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公司骚扰如何投诉:传为成吉斯汗后裔的西南铁改余姓蒙古族族源考辨(转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25:04


本人从小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中感受几百年来家族的沧桑变化,最近查家谱,网上校对,抛砖引玉,希望能有同族人在此批正

虞胜明,亦作余胜明 QQ:459015106

诗曰:
余姓原本宰相家,奸兵追赶逃天涯

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颈(锦)桥边插柳丫。

否泰是天皆由命.悲伤思我又思他。

余姓本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

十人誓愿归何处,云游梦里浪卷沙。

(认此些诗为本家,回帖!!)

伯牙吾台系蒙古姓氏,亦写作玉里伯牙吾氏或玉里伯岳吾台惕氏,汉族姓为俞。伯牙吾台(即玉里伯牙吾)是元朝蒙古钦察部国主后裔,祖籍内蒙古赤峰地区。家族名人有元朝大将土土哈、床兀儿、东路蒙古元帅不花帖木儿、元朝宰相燕铁木儿、撒敦、唐其势、诗人泰不花。元代以后,则有明初大将俞廷玉、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等人,他们是东路蒙古元帅不花帖木儿的后人,元至正十二年在庐州(今合肥)取“玉”字谐音易族更姓为俞。

欢迎伯牙吾台氏浏览蒙古族“西昌姜坡俞氏(玉里伯牙吾氏)园区”网站,可使用“百度”或“google”搜索“西昌姜坡俞氏园区。”同时欢迎蒙古族同宗参观西昌姜坡俞氏家庙,该家庙本元朝蒙古钦察部(今喀喇沁蒙古族人)王族玉里伯牙吾氏即元朝大将土土哈、床兀儿、不花帖木儿、宰相燕铁木儿、撒敦并九子十进士之宗庙,始建于辽代武安城(今内蒙古赤峰地区宁县)黄羊川第七渡,入元朝再建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奎树沟。明初玉里伯牙吾氏更姓为俞,位列开国公侯,镇守建南(今四川凉山),三建家庙于西昌西城,清代以后又四建、五建、六建于西昌城东姜坡,总之屡毁屡建,现存为七修建筑,占地三千平方米,上下历史可追述千年。内有手执月斧的古代土土哈塑像(又称邴灵太子)、东路蒙古元帅不花帖木儿像、元太祖铁木真像,及一些古代碑刻。在西昌城内乘五路公交车可直达姜坡。




传为成吉斯汗后裔的西南铁改余姓蒙古族族源考辨(转贴)

作者:札齐斯钦
四川、云南、贵州、重庆乃至湖南、安徽、江西迄今为止都还有一种自称为元太祖铁木真后裔的铁改余氏族人,云贵川渝的该族人甚至

还在计划编篡一本《中华铁改余氏通书》。对此一现象历史学界和民族学界早已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白滨研究员、内蒙古民委副

主任荣盛、云南民族学者杜玉亭、高力士、马世雯、四川民族学者李绍明、胡昭曦、元太祖二十九世孙那楚格教授等都曾对此有过研究,并发

表过专论。目前学术界对此主要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铁改余氏是元太祖后裔,但世系未能澄清。另一种认为铁改余氏是元朝party项人安庆守将

余阙的后裔或其同族之人。但笔者经过深入研究云贵川渝及安徽等地多种余俞氏族谱后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成立,铁改余氏实际上是元朝钦察

人玉里伯牙吾氏家族的后裔。
四川西昌礼州《余氏族谱》载:“始祖铁木见元朝东路不花元帅,敕赠两平王,谥曰显宗皇帝……原系大元朝武国城第七渡生长人氏…

…”西昌姜坡《俞氏宗谱》载:“吾祖元朝东路不花元帅铁木儿是也,敕封南平王……”石棉县《余氏族谱》载:“始祖铁木儿系元成宗铁木

耳同母之弟也,本东路之不花元帅,封西平王……”成都《余氏族谱》载:“吾余氏启自元朝,始祖南平王铁木建封殖湖广……”云南沾益《

余氏族谱》载:“始祖铁木见南平王也,职任东路蒙古军元帅……”宁蒗《余氏族谱》载:“先祖铁木耳元太祖铁木真后裔也……”巧家《余

氏族谱》载:“先祖铁木建元朝东路不花元帅也,世镇辽东铁龙山 ……”重庆《铁改余氏宗谱》载:“始祖铁木建元朝东路不花元帅,主军事

征伐……”此外四川大邑、合江、威远、青神、洪雅、仁寿、内江等地《余氏族谱》和犍为余氏《蒙族源流》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从上述

各种谱碟的记载来看,余俞氏始祖系元朝东路蒙古元帅这一点应该是可以确定的。而不花元帅中的 “不花”两个字则应该是人名的一部分,而

不可能是官衔,以上看来其始祖可能叫不花铁木见或不花铁木儿。其封号为南平王或两平王、西平王尚难确定,但其封号中或许有一“平”字

。中国人家谱中记载的内容未必都是事实,但必然也有是事实的部分。
《元史》中东路蒙古元帅见于史载者唯一人,即元文宗朝丞相燕铁木儿之叔父不花铁木儿,此外不见其它记载。东路蒙古元帅一职亦于

燕铁木儿家族败落后即撤消,从该职物的设置沿革来看始终与燕铁木儿家族有密切关系,他人莫能染指,燕铁木儿擅权后更是将其归入自己领

导的大都督府军事系统中。此东路蒙古元帅不花铁木儿曾主持过对云南上都派诸王的讨伐战争,因功授封武平王知枢密院事拜太尉,而西昌姜

坡《俞氏宗谱》记载其始祖南平王铁木儿曾参与平定云南诸王之乱,正与此人情形吻合。另外,燕铁木儿、其弟撒敦、其子唐其势曾先后担任

文宗、顺帝两朝的宰相,成为元末最显赫的宰相世家。这正与铁改余族谱中“吾本元朝宰相家”的记载相吻合。又燕铁木儿之封地在江南太平

、撒敦之封地在庐州、幼弟答邻答里之封地在南京句容、其祖土土哈之封地亦在江南、因此不花铁木儿之封地也应该在江南,这又与洪雅谱所

载“祖籍江南入西蜀”的情形吻合,而后来其九子一女更是在江南庐州分手。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铁改余氏并不是居住在庐州的party项人余阙

的族人,因为《明史.俞通海传》中称:“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父廷玉徙巢……”而俞廷玉据西昌姜坡《俞氏宗谱》记载就是九子十进士

中的秀一公,庐州分手后匿巢湖投金花姐水寨。
又四川长寿《余氏族谱》载:“始祖铁木健……其子侄在朝中为相者名余登阁……自祖以后,入朝弟兄皆秉性温良保守,上皇归天顺帝

即位时,值春月元,顺帝在宫偶得一梦,梦见九根枪矛立于朝。次日早朝,帝将梦命各大臣圆,朝有*相庞悲奏到,主人龙梦得见九枪矛,乃铁

也,想是铁氏弟兄九人在朝官高爵显,恐有谋反之心,顺帝信之乃命*相庞悲挂帅带大将坚崇尚出兵要诛元臣,铁氏族人自知乃诛九族之罪,遂

在凤锦桥边折柳为记,改姓埋名各散一方。”又有“历系原来是铁家……因有*臣害我意,改姓余氏活生涯。”贵州《余氏总谱》中也有类似的

记载,只是将元顺帝误作元太祖,后来又误作朱洪武,辗转传抄,横多错置。该段记载是非常有涵义的。从元史上来看,顺帝即位后政权实际

上掌握在燕铁木儿与伯颜两大丞相家族手中,两派斗争激烈,后燕铁木儿家族发动政变被伯颜粉碎,这正与该谱的记载神似。但元顺帝并未因

此将钦察人燕铁木儿家族斩尽杀绝,钦察人在朝中的势力很大,连皇帝的卫戍亲军都有一半掌握在他们手中,而燕铁木儿家族就是他们的首领

,因此元顺帝为了安抚钦察人必须缩小打击面,尽量网开一面,避免把钦察人全部逼来造反,《元史》中就有顺帝下令将唐其势、答邻答里之

后发往边地的记载,当然其它的燕铁木耳(玉里伯牙吾氏)家族成员同样也不可能在朝中立足了,九子十进士当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返回江南

封地的。元末红军乱后,他们逃到庐州可能是要与撒敦的后人汇合。从俞廷玉逃入巢湖又成为水师首领这一点来看,当时逃入巢湖的便绝非俞

廷玉单枪匹马一人,必然带有相当势力。

  • 而当时在庐州逃散的也绝非九子十进士当还有其它宗族、扈从乃至别的钦察人。四川彭水县向家坝的谭、张二姓便极有可能是当时随九子十进

    士逃跑的钦察人中的一支。燕铁木儿其先世为钦察王族,姓玉里伯牙吾氏,九子十进士要易族更名不可能姓玉,因为汉族中没有姓玉的,只能

    取其谐音改姓余或俞、于。对此西昌姜坡《俞氏宗谱》中也有一段记载:“祖公四十无子,虔心斋戒,遇一癞僧乞食,屡以酒食酬之,得其指

    穴,葬母吉地……僧曰汝祖德浩大,上帝命吾渡汝,奈无缘耳,汝今虽无天仙之分,犹享可地钟之灵,当得九子一女,官可至四太守五尚书,

    他日若见此坟上独长黄茅草,汝家当有大难,可易族改姓,然只可字不同不可音不同……”这一记载亦很有隐义,发人深思。目前这三个汉族

    姓中都有人自称是九子十进士的后人。其中余姓最多,广泛分布在云、贵、川、渝、湘、赣,俞姓则分布在皖、苏、川三地,而于姓则仅见于

    渝、川两地。
    从上述多种史料、掌故来判断,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西南铁改余氏就是元朝钦察人玉里伯牙吾氏家族的后裔,其始祖也就是元朝武平王东

    路蒙古元帅不花铁木儿,铁改余诸谱中之铁木见显系繁写儿字误作见字之故。对西南铁改余氏族源的研究应该采取科学的严肃态度,不能任意

    杜撰,部分地区余氏族人将铁改余氏归入元世祖忽必烈幼子铁蔑赤或其长孙晋王甘麻喇项下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西南铁

    改余氏虽然出自于元朝钦察人玉里伯牙吾氏,但不能否认其祖上在元末已经融入蒙古贵族这一基本事实。《元史》上记载土土哈以蒙古贵族女

    子弟塔伦为妻,其子床兀儿以元朝公主为妻,至其孙燕铁木儿更是以泰定帝皇后八不罕氏为妻且又尚宗室女子四十人。燕铁木儿之女则为顺帝

    皇后,其子塔喇海为文宗养子,文宗之太子帖古思则又被燕铁木儿收为养子,其三个姐妹也嫁与皇室成员,玉里伯牙吾氏当算皇亲国戚。这大

    概就是铁改余氏的祖先在修宗谱时为什么总要和元朝皇室攀扯在一起的原因。又据《元史》记载钦察玉里伯牙吾氏本为早期东蒙古游牧部落,

    后随契丹贵族西迁中亚,再进入欧洲伏尔加河下游钦察草原的,至元太祖讨伐钦察不过三世。因此严格说来,钦察王族玉里伯牙吾氏应该是早

    期蒙古人西迁欧洲的后裔。
    说明数点:
    1.“不花”二字在蒙语中译为健牛,蒙古人多有以公牛为名者,但无此为官衔者,《元史》中也无此例援。
    2.内蒙古元太祖的后人都改姓包或鲍、宝,源自于博儿济吉特之博字,奇渥温(乞颜)则改姓齐,都不姓余,也不姓铁。元朝go-vern-ment曾有禁令禁

    止蒙古、色目人仿汉俗,铁木见既为皇室成员更不可能以汉俗用铁字为姓。元朝皇室本身不姓铁,《元史》中也无皇室成员改姓铁的记录,则

    改铁为余无从谈起。显系后人按照汉族的文化传统附会而来。
     云南地区之世系即可看出其显系按照汉人字派来杜撰。

      《铁改余宗谱》,始祖元代铁世义;子铁龙、铁虎;孙木真、木耳、木见等。

      《余姓历代宗谱序》,始祖元代铁世义;子子琳、子高;孙木真、木耳、木见等。

      《铁改为余》,始祖元代铁世义;子子琳、子高;孙木真、木耳、木建等。

      《余氏家谱宗支》,始祖元代铁世义,子铁龙、铁虎;孙木真、木耳、木建等。

      《余氏谱序》,始祖元代铁世义,子子琳、子高;孙木真、木耳、木犍等。

      《余姓宗谱序》,始祖元代铁世义,子子琳、子高;孙木真、木耳、木犍等.

      《铁改余宗谱》,始祖元代铁世义,子子琳、子高;孙木真、木耳、木键等。

      《余氏重修宗谱》,始祖元代铁世义,子子琳、子高;孙木真、木耳、木键等。

      《余氏族谱》,始祖元代铁世义;子子琳、子高;孙木真、木耳、木健等。

      《余氏宗谱》,始祖元代铁木真。

      《云南省宣威县铁改余氏宗谱》,始祖铁木真——拖雷——铁世义(即忽必烈)——铁龙(即真金皇太子)、铁虎(宰相)——铁木见(

    九子一女)等。
  • 2007-04-05 13:15:51
  • 楼主(2) 西域Ж狂想 【传呼】【给力】【回复】
  • 3 传为成吉斯汗后裔的西南铁改余姓蒙古族族源考辨(转贴)

      《余氏宗谱》,始祖铁世义;子子琳、子高;孙木真、木耳、木建等。
    3.一些铁改余族谱称“余氏祖奇渥温,胡人也,入华夏而起于朔漠,初号蒙古……”这是对的。奇渥温即乞颜,为蒙古尼伦部和迭儿列斤部的

    始祖,铁木真是尼伦部后裔。而燕铁木儿是迭儿列斤部的后裔。
    4.青神余氏修谱最早,影响最大,后世其它地方的铁改余族谱多受其影响,辗转传抄遭成很多共同的错误。四川学者李绍明早就指出他看到的

    铁改余族谱源出一本,其结构、内容大同小异,一些糟稗内容的神话也是共同的。青神余子俊的坟在四川夹江,他官至尚书,其父名祥,官至

    吏部郎中。《明史》中无其世系,不知四川夹江文管所中有其墓志铭否?
    5.四川泸沽湖么梭人中有一支甘麻喇的后代,其世系清楚,没有铁木见及九子记载。铁蔑赤就更荒唐了其早年即死,哪有后人?拉施特著《史

    集》曾查看过蒙古汗国的金册即家谱,所以比《元史》完备,但没有铁木见及九子记载。
    6.铁改余族谱中的叙事诗按蒙古人的传统就是最早口耳传承的家谱,一般是较真实的。其祖上为宰相家,元末避红巾之乱改姓为余当有一定根

    据。
    7.关于秀一公的后人,现在有几支,安徽、江苏、四川的称改来姓了俞,又重庆、江西的说改来姓了余。按重庆的可能是铁改余某公的后人,

    但不是秀一公的后人,各地的铁改余经常搞错祖先的排行。江西的就未必是铁改余了。其宗谱称秀一公入川后又回江南是侍奉南必氏太后祖母

    (元世祖妻),则荒诞离奇。既已亡命入川岂又能重回虎口?江西的余氏很多都是金兵南下时从河南迁入的,后世迁云贵后始附会铁改余之说

    。白寿彝《中国通史.元时期(下).燕铁木耳传》中称燕铁木儿指使中书省臣上书要求将其祖土土哈在安丰等处封地转赐与他。由此可知土土

    哈有封地在江南安丰,而西昌姜坡《俞氏宗谱》序言称:“吾原籍江南风阳府安丰县(在今寿县境内,元末被红巾之乱后明初洪武二年废),

    洪武25年祖通渊受钦命来建(今西昌)……子孙世袭昭毅将军建昌都指挥……”又《明史.俞通海传》中称:“俞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

    父廷玉徙巢。子三人,通海、通源、渊。元末,盗起汝、颍。廷玉父子与赵普胜、廖永安等结寨巢湖,有水军千艘。数为庐州左君弼所窘,遣

    通海间道归太祖。太祖方驻师和阳,谋渡江,无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亲往抚其军。而赵普胜叛去……”“濠人”指濠州人,

    与安丰同属元代安丰路,明称风阳府。与土土哈之封地吻合。又西昌姜坡《俞氏宗谱》称秀一公庐州分手后匿巢湖,投金花姐水寨,受寨中人

    盘诘历由,乃假河间大族俞氏为族籍,冒称俞氏后人更名俞廷玉。按金花姐史有其人,大概在至正12年死于反元斗争,其后部属结水寨于巢湖

    ,称彭祖寨,又称金花姐水寨。则九子十进士之庐州分手实为至正13年,而俞廷玉最早在至正13年始出现于元末政治舞台,这在史书中可以查

    到。“元末,盗起汝、颍”则指红巾大起义,《明史》中都是如此写法。因此铁改余的祖先既经历过宫廷斗争后来又被红巾之乱,这是先后都

    经历过的事,故其始终存在两种逃难的说法。这两件事都很大,在其族谱中不能没有反映。俞通海(其妻于氏)、俞通源、俞通渊的墓志铭在

    史书中和南京市博物馆都能查到,虽为明朝go-vern-ment所拟定,仍有不少和铁改余有关联的痕迹。云南省宣威市余庆珊、余庆元等人1998年编修的黄

    金家族《铁改余氏家谱》第一卷“家谱中涉及的地名、人物考证”一节称云南陆良县有一大支俞通海后裔,但不知到铁改余这回事,其族谱中

    也自称祖上是汉族。按《明史.俞通海传》中称:“通海……卒,年三十八岁,无子,弟通源嗣其官。”其它史料和各地俞氏谱均作如上记载。

    云南陆良县那一大支俞通海后裔不知其所出。1981年,四川西昌姜坡12名俞姓老人联名上书有关部门,要求恢复其蒙古族族籍,称其祖上是铁

    木真、铁木耳两兄弟,是铁夹(家)余的后裔,由此拉开了铁改余认祖归宗的序幕。
  • 2007-04-05 13:23:22
  • 猫(3) 哇哇。。 【传呼】【给力】【回复】



  • 2007-04-05 13:44:49
  • 楼主(4) 西域Ж狂想 【传呼】【给力】【回复】
  • 这里面的东西全是几百年来所有余姓家谱的精华摘要,看不懂很正常,我也是看了几遍才看明白,而且我也听父辈说了二十几年了
  • 2007-04-05 13:47:49
  • 楼主(5) 西域Ж狂想 【传呼】【给力】【回复】
  • 以下转自贵州一同宗族收集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生活着近7万名蒙古族民众,其中成吉思汗所属的奇渥温部后裔约占半数以上。几百年来,在对西南环境的适应过程中,他们形成了以山区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原来的游牧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通过家谱、墓碑、口授的方式,传承着家族的历史和自己作为蒙古人的执著信念,体现出一种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西南蒙古族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其中内涵着宝贵的民族人文资源。

    一、散居在西南各地的奇渥温部后裔

    自元朝之后,经过了600多年的岁月,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的蒙古族,形成了总体散居与局部聚居的一般格局。根据近年来的统计,云南省蒙古族有1.5万人;贵州省蒙古族有2.4万人;四川蒙古族有2.7万人;重庆蒙古族约0.2万多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蒙古族总人口为591.39万人,而西南3省1市蒙古族人口约为6.8万人,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1%强。属于成吉思汗后裔的乞颜支系的蒙古族,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仍旧顽强地传承着本民族与家支的历史,坚守着自己是蒙古族的理念。散居在西南各省市的余姓或又由余姓改为他姓的蒙古族民众中,通过家谱、墓碑碑文及口传,流传着一个内容基本相同的“铁改余”的传说。

    (1)云南通海等地:

    云南省玉溪地区通海县余姓蒙古族相传,他们的先祖铁木见(或犍,或铁世义)为铁木真的后裔,是元朝的宰相,因遭奸臣陷害,举家被迫逃亡,或云元末时被红巾起义军追捕。一日铁氏10弟兄逃至一渡口,追兵迫近,艄公盘问姓名,铁家兄弟忽见江中跃起一条大鱼,忙说姓“鱼”(余),才得以渡江脱险。由此,就将“铁”姓改为“余”姓。后逃至安徽风颈桥旁(有说安徽风阳江或四川泸州),为避免招人耳目,兄弟们决定分头逃命。为了日后好相认,便作诗10句,各持1份,以为凭证。诗曰:

    余姓原本宰相家,奸兵追赶逃天涯(有的为红巾赶散人西涯)。

    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颈(锦)桥边插柳丫。

    否泰是天皆由命.悲伤思我又思他。

    余姓本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

    十人誓愿归何处,云游梦里浪卷沙(认识此诗为本家)[l](21)

    “曲靖市余家屯(铁改余宗谱)云:‘我余之祖奇渥温胡人也,入华夏而起汉(朔漠)。初号蒙古,铁木真人出焉??”[1](22)

    在宣威市迤谷村,有立于清道光年间的(余治贤墓碑)。余姓族人在碑文中表明,他们“真乃铁木真后裔”。[1](301-302)

    (2)贵州大方:

    贵州省的蒙古族大部分居住在毕节地区的大方县与铜仁地区的思南县、石阡县。此外,在毕节、黔西、金沙、纳雍、遵义、仁怀、凤冈、湄潭、印江、施秉、镇远、岑巩等县市均有分。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在蒙古族人口分布最多的3个县中,大方县10 949人、思南县4 069人、石阡县3 583人。3县蒙古族人口占全省蒙古族总数的77%。贵州蒙古族主要以余姓为主,占全省蒙古族的80%以上,其中仅大方县的余姓蒙古族就占全省蒙古族总人口的46%。

    贵州蒙古族的聚居中心大方原名大定,大定自元代就有蒙古族迁驻。根据民国十四年(大定县志·武备志·元达鲁花赤)记载,“元初,既置都元帅府于顺元,又置都元帅于‘亦奚不薛’。大定之有军政,盖仿于此。‘亦奚不薛’者,即明之水西,今大定、平远、黔西皆其地。又得安平、清镇之北境,修文之西境也。”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九年,尽平其地。因其部落,立三路达鲁花赤。留也速答儿诸军镇守,命药剌海总之。此‘亦奚不薛’有镇戍之始。”次年,即1283年,在此地设都元帅府,“时又使皇孙帖木儿不花驻营‘亦奚不薛’。”这段史事,可以从(元史·帖木儿不花传)、(新元史·也速答儿传)等文献中得到印证。亦奚不薛的都元帅府虽然时立时撤,又复立复罢,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使乞颜部落的蒙古族对这里的山川、民情已经较为熟悉。这就为元朝的四川地方政权覆灭后,他们陆续辗转迁徙到大方一带创造了前提。

    而在20世纪80年代的民族识别工作中,经过调查,发现大方县各乡镇的蒙古族,均由四川辗转迁来:六龙燕坪和理化乡的余姓,于明末经贵州遵义、黔西辗转迁来;达溪镇的坝子和新寨的余姓,系由四川南通永宁府东荣里迁至大方达溪镇的坝子和新寨一带;达溪镇的烂田湾、瓢井镇中洞的余姓,系由四川内江、成都、宜宾辗转迁至叙永,然后迁到大方;达溪镇的雨沙、堡朵、余家寨的余姓,系由四川到遵义,再迁至石笋、白岩脚;高枧、瓢井镇下寨的余姓于明崇祯二年(1629)八月,由四川古蔺举家迁往大方余家塘定居,然后散居;八堡乡甘沟余姓,系由四川重庆来黔经商,经毕节海子街、小坝,流落八堡乡甘沟定居;兴隆乡的石板二合岩余姓,乾隆三十五年(1770)由四川嘉定府迁居到遵义绥阳桑木坝,然后迁至大方;马场镇的牛场方井余姓,由四川迁至大方余家塘,后移居到方井;等等。大方县的余姓蒙古族群众,珍存有明嘉靖三年(1524)撰修的(余氏族谱),谱序中记载:

    我余氏祖姓奇渥温。胡人也。入华夏而起朔漠,初号蒙古.铁木真出焉。??不料红巾扰乱天下。又被奸臣诽谤,元顿帝听信奸臣之言,有诛吾九族之意,统家窃负而逃.来至四川,改铁为余,余字万代不改,一行来至泸州(泸阳)凤锦桥,人多影大,难以一路.乃联诗盟誓遗嘱作证.四散各处。

    “诗日:

    本是元朝宰相家,红巾构祸入西涯;

    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边插柳桠;

    否泰是天皆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

    余字源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

    十人誓愿归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

    后来贫富须相认,千朵桃花共树发。”

    清咸丰元年(1851)续修的<余氏家谱·小引>也声明:“我余氏之宗,其由来已远矣。自元迄明,世远而年湮矣,历明至清,时移而代更矣。溯厥渊源,一脉相派,而今五百有余岁矣。”[1](895-896)

    这个时间限定,就表明大方的余氏并非汉族的余姓。据传,华夏族的余氏出自姬姓,为春秋时代晋国人由余的后裔。大方的余姓蒙古族民众相传,他们的先人在元明之际的逃亡中,才藏匿了真姓,将原来姓中的第一个字“蜮”,去右半边而改“金”,再去掉“金”下面的一横成为“余”姓。凡是余姓家族的子孙,从小就将族谱中的联诗盟誓内容背诵,以期世代相传,不失民族本色。1983年1月29 日,大方县的余其鸳、余洪涛、余尚谦、余尚书、余尚友联合签名,向当地go-vern-ment正式提出返本归源、恢复蒙古族族籍的申请。得到大方县人民go-vern-ment的高度重视,组织专人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

    1984年10月30日,大方县民族识别办公室根据贵州省人民go-vern-ment黔府(81)112号文件“由于旧社会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和政治上的种种原因,有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不愿意表露自己的民族成分,现在要求返本归源,需要进行调查,报告上级审批更正”和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共安全专家部、国家民委(81)民政字601号文件“一村或一个地区的居民恢复或更正民族成分,须经县以上人民go-vern-ment调查认定方可办理”的精神,将调查结果上报县人民go-vern-ment审批认定。大方县人民go-vern-ment于1985年7月20日以方府复(1985)05号文件批复:“经县长办公会议审议,认为大方余姓申请返本归源为蒙古族是有依据的。”据此,大方蒙古族的余姓群众,统统返本归源,将民族成分改正为蒙古族。[2](896)

    遵循这个先例,贵州省石阡县、思南县、黔西县等地的余姓群众,根据他们自己的(余氏家谱>,经go-vern-ment审核批准,也纷纷改族籍为蒙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