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视频下载 知乎:陈经大势观察:大放松小紧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07:56:55
陈经大势观察:大放松小紧缩 [转贴 2009-08-09 12:46:14]    字号:大 中 小

 本周美股是涨的,港股跌得不多。但A股跌得比较大,是2月底以来跌得最大的一周,而且成交显著缩量。市场气氛有些转空,3300点以上成了天量堆积的区域,看来不容易过去。

前一段多方逼空,是机构干的。6、7月华夏等大基金仓位提高10个百分点,这种买力是惊人的,一气拉上了3400。进入8月以后,这种上涨模式结束了,因为股票基金仓位已经很高了,超过了历史最高点,余钱不多了。7月新基金募集虽多达500亿要建仓,但是基金总体上有减仓的必要。同时散户承接也不是很有力,基金与股票开户数虽然是逐渐增加,但与2007年中的盛况相比还差太远,基金开户一周还比不上那时一天的。2007年3-5月散户逼空机构的事,现在没有出现。3200-3400的震荡,主要是机构干的。特别是本周,金融股是机构的主力持仓,跌了不少。

市场主要是对央行紧缩有担心。中央宣传上是统一的,没有谁敢说要紧缩,几次三番解释。但实际动作上,显然有所控制。这也是正常的,因为现在还是信心经济,一定不能把人的信心弄下去。但放贷量实在太过离谱,房价显然涨得太过火了,确实要控制。这种局面,是因为中央就靠银行搞一招鲜,没有实质运营机制的大改革,搞了一段时间以后,必然面临方向上的“二难选择”。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会出问题,想靠“微调”解决问题是幻想。

说句不好听的,“货币政策”搞什么“坚定不移”,根本就是胡扯。这说明舆论争议大,所以才要“坚定不移”。宏观调控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工具,它的用途是反周期,搞得好也就是减少危机的痛苦程度,搞得不好还会加大灾害。它不可能消灭中国经济运行机制的内在矛盾。主要精力去搞宏调,而不是解决内在矛盾,自然议论纷纷,风评不好。搞经济改革才需要“坚定不移”。

话又说回来,中央这样搞宏调年头也不短了,要改也难。所以宏调政策紧缩放松,成了股市最大的基本面,比中国经济的长期上涨趋势还厉害。既然主要就是搞宏调,我认为还是放松比紧缩好。形成坏账不要紧,至少建成了不少东西,全国人也有劲折腾,动起来总会有些好事。紧缩却不改革,那是走死路。我看老温已经想通了这一点,改革搞不来,那就往“松”的方向走,总能留下不少东西,而且全球也不是中国一家这么干。老温管经济,前半期主要是控制,后半期主要是放松,也算是个进步。

现在社会的疑虑是洪水滔天大通胀,我可以断定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它的结果是贫富分化加剧。中国政府对基础物资控制力还是不错的,生产能力还过剩,只要肯花钱搞补贴或者行政管制,不会让老百姓没饭吃,这是生产力的进步。但是社会上钱出来了,运行机制相当偏向利益集团,贫富分化就加剧了,这些年分化得相当厉害。所以,除了炒不了的,都会去炒。房地产快弄得中产都买不起了,富人还是不停地买。本届政府搞房地产名声很不好,它的根源在于社会财富分配机制。穷人不是活不下去,甚至不是上不起学没房住,主要是感觉在社会财富分配中混不好。

我判断目前银行一些控贷措施,确实是小动作。放得太快了,稳一下,方向还是要放贷做事。感觉稳一些了,或者不放贷不行了,贷款又冲出来。大的方向是放松,过头了紧缩一下,大放松小紧缩。股市长期还是一个资金过剩的环境,现在即使跌下去了,也会上来。机构减持是为了低位增持,散户投资意愿不可能倒转。社会对通胀的恐惧是长期的,认为银行存款信不过的人,正急剧增加。

估计后市会缩量观望一段,等慢慢明白中央的意图了,社会资金入市积聚力量够了,又会往上炒。不用担心又跌成熊市给套牢。就象房地产,如果又跌到年初的低价,多少人会买?但后悔不来了。

对个股的分析
本周中信招行,以及兴业浦发等金融股普遍大跌8%以上,这是机构减仓造成的。但我觉得不可怕,是仓位控制型的减仓,并非逃跑式清仓。从成交来说,两市成交额四天逐渐减少,缩得不小。但中信与招行周中三天下跌是慢慢放量的,说明市场资金见跌低了趁机买入。周五金融股有提前企稳的迹象。我认为是跌到位了,因此投机性买入,超过半仓多了。

总的来说现在不低估了,想挣钱只有靠投机,害别人,避免被别人害。所以,我要学习实践 投机的操作。也要止损,作出标志性的“投机不成止损”的动作,心理上走过这个阶段。

在熊市中投机,我们的指导策略是要增加股,卖出是为了买回更多。熊市要买股,不然白熊了。熊市止损,在价值投资的框架中就是“追高买回”,比不买回要好。我有前面熊市也有卖出,没有卖丢,但也没有太大收获。

在牛市中投机,我们的指导策略是要增加现金,牛市要挣钱,不然白牛了。所以,不要增加仓位,注意获利了结。一部分卖出的现金,可以坚决等待熊市再说,或者拿出去买债券基金之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