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导出b站视频:现代文阅读方法技巧 02 远航老师的网校Office 最专业的教师、学生、家长交流的教育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6:21:30

 

中考备考复习专题

 

 现代文阅读方法技巧 02

                             

                                      主编       远航

 

 

 

(四)文学作品的整体阅读

 

一、文学作品的体裁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戏剧。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够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散文整体阅读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1散文的特点是 形散 神不散(形散 神聚)。能明白一篇散文究竟是通过什么来抒情:是通过写景抒发感情——借景抒情,还是把感情寄托在某种物上——托物言志。   还要明白作者在一篇散文中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在一篇散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即为一篇散文的中心思想、观点态度。要求学生找到中心思想外,还要能够进行评价。

2、能够分析文章层次,理解文章的各个部分在起什么作用,哪里写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中心,而其它地方分别从什么角度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作铺垫。

3、能够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情。理解文中意思含蓄的句子来表达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

 

三、小说阅读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注意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与神态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形象。

2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

3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 主要是  渲染……气氛;烘托(衬托)……心情;有时交代季节气候,借物抒情。

(2)社会环境  主要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或者为人物出场作铺垫;有的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文体综合阅读 

 

1标 题:是文眼,统帅全文,有时交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有时是议论文的论题或 中心论点。

 

2开头部分: 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统帅全文,引起下文,(和下文一一对应); 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如是环境描写的开头见“环境描写”内容。

 

3过渡句、段(短段): 承上启下,前半句总结上文(段意)(中心句),后半句领起下文(段意)(中心句)。 特别注意议论句。

 

4结尾(多用议论抒情句):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点题或再次点题(记叙文、小说);揭示主题或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

 

5转折关联词 段首出现,往往是分段的标志;  句中出现转折关联词,它后面的内容重要,往往是作者的观点、意见。

 

6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 这是文章的重点或线索; 画出表现情感的动词或形容词,这是作者和文章中人物的感情基调;  画出议论抒情句,这是总结段意、中心,概括人物性格、品质的地方。

 

7、主要的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写作方法)

(1)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寓意):以事物的特点来表达人或社会的本质特征或精神。

(2)对比 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相对的两个方面做比较,突出……特点

(3)衬托 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突出……特点。

(4)联想:空间、时间接近,性质、形态相似,展开联想,文章内容丰富。

 

8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 主要是  渲染……气氛烘托(衬托)……心情;有时交代季节气候,借物抒情。(2)社会环境  主要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或者为人物出场作铺垫;有的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9人物描写

(1)描写人物的方法上讲,它包括: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描写角度上讲,包括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作用是交代人物的特征:如年龄、职务、经济等情况; 刻画人物的性格、品质、精神。特别注意,不可孤立地看问题,要把文章中的描写前后联系起来,看出人物的变化,才能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 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到正衬或反衬的作用。

 

   10理解词语含义 要结合语境,由此及彼,注意转意和延伸意;有表及里挖掘潜在意义;  比较分析,明确特定含义;  弄清手法,认识比喻意、象征意。特别是学会类比造句,例如广东考题要求考生理解“祥子真想把车放下”中的“硬”字的好处。我们就可以造句“……真想硬不做作业”,就能够理解“硬”是一种不顾一切的反抗心理。再把答案代入试题思考,就可以看出其正确来。

 

11评说一篇文章的表达技巧 应该从 选材剪裁、立意构思、谋篇布局、语言风格、写作特点等方面去考虑。

 

12、前后照应的句子: 好处是使文章前后呼应,上下连贯,线索清晰,中心突出,结构完整等。

 

1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要注意各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及它们在文章中的不同作用,尤其是抒情与议论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14修辞手法的作用一是它本身的作用;二是结合句子语境回答。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
对比:强调了…… (突出了……)
  (5)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15、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16、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不行。因为该动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不行。因为该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不行。因为该副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17、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18、仿写:必须要求仿句 与原句句式一样、字数基本相同、词性相对、意思相关。


 初中语文知识要点

  

1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2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3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4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5二种说明文类型(按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6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7二种论据形式:事实、 道理。
   8三种人称: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第三人称(他)。
  9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
  10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2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13
说明文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14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15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16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寓情于景。  

17四种文学体裁: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
  18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19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20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21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属于道理论证)。    

22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
  23引号的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 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
  24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25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6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细节描写。
  27、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 ②搭配不当 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④前后矛盾 ⑤语序不当 ⑥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
  28省略号的用法:①表内容省略 ②表语言断续 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维跳跃 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29常用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下定义。
  30常用修辞方法: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加强(增强)肯定(或否定)语气。
   31常用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烘托、联想、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借物抒情、直接(间接)描写、想象。

 

 

QQ空间:   http://1336721112.qzone.qq.com                               

 

网校地址:  http://space.30edu.com/07660229/

 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教研中心研究员      远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