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英文版:安庆民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16:44:57
团 台
 进入冬季,农事基本处理完毕,属于休闲季节,诸如娶媳妇、嫁女、葬坟、进屋也就自然多起来。一则外出打工人员纷纷返乡,二则农村红白喜事也须族人和邻里帮忙,村人多选择冬季办理一些大事,外加明年是无春年,为讨吉利,所以大家多把应办理的大事压缩进今冬处理。“团台”作为一种筹备活动,在农村逐步蔓延开来,越来越受到农民朋友的青睐。“团”盖取“会合在一起”之意;“台”则为“台柱子”,本指戏班中的主要演员,在此借指集体中的骨干,也就是家族中的得力成员。说白了,也就是办事人家事先通知族人某某时间在某某地点聚会,有劳各位开一个事前筹备会,敬请族人每家每户派一名得力人员出席,商量一下具体的办事流程,等到大事当天一切按事前商量的办理。

  每一户办理大事的人家总免不了以“大姓”自居,都想把事情办得风风光光、热热闹闹,尽量在事前想周到一些,免得到时出现一些尴尬的局面。“团台”就应运而生,既团结了族人,又能集思广益,还能避免近期外姓某某人家出现的不足。概而言之,就是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主事者多半是本族内德高望重之人,所谓“多吃一包盐”的行家里手,自然被大家拥为“主管”(被拥者如觉得自己身体有恙,自然推举自己信得过的助手)。若是娶亲,推荐“主管”之后,还得推荐接亲人员(一般选择亲房中见过世面的稳健人员),商量娶亲的车辆的多少,确定谁挑礼篮和谁当伴娘(一般选择新郎的弟弟妹妹)等等。随后就是推荐支席人(农村坐席非常讲究,本地就曾出现因支席不当而引起亲戚闹情绪的现象,支席者灰头土脸,蛮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慨),多半推荐知书达理之人。

  当然之前得左算右算一次开几个堂轩为宜,这就取决如有几代外婆家或者有没有单位来贺喜的(原则上一代外婆家要坐一个堂轩,单位来人要派有主席,免得事后人家说我本是尊敬你,结果你们家族不把我们当人待),同时还应考虑有没有不好坐的席或者拐弯抹角的亲等等。有时从理论上讲可以少开一个堂轩,但农村人开亲就有长辈坐不撤晚辈的现象,让他们坐在一起自然分不出尊卑有序,自然会惹人笑话,说出“哪是一胎养的呀”之类的话,不然怎会有“外婆家老表抵得小母舅”和“娘家来条狗也是好东西”的说法。外则一个堂轩开几桌也得考虑清楚,时下农人多愿意吃了饭抹抹嘴巴就走,如若让他们等到下一趟,许多人宁可回家吃自家的腌菜炉子锅也懒得等的,总不能让人家破费了饭都不吃吧。

  推荐完支席人员就是推荐厨房掌勺者,自然在族内婶婶或妯娌中选择优秀者“担纲主演”了,其他的女性一律打下手,不过也有严格的分工,诸如动用几个炉灶、何人负责煮饭、何人负责切条等等。

  其余具体事务多半由族人自己认领一项:账房记账发烟、收接礼品报账、外面散烟倒水、负责桌椅板凳、燃放烟花鞭炮、车辆摆放安排、烧水电灯对联、端饭收碗洗碗……事务一一落实到人头上,以便届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如若有认为未到位的,大伙再在一起畅所欲言,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真可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目的就是把一切事务考虑周到,按最高标准办最好的宴席。

  尽管并不能事事如人所愿,免不了节外生枝,或者引发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就成为下一次某户人家办事时考虑的参照物了。“团台”作为一种筹备活动,越来越受到农民朋友的青睐,我想其原因也就在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