂尔多斯提供科技支撑。

(二)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科技创新环境和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全社会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建设一批科技园区,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引进和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引领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将我市建成我国中西部地区科技强市。

——显著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到 2015 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争取国家、自治区将我市列为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

——大幅度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到“十二五”末,白绒山羊选育、羊绒服装、林沙产业、煤炭开采、新型煤化工等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技术和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民生科技的信息化、智能化及新技术的应用覆盖度显著提高。

——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十二五”期间,专利申请总量达到 1500 件,专利授权量达到700 件,发明专利占总授权量的 15%以上。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十二五”期间,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0家以上,新培育国家、自治区创新型(试点)企业 5—8 家,国家、自治区和市级科技型企业累计达到 50 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25%以上。

——大幅增加科技投入。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依法得到保障,市级科技创新基金大幅度增加,“十二五”末,研究与发展(R&D)投入占 GDP 比重达到 1.5%以上,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筹资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基本形成。

——进一步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十二五”期间,在新型化工、生物制药、基因工程、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引进 10 名左右国际国内知名的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专家

——健全完善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引进知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我市建立一批研发机构,引导企业新建一批企业技术中心或实验室,到 2015 年,建成国家、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 15 家以上,技术创新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重点任务

(一)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煤炭工业、新型煤化工、电力、羊绒服装、建材等传统产业领域,加强共性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瞄准国际国内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加大科技合作力度,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1.煤炭工业。依托大型煤炭企业,开展矸石填充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等绿色开采技术研究与试验。积极推进残留煤柱回收产业化技术、较薄煤层综采自动化技术等难采煤炭资源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基于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煤炭生产、安全、转化、运销、市场价格于一体的现代煤炭工业信息化系统。重点开展先进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实现煤炭生产、安全、经营的信息化、智能化和集中化。引导煤炭生产企业开发应用重介质选煤、浮游选煤等先进煤炭洗选技术,以及先进的脱硫、脱水、泥煤分选、尾煤回收工艺等煤炭洗选辅助工艺,提高煤质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对煤系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煤矸石、矿井石、煤矿伴生物提取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煤矸石复垦、制取环保建筑产品、生产土壤改良肥料、活性炭——分子筛复合材料等技术,并将各种利用技术结合起来,形成大规模综合利用系统。

2.新型煤化工。以产业链延长、产品附加值提高及产品精细化为重点,加强技术引进与合作开发,提高煤化工初级产品和副产品深加工能力。重点开展煤分级液化、高效催化剂、单系列大型化高效反应器等关键技术研发,形成国内领先的大规模煤液化产业化成熟技术工艺。积极研究煤化工产业的二次、三次深加工技术,以甲醇——碳一化工产业链、醇醚初级化工产品——多聚合成精细化工产品产业链、煤焦化——焦油深加工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聚烯烃、醋酸乙脂、聚甲醛、聚碳酸脂、BDO(1,4-丁二醇)、聚乙烯醇、混合低碳醇、ABS 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碳酸二甲酯、芳烃、苯甲酸、甲酚、萘、蒽油等精细化工高端产品,聚合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薄膜、涂料、粘合剂、油墨和药剂等下游终端产品。着力开展煤炭气化、焦化和二氧化硫回收技术应用,开发煤基合成气制备、基于焦炉煤气的煤基多联产、配煤和无烟煤炼焦等先进煤化工技术。推进 PVC、PVA 等煤化工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 PVC 装饰材料、电子产品包装材料,加快 PVC 向特种化、高端化发展。

3.绿色能源工业。发展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增压流化床锅炉联合循环,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低污染的超临界(以及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整体煤炭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IGCC)等绿色煤电技术。开展燃料电池发电、煤气化——燃料电池——燃气——蒸汽复合发电技术的试验和示范。推动水煤浆制备、贮存、燃烧成套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建立选煤——水煤浆制备——水煤浆燃烧三者相配合的洁净煤体系。开展煤炭地下气化试验,高效提取煤炭中储能成分,变物理采煤为化学采煤。

4.煤层气和天然气。开发瓦斯抽放钻孔自动排水技术、瓦斯提纯技术和不同浓度下瓦斯气发电技术,积极开展煤层气透气性技术研究、煤层气地面抽放试验及产业化。开展煤层气利用小井网抽采工程化试验,建立适合我市地质条件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工程技术体系。引进和开发煤层气发电技术,开发煤层气制取甲醇、甲醛、炭黑等下游产品。开展煤炭和天然气资源综合开采利用技术的研究。推进 CNG 载重汽车应用技术的研发、示范和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联合厌氧发酵沼气提纯制取车用燃料示范。

5.羊绒服装。以国家羊绒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打造羊绒制品新产品研发平台、检测与标准研究平台,保持我市羊绒服装产业在技术装备、产品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的行业领先优势。重点开发新材料混纺、新材料复合、花式异形等多元化纺纱技术,加快嵌入式纺纱、梭织产品技术及特种印花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应用国际领先的染色及后整理技术、功能新材料应用和功能整理技术,开展数码、丝网印花及防电磁辐射羊绒产品的研制。推进吊染产品的中试和产业化。以打造世界品牌为目标,大力开发中高端产品,推出负离子保健等羊绒新产品。依托羊绒分技术委员会,加大技术标准研发力度,推出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

6.新材料。立足资源优势,加强新产品研发,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硅基材料、高分子材料、功能复合材料及合金材料。加快对高岭土、风积沙、方沸石、紫砂陶土、石英砂、膨润土等资源的深加工利用,开发污水处理剂、生物添加剂、分子陶瓷导线、医药载体、高档陶瓷等产品。加快高纯多晶硅、多晶硅切片及电池、薄膜电池、太阳能光伏玻璃、集成电路级单晶硅以及多晶硅生产副产品的研发生产。发展平板显示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半导体激光器材料、激光晶体材料、光纤预制棒、光纤传感材料等电子信息材料。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功能陶瓷材料、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功能涂层材料。支持开展镁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合金材料生产加工技术及高性能储氢合金能源材料的研发。

7.先进装备制造业。引进建设一流机电、汽车、煤机研发机构,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形成自主创新产品,打造国内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持开发先进大型矿井支护、采掘和输送设备,高效洗选、配煤装备,高温矿井制冷空调等煤机装备,反应器、分离器、塔器等先进化工设备,以及钻井完井、采气集气处理等煤层气开采装备。大力推动二甲醚清洁燃料新型代用燃料发动机及其重型载货汽车、清洁型柴油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汽车电子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品研发,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开展 2.5 兆瓦及以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和风电齿轮箱、发电机、液压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研发与生产。

8.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生物质替代能源。改进聚光光伏发电技术,重点推动新型太阳能电池及发电装置研制与分析测试、立轴式风电机组及风力发电设备研究、生物质气化技术试验系统和沼气发电设备试验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推进生物质热电厂开展生物质发电装备改造升级、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开发。支持开展生物质替代能源技术的研究和试验,推动工程微藻生物质燃料油、生物质——太阳能耦合供能及联产化学品、生物质热解制油联产乙酸的试验示范。

9.生物医药。加强对甘草、苦参、麻黄等优势药用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运用现代生化技术提取动物脏器药用成分。发展中蒙医药及医药中间体,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新药。研究螺旋藻藻胆蛋白、多糖、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提取工艺,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绿色名牌产品。通过产学研合作推进国内一流螺旋藻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支持开展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人用流感疫苗、五价人用宫颈癌疫苗等小分子蛋白和疫苗的研究产业化,推动人血液代用品产业化技术的研究。

10.低碳与循环经济。围绕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废弃物和污染物控制,开展减量化、资源化等绿色工业技术科技攻关、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储存、综合利用技术的试验示范和二氧化碳全降解塑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的攻关。加强微藻大规模培养和多联产技术体系研究,推进微藻低碳化利用的工业化生产。加强化工产业的有机结合,提高驰放气利用率,实现碳、氢平衡和碱、氯、氢平衡。在积极推进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发展铝硅钛的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利用粉煤灰开发生产净水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多元复合材料、纤维棉、微晶玻璃等产品。开展硅微粉、硅铁粉、冶炼弃渣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复合粉末重力渣压球回炉循环利用技术攻关,推动硅微粉生产白炭黑产业化技术的试验示范。开展冶金、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工业余热回收循环利用技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中试和应用。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中心,开展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煤炭清洁生产等领域的技术研究、推广及咨询服务。

(二)研究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现代农牧业和高科技林沙产业

围绕集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要求,重点在种子工程科技攻关、林沙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和现代农牧业、设施农牧业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转移与转化,提升农牧业生产力水平。

1.种子工程。开展动植物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应用传统杂交、转基因和航天诱变育种等遗传育种技术,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推进绒山羊转基因工程实验室建设,开展绒山羊遗传基因图谱构建研究,建立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基因库,保护优良性状。应用人工授精、超数排卵、胚胎移植等适用技术,开展内蒙古白绒山羊种质资源保护和鄂尔多斯细毛羊优良品种的选育提高,加速品种纯化步伐。积极引进无角道赛特、德国美利奴肉羊和安格斯、西蒙塔尔、海福特肉牛新品种,采用性控快繁技术,推广杂交优势肉羊、肉牛新品种。将传统育种方法与空间育种技术有机结合,建立航天育种基地,开展农作物、蔬菜、水果等新品种选育工作,培育高产、多抗、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质作物。加强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选育,推广玉米制种组装配套综合技术,推进牧草高效利用、粮食转化和农作物秸秆开发技术应用,加快专用饲料发展的步伐。

2.林沙产业。大力推广容器育苗、保水剂应用和丸化种子飞播造林先进技术,开展沙柳、沙棘、柠条、文冠果、麻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林沙作物收割、加工设备的研制与应用。应用高新技术提升沙柳造纸和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生物质发电、饮品药品保健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技术水平。开展沙棘维生素、脂肪酸、植物固醇、生物碱、黄酮及多酚等有益活性物质高纯度提取技术研究,推进沙棘系列产品开发。加强产学研合作,完善林沙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开展独具地方特色的林沙产业组装、配套技术研发。

3.现代农牧业。加强农业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模式化栽培、粮饲兼用型玉米、特色农作物增产丰产综合集成技术等现代综合农业技术推广。重点推广应用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农田管理、环境监测实用技术。引进推广智能化农牧业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先进装备技术与工具。以保护地经济作物种植为重点,应用无土栽培技术、二氧化碳气肥技术、温室低能耗喷微灌与渗灌等现代农业新技术,推广节能日光温室、智能化连栋温室种植技术。加快优质、高效、无公害种植技术的综合开发与应用,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推广先进舍饲养殖技术,推进“一池三改”、“四位一体”沼气综合利用,引进饲料微生物发酵技术和饲用酶制剂添加技术,组装适合我市实际的生态舍饲养殖新模式。以现有农牧业发展为基础,建立休闲观光农牧业示范点,开展休闲农牧业的综合系统研究,提高休闲观光农牧业智能化水平。

4.农畜产品深加工。运用膜分离技术、超声波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辐射加工技术、微胶囊技术、微波加热与杀菌技术等高效分离提取加工方法,开发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设备。利用现代计算机、自控、微电子等高新技术,开发鲜活农产品的保鲜、储运、物流配送等共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无害化生产关键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开展农产品和环境中化学污染物快速检测试验示范。

5.农牧业病虫害防控。通过加强检疫,选育抗病虫害新品种,运用生物、化学、物理等手段,综合防治草场病虫害。推广性诱剂诱集、灯光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综合运用农业控害措施,防治农作物主栽品种病虫害。利用微生物形态学和理化检测手段,结合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现动物疫病快速诊断、检测。合理使用多联疫苗,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做好应对动物口蹄疫病毒、高致病性流感病毒等引起重大疫情的技术储备。

(三)嫁接集成应用现代新兴技术,推动民生科技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活环境为目标,在民生发展重点领域,坚持关键技术攻关、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相结合,推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实施民生科技示范项目,提高民生领域科技水平。

1.人口健康。引进基因诊断技术,开发重大疾病快速诊断芯片。加强重大遗传病、重大出生缺陷病产前筛查诊断综合研究。针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北方地区多发病,围绕防、诊、治开展科技攻关,形成中、蒙、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研究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疾病预防治疗体系。开展布鲁氏杆菌病、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克山病等地方病的监测、预防、诊疗、康复技术研究,支持远程诊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食品安全。依照从“农田到餐桌”食品链的全程控制原则,构建食品安全监控网络和食品安全技术体系。支持餐厨废弃物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应用,发展食品安全检测、监控技术,在食品安全危险性评估、检测、控制、预警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重点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食品中污染物残留控制技术与食品生产、加工、储藏、包装、运输过程中安全性控制技术的研究。

3.灾害预防与应对。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灾害预警数字化水平,提高应对地震、凌汛、森林火险、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的能力。探索建立科学预警机制,充分利用区域性的防控技术和设备,构建高科技专业监测网络。搭建灾害预警综合服务平台,利用 GPRS 等现代通讯技术,实现各类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快速、准确向公众传递,建立公共安全技术支撑体系。组织行业专家,组建综合性灾害预防应对研究机构,开展相关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地震引发城市承灾载体直接破坏和间接危害的综合风险分析技术研究、地震次生大面积城市火灾、危险品泄漏和天然气爆炸的模拟分析技术研究。

4.城市信息化、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集成应用先进技术,建立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综合信息平台。重点开展数字城市建设,发展电子政务技术、信息化“数字城管”技术、城市可视化管理技术、城市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和社区信息化集成应用技术。开发适合地区特色的物流跟踪、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畜牧业信息采集系统、动物卫生监督系统。支持电子标签与电子签名、信用评估体系、电子数据交换平台及物流跟踪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以电子商务为基础,建设集数据交换、信息发布、在线交易、智能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信息平台。鼓励物流企业应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提高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

5.人居环境。开展城市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支持城乡生活居住区生态环境改善研究,开发生活饮用水与室内污染物监测与净化技术,改善人民生活与居住环境质量。重点研究和推广应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与环境保护、修复与改善技术,农田保护和土地集约利用技术,太阳能城市照明技术,小城镇供热与供冷技术,城镇能源与农村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城镇节能住宅先进实用技术,CL 建筑体系新技术。

三、“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重点科技工程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机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科技要素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为加快聚集优势科技资源,快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组织实施科技园区建设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工程、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和科技服务平台提升工程等重点科技工程。

(一)科技园区建设工程

“十二五”期间,积极推进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国·鄂尔多斯低碳谷、鄂尔多斯科技教育创业园、百所高校创业园等高科技园区建设,集聚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成为全市科技创新要素的“洼地”。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加快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进度,将其打造成支撑鄂尔多斯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核心区和辐射区,高新区内要建设一流科技孵化器,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桥头堡”。中国·鄂尔多斯低碳谷以发展低碳技术、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循环利用技术为主,要将其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低碳技术研发基地、成果转化基地、人才培养基地。鄂尔多斯科教创业园以教育、科研和创新企业孵化为主要功能,集产学研于一体,打造“能源硅谷、科教新城”;百所高校创业园要结合全市产业布局,建成产学研新成果转化基地。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重点提升蒙西、大路、棋盘井、蒙西等工业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产业实际,通过建立公共研发平台、产业技术联盟等,提升工业园区的科技含量。加大对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要素投入力度,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二)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工程

围绕煤炭工业、新型煤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农牧业、低碳与循环经济等产业领域中的技术难点,筛选重大科技项目,引进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主持开展技术攻关。瞄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最新先进技术,积极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通过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培养本地区的产业创新带头人和优秀人才团队。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专家库,为创新型鄂尔多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工程

“十二五”期间,通过集成全社会科技资源,在新型煤化工产业链延伸、汽车与零部件、低碳与循环经济、新材料、生物技术、林沙产业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科技应用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和创新基金项目,攻克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努力实现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按照政府引导和扶持、企业化运作的模式,在煤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材料、低碳经济等领域,引进或与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合作建立一批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或研究院,借助“外力”增强全市自主创新能力。重点争取中科院大科学装置项目、中科院鄂尔多斯高新技术育成中心落户我市。通过科技计划,支持企业建设和完善内部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工程技术服务。探索建立以共享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建设实验室体系共享平台、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科技网络服务平台,优化科技创新资源。

(五)科技服务平台提升工程

加快建设和完善科技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评估咨询机构、科技信息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组织网络化、服务社会化的创新服务网络。重点推进鄂尔多斯高新区内科技孵化器、鄂尔多斯科技教育创业园孵化器等科技孵化和服务平台建设,聚集科技服务机构和人才,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科技人员创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综合服务平台。将科技特派员与科技项目,科技特派员、农牧业专业技术协会与农牧业科技服务信息平台有机结合,打造农村牧区科技服务平台。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形式,完善现代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科技发展的领导和组织协调

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建立旗区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领导责任制,将科技进步指标纳入对党政一把手的考核范围。旗区党政主要领导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研究科技工作。强化政府的科技宏观管理能力,加强对科技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在人才、资金等方面为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提供支持。建立部门之间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围绕关系全市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统筹规划,组织和整合创新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本规划中的重点科技工程要制定实施方案,有效推进。

(二)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

建立政府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依法落实有关增加科技投入的各项规定,确保市、旗区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十二五”期间,大幅度增加市级科技创新基金,适时设立科技风险基金。贯彻落实好国家、自治区和我市制定的各项鼓励自主创新优惠政策,要将财政科技创新奖励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兑现政策承诺。加强政府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优化社会科技资源配置,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向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

  (三)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制定实施《鄂尔多斯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落实已经制定的专利资助和专利成果转化奖励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实施专利战略推进行动,做好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和保护力度,保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鄂尔多斯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旗区和科技型企业要建立专利工作机构。加强专利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普及。

(四)有力推动科技合作

以引进研发机构、技术、人才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强与科研院所、知名高校的对接合作,了解和掌握产业技术信息和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信息。结合我市产业实际,引进一批高科技项目和高水平研发人才。引进或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进一步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引导和支持企业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了解国际科技发展形势,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科研机构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五)强化旗区科技工作
加强科技管理工作的条件支撑,健全旗区科技管理体系,强化部门职能,提高基层科技管理队伍素质。开展市、旗区重大科技项目会商工作,建立市、旗区重点科技工作与重大科技项目联动制度,并积极争取科技部、自治区科技厅的支持。旗区科技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自身建设,把营造良好的科技进步环境放在首位。围绕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积极争取各方面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共同推动科技进步。

(六)积极推动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高标准建设科普场馆,提高未成年人、农牧民、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力争使我市公众科学素养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编制《鄂尔多斯市领导干部科技知识读本》,使各级干部学科技,知科技,懂科技。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咨询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多种活动,将科技成果、科技常识和实用技术送到基层。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