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气魔性的表情包:读者时代是什么时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1:53:35


  从创新的《读者文摘》到刻意模仿的《读者》

  有人说《读者》是最大的盗版商,我不敢肯定,一般来说,文摘性刊物,不曾贪污作者银子当属于少数。又有人说,《读者》小气不大气,只会贩卖小资情调。是的,《读者》20年来,老是拿没有创新的旧面孔敷衍读者,不正宗不到位的小资情调早已经变成老资情调了,老不正经了,距离小资情调就愈加远,愈加渺茫了。

  可以想象,一本模仿《读者文摘》的刊物到底还有多少市场呢?还是先看看美国人办的《读者文摘》吧。

  一、风自美利坚

  1920年元月,31岁的华莱士向父亲借了600美元,投资创办了全球第一本《读者文摘》,第一期摘了31篇文章,64页,全都是靠抄抄剪剪,剪刀加糨糊,没有付给作者稿费。一直到了七年后,华莱士良心发现,才想起《读者文摘》从来没有支付过稿费,此前他一直存在着未被作者发现的侥幸心理。1929年4月,华莱士博士非常郑重地劝告儿子,支付版权费是必要的。这个时候,《读者文摘》已经发行到了22万册。

  到了30年代初期,《读者文摘》已经拥有了35家美国杂志的独家转载权合约。到了30年代末期,《读者文摘》杂志已经到了上海,公开售卖,不过是当时的书商盗版的。1954年,《读者文摘》首次同意刊登广告,并拥有了29种海外版,加起来,美国版及海外版在半年内的发行量突破千万册大关。在日本,《读者文摘》风行一时,有人说《读者文摘》"印在卫生纸上"也一样卖得精光。

  就在美国人创办《读者文摘》整整60年的时候,中国的《读者文摘》问世了。对比美国的《读者文摘》,幸运的中国《读者文摘》也曾经跟风搭车,火爆十多年,具体不知赚了多少银子,缴了多少税,签约了多少家出版社,发放了多少作者的版税。

  20年,是《读者文摘》和《读者》共同的年龄,前者用了15年,后者用了14年。期间,还发生了一起改名风波。本来,《读者文摘》就是人家美国人的创新,再者,人家有商标意识,早已经主动到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注册了受法律保护的《读者文摘》商标。有了洋人的先下手为强,中国人再在自己的地盘张口闭口叫自己刻意模仿的《读者文摘》就太不够意思了。于是,甘肃兰州的一帮人不甘心也罢,甘心也罢,反正要决定改名字。

  说是改名,其实是重新起名字,千呼万唤,甚至还"差点闹出人命",最后决定叫《读者》,比前者少了两个字,简单多了。

  不能不说这个办《读者》杂志的一帮人很会煽情。为了替自己辩解,为了证明自己的合理性,在创刊20周年之际策划出版了一个书《读者时代》,副题是"一本杂志和她所影响的生活"。作者是一名我略微从《凤凰周刊》上看到但又不是太有名气的作家,名叫师永刚。他在文章里透露,《读者》因与美国老牌杂志《读者文摘》同名,引起将近十几年的商标纠纷,杂志社从未来的发展出发,决定改名。师永刚在文章里介绍:消息刚一传出,许多读者痛哭失声,一位女生竟写信"以情相胁":"若改名,我将自杀"。我不知道《读者》杂志有这样的读者是不是精神病?不然,受过十多年《读者》杂志的熏陶与教育,怎么还这般弱智?这般玩笑?

  二、《读者时代》是什么时代

  不知作者师永刚写作、出版《读者时代》的具体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抬高《读者》的身价,还是故意贬低《读者》的品位,他在文中写道:《读者文摘》在1996年未改名之前,曾经被名噪一时的《中国可以说不》一书列入说"不"的行列,一个名叫宋强的主笔揶揄这本杂志是"中国大众亲美的心理瘟疫",又云"此杂志能够从最大程度上满足文化水平一般但又不安于现实的小人物们的虚荣心。"此论一出,也被炒作成一场"风波",一向见风使舵并有巴蜀鬼才之称魏明伦专门撰文:"它不靠枕头,也不靠拳头,却能够保持在月发行量400万的首位,是适应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兼顾了各阶段多元的审美需求,此杂志有容乃大,所以才会赢得里里外外、方方面面的人的共同赏识,而个别人对它说不,那么我们作为读者也可以对他说不。"看到这里,不能不说,这个以写赋见长的老人极尽媚俗之能事。

  客观地说,说\"不\"重要吗?我看《读者时代》的作者这样为《读者》杂志定位、这样为《读者》涂饰金粉,确实无聊得很。

  我知道中国的《读者文摘》先天不足,地处文化、经济都闭塞的西北深处,生存养分那么少,体制限制那么多,视野远不够广泛,再老样子下去,应该说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危险关头。我想,如果不出意外的话,2001年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美国的\"狼\"合法地进来了,尤其是美国的《读者文摘》中文版进来了,假使中国的这个《读者》不死,也活得没有什么劲头,整天拖泥带水的,还有什么"大家风范"可以树立,自己还会剩下几斤几两?

  应该说,《读者》与《读者文摘》不能比,不可同日而语。现在,《读者》杂志20年不变的采编模式已经老掉牙了,早应该改一改了,但他们没有改,只是从形式上由月刊改为半月刊。里面的文章全是东摘西摘,不知道其中每篇文章有没有得到每位作者的书面授权,到底有几个是事先签约被作者允许的,有没有对每位作者支付稿费,稿费标准各是多少。我从这本《读者时代》的书里,没有找到这方面的资料。其实,这也应该是公开的标准,何必遮遮掩掩呢?如果《读者》的读者不知道,那么谁还应该知道呢?很多《读者》的读者又是作者,如果不知道这些就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到最后《读者》是在帮正忙还是帮倒忙呢?在美国,《读者文摘》是这样做的,他们要想发表自己感兴趣的稿件,就先与作者约定,把文章先发在某杂志、某报纸上,然后由《读者文摘》杂志独家转载。在中国,《读者》能够做到这么一手吗?我想《读者》做不到,《读者》不敢发原创稿,也就无法面临操纵一篇稿件的生死抉择,无法影响眼下这个文化疲软的时代。

  三、"一本杂志和她影响的生活"

  《读者时代》的副题是"一本杂志和她影响的生活",就是一句广告词,估计是模仿之作。本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读者》的角色就已经弱化了,退出了主流杂志的地位,还生硬地称呼"自己所影响的生活"就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读者》老了,尚能饭否?可以这样说,在中国,没有自己的《读者文摘》,只有美国人的《读者文摘》。在中国,只有《读者》杂志和网上欣赏《读者文摘》的间接读者们。

  记得我在北京这个城市生活时,经常见到立交桥底下有一些旧书旧杂志摊,几乎都有一大叠1995年前后出版的旧《读者文摘》和旧《读者》,一块钱两本,没有人买。后来我到杭州生活,发现有很多旧杂志摊也堆着旧的《读者》杂志,很少有人买。《读者》太多了,每两周出版一本,印刷低劣,纸张廉价,文章没有什么时效性,我怀疑很多新的刊物买不掉,一过期就处理成旧刊物了,变成废品了。

  我从上初中就开始看《读者》,看了十多年,现在再也不想买了,不想看了。不但新的不买,旧的便宜的更不买。焦裕禄说过,嚼别人吃过的馒头没有味道,而《读者》毫无原创、大量的文摘内容就如同嚼了别人吃过的馒头,还有什么品头呢?

  所以我不再看《读者》,不再相信声称对我的生活有所影响的杂志。我看杂志主要是为了获得知识,获得趣味,获得新闻,获得作家们的最新有分量的作品,我不想受到类似《读者》杂志强加给我的多半重复、翻来覆去的影响,我需要富有刺激的富有知识分子立场、民间情怀、富有正义和良知、干预生活、富有政治抱负的影响。可是遗憾,《读者》永远不会给我这些,但愿我能够在不久的将来,看到在中国公开发行的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我需要来自美国的真真切切的影响。