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西姆餐厅菜单价格:安庆民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25:34
乡间理发
 往年在乡下,理发叫“剃头”,理发师当然也就成了“剃头的”。一年到头,乡间的小路上,常看到他们或拎着或背着一个不大的四方形的理发箱子,走村串户的身影。
  大集体年代,每个剃头的都有相对固定的服务范围,一般都是自家附近的几个生产队,跨大队的好像不多。他们的手艺多是祖传的,也有因为腿脚不方便,不能下地干体力活而从小拜师学艺的。每十天上门剃一次头,周而复始。倘若有人外出或有事耽误,漏了一次也就算了,好在周期不长,头发不至于长得那么长。有晴好天气,生产队劳力出工,剃头的会准时来到生产队大屋的堂轩,为社员剃头。乡间剃头没什么大的讲究,对师傅手艺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能剪发、修面就行,当然也就谈不上发型之类。有的给小孩剪头发,好像一个海碗扣在头上,难看极了。在堂轩的中间,摆上一条长板凳,就近从锅台的吊罐里舀来温热水,一个人一二十分钟,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剃好头的,会大声从田畈上喊来下一个对象,好似工厂的流水作业。歇伙的时间,给不出工的小孩子剃,大人们多不愿意休息时间被挤占,因为剃头误工是不扣工分的。
  有句俗语:“在哪家剃头,就吃那家饭。”剃头的早中两餐饭,轮流坐庄,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剃头的来了,家庭主妇就会想到这一次该轮到自家管饭了。那年头,也就是家常便饭,谈不上称肉打酒款待。贤惠的妇女会从菜园里摘来黄豆、碗豆等时新的菜,炖上一两个鸡蛋。断菜荒的季节,有个炒干黄豆、辣椒粉蒸米虾,就算是上等的菜肴了。遇上小气刁钻的女人,家中本来称了肉,这一餐饭也不会端上桌子。
  剃头的工钱,一年一结算,每人全年一元钱,多是在生产队年终分红时,按人头一次性付清,然后再分摊到各家各户。生产队副业有收入的,由队里付给,这也算是一点“集体福利”吧!不过,遇上难讲话的,也要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之前剃“过年头”时,上门讨工钱。
  家中的孩子生得娇惯,第一次给他剃头,家长都会郑重其事地择吉日,由母亲抱在怀里剃头。尽管孩子由于害怕,哭闹不止,师傅还是耐着性子,边用好话哄着边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剃胎头。剃好后,师傅要送上事先准备好的红丝线和方片糕,祝愿孩子长命富贵,一路高升。家长当然也还之以礼,烧了面茶,还要双手奉上红纸包,说些感谢的话。细心讲究的人家,会把胎毛包好,揉成圆团,待日后做成毛笔,留作纪念。乡间习惯,男孩子只有到结婚后剃头时才刮胡子、取耳。要是有小孩头上生了癞疮,剃光头时刮得脓血直流,奇腥无比,也真难为了剃头师傅。
  给我印象最深的理发师傅是邻队的王师傅,至今不清楚他的大名,只知道大人们都喊他“和尚”。这大概是他年青时在天安一座庙里当过几年未受戒的和尚的缘故。他个子不高,一脸的黑麻子,不修边幅,头发也不常理,眼角总是布满眼屎,很有点像济公和尚。孩子们本来就不爱剃头,加上他那一副模样,听说他来剃头,总是跑得远远的,引得家长到处“捉”,就是捉住了按在那里,也要想办法挣脱。只有小脑袋被他的大手一把按住时,才乖乖地听他摆布。平时,有小孩喜欢哭闹,家长就吓唬他“和尚来了”,孩子便停止了哭闹。在山上放牛的孩子们远远望见了他,就齐声高喊:“萝卜萝卜枣子(小萝卜头),我是和尚老子;萝卜萝卜缨子,和尚是我孙子!”王师傅听了,并不生气,反而乐呵呵地笑着。有时孩子们像绕口令那样喊急了,便成了“萝卜萝卜枣子,和尚是我老子……”,他也就笑得更开心了。王师傅剃头,手劲很大,于是,有人用夸张的语言为他编了一首顺口溜:“王师傅剃头,好比蛮牛。三刀两刮,皮破血流。东边取耳,西边穿头。还要捶背,性命难留。”因为理发结束时,师傅总要在背部轻轻拍两下,类似现在的按摩,同时也有告之可以起身的意思。为人随和宽厚的他,听了并不恼怒,也只是一笑了之。
  另一个师傅叫王小镜,挑着一副颤悠悠的担子,一头是座椅,下面的柜子里装着工具,一头是装着木炭的炉子,上面放着脸盆。我想,“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大概由此而来。他多是为公社机关干部理发,社员和我们小孩子很难享受这种待遇。他手脚麻利,手里拿着铁拨,咝啦咝啦地拨动,不一会,炭火就旺了,水也就热了。每剃一个头,两三毛钱,当场付清。“文革”年代的一天,牌楼小学一位历史上有“问题”的老教师正在理发,外面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原来是在接“宝片”,造反派发现了他竟然还在剃头,不由分说把他拉去游街,这位老先生只剃了个“阴阳头”。
  随着那个令人难忘的时代的终结,沉闷空气为之一扫,人们的心情变得开朗起来,理发时也爱说说笑笑。牌楼中学食堂的李师傅拿手菜是熏猪头肉、猪耳朵,于是,有人理发,同事见了,常一本正经地说:“王师傅,您老可要把头搞干净点,今晚要改善伙食呢!”在我的眼里,王师傅的围裙也洗得更白了。理发结束时,他抖动围裙时的声音,也更清脆了。
  小镜师傅早已离世,他五十三岁时生下的儿子王五三,子承父业,在牌楼街的上街头开了一家理发店,当起了老板。现今在乡下上门剃头,几乎成了绝迹,剃头必须到集镇上的理发店,条件是好多了,烫发、拉发、染发、面膜,名目繁多,收费自然也水涨船高,且当场付清,不存在赊账。只是那些年纪大的人剃头,不那么方便了。至于个别地方开的那些“理发屋”、“洗头房”却不剃头,那就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