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预赛克罗地亚二回合:数据会说话:27年来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8 11:16:07
2012年2月14日,代表着国家科技领域最高奖励的“五大奖”再次揭晓。

  其中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尤为引人注目,它是从事科技工作的个人在国内可以获得的最高奖项,已有10余年的历史,目前获奖人数仅有20人,且大多为耄耋老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该奖的性质好像艺术界的“终身成就奖”.

  而其他的四项即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也分别是基础研究领域、技术发明、技术应用、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最具代表性的奖项。

  今年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了高能物理学家谢家麟和城市建筑学家吴良镛。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到今年已连续13年空缺。发明奖一等奖属意如今热到发烫的信息技术领域--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和宽带移动通信领域。而“五大奖”中唯一拥有特等奖的“科技进步奖”更是百花齐放,颇多斩获。

  纵观27年来这五大奖项的基本情况,它们其实折射出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和脉络。为此 ,我们对获奖人的年龄、性别、学科、身份等信息做了一些比对分析,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也试图寻找一些规律,希望对如何改善中国科技奖励工作有所启发。

  获奖者年龄和性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2000年开始评选,到2012年共有20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这20位获奖者全部为男性,获奖时的平均年龄为82.9岁,最年长的一位为92岁, 最年轻的也已65岁。

   图1 历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年龄分布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由于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在网上公布的数据中并不包括获奖人年龄和性别,我们只能到其他地方去搜寻相关信息。限于时间,只查找到特等奖和一等奖的174个项目第一完成人的数据。174位特等奖或一等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平均获奖年龄是58.68岁,年龄最大者87岁,最小33岁。在174人中,男性165人,占94.83%,男性平均年龄58.45岁;女性9人,占5.17%;女性平均年龄62.89岁,年龄最大75岁,最小为52岁。174人中61岁以上者共75人,占43.10%,9位女性中61岁以上有6位。33岁-49岁共38人,占21.84%.

  我们祝愿,今后有更多三四十岁的青年才俊获奖。

   图2 获奖人平均年龄变化不明显

   图3 获奖人性别及年龄分布

  获奖者当选院士情况

  20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均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有11位是1980年或更早以前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上述174位特等奖或一等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获奖时已当选院士的,有48人,占27.59%;获奖时不是院士,但在2012年统计时已当选院士的,有69人,占39.66%;目前尚不是院士的,有57人,占32.76%.

   图4 获奖者当选院士情况

  报奖人数

  一等奖最多允许15人申报。如果我们从首次颁奖的1985年一直统计到2011年(只能找到其中23年的数据),20多年来获得一等奖的412个项目中,有229项的申报人数是15人,占项目总数的55.58%,申报人数为14人的项目有17个,占3.4%.但是应当看到,申报人数为1人的有7项,2人的有4项,3人的有8项,4人的有11项,总共30项,占获奖总数的7.8%.也就是说,并非只有大的科研团队才能获取一等奖,独立作战者和2至4人的小型团队仍然有凭借其突出科研成就而获奖的机会。(见图5)

   图5 一等奖上报完成人数量与一等奖项目数量

  产学研合作

  在27年来的所有9087个获奖项目中,有470个项目是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即申报单位包括了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三种类型。从产学研合作获奖项目占当年获奖项目总数的比例来看,总趋势是产学研合作越来越强,令人欣慰。(见图6)。比如,1985年,这个比例是2.64%, 到了2011年,这个比例高达17.57%, 是27年来最高的比例。从2008年开始,连续4年产学研合作获奖项目的比例都超过10%.其中企业为第一单位的有132个项目,占470个产学研项目的28%.

   图6 产学研项目占当年获奖百分比

  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国家科技奖励“五大奖”27年来的历程,也见证了我国科研队伍的成长、壮大,见证了我国整体科技实力的明显进步,以及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这一历史过程中产学研结合项目的崛起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