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舞曲五线谱钢琴:邹璐:相信历史,尊重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57:25

 


相信历史,尊重文化

(2012-02-15)

邹璐

纪念新加坡沦陷70周年

我们总是在一场接一场如同走形式过场一样的历史纪念活动中穿行而过,身心灵自动分离,最终尘归尘,土归土,根本没有触及灵魂,因此也就不可能得到深刻思想启迪,或者精神抚慰。

  那一年距离今天已经整整70年,那一年是1942年。自从时序进入1942年,新加坡越来越危在旦夕,各种消息不胫而走,1月11日中马重镇,、今天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沦陷,1月31日,日军已经占领整个马来半岛,生死存亡的新加坡攻守战即将开始,1942年2月15日,那一天恰好是华人新年,竟然成为新加坡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新加坡在日军的完全占领之下彻底沦陷,大规模的“大检证”之后,数万名平民百姓惨遭杀戮,自此进入暗无天日的三年零六个月的“昭南时期”,直到1945年8月18日,日军全面投降,人民才终于重新回返安居乐业的平静生活。

  三年零六个月的日据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短短几行字,即使我们可以深刻记忆这些时间和事件,我们可以用流畅的语言转述这些被记载的历史,我们还能够感受到什么吗?温故而知新,我倒是觉得“温故”还算容易吧,“知新”却并非易事,原因就在于,我们总是在一场接一场如同走形式过场一样的历史纪念活动中穿行而过,身心灵自动分离,最终尘归尘,土归土,根本没有触及灵魂,因此也就不可能得到深刻思想启迪,或者精神抚慰。

  “谁控制了历史,谁就控制了未来。”1948年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完成了他的重要预言小说《1984》,留下这么一句重要的话。但是今天,我比较怀疑的是谁在乎历史,谁要去控制历史吗?从前历史还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今天历史是无人问津的荒芜。

  让我们怀着由衷的感激来回顾一段历史,1962年1月,由于大量日据时期大屠杀的遗骸被发掘发现,富有深刻人文关怀和民族情操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成立“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遗骸善后委员会”,他们以四年之久,经过大量调查,发掘以及筹建等工作,终于在1966年在美芝路上树立起一座如同四把利剑,直冲霄汉,义薄云天的“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

  这是一座永远的纪念碑,高达70米的碑身,四支锥形白色石柱,象征新加坡华族、马来族、印度族和欧亚裔等共同担负苦难,缅怀先辈,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纪念碑方形基座的四面,分别用四种文字写着“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 1942-1945”,基座之上,纪念碑的中心位置,在四根石柱上,同样四种语文刻成的铭文,记录着纪念碑建立始末。中文部分这样写道:“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五日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八日,日军占领新嘉坡,我平民无辜被杀者,其数不可胜计。越二十余年始得收敛遗骨,重葬于此,并树丰碑永志悲痛。”后来这里开辟成为战争纪念公园。

  这让我想起曾经阅读美籍华人建筑设计师林璎的访谈,1980年秋,年仅20岁的她,还是耶鲁大学在籍学生,参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设计比赛,为越战牺牲的战士设计一座纪念碑。她的作品脱颖而出,并于1981年完成了她的第一个,也是最为著名的美国华盛顿越战纪念碑。         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
        建造一座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林璎问自己,我们也不妨以同样的提问,问一下我们自己:“在人们读到并触摸每个名字的瞬间,这种痛苦会立刻渗透出来。我的确希望人们为之哭泣,然后从中找到生存下去的勇气,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与现实。”

  林璎的告白表明一个造型艺术家的初衷和企图心,更深层次的还是人类社会礼制的教化作用,《孔子家语》称“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人们因为更多的礼仪规范而心生敬畏,有所为,有所不为,即使是在不断进步,不断开放,提倡自由民主的时代潮流中,人类社会从来不能改变“等级制度”和“是非观念”,在所谓平等自由的相对视角下,看到人们对于等级意识,是非观念的顺从适应,或者就是矛盾与冲突,竟然不能出其左右。

  《论语》所说“不学礼,无以立”。推而广之,这也是建立纪念碑的意义所在,它表明国家、社会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但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现实是,保存国家历史记忆的建筑设施在不断消失,我们听到的最理直气壮的理由是,我们不能因为死人的东西,而影响今天的人和未来的人的发展,历史必须要为发展让路,那么有谁可以回答,如此,“发展”又是为了什么呢?面对有一天同样“灰飞烟灭”的结果?

  因此,我终于明白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对历史感到好奇,并不真正关注历史,更不相信历史,我们相信的是当下现实,我们或许对文化艺术抱有美好的向往,但我们并不真正相信文化和艺术,我们相信的是商业实际。谁在乎控制历史?我们以为控制当下就是控制未来。

  1945年日本投降后,陈嘉庚先生回来新加坡,他立刻以南侨总会名义发出通告,登报收集日军占领期间,对华侨所施暴行的有关资料,内容分为军事、刑杀、贪污、奸淫、奸贼、损失,政治等七大项,汇编成《大战与南侨》一书,陈嘉庚先生并亲自为这本书撰写了7000字“序”文。

  他指出:“兹者大战告终,胜利已达,此后中外各国战史,必多记述,然各国各有立场,编述各有所重,欲求其详载我华侨的惨遇与牺牲,永为后人观感之子者,料不可得。本总会有鉴于是,爰拟汇集此项记载,编辑成书,名曰《大战与南侨》。”

  从陈嘉庚先生留下的这段文字,我们看到了什么,得到怎样的启示,这才是真正相信历史,尊重文化,具有朴素深刻人文关怀的思想家的论见与实践。没有历史就没有文化,穿越历史风云,我们应该对于自己的短暂历史倍感珍惜。

作者是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