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网络语言:神龛上为什么供奉天地国亲师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0:35:04

神龛上为什么供奉天地国亲师位?

(2007-05-27 19:10:53) 转载    我们那很多人家的厅堂中央,都会挂一个祖宗牌位,这个牌位的格式一般如下:
    中间一行是:天地国亲师位
    两旁是两副对联,靠内的一副是:XX郡上昭穆祖,家庆堂中福德神(也有是:XX郡上昭穆先祖,家庆堂中福德明神),说明的是祖宗的郡望,我们姓吴的人家就是:延陵郡上昭穆祖,家庆堂中福德神。靠外的一副有几种写法,最常见的是:宝鼎呈祥香结彩,银台报喜烛生花。
    关于这个天地国亲师又是怎么回事呢?历史学家张舜徽说过:“真正彻底了解天地君亲师五个字的来源和作用,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内幕,可算是了解了一大半。”
    原来我们在自己家堂上供奉著的天地国亲师位,就是儒家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精神信仰和象征符号。
    《荀子·礼论篇》曰:“礼有三本:天地者,性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焉生?无先祖焉出?无君师焉治?三者偏亡,无安之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此实吾国“天地君亲师”五字牌之所由而立。
值得注意的是,孔教的神灵崇拜中居然有老师的一个位置,这肯定跟孔子“至圣先师”的身份有关,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人对教育和文化的重视程度。
徐梓曾撰文写道:“天地君亲师”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精神信仰和象征符号,其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在西汉思想界和学术界颇为流行。东汉时期,在《太平经》中最早出现了形式整齐的“天地君父师”说法。北宋初期,“天地君亲师”的表达方式已经开始出现。明朝后期以来,崇奉“天地君亲师”的风俗在民间广为流行,把它作为祭祀对象也已经比较普遍。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并对其意义进行了诠释,特别突出了“师”的地位和作用。从此,“天地君亲师”就成为风行全国的祭祀对象。民国时期,“天地君亲师”又衍变出“天地国亲师”和“天地圣亲师”两种形式。
    “天地君亲师”五字,始见荀子书中。此下两千年,五字深入人心,常挂口头,其在中国文化、中国人生中之意义价值之重大,自可想像。
     曾记得我妈也曾说过以前是“天地君亲师位”的,后来没有了皇帝就改为了“天地国亲师”,这一字之改虽然也透露了一点“现代化”的痕迹。
但是整个价值系统的结构显然原封未动。这五个字却正是五四前夕陈独秀所要彻底铲除的。他说:“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还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乡里人家厅堂上,照例贴一张“天地君亲师”的红纸条。讲究的还有一座“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
    到了当代,李泽厚则在他的《论语今读》中认为,“天地国亲师”代表了一种人生信仰,这里,“国”代替了历史上的“君”,国不是指任何政府、政体,而是对历史文化共同体的心理认同,成为宽广的含混的对宇宙自然、家园乡土、亲朋师友及文化传统的情感认同与精神皈依,它不再具有政治的和社会道德的性质功能,而是具有准宗教性的功能。成为稳定社会、慰安人际和健康身心的支柱。
天地造化我,国家护卫我,亲人养育我,老师教导我。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倾心信奉这个价值体系,围绕它建立了种种文化礼仪、典章制度、风俗习惯,历万世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所在。
    到了在胡哥大力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天地国亲师”仍然是主导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体系。目前来看,在继承传统道德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上,仍以儒家思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