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三论坛神童网:中国最神秘的地方 中南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26:02


中南海



  中南海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

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B]国务院、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共中央办公厅[/B]等重要机关办公所在地,

被视为是中国政府高层的象征。中南海占地100公顷,其中水面约50公顷。也

有与此名称相关的电影和香烟、啤酒品牌。





  

中南海俯视图
一、简介


中海和南海的合称;还有一海是北海(现为北海公园[/B]),
北海,中海,南海合称三海,位于故宫西侧。中南海面积约1500亩,其中水面700亩。中南海的“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是水域的意思,因为地处北京中南方位,故称为中南海,此名始于元代,一直沿用至今。




中南海南门-新华门




中南海-北门





中南海-东门-西苑门

  

二、历史沿革
金朝
在今日中南海的北半部有太液池和大宁宫,“太液秋波”为形成于金朝燕京八景之一。元朝修筑元大都时,将太液池包入皇城之中,在其周围布置了三组宫殿,即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元朝的太液池范围相当于今日的北海和中海。


明代

  
中南海和北海的建筑群最终定型始于
明代[/B]

明成祖[/B]定都北京[/B]后,从1406年起营建新的皇宫,

明朝宫城在元朝宫殿的位置基础上向南移动,因此皇城城墙[/B]也随之南移,

为丰富皇城园林景观,开挖了南海,挖出的土方和开凿筒子河的土方堆成万岁山(即景山[/B])。

北海、中海、南海统称“太液池”,属于皇城西苑[/B]

北海与中海以金鳌玉蝀桥为界,中海与南海以蜈蚣桥为界。


清代


清朝[/B]定都北京后,撤消皇城内诸内廷供奉衙署,将西苑大片土地改为民居,

同时在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周围设置“内红墙”,御苑范围退缩至内红墙之内。

相对政治象征]紫禁城,清帝更喜园居,

顺治[/B]康熙[/B]乾隆[/B]诸帝均在中南海内兴建殿宇馆轩,作为避暑听政之所。

同治、光绪[/B]年间,慈禧太后及皇帝按礼制在十二月从颐和园移居紫禁城时,

也多在中南海内居住,仅行礼时前往紫禁城。

戊戌变法[/B]失败后,慈禧太后[/B]曾将光绪帝[/B]囚禁于南海中的瀛台[/B]

1900年义和团运动[/B]时期,八国联军[/B]入侵北京,中南海成为俄军驻地,苑内文物陈设被掠一空,

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B]占领北京后,居住于中南海仪鸾殿。

溥仪即位后,曾在中海西岸集灵囿修建摄政王府。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B]成立,清帝逊位后,中南海被袁世凯占用,成为北洋政府[/B]总统府,

袁世凯称帝时期,中南海曾改名“新华宫”,同时宝月楼[/B]拆外墙,更名为新华门[/B]

从此,新华门取代西苑门成了中南海的正门。

此后中南海又先后被用作北洋政府的总统和总理办公地,以及张作霖的“帅府”。

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中南海作为公园对民众开放。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接管北平,将国民党军委北平行营设在中南海。

解放军和平进驻北平前夕,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B]搬进中南海办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1949年后,中南海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B]的驻地

和部分国家领导人居住的地方,老式建筑多处被拆除或改建。

入住中南海的多为重要的领导人物,如毛泽东[/B]华国锋[/B]邓小平[/B]江泽民[/B]胡锦涛[/B]等。

因此,中南海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B]政府高层的代称。中南海目前不对公众开放参观。

1977年至1985年曾对公众开放南海的部分景观,包括丰泽园[/B]、瀛台等。







三、建筑特色



中海





紫光阁[/B]位于中海西北岸,位于中海西岸北部,阁高两层,面阔七间,
单檐庑殿顶,黄剪边绿琉璃瓦,前有五间卷棚歇山顶抱厦。后有武成殿。面阔五间,单檐卷棚歇山顶。明武宗时为平台,台上有黄瓦顶小殿。明世宗时废台,修建紫光阁,清康熙时重修,成为皇帝检阅侍卫比武的地方。乾隆二十五年(1760)和四十年(1775)两次增建,悬挂功臣图像及各次战役挂图,并陈列缴获的武器。同治十二年(1873)六月初五日,同治帝在紫光阁接见了日、俄、美、法、荷、英六国使臣并接受了他们递交的国书,这是清朝政府第一次正式接见外国使臣。


中南海里曝光率最高的地方-紫光阁



万善殿[/B]位于中海东岸,明代为椒园。原名崇智殿,清顺治时改为现名,殿内供奉三世佛像。

万善殿后有千圣殿,上为圆顶,殿内供奉七层千佛塔。殿额“普度慈航”,殿内供奉佛像。

传说顺治帝[/B]体弱多病,加之国事缠身,遂信佛成迷,有了出家为僧的念头,后经孝庄皇太后[/B]劝阻未成。

兴修万善殿,是笃信佛教[/B]的顺治帝为他钦佩的名僧所建。




万善殿



水云榭位于万善殿以西,是居于水上的凉亭。

在凉亭内观望水云榭四周的风景,视野宽广,云水和亭台楼榭谣相辉映。

亭内石碑上镌刻着乾隆帝[/B]的手书“太液秋风[/B]”,是著名的燕京九景之一。

http://data1.flash.qq.com/0/0/593/508-1200668067.swf">]



太液秋风中的水云榭



摄政王府位于中南海西北角,北西两面临墙。

原位于西苑墙外,光绪十一年扩建西苑时将此地圈入中南海,

并将位于原址的蚕池口天主教堂迁往西什库[/B]

慈禧太后拟在此修建新园林“集灵囿”,但一直未开工。

1909年将此地拨给摄政王载沣[/B],修建摄政王府。摄政王府规制同旧醇王府[/B](北府)相似,

包括中路、东路、西一路、西二路、西花园,工程耗银206万两。

1911年清朝覆灭时王府仍未竣工,后改为国务院办公地,

1918年后先后成为徐世昌[/B]的总统府、陆军部和海军部、北平[/B]市政府。

1949年后改为国务院办公区,

1970年代末大规模翻修中南海建筑时曾计划将摄政王府落架大修,

但发现建筑质量非常低劣,地基松散,木柱间裂缝用碎砖填充,已无法保留,只得拆除。

现存正门和正殿,为会议室。周恩来曾居住于西花园内的西花厅[/B],也加以保存。




周恩来总理的故居--西花厅



勤政殿[/url]曾经是中南海的正殿,位于中海与南海之间的堤岸上,正门德昌门即南海的北门。

坐北朝南,共有五开间。康熙皇帝题殿额为“勤政”。

戊戌变法时,光绪皇帝在这里办公,处理有关变法改良的国家大事。

原建筑在民国初年已被拆除,仅存地名,遗址处另外建造了一幢房子。





南海
南海位于中海之南,以蜈蚣桥为分界。南海的主要建筑都集中于瀛台。瀛台上有着金碧辉煌的亭台宫殿,是清代康熙、乾隆、光绪和慈禧太后的主要活动场所。及至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囚禁于瀛台,这座热闹一时水中岛屿日趋冷清,后来光绪皇帝死于瀛台的涵元殿中。 新华门中南海正门,位于西长安街上,为两层楼房,面阔七间,下层中央三间为门洞。卷棚歇山顶,绿剪边黄琉璃瓦。新华门原为乾隆时期建造的宝月楼,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改楼为门,并以“新中华民国”之意取名为“新华门”。同时在门内修建影壁,拆除门外清真寺,在长安街对面修筑花墙挡住破烂民居,并将义和团运动时被焚毁的端王府一对石狮移于门前。新华门两旁八字影壁墙上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的标语。门内影壁题字为毛泽东手书“为人民服务”。
新华门原为宝月楼,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89),乾隆皇帝还为上下各有三间房的宝月楼题写了“仰视俯察”的匾额。 传说宝月楼是乾隆皇帝为讨得香妃的欢心而建。香妃入宫后思念家乡终日闷闷不乐,乾隆皇帝就建了宝月楼,还在楼对面建了回营和清真寺等回人生活的街市,使得香妃登楼就可见到家乡景色。后来皇太后得知此事,暗中缢死了香妃。这段传说虚构的成分居多,尽管如此,后人还是由此衍生出了一些动人的故事。
宝月楼原本不与外边相通,及至民国初年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把中南海作为他的总统府,还将宝月楼改建成总统府大门,更名为新华门。从此,新华门取代西苑门成了中南海的正门。
瀛台明时称“南台”,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在岛上修筑大量殿宇并改为现名。瀛台岛北有石桥与岸上相连,桥南为仁曜门,门南为翔鸾阁,正殿七间,左右延楼19间。再南为涵元门,内为瀛台主体建筑涵元殿。由于岛上存在坡度,该殿北立面为单层建筑,南立面则为两层楼阁,称“蓬莱阁”。涵元殿北有配殿两座,东为庆云殿,西为景星殿;殿南两侧建筑,东为藻韵楼,西为绮思楼。藻韵楼之东有补桐书屋和随安室,乾隆时为书房,东北为待月轩和镜光亭。绮思楼向西为长春书屋和漱芳润,周围有长廊,名为“八音克谐”,及“怀抱爽”亭。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曾被囚禁于瀛台。袁世凯称帝后亦曾将副总统黎元洪软禁于此。瀛台现为举办宴会及招待活动的场所。
  


蓬莱阁
翔鸾阁位于瀛台北部,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是瀛台的正门。翔鸾阁坐南朝北,高两层,左右共有房十四间,左右延楼共有房三十八间。
涵元殿位于翔鸾阁之后,为瀛台的正殿。此处是清皇室在瀛台游玩和摆宴的主要活动场所;康熙和乾隆时,这里又是皇帝宴请王公宗室和大臣权贵之处。涵元殿的热闹风光随光绪皇帝死于此处而消逝。
丰泽园在瀛台之北,康熙年间建造,曾为养蚕之处。雍正年间皇帝在举行亲耕礼之前在此演礼。丰泽园内主体建筑为惇叙殿,光绪年间改名为颐年殿,民国时改名颐年堂,袁世凯曾在此办公。1949年后改为会议场所。颐年堂东为菊香书屋,为毛泽东居住地。丰泽园西有荷风蕙露亭、崇雅殿、静憩轩、怀远斋和纯一斋,荷风蕙露亭北为静谷,为一座幽静的小园林。静谷再北为春耦斋,民国时为总统办公处,1949年后改为会议及娱乐场所。静谷位于丰泽园西侧,是个自成一体的园中之园。园内的主要建筑有长廊、春藕斋和桂秀轩。



丰泽园-接待贵宾的地方



静谷





静谷的北边就是香藕斋了
怀仁堂位于丰泽园东北,原为仪銮殿旧址。仪銮殿于光绪时用六年的时间建成,慈禧太后迁入居住并在此殿召见大臣并处理政务。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太后把从事过变法维新的光绪皇帝囚禁于瀛台,自己就在仪銮殿亲自训政,使得仪銮殿取代了紫禁城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政治中心。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在此居住,其间不慎失火,将殿烧毁。慈禧太后后另在中海西岸修建新仪鸾殿,后改名佛照楼,袁世凯称帝前改名怀仁堂,用于办公。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拆除原建筑,修建中式屋顶的两层楼房。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这里举行过若干重大会议。



怀仁堂


勤政殿位于中海与南海之间的堤岸上,正门德昌门即南海的北门。原建筑在中华民国初年已被拆除,仅存地名。
淑清院位于南海东北角,为乾隆时修建的小型园林,风格类似北海公园静心斋园内有“流水音”亭、葆光室、蓬瀛在望殿、云绘楼、清音阁、日知阁、万字廊、双环万寿亭等建筑,1949年后将双环万寿亭移至天坛公园,并拆除部分古建,修建卫戍部队营房及办公人员宿舍。
顺治帝早逝,康熙帝奉母命多次到五台山朝圣,民间便有了顺治皇帝其实未死,而是到五台山出了家的传说,由此还演义出许多精彩的文学作品。
补桐书屋是太湖石上的一个小院落,院内南屋名补桐书屋,北屋名随安室。康熙年间,身为贝勒的乾隆就在这里读书。当时院中有两株老桐树,其中一株因病枯死,后又补种一株。枯死之树用其材制成四琴存在屋中。北屋的随安室之名,就是取其随遇而安的意思。

四、权力中心


在北京的西单到天安门城楼之间,沿着长安街的路北,有堵数百米长、六米多高的红墙,
在一排绿树和红灯笼的映衬下,红墙愈发显得有历史的厚重感。
红墙外,游历至此的路人正在以之为背景留影纪念。红墙内,就是著名的中南海。这个位于中国首都北京中心位置的处所,是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国国务院的办公地点,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公开出版物对于这个地方的描述,少之又少,令普通人感到十分陌生。或许现在网民们可以从Google Earth上模糊看到里面一幢幢以平房为主的古代宫廷建筑、大片的绿化带以及那与北海相连的大片水域,但对于更多普通人而言,却只能看到那里结实的红墙和层层绿树,或者还有那些飞跃枝头和墙头的鸟儿。
  


中南海里的游泳池
中南海的正门是南门,又称新华门,朝向长安街,门口一面五星红旗高高飘扬,门旁哨兵庄严站岗,日夜面对着车流涌动的长安街。路人的视线穿过洞开的大门,更会被毛泽东亲自书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熠熠闪烁的金色大字吸引。
  


贵宾楼内部
一九四九年后,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南海也迎来了新的主人。这里留下了中共几代领导人的足迹。丰泽园曾留下毛泽东伏案的身影,西花厅留下过周恩来思索的脚印……
                                          根据周恩来侄女周秉德的回忆,那个时代的中南海是朴素的、艰苦的。她第一次步入中南海的时候甚至是失望的,因为那里的朴素。据周秉德的回忆,一次李敏李讷拉她到毛主席那边吃饭,厨师特地加了菜,也不过四菜一汤,其中那个汤还是她们从中南海湖里面捞起来的小鱼小虾做的。
一位走进中南海的地方基层官员发现,中南海一直延续了这种朴素的传统,国务院规定机关招待来宾,伙食还以四菜一汤为标准。而他更是惊异地发现,这是总理的伙食标准。

但周秉德记得最多的,还是她伯伯周恩来常常夜晚只睡上一小觉就又去外面忙的情景。
  


含晖堂


中南海曾经见证过决定中国人民今后命运的政协一届全体会议,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的确立,见证了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见证了五星红旗的诞生。
从那以后,从中南海传出的声音,整个中国都在倾听,整个世界都在关注。
这片始建于辽宋时代、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宫廷建筑群,在二00五年见证了国共六十年来再次握手后,胡锦涛总书记为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在瀛台举行的宴请。



镜光亭
九十九年前看过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郁郁终其一生的中南海,目睹了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及、四大经济特区的设立、中国经济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三十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如今的中国,世界瞩目,中共高层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宏伟目标。中南海内,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并从中共十六大之后,二00二年十二月开始,中央政治局在完成政治决策的同时,至今已经就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集体学习四十四次,中共正以学习型政党的姿态提升其执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