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 美国外科感染学会:关于做好十大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工作的通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39:40

各市、县(市、区)植保站(推广中心)、蚕桑站:
    为更好地落实“绿色植保”理念,加快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病虫害防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我站制订了2011年主要农作物十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方案,现印发给你们,并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工作的意义
    推广重大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是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然选择。
    一是控制重大病虫危害,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的需要。所涉及的十种病虫害均是自然发生程度重、对生产威胁大、防治技术要求高的种类,一旦暴发危害,将会对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加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有助于基层群众在病虫防治中进一步明确主攻对象和关键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把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较低水平。
    二是控制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通过大力
    
    推广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技术,特别是集抗病虫良种和趋利避害栽培技术,以及物理阻断、生化诱杀于一体的非化学防治技术,结合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等防控措施,有助于控制重大病虫防治中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主要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风险,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三是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升种植效益的需要。重大病虫防治单纯依赖化学农药,不仅需要防治的次数多,成本高,而且还会造成病虫害抗药性增加,进一步加大农药使用量。通过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尤其是非化学防治措施,可有效减少用药,降低病虫防治成本,提高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各地要充分认识在全省组织开展十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转变工作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二、明确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的目标与关键技术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要做到有的放矢,确保取得成效。
    一要明确推广目标。2011年在全省重点推广小麦赤霉病、水稻病毒病等十大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力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技术在主产县推广规模在80%以上;蔬菜、果树、桑树等经济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技术在生产基地全覆盖。主产县与生产基地均建有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展示基地,发挥技术展示、集成和观摩培训功能,扩大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效应。
    二要明确关键技术。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推广重大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尤其是要注重集成适宜的农业、物理与生物防治措施,形成既有利于作物生长健壮,而又有利于防控病虫害的技术体系,提高防控效果。要进一步优化化学农药的科学安全使用技术,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做到不同机理药剂交替使用,提高科学用药水平。
    三要明确推广效果。通过实施重大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实现全省重大病虫防治化学农药用量较上年降低5个百分点以上,防治效果提高5-10个百分点,危害损失粮食作物确保控制在3%以下,园艺、经济作物在8%以下;绿色防控理念普遍为群众接受,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显著提高,防治工作效能显著提升。
    三、确保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措施落实到位
    要加强“绿色防控”理念的宣传和防控技术的培训,结合送科技下乡、农民培训工程项目等,以农民能理解的图文、能学会的方法、能看懂的现场和方式,大力开展培训,引导农民和防治专业服务组织应用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要广泛建立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区内要做到“领导挂帅、技术挂牌、人员挂钩”;要加强绿色防控示范区与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或园艺作物标准园的整合;要建立重大病虫绿色防治技术综合展示基地,通过基地示范带动,整体推进,促进绿色防控技术落地生根、进村入户。要积极争取绿色防控项目和资金扶持,尤其是要争取地方政府在生物农药、黄板、性诱剂、防虫网等绿色防控所需药械的补贴,保障绿色防控技术的顺利推广应用。
    
        附件:十大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方案
    
        二〇一一年三月七日
    
            江苏省植物保护站2011年3月7日印发
    

 


    附件:
    
        十大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方案
    
    一、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
    1、关键技术
    ①种植耐病品种。因地制宜种植扬麦、宁麦、镇麦等耐病品种,压缩高感品种种植。
    ②化学防治。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药肥混喷”的防治策略。一是适期用药。病害中等及以下流行年份,把握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用药;病害偏重以上流行年份,高感品种防治适期提早至破口期。二是选用对路药剂。推广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多菌灵等单剂及其复配剂,药剂中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多菌灵亩有效用量分别不少于25ml、15ml、25ml、40g;病害偏重以上流行年份,在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频率高的地区,应限制使用多菌灵。上述药剂施用同时,可加入适量生化制剂如强力增产素、丰产灵、植物活力素、磷酸二氢钾等任一种,药肥混喷,保粒增重。三是正确开展防治。亩兑水量手动喷雾不少于50㎏、机动弥雾不少于20㎏,病害偏重以上流行年份至少防治2次,间隔5-7天。
    2、推广区域及规模
    推广区域为全省各小麦产区,推广规模1800万亩。
    二、玉米粗缩病防控技术
    1、关键技术
    坚持走调整播期避病和种植耐病品种、药剂防治灰飞虱相结合的路子。
    ①调整播期。选择安全播种期,避开玉米感病叶龄期,种植春玉米或麦茬玉米,不种半夏玉米,使玉米感病敏感叶龄错开一代灰飞虱成虫传毒高峰期。春玉米播种要确保5月下旬灰飞虱迁移扩散前可见叶龄达7-10叶以上,夏玉米在一代灰飞虱成虫迁飞以后播种。
    ②推广耐病品种。推广苏玉19、苏玉10号、华单1号、农大108等耐病品种。
    ③药剂防治灰飞虱。选用吡虫啉、吡蚜酮、丁硫克百威等药剂拌种防止玉米苗期灰飞虱传毒;选用吡蚜酮、异丙威、稻丰散、敌敌畏等药剂叶面喷雾防治灰飞虱。
    2、推广区域及规模
    推广区域为沿海、沿江与淮北玉米产区,推广规模400万亩。
    三、玉米螟防控技术
    1、关键技术
    ①农业防治。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集中处理以压低越冬虫源;压缩春夏玉米混种面积,减少转移为害。
    ②生物防治。以菌治螟,以白僵菌粉、Bt拌炉渣或细土于新叶末期灌心,或用Bt喷雾。
    ③化学防治。以心叶末期药剂灌心为主,穗期喷雾对穗部保护为辅。使用毒死蜱、辛硫磷、甲维盐、溴氰菊酯等灌心。
    2、推广区域及规模
    推广区域为沿江、沿海与淮北玉米产区,推广规模300万亩。
    四、水稻病毒病防控技术
    1、关键技术
    坚持“抗、避、断、治”的防控措施。
    ①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推广徐稻3号、徐稻4号、淮稻9号、南粳46等抗条纹叶枯病良种;黑条矮缩病重发区,压缩武运粳21、华粳6号、淮稻5号、6号、Ⅱ优系列等高感品种种植面积。条纹叶枯病与黑条矮缩病混发区,选用高抗条纹叶枯病、较耐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
    ②适期迟播。尤其是加大机插、旱育、小苗抛栽等有利于适度推广播期轻简栽培措施的推广。
    ③推广秧田覆盖防虫网或无纺布。机插秧面积较大及灰飞虱发生量大、条纹叶枯病或黑条矮缩病感病品种比例高的地区,水稻播种后用20目以上防虫网或15-20g/平方米的无纺布全程覆盖秧田。
    ④科学防治灰飞虱。坚持“切断毒链、治虫控病”的药剂防治策略,重点把握麦田一代灰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秧田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盛期、以及大田二、三代若虫发生盛期的药剂防治。秧田期,常规水育秧田从出苗开始用药,机插秧田在揭无纺布后立即用药,水育秧和机插秧带药移栽。大田期,机插稻“活棵”后、直播稻2-3叶期用药一次;在三代灰飞虱若虫高峰期,结合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螟虫等虫情对所有达标田块实施药剂防治。选用吡蚜酮、异丙威、稻丰散、敌敌畏等药剂,并坚持持效性好与速效性好的药剂配合使用,注意交替用药,延缓灰飞虱抗药性的产生。
    2、推广区域及规模
    推广区域为全省,推广规模2000万亩。
    五、水稻纹枯病防控技术
    1、关键技术
    ①农业防治。合理栽插,采用窄株距宽行距或宽窄行栽插,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湿度;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用水原则,合理排灌,避免长期深灌,做到浅水勤灌;分蘖末期和拔节前后适时搁田,控制无效分蘖,避免过早封行;合理施肥,做到基肥足、追肥早,切忌偏施氮肥或水稻生长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以防稻株徒长和提早封行。
    ②物理防治。清除菌源,移栽前进行灌水耙田,打捞菌核,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减少菌源。避免病稻草还田,用稻草垫栏的肥料须经充分腐熟使用。
    ③化学防治。做到适期用药,重点抓好病害水平扩展始盛期与垂直扩展始盛期的药剂防治,推广使用丙环唑、已唑醇、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氟环唑、井冈霉素等单剂及其复配剂。要用足水量,对准稻株基部施药。
    2、推广区域及规模
    推广区域为全省,推广规模2000万亩。
    六、水稻“两迁”害虫防控技术
    1、关键技术
    ①农业防治。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浅水灌溉,适时晒田,不偏施氮肥,防止前期猛发旺长,后期恋青迟熟。
    ②生物防治。水稻生长前期稻纵卷叶螟在中等以下发生程度时,推广Bt螟虫专用菌株及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BT等生物农药。
    ③化学防治。一是适期用药。对稻飞虱,坚持“治上压下”的防治策略,把握害虫卵孵高峰至低龄若虫盛期开展适期防治,尤其对褐飞虱,重点抓好8月下旬六(3)代药剂防治,减轻灌浆期七(4)代防治压力;对稻纵卷叶螟,掌握在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至1、2龄幼虫高峰期,适期开展防治。二是正确选用药种。对稻纵卷叶螟,推广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稻丰散、丙溴磷、茚虫威、毒死蜱、甲维盐等单剂及其复配剂。对褐飞虱,推广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异丙威等高效低毒单剂及其复配剂,示范烯啶虫胺。要交替使用农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菊酯类等农药,注意对水生生物、蜜蜂等生物的安全用药。三是科学施药。水稻生长中后期,推广使用大容量高压动力施药器械,提高防治效果。粳稻区9月20日后停止使用有机磷类杀虫剂,防止稻谷农残超标。
    2、推广区域及规模
    推广区域为全省,推广规模2000万亩。
    七、棉盲蝽防控技术
    1、关键技术
    ①农业防治。清洁田园,清除杂草;平衡施肥,合理化学调控,适时打顶去边心,去多头苗。
    ②化学防治。春季一代成虫扩散前对虫源田及苗床周边杂草用药防治,减少虫源;二至五代,凡棉田新被害率达5%或百株虫量达5头以上时,掌握在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连同周边杂草一并防治;推广毒死蜱、啶虫脒、丙溴磷等药剂喷雾防治,对准嫩头、边心和蕾铃,上午或傍晚喷药,由四周向中间施药集中围歼。机动弥雾机兑水30kg;背负式喷雾器苗蕾期兑水50kg,蕾铃期和花铃期兑水75kg。
    2、推广区域及规模
    推广区域为沿海、沿江与淮北棉区,推广规模200万亩。
    八、烟粉虱防控技术
    1、关键技术
    坚持“控点保面、压前防后”的防治策略,春末夏初烟粉虱由温室内向露地作物上扩散前,狠治温室烟粉虱,压低基数,减轻夏秋季防治压力。
    (1)农业防治
    ①调整作物布局,切断桥梁寄主。在烟粉虱核心发生区,调整种植禾本科等非寄主植物,如水稻、玉米、小麦、大麦、葱、蒜等,形成作物隔离带,控制迁移扩散。建议大棚轮种芹菜、韭菜、生菜等烟粉虱非喜好作物。②冬前培育无虫苗。利用60目防虫网覆盖,冬前培育无虫苗,确保深秋定植到保护地的蔬菜苗不带虫。③摘除下部黄叶。摘除植株下部叶片,减少虫卵。
    (2)物理防治
    ①悬挂黄板诱杀成虫。矮杆作物悬挂黄板高度为高于作物顶部10-20cm;高杆作物为植株高度的2/3处。每亩挂25*40cm黄板40-50块。②防虫网覆盖。使用60目防虫网覆盖,阻隔烟粉虱进入大棚内危害。
    (3)化学防治
    抓好3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大棚揭膜前和7月中下旬到9月中旬夏秋季两个阶段防治。选择毒死蜱、噻嗪酮、敌敌畏、吡虫啉、啶虫脒、苦参碱、阿维菌素等药剂。手动喷雾亩用水量40-60kg,机动弥雾亩用水20-30kg,均匀喷施,确保喷到叶背。间隔7-10天连续用药2-3次。
    2、推广区域及规模
    推广区域为沿海、沿江与淮北蔬菜主产区,推广规模300万亩。
    九、桑螟防控技术
    1、关键防治技术
    ①农业防治
    秋蚕结束后及时清扫蚕室内外潜伏的桑螟,消灭桑螟越冬幼虫;冬季剪去桑树上的枯枝、枯桩,减少桑螟越冬场所;秋季束草诱集桑螟在其内越冬,第2年春芽萌发前解束并烧毁;清除田间杂草;春蚕上蔟后及时夏伐,人工淘汰杀死未老熟的第1代桑螟幼虫;人工捕捉,捏杀低龄幼虫,摘除叠叶,集中处理。
    ②化学防治
    在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适应“治虫保蚕”的特点,抓好化学防治,采取“治上压下”的防治策略,即兼治1、2代,主治3、4代,挑治5代。重点抓好3、4代桑螟2龄幼虫高峰期的防治;对5代桑螟发生量大的地区,划片挑治,在幼虫2龄高峰期、尚未卷叶前防治,药剂选用敌敌畏、辛硫磷、乐果、乙酰甲胺磷、毒死蜱等,要注意交替用药,延缓桑螟抗性的产生。稻桑混栽区稻田治虫严禁使用蚕区禁用农药,如阿维菌素、甲维盐、吡虫啉、菊酯类、沙蚕毒素类、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等药剂及其混配产品,防止产生家蚕中毒事故。
    2、推广区域及规模
    推广区域为各蚕桑主产区,推广规模10万亩。
    十、桔小实蝇防控技术
    1、关键防控技术
    (1)检疫措施
    加强对来自疫区果品检疫,做好本地柑桔等果品外调检疫。
    (2)农业防治
    ①清除虫害果。害虫发生高峰期,及时清理落果和挂树虫果,深埋或浸淹。②冬耕灭蛹。在12月底至次年2月初对果园进行二次土壤浅翻,做到翻一次再捣耙1-2次,每次耕翻深度在5cm左右,大量杀死越冬虫蛹。③切断桥梁寄主。在柑桔、桃等果树的连片种植区周围,砍除零星的石榴、枣等杂果树,切断桔小实蝇转移危害途径。④适度修剪树枝。去除过密植株,拉大行距与株距,剪除距地面过近枝条,适当拉开中上部枝间距离,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恶化桔小实蝇繁衍环境。
    (3)物理防治
    ①性诱剂诱杀。应用桔小实蝇性诱剂(甲基丁香酚)诱杀成虫,在性诱剂中混合敌敌畏、马拉硫磷等杀虫剂。亩悬挂5个诱捕器,10-15天添加一次诱剂,两个月更换一次诱芯。②黄板诱杀。在果园中悬挂黄板进行诱杀。③适时套袋。于桔小实蝇未产卵之前对果实集中套袋,阻止产卵危害。
    (4)化学防治
    ①土壤处理。在5月下旬桔小实蝇越冬成虫羽化前,选用3%辛硫磷颗粒剂,于傍晚对果园进行地面撒施,以杀死羽化成虫,降低虫口密度。②树冠喷药。在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桔小实蝇成虫高发期,对发生重、落果多的果园使用阿维菌素、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树冠喷药,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2-3次;对轻发地区结合柑桔后期病虫防治,进行兼治。果实收获前20天停止用药。
    2、推广区域及规模
    重点推广区域在苏南及沿江地区水蜜桃、柑橘等果树生产基地,推广规模1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